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登陆法国Canal+频道的法剧《凡尔赛》(Versailles)是一部以法国路易十四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描绘了主角路易十四在1667年,也就是他28岁这一年,在风口浪尖时座位法国波旁王朝的冷酷君主是如何解决难题并建立欧洲最奢华的凡尔赛宫。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视剧有着高昂的资金预算投入和强大的工作团队,旨在与英剧《唐顿庄园》和美剧《权力游戏》一较高下。
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地餐桌 第二季八甲田山谈情说爱罪案终结第二季哈迪兄弟第三季铁钩船长英语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热带风暴弗兰肯斯坦血仇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电车男重返时间之旅2021爱奇艺为爱尖叫晚会面纱之下的巴基斯坦女儿当自强生活在别处的我环形彷徨出球制胜维多利亚的秘密2003时装秀战犬瑞克斯探案拍档第一季消磨时间安德烈:黑色的迷宫魔灵1989片场日记2对手拇指姑娘2017作为一部没有一个法国人而是全部由英国人(两大主演全是英国人……)甚至所有演员全程说英语然后吹替上映的法剧,不愧为在经费上誓要与《唐顿庄园》和《权利的游戏》一较高下的神剧。每一举手投足带起的翻了几百层的蕾丝花边的颤抖都透露出华丽丽的巴洛克风,每一次丛林中的骑马飞奔那飞扬起的卷发都演绎了“有飘柔更柔顺”以及“皇家卷发,有型不走样”的自信(路易十四和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为我们实力演展示了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大波浪卷,每次看的时候都忍不住陷入深深的思索——他们这卷发都是哪儿烫的),当然,剧组这样做只想声嘶力竭地证明一点——看!那年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们燃烧的经费!3000万欧元! 《凡尔赛》的主角为年轻的路易十四,这个和顺治几乎同期的传奇君王,除了众所周知的自称“太阳王”的终极自恋性格、身为一个心塞的矮子怒而起义发明高跟鞋造福了后代众多像他一样的矮子的壮举以及拥有数不清的情妇、还是一个爱跳舞爱音乐爱买衣服的文艺偶像派青年外,剧中贯穿始终的,自然是路易十四由受制于贵族而一步步夺权,在宴会上大喊出“朕即国家”这句经典名言(其实没有必要为了展现他欧洲种马这一属性加入这么多香艳镜头……当然十二禁的尺度是此也见识了法国儿童的心理承受力之强大)。而被赋予了“弟控“这一属性后,霸道君主就有了柔情的一面。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这个平日阴柔战时骁勇的汉子由他们奇葩的老妈(安妮还是安娜来着)一手带大,这位脑回路清奇的老妈为了不让弟弟和哥哥争王权从小把他弟弟打扮成女孩儿,而奥尔良公爵也不负其母所望成功出落成一个gay(……)和真爱洛林骑士相守一生。 剧中的核心就是许许多多的争斗。路易十四与贵族的争斗,步步为营,你来我往,浮华奢靡之下暗藏杀机;路易十四与王弟奥尔良公爵的争斗,亲情与权力,理智与情感之间,左右为难。除了这两条主线外,贵族之间的争斗,情妇之间的争斗,法国与西班牙英国之间的争斗也是穿插其中,精彩纷呈。精致宛若油画般颇具艺术感的画面,形形色色或城府深或单纯如水或狂放不羁或阴狠毒辣的人物通过于凡尔赛宫的穿梭中塑造得栩栩如生。在第一季的最后,伴随着奥尔良公爵的妻子、英格兰公主的逝世,路易十四渐渐成长起来,他最终只剩一人,傲慢地俯视着他足下的土地。不难设想,在第二季中的路易十四,会愈来愈腹黑强大,矛盾也愈来愈冲突尖锐。
有这样一位君主:少年即位,亲政后内镇叛乱、中央集权,对外兴兵、扩大疆域。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建造的皇家园林成为人类遗产,戏剧文化大放光彩,时尚风席卷全国影响世界。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精力充沛醉心国事,同时也精力充沛于风流轶事。这就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5 September 1638 – 1 September 1715) 法国canal+电视台拍一部描绘路易十四时期的电视剧《凡尔赛》。通常若有历史剧被拍成偶像剧或是情色片我都是要大骂的,但是法剧《凡尔赛》就不一样了,光芒四射的太阳王被怎么偶像化都没关系,因为他就是当时全法国的偶像。
一国之君成为全法偶像的道路是艰辛的。首先要做的是扫除异己,中央集权,方能无忧。少年时代几次由于人民起义或是权贵争权动乱而被迫逃离首都巴黎的经历使得路易认识到,国家权力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都不要再发生叛乱。
不过这是件难事,与早在秦朝就实现了中央集权的中国不同,欧洲是真正的封建制,大小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赋税、军队,各领地甚至有不同的法律、习俗、甚至语言。国王的世俗权力被分散,同时还要受罗马教廷的神权辖制。 普通人往往知难而退,但是自负(自恋)的人会知难而上成为英雄。由于路易十三与王后(就是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里的国王与王后)结婚23年才生出这个存活下来的金贵的子嗣,路易十四被视为神赐的孩子。路易十四本人也非常认同以及坚信这个概念,一生致力于继续神化自己。存世的路易十四画像中有很多cosplay希腊神话的作品,甚至有把自己化身为众神之王宙斯的,不过大部分时候他自比为太阳神阿波罗,所以他被称为太阳王。
太阳是宇宙中心(当然现代科学不这么认为),天地万物要仰仗太阳的恩泽,大小贵族就应该簇拥到国王身边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路易十四做出了一个创举:下令修建凡尔赛宫。 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没有过像凡尔赛宫这样,君主与臣子以及众贵族生活起居、议事交际都在一处的例子。即使在君权威严的古中国也只不过是大臣外任妻子入京为质,况且在京也不过各自住各自的房子罢了。 路易十四的这一招是极聪明的。
首先,举家入住凡尔赛宫的贵族们全变成了被监视的对象。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领地,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军队的地方事务,路易十四在宫中还有一个类似我们今天的安全局一样的机构,可以隐秘地检查所有贵族对外往来书信,一部分有谋逆之心却不够小心的贵族就这样露了马脚。
其次,用时尚来统治贵族。路易十四是个时尚大师,虽然法国后来的可可香奈儿成了现代人津津乐道的时尚先驱,可是17世纪的路易十四其实比香奈儿厉害得多,他成功引领贵族们追逐起了华美异常的服饰,成功用时尚把贵族们的钱袋掏得精光。很多华服都贵得惊人,而且其实欧洲大部分王孙贵族那时候比同时代的中国寒酸得多,更不要说跟宋朝比了,都是攀比之心惹得祸。除了笨拙的欧洲人无法生产制造的中国丝绸以外,这些服饰大部分都是法国国货,made in France,于是这也很好地促进了布匹首饰等很多商贸业发展。
第三,用优雅的社交生活麻醉贵族。渐渐地,想要找任何人办任何事都只能到凡尔赛宫去,于是凡尔赛宫居民越来越多。之前散居在各个封地的贵族们现在都成了国王的客人,他们享受着各类晚会宴会舞会派对狩猎等社交活动带来的乐趣。为了被国王青眼相加,在社交上高人一等,曾经根本不需要理睬国王的贵族们现在变得十分殷勤。与波旁王朝前半充满阴谋斗争的乌烟瘴气的宫廷比起来,现在的宫廷里似乎人人都在努力得到国王的宠爱。
暗藏着的阴谋与杀机,胡格诺教徒的叛乱依旧是困扰法国的问题,但是至此,凡尔赛宫成功地收买了大部分贵族,于是路易十四在法国实行“一个国王、一部法律、一个信仰”的设想也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现在到了造星运动的时候了。路易十四要造的偶像明星就是他自己,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首先,外型。看颜的社会才不是只有被我们自嘲的浅薄的现代社会,很多国家在很多时代都是颜值社会。“外表很重要!”鉴于欧洲各个王室几百年来致力于近亲通婚导致王室成员通常非常丑,有着漂亮的长卷发星眸苹果肌的青年路易被公认为美男子就不足为奇了。当时大家都模仿路易的造型。可惜好景不长,后来路易得了风湿等症,一头秀发也在一场病后掉得差不多了。但是好在有种东西叫做假发,路易戴上了假发套,假发套就成了新的时尚,席卷法国以及欧洲宫廷和贵族阶层,甚至东到“亚洲国”俄罗斯。后来的时尚Icon戴安娜王妃或者杰奎琳肯尼迪似乎都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何况路易十四还是男性,一个男子带动了不分性别的时尚浪潮。路易的外型缺陷为个子略矮所以常年穿着高跟鞋。他身高不足160cm,我用“略”字是因为过去法国人都不高(现在还是不太高),两世纪后的茶花女原型玛丽·杜普莱西身高163就常常被强调为十分高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到了。
其次,表演与礼仪。国王的一举一动,用膳、穿衣,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国王要有足够的范儿,贵族们(粉丝们)就负责膜拜。早晨八点路易十四在自己金色的睡塌上醒来,早有够资格才被许可候在床前的贵族们在等待观瞻。每一件事情都是仪式:起床仪式、穿衣仪式、进餐仪式……听说国内现在流行生活要讲究仪式感,那么路易十四早就把法国宫廷里的仪式感做到了极致。宫廷内重新规范了各种繁琐的礼仪,路易十四本人被当做了神来崇拜,再有权势的大贵族也必须按照礼仪对路易十四致敬。
再次,才艺。跟现代娱乐业造星包装出来的鲜肉歌手演员完全不同的是,路易十四是真正有艺术创作才能与表演天赋的。路易最出名的才艺是芭蕾舞,他本人就是个很好的芭蕾舞演员,表演欲望强烈,还资助兴办了芭蕾舞学校,规范了很多芭蕾动作。
当时芭蕾是戏剧的一部分——幕间芭蕾。因此我们得聊聊戏剧艺术与音乐。路易十四时代的大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作为文学作品传世,为现代人熟知,可音乐家似乎被知之甚少。当时路易的宫廷乐正为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他也是皇家舞蹈学院的院长。吕利与莫里哀合作了一大批芭蕾舞剧,使得法国芭蕾得到了长足发展。吕利在作曲方面的贡献为创立了一种音乐形式叫做French overture(法式序曲),通常不断重复回旋,吕利把这种序曲作为他的芭蕾舞剧的开幕序曲,深深影响到了后来的巴赫,我们差不多在巴赫的每一部协奏曲都能找到类似结构的序曲。不过巴赫是德国人,说回法国来,路易十四生活的时期欧洲音乐承接文艺复兴时期发展为巴洛克音乐阶段,巴洛克音乐与巴洛克建筑一样,辉煌明亮,有起伏变化和复杂的复调。
路易的宫廷里养了很多乐师,第二季中出现了路易发愁时听一个Viol乐师奏乐的剧情。
剧中配乐也经常会出现Viol的声音,如果把这个乐器当成大提琴就丢人咯。这是一种中世纪乐器,主要用在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时期,现代管弦乐团演出有时候会把各种Viol相应换成小中大提琴。不过音色上Viol更柔和,类似羽管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的音色区别。当时路易宫廷中比较出名的Viol乐师是Marin Marais,也许剧中露脸的这一位就是他~
路易十四是个很有品味的戏剧与音乐评论家。他认为音乐舞蹈艺术时尚能从内部改变国家,触及人心与灵魂。这话没错,当人们忙于欣赏音乐艺术时,搞阴谋的时间就少了。路易十四的声色犬马式治国就愉快地开始了。宫内有精彩的戏剧、芭蕾、音乐,路易还经常带上贵族出去狩猎。
至于色,色是许多凡人的心头好。古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使得中国男人可以合法地养些姬妾玩玩,尤其是天子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不要被风行的撕逼剧误导,其实以古代大家闺秀的涵养,通常是不会怎么难为妾的,因为妾不过跟丈夫的宠物差不多,也算是隶属于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自降身份跟小妾争风吃醋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再眼里揉不下沙子也得借刀杀人,使秋桐去作尤二姐。欧洲王公贵族由于天主教的限制,就没有这么愉快了,只能一夫一妻。不过,善于变通的法国国王通常有两个妻子,一个是“政务性的妻子”wife of business,即王后,负责政治联姻、生继承人。另一个是“娱乐性的妻子”wife of fun,即情妇。有些脑子糊涂的国王跟王后关系很不好,又宠自己的情妇,便想让情妇当王后,但是这样就很蠢了呀,王后和情妇就应该各司其职。
对于精力旺盛的路易十四来说,这个“娱乐性的妻子”指的是首席情妇,因为他有太多的情妇。《凡尔赛》前两季只出现了他的主要情妇:
弟媳,英国公主Henrietta,这幅画中乍一看英国公主抱着路易十四的肖像,其实那画中画是她的夫婿,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兄弟二人是一样的造型而已,因为那是法国当时的时髦。
弟媳的宫廷侍女露易丝Louise de La Vallière,这是个无心于任何头衔或世俗好处的人,最后被蒙特斯潘夫人抢了风头,自己进了修道院。
蒙特斯潘夫人marquise de Montespan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得宠的情妇,路易十四甚至给了他们两人所生的私生子以合法身份。这段关系还是以避免丑闻为由结束了。蒙特斯潘夫人为人骄傲,公开与王后为敌,于是剧中勉强能算宫斗的桥段就发生在王后与蒙特斯潘夫人之间。
曼特农夫人,开始作为蒙特斯潘夫人的私生子的家庭教师入宫,后来成为路易十四的情妇,据称与路易十四秘密结婚。有意思的是蒙特斯潘夫人原本一直防范着年轻貌美的贵族小姐,而曼特农夫人比路易大了八岁。
法国宫廷恋爱中弥漫着各种情欲,既然很多贵族的老婆被国王拿去当情妇了,那就自己也找一个情妇。不过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却不公开的,因为法国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也许这也算是现代开放式婚姻的发端吧。 有这么多香艳情史的法国宫殿凡尔赛却不能被称之为香艳的地方,因为,当时那里没有厕所,大家使用夜壶。中世纪庸医认为洗澡会降低抵抗力导致很多人不洗澡,路易十四一生就没洗过几次澡,因而可想而知整个宫中弥漫着什么样的气味。
宫廷臭艳,不过我有香艳的sex doll room的图片在此,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看,里面有法国国王和情妇那个啥。
纵情于声色犬马是以宫廷安全为基础的。路易十四有他忠实的侍从“国王寝宫首席贴身男仆”邦当,他是国王最信得过的耳目,一切事宜由他暗里监督,当然国王毫不亏待他,甚至给了他贵族头衔与领地。财政大臣兼海军国务大臣柯尔贝尔,确保国家财政平稳,也监督国内外一切大小情报。军务大臣卢福瓦,管理军队。而亲自带兵冲锋陷阵的更有王弟菲利普,安娜太后从生出菲利普起便打定主意要避免他与兄长路易争权,因而把他当做女孩养。结果王弟长大成人后是著名的同性恋以及异装癖,可惜所谓“开放包容”的法国并不太接受他穿女装,反倒在是遥远的“野蛮落后”的俄罗斯,伊丽莎白女皇经常举办易装舞会。总之,同性恋才不是娘炮,菲利普军功赫赫,引起了路易十四的紧张,明明是菲律普的军功,路易却吩咐宫廷画师把自己画在阵营最中心,把菲律普画在了自己身后。不过比起中国帝王之家手足相残的狠劲,路易十四与王弟一直是脉脉深情的,互相吃醋闹别扭罢了。
编剧为了剧情精彩还加入了架空人物提刑官马歇尔法比安大人,终日审问刑讯图谋不轨之人,以保路易王位安全。剧中国王的园艺师兼精神导师叫做雅克,历史原型为园林设计师勒·诺特尔。英国也拍过凡尔赛园林师的故事,电影《小混乱》中,勒·诺特尔变成了由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女园艺师。那部电影说建造凡尔赛的意义在于: God put us first into a garden, and when we lost Eden, we were fated to search and reinvent it again. 上帝创造了人并把人安置在伊甸园中,可人又失去了它,于是我们注定要找回伊甸园。
这是披上了文艺外衣的说法。而在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下真正贯穿了凡尔赛的的精神只有权力。没有权利,君王将一无所有。文化、艺术、音乐、时尚、谋略、战争,一切都是手段,权力才是目的。
路易十四说:“如果不能占领全世界,那就成为世界的中心。”后来凡尔赛宫所代表的一切被全欧洲争相效仿,果然将法国提升为了全欧洲的中心。-------
有兴趣听太阳王时代巴洛克宫廷乐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穆尔登格
最近非常喜欢扒配乐
另外,文中附的那一篇是布拉格的性爱博物馆,里面有法国小人儿~ 西猥琐不适合发过来,所以有兴趣可以乘电梯前往https://www.douban.com/note/591026289/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部剧的开头吧。
1667年,法国的凡尔赛,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们的主角路易十四正躺在床上睡大觉。
在他的梦境里,出现了母亲弥留之际的景象。
当然,这个不是关键。
伴着母亲最后的嘱咐,年轻的国王梦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和一位美若天仙的佳人。
他和美人一起在宫殿中奔跑着、旋转着......
两人畅享云雨之欢,飘然若仙,如痴如幻......
在激情巅峰的一刻,美人用手捏破了一个橙子,将汁液挤在了他的肚子上……
然后伴着一声雷鸣,国王醒了过来。贴身大臣见状赶忙起来,不动声色的帮国王擦了擦~
此刻,恰逢侍卫从外面闯进来,大声禀报:“有刺客!”
一大群人急匆匆的要把王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急的国王直嚷嚷:“快放开朕!王弟在哪?”
画面一转,只见此时的王弟正在和基友……
(下面的是王弟.....)
小探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看到这么高能的开头,当然是要追下去了!
这就是《凡尔赛》 ——法国史上最烧钱、尺度不输《权游》、精致度不输《唐顿》的历史剧。
凡尔赛
这是一部以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波旁王朝)为背景的剧。
法国人民对于波旁王朝的感情,就好比英国人之于维多利亚、我们之于大唐盛世。
那是一种“吾国曾立于世界之巅,而如今繁华不再”——既自豪又忧伤的复杂情绪。
而与康熙同时代、自号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
(上:历史中的王,下:本剧中的王)
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路易十四
坚定的集权主义者
本剧一开始,十四君就嚷嚷着要建宫殿,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凡尔赛宫。
对于他的这个想法,当时身边的人无不齐声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王的一时兴起之举。
但十四绝不是一位无故任性的王,凡尔赛宫的建造意味着他中央集权的开始。
提到中央集权,我们都不陌生,毕竟我们已经玩了几千年了。
但在素来以分封制为基础的欧洲,国王想要玩集权却不那么容易。
十四的少年时代曾多次经历贵族叛乱,所以他最明白把权力握在手里的重要性。
于是上任没多久,他就开始搞大动作:修宫殿,然后命令全国各地的贵族都搬进来!
这个过程当然遭到了不少阻碍。
心存歹念的贵族除了努力阻止皇宫的建造,还策划了各种各样的阴谋。
(反派贵族打劫官道上的皇室物资,还杀鸡儆猴的将灭口的士兵尸体挂起来)
年轻的国王在凡尔赛宫稳权的过程就像在打一场大型的三国杀。
真正的内奸就是王身边最亲密的人,当然不到最后一刻,你绝对猜不到他是谁。
会外交、善打仗
说说让小探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情节吧~
某日早上,国王与贵族们匆匆赶到一间卧室,像观看表演一样排排站好。
而“舞台”的正中央是即将临盆的王后!
没错,国王要亲自见证这神圣一刻的到来,那个年代的女人真是不容易。
而更高潮的还在后面,王后竟然诞下了一枚小黑娃!妥妥的给十四戴了顶鲜艳的绿帽子。
等等,这跟外交有什么关系?
十四的与众不同不在于生而为王,还是会被喜当爹;而在于他对这件事的后续处理。
靠着这顶帽子,他成功的打通了非洲贸易通道。
原来,不久前非洲安纳巴王子来访,是王后接待的他……
当“绿帽”事件发生后,面对这位王子的再次拜访,十四还是决定安排王后去接待。
而论打仗,路易十四一点不比拿破仑差。
这个时期的法国可以用“雄霸欧洲”来形容,几乎把欧洲所有其他国家都打了个遍。
但本剧中对于打仗的正面描写很少,因为其定位是宫廷秘史剧。
善于操纵人心
路易十四善于用人,对于身边的大臣,谁是矛谁是盾、谁能做明镜、谁弃之却可复用,他皆了如指掌。
为了让臣子“听话”,他命王弟为皇宫内的贵族制订了一套《宫廷日常行为规范》。
从说话、走路、吃饭……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
而他本人,就是这套规定的“模版”。
从此,十四的日常开始被众人争相模仿,这也神化了他的存在。
(一大早上来观摩国王起床更衣的臣子)
他引领的风潮很多流传至今,比如高跟鞋、丝绸、香水等等。
一身文艺细胞
在路易十四的众多发明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竟然是——芭蕾!
这位王骨子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艺青年。
他在执政时期曾大力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十四曾说过:“法国也许无法靠武力征服世界,但我们的文化、戏剧与艺术会令世界折服。“
在今天看来,法国确实做到了。
王的弟弟
如果小探说这部剧是走的是”兄弟CP“路线,肯定会吓跑一群人。
确实,这两兄弟一个是直男种马,一个是伪娘基佬,怎么想也不会搞到一起。
所以小探更愿意称之为”浓浓的兄弟情“。
虽然第一集的床戏中似乎就透露了某种”不可描述“。
(上:王在与弟媳玩耍时所说的话。下:王弟与伴侣的日常角色扮演)
虽然两个人每一集都互相实力表白,然后再相互伤害。
本剧中,王美,王弟更美。
其实王弟有自己的苦衷:为了不遮挡王的光芒,他从三个月大就被打扮成了小姑娘。
(兄弟俩小时的画像)
这直接导致了他成年后的性取向。
按理说,王弟的人设应该是为了衬托王。
但不可否认,在这部剧中他本身就很出彩。
这样的设定之所以不让人讨厌源自”反差“。
王弟虽然长的美如画,但从身材上比王略高一筹。
他虽然是gay,还曾故意穿女装让哥哥出丑。
但他自有骁勇善战的一面,曾亲自率兵征战沙场,赢得了胜利和尊重。
王弟的性情与王截然相反:单纯、真诚、冲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代表了王无法控制的存在。
王的女人们
本剧中,国王的一大爱好就是到处播种:和弟媳,和情妇,和皇后......
其中要数和弟媳的这段最毁三观。
(弟媳送福利的次数堪比龙妈)
王、王弟、后来成为弟媳的英国公主本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成年后,因为政治需要,公主被迫嫁给了王弟。
她成了”夹在两个男人中间的女人“,位置real尴尬。
而路易十四也是著名的情妇众多。
光是这一点,也改变了法国的历史。
据说王最宠爱的情妇孟德斯庞侯爵夫人在凡尔赛宫有20个房间,而王后只有11个。
(心机上位法)
情妇得宠之势让王宫内的女人一个个争着上位。
她们开始玩命打扮,一时间花样百出、争奇斗艳。
这直接导致了法国时尚业的崛起,很多奢侈品牌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
另外,这部剧中还有不少非常出彩的配角。
作为”王的武器“存在的大臣法比安、颇有主见的女医生、王弟的伴侣洛林骑士......
(女医生)
配角们的支线故事也是相当精彩的看点。
总之,编剧、导演十分善于”扬长避短“,专挑观众感兴趣的拍。
但究其情节,还是非常符合史实的,只不过很多地方一带而过。
小探的这篇影评安利的史实多一点,希望在你看的时候能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非常不严肃的野史集子。入了《凡尔赛》的坑,很想历史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自己又找来资料读了一下。也许此篇野史集子和影剧混炖能对像我一下小白的观众们有一点点帮助。
路易十四的时代可谓全盛,硬要用比喻修辞,那么大概就是烟花在黑夜里绽放的一瞬间,对,就是那种倾尽所有的绽放。
附一张大公主美图,真心水她的栗色大波浪,小蕾丝和缎面高跟鞋。个人认为他比那些情妇们美太多。
14和王弟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像以往王室教育那般分开养育,而是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睡,兄弟情深。所以,长大后两人的君臣关系也会受到兄弟情的影响。而且,从王弟小时候开始,王太后引导把他往女孩子的方向培养,为的就是让王弟长大后不要有和14争王位的心思。
王太后的教育似乎很成功,儿子们兄弟情深,影片里王弟跟14经常在公共场合开撕,在历史上也确有例外王弟会在公开场合指责王兄,这放在别的朝堂宫斗里,大概已经被灭门了。但兄弟之间还是会有小嫌隙,在彼此身边互相安排眼线。 十四19岁的时候差点病死,朝堂上下包括王太后都放弃他了,要立王弟做新君,只有王弟还在为14祈祷。14对这点很是感动。 长大后,总有人悄悄跟王弟说 “我要追随您呐” “如果王位变动您会得到我们的拥护” 弟弟也是呵呵了。
关于黑修女,确有其人。在15及其他贵族的书信记录里都有提及过。一说,她其实肤色并不是黑色,只是因为出生时缺氧憋的皮肤发紫所以被误认为黑色;一说,就是像剧中描述那样,是半入冷宫的王后和黑人侏儒弄臣的结晶。 14留黑修女不死,倒也使王后从春闺怨妇变成了政治盟友。但那个弄臣就没这么好运了,剧中借洛林骑士(王弟的男宠)的口问王弟,是不是你把他杀了又放进喷泉排水口的。王弟没回应。然而腐女们隔着屏幕又吃了一口兄弟CP的狗粮,汪。
上文说王太后的教育看似 很成功,王弟长大后对政治并不感冒,喜欢女装、男宠和英伦蕾丝手帕。但我觉得他内心还是会有痛苦有迷惘和挣扎的,毕竟王太后并不是顺应他天性在培养(此处无意冒犯任何人),王弟的成长模式不是他可以选择的,他只是这种培养方式下的一个成功的产物。 王弟说,他的梦想就是战争。前一秒还在宫里因为14不让他杀敌闹脾气,下一秒14一点头王弟就麻溜的收拾妥当上阵奋勇杀敌关爱将士。对,他就是抱着想死的心上战场的。 走前还和王兄说我死了你就和我妻子在一起吧,祝福你们。
王弟不在的第一天,想他。第二天,想他想他。第三天想他想他还想他。14坐不住了,上前线要把王弟拽回家。啊,不打了不打了,你知不知道对面在悬赏你的人头,你知道这有多危险们,停战停战,来来来,咱们回家。 王弟:wtf,马上就要大赢了你跟我说停战,那之前战死的将士们,他们的死还有什么意义,不行,扶我上马。🙄🙄🙄,还好,胜了。 历史上的王弟及洛林骑士也是战功赫赫,在这场战役里,洛林受伤后王弟就把他移到自己的帅帐里悉心照料,两人感情各种迅速升温。
弟媳并不像剧里一般是小天使,反而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撕逼小能手,和王弟不分场合的为各自利益争吵。 14也没有替王弟代行丈夫的责任。 弟媳“勾引”过14,被14拒绝了,理由是不喜欢干瘦的姑娘。 于是弟媳又让她身边三个颇有姿色的侍女去勾引14,其中一个就是我们那个对上帝非常虔诚的菇凉。确代表法兰西使臣出使过英格兰,作为条件,要求14流放她情敌洛林骑士。也确有投毒案,但弟媳死于胃穿孔的可能性更大。 弟媳好歹也是英国王室出身也,出使完英国回来后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暴毙了,死之前还大喊“我被人下毒了”,英王室自然不会让事情就这么过去,两国各出代表公众验尸,发现胆汁胃液漏满腹腔……
后来,我们的王弟就在14的示意下娶了能套马的二弟媳,德意志的夏洛特公举,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大大咧咧的妹子的,虽然按剧情的发展王弟对她并不是很友好,还在新婚之夜说要把她送回娘家,但按历史buff,之后他俩会过去斗嘴互怼的闺蜜情深生活,二弟媳还是居家经商的好手,自酿的葡萄酒做成了品牌,后来很多贵族都以能有st cloud生产的葡萄酒为荣。
我们二弟媳刚到宫廷的时候,戴着德意志时兴的帽子去参加宴会还被人嘲笑。可想而知,在西班牙长大受正统天主教教育的沉默的王后凉凉嫁到这大法兰西会多么水土不服。 是呀,即便觉得王后无趣,14也遵循一妻一夫制,只有这一个妻子,但并不耽误他到处当种马。私生子遍地,情妇遍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蒙特斯旁夫人啦,当时蒙夫人住在凡尔赛宫二楼有20个房间的“宅子”里,王后住在凡尔赛宫三楼有11个房间的宅子里(国王住在二楼~)两者实际地位差距可想而知。 后来蒙夫人年老色衰为了固宠求助于女巫的“黑撒满”,把婴儿的血肉掺进14的饮食里让他食用(此处再次🙄),据说后来在女巫那里挖出的婴儿骸骨多达两千多。然并卵,蒙夫人最后还是会被架着,在对14的咒骂里被赶出凡尔赛宫,然而这是她生完第7个孩子之后的事了。
要扒的大概就是这些,还请轻拍。
看点:十四❤️王弟
一部看颜就让我忘掉所有剧情的毒剧……
如果那时候有微信运动,路易十四大概每天都会霸占第一名吧
高颜值,大尺度,重口味,腹黑与血腥交织,AV与GV齐飞,虽然有雷点,但就是很好看。法国人找英国人来再现路易十四这段历史,实在是太正确的选择了,那股后宫妖娆太符合腐国人气质了。
说看英语原音很出戏要减一分的是猪吗?A站有法语原音加中文字幕版的啊。这部真的好。是我追的第一部法剧哈哈哈。
两句话概括本剧:总有刁民想害朕,哥哥再爱我一次。
波旁姐妹花这个颜值!!我天我还看什么剧情啊!!女装癖!同性恋!不伦恋!贵圈真乱!!所有的男性都穿蕾丝边蝴蝶结衬衫配白丝袜和高跟尖头小皮鞋 穿得比女的都好看这样真的好么!!二公主真是太美太美了!
顏值、劇本、演技、配樂、佈景樣樣讚,只可惜演員anglophones佔多數。讓Louis Garrel演14,Gaspard Ulliel演皇弟多好!弟媳死得太虐,但被14和Philippe寵愛著的一生也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
路易十四的波旁王朝是一出悲剧色彩的夸张戏剧,朕即国家,这种联系是相互的,专制的同时自我也必须做出巨大牺牲。眼前那个手握权杖璀璨夺目的太阳王,同样也是千疮百孔却缄默不言的凡人。
这电子乐配得有思路
法总,一个把狄仁杰和来俊臣的活都干死了的男人,一个后宫人数不亚于男主的男人(洗衣大妈、苏菲妈、发国唯一の良医、苏菲、帮挡)一个个人属性代表了本剧(谍战)属性的男人,虽然战力和智商随剧情需要搭进搭出,但终究是全场最佳。发质决定地位导致我对剧组假头套认真地长了草,直到看见说4千欧一个
感觉自从被少女隆洗脑后对长发男子都有种病态的迷恋
剧情还行,本来想打四颗星的,但是看在路易和他弟弟都那么美的份上,五颗星好了。说真的,我本来是很反感独裁者的,但是他们已经美到让我连君主专制都不在乎了,颜即正义啊!(来自站着说话不腰疼客户端)【其实也腰疼的啊……
都全是妖孽货色!皇兄皇弟都美貌到不行,两人的颜有时可以让人完全不care剧情,痴痴看着就行。当然剧情还行啦,所有女配都是陪衬,没看出谁是女主。床戏啥的其实不是很爱。
第一部法剧,感恩万能的字幕组,文字功底一流
路易十四活了77年一生洗澡的次数不超过7次 他的情妇在回忆录中写道 十米开外就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恶臭味 看到这里我实在无法将他和剧中这位颜值逆天的king联系在一起…
看到最后都不太知道每个人叫什么名字,而且大家都长得好像……不过还是看得好开心啊,皇兄皇弟都太可爱啦,第二季赶快来吧
这剧居然只有12禁……12岁的小朋友看了真的没问题么……
我要把公举按在床上。。。给他梳头!
为了拯救日益衰落的法兰西帝国,少女路易十四决定成为偶像!!(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