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为全人类 第一季

第10集

主演:乔特尔布鲁姆,马克·伊瓦涅,布赖恩·斯特帕尼克,杰夫·布兰森,查理·霍夫赫梅尔,尼克·维切斯勒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剧照

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2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3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4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5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6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3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4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5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6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7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8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19为全人类 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有情的太空与无情的历史

说太空有情,是因为本剧基本上非常细节的展示了美国的太空探索项目中的人物情感。政客。宇航员。地面指挥组甚至是机构里扫地的人都被展现出来了,得从四个角度让我们都看出来,对这个太空探索的最重要的。4种推动力量。不得不说这才是太空探索,真正能够剖析给我们的,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告诉我们太空探索从来不是简单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指挥系统。它的运行受到各方面的阻碍。以前的太空,我看的是科幻特效与科幻故事,现在我们看的是进入人类生活的太空。不是从太空去看人类,而从人类生活出发去关照太空,从而也是去关照科幻,关照历史。这么说来,太空已经被内涵在人类生活之内,已经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本剧最重要的。不是太空中的人类,而是人类中的太空。

对于政客来说,太空探索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呢?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私人利益可以看出来是私人集团了,拉选票。斗争工具,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最简单的人生理想,甚至是奋斗目标,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对于地面指挥组来说。可能就是一项从事的职业和事业。对于宇航员来说就是人生中的最为重要的生活。

进步是需要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对于4种集团来说也是不同的。宇航员牺牲可以是国家英雄,但指挥组的人牺牲可能就迅速被遗忘了,因为与宇航员的从事的工作要远远重要于地面指挥所,他们是人类的先锋。这彰显了太空探索发展中最重要的矛盾,那就是太空探索对于人类社会不同集团人的不同利益的关系,这是促进太空探索向前发展的最终动力。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互相进步。当然一荣俱荣,一损也俱损。

太空能促进人类权利的平等,彰显国力,促进意识形态的宣传,促进人类社会的种族歧视的改变。这就是太空在黎明时期就带给人的。而这些代价还是很大的,牺牲了无数的宇航员,无数的地面人员,事实。实话实说,历史是不会记住任何人的。历史的巨轮会碾碎所有人。无论是英雄还是小丑,是仰望太空的扫地的人,还是踏上月球的宇航员。我们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无垠的太空面前,人类的一小步始终只能是历史的一小步。每个人的脚步都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让历史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历史是无情的,整部剧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我们从最初就开始看出来了,苏联人永远不可能显示美国上太空,这是不是一个可以幻想的结局,这是历史中无数偶然所造成的必然苏联人就是登不上月球。铁的事实不是美国人可以幻想就可以成真的。

这部剧基础就是架空的,在空中楼阁之中,它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历史。太空本来就是脱离普通人的生活的,而架空的太空离我们就更为遥远了,所以我们感觉到这部剧始终是空洞的,始终是虚假的,比虚假更为虚假。

由这种虚假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情感和事件就更为虚假了。是难道是对太空探索年代的怀旧,对美国太空情怀的一种呼唤,还是预示着人类光明的未来?无论如何,太空,在这个阶段乃至未来的是不可能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的。

这也就注定了任何这种贴近历史甚至是基于历史的太空剧。都只能是最局限的,最狭隘的,最冷门的,最不受市场欢迎的剧种。

历史就是镣铐。

 2 ) for human

想起了一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

太空因为其深邃和未知,在人类有了技术之后,就开始不畏艰险,探索未知。

1、人类的好奇心,我觉得是应该有的,每个人都知道这很难,因为探索意味着代价和牺牲,但是也是人类得以进步的阶梯。

2、人类在茫茫外太空,放下政治偏见,能够互相帮忙,人性中的善良总是那么的耀眼和令人珍惜。

3、生命总不如人意,我们的选择也不可能完全的自由,放下固执,选择肩上的使命才是更现实的选择。

4、Ed参加朝鲜战争,后来成为航天员,为人正直,使命放在第一位。

Ed训练女飞行员,他们中的四位参与了飞行,一味在训练中牺牲

5、Gordo和Tracy,角色设定算是一对在感情中出现危机的夫妻通过航天加深认识了彼此,结局很圆满。

6、Deke专业,爱护自己的航天员,一生为航天事业奋斗,坚持原则。

本剧全是虚构,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之后,太空军备竞赛暂告一段落,但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政治可以左右很多东西,朝令夕改、真相被雪藏也是常事,但是在所有事情服务于大选和政治的美国航天算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在Ellen成功在太空接到能源罐,本剧达到最高潮,也最惊心动魄。虽然总能创造奇迹,但是现实可能没有那么走运,持续关注Elon Mask的龙飞船,加油,人类!

 3 ) 能对政治手段活学活用就是最大的科幻

如上,标题是我对这部剧最大的评价。看科幻电影和电视剧一定要结合现实人类发展中存在过的历史现象来研究,因为很多科幻作品的设定看似很科幻,貌似未来不会发生,但实际上很多内在设定都是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只是换了个科幻的外壳。比如沙丘、基地、海伯利安、三体、异星歧途、时间回旋、1984等等的设定都似有似无的脱胎于人类历史上曾出现的文明结构或者现实世界中大国之间的博弈关系。

首先,这部剧一直到第5集末才算是开启它的科幻之旅。很多人看了一半就急着发评论这不好那不好,我只能说你们太嫩了,要是把你们放到这部剧中去的话,你们连两集都演不完就要被排挤出美国宇航局,就算你只是个洒扫拖地的也幸免不了。你要理解这部剧,你就得理解现实世界中北约结盟到苏联解体前这段冷战期间各个大国之间作妖反智的言行举止,要知道很多政治笑话都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那是一个为了政治正确就可以罔顾事物科学发展规律的时代,真正的我们撒谎、欺骗,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时代,因为就像剧中说的一样,如果美国无法在航天领域超越苏联,那么一个丧失荣誉和自信心的美国就会陷入动乱、分裂、灭亡的下场,结果是现实世界中确实这样,只不过反过来成了苏联独吞苦果,这可谓是最科幻的世界观设定。

其次,抛开第1集苏联率先于美国登陆月球这点科幻设定外,其他的科幻设定映照现实世界有迹可循。对于那些连后面5集都没认真看完的人就不要发评论了,因为这部剧一直到第5集末尾都可以说在为之后的5集做铺垫,叙事功底如此稳扎稳打真的是没谁了。我最喜欢的桥段就是第5集中玛戈从一个热衷于天体物理学计算的“傻白甜”研究员因为过于务实而与飞行主管一职失之交臂后依靠手中掌握的“政治筹码”随机应变同航天局主任进行“政治博弈”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设定简直大呼过瘾。另外还有个设定就是尼克松的白宫特派员一口咬定苏联每一步在航天领域都抢先美国就是准备要在月球建立导弹基地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不知有没有人发现似曾相识的现实世界画面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最后,作为美国航天局处于第一梯队宇航员序列的男主其实人不错,三观都很正,但就因为有一次在报纸上说航天局的“大实话”被人记恨遭排挤,导致他一直郁郁寡欢,直到后5集重新复出都是因为宇航局的现实需要才让他官复原职挂帅出征的,从这里开始,一个原本是实干型、缺乏政治头脑的男主开始有了朴素的“政治觉悟”,到登月后在危机中快速学会政治博弈手腕的腹黑男主完成了政治转型的设定也是很绝妙。反正这部剧可以,有点曼哈顿计划的內味,总之不会搞政治工作的科学工作者一般都走不长,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4 ) 大起大落落落,编剧太刀

一篇没来得及展开的随笔:

事先看了《阿波罗13号》,提前让我进入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空竞赛气氛中,熟悉了一些登月常识,个人觉得对提升这部剧的观感有很大作用

真的囊括了太多的深度

政府有太多暗箱操作,对民众的透明度、任务执行人员的知情权和任务顺利完成的矛盾、月球的领地问题、官官相护的必然、如何在黑暗的制度中坚持自身的清白,如何利用,(像《风骚律师》里的麦克)、儿童教育问题、新闻媒体的失真、民众看到的英雄只是高层想让民众知道的,真正的英雄就算牺牲也不为人知、科学家为科学探索而对工人的死亡熟视无睹、苏联和美国两大对立集团究竟谁的制度更优越、少数族裔是否真的被平等对待,性取向自由、女权、值不值得为了科学探究而牺牲这么多……

正片结尾:“确实很危险。很多人牺牲了。说实话,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人牺牲。当我们加入之前,都知道会有危险,我们知道会失去生命,会令爱人伤心,但我们依然加入了,这就是进去的代价,探索宇宙,飞向未知,必然伴随着牺牲,挑战极限,是否会有牺牲呢,肯定的,但任何旅程都将伴随牺牲,高风险,高回收,人类就是如此,记住,我们选择探索月球,不是因为此事很容易,正因为不简单,才值得做”

除了深度,我在这部剧中真的体验了太多感情,战友情、爱情、亲情……真的被感动太多次。女航天员主动骨折,gordo心领神会含泪的一声谢谢,真的太治愈

暖的时候是真的暖,剧中的小笑点真的太对我胃口,亦或者任务完成或感情发展,真的能让我在屏幕前咧嘴微笑

刀的时候是真的刀,这部剧自己剧透自己,好多明示的镜头,能猜到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开始暗暗担心。但它又没马上发生,于是乎放松了警惕,然后,就无情地发生了,比如主角儿子的死和亚裔宇航员的死

演员真实饰演各种顶级颓废、绝望,顶级cast!

这里的角色都太坚强

紧张高潮持续时间真的很长,也让最后一集的成功格外的兴奋…然后这激动就被老宇航员的死讯直接浇灭,导演、编剧你太会操纵感情……

p.s.看这部剧才知道月球有水,虽然不是液态的

p.s.时间跨度是真的大,两年、十年跳的,有点不适应 by Interstellar-Avatar

 5 ) 边看边写

我被第一集里酒吧的两场打动了,一个是集体对着red moon的发泄,一个是问如果你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你会说什么“lift their eyes and look pass that hate and see something bigger, like, hope”。在月球上蹦蹦跳跳的快乐😭 politics 和 理想主义:I lost the moon. Did you know. Progress is never free. 笑死了马克思列宁生活方式,first woman on the moon. Karen显得忧愁,因为她意识到这将降低丈夫上月球的机会,但Gordon的妻子在骄傲和兴奋地笑。 选女飞行员的这场简直classical Karen: A mockery of what you do

第三集是换编剧了吗,观感直线下降。。。

第五集Into the abyss,一切都有点太顺利了;1973年,在月球上发现水后的第二年,第一个与月球基地降落了,风格逐渐科幻起来。将大量资源集中在尚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宇宙项目,会对地球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六集 every system is flawed,every bureaucracy is corrupted.

 6 ) 一部制作精良的科幻剧

非常喜欢。

我很少看或然历史题材的故事,这些故事通常是“如果……会……”,历史因为某一只蝴蝶改变了方向,并展开故事。这样的故事容易讲出深度,但缺少我想从科幻中汲取的“古怪/意想不到的想法”。

这部剧的优点在于丰富的戏剧性,一点儿也不沉闷。

如果苏联率先登月,会发生什么,每个观众都会展开自己的联想。

目前只看了三集,每一集名字起得都非常好。

1【 红月亮 】围绕着苏联先登月展开

2【 他建造了土星五号 】围绕 冯·布劳恩展开

3【 尼克松的女人们 】围绕女子训练队展开

我特别喜欢里面不经意的转折。

比如:

1、 玛格取得新的职位后,到座位上看到有奇怪的东西,观众第一反应可能是这群男性针对女性身份的歧视,考虑到时代背景,这很合理,但接下来旁边男士不经意间就解释了是对新人的恶作剧,一下子消弭了前面的气氛。这是一个不错的解释。

2、苏联先登月,美国接下来能不能成功登月呢?每个人都悬着心。从结果上来,我们能判定美最终还是会继续太空竞赛。

但前面又明晃晃地说这次失败,以后就不进行太空冒险了。

看起来很像个flag啊。

假设失败了,可能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原因(比如新总统之类的)继续进行太空冒险,但这里采取的不是这种策略,而是让这次冒险成功,直接这么看,未免太平淡。

于是,中间加了一点辣辣的调料,反复强调每个人表情啊,时间啊,新的发言稿啊,太空中俯视视角啊,尽全力暗示这次要失败,结果却成功了。

这里就是一波三折的技巧,要达到成功这个结果,先假装失败,还要各种渲染失败的气氛,最后大转折,来个成功。最好,最开始立一个假flag呼应一下失败,让假失败看起来更可信。

【模仿】

如果a得不到这个工作,以后就没办法再在ny生活下去了。

先开始描述工作,侧重负面信息,好的地方是钱多光鲜,坏的地方是性骚扰、职权不明、勾心斗角等等。接着就是一系列求职过程,从主角视角出发,描述各种不顺利,基本上感觉已经失败了,准备打包离开ny,回乡下老家,再插一下乡下老妈妈打电话过来表达思念,顺便畅想一下乡下恬静的生活,和公司的负面想象展开对比。

结果却是顺利入职了,她所谓的不发光的某些点,在老板看来却是发光点,最后合理洗白一下公司,前面那些负面新闻是一个心怀怨恨的人放出的假消息啊,之类的。

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3、在招收女航天员时有特别辛辣的调侃。为什么要招收女航天员呢?是因为苏联已经这样做了,美国也必须这样做,为了迎合选票,没错,一切都是选票,所以标题才是“尼克松的女人”。

选取这些女性,并不是航天局的人女性意识觉醒了,也不是真的想要迎合外面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各种平权-运-动,她们只是符号,一种斗争的符号,一种美国展示形象的符号。

所以才要求金发女郎,丑的老的不要,黑女更不要,看这个镜头的我笑了,特别有趣的闹剧。

但这一段有一点儿就特别让人感动,那就是那些来自各个地方的信。这些女性给其他女性带来的希望和光芒,可能真的只有女性才能体会到吧。看到这里时,我的眼泪不自觉流出来了,嗯,只有两滴。

4、沙漠竞走这个小插曲也特别有趣。

我们都知道崔西才是主视角,其余都是配角,但这里进行的很合理,没有特别给女主(限定此集)开挂,该落后还是落后,救人也是在合理范围内展开。

但其实崔西也确实有开挂点,那就是上头的人不能主动把她淘汰。她本身也想继续,这就是她可以暂时利用的优势,要不然,早就没她什么事了。

6、崔西和戈登吵架的那一段也写得特别好,尺度把握得很好。

男女这个话题很复杂,很敏感,很脆弱,稍不注意就走向两极,这里崔西各种挫折感的时候,先是指责戈登为了自己继续留在阿波罗15,才让自己去参加,自己不合适;而戈登指责崔西太脆弱,就这点儿内容就扛不住了,最后以各自散开收场做结。

从过程来说,二者说的都有道理,很难判断。从结果上来说,这场吵架也让崔西变得更坚强了。

有时候成长的道路上,就需要这样指责你的人,但这个度真的不好把握,过了,直接把你的意志摧毁了,不够,又无法让你爆发。

到目前为止,种种推进崔西意志的事件都在合理范围内,希望她进一步踏踏实实成长吧,就目前情节看,只要编剧不喝醉,故事情节会推进得比较合理。

这部剧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是去英雄主义的,每一集的主视角都不相同,这些人物又产生各种交集,很好的手法,很喜欢。

最后,我要说一下最喜欢的镜头就是,美国登月时,那几个偷渡者月下行走的情景。

ps:我以为关于这部剧的评论和讨论会更多的,没想到db上这么少

************************************************

第4集【主要船员】

这一集有几点儿特别好玩儿:

1、 鲍德温刚猜测莫莉柯布是不是不喜欢男人,结果镜头一转,莫莉柯布正和丈夫调情,而且直接说 鲍德温可能猜测她是女同性恋,丈夫就外形看,很可能被人看成男同性恋。

然而,这个转折还没结束,人美家富的艾伦和拉里谈得很愉快,转头就到女酒保的床上去了,她才是真正的女同性恋(?也可能双性)。

2、这里谈到欺骗了一小点,后面审查会非常严苛,这个我同意,就是光环效应,一般场合显现不出来,在某些特殊场合会放大地非常厉害,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

3、戈登一开始极力支持妻子的事业,到后来,自己的位置被女子取代了,真的是生活给了他一巴掌吧,这个小点儿蛮有意思,大家都可能遇到。

4、崔西故意拔掉电话线,故意制造马桶抽水声,制造假出轨场面,和戈登之前的出轨场面呼应,特别好玩儿。

5、这一集关于莫莉柯布的成长,没有太多刻画,即使玛格说她能力不足后,她只是比别人晚走,在那里写写画画,没有展现实操是否进步,这是否是在为后面做铺垫呢?

毕竟大家笑得那么开心,总得出点儿事吧。

另外,此集结尾致敬 Geraldyn M. Cobb (1931-2019),我查了一下,她完成了所有训练,但没有机会进入太空,这里算是完成了她的心愿了吧,挺好。(我又想起《神秘博士》中满足梵高心愿的那一集。)

************************************************

第五集【进入深渊】

提到abyss就会想起卡梅隆的深渊,还以为会遇到外星生物的呢,结果没有。

如果是大屏幕观看进入纯黑那一段儿会比较有意思吧。

现在好像是发现了月球冰,但没有取回来吧,剧里推前了好长时间。

那个月球洞是否有故事呢?期待啊。

总体来说,这一集比较平,没有大的冲突。

两个留守家庭那一段可有可无,但展现出来后还是让次要人物更丰满了。

它本身在表现家人如何担心在外的亲人时,表现得很精致,可以借鉴一下。

首先看似淡定,然后你怎么能咒他们失败呢,再其次坦诚内心的恐惧(交谈),最后直面内心恐惧(收了画)。

两黑人和戈登交谈这一段实在和主线没关系,表现的主要是黑人和白人冲突,还有对战争浅浅的反思。

不过这里有一点儿背景信息可以补充下。

越南战争初期,每个男子都有义务服兵役,很多和征兵委员会有关系的人因为各种理由推脱,免除了兵役,其中就包括克林顿、拜登等,还有人为了逃避兵役,跑到国外。

直到1969年末,征兵开始采用抽选制度,才相对公平些。

本剧里黑人对白人戈登没有参加兵役很不爽,其实是有这种时代背景的。

************************************************

第6集【重返家园】

一边看,一边在这里做笔记了。

1、开头就玩了一个小把戏,说了那么一堆,以为是在说玛格,结果是另个女的。

2、爆炸太突然了, 吉恩-克兰兹 Gene Kranz现在还好好活着呢,在剧里提前死了,城会玩儿。此处的克格勃是苏联情报机构。

3、当我与你在一起时,就变成了另一个人,这句话我很喜欢。

4、与人建立社会关系,人们才会将你看做团队一员。这句话很好,自我勉励。

5、所有的政体都有缺陷,所有的官僚体制都有腐败。也喜欢这句话。

6、梳理一下这里面提到的政治手段:

你给我钱,我给你投票,当然不是直接给钱,是给个大合同,但最后干活儿出问题了。

回溯过来,就是通过干活儿出问题,查到这桩政治交易。

但这个报告直接交上去,会被雪藏,正义无用武之地。冯说腐败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让玛格从这件事中获得好处。

玛格果然学会了,“我复制了一份”hh

7、那个墨西哥女孩很优秀,但本身也好幸运啊,一下子得到了有实际权力和本领的名师。小说的主角就是这样的吧。

总结下,这一集,剧情有点儿散,但开头的女负责人+伊利诺州平权法案+爆炸串到了一起,形成了最后的政治手段,移民女孩儿也和主要人物有了交集。

航天员那边,着重戈登家庭和鲍德温家庭矛盾,编剧着墨很克制,鲍德温的妻子感觉终于要爆发了。

至于最后的闪光,我猜测一下是苏联那边,不是外星人之类的。毕竟红色嘛。

*******************

【第七集】嗨,鲍勃

1、心理有问题就是同性恋lol,紧接着黑人拒绝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判定拉里是男同,压根儿没想到对面是女同,学校老师又暗示两个小孩儿过于亲密。当时的人怕是有心理医生ptsd吧。

2、在美国基地做苏联菜不合时宜😄谁先插旗子就是谁的地,要不要问问印第安人😄要想罚我得先把我弄回去😄去找不存在的gcd间谍😄航天局和好莱坞有矛盾😄无聊到在月球演电视剧😄编剧全方位嘲讽啊。

3、这一集主题就是心理问题了,还融入了st的探索精神。没有太多戏剧性的转折,开足马力在嘲讽,絮叨生活的各种麻烦和无奈。

*******************

【第八集】破裂

1、鲍德温太太指甲片掉了这个小细节非常有意思,表明这位太太最近都没有换指甲,心力交瘁。

2、因为要挽救男的,黑女假报受伤,到后面引起对女性是否合适到太空的讨论,这种暗自的嘲讽让我想起了《飞出个未来》中有类似的情节。

3、众人在讨论,其中一个人说这是韩国人,另一个说这是中国人,这个说更讨厌了。这一点儿辛辣的讨论结合了现代的文化背景(美国银屏出现的亚裔通常是韩国人)又结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很玩味的讨论。

4、医生说小孩儿脑死亡,崔西立刻握住了鲍德温太太的手,接着,鲍德温太太几乎听不见外面在讲什么了,这一段表现得很精彩。

5、如果你要有所成就,就将全部的时间用在这上面。

6、家属们很暖,看得出来不是虚情假意,而是真得互帮互助。

7、这一集用比较多的细节渲染情绪,很细腻。

8、到此,凯伦这位航天员的妻子形象已经刻画地很深刻了,丈夫上天时,担心丈夫担心地不得了,又要独自面对儿子的死亡,而且可以想象她以后肯定会对儿子吼叫感到愧疚,而且这种愧疚只会隐藏在内心中。她有人类坚强的一面,只敢在病房中独自哭泣,虽然后来慌乱地寻找为儿子下葬的名单有些强忍痛苦的味道,但她总体来说很坚韧。

要知道,她是家庭主妇,一开始也反对其他女人从事航天事业,和那些在职场中坚韧不拔拼搏的人不同,但她身上的可贵品质被创作者们挖掘出来了。

玛格、崔西、凯伦这几位女士性格不同,观点不同,职业也不同,偏偏都有一种让人觉得很上进的人类之光的感觉。

这样说,并不是说男士刻画得不好,目前鲍德温和戈登两个人的特征也很鲜明,但总觉得还可以继续深挖。

*******************

【第九集】飞船损坏

1、从三条线展开:月球、太空交接飞船、地面。

2、月球那边,鲍德温的情绪继续低迷,和苏联宇航员积累矛盾,最后把对方杀了,这个举动应该会引起不小的震动,编剧想要用这个情节制造什么冲突呢?下一集标题是 A City Upon A Hill ,感觉又会跨越时间线。不知道那个苏联宇航员要说些什么,是他发现了一些东西,还是自己住的地方出问题了。

3、凡是要上太空,必定得出一点儿问题,对整个救援过程我不是很懂,那个主船为什么又没有信号了呢?这个时代似乎还没有将宇航服外面弄绳索,像《地心引力》那样,轻易就跑了。

4、墨西哥家庭那里完全是赤裸裸讽刺美国,也许编剧想让她父亲被抓这个情节督促小女孩儿不要再幻想了,美国不是你想的那样,如果是天堂,也是对一部分人是天堂,不包括你们这一家偷渡来的人,还是不要幻想觉得你和其他美国人一样能够来一场甜甜的恋爱,好好学习吧,这才是你的出路。

5、有意思的是,鲍德温太太也不是美国人,她是爱尔兰移民,处境可比墨西哥偷渡过来的一家子好多了。从小一见钟情,丈夫从事着体面工作,她也是体面的富太太,标准中产阶级,却在儿子死后“崩溃”了,看到曾经一同参加活动的朋友觉得很陌生,大概在这一刻她才感觉到人生的孤独吧。外面的那些人不坏,也不是在做表面功夫,有在真心帮着她,但仅此而已,大家终究是泛泛之交,她们是没有办法理解她的,所以她最终寻找的是和她有相似之处的莫莉的丈夫。这种细腻情感的刻画很有一点儿日式的味道。

6、黑女和戈登的对话完全能体现这个女性非常独立的个性,我救你我很自豪,你不要因为愧疚来毁掉我的事业,她对航天局是什么尿性一清二楚。

这一集要作为本季倒数第二集,总感觉意犹未尽啊。

*******************

【第十集】高山城市

1、月球那边,原来苏联人没死,好吧,只是给了个下马威。编剧借苏联人之口讽刺了一下美国。苏联人也给鲍德温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出口,是一个心理治疗的过程吧,最后还顺便帮了一下他。

2、空中那边,主要就是艾伦在绝境中向迪克坦白了自己的私生活,再和结尾对照起来,她果然要继续伪装者的生活。

3、墨西哥人那边,父亲还是要被驱逐出境了,女孩儿向玛格求助,玛格的表现符合她一向的人设,不知道小女孩儿最终去向何方。

4、亲属这边,不同的亲属,有的丧子,有的丧夫,有的是无法公开的情感,各自忧伤。

5、艾伦最后的话算是整个剧集的升华:

确实很危险,人们为此失去生命。说实话,恐怕还将失去更多生命。但我们每一个人加入之前都知道面临的风险,知道我们将承受的痛苦,以及我们所爱之人承受的痛苦,但我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加入,这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为了进步,为了探索宇宙以及到达未知之境,逼自己到达可能的极限。是否必须作出牺牲?当然的,但是牺牲是任何旅程的一部分,就像那种大篷车,一百多年前跨越国家的列车,只为寻找新的家园,也像横跨大西洋、探求新世界的船,不顾险阻,直面巨大的挑战,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成为人类。要记住,我们选择上月球,并非因为那很简单,而是因为它很困难。所以,是的,是的,我认为值得。因为无论现在多难,当展望未来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切会……会变得更好,我相信这一点。

6、最后时间线一下子跳到1983,不知道那个时候会怎样了。

anyway,这一季结束了。

 7 ) 一部执行好于立意的剧

看完了一整季后,以这部剧的整体质量来讲,我认为评分应该可以更高些 -- 虽然我认为它值得7.7左右的评分,但是电视剧由于观众代入感强的原因,通常有着更高的分数。这部剧里,在节奏上,人物塑造上都还勉强算比较成功,情节上虽然还有提升空间,但是也达到了一个标准的水平。虽然不能说是一个多么精彩的电视剧,但也算是中规中矩了。不过,我十分理解这部剧的评分不高的原因 -- 立意不好。

作为初次涉足网络影视的苹果来说,这次是做足了功课来的,首发的这几部剧都有十分明确的受众,类型也都十分鲜明。如果这些剧有什么共性,就是它们都无可救药的主旋律。除了这部剧很明显以外,早间新闻,作为一部新闻剧,第一集竟全程没一个人物说出“观众(audience/viewer)”这个词,全部都用“美国(America)”来代替。难以下咽,让我第一集就弃了。这部剧的缺点也于此 -- 人物太酸了。看见了苏联人先登了月就仿佛世界末日一般,NASA宇航员在酒馆里的所作所为难以让人联想到他们是美国的精英,而更像是乡村红脖。而第九集Ed令苏联宇航员缺氧,又把他绑起来更是十分令人费解,这完全不像是宇航员所为。美苏都知道太空探险的艰难,在太空里都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作为为科学献身的人,都会把科学放在政治前,难以想象这是宇航员能做出的事。

这部剧另外一个大缺点就是科技不可信。就说最后一集的太空营救,在舱外施展营救,哪怕是21世纪都十分艰难,而剧里彷佛很轻松。还有,月球上有水是2009年才确定了的,而且只有极微量,哪怕是部架空历史的剧也不应该架空物理学。而月球的深坑,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力派机器人下去,更别提频繁的人为采集了。此外,我虽然不是专家,但我十分怀疑它们可以频繁的在月球进行视频电话。还有其它种种的科技型问题,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还有人批评这部剧的重心一大部分放到了人物背景与家庭上,我倒是很喜欢,这也是迎合了许许多多年代剧的粉丝,并且这个年代的宇航员家庭很有代表性,是一种美式精神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说已经预定到了第三季,如果我有期待的话, 我很好奇这部剧里一个不同于历史的政治环境。历史上,泰德肯尼迪在芝加哥遇刺,尼克松连任,这剧里肯尼迪当选总统,不知道会开创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若按历史来说,这样的政治环境应该更加进步开明,更有利于片中诸如黑人、女性和同性恋者等少数群体的平等。另外,苏联在剧中很明显是比真实历史里科技更加发达,不知道编剧们会如何处理苏联的地位与形象。同时,会不会有欧洲、中国的太空探险者的加入。此外,我很担心这部剧的进展过快,从开始的1969年已经到1975年了,不知道将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走向。

总而言之,苹果的这次尝试有些缺乏大胆的精神,虽然不是烂剧,但和一部性格鲜明的神剧,还是有点远。

 短评

第十集的水下火箭,太屌了。话说,虚拟的女宇航员人物设定都挺饱满的。

7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有意识形态很正常,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碍这是部好剧!搁咱还拍不知啥时候能不能拍出来呢 ...

11分钟前
  • 慢悠悠de~
  • 力荐

第一位女性宇航员,第一位女性总指挥,第一位女同性恋宇航员,平权修订案的通过…女性地位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共同进步,望周知

16分钟前
  • 墨梓
  • 推荐

看了一小段,配乐画面质感非常好

18分钟前
  • 李改万睡
  • 力荐

大型身份政治伦理秀,只有大美利坚帝国万岁,和全人类没什么关系

22分钟前
  • 哆啦没梦
  • 还行

吃着costco十元一斤的猪肉,感觉还是美国人办事比较靠谱。

27分钟前
  • Wis
  • 力荐

还是挺喜欢的,现在有这种具有理想主义光辉但又有比较踏实的人物描绘的作品不多了。脆弱的是人类,坚强的也是人类。

31分钟前
  • 滑溜小姐
  • 推荐

这部美剧并不是那种不需要背景知识就能看懂的美剧。我们这个时代距离登月那个年代已经过去50年了,现在上网的人中已经很少有人真正亲历过那个年代了。如果你感觉很无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办法在你心中引起共鸣。但如果你看过《阿波罗11号》和《阿波罗13号》,了解过从水星计划到阿波罗计划,亲身去参观过华盛顿的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你会有完全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刚听说这个架空历史题材的时候,原本是很担心它的史诗感的,毕竟真实的历史都很少有人在意了,有几个人会严肃思考可能发生的另一个世界呢。但是看完第一集,我表示很欣慰和感激。苹果这次做得非常好,他们对历史和人类的思考足够严肃严谨,对那段历史有着感同身受般的表述,从剧本到音乐到表演都非常出色。如果你不想误解这部佳作,我建议你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再回来

34分钟前
  • 任e逍遥
  • 力荐

看了第一集,值得一看,某些打一星的杠精就是喜欢脑补自己加戏

38分钟前
  • moss
  • 推荐

虚拟的历史不代表虚假,剧集的创作没有忽略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和曾经存在的环境,并以此为背景逐渐编织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不断触及登月这件事对人类本身对种种意义,也对照当今的种种状况询问怎样才是更好的世界。每一集都有非常动人的点。

43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力荐

如果告诉一个50年前的人,2019年的人类还没有登上火星,那个时代的人一定不信。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太空竞赛结束了。后来的世界忙着玩游戏,换手机,连5G,虚拟的世界这么有趣。为什么还要追寻人类没能去过的宇宙星辰呢。For mankind

48分钟前
  • 一菲Hu
  • 还行

反现实的科幻设定+美国主旋律,其实挺好看的,评分过低了,整体风格有些像《从地球到月球》

53分钟前
  • TM1001
  • 推荐

设定有反转世界的妙趣... 开场就惊艳. 具体剧情 颇有看点 让冷战年代 太空竞赛 美苏开拓新疆域的决心与对决被进一步升格放大 无论是 NASA 内部指挥官 宇航员 家属 国内移民与政治势力 新一代承继 还是间谍 苏联及苏联宇航员等诸多因素及相互影响 都是大有可挖掘之处的. 镜头画面以还原真实为上 沉浸感很强. 月球与太空的场面也很是动人. 期待后续剧集.

56分钟前
  • Azeril
  • 力荐

今年Apple TV上线的剧当中,最喜欢一部。剧本扎实,几乎每一集都有爆点,道具特效极度用心。多个主角,每个主角都故事线丰满,各自有性格发展历程。宇航员的职业特点、家庭关系、男女平等、LGBT、国家和荣誉、追求真理、政治与科学等等多种元素完美融于整部剧。特别是太空舱、月球、外太空任务,这些非常还原现实的画面对于我这样的太空迷和NASA粉来说,就是PORN。满分五星。

57分钟前
  • 小宗
  • 力荐

滴水不漏的登月史记载(注意并非纪录),冷静细致的太空思辩。有不完全值得那么多篇幅的部分,比如透过移民视角、女性部分还有同志议题去审视航天进程中的多元化努力,还有成员们个人生活的矛盾冲突,但变得更加有人性;也有稍微略显拙劣的设计,好比绕不过的意识对抗和中期有些拖泥带水的剧情节奏。把“为美国人”变成“为全人类”的设计虽显老旧,但目的十分明确,并在其后稳步地将这个核心使命继续衍生下去。面对死亡、数次失败的压力、紧张的社会关系,永远不能放弃的,是太空人毫不放弃坚毅前进的心。尽管没有那么完美,但剧集做到了讴歌与反思。但如果真的按照Joel说要做到第七季的话,岂不是最终的落点或许会到21世纪?期待接下来更多故事和原型事件的加入。

5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片名来自1989年的同名纪录片……希望能多活几季吧,然后再多点第九集那样:苏联美国宇宙员在月面打照面,然后苏联宇航员掏出个锤子,美国宇宙员者感觉随时会将对方扑落陨石坑……就他妈的感觉像是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始人的首次会面。差点以为会发生月球上的第一场谋杀案,不过,虽然苏联人首先登上了月球,但美国人首先把自己的公民埋在了月球啊;与此同时,中国人被喷的死无全尸,太惨了。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口号上喊得都是全人类,心里想的都是自己有多棒。

1小时前
  • 空语因明
  • 还行

Duty, honer, country, and the new Cold War.

1小时前
  • 圣迭戈-北岛
  • 推荐

在世界混乱的今天,一部理想主义作品的诞生难能可贵

1小时前
  • MR.K
  • 力荐

我就看看你就怎么为了全人类?

1小时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