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电视剧里,罗刚老师是不是一个人,演了毛泽东和左权两个角色????
把观众当傻子了?贴个痣就换个角色??这也太魔幻了吧???
下图1是第11集,里面贴了个痣,是毛爷爷。
下图2是第16集,没贴痣,帽徽换了个国民党的标志,就成左权了??
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
只观看了流出的、没有公映的最后十集,也就是从庐山会议到去世。作为官方影视,还能拍出这些桥段,而且利用有限的发挥空间拍的还可以,已经是十分了不起,单就此点,值得五星。 此外,不论这部剧拍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给五星,只因为彭总。彭总一生,吃苦最多,享受最少,彭总很少笑,但这不是为他自己,是为了他始终深爱着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在西北看彭总,彭总是西北局书记,也正是他亲手解放了西北五省,彭总为革命的光辉贡献,值得我十分的尊重。 “请为人民鼓咙胡”。虽然我同意,庐山会议上的毛彭之争,“意见书”只是表象,但彭总毕竟是因为为百姓讲真话而遭到后来的不幸的。这最令人敬佩,也最令人难过。看彭总被那些随时代上下浮动的宵小攻击,心里真是心疼的要死! 彭总一生耿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一定的性格缺陷,也是其日后悲剧的起因之一。但是,不这样,就不是彭总了,就不会有这样壮烈的为民请命了。正因为此,我对彭总有十二分的尊敬! 何期泪洒塞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又及,我永远不会原谅韩爱晶和韩爱晶们,这个杂碎!享受着彭总在国内外争取来的和平和幸福,却竟敢如此对待彭总,不能生啖其肉,实属不平。以如此宵小,竟然还不去死,依然窃居北京,真乃无耻之尤。有生之年,必竭力令此杂碎及其追随者们付出应有之代价。
本片从彭德怀元帅年轻时参加湘军说起,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看这个片子,总能激起革命的豪情。彭总那么多困难都战胜了,我们个人那点困难算什么。 彭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究享受,一切以工作为重。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已经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的两个弟弟本来可以留在延安工作,却在彭总劝说下,回到家乡搞地下工作,在百团大战时期被国民党杀害。 彭总总是领最难的任务。守井冈山,掩护朱毛红军主力。攻打长沙,炸掉浮桥不留后路。在太行山发动百团大战。在延安对付胡宗南。在朝鲜对付美军。彭总充分反映了敢打硬仗恶仗的实力和决心。 电视剧《太行山上》主要反映了八路军129师的事迹,这个片子反映了八路军总部的指挥活动。《太行山上》饱含对刘邓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深情,这部片子则饱含对彭德怀元帅的深深缅怀之情。 他不爱财,一心只想匡扶正义。他不争名不争权,总想着集体的利益为上。 邓萍在平江起义时就和彭总在一起。在遵义牺牲,让彭总痛惜不已。 刘坤模是彭总第一任妻子,他教她识字、学文化,要她做女中楷模。可惜她和彭总缘分浅,在大革命时期她走投无路时,委身于别人。1959年以后,彭总被罢官,浦安修也与彭总关系日渐冷淡,彭总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十分想念刘坤模同志。彭总如果当时原谅了刘坤模,该多好。 平型关战役未能俘获日军俘虏,因为日军的单兵作战和战术协同能力很强,非常强悍。八路军打击日军,靠的是琢磨战略战术。 日军三八大盖射程远,射击准。拼步兵,日本人的武器也比我们好很多。彭总提出在三八大盖退子弹的时候,发起进攻。一看就是研究武器和把握战机的专家。 左权还有一顶托派的帽子,革命中的冤屈。他牺牲后很多年,他妻子刘志兰不断申诉,终于为他摘掉了托派帽子。 石头这个角色塑造得很好,演员演得也好。他代表了那些浴血奋战的普通战士,有勇有谋,敢于牺牲。石头死了,他没有看见新中国的建立,好悲伤!!! 彭总没有子女,他对自己的侄儿侄女以及战友烈士子女视如己出,精心培育。他说他家的家风就是勤俭朴素,勤劳。最重要的是,他劝说家人不搞特权,生活上不讲待遇,胸怀宽广。 彭总最后葬在了湘潭,和他两个弟弟在一起。他的遗骨到达湘潭乌石时,群众放鞭炮迎接。 最后十集看得憋屈。和前三十六集好像不是一个风格,如果前三十六集鼓舞人心积极向上,后十集又黯淡又压抑。以至于我都觉得这十集不播出是正确的选择。 这部剧的片尾曲是汤非演唱的,《大英雄》让人热血激荡,彭总就是大英雄。
19年春节,疾病无情,人有情,趁着这个超长假,终于把放在在看列表里很久的彭德怀元帅看完了。
由这部剧塑造,彭老总就一个字苦。 从演员一开始到结尾的表情,和彭老总接手做的事。苦差事都交给了彭总,从留守井冈山,到抗日前线,到经营西北野战军2万对20万,到抗美援朝,难啊,但能解决难题也当之无愧元帅第二人,实打实打出来的!到裁军评衔,到没有播出的后面的故事,苦啊,彭老总一生都在受苦!自己艰苦朴素不忘本,对自己亲近的人也严格要求甚至苛刻。原则性太强。实事求是!做一个诤臣天下为公,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在军队中有战绩行,但是搞行政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也为后面埋下了祸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个电视剧虽然虚构了几个小人物,但是一定有真真正正的烈士把他们的故事浓缩在了里面。更像一个小说传记,也披露了不少没有第一次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有不少人在怀疑事情真实性?虽然环境变了,人们不能考虑到当时的情形,但是导演也要反思怎样能让人相信!你得保持真实性的口碑啊!
节奏还能更紧凑更多悬念。
最后分享剧中一句话,“管公的的人,自己不贪,别人不送,能挡住厚脸皮的上司”。
看西府大战的时候哭成泪人,爷爷辈的人慢慢的不在了,几乎快走完了,他们那辈人优良的品格,究竟有多少年轻人会继承下来……开头几集是有点神剧套路,但是后面越来越精彩,一个人要有一颗正直的心。朋友圈的人不喜欢这些“很土”的东西,大家更喜欢看出国旅行,自拍,出席各种装逼场所。
如果拍庐山会议我就看好吧,我看了油管上的被删的几集,感觉庐山会议那段还是很不连贯,彭跟毛写了信后,毛还没表态,彭就情绪不稳定,把反党的帽子给自己扣上了,中间是删去了,还是根本没拍?
不管是不敢播还是不敢拍,总之对于当代最有反省意义的部分除了末尾一句照本宣科外,是一片空白,这样的历史剧有什么意义呢?
国产抗日剧能出一部《亮剑》真是个奇迹,这滩水太混了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工农红军。拍谁吹谁虽然不好,但是彭大将军不愧为开国元帅。
给一星的原因如下1 演员不像 实在出戏 2 剧情不行 男主一直在开挂 这特么真实吗 真实吗 真实吗3 演员不行 演出来的感觉不对 这个电视剧不看名字 根本不知道他演的是老彭 O__O "…4 不想再说了 再见拜拜 负分
能拍成这样着实不易,五星鼓励。PS:拍了46集,播了36集。你们说这锅是谁的?
这部伟人的电视剧,拍的有血有肉。董勇的表演可圈可点。
后面不是没拍,是没播
其实风格有点类似《史记》,跟西方确实是两种叙事传统,人物性格基本上没有变化和弧度,而是用一种传奇剧的形式讲述故事(也是中国戏剧里常常出现的桥段,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际遇里再次相逢,人物性格一以贯之,但际遇却改变了,最典型的是韩信胯下之辱)。这其实是中国老百姓最爱看的故事。
什么究极烂片,和古代青天大老爷戏相比除了换了个皮有别的区别吗?拍十大元帅尚且如此粗制滥造,怪资本从流量捞钱?贵方连包装个流量的心思都懒得花呢!这片子究竟是侮辱谁呢!
虽然大家都说这部剧多么多么不行,但是他成功让我对共产党怎样发家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就够了!彭德怀晚年冤死,死后虽平反,但人都不在了!伤害已经造成一句对不起可以了吗?
其中有一集是,北伐时期,表现段德昌介绍彭德怀入党。段1904年生人,当时也就二十出头,尼玛这个演员,花白头发,额头上很深皱纹,怎么看都像四十多岁,看上去比彭德怀还老,真特么什么玩意。
公开版36集3星,中庸主旋律之作,西北局书记强行抢戏。阉割的10集才是重头戏,庐山会议和文革,历史剧的重大突破,5星送上。元老中最欣赏的就是一生耿直的彭总,看后10集,让人唏嘘。
能拍出后十集,尤其是庐山会议和回京后,着实不易了
彭德怀将军是站着听人家说了几句旁白就去世了么 要么就别拍 拍就拍全
整剧最失败的是导演,第二是主演一点彭老总的气质也没演出来失败中的失败,第三是剧情乱七八糟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第七集彭德怀攻下长沙城 ,进去的时候那些群众演员演的是什么玩意,这样导演也能让他们通过,这导演也太无能了,,浪费这么好的素材。更可气的是大量盗版电影太行山上的镜头。
彭总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没有子女后代,没有家产,不搞山头主义,他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后十集被删减扣一星)
7.5,水准相当不错的国产主旋律革命题材历史剧,触及到了一些过去不曾设计到的禁区(比如庐山会议),建议各位去油管看未删减版,很劲爆
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彭德怀元帅就足够了,全家N刷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