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将新中国海军的发展浓缩在两代人的记忆中
《沧海》以王山魁、李山魁、马建成、卢信泉4个主要人物及其家庭人物命运为线索,通过对这四个海军家庭出来的两代军人的描写,小中见大,反映出中国海军发展的60年历史进程。导演在前半部分着重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军人在海军建设进程中的心理历程和生命历程;后半部分则着重刻画了年轻一代海军战士如何在现代科技的洗礼下建设新海军,具有成长和励志的色彩。通过对这两代人战争、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呈现,将新中国海军的发展浓缩在两代人的记忆中。
2 ) 王小东: 《沧海》:中国唯一一部体现了正确军事思想的军旅片
王小东/文
朋友托我写一篇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海军建军以来的历史的电视连续剧《沧海》的评伦。说实在的,写这类评论,作者往往根本用不着把几十集连续剧全都看完,甚至一集都不看都可以,到网上找些资料,凑合一、两千字就交差了。我的习惯是还要对读者负一点责任,怎么都得看几集,有个感觉。所以,拿到朋友给的《沧海》44集碟片后,我准备看它个四、五集,然后写一篇2000左右的文字交差。没想到,一看我就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一连三天时间,我把44集连续剧从头看到尾全部看完,我觉得很有话要说,不是交差,而是真有话要说。
一、 《沧海》是中国新时期唯一一部体现了正确军事思想的军旅片
《沧海》像其他军旅片一样,里面有大量的男子汉精神、战友情、男女情。这些东西它当然也拍得不错,很有看头,但如果只是这些东西,我是决不会认为它有什么特殊的优点的:这些东西,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模式,你编剧和导演,只要把好莱坞的模式研究、琢磨透了,就一定能拍出可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按摩舒服的影片来。中国新时期那些最脍炙人口的军旅片,也不过就是把这一点做好了,我认为无任何可记述、评论之处。但《沧海》不一样,它除了有这些东西之外,还有自己的军事思想,我认为是一种处于少数地位,但却是正确的军事思想。
这三十年,中国的军事思想有两大派别,而这两大派别都是严重错误的,如果没有人出来纠正,则没有战争则已,一旦开战,我们非得吃大亏不可,甚至是打败仗。和在其它领域一样,这两派大致可以成为“自由派”和“左派”。
所谓“自由派”的军事思想,就是否定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以前,即朝鲜战争等重的优良传统,否定军人的英勇精神、严明纪律。举个最近的例子,一群“自由派”嘲笑甚至谩骂国庆阅兵中军队的严整队列,说是“恐怖”、“愚昧”,将其与“专制”,与北朝鲜联系起来,说什么:“你看看人家美国西点军校,就不排这种僵死的队列,人家的队列随随便便,体现了美国的自由精神”。我说:西点军校的师生是没听到你们这群自以为有独立见解,实则是白痴奴青的话,人家要是听到了,非扇你们耳光不行。要知道,严整的队列训练,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最重要的军事传统。凡是文明国家有效率的军队都是十分强调严整的队列的,西方古代如此,中国古代也如此,但古代西方比中国更强调保持严整的队列。古代中国还是比较强调单兵斩获敌人首级的,而西方的传统是强调保持队列,不提倡单兵杀敌。也就是说,中国的军事传统要比西方的更“自由”、“独立”、“个人主义”一些。在现代化战争中,古代的步兵方阵当然失去了意义,但严整的队列塑造了军人的严守纪律、集体主义习惯,仍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西点军校的学生吃个午饭也是要列队进入食堂的。如果西点军校的队列比不过中国军人,他们的师生肯定会认为是一种耻辱,而不是什么体现了“自由精神”的“光荣”。昨天吃饭,张小波在席间说起:台湾也有那么一帮白痴,嘲笑大陆国庆阅兵,士兵的眼睛为着领导人转,认为是“专制国家”的“白痴人民”被洗了脑的结果,最后,一个当过兵的台湾“立法委员”实在听不下去了,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全世界的阅兵都是这个样子的,这叫“注目礼”,你们都不懂,还在这里说什么!
“自由派”的军事思想嘲笑军人的英勇精神和严明纪律,那么,他们是否强调我国发展军事科技呢?他们也不!他们一方面膜拜美国的精良军事科技,一方面反对中国把钱花在这上面。他们的基本思想就是自废武功,说是只要我们自废武功,人家就感不到威胁,就不会来打我们,要来打我们,他们本国的老百姓就会感到自己国家不正义,就会起来推翻自己的政府,所以,只要我们自废武功,这世界就和平了。照着“自由派”的军事思想走,中国一定会亡国灭种。不要以为“自由派”的军事思想只局限于“自由派”知识分子,这种思想在军队里面也不是没有影响。自废武功论最早就出自军队自身的专家。
“自由派”的军事思想,我们只要不被他们的那套西方意识形态至上所迷惑,还是十分容易看穿其荒谬绝伦的。不容易看穿的,是“左派”军事思想的害处。“左派”的军事思想,就是认为回到毛的那个时代就可以了,否定军事科技的重要性,否定经济发展对于国防的重要性,无限夸大毛那个时代我们取得的战果,无限夸大毛那个时代我军的实际战斗能力,不懂得毛那个时代的很多战略、战术是出于无奈,是没办法的办法,不承认在那个时代,我军的实际战斗能力与世界军事强国相距甚远,如果不是处于国际冷战格局中,我们是取得不了那些战果的。军人出身的我友刘力群就对这种“左派”军事思想嗤之以鼻。他说:军队的问题比地方更大,因为地方对于那个时代是有反思的,而军队的很多人对于那个时代毫无反思,说我军在毛时代是战无不胜的,所以只要回到毛时代就行了,这样,我们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进步,在将来的战争中会一败涂地。这种与“自由派”军事思想一样误国害民毁军的“左派”军事思想,无论是在地方和军队,还很有市场。顺便说一句,相当一部分“左派”自称自己是“毛派”,但他们根本不懂毛,他们跟毛差得太远了。
《沧海》的正确之处,就是一方面一如既往地坚持了我军英勇顽强、纪律严明的军事思想,另一方面也用浓墨重彩批驳了“左派”军事思想。电视剧中通过我海军击沉蒋海军樟江号和荆门号(在实战中是章江号和剑门号)的战例,非常形象地为我们描述了我军应有的反思。电视剧通过主角王山魁之口,明确地反驳了所谓我军“胜利的必然性”,明确指出,所谓的小艇打大舰,英勇精神当然值得赞叹,但绝没有什么“胜利的必然性”,小艇打大舰,只能是侥幸,而这种侥幸很难复制。影片以许多篇幅明确地告诉我们:英勇顽强的传统值得发扬,但同时必须在军事科技上赶上去;单纯的“革命化”是不可能战胜“机械化”的;人的耳朵再怎么苦练,就是赢不了电脑对于波形的分析;小舢板不可能打得赢航空母舰;单纯强调“革命化”,是对我国军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对我们的国家不负责任;再这么下去,离我们在战争中失败的日子不远了。这些思想,对于我和我的朋友们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创见”,但面对我们社会中如此汹涌澎湃的错误认识,他们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二、 《沧海》突破了我们在外交问题上,不分国家大小,一律磕头作揖,不敢得罪的禁区
《沧海》的后半部,表现了我国在南海与其它国家的冲突,还有一段描述了我国海军与“某国”海军的对峙,这里的“某国”,以电视剧对其军力的描述,应该不是东南亚国家,也不是日、韩、印之类,应该就是美国。这一段好像是虚构的(这我拿不准,也许发生过,就是没公布呢)。但不管是不是虚构,肯定让很多崇美、媚美分子坐不住、睡不着了。
《沧海》也诠释了我们在《中国不高兴》中所提出的“持剑经商”的思想,并且把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也编制了进去。我认为这一段在艺术处理上比较幼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我们确实还没有像样的“持剑经商”的实践、战例,硬编肯定会显得幼稚。等到有一天,我们真正有了这方面的经典战例之后,文艺作品当然就会表现得更好了。
据朋友介绍:《沧海》的上映很不容易,原本想在4月份的海军节前后播放,被推迟,又想在八一建军节前后播放,又被推迟,直到海军最高层找了我国最高层,才在10月份得以首播。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上述这些情节突破了中国的文宣在外交问题上设置的禁区吧?这个突破也非常重要。
三、 几点遗憾
两弹一星,其实应该是两弹一星一艇。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正是这个两弹一星一艇,让我们绝处逢生,保障了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安全。今天,那些“自由派”对此嘲笑和谩骂,但如果当时的中国人没有排除万难搞出这些东西,他们这些人自己恐怕也没有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机会。《沧海》讲述了我国核潜艇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建设我们自己的长波台。当时的苏联不给我们这个东西,而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核潜艇就是瞎子、聋子,搞出来也没有用。所以,长波台是核潜艇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无论如何还是希望看到对于研制核潜艇本身的描述。也许是出于保密原因吧,电视剧用长波台代替了核潜艇本身。
另外,是我军所存在的腐败问题。其实,我军所存在的腐败,并不局限于后来入伍的人,比电视剧中官最大的“首长”资格更老的,就没有腐败现象?这些人的腐败,严重的削弱了我军的战斗能力,危及到我军、我国,我们民族,而电视剧中没有表现,电视剧无疑是做了极大的美化的。严格地说,这不算是《沧海》这部电视连续剧的遗憾:军旅片主要表现正面的东西很正常,难道好莱坞不是这样做的吗?真正的遗憾是针对我军真正的腐败问题。就拿我们的海军来说,它的副司令员前几年刚刚锒铛入狱。我在这里提出来这个问题,是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记这个大问题。
3 ) 实在不能不吐槽
今早看到电视台播第一集,于是就看了一下,心想最近这么多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最后一次看国产电视剧是N年前的《还珠格格》囧)
一上来就是不明的战争场面,镜头来来去去根本分不清敌我。看那场景大概就是划出片空地炸点烟火,再从影视城的半条街上窜悠几下就拍完了吧,倒是节省经费哦。
接着火力那么猛说冲就冲出去了,还真是不怕牺牲。而且我军果然胜利在前,俩领导直接在战场上聊女人,有闲情。果然没多久女人便出现了,女军医哦,要小心流弹,而且还被男主救了,啧啧~~编剧为俩人坚定的革命友情埋下了明显到闪光的伏笔(好吧,不是伏笔,人家就是让男女主角见个面嘛)。
这场仗暂时打完了,俩领导和小兵N个去见识大海啥样,刚刚还在战场上因为发烧趴倒的男主似乎健康到不行,连喊带叫加吹牛的,大自然的怀抱果然有无穷的治愈力 = =+ ,果然,刚要离开海边时男猪就不行了,敢情发烧也是有间歇性的啊。于是送去医务室,女猪再度出场。
看到这里俺就去倒水喝顺便转台,再看下去恐怕会积累太多想要吐槽的话而爆炸,安全第一。
嗯,俺就看了这么点而已,所以其中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人物魅力啥啥的完全没看到。其实俺是很想知道这类片子看进去是什么感觉,但是看不进去啊………………
人物那说话语气看得人很不爽,可能是为了塑造个豪爽的性格吧,可完全是自大嘛,虽说是打国民党吧,不过中国人打中国人,貌似打的很爽哦。
看着别扭,一个字,太假了~~~~
哎哟有44集啊,他喵的,看完会死人的。
4 ) 揭秘《沧海》四大历史原型
揭秘《沧海》四大历史原型
剧中:
“金马海战”
《沧海》开始便是金马海战。独立师红六团三营营长王本利和政委李山魁将国民党追击到金马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进攻金马岛,最终全军覆没。这场惨烈的战事,给因急病住院而未参加作战的王本利带来了强烈的震动,从此也让他坚定了发展海军的决心。
原型:
金门登陆战
金马海战的原型便是金门登陆战。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二十八军下属三个团打响了金门战役,但因不懂海战规律,登陆了金门10小时后,被敌人炸沉舰艇,切断所有退路。顽强的解放军奋勇杀敌,无奈敌众我寡,最后全军覆没。如此整建制被敌人摧毁,在解放军历史上是头一次。但就是这次失败的战役,为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金门之战”的失利,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或许还要晚几年。
国民党老兵投诚
剧中:
王山魁召集国民党投诚水兵
《沧海》第六集,王山魁被调到水警区后勤部门工作,却因此认识了起义归来的国民党投诚水兵刘卫国,并借此机会召集了一批同样有着丰富海军经验的原国民党水兵,给解放军海军队伍带来了新的生机。
原型:
张爱萍招募原国民党海军官兵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成立,由张爱萍将军任司令兼政委。当时,起义的原国民党海军官兵就加入了这支队伍。随后,张爱萍司令员又刊登通告,广招原国民党海军官兵,得到积极响应。到9月份,招募到4000多人,组建我海军历史上第一支大部队。
“蚂蚁啃骨头”的经典海战
剧中:
黑石礁战役
在第七、八集中,国民党三艘重量级敌舰出动骚扰。王山魁带船迎击。从装备上比,解放军处于劣势,但王山魁带领舰队主动贴近敌舰“拼刺刀”,击沉敌舰“荆门号”和“龙海号”。天亮后,敌舰发现我军的实力只是“小蚂蚁”,立即反扑,王山魁作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姿态,敌舰不敢恋战,仓皇逃走。
原型:
东山八六海战
1965年8月,国民党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及小型猎潜舰“章江”号,偷偷驶入东山海岛附近,准备向大陆运送特务,被发现。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率舰队冒死贴近敌舰,击沉“章江”号后又成功追击“剑门”号,将其击沉。
从无到有的长波台
剧中:
马建成与长波台
中国决定不依赖外国人自己建造长波台,留洋双料博士马建成冒着被高压电击中的危险进入工程台,完成建台工程。
原型:
周建畏和袁翊二合一
马建成主要原型是长波台总工程师周建畏,另一个就是长波台工程师袁翊。真实故事中,长波台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机器在输电时却出现火球袁翊亲自进入绝缘笼,冒着生命危险,在万伏高压下找到了长波台机器问题所在。
5 ) 《沧海》里的八六海战与历史之差别
1,剧中显示是人民海军指战员当机立断,断定国军前往5号海域,遂无视预案里的4号海域,提前前往拦截。这体现了我军指战员高明的战场判断力。然而,历史上却是我方提前得知国军计划,预先以大量鱼雷艇在海域设伏。因此,这场胜利实际上仍要归功于预案。
2,剧中显示,人民海军护卫艇编队在黑夜中发现不明船只,打出灯光信号询问敌友。国军指挥官看见灯光信号之后,竟然称“这是他们的秘密武器,我们以静制动“,不开炮也不打探照灯,实在是愚蠢至极。海军国际惯例:夜战通讯手段有两种-信号灯与电台。夜间战斗状态,如遇不明船只发来灯光信号,只要不是我方的暗号,一律开炮还击。参考日德兰海战德国驱逐舰的做法。剧中却让国军指挥官成了一个愚蠢的小丑。那么历史上呢?如下:
” 7日 0000,兩艦按計畫已轉向正北,劍門軍艦減速並準備放小艇及下卸特種部隊人員,即喬裝人民解放軍者。船位約在兄弟嶼東南方三浬半。分別混雜在漁船群中的中 共快速砲艇隊與魚雷艇隊,因受本身電子偵測裝備限制,多數快艇沒有雷達裝置,即使領導艇有雷達,也因艇身低矮,效用不大。艇隊接敵運動,統由岸上指揮所指揮。0030, 中共岸上指揮所沒有察覺劍門軍艦與章江軍艦已轉向北,下達接敵命令,引導兩個艇隊向外海迂迴攔截,彼此背道而馳,原先雙方
距離 4 浬,竟被拉遠到 14 浬,中共魚雷快艇隊被拋開更遠,中共海軍幾乎空忙一場。等到發現錯誤,快速砲艇隊指揮員已失去魚雷快艇隊的接觸,他決定單獨接受岸上指揮所引導,回頭追擊。當兩個艇隊快速運動時,劍門軍艦的雷達屏幕上清晰可見,分辨得出那些是快艇,那些是漁船。“
虽然国军这两艘船很垃圾,但好歹装备了雷达,并没有出现什么认为人民海军有秘密武器的情况。
3,剧中人民海军以区区几艘护卫艇,击败了有三艘”驱逐舰“的国军舰队,真是以弱胜强,所向无敌。可惜的是,历史上却并非如此。且看历史上双方的战斗力量对比:
人民海军:
“会议还决定:以护卫艇41大队的4艘高速护卫艇、鱼雷快艇11大队的6艘鱼雷快艇组成海上突击编队,以161号炮艇和另5艘鱼雷艇为支援兵力;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担负此次海上作战指挥。 ”
可见,实际参加战斗的有4艘护卫艇与6艘鱼雷艇。4艘护卫艇为上海级(062),合计火力为:16门37毫米炮,16门25毫米炮。6艘鱼雷艇为P-6型,合计火力为:12门25毫米炮,12具533毫米鱼雷管。总计:16门37毫米炮,28门25毫米炮,12具鱼雷管。
再来看看国军:
“剑门”号,大型猎潜舰。标准排水量890吨,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海里,舰上装备有1门76.2毫米炮、4门40毫米炮和1部雷达。这艘军舰原名“巨嘴鸟”号,为美国海军舰艇,3个多月前才由美国驶抵台湾。
“章江”号,小型猎潜舰。标准排水量280吨,全载450吨,航速每小时14海里,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20海里,舰上装备有1门76.2毫米炮、1门40毫米炮、5门20毫米炮、1座76.2毫米火箭(组)、4座深水炸弹投射器及1部雷达。这艘军舰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舰,1954年6月由美国驶抵台湾后编入国民党海军,作为巡防第2舰队的旗舰。
可见,国军的力量并不是什么三艘“驱逐舰”,而是两艘反潜舰。剑门号890吨的标排及1门76.2毫米炮还说是“驱逐舰”就是个笑话...一战英国的K级驱逐舰都比这个强,更不用说那可怜的18节航速,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国家把如此低航速的船定义为“驱逐舰”的。章江则更差,不提也罢。
下面来看看火力,国军两艘船合计,火力是:2门76.2毫米炮,2门40毫米炮,10门25毫米炮。
除了2门76.2毫米炮有射程优势外,国军对比人民海军在实力上处于全面下风。而由于国军炮术太垃圾,这个优势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剧中人民海军护卫艇冒着国军火力拼死前进,历史上确有其事。这可以说是十分英勇的的战斗精神。然而,这也得益于国军的炮力不足。剧中人民海军护卫艇连续中弹,但却没有一艘被击沉。换作是真正的驱逐舰,如美国的弗莱彻级,以5英寸舰炮射击,护卫艇也好鱼雷艇也好恐怕都要沉入海底。
4,历史上八六海战胜利主要得益于情报侦查工作出色,以及派遣优势力量伏击歼灭敌人的正确决策。战术上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剧中的所谓的从毛主席那里学来的“海上拼刺刀”之新型战法,纯属有意夸张歌颂。自南北战争,甲午战争以来海战史上就不缺乏以快速舰艇奇袭主力舰的战例。
6 ) 人民海军向前进
从1949到2009,时间轮回了整整一个甲子。
六十年,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六十年的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的海军人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的壮剧。
六十年,凭着一股发愤图强的精气神,人民海军在战斗中成长。历经大小千余次战斗,初生的人民海军就像一个懵懂的孩童,完成了从陆军到海军的转变;历经几代海军人不懈的奋斗,人民海军从简单的几艘小艇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编队;历经时代变迁,人民海军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六十年的奋斗,见证的是一支军队的发展,衬托的是一个国家的强盛。
六十年,人民海军从黄水走向蓝水,从近海走向大洋。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人民海军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还是好喜欢叶静,比亮剑是差点吧,但是很燃很正很好看,当年特别喜欢这种剧。还有剧情有点套路,但是依然看的热血沸腾。
老戏骨的演技很棒,尤其喜欢马建成的人物设计和演员的精彩演绎,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原来和平年代也可以那么雄壮。
看了解说,感觉挺不错的,比较热血,但是缺一些深度的内容,不过我就喜欢这种热血的东西。
09年大学毕业刚上班,有一次周末中午去对面一个冷清餐厅买饭,餐厅老板和朋友在餐厅布置了一个投影,专门放这部剧,我点了一碗面,老板抽支烟吩咐后厨做,然后我跟他俩一起看来着。就我们仨。饭店现在估计早就不存在了。但我一直记得这一刻。
前面比较好看……
责任制与,职业重于生命。
海军成长史
亮剑、血色浪漫好多人物都齐了,但好像很冷门,09年还没有什么播放量,从抖音上过来的。
老李应该演红军啊!!!角色互换就好了。
感慨。。十年陆军 百年海军
中国海军发展的简单介绍,里面有司令的无知,刻意压制年轻人的科技创新,反对海军舰艇的现代化。政委的善良和敢于担当。年轻人和科技工作者为海军发展的贡献和坚守。只不过感觉时间上不真对。
闲扯淡的生活情节太多,细节错误太多,唱颂歌倾向很强。
尤勇杜志国何政军的表演真好
尤勇把“王疯子”王司令演绎的很到位,马建成品格过于完美,确实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榜样,但是太多的突出略显不真实。
经典宏篇巨制,有幽默也有感动,看完全剧感触颇深。顺便说下,最喜欢的三个人物:小媳妇李美花、鼻涕妹孙远征、御姐副教授马玉。。(/ω\)
剧很好,在抖音看的,最让我疑惑的是剧中好几十年前有人不相信计算机就罢了,抖音评论区现在竟然还有一堆人不相信计算机
海军成长史。(马总萌死个人……王司令进攻了一辈子)
算是海军发展历程的剧了,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电视剧
youtube上碰见的 剧情还行 特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