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破碎的,父母的呵斥老师的苛责同伴关系的一丝紧张都可能会在我们人格里投下一点阴影。当我们心理能量很微弱的时候,以上任何关系里的小心翼翼甚至也有分裂我们的可能。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归因而不是归罪的过程,是对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方式面对、整合的过程。是在艰难的环境里知道有Laura的存在,且向往向她靠拢。
Mitch在未被抵制之前是不知道自己破碎了的。一个不清醒的人,身处一个纵容他的环境,在泡泡没捅破前简直永远生活在天堂。他当然要为他的自负和想当然负责,可他的身边人也在喂养他,让他越发的自负和想当然,他是必爆的,只有他自己看不到。原本被豢养在泡泡里的他被突然扔去另一处,置身于和原来完全相反的处境,这是外界带来的分裂和破碎。如何面对它才是Mitch的个人选择,他接受了被cancel的状态,不求再被理解了,他发自内心想变成更好的人,也许帮助Alex跟他切割就令他在通往成为更好的人的路上。
Bradley就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她的分裂和破碎简直是自带的。她的能量和活力也许源自跟家庭的不断斗争,这是她受益的部分。另一面是,她的家庭和她停不下来的斗争也为她带来麻烦。她可以处理自己惹出来的祸,但面对家人时她又退回了小时候,她不能用Laura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她不是她。她不能跟随别人,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也要由自己来决定原生家庭对她发挥多大的作用。
Alex可能是这三个人里最分裂的,她的破碎是自己习得的,是利益驱动她自行分裂了。Laura当然可以准确地看到她的分裂,但Alex不想承认,于是她演着演着自己也信了,够胆去问Laura为什么当初我们不好了。她把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埋葬在记忆的深堆里,对旁人的颐指气使,两面三刀,否认对自己战友的爱,因为他被cancel了。或者当她记起这份爱以后一条新闻就又能立即将她与他切断。她是最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来唤醒她来到人间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让她和自己更融洽。
也许第二季里Mitch的修复是最圆满的,接受了自己的一切以后也就能接受其他人的一切了,此时他作为人的任务倒也完成了。
首先声明,我对看剧相对宽容,因为看剧和电影不一样,电影院进去之后,如果她质量很差你也会心疼沉没成本,不舍得出来,于是不得不投入了时间。
一次性消费电影很容易,但被诈骗看完一部剧就很难做到了。看剧可以随时离场,抽身而退,愿意看完而且写一两笔的一定是觉得受到某种尊重,剧集创作因此也比电影创作需要多一点持久力,你懂得,这种让观众保持持久关注的剧情能力,是剧集编剧的创作主要目标。
《早间新闻》我是从第一季开始追的,因为本国很少能在电视剧里看到演播室、新闻工作者,电视工作者,媒体这个题材对于国产剧还是敏感题材,媒体从业者的故事也很少能看到,这个题材真的很吸引人。第一季的优点是职场戏的部分,主线极其明确地指向职场性侵带来的余波和震荡,并因此牵涉到各方人士,细细想来,Bradly的出场,Alex的处境危机,Cory的职场机会,包括Mia、Hana,一系列人物都和一个大事件有关系,而且米奇的这个事情也引发了一些家庭戏,虽然着墨不多,但是有故事和场景可以演绎。人物都是有行动的活力和动力的,各怀心思,各取所需。第一季第一集的开局奠定了整季的大事件的方向,也建立了悬念,谁是电视台内部的那个受害者?直到最后一集,汉娜的自杀,所有人又开始动荡和忙活,仍然在张力饱满的状态下。
写戏的人喜欢的不仅仅是大事件,而是大事件之后引发的角色/人物的行动。第一季完美导出一个编剧案例,怎样在一个大事件上衍生和扩展戏剧性的故事,引申出对于职场性欺凌事件中,女性的身心感受,情感脆弱和资源需求混合的复杂心理,男人的职业道德界限,人性的欺软怕硬不自知,呈现了一种赤裸裸的人性真实,复杂的,不堪的真实。看完第一季时,真的感叹人如此作恶不自知,而身陷职场弱势的女性该如何自处、自觉?她留下了很多可以思考的空间。
我想这是这部剧的魅力,没有那么直接给出答案,呈现出复杂性的背后,观众有各自的判断和理解。
《早间新闻》第二季能拍出来很不容易,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仍然看完了10集,也感受到了编剧团队的诚意,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最后一集Alex的直播,控诉网络暴力,从被暴力者的角度抗辩那些八卦别人隐私,攻击陌生人的人;比如职场上的种族天花板问题,Mia和丹尼尔的那通电话,直陈作为黑人很难得到升迁机会;这部剧的新闻题材,让她必须是关注时事变化,这一点,编剧努力做了,至少我们的剧里很难看到新闻工作者在大事件发生时怎样做的,她提供了这段时间内,美国社会的某个横切面视角,这种创作角度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剧做不到的,《傲骨之战》每一季也紧跟时事,but《早间新闻》给出的视角是新闻感觉的视角,直面新闻事件、及时迅速,客观真身,这个创作任务编剧们都完成了。
可是很多人不喜欢这一季,我个人也觉得她没有第一季那么好,因为我是个技术派,她吃第一季的老本,人物设定的老本,在戏剧性的故事创作上,也就是剧作上,是不太成功的一季。没有大事件,想来想去编剧也没有给这一季一个大事件,后来便以人物作为主线贯穿剧集,即Alex是怎样从崩溃走向新的崩溃,但觉悟发生了变化。姑且作为这一季的完整线索。以人物作为主线,如果不是冒险结构的,一路打怪升级的,也很难写。每一集戏都能看到编剧的挣扎和艰难,或许也是不停换编剧的原因,没有完整的事件,一件事无法深入推进,人物关系无法深入前进,每一个枝节都写到一半戛然而止,因为写不下去了。
这种戏包括了劳拉姐的出场和离场,谈了恋爱,又撤离;Cory和Bradly突如其来的表白;Alex糟糕的人际关系网,都是写到写不下去;还有stella女高管(我还挺喜欢这个爱瞪眼睛的女孩儿,奶凶奶凶,很有特点的人物),天气预报员的升职线,后来也没提,事件都是散的,无法像绳子一样都扭在一起,产生出了这些想一出是一出的剧情推演模式。一个编剧来了,想了一堆事情,写完走了;换了编剧,再接着写,觉得上一个想的没意思,我来再想一段,写完又被解雇了;接着下一个,整个剧集结构完整性很弱,唯有靠演员们努力维持角色特点,建立角色魅力吸引留住观众,如果不是第一季的良好基础,整个第二季很难了,因为事件都太散了。
编剧在最后一集夹带私货,借人物之口,提出了很多社会现象;最后一段的Alex的控诉,也非常有感染力,但很难打动到我了,因为在那样疫情肆虐的时间,医院在死人,一个女主播的个人感受和哲学思考有什么意义?谁来关心那些急诊室里无法就诊医治的人?小Cory红着脸,在流浪汉聚集地的告白,更是让我怀疑这部剧是部言情剧,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去哪里了?社会关注去哪里了?不戴口罩,为了爱人就可以不戴口罩?有了爱情,全世界都退场,就能不顾一切?这不就是国产甜宠剧的逻辑吗?但这个剧一直以成年人的立场在写职场的利益厮杀纠葛,是给成年人看的戏啊。大概因为经历2020年疫情开始阶段的残酷,对于这部戏里美国人那种轻描淡写的态度,有些文化震惊。最后一集流露出的白人精英情结也不要太明显。这可能是有些观众不喜欢她的原因。
不过,希望还有第三季可以继续讨论,我珍惜这个题材,珍惜她提供了一个媒体人看待世界的叙事视角。
事实上这一季第二集脍炙人口的意大利街头对话是我看整部剧的理由。编剧没有局限于对政治正确的认同、而是更进一步去挖掘和展示真实生活下的各个角色,让我更感觉像读一本教科书,希望能成为编剧这样的人。
在看的过程中,Alex一直被用“美国甜心”这个称号嘲讽,可能有现实演员梗,但私以为Bradley是符合当下时代的剧中真正“美国甜心”,因为她是干净的,性关系和公众人设上都是。但剧最可贵的就是刻画两个broke的人,两个TMS的前主播,因为broke了以外除了死亡(包括社会性死亡)需要继续活着。Mitch真的是charming asshole,而到死都在恐惧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做才是对的,不知为何想到fleabag,一个犯错的人如何救赎。Alex太迷人了,仿佛看到Rachel,我想这其中必定有Jen本身的灵魂在里面。Alex不愧是传统角度的美国甜心,她身上有一种魔力,一种神秘感和吸引力,她对你的情感很深但她不一定如此亲密地对待你,她的心仿佛海洋、永远把真实藏得很深,因为这给自己辗转腾挪的退路和筹码,但她时不时会展示一点点真实的一面,当她认为她是安全的、或你是必要的、或你是被需要的,这样的她会让你无法拒绝。她对于自己魅力的认知和名誉的掌控在于外界的评价,所以她一直严密地把真实的自己牢牢锁住,所有的对外展示要严格自我审视。但不意味着她是坏人,也不意味着她真的是个空心人,尽管乍一眼看上去像。我想这是我为什么爱编剧的原因。因为这像一部纪录片。这很真实。
这季依然很多对话很精彩。可以按人物条线来看,Alex的隐喻贯穿全剧,而编剧借Bradley之口说了很多核心观点,包括成长和如何去定义一个人,Mitch这个人的客观评价。
哦,Bradley关于家人和自我、导演关于cancel文化等等。都很丰富。
看这两季剧的时刻正好经历了我的一个低谷阶段,我感到自己被堵住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让我不敢表达,但凌晨四点看完后,第二天起来的我觉得必须要试图讲出来才能继续人生,otherwise it's a lot to carry, and gonna eat me inside. 我希望我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地活下去,让我的想法和情绪能够表达出来。
致活着。致存在。
有人评价科里是最腹黑的老板,最现实的野心家,最失败的改革者,甚至表白都选了最烂的时机,没错,都对,但这就是科里艾利森,要么冲锋陷阵,要么倒在冲锋陷阵的路上。
我看得见你事业受挫的痛苦,我看得见你对于疫情肆虐的悲悯,我看得见你为了挽救伙伴作出的努力,我看得见你顶住那些压力所付出的勇气。
今夜,去他妈的发布会被取消,去他妈的流媒体低订阅,去他妈的巨额亏损和各种质疑,科里直接在大街上面对Bradley终于说出了心底的话,这句压抑了两季的I Love You来回来去说了足足4遍。
好了,Bradley,我说完了,我对自己有了交代,你去继续寻找你失踪的弟弟吧,你继续思念你远在蒙大拿的Laura吧,我说完了,我自己把自己载入了史册。
可以了科里,他们觉得你失败了,但你是你自己的英雄,今夜,为科里艾利森干杯🍻
Cory的表演,令我眼前一亮,是个精明的职场老油条的角色,觉得这个角色气质很鲜明。 这个剧以媒体行业为背景,但其实并没有看到很多她们的业务能力。给我的感觉就是主持人只需要对着提词器念稿子就行了。 主持人的业务能力没怎么看到去描述,但是看到这个CEO如何周旋,如何应付各类事务。 这里面有很多对话,其实挺值得回味的。 还讲了很多的情感,亲人的,Bradley很好,可是有一个拖后腿的原生家庭,想逃却无法割舍。 Alex和Chip,Alex和Mitch,和Bradley,和Laura的各种不同的职场关系。就觉得人和人的情感,真的是太复杂了,很难说清楚。 这一季总体感觉有很多情绪大起大落的情节。尤其是207,Alex去意大利见Mitch,这一集我印象太深刻了。这一集,这俩人的情绪和关系的表现的,太跌宕起伏了。 也有表现种族问题。 而且对于角色的塑造很立体,很清晰,Laura出场时间不多,但她短短刚出现的那一集,就明显能看出她的鲜明个性。
关于这一季,我其实有很多话要说,豆瓣评论里那些说完全不如第一季的,我猜测(仅仅是个人猜测),可能还太年轻吧。
比起第一季故事主线的相对简单和直接(MeToo谁都看得懂),第二季把每个人物都塑造得更立体了。这一季,换个角度看,也算是描述了一群高级职业经理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下,重塑企业品牌以及自我成长的历程。Laura Peterson这个角色,编剧把她塑造得太完美了(经历了波折依旧坚挺的职场女强人),慕强的人都会爱她;至于为什么她会喜欢Bradly,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那个level的职场里,聪明好学、有一颗赤子之心且愿意在工作环境里坦诚相待的人,太少太少了——我也喜欢这个演员,她只要往那里一站,就立马感觉JA演技用力过猛了。Reese对于Bradly的演绎,让我对她本人的好感度直线提升,人物的性格和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自我矛盾与自我成长,都表现得淋漓尽致。JA演绎的Alex,前面1-8集,经常让我出现曾经在职场里遇到过的人代入的幻觉,这样极度自私又缺乏安全感的人,其实不少见。看剧的时候,我经常怀疑她是不是在演自己,哈哈。
当然,这个剧里,还看得到男人的嫉妒心,可以恶毒到什么程度,我说的就是Cory,虽然纯business角度,他是个狠角色;也看得到有色人种和LGBTQ人群在美国现在的环境里,既可以拥有一些“政治正确”所带来的privilege,同时曾经有的不平等因为民粹主义的泛滥而导致实际上并没有在多少改变。剧情对于Covid的描写和刻画,比the Good Fight要强很多。
我不得不说,编剧的每一个move,在我看来都非常make sense,真的很厉害了。期待第三季!不知道《烧女图》里小姐的妈,也就是片中那个意大利纪录片导演Paula,在第三季里会有什么样的延展表现呢?
剪的有些乱,Jennifer Aniston表演太夸张太表面了。刷完3集,S2算断崖式下跌吧,人物全面失真,整个气氛就神经质,很多想法飘在空中,可没有凝聚成什么切实的主旨,反而是怎么狗血怎么聒噪怎么来。安妮斯顿作为制片人给自己安排的戏份都挺走心的,可靠她的花式大喘气和撩头发是撑不起来的。第八集了,有多少时间在做新闻??有多少时间在轮流崩溃??就记住JA从圣诞崩溃到疫情爆发,从家里崩溃到直播间,从美国崩溃到意大利哈哈哈。写不下去就写死角色,反正也是特别出演,很方便啊
挂记了好久的美剧。Turns out 挤不出来的尴尬演技。第一季觉得JA的演技还行,这一季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Cory is literally too much. RW is just annoying
有趣的是女性主创团队也创造出了完全为女主角服务而存在的男性角色。无条件支持、忠诚、永远available
目前和第一季持平,人际上的若即若离往来间的算计和尝试沟通建立情感充满情感张力,事件余波的骚动对每个人的影响,镜头调度感觉更多灵活性再就是节奏好像好了一天天,红舞鞋的暗示只是另一个开始还是最终命运?
好老婆不光拯救了节目的收视率 应该也拯救了剧和看剧的我们吧 真的喜欢不起来安妮斯顿,作成这个样子是给谁看呢,雌竞赶紧滚啊搞拉拉才是正道
安妮斯顿只要外型不做大变化就还是瑞秋既视感,虽然其实一直很喜欢她
alex心理抗压和人际关系如此弱怎么会成为明星主播的,没说服力。唯一的期待就是A姐了
全员伪君子,还热衷搞雌竞,格局小到可怕
这季的结局感觉差一口气,大结局第10集还不如本季第9集带感,跟上一季爆炸性的结局更是没法比了……比较遗憾。不过纵观全季的话,水平还是在的,还是值得一看。
这剧用得着12个编剧吗?一集一个都还富余。搭了趟me too的尾班车,到了第二季明显暴露出编剧根本意不在深刻挖掘和探讨新闻理想、不在女权,不在me too,不在LGBT,更不在反种族歧视,不在社会冲突…只是拿这些元素当佐料,搭台唱一场职场撕逼狗血大戏,连新冠的素材也只是狗血配方之一,什么都有点儿,又什么都没有。朋友间、搭档间互相利用、出卖、背刺、指责、恨恶,又如胶似漆、扯不断理还乱。这就是所谓的人物多维和立体吗?Alex 成了全剧最塌房的角色,50岁的公主病,业务烂到家,随身自带抓马属性,全世界都讨厌她,但全世界都围着她转,仿佛全世界都欠她。幸好有A姐加入,衣品好、气质飒、人品如清流,职场大御姐,看得赏心悦目,多少挽回了一点此剧的颓势。
周播难顶啊。
力度还是依旧够猛的,但是Alex的人设真是越来越讨厌了…Alicia出现之后Alex和Bradley更加魅力全无…
what a cheap way to get rid of an important character 2x07
听着那么字字珠玑的台词 编剧无疑是深谙人世险恶的 同时又能很微妙地留一些空间给善意 这才是舞台
这个电视台/这档节目是缺了Alex不行吗 我寻思着业务能力也妹多强啊 看了前三集持续not impressed
第八集安妮斯顿挤了20分钟硬是没挤出一滴眼泪来,不知道前因后果还以为她在演内急。
第一集在干嘛…第一季的时候很多人吐槽詹妮弗的演技 为当时不觉得怎么样 第二季第一集的她真是又尴尬又浮夸
三星观望;剧情依旧蛮次的,Cory一心要Alex回归就看不懂了,这种水平的主持非她不可,是在侮辱全美的女主播吗?To me, she's defs the opposite of poise, polishing and gravity. 另外Jennifer的演技就算了,瑞秋3.0,比第一季还不如,我就看看Reese和Julianna吧
时间回到2020年初,估计是更魔幻的一季了……双女主继续亦敌亦友?Alex站在缅因州的冰天雪地里接到电话时泣不成声,事业才是真爱啊,虽然是停不了的红舞鞋🩰
女人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给男人擦屁股上,吸毒的弟弟、性骚扰同事的男老板、男同事,赶紧从噩梦中醒来吧,专心搞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