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某些事情,突然想起了这部电影。是很久之前和女友一起看的,那时的我,对av以外的其他日本电影无甚感觉,在看了这部片子之后,突然很欣赏日本电影那种细腻细致严谨而又直击人心的风格。当时,应该是她提出看这个,而且是当作情色片来看的。如同我们每次一起在床上看情色片一样,还没看完就滚了床单,但和其他电影不同的是,当她在身边沉沉睡去,我却没睡着,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一个人继续把电影看完了,然后,我居然又重新看了一遍。 很久以后再次回忆起这部片子,细节已经记不清了,所留给我的印象只限于以下几点:女主的美丽与性感;两人之间激烈而彻底的爱;以及透彻全片的绝望与决绝。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很自然,虽不被祝福却令人信服的那种,直到最后两人相拥离开,也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设身处地,恐怕我也会爱上她,也会与她一同选择最终的结局。我记得,看完第一遍时我默默流泪了,抱了抱身边的她,她迷迷糊糊的也抱了抱我,然后又翻身睡去。我不忍再次打扰她,也不想跟她交流我的想法,因为我知道,除了对结局嗤之以鼻,她还会批判我三观不正,我们其实都不是那种可以为爱情而放弃所有的人,即使我心里藏有一颗这样的种子。 后来,每当提起关于爱情的电影时,我回忆起的,就是《九首歌》,以及它。前者代表着纯粹,而它,则代表着深沉。大家都会欣赏那些做了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的人,我认为自己似乎永远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爱情,在现实中永远做不到为了爱情而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如此深刻而绝望的爱,只能存在于单纯的电影中,在更加复杂的现实里,我或许会在前往北海道的途中退缩,重新苟活于人世吧,但我又发自内心地相信这种爱情的存在,这正是这部电影给我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原因。我希望能有这样一个人,让我能爱她爱的毫无保留,也希望能有这样一个人,能够爱我爱的如此深沉。我贪图享乐,所以深藏浪漫种子,我希望体验过程,却又不愿真的深陷其中,我苟活着,遥望失乐园。
我不能否认对西方电影带着偏执的崇尚。且不论这是怎样程度上的的一个缺点。但这终是造成了我对东方电影观之有限的事实。而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却有一部电影在我脑海里留下极为深刻的记忆——《失乐园》。 很多的优秀电影是由原本已经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但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却被失败的改编电影所污染。对我来说除去那些由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文学经典所改编的电影是先看过原著后再看电影的之外,近来的一些,都是看过电影,感觉不错,才会去找原著来阅读,比如《沉默的羔羊》和《英国病人》。而《失乐园》却 不同。我是先翻阅了渡边淳一的小说原著后才看的电影。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好电影的原著总不会差到哪里,而好的原著却万不能意喻其改编电影的水准。因此在我准备但却还未看《失乐园》之前,心里总是有一份忐忑,恐怕电影不能延续小说所带给我的感觉,但当我真正看过之后,长出一口气,一是为自己的担心而释怀,一是再一次为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所感染。 黑木瞳,这个名字现在在我的印象里很深刻。而要知道,在我记得这个日本女演员的名字之前,我所能记得的日本真正电影演员的名字只有三个:三浦友和,山口百惠,高仓健。当这个能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成熟女性的气息与诱惑的女人出现在电影里时,我马上认同了她。小说原著人物的形象与气质就应该是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幽怨的心情在孤寂的眼神中流露,热烈的情感被漠然的容颜所掩盖。不可否认她的美,是一种典型带有东方神韵的成熟而性感的美。 97年在东映出演《失乐园》时,黑木瞳已经37岁,阔别银幕11年。此片终于使她获得了日本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大器晚成又或实至名归,无论是什么都是对她的肯定,对这部电影的肯定。然而对那些直到今天还在为她在该片中的全裸演出以及一年后在松竹出品的新版《感观世界》中的裸露表演而谬言荒诞的人,我不致评论。 电影情节在两位步入中年的男女间展开。原先的他们都有着不错的家庭与事业,但当命运之神不知是善意还是恶意地令两人相遇,相识后。爱火与情欲同时在他们身上爆发。真心相爱,灵欲交融也好;热恋成奸,干柴烈火也罢。这些都是外人从自己地角度出发,所得的看法。于他们而言,那一刻里,对方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爱情燃起时,动机变得苍白;当欲望激越时,意识只有无力。在他们相互间紧拥着彼此的裸体时,什么都不若眼前此刻的重要。爱情与欲望能同时得到满足的人是幸福的,只可惜…… 没有一个现行的社会制度会鼓励婚外情的发展,但同样的也无法将之完全禁制。当看过《失乐园》后再转头去看《廊桥遗梦》,会发现:其实不论时西方人,又或是东方人,当家庭的温情已经为日久的平淡所淹没时,道德伦理这道警戒线将是多么的脆弱。生活在人群中,但却异常孤独的行人,企盼生活中的一点惊喜。这线外的火花,点燃的决不仅仅是一个,两个人一时间的激情。那是对所有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群的引诱与考验。差别只在于出格与出轨的不同。 选择死亡,是我所不愿见,但却是唯一的结局。为了追寻自己所执意的真实感情而离经叛道,走出那条线外的人,是错的吗?为了安守自家本分,操守而放弃对于幸福可能的追求是对的吗?谁说拥有婚姻的人就不能放弃已经的伴侣,而投身于另一段恋情?谁说性不能与爱相结合,造就美好的生命?什么都是两面的,有嫉妒与占有,也有感恩与奉献。人就是这样,爱就是这样,婚姻就是这样。 片尾处他们双双殉情,为的是证明?是解脱?是永远分离,还是永远在一起?
漫天飞雪,携手漫步,回忆之河缓缓流淌,爱情甜美的气息令人绝望;红酒融化了毒药,经过我的嘴,流进你的胃,这些迷失的液体,带来天使的飞翔。永别了,失乐园,我们天上见。
在悲剧中幻灭是最美的,就像短暂的樱花。小说最后一章叫“至福”说明了这点。两个人在最后一直是朝着极乐世界飞奔,对人世间只有彼此之间几个月的美好回忆值得留恋。在他们眼里人间才是“失乐园”吧。所以小说并没有对自己青春时代的回忆,因为两个人只有彼此,没有其他。电影加上去的。
黑木瞳也就这样了。这片我17岁左右看的。真的看不出来东西,现在估计更加看不出来东西。给四星是因为大家都给四星————2021年补充:人生阅历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更深的看法,可能所谓“绝望的生活”也不外乎如此了吧。
我相信这是最纯净最真的爱情了。没有任何物欲利益的干扰,只是要在一起,赤裸相对纠缠缠绕,直至终结。
黑木瞳阿姨真是太太太漂亮了。
我爱黑木瞳。
我从他对她情不自禁展露出的笑容中看到满满的、欣喜的爱。从她娇羞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一种仿佛年轻人才有的、不谙世事的爱。也许 偷欢算不上偷情。可悲的两个人什么都没有,只剩下爱情。若爱情也磨灭了,就真的一无所有。
我这么地爱你,却还只能叫做“外遇”吗?究竟是爱大,还是婚姻大,是道德大,还是自己大?
【教科书】如何用OS写两个人的一生。凛子:7岁时,我在莲花田里迷了路,日落了,心里很害怕。久木:9岁时,爸爸给我买了一双垒球手套,我高兴得戴着它睡着了。凛子:14岁时,第一次穿丝袜,脚在低腰皮鞋里感觉滑滑的。久木:17岁时,肯尼迪总统被暗杀,我在电视机旁呆住了。凛子:25岁相亲结婚,婚礼当日刚好遇到台风。久木:27岁长女出生,工作很忙,连医院也没有去。凛子:38岁那年夏天,我遇见了你,我们相爱了。久木:50岁,第一次为女人着迷。凛子:38岁的冬天,和你永远在一起,永远……久木:永远……
挑不起情欲的情色片。
“你又正经,又淫荡,又认真…我就爱你这么亦正亦邪。” 外遇教科书,有情节的A片。
青春发育期时,和大部分男生一样,对“性”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当然,启蒙也是天桥下深巷中流传出来的光盘和F盘中不可描述的文件夹。不同的是,他们拿着电子词典当阅读器看少妇白洁和乡村女老师之类的时候,我却鬼使神差的在地摊上买了失乐园原著。那时候看,失望是或多或少的,没有太多赤裸裸的描写刺激感官,反倒更加细致入微的体会到了诸多修辞的绝妙。当然,直到后来我恋爱和做爱后,也才时不时回光返照般地明白那种如胶似漆的缠绵和水乳交融的悱恻。但是,关于婚姻,关于出轨,即便耳闻了现实中的太多,还是无法也不想有任何共鸣。还天真的思考,做爱做到死挺浪漫的,但那种爱是自私的吗?
我愿与你快乐至死同坠地狱,爱情没有保鲜期,唯有死亡冻结其永恒。
森田芳光,渡边淳一,役所广司 ,黑木瞳。电影版还是没书来得猛。情欲肉欲的描写算很弱化了。日本人看婚外情角度的确是不一样的,即便有着和其他国家同样禁忌,但你看到的不是背叛,而是一种身体的永恒结合。
"反正都是等待老死,不如做想做的事"得了癌症的同事对男主表达了羡慕。每个人都可以设想下:如果你老了或者就要死了,回想一生从来没有拥抱过亲吻过你心底最爱的那个人是不是很遗憾呢?情欲场面拍的很好,恰到好处的缠绵。殉情的手段我能理解,中毒身体僵硬后就谁也无法把他们分开了,然而我并无法理解主角为什么如此着急的选择一起死去。
在高压社会现实背景下的樱花精神 很早很早以前 我就明白了只有瞬间才能永恒 只有死亡才能让时间止步 在自己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和自己最爱的人一同死去 因为知道过了这段最幸福的时刻以后的人生将会走下坡路 很多人说他们爱得很绝望 我反而觉得他们爱得相当凛然 没有在逃避 只是选择用极端的方式去抵抗外界对爱的狭隘界定 你看 他们笑得多开心
恩,情色片中的精品,文艺片中的精品。樱花精神。
很多年前看过小说。对于这部电影迟迟没有打开看,是因为男女主角的形象都跟我想象中的差距很大。其实女人在婚姻里爱上别人不算什么,但是要爱一个值得爱的人。久木一个50岁的男人,还没有办法对自己对别人负责,真的让人失望透顶。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肉欲和冲动就叫爱了。我觉得爱情是需要能量的,哪怕是这种禁忌之恋,也会有强大的人能爱的很饱满。所以爱情这种感情里的奢侈品,是要那些足够强大的人才有资格拥有的。对于软弱的人来说,再珍贵的,也只能是一种负担。他们没有能力去供养,更没有能力去消化。
森田改编之牛在于他能让你在看片的时候根本想不起自己在读《失乐园》时候的一切记忆,却又能把作家放在书本最深处的精髓挖出来不断放大。失乐园最让人震撼的是森田琐碎的用镜是完全只服务于这部片子的,大量的失焦晃动,营造的是一个偷窥的视角,这才抵达了情色的核心。秘而不宣的光明正大,值得满分。
《隔墙花》里的殉情完全是发自内心,这里的殉情更多与外部相关,果然是日本人的思维,偷情是逼出来的,殉情更是逼出来的,反正总归是情有可原的。社会的高压让他们只能在情欲中逃避,可来自工作,家庭,社会,道德上的种种压力却又剥夺了最后的一处避难所。没有任何快乐的爱情,只有压抑与绝望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