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一档综艺强势出圈,导演尔冬升怒怼主持人张大大,还上了热搜。
这档综艺就是《演员请就位》第二季。
《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时,我曾写过图文。
当时主要聊的是导师郭敬明与嘉宾李成儒之间的口舌之争。
没想到第二季第一期,导师尔冬升就又和选手张大大之间硝烟弥漫。
在聊这档节目之前,老规矩,我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
《演员请就位》是一档演员竞技节目。
它会邀请很多演员登台,组队表演,然后导师点评、出分。
第二季的导师有赵薇、郭敬明、陈凯歌与尔冬升。
第二季来的演员,知名的有《武林外传》里的倪虹洁;
文艺片里的常客黄璐;
香港演员胡杏儿,抗战剧小王子杨志刚;
还有《爱情公寓》里走出来的娄艺潇、视后马苏、新生代任敏等。
*任敏后面的是《想见你》里的莫俊杰哦
不是演员,想当演员的选手也有一大把。
比如网红辣目洋子;
再比如常年在综艺主持界摸爬滚打的张大大。
上热搜的那段吵架,就是张大大参与演出时闹出来的。
他演的,是《我和我的祖国》里张译出演的《相遇》。
原片里,张译是个因为研发原子弹,身受辐射命不久矣的一名科学家。
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久未见面的恋人。
张大大的表演结束后,导师尔冬升给出的评价是:无语。
他觉得张大大的表演完全不对味,见到久未谋面的恋人,眼神却像个小偷。
张大大找借口,说因为他没有表演经验,这个片段对他来说太难。
言外之意,自己压力太大。
尔冬升给他的回应是:谁没有压力啊?
然后尔冬升导演开始质疑张大大参与节目的意义所在。
他告诫张大大:不要再找借口。
尔冬升还以自己为例。
说如果是自己遇到张大大这样的演员,根本不会让他进组。
说完,尔冬升导演就战术后仰了。
很多人觉得一档综艺节目而已,尔冬升就像上一季的李成儒,有点太较真儿。
但我个人觉得,就算表演竞技节目本质上是场娱乐化的游戏,也需要认真面对。
节目组找尔冬升导演做导师,就有提升节目专业度的目的。
你让他、李成儒或陈凯歌上去打哈哈,那反而无趣。
演员竞技节目,说实话已经不新鲜了。
除了《演员请就位》之外,还有《演员的诞生》、《演员的品格》、《我就是演员》……
一些演员都上过很多次同类节目了,但这次《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里还有他们。
很多人是没有别的机会拍戏,只能上综艺。
还有的就是张大大这种,带一点玩票性质的跨界。
跨界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跨界过来后的定位和心态。
我为什么说张大大这次参加节目,带有玩票性质呢?
因为如果对表演有敬畏之心,面对尔冬升,他会非常惭愧。
但他并没有。
尔冬升是谁?
他有两个哥哥,秦沛和姜大卫。
他年轻时也是演员,拍了不少邵氏武侠片。
29岁时,他转型做了导演。
第一部导演电影《癫佬正传》,找来梁朝伟和周润发主演。
这部处女作直接拿了金马、金像双奖。
它关注的是香港社会的边缘人群——流浪汉、神经病、乞丐。
梁朝伟和周润发在其中都有着颠覆性的表演。
尤其是梁朝伟,他饰演的癫佬,举着菜刀发癫时,活脱脱一个疯子。
2003年,尔冬升拍摄了电影《忘不了》。
那部电影里有着最动人的张柏芝。
它也为张柏芝带来了金像奖影后的桂冠。
电影里,张柏芝是个丧夫的单亲妈妈。
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做小巴司机,却四处受欺负。
在尔冬升的调教下,张柏芝的美接了地气。
说句不该说的,这片子里随便截张张柏芝的图,你都会迷上她。
哪怕一个回眸,都仪态万千。
除了张柏芝,尔冬升还用《门徒》,让刘德华当了影帝。
用《色情男女》,让舒淇成为了金像奖影后。
*太真实了
很多内地的小伙伴熟悉尔冬升,大概都是从《我是路人甲》开始的。
这样一部关注“横漂”演员的电影,勇敢的在内地市场拼杀。
不管最终市场表现如何,它都非常具有意义。
可以说,尔冬升见证了香港电影的辉煌与落寞。
他也是较早一批进入内地市场的香港导演先行者,且一直在关注行业内的底层人群。
在这样的前辈面前,张大大的表演不挨骂,才怪。
与内地很多和风细雨的导演不同,香港影视圈,脾气大的导演太多。
除了尔冬升,还有人称“杜大炮”的杜琪峰,分分钟能把你喷哭。
*看杜sir这个气势
他们为什么脾气大?
因为他们具有一种职业精神,片场容不得一点松懈。
就像节目里尔冬升自己说的,我们拍戏是为了卖钱,让观众买票。
观众不管你拍戏时发生了什么,你演得不好,你就卖不出票。
他这话的弦外之音,是提醒张大大:
演戏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要么你给我使劲学,要么就别趟浑水。
而这也并非针对张大大一人。
在点评另一组选手表演时,尔冬升就告诫过女演员:
“你的长相不出众,外面一大把,你要考虑自己的未来。”
如此导师,直率得让人不舒服。
他甚至直接告诉男团偶像,“你这样下去,回男团也没几年红了”。
我不得不说,这才是导师该有的姿态啊。
就算综艺节目本质上都是秀,这场秀总会结束。
那些综艺比赛上拿第一,综艺比赛结束就沉入死寂的例子还少吗?
尔冬升只是捅破窗户纸,认认真真地告诉你:
这场秀上,你们都不及格;这场秀结束,我替你们担心。
其实,《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并不算多么精彩。
那么多类似节目,模式都见过了,表演的片段也都最后变成了舞台剧。
很多人来这里,都只是赚通告费,或被节目组找来做效果的。
作为导师的尔冬升,未必不明白。
他耐着性子坐在台上,依旧用真性情敲打后辈,居然造成了反差感,变成了节目最大的看点。
第一季李成儒和郭敬明争论时,我还能聊聊时代的鸿沟。
如今,我只想说:
尔冬升导演实际上讲的都是常识。
一个人说常识会上热搜,会成为节目最大的看点,到底是娱乐时代的狂欢,还是悲哀?
今天就聊到这里。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咱们猛击在看。
如果有不同意见,留言区展现展现。
明天见,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亢蒙
为尔冬升导演的加持加星!
接下来说说人人夸的《少年的你》片段。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虽然人人都在夸任敏,但我就是觉得她太用力了,让我觉得在演,看的时候就带入不了角色了。特别是周冬雨珠玉在前,陈念是内心叛逆外表隐忍的,她不服却强忍着,只想熬过高考,逃离这一切,只是被逼的无路可逃~而不是那么外露的狠,任敏的狠全在脸上、语气中,甚至回答警察的问题时有点咄咄逼人的感觉,这样的气势不像是被霸凌的女生,别人也不敢惹。
反而男生虽然不是四字弟弟那种话少人狠心柔软的感觉,但演出了另一种外表小痞子内心仍温暖的感觉,人物内核是与小北一脉相承的,另一种温暖。
【就是在喂观众吃屎】
剧情发展到现在节目组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选手们分为三种类型
1不管咋糊都是要捧的
具体分为两款
A有点演技其实盛名难副:任敏、王锵、马伯骞
B垃圾流量:陈宥维,何昶希
第二种是强劲绿叶,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冲一冲
具体两款
A黑马: 辣目洋子
B老戏骨:温峥嵘,黄奕,马苏,胡杏儿
第三种纯陪衬,能力一般,可有可无,有一两个出彩角色可以凭借路人缘冲一冲,剩下的全凭造化。
希望综艺节目里有公平我也真是太天真了 我很后悔我会看这么傻逼的东西而且还充了钱,弃了弃了,最后看看结果就行了。
分割…………………………………………………………
11月23日
新的一期出了,“不管咋糊都要捧得”那几位,无一例外都晋级了,被我不幸言中。
陈宥维S温峥嵘淘汰,
节目组又一次赤裸裸的戏耍了观众。
自媒体人纷纷又有了吐槽的新素材。
我也才明白“S”的终极意义就是为了让节目不能有公平产生。
以下信息来自百度:
【任敏】16岁就上了中戏,18岁就演了女一号,上综艺陈凯歌一路保送,家庭状况未知
【王锵】商人家庭,17岁当模特,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
2017年,王锵在微博被经纪人发现(????我不信)
观众无所谓,资本已就位。
11.28很恶心就是了,豆瓣没有负评分
这几天,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热搜上。
尔冬升。
“尔冬升好严厉”、“尔冬升好敢说”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
所有这些话题皆源于节目《演员请就位》。其中,陈宥维、王楚然演绎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段引来了尔冬升导演的犀利点评:“你都不知道怎么用技巧去控制五官,像是在嚼口香糖。”在得知陈宥维是男团出身后,他还扎心地指出:“如果不认真磨炼提升演技,以后想继续回去做男团也是不行的,年纪大了没粉丝看你了”。对于张大大的演出更是直接点评“无语”、“没有眼神”。严厉的评论甚至吓得郭导双手抱头。
节目第二季,导演阵容依旧保持着高水平的最佳配置。第五代导演代表陈凯歌、演员转导演代表赵薇、作家转导演代表郭敬明,还有新加入的香港导演尔冬升。不同视角,不同风格,导师团队阵容极佳。
其中尔冬升,从官宣加盟《演员请就位2》开始,就收获了不少话题度。节目还没播,这位在内地鲜有人知的香港导演,就凭借对演员的犀利点评迅速出圈,被称为“反煽情的导演界泥石流”。
谁是尔冬升?他为什么这么严厉?
你之前可能没听说过“尔冬升”这三个字,但你一定看过《新不了情》、《旺角黑夜》、《门徒》、《枪王之王》等经典港片,它们全都出自尔冬升之手。
是他成功让舒淇摆脱了“脱女”的人设,把“衣服一件件穿起来”;
是他让张柏芝获得演技突破夺得金像奖影后;
他是袁咏仪有伯乐,曾力排众议一定要启用尚属新人的袁咏仪,让她一举获得了金像奖影后;
......
拍他的电影,“特别容易拿影后”。
而这位塑造了无数经典的大导演,也是从演员开始电影之路的。
尔冬升,1957年生于香港。他的母亲叫做红薇,是一名演员,父亲是导演尔光,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姜大卫和秦沛。可以说,尔冬升出生于一个影视之家,不仅有两位哥哥的宠爱,家族从事影视业的人更是多达20余人,人送外号“小宝”,“电影圈的掌故,随时可以拍出100集都没有问题”。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尔冬升18岁就进入邵氏影业,20岁参演首部电影《阿Sir毒后老虎枪》,随即得到导演楚原的赏识,成为当红的动作片小生。
《白玉老虎》、《倚天屠龙记》、《三少爷的剑》、《英雄无泪》、《少林传人》……尔冬升在武侠界越混越好,一口气拍了40多部。
但是,一个套路拍来拍去,观众看腻了、演的人也腻了。
武侠片让尔冬升成名,也让他心生厌恶:
“怎么一个大侠也不吃饭,也不上厕所,刺客一来,他就立刻从床上跳下去,连鞋子都是穿好了的?这根本是脱离生活的,大侠要一分钟都不眨一下眼睛”。
艺术源于生活。但在武侠片泛滥的上个世纪80、90年代,侠客已经脱离生活,这是尔冬升接受不了的。
1985年邵氏停产,28岁的尔冬升逐渐意识到“当演员不能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于是决心转型做导演。
从演员转导演的他,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拍出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电影《癫佬正传》;在拍摄之前,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阅读资料、访问社工,以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真实处境。该片 获得了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提名,尔冬升也因此片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的提名。
而在1993年,尔冬升凭借执导由刘青云、袁咏仪主演的爱情电影《新不了情》名声大噪;该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达到3000万港币,并斩获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6项奖项。之后,他又先后拍摄了《忘不了》《真心话》等电影,皆是温和细腻的文艺片。
到了2004年,尔冬升一改往日风格,拍摄了尖锐写实的警匪片《旺角黑夜》,2007年又执导反映毒品问题的电影《门徒》,这些故事都是尔冬升花费多年时间根据大量真实资料改写的。
2012年,尔冬升到横店筹拍电视,他被横店的面貌深深吸引了:夏天最炎热的时候,无数群演穿着各式各样的戏服,说着天南地北的方言,面孔上有童真、焦虑、反煽情的导演界泥石流欣喜、渴望、忧愁……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接地气的影视现状。于是,尔冬升决定拍摄一部平凡人的故事——《我是路人甲》。
成功转型为编剧及导演的他,是香港影坛的全能型电影人,他对电影人有着独特的见识,擅于发掘演员特性与潜力。由他担任《演员请就位2》的节目导师,无疑是为节目注入了专业而新鲜的血液,节目的话题度、专业性都得到了提升,而他本人的风格也不同于其他三位导师,势必能在这个舞台上创造出独具个人色彩的经典。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尔冬升这么严厉?
我觉得原因有三。
其一,他的严肃与专注,只对事,不对人。因为对事,所以敢说。无论是对晏紫东、彩旗的赞许,还是对张大大、陈宥维的指摘,尔冬升的每一句话,都极为诚恳,每一次犀利的点评,都是为了能让作品获得更好的呈现。不会因为对方是流量而说尽好话,也不会因为别人默默无闻而不屑一顾。你看到的他,工作之外谈笑风生,工作之内严格认真。
其二,本就是演员出身的他,对表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会对来参加竞演的演员很严厉,把很多真话说出来,也是为了能让他们更好更快的成长。
一针见血的背后是指路明灯的慧眼。
更何况,这是尔冬升第一次参加综艺节目。他坦言目的之一是希望让更多年轻艺人和经纪人能知道自己,“对我做监制有帮助”,也是为了发掘更多有潜力的演员。
严师出高徒,他的一针见血是内地综艺里少有的,在这个导师都形成了习惯性话术的时代,突然出现了一个说真话的导演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会有些刺痛,但这对演员的戏路乃至人生都是有益的,能帮助他们真实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其三,对演员的严厉也是他对电影的态度。
尔冬升导演的电影通常都有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因为有详尽的资料搜集做后盾,他的写实片不仅有纪录片般的真实感,而且还保留了商业片的节奏,能从真实中发掘震撼之处,不至令观众感到沉闷。他的剧本通常故事简单,少有曲折情节,却能因细节带来的真实感令观众感同身受,同样带给观众感动与震撼力。
尔冬升,是一位极具态度的导演。
他的电影一直有细腻的人文关怀,他喜欢在电影里描绘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的真实面貌:如《新不了情》里的街头艺人与水上歌艇、《忘不了》里小巴司机的载客秘方、《色情男女》的电影圈众生相、《门徒》里有钱却低调的毒枭与吸毒者的惨状,而杀手、妓女、警察、线人等警匪片黑帮片里常见的人物也都在《旺角黑夜》里被还原为本来面目。
尔冬升导演一针见血的严厉是对演员的认真,更是对电影的认真。期待中国电影界有更多这样的人加入。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反煽情的导演界泥石流——尔冬升导演在节目中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吧。
首先,倪虹洁和马苏是合格的演员,不评价演员的演技,单从她们呈现的片段来论。
不知道原剧本是什么样,有没有经过修改,最终的剧情删掉了朱朝阳出现的情节而加入了两个母亲更为长久的对手戏和马主任为自保让周春红背负污名的情节。个人以为,这样的设置是降低了作品的层次与深度。
其实能理解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两个演员的戏份加重,更好地呈现出演技,抓住导演评委们的心。表演是好表演,但与原作相比是平庸化了。
先来看看周春红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周春红与前夫离婚,获得儿子朱朝阳的抚养权,从后面的剧情里可以看出,周春红一直对离婚耿耿于怀,怨恨前夫抛弃了他们娘俩,但朱朝阳却说明明是你先提的离婚。与丈夫离婚后,周春红生活并不富裕,说明她做的工作并非高薪,她在景区只是一名普通基层人员,而前夫是个有钱的小老板,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一家子生活幸福美满,两相对比,强烈的落差感,周春红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她对此很是拧巴。
儿子朱朝阳和前夫后来的女儿朱晶晶在鞋店买鞋,朱晶晶是富贵窝里长大的小公主,而朱朝阳穿的鞋都是很旧的,说明周春红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却并未向前夫要儿子的抚养费,或者要的比较少,就像在说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支撑着,他们娘俩也能生活得好,这就能看出周春红是一个很有尊严感的人。
还有就是她对儿子寄托了她所有的希望,朱朝阳成绩好,有光明的未来,于是她就扫除一切不利于朱朝阳成绩的因素,包括老师出于关心提出的朱朝阳不合群的问题都被她平静而又冷硬地挡了回去。儿子在她眼里是最完美的儿子,而她也要做儿子眼中最完美的母亲,这一点对《演员请就位》里的片段来说非常重要。
再说说王瑶这个人物。王瑶年轻漂亮有气质,丈夫宠爱,生活优渥,女儿可爱。她一言一行都带着一种小老板太太的优越感。她虽然表面上维持着对周春红母子的和平,但实际上她根本看不上这母子二人,毕竟嫁过同一个男人,周春红又样样比不上她,甚至对于朱朝阳,表面上是长辈对小辈的关心(买鞋那段),实则漫不经心和疏离,处处透露出高贵感。
除此之外王瑶还是一个十分自我的人,朱晶晶死后,王瑶觉得可能与周春红有关就跑到景区去闹,单凭一个对视就判断朱朝阳杀害朱晶晶,在警察局闹,整天追着问进展,这都是自我的表现,这一点对《演员请就位》里的片段也很重要。
这两个人,周春红拧巴、尊严感强、对儿子的希望寄托很大,王瑶高傲、自我,这两个人的身份纠缠又无形地把她们放在了对比的位置上,所以她们之间隐藏着巨大的矛盾冲突。
王瑶跑到景区大闹这场戏是戏剧冲突极为强烈的一场戏,王瑶不顾一切想要为女儿讨回一个公道,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底线,周春红刚开始尚且存有理智,但当王瑶辱及朱朝阳时她暴怒而起,两个母亲这才正式地赤裸裸没有一丝掩饰地对抗起来。周春红出于对儿子的保护,最终冷冷地盯着王瑶,一字一句说出朱晶晶死的那天她其实在和马主任开房,而这时,身后传来朱朝阳的一声轻唤:“妈?”
周春红听到他的声音,整张脸霎时凝住了。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片段,一个母亲,能力不高,多年来独自抚养孩子,努力维持着一份体面,努力维持着完美母亲的形象,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个瞬间崩塌,徒留狼狈。这个片段将人性的复杂和挣扎表现得很好,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一个片段。
而《演员请就位》是怎么改的呢?前面大同小异,在周春红说出不在场证据后就开始大改,加强了两位母亲的冲突,还加了马主任的一场戏,然后就是王瑶的绝望和周春红认命离开。
这样的改动个人不喜欢,原剧里这个片段不但展现了两个母亲扒开对方血肉的那种疯狂,完善了两个人物,还为下一个情节的引出做了铺垫。而且整个片段处理得干脆利落,内容点到即止。而改编后的处理过于拖沓,运用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镜头去展现两人摊牌后的痛苦,刚开始我觉得挺有感觉,但时间长了明显感觉到疲惫,不想再看下去了,对这个表演的印象开始打折扣。
更重要的一点是,原剧里二人性格鲜明,尤其在这一场戏里,更是表现周春红性格的重头戏,但看下来只是看到两个母亲互相在撕扯,没有体现出两个人性格来。《隐秘的角落》非常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塑造,这样的演法无疑在削弱优点,让这段表演变得普通,放到成千上万段表演里唰地一下就不见了。
以上均是个人观点,不针对演员。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隐约是有一个剧本设计的,那就是郭敬明上位。
之前大家都受够了他各种带私货让没演技的小鲜肉上位。但这期大家的冒头全部在陈凯歌导演地方了,你会不会甚至还觉得郭敬明有那么一丝可爱?
这其实都是套路,但在这个过程里面,陈凯歌对于自我的捍卫是真的,这是他真正跌下神坛的时刻。对此我一点都不同情,甚至觉得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允许一个老导演没什么建树占据这么大资源在这里占据道德高地。
本期,李诚儒老师真的是被牺牲了。被大鹏挑事,说了对陈凯歌导演真心话,推崇霸王别姬,后面的作品不信任。
陈凯歌嘴上说不生气,内心早发毛了,各种挖苦讽刺。你挖苦那一刻,你自己不配再是最高地位的人,因为你听不得别人说你不好。而说的词又各种拽得酷炫,其实也马上就可以怀疑你之前站在高地的点评,有多少是公,有多少是私。
接下来《误杀》这段,是我对这个老导演大失所望的整个过程。
我们先来说说凯歌导演的优势和缺点。
首先毋庸置疑,《霸王别姬》的成就非常高,但其实最初凯歌没那么喜欢这个,觉得他俗。他一直在追求自己某种私人化的小众探索,但因为他科班出身,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私货自动认同为科班和专业,其实不是的,这只是公私不分,占据道德高地。
简单来说,凯歌导演比较追求极致化的展现,来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反叛,其实这个主题用对了地方很好看,比如梨园。但因为他一直强调这个风格,并且认为正确,而且不管观众,也不是那种侯孝贤式的,侯孝贤是自己在生活自创的,凯歌认为他这是科班,其实不是。是不纯粹,有时候这个风格他自己也驾驭不好,但他好这口。并且每个题材都这么弄一弄,好像显得高级。
那我们深究,我觉得凯歌的短板很多,一是这种风格其实或多或少只有部分题材合适,并且,在电影飞速发展的当下,其实已经有点淘汰了,表演歇斯底里,倒还不如多兰的电影来得纯粹,因为凯歌还喜欢把歇斯底里和文化什么搞在一起。
第二凯歌导演已经反复证明过自己文本结构能力不行,我觉得在四十分钟以内的戏,他可以加分,不断增加细节和意味,但一个四十分钟以上的文本,他不尊重结构,甚至不懂结构,经常头重脚轻。
第三,也是不得不说的,这些年凯歌吸粉的缘故在于教人导戏,但在导戏的时候,其实他是生分和加分,但如果不是这个方式的,他不会。他其实导戏不全面,他执意要做这个,看上去是坚持,不得不怀疑其实是他不能。
因为不能才喜欢聊思想,具体执行层面是看不上,可能仅仅是不会。
说回来,无极的问题就是,馒头一定是硬伤。第二就是想做一个童话,但做得太不纯粹,表演歇斯底里年轻演员处理不出来,凯歌有点着迷这种有张力的表演,其实大概也就只有荆轲刺秦王李雪健老师这种张力才演得到,但要不要这样演,到底是为戏,还是为了导演自己那点无聊的纠结,不好说。
总之表演可怕,美术就更可怕了。他不喜欢美化,喜欢狰狞,但你又是童话,你拧巴不拧巴。
导演拧巴其实没事,但不该是观众买单。你拍你的文艺片,因为你资历老,拿得到资源,投资人买单。但观众不需要配合。
但凯歌呢,又暗搓搓把自己那点东西合理成这是科班,这是专业,其实没有,就是你的私货,而且活干得一般。
这个事过了,就清楚了。但他不接受批评,他这些年用着国内最好的资源,养尊处优,但片子乏善可陈,但就是不接受批评,论骄傲其实姜文更骄傲,凯歌反而是虚荣。
到这,我们再看《误杀》。凯歌先入为主,我要做个艺术最高境界,一个主题先行,两个母亲的和解,我擦这多酷呀,比你们所有人都高级。
全然不管不顾,现实生活这根本不合理。以及本来误杀好看就是类型片,有类型的基本要求,不是你一个天天拽思想的,随便一弄就高级了,你得解决具体的问题呀。
而我看剪辑,当然有可能是平台害他,他跟人导戏,反正就是说你别太过,你要得演出不一样,我这里特别心疼听他的好演员。我都想到了《暗恋桃花源》里导演一直说你要演出白色山茶花,但你给人定了这个风格,你得导戏啊,你又不是来当老师说你自己悟。
所以演员有情绪了,他还说不欠你的。你真的不欠吗?
首先这个风格就是有点反类型的,是你要讲自己的私货,本来演员按自己的还能演得大体可以,但被你一搅合,合适不合适不知道,反正因为只能信你的,然后你就光说你要突破,这就是职场PUA啊。
同时差的表演比如杨志刚其实凯歌也没解决,估计他也生气,觉得破坏了他这美好意境。
总之呈现完了,观众其实不领情,一大段戏又累又折磨人,又束缚演员演完,大鹏又挑事让李诚儒先说,李就说了实话,演员估计也委屈,是导演让我这样做的。
此时我看到了真正的职场欺凌,陈凯歌脸上已经挂不住了。于是一堆导演攻击李成儒,同时郭敬明还假意同意李成儒,李成儒崩溃。
整个过程这些导演为什么这样,扪心自问就是抱团,职场欺凌,李成儒老师被牺牲。
他们为什么这样,一是看凯歌导演的地位,二是这个赛制决定导演们有压力,这些作品他们等于也要承担他们导戏的风险,而李诚儒对他们来说是定时炸弹。所以突然利益抱团。
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陈凯歌一直以为自己正确,其实已经被淘汰,不愿意面对问题,但福利好处一样没少拿。
这么多年扪心自问,你的成绩配得上吗?
他可能不会这么想问题,他大概还在想我伟大的艺术没人懂。
到底是不是艺术,是不是至高无上,多少是自己的私心,问心吧导演,承认次失败对你来说比天还难。所以拿来的底气评价别人呢。
看到一个评论特好,这么多年凯歌自己都没过无极这关,凭什么让两个母亲和解?
不愿意活在生活里,活该走下神坛。
照这个剧本推进,真小人的郭敬明反而可爱,最后平台和流量得利,但凯歌导演没什么值得同情,这么多好日子过下来了,你为你的艺术,能不能自己买单,能不能不要总教别人艺术,面对一下自己的内心吧。
说起来演员请就位目前好看,绝对跟演技无关,就是看职场,看江湖关系。
特像狼人杀:
大鹏:假预言师乱跳井
李诚儒:我真的是个良民啊,我只是在找匪(演技),你们神职杀我干嘛(导演)
郭敬明:我是明匪(保流量),但你不能杀我哦,我是个萌萌哒平民
赵薇:你们男人的事,我是猎人,谁刀我我带走谁
尔冬升:我是警,但我也要保护我的警察同伴,我再看看(左右逢源)
陈凯歌:我是女巫,我被人伤了,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我先毒走一个再说。
陈凯歌导演经此一役,之前积攒的好人缘,导戏的优点应该还回去,流量再万恶,但就是喜欢真实。最终真小人得逞,世界就是如此。
看这个节目最大的舒适感,就是屏蔽完赵郭呱噪的业务指指点点,还能继续有幸听凯歌导演儒雅的,不急不缓的讲戏,在专业角度上的输出,陈导还是犀利到点且不含糊。
看了何昶希演的魏无羡,我差一点就原谅了肖战,一具初代机器人在读对白,稍微对文字有一点理解能力都不至于演成这样,太可怕了……郭敬明是不是在给自己选“男团”???
拔丝之吻看的我瞬间窒息!找流量还是找演员从这些制作人口中一下就明白了,节目方明显奔着流量来着的,所以看马苏、温峥嵘在B级,甚觉惋惜。 从演员世家,到导演制片人,到金像奖主席,尔冬升点评句句到位,就这哪里狠了?非得小心翼翼呵护你们这些毫无生活沉淀、毫无演技质感、一捏就碎的爱豆的玻璃心?张大大这借口比我小时候作业忘了带还廉价,郭敬明???
张大大到哪里这么烦人
演员也就这样,施柏宇感觉很舒服,一向喜欢尔冬升。李成儒老师牛逼!咱不玩了!
说到底还是资本的游戏,看到一堆网红和icon为了曝光和转型大喊我是演员XXX,真的很尬。
继李诚儒第一季的三如金句之后,熟悉的三味又来了,证实了这节目最有意思的就是点评。爱说真话的尔导果然圈粉,黏液拔丝是什么虎狼之词?
郭敬明来选男团的,呵呵,给李诚儒老师加颗星!
太喜欢温峥嵘那种坐在B级却浑身上下散发出S级光芒的状态,好演员值得被看见。
他们四个批评人真的严厉又一针见血,尤其尔冬升导演,太厉害了,“你帅你有梁朝伟帅吗”,比李诚儒还直接
尔冬升点评挺一针见血的,“你演的很吃力,我看得很辛苦”、“张大大好像在演小偷”。演员的质素也挺参差不齐的,喜欢孙阳。
最成功的地方是挖掘到了尔冬升这么一个敢说的评委,最尴尬的是这一季能演的好像不太多。
想看尔冬升骂遍所有想露脸十八线男团idol
我们的电影是被演员们搞坏的吗 是那些在任何领域掌握资源就对电影指指点点 颠倒黑白 翻云覆雨的人做的恶啊 郭敬明就是这些恶的喻体 我们的电影就是《无极》里的倾城 看似拥有世间一切 唯独没有真正的爱 仅有的爱 来自我们这些昆仑奴
这个开场评级是一场大型女性就业歧视会吧……突然发现不是观众不喜欢年纪大的女演员,完全就是制片人清一水的瞎子
尔冬升导演看了表演连夜扛着高铁回香港😂
2.5 第一季郭敬明的那些舞,在这一季尔冬升的舞面前,简直就是小舞见大舞,毫无技术含量。小宝,天生的综艺巨星。不过第二季续航肯定不如第一季,请的演员中实力派太少了。/ 第七期:开播就猜到如果这个节目不要脸的话肯定会写陈宥维何昶希的欲扬先抑逆袭剧本,结果还真的走起来了,笑了。
第一期守着看了 好无聊 除了尔冬升导演其他三位已经完全没有新鲜感了 赵薇给出去的S让人完全无法理解 整期节目也没给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任敏真不错 期待后面的表现 马苏和倪虹洁发挥正常 稍微有点用力 看了下后面剩的演员竟然不知道该期待谁了...
真挺没想到的,第二季的最大看点居然是尔冬升的点评。
太奇怪了,算上郭敬明,四个评委导演也都是拍电影的,而制片人评级都是用电视剧的标准在看演员,太割裂了。尔冬升才是这季最大惊喜。充什么样的会员,才可以看 去郭敬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