长篇影评
1 ) 《恶童》:天马行空的人性黑白
《恶童》(美国 日本)2006
导演:迈克尔艾里亚斯
这部动画电影所讲述的故事貌似黑帮争斗的俗套,但脱俗之处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辨。在灿烂异常的影像背后,是另类的、邪气逼人的特征,而内涵确是极为单纯唯美。这个极为黑暗的故事在充满色彩的视觉中,产生强烈的压迫感和诡异感。小黑小白的经历实际上是典型的黑色人生,充满危机和悲凉感。作为主角的儿童,虽然被称为恶,但其实只是身体力行的最简单元素而已,本质上同他人无异。实质上,可爱的黑白组合只是未经风尘的未被同化者的代表。
人总会面对命运给予的各种荣耀和剥夺。在很多的事情面前,可能倒下,并且从众于身处世界的核心中。即使没有这样,那郁郁寡欢的情绪也倒退了的人之初的本性。于是,很多人都会感叹造化弄人抑或世态炎凉。然而,如此多的人们没有想到自己的挫败并不是他人赋予,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人不能完全生活在现实中,而弱化抑或埋葬自身的灵性。要知道,这种灵性如同亘古不破的大自然一样,是灵魂的支柱。失去了这种天赋的灵性,人如同行尸走肉。可能随波逐流,可能照章办事,亦可能玩弄他人。于是,对于物质的追求变得惨烈而泯灭人性。
这样的感觉,就是小黑和小白的搭档人生。人天性本就埋藏着善与恶两种情结。小黑代表恶的一面,用进攻和武力解决问题。小白则代表着善的一面,他的存在控制了恶的手段。两者相辅的关系其实更是一种相互牵制又相互给予。如果破裂,都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撕裂。小黑可以变得更加颓废黑暗,而小白则更加的不堪一击。如果两者合而为一,那这个抛弃了善的人的就可能变成恶魔。反之,失去了恶的保护,善就是弱者,甚至疯癫。小黑的崩溃在于失去了善所带来的温暖和包容,还有作为恶的象征所必须面对的堕落。小白的疯癫在于失去了人性中恶所提供的庇护和牵制,以及作为善的象征所必须面对的恐惧和无力。
如同一个人的善恶两面。面对危难命运时的抉择,为私欲会丢弃善所带来的弊病,丧失了现实中可能获取的利益。反之,则失去了凌驾于人之上的机会。《恶童》中,小黑离开小白,恶与善分离。两者皆失去了平衡,进而痛苦,进而崩溃,进而再行团聚。而现实中,黑暗力量的诱惑往往轻松的断绝了善的生存空间。即使,作恶之后有着短暂的悔意,但马上就会随风飘逝。在恶童中来说,就是小黑不可能脱离于小白。小白更像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保养人心的安静之处,支撑着这个人的性灵。
所以,人不论设身处地于任何情境,高人一等还是低人一筹,一帆风顺还是一路坎坷,都需要给自己留一份恬静的柔弱的充满纯净色彩的空间。这个空间如同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休养生息的花园。任外界风调雨顺还是巨浪滔天,都可以调整自己的内心。
美国人导演A是一名迷恋日本动漫的超级粉丝,同号称动画界“HBO”的 STUDIO 4℃公司合作,推出漫画大师松本大洋的成人作品《恶童》,给人的感受是惊叹于导演鬼斧神工的表现力和对原作深入浅出的人生阐述。在这部区别于美式动画的二维画面中,开阔的视野、绚丽的色彩、繁复的画风、快速的剪切、多维度的视角和穿透力强悍的背景音乐,小城仿佛已经不是弹丸之地,而变成了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小黑和小白的黑色冒险则让观者彻底投入。影片背景关系其实很简单,但所表现的惊人的爆发力却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恶童》能够实现这样的想法,不仅要归功于大师松本大洋的哲学境界,也要归功于导演非凡的想象力,能够让原作变成一部天马行空的艺术品。导演A东西合璧的视角彻底打破了日式动画的传统视觉效果。不仅扩充了日本动漫的优势,而且清晰的连接了好莱坞动画作品与日本动画之间的沟壑。灵动的风格以及变换多端的镜头是好莱坞电影常用的招牌,而所表现的画面基调却是典型的日式动漫。从而,略显呆板的二维动画通过更为电影化的美式制作变得活灵活现。
另一面,导演有效的利用各种黑色元素,以及可以表现这种文化的艺术手段。这些元素多是很酷的,小白抽象却唯美的思想,小黑的不羁和攻击性就是典型。前者貌似孩童的话语中,不仅透着幽默滑稽,也包含哲理;而小黑的攻击性则富含黑色而又炫酷。两者交集的情感因素则蔓延在黑色语境中,而其他角色的生死两难也加深了这部黑色电影的纯正味道。那么,《恶童》所带来的内外兼修的厚重味道就的确让这部动画电影不同凡响了。看《恶童》,实际是在看着小黑小白坏坏的样子学习人性中的善恶。
2 ) 我们都是黑
混搭。自从庵野秀明以后,日本新动漫就秉承着没有最混、只有更混的目标毫不迟疑地迈进。(嗯,我记得这里的“混搭”似乎是有个专用名词的,忘了,算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想看《恶童》的原因,是因为那个色彩鲜明、风格杂乱的城市带来的视觉震撼——你可以认为它是南亚或者东南亚任何的一个都市,你可以认为它是现在或者未来的任何一个时间点。这个叫宝町的城里有一个钟楼,钟的装饰是印度教的诸神,连神猴哈努曼也规规矩矩地站在前方,而且一到整点,报点的机器偶居然是象头人身三头六臂的迦尼萨神。这么空前绝后的钟楼并没有赢得更多的镜头,因为宝町还有三十年代上海的建筑,和九十年代香港的模样,当然少不了日本本国的风情,甚至有联通的标志和宜而爽的广告,还有完全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大寺。而从空中俯瞰,它的形状让人立刻想起纽约。它的屋顶有巨大的公鸡、猪头和猫咪,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有高架轻轨和肮脏河道合抱,街道上电车叮当作响。后来它盖起了巨大的游乐场,上空飞来了球形的飞行器。如果你恰巧在路旁,见到小孩子们从屋顶上、从云端里轻巧地飞身落下,你会立刻想,这是个梦啊是个梦啊,但是如此色彩斑斓且神驰目眩的梦,想必是见过神界、抑或是偷偷用神的眼睛看过六道的人,方能做得出来的啊。
然而,冲着这个城市而来的我们,三十分钟以后发现,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是和城市无关的——尽管它从始至终穿着这个城市的外衣,但不,它和这个城市本身一点瓜葛也没有。它和那么多、那么多的日本故事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讲的是失去、守护和死亡。就像琪琪不能再与吉吉讲话,像村上在不复存在的海边扔着啤酒罐,像黑差点变成了鼬,像铃木说“不要对准我的脸开枪”……成长和老去总会让我们失去而且无法挽回,我们只能收拾收拾看还剩下了什么,然后一边守护下去一边停止悲伤,直到最后一些也渐渐被从手里夺走,在日本人眼里,这也就到了死去的时候,或者说,到了死去也未尝不可的时候。
日本人对死总是抱着暧昧的态度,他们对华丽的死亡总是默许,但另一方面又鼓励人们努力寻找值得守护的东西来延续生命,在他们看来,找错了守护的东西,就比死更可怕。典型例子如幕末剑客绯村剑心十几二十年的心路历程。
所以黑才不能变成鼬吧。我想说,他不是不可能彻底变成鼬的,某种程度上,他转变比回头的几率大得多,毕竟是他亲手把白送离自己身边的,那时的他不是做出了选择么??然而作者出于上述的日本人的一贯立场而没有让他舍弃白吧。(还是作者怕走得太远了电影不好收场呢?窃笑…)
白大笑着望着天空,身边一个警察怀疑,一个警察半信半疑,随后黑从高高的天空中如流星一般穿过云层落在白的面前,比飞翔的鸟还要自由的姿势。
对啊,自由,不正是自由让孩子们可以飞来飞去,而大人们办不到么?
但是蛇的傀儡手下们是会飞的,而且比自由的孩子们还要强壮。那是黑暗的力量。但是傀儡就是傀儡,当他们遇上真正的黑暗力量时,他们只有三秒钟的机会。如果不是镜头需要,就连三秒都没有。鼬,不,黑的黑暗力量,就像片头的火柴平静中带着无穷的毁灭,那是欲望、愤怒、悲伤交织而成的纯粹的黑暗,瞬间把没有自由意志的傀儡们烧得精光。
黑固执地想要守住宝町,才会让鼬幻化人形。以前也发生过,也被白化解了吧,?黑以为守住宝町,就不会失去,所以甚至不在乎送走白。但他发现了,如果留在宝町,留在黑暗,失去的将是自由吧?发现了,所以最后一刻,还能回头。
所以老爷爷说“我的城市”,是一个不好的词呢,因为你要葬送你自己呢。
朱古力落跑了,黑和白其实也是落跑了——因为蛇死了,游乐场垮了,但飞行器的幕后人物并没有倒下,蛇不是说过总部还能“源源不断”地派人来吗?所以木村也死掉了。
黑和白放弃了宝町落跑了,但是守住了自由。比之朱古力的落跑,还是不同呐。
最悲伤的是铃木,他没有什么可以守护的了,脱衣舞场也改游乐场了,所以坦然地,甚至盼望地去死了。悲伤。
我们失去过什么,我们想要守护什么,我们都是黑,可我们都有一个白吗?我有,你呢?
P.S.黑后来的衣服脊背上有一个绝非偶然出现的太极,对照他们俩的名字,对照整个剧情……但是我不想那样去理解,第一因为那样就哲学了,第二因为那就是黑客帝国了。
3 ) 气定神闲等发芽
城市总是太冷漠,即使故作轻松地喊着“安心安心”也还是无法像小白一样让自己平静、满足,甚至在空中漂浮起来起来,毕竟我们再也回不到11岁时那样用个小小咒语就能把自己哄得开心。
小白说:“小黑,当天空的颜色变黑时,小白总觉得很难过。”小黑问:“为什么?”小白在后来才说:“可能是因为黑暗的黑容易让人想到死亡。”每天一过五点,小白就开始难过。在白天,黑是透明的,而五点过后,黑暗便从隐身的状态中消失,恢复到本相。小白有感知这一切的能力,外表单纯柔弱的他也因此比小黑更坚强。小黑的行为并不证明他比小白要勇敢,老人的预言则是:最后的拯救者是小白。小白在小黑被追杀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只白色的鸽子,在黑色乌鸦的追逐下快速飞行,而残缺的月亮在前方像一道狭窄的慢慢闭合的门缝,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只乌鸦,在追逐鸽子时,实际是将它在最后时刻逼进属于它的纯洁世界。就像电影最后,小黑要被心中的黑暗吞噬时,小白的一声呼唤就将黑暗的“强大力量”摧毁,老人的预言到底被印证了。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小黑,能够保护小白,可事实上不是这样,正真坚强的反而是看似柔弱无力的小白。
人的梦就像小白的苹果种子一样,你在很久之前埋下,等着发芽,可是它在你的关注下并没有像你期待的那样破土而出见阳光,而是静静在废墟与黑暗中沉睡。不要奇怪它老不发芽,它自然有它的打算。小黑是这样安慰小白的:“等我们慢慢忘记的时候,它就发芽了。”是啊,等我们的现实面目全非的时候,梦终于发芽,而我们也许已经不认识梦的模样,记不得那是自己的梦。但愿我的心里有小白这样的小孩在为我守护柔弱的梦,不受污染。
4 ) 中間偏左
澤田說,自漢摩拉比建立巴比倫開始,城市就已經是冷漠的了。
黑說,建立巴比倫的是尼布甲尼撒二世。
城市是冷漠的。
城市是交通、政治與金錢雜交之後所產生的怪物。
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這變態的城市裡進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變。
朝過站不停的公車比中指。
對著電視裡滿口胡謅的政客嗤之以鼻。
研究關於歷史的真相。
聽NIRVANA。
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變,就當作是給中間偏左的自己一些小小的交代罷。
美國佬的報應就快來了喔。
松本大洋的《鉄コン筋クリート》,是高中時候偶然在圖書館裡翻的。還把上面白的彩稿給剪了下來貼在自己書桌上,只可惜後來搬家沒能把他帶走。
白的配音員是蒼井優。
「這裡是地球星日本國白隊員」
「請回答」
「今天也好好保護了這顆星球的和平唷」
「請回答」
「這顆星球非常地和平」
「以上。通話完畢」
「安心、安心」
黑對白說,人不會這麼容易死的。
是真的。
當他們問我,「為什麼要活著」的時候,我都只能夠一笑置之。
因為我不會說出,「那為什麼不去死」這樣刻薄的話。
其實「為什麼要活著」以及「為什麼不去死」是一樣的矛盾。
會煩惱這類型問題的人,不是活得太安逸就是太過煽情。
去他的憂鬱症吧,明明一個個都正常得很。
人不會這麼容易死的。因為人最擅長的就是苟且偷生。
5 ) 还需要再复习一遍
炫目的颜色 ,特殊的视角和场景穿插带给我带来惊喜又刺激的视觉盛宴,无法错过的细节,华丽的装饰和处处斑驳的痕迹,使人物身处其中显得简陋却异常美丽。人物的表情仿佛穿透了我的眼睛,既惊喜又害怕……
6 ) 儿童不是成年的前期,而是和成年不同的生活方式
即使考虑到松本大洋的故事一向很松散,《恶童》的世界观还是比较模糊:故事的最后,黑和白找到了那片海,但是在哪里?如何去的?没有说清。苹果种子发芽了,是因为小白忘了他?也没有说清。这种开放式的暧昧结局,有点像《第九道门》里,德普走进了那片光,然后什么都没说。
但《恶童》的世界观还是很有趣的。耗子说,黑从以前就一直不喜欢成年人。黑也不要成为成年人。他和白坚持作为两个孩子活下去。可是当蛇想把宝町开发成一个刻意招揽孩子的游乐园时,遭到了黑的誓死抵抗。
这是否又说明,黑不喜欢被人当做孩子对待?与其这么说,不如说这两个孩子对孩子的定义,和别人的不一样。在别人眼里,孩子只是成年之间的混沌状态,成年代表更高的进化,所以成年人有权对孩子保持着高高在上的态度:有权安放你,有权管理你,有权杀戮你。连娱乐和玩耍,也要在他们限定的游乐园里。用他们的规则玩耍,自然也要用他们的规则生活。
而对这两个孩子来说,孩子和成年人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对立的,彻底割舍了对方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罢了。那不是苹果籽和苹果的关系,而是苹果和桃子之间的关系(片中有镜头暗示这点)。
更何况,这两个孩子还不仅仅是童,而是恶童,自然要和恶成年人对战:)黑和鼬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比较老的桥段,死神里也有一护和白一护嘛····白每天向天神报道的“保卫了世界和平”,其实就是保卫了黑的安宁。黑和白似乎是代表儿童身上最让松本赞美的两点:执拗和纯真,有执拗的力量才能保护纯真不受伤害,有纯真的力量才能保证执拗不暴走。这大概就是松本心中的理想生存之道。当然在这种生存之道下,如何找到宁静海,他可能也有点迷糊。
看了下大部分对此片的赞美,都集中在赞美风格化上面。但其实我觉得有这样迷糊也不错。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一定要给一个铿锵有力的答案,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提出这个问题,给出我们自己的假设。至于这些假设归类总结优胜劣汰,那是成人的事情,和孩子的蓝海没有关系。
松本大洋06年大片,超級棒的動畫分鏡,牛B場景製作,沒話說的編劇.不看虧了:p儘量用大屏幕看吧
有点神经质,这正是我的菜,Bravo!这是一出真正悲剧。黑的暴力是发自内心的反抗,是自我保护的本能,是对工业现代化无力的挣扎;相同境地里白只能乐观地活在想象的世界里,被动接受机器对这个城市的吞噬。在大时代的吞噬下,一切显得那么无力微小。--短评《恶童》『Tab』
S4℃制作无可挑剔。原名钢筋混凝土,城市由此组成。城市由人为人生活建造而成,由人控制而发展。当城市不再为人人,是否会变成城市控制了人?人民深爱着城市,却因为她发展的面目全非而酿造了恶。说到底城市是为了人,人为了城市对她爱与诚,无形中城市透露着人文主义。恶童便表达着这种哀叹和期盼。
超棒的日本动画,暴力给的很对胃口,同样是日式的童话套路。
Am I right,Black?
如果美国拍反拆迁是阿凡达,那日本拍就是恶童了吧。。无比瑰丽的美术设计,无论是充满异域色彩的钟楼和游乐园,还是小黑的心魔,都将手绘的美感发挥到最好。苍井优小姐的配音也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故事太闷,导演沉浸在人性的交锋里而降低了故事的流畅性,絮絮叨叨的旁白和不知所谓的空镜头太多了
威能的主角,有拖延症的BOSS,不知所云的台词,装逼的“剧情”……但这样的故事永远有它的市场,因为总有一群装逼犯捧场,说它艺术,说它哲学,说它高深,说它非凡人所能理解。为什么呢?就在于大多笨蛋不愿承认自己智商不高,“看不懂”一部“深奥”的片子,于是皇帝又有新衣了
小优连声音也是满好听啊~
这城市肆意变化,丝毫不顾我的想法
人设很独特(虽然画风的确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剧情上说 同样 有独特的一面 城市的喧嚷 但没有亲切的感觉 这种疏离 是身处其中的人们的 当然 他们有他们的怀恋 在长久的 此地成长的过程中。蒸汽朋克只是一副外套而已 可主要的 甚至都不是面对斗争的 是面向自己的 面向过去与未来 而所争斗的 则是现在。
华丽的冒险,怪诞的城市。虚构荒谬的世界,畸形异状的人们。蒸汽废墟般的美学,抽象的达利主义。诞生是消亡的开始,黑暗仍然存在,绝望还未结束。其实,最大的敌人还是内心的另一个自己。白是黑的美好一面,以暴制暴固然有效,但不还是得需要更多的纯真和美好吗?
长不大的回避型人格 精神分裂症 狂躁症 不过画面很美
爽就一个字!The Animatrix有多爽,鉄コン筋クリート就有多爽~松本大洋+Michael L.Arias+STUDIO4℃=无敌~火柴人般线条化造型,流畅极具爆发力的动作,漫不经心又娴熟的镜头——这便是动画美学的最高享受了。没想到松本大洋的漫画风格和STUDIO4℃的艺术追求竟如此合拍。同类推荐:《风人物语》、《超越极限》(《The Animatrix》)、《samurai champloo》
霸道!!!!!!!!!!!STUDIO 4℃的作品集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469545.html
很深刻有很多地方值得去想我很喜欢黑对于白这样外表孩童但异常强大持保留意见不过这两个人的羁绊真的很深
4度工作室的成熟作品,画面无敌,可惜故事稍显拖沓,结尾在现在来说也有些俗套,比较亏的一部动画。但是处于对画面制作的那股真诚和精良,我也要打满分,毕竟,这种作品在世界上也只有4度工作室敢尝试去做。
。。。。。虽然这是部好动画。。但我依然看睡着3回。。尤其是结尾,另类版的EVA补完成功版嘛。。。竟然也来了个小人回地球。。画面赞到没话说
我霸占了所有的黑,把自己的白交付予你。
宝町这个城市的场景设定太美了
46不喜欢冬天,听蟋蟀与蚂蚁的故事会哭,为什么呢,蟋蟀明明没做错任何事。上帝造人的时候忘记扭好的螺钉,是在找寻他的过程中被黑暗吞噬,还是好运的被另一个灵魂救赎。在我看来,一直是46在保护着96呀。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恋恋不舍,弓着背,回眸或浅笑,最有昭和气质的年轻人,二宫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