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蛮好的,用一种超现实主义方式结束了F的生命,也没有硬煽情,一如既往的在绝望中带着希望,又有点感动。都只是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而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liam去找F,回来后问LIP以前是不是也到处找F,LIP回答是的。在一次次失望中再也不想去找了,这样就长大了,转身就要为自己的责任去努力了。长大了就是再也不会委屈并且可以承担别人的委屈。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这句话完全不足以形容这一大家子的各种劣习。道德感的薄弱,伦理的丧失,正义与慈悲的界限,家庭对儿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女性地位的转变,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大行其事,随便拿出一个议题都可以是当前网络环境加以热烈讨论甚至大肆攻击的点。人们觉得这些行为太过无耻堪称戏剧,可生活告诉你这就是这个无序的世界运行的规则。
我们都是站在道德这岸望着彼岸的“高尚”的人。可老天有眼,众生无非都是沉溺于同一条河流的蜉蝣。
从Fiona的年少自立拖家带口,遇到各式奇葩男友,到最终终于独立脱身泥潭,这一路很难让人不与之共情。虽然她撒谎成性,酗酒吸毒,情绪不稳定,但这都是组成她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她的激情与活力,对家庭的担当,对朋友的直爽也将不复存在。
Debbie可以说是我最不喜欢的性格了。矫揉造作,控制欲强,为什么我想到她就想不到什么优点,是我个人的问题吗,对她就是喜欢不起来,如果有人看到她的好请提醒我一下,谢谢。、
伤Lip。伤仲永的伤。我觉得这种对于一直处于底层人的心理描写是剧中比较打动我的点,他曾说过,你们想我上大学难道就是为了以后我给你们买大房子好车改善生活吗,做梦,凭什么这一切要落在我身上,就因为我会读书吗?处于东亚文化语境的我们简直太熟悉这种日子了,这种在Lip看来极大压力,但却是我们真真切切的生活,读一所名校,找个好工作,买个大房子,一切按部就班,按照所有规矩办事,一种有秩序的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期待一切顺利,仿佛事情就该一切顺利,等到哪天一辆疲劳驾驶的货车从身上压过去之前的那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才开始反思:我这辈子怎么过的这么累?
有关Ian的心理问题真的是太令人糟心了。还是上个问题,不过这次是换了个表达方式——“病”的表达,我们将所有不符合“常理”的行为模式定义为疾病,密集恐惧症、密闭空间恐惧、社交恐惧,越来越多的“疾病”和现象被定义,仿佛被定义的人便找到了一种归属,一种不同于平常人的归属。与此同时没有被定义的“正常人”也在其幸免之中以某种特殊的眼光看待这些“病人”。“他有艾滋病,肯定是生活作风不检点。”“她有精神病,我们快离她远一点。”这种定义使人搞清楚自己的现状(真的清楚了吗),但却与他人形成一道隔膜,仿佛没有这种疾病的我们和他们真的不一样,这种定义真的有必要吗,为了社会的正常运作,是否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制一种疾病呢,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我该看一些福柯的。
Carl是我剧中最喜欢的人物。他简单直接,做事不考虑后果,却总能傻人有傻福似的落到一个还不错的下场。我羡慕这种性格的人,也是永远也无法做到的。做事的领导要是能这样,以后上班估计我得幸福的笑开花,当然这种性格要是能当上领导也是很不容易了,感觉是那种我刚入职没几天他就会因为和上级就某些原则吵起来然后一撒手不干了的人,虽然跟着干活很省心,但也不会很长久。
liam代表所有少数族群对自我定位的追寻,所有卡在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人都可以理解到这种立场的选择问题。一面全盘西化,一面寻找传统,既要自由,又要羁绊,这种立场选择真是让人难以抉择,如果可以,老庄救我!
Kevin和Veronica,剧中唯一的幸福代表,“正常人”,他们对待彼此从来都没有过怀疑才是最理想,也是最令人羡慕的一点,若是没了这种信任,v的母亲还有斯维特拉娜这些事根本不会出现在剧中,他们也就成了我们生活最常见的互相猜忌的样子。“他是不是没那么爱我了。” “她肯定那次出差和助手发生了什么” ,貌合神离这件事在他们之间似乎不存在,真希望以后也可以预见一个可以毫无保留没有压力的爱人。(做梦)
Frank,一个好父亲,好爱人,遵纪守法,爱护老幼,富有同情心,有很高的精神追求。以上一段话皆为bullshit。无数次被从家里拖出去,从桥上丢下去,从房上丢下去。所有道德提倡的我都不干,法律禁止的我可以获利,人生最好的朋友只有杯中之物,为了生存下去,于各种人之间获利的手法无所不用,道德的践踏者,体制的寄生虫。但就算这样的他,在年老记忆衰退回忆起儿时和lip共同埋在后院的黄金之时,那开心的样子还是很令人动容。人人巴不得他下一秒钟就地去世,可看到他卧在沙发里的样子,心头还是一颤。旧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论好坏,美丑或贫富,都平等归土。
太多了,这群像描写仿佛就是发生在地球上另一处的真实生活。而这生活也随着资本的入侵,打碎了社区,驱逐了底层。人们四散,说着有空再聚,可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丧失了共同语境的朋友,除了一起回忆旧时场景,酒醒了之后又剩下什么呢。剩下的只有各自奔赴工作,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算更美好的生活吗,我想他们给出的答案并非如此。当然,否定物质是不切合实际的,但人与人与物间的关系从消费符号的关系真正回归到人与人,人与物的时刻,才是此时最重要的吧,在这个消费社会,大家共勉。
特地去扒了她的ins,是个塞尔维亚人,曾经在ins上发过南斯拉夫国旗。
结局似乎什么都没讲,生活还是乱七八糟的。好像开放式结局是美剧的惯例吧?
要不拍个前传?讲讲无耻老爹Frank在西北大学读书时候的故事?怎么遇到疯婆子Monica的?
无耻版"How I met your mom"
damn,为什么这个电视剧不能拍一百季???看着好难受啊
无耻之徒最后一季了,我也不知道心情是怎样的,想趁着评论不多占个坑,然后十几年回来还能看得到。现在时间2020年12月8日,早上9:07,我在办公室划水。
第一次看无耻是在第三季更新的时候,所以就是2013年。忘了为什么会想看无耻,可能是因为评分不低,但是大概率应该是因为这名字太适合我了,我不是个无耻的人却有一个想做无耻之徒的心。从S1E1开始看,总是卡在第一集看不下去了,但是直觉告诉我,嗯加油没什么剧是我get不到的,然后在某个艳阳高照的雨雪交加的一天我决定重新从S1E1开始看,结果就是还是看不下去。。这样反复3次,都是连第一集都看不下去。后来决定看看第三季吧,所以到现在我看无耻的顺序是32145678…
影视剧能给人带来什么,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安全感,时不时的狂喜,爆哭,各种感悟和很多很多FLAGs。昨天晚上23:50 -23:59可能是最近最开心的9分钟。原因是发现最幸福的季节
居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屏幕姬佬演的,Kristen Stewart和黑镜S3E4 San Junipero的Mackenzie Davis。然后基本是同时意识到12月7号了,无耻更新了啊啊啊啊。
现在皱紧了眉头,因为接了几个工作电话,这种时候就非常讨厌自己现在的状态。最近胖了,胸大了一点神他妈烦。
生活大爆炸和无耻之徒应该是我最爱的两部剧,去年自己还在跟自己纠结到底哪一个是最爱,结果觉得是无耻。从第二季开始追大爆炸,2008年,它伴随我长大,或者只是变老,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长大。大爆炸终结了,最后一集到现在都没看,一方面觉得只要我不看最后一集它就没终结,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一个脑回路是希望和一个我觉得可以共度余生的人一起看最后一集。现在无耻马上要结束了,这个套路要不要再来一次,反正这个人还是无处可寻,还是也许ta出现了我没发觉。
找一个臭味相投的人到底简单还是难呢。我的一部分三观可能是各种电影电视剧赋予的。这导致我希望那个人可以跟我一样喜欢乱七八糟的电影,能告诉我ta最喜欢的south park joke是什么,能告诉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我们一起进步,我也不知道…我希望ta愿意旅行,可以带我笑带我飞。我们可以沿1号公路开车很久很久,边开车边唱歌,那是一辆敞篷小跑车,有夕阳,有海岸线,有ta,有未来。或者我们开着敞篷牧马人,我穿一件黑色小背心,飞行员墨镜,冲浪板,车坏在了沙漠里,我们打开引擎盖想修然后…然后车就变身成变形金刚了,地点在非洲。或者我们在树下野餐,地点在一个山坡上,看得到整个小镇,有夕阳- sunset small town in summer。我好喜欢夕阳。
昨天张昕宇和梁红的《侣行10年》到了,看了半本,然后在B站找到了他们的各种访谈节目,纠结要不要去重庆13号的签售会,但是又觉得已经买了书,签售会再买的话那我要把已经有的书给谁呢,想不到要给谁所以就这样吧。张昕宇让我想到Leon,昨天联系了他,他正在厦门玩儿,具体点说正在扒半生不熟菠萝蜜,我说张昕宇的京片子味儿让我想到你,同时觉得如果可以你也会像他这样旅行对不对?那你有没有找到张昕宇之于梁红一样的女朋友?他说是,他说正在谈恋爱。希望他们会幸福。好像默克尔在他们点亮大佛后发了推特,大概是说情侣对视不牛逼,牛逼的是看向同一个远方。很喜欢这句话。
上上个礼拜不在办公室三天。有人偷走了我的充电器和线,这让我很火大。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办?是不是每个人在某个时间点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并不普通,什么时候承认我靠我就是个渣。
不,我不是渣,永远不是渣。说回Flags。
我今天扎了马尾,人生第一次在光天化日正经场合扎马尾,因为感觉有点头油,而在座的各位都是傻逼,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有剪头发恐惧症。我有对各种东西的底的洁癖综合症,害怕门缝,害怕漩涡,害怕昆虫,但是又很感兴趣昆虫,有拖延症。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大概是说,这次拖延并不会影响我下次拖延,因为这次拖延并完成任务之后会觉得自己哇太特么牛逼了太特么高效了我就是那个天选之子。
无耻之徒的这几年我长期居住的地点路线是天津—家—英国—家。从英国回来以后我回到了走之前的生活,回到了本来的工位,每个人都在问我你干嘛回来,这真他妈是一个好问题。我回到了大部分痛苦的源泉,回到了让我厌恶的老板手下,回到了体制,但是只有我知道自己究竟多抗拒。但无论每个细胞怎样抗拒神奇的是一切都还是发生了,我选择它发生。我不是无能为力,也不能把这一切归结为我太爱爸妈了,归根结底只是自己太懦弱,又懒,又自自卑。看无耻本来是娱乐,后来各种可以感同身受,我会觉得他们都这样了,我怎么不可以。但是目前看来唯一他们做过,而我学的天衣无缝的事是从公厕偷卫生纸,卷好多好多好多,让我顺利宅在宿舍憋了一周论文。
耳机里刚播完Lana Del Ray的LA who am I to Love you,现在在播looking for American,写完上一句话,我点了上一曲,回到LA who am I to Love you。之前想去UCLA上学,想待在LA,觉得那里一定会是我喜欢的地方。今天6月约了小伙伴,幻想从拉斯维加斯到旧金山然后开车到洛杉矶,想完成第一个幻想。但是中国新冠了,哪里都去不了,后来全世界都新冠了,后来BLM美国乱套了,后来拜登变成总统了。让我查一查…现在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全球因为新冠有150多万人不在这个世界了,数字还在涨。今年没去成美国所以在生日前一天送给自己一个新纹身,是目前身上最大的一个,很喜欢。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去呢,世界什么时候能变好。
我的工作不能给我需要的成就感,不能让我快速成长,不能让我过上想要的生活。可是我想要的又这么多,立了很多flag想要改变,但是好像并不怎样,每天身心俱疲的,最近的顿悟就是只能自救。之前有人说我们是不够忙,如果忙到每天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就怎样怎样,有工作是那样的状态,可有的工作状态真的可以不是那样的,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不是吗,努力啊啊啊。
无耻里面的每个人都成长了,大姐走了,那一集我哭的稀里哗啦的,还有就是上一季Frank跟他生病的朋友告别,他想活下去只能把自己搞到监狱里,也哭得稀里哗啦。所以前期看无耻是为了娱乐的话,慢慢慢慢我看到里面角色的成长,也开始期待自己的成长,期待更好的自己,但是我失败了,好像剧里的大家都成长了,我身边的人都成长了每年都在完成人生大事,只是我变老了,没有期待的进步。无耻见证了我差不多10年的生活轨迹,每次结束新的一季我都会想明年开播的时候我会不会实现期待了,但是无一例外,都不怎么满意。现在它要终结了,借助这一篇影评,再列几个小红旗吧,不能再让自己失望了,2021年:
1. 我需要脑子里面穿黑色小背心很好看的身体,不能够因为心情原因放弃撸铁
2. 我需要尽快学完final cut pro的那本书,把手里的素材整理好
3. 我需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总骗自己这是最后一块吮指原味鸡了
4. 我要完成50 ways to cook eggs,我好爱鸡蛋
5. 我要赚很多工资外的钱,需要运用一技之长和资源,真的需要建起来自己的工作室
6. 一定要通过一场考试
永远不会变的终极希望,希望爸妈永远健康开心,现在有时候很矛盾,但是也真的很幸福,我不后悔。最后期待可以快速上道然后辞掉可恶的工作,好好做自己,不辜负每一天。
对了,我想对自己和不喜欢的工作说,新的一年,让我们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我是来赚钱的,不是来用爱发电的,谢谢。
11:51
划水一上午,有点香,点了麻辣烫外卖,等下看这季第一集,此刻开心。
真的是好久没写过这么长的心得体会了,好久大概是一两年这么久或者更久哈哈哈哈,谢谢无耻让我知道我还能表达。
12:11,我好像没在豆瓣谢过剧评,现在满脑子是一首歌,大姐走了那一集的歌-
I want more out of life than this.I want more.
说实话,很少有让我觉得意义重大的影视作品,看电影电视基本都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娱乐而已,而且我很少看国内的影视。但是,这部叫做《无耻之徒》的美剧却震撼到了我,让我大开眼界,沉思良多。有人说这是一部美国人自毁形象的电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这其实是美国精神的体现,是美国人对于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颠覆,是时代变迁下真实的美国生活;有人觉得这部电视反映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水生火热,以及各种丑陋、无耻、不伦的现象,其实我觉得这恰恰体现了美国社会的自由、包容和博爱。
这部美剧让我认识到,原来人的生存法则和生存状态可以是这样的,原来普通美国人是这样生活的,原来美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我们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以至于几乎颠覆了我的三观。我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有着传统中国文化熏陶的人在观看这部美剧的时候,都会有强烈的反差和不适感。但是,我觉得这也恰恰让这部美剧成为一块“试金石”,可以测试我们的三观,让我们知道,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和文化距离到底有多远?
我建议很多想出国留学或者移民西方的人在去之前应当先看看这部美剧,如果你看了以后感觉内心欢喜,那么恭喜你,那里就是天堂;如果你看了以后感觉心生厌恶,那么请谨慎考虑,那里很可能就是地狱。当然如果你属于富二代什么的,去过高端生活进入上层社会的可以忽略这些。
同样,任何一个看了这部美剧以后心生抗拒,或者以居高临下姿态想批判该剧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习惯了动物园的生活,很难再回到森林里去了;任何一个看了该剧以后心生向往的人,那么也恭喜你,你的野性还没有泯灭,请坚持你自己。当然我也替你悲哀,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动物园里,这里没有自由的森林。实际上我觉得所有的年轻人,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年轻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美剧,它会让人看到另一种不同的人生,思考另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部美剧其实2011年就出来了,时间跨越从2011-2020年,只是我最近才有幸看到。具体情况网上有大量的资料介绍,看过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部描写美国芝加哥南部社区下层社会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电视剧,其中主要写了主人公弗兰克一家乱糟糟的生活以及他六个子女的成长故事。
我没有去过美国,关于美国的了解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只能通过有限的新闻或者影视剧来了解美国人的生活状况,但是,这部电视剧却可以让人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剧情有些夸张,故事有些极端,但我认为很真实。想象一下2020年在美国发生的总统竞选戏码,游行、抗议、辩论、争吵,这刺激的程度,绝对比影视剧还精彩。这些在我们国家也许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在美国社会却是稀松平常、真实发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美剧应该真实的刻画出了美国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小市民生活一般。
(类似的美剧还有比如《堕落街传奇》,是描写70-80年代美国纽约一条街道上底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也非常引人深思。)
为什么片名叫做无耻之徒呢?我先来描述一下剧中的一个小故事,你们看了就知道了。50多岁的主人公弗兰克到处酗酒吸毒,完全不管自己家里的孩子,逼得孩子们把他赶出了家。为了找个能栖身的地方,他利用邻居家夫妻不合的情况,和女主人搞在了一起。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是有一天回家药嗨多了,居然昏头昏脑的跟女主人的只有14岁的女儿搞了起来,她女儿居然还录了像发到了网上。这个事情后来被警察知道了(有视频为证),这还了得,警察说强奸未成年少女,至少二十年的刑期。我想当然的认为这下弗兰克麻烦了!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完全出乎我的预料,警察在调查了当事人以后,灰溜溜的回来就把弗兰克给放了。而在弗兰克战战兢兢的回到女主人家里以后,女主人不仅没有责怪弗兰克搞了她唯一的女儿,还连声向弗兰克道歉。为什么呢?因为女主人的女儿告诉警察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她利用弗兰克酒喝多的情况下把弗兰克给搞了!!!于是弗兰克有惊无险的躲过了一劫。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事件如果公开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那么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舆论上,这个人几乎都是没有活路了,甚至自己在良心上都会后悔一辈子。可是在美国这个神奇的国家,居然啥事情都没有!
这样的狗血剧情在片中很多,主人公弗兰克一个接一个无耻到没有下限的故事不断的刷新着人的三观。比如有一次他被家里最爱自己的12岁的女儿打的鼻青脸肿,还被自己的六个子女集体赶出了家门(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女儿,让最爱自己的女儿失望)。结果他气得没地方发火,直接打电话举报了自己的家庭,说父母不管孩子,没有大人监护,他的六个孩子需要由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统一安排安置,活生生的想把团结一致的六个子女拆散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自己的孩子都会想尽办法保护他们,可弗兰克倒好,想尽办法捣乱子女的生活和成长,不断给自己的六个子女找麻烦。
这样一个“害人精”,在我们看来属于到处坑蒙拐骗、没有责任、没有爱心、没有生活目标,终日沉醉于酒色毒品,差不多沦落为流浪汉的人,那就相当于是“害虫”,在我们的社会中绝对是没有前景,人人喊打,是走投无路的。但是很奇怪,在美国这个社会却没有,他照样维持着和家人的关系,那些被他坑骗过的人虽然讨厌他,但也并不是不能接受他、原谅他,有些甚至还感谢他。而他自有一套生存法则,自得其乐,甚至活得风生水起。
初看这部电视剧,我是多么讶异于美国社会的混乱,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各种伦理的悖逆,尤其感觉主人公弗兰克简直不是东西,自己的子女不赡养,整天喝醉差点把自己喝死了,各种坑蒙拐骗到处害人。可是仔细一想,这部美剧恰恰让我看到了美国人的生存法则,生活逻辑和价值观念,看到了美国人的一种自由精神和其构造的社会形态的美妙之处。
首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剧中充斥着各种乱性、同性恋、毒品、酗酒、欺诈、暴力等等各种少儿不宜、混乱不堪、甚至无耻之极的生活场景,让我们不仅会生出这样的感叹,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真是苦难,生存在怎样一个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然而我想说的是,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全世界各色人种全部在那里汇聚,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习俗和价值观等,而能够恰当的融合他们,恰恰是需要有一个宽容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给每一个人生存的空间和自由,充分展示人性的多样色彩,演绎他们不平凡的精彩人生,并产生出一些所谓的“无耻之徒”和“无耻家庭”;反之,当一个社会普遍都是循规蹈矩、道德规范的良民时,是否证明了他们都生活在一个死水一潭、没有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呢?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一个社会宽容和允许存在“无耻”的人民,那是因为有一个善良的政府;而当一个社会所有的人民都很“善良”时,却必然有一个无耻的政府。
实际上我们在剧中看到,在貌似混乱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却自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平衡着一切。堕落者的自我救赎、暴力者的背叛、欺诈者的报应,所有人物的命运都逃不出人性的规则。而这个无耻家庭中成长的六个孩子,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并没有堕落或毁灭,反而在人性的自我完善中不断强大,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其次,在该剧中,我们看到各个民族、各个肤色、各个种族和国家的人因为生活在芝加哥南部下层社会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容易就相互“爱”上了,性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这种乱交的模式正如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了基因的配种和优化,必然产生出各种天才和疯子。比如弗兰克的大儿子利普和黑人小儿子就是二个高智商的天才。在你们看来也许是各种乱交乱性非道德的事情,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基因库和大熔炉,正是这种环境,为美国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智商天才。同时,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更珍视对真爱的追求、对爱的忠诚和坚守的渴望。
片中弗兰克的大儿子利普就是一个高智商的天才,他被老师器重和引荐,轻松进入名牌大学。以他的才智,完全可以做出一番事业,进入上层社会中。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屡屡触犯校规,最终被校委会开除了。从这些剧情细节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美国社会的阶层是以规则制度这些做为分界线的,上层社会代表着国家意志,他不可能让个人破坏规则和制度。而下层社会的管理遵循了无为而治的思想,顺其自然的发展。来自下层社会野性难驯的利普无法适应上层社会的规则,最终只能被淘汰,这实际上也是个人自由与国家意志之间永恒的矛盾。
再次,在养育子女和教育观念上,美国人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根本就不能接受他们的家庭观念。一言以辟之,美国人的养育子女模式更倾向于一种肉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模式,或者叫狼群模式。犹如生活在丛林社会中,从小就要培养自己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让他们自己去适应严酷环境的能力,几乎遵循了天生天养,任其自我发展的养育子女之道。
当然在我们日常看到的欧美国家影视剧中,很多都是作为中产阶级或上层社会的家庭,他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当然也会尽力保护和照顾自己的孩子(比如很久以前有部美剧叫做《成长的烦恼》,传播了一种所谓正能量的美国中产阶级的育儿模式)。但是在这部美剧中,弗兰克生活的环境是美国的下层社会,老婆是个神经病和毒虫,他根本没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把自己的六个子女养大。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适应环境,学会如何在这个丛林社会中生存下去。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孩子们在这样一种独立自强的环境中成长,使每个孩子都发展出了非常个性化的人生,也促使了一家人团结一致,相亲相爱,共同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困境。
比如他的大女儿主动承担了照顾一家人的责任,她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带领大家走出贫困的命运,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她的弟弟妹妹们却在她的带领和照顾下成功而出色的成长起来;比如他的大儿子因为其天生的高智商,被名牌大学录取,似乎成为这个家庭的希望,但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漠视规则,喜欢搞小聪明的环境中,最终止步于上层社会的制度下,最后也算寻找到一份真爱平淡的生活着;比如他的第三个儿子,更是传奇的从黑帮贩毒者升级到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简直黑白二道通吃。可以说,他的每一个子女到最后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并且坚强而优秀的生活着。在这部美剧的最后一部的一个剧集中,主人公弗兰克借一个大学生采访他的剧情中,向我们幻化出他的家族中的很多人物,占据了芝加哥各行各业、各种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领军人,也暗示了他们家族在这种美国式教育模式下成长的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创造了如今繁荣的美国社会。
最后,我想说说主人公弗兰克。实际上越看到后面,我越觉得弗兰克才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是美国精神的一个缩影,甚至是美国人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在貌似卑鄙下流、自私自利、荒唐之极的各种行为下,实际却表达了他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遵从自我的人性以及作为底层社会的人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的媒体总是报道说欧洲国家有很多流浪汉,的确,弗兰克就是一个准流浪汉,他几乎没有正式工作过,整日饮酒作乐,当他的子女把他赶出家门或者为了躲避祸水时就混迹到流浪汉中,甚至有时会长期跟流浪汉呆在一起。但是,我们也从剧中看到,这些流浪汉并不是生活所迫,都是一些酗酒、吸毒、逃避现实的人,或者说,他们都是不愿遵守社会规则,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他们喜欢独立而自由的活着,喜欢天马行空的流浪,喜欢每一天都有惊奇的机遇,这是他们人生的一种姿态和追求。
弗兰克是一个不付责任的酒鬼吗?其实不是,他一直在关注和陪伴着他的六个子女,并以他特有的方式让他们在各种挫折中成长。在适当的时机,他总是会教导这些孩子,把他们家“坑蒙拐骗”的无本生意传承下去,让他们认清现实的残酷。做为一个酒鬼,正如他对她大女儿说的,他是一个好酒鬼,他喝醉了从不会去伤害别人,他只是喜欢这种喝酒的感觉,享受这种让自己迷醉的感觉,包括他吸食各种麻醉药品,实际都是为了释放自己的身体,寻找自我解脱的一种手段。他热爱自由胜过一切,遵从人性的本能,他把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绝伦,像一艘自由飘荡的船,绝不重复昨天的路径。
弗兰克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吗?不是,他后来突然良心发现,想去做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去单位上班。而他表现出的水平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成为最佳员工,并晋升为仅次于分管领导的副经理。如果不是因为这家企业突然倒闭了,以他的能力似乎很快就能混入高层。
弗兰克没有爱心吗?不是,他爱他的妻子、爱他的子女、爱他的流浪汉伙伴,只是表达的方式未必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甚至有一次他专门去做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者,虽然他是有私心的,为了能骗到他们的镇痛药和捞点好处,但是,实际上他帮助了一个癌症晚期的女孩实现了所有的临终遗愿,让那个女孩没有遗憾的死去。
弗兰克没有公德心吗?也不是,他在面临社区选举,面对那些想把他们所生活的社区进行改造,使更多中产阶级挤压他们生存空间的关键时刻,突然站出来振臂一呼,为一个老派的议员拉选票,并且成功击败了那些对手,为社区环境的保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弗兰克是一个没有见识的文盲吗?更不是,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大学生,从他跟老师们的对话、从他帮助同性恋者演讲、从他帮助社区推举选举人的演说等等,都可以听到他一针见血的思想和高水平的知识。
弗兰克爱钱吗?我觉得不,虽然他到处坑蒙拐骗,可是他居然可以在一晚上挥霍掉十多万美金,一点都不在乎;他爱权力吗?也不,他轻松的几乎一个人就帮别人赢得了议员选举,结果自己啥也没要;他有什么害怕的吗?我看不到,他连毒贩让他运毒的毒品都稀里糊涂的全部吸光了,差点被毒贩杀死;他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在明知喝酒已经让肝脏衰竭的情况下,在咽喉无法吞咽的情况下,他居然发明出从肛肠挤进酒精的方法,真是死了也要喝啊。
这样一个人,几乎让我生出无限的钦佩之心和羡慕之情,他深谙所生存的社会坏境、制度规则、以及人性的弱点;他尊崇人性的本能,游刃有余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无所畏惧,上下通吃,连死都不在乎,好像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他。想象我们大多数人平凡庸碌的一生;想象我们的普通老百姓每天日复一日、二点一线、早九晚五或者996的为了生存而工作着,为了家人而每天努力拼搏着;想象我们内心的道德规范、生活传统,让我们每天都谨小慎微的生存着。而看看弗兰克,简直就是生活的楷模,他把每一天都过成一个传奇,一个故事;他天性乐观、从不绝望;他向死而生,随心所欲。这样一个所谓的“美国流浪汉”,难道不让我们汗颜吗?
假如把他所生活的环境比喻为一片丛林的话,弗兰克就是这片丛林里的一只狐狸,不论是财狼虎豹还是蛇虫鼠蚁,他都能轻松的驾驭他们,他简直就是这片丛林的王者,是美国社会的无冕之王。
最后的结局很难想象,但还是希望大姐能够回来,虽然也不知道她回来是否能够很好,但还是希望大家都在一起。希望小维一家能够在最终季突然爆富或者其他什么的,变得越来越好。其他几个弟弟妹妹至少一个变很好…但又觉得希望的越多就越不是这个剧了 就这个样吧!追了很久的剧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也是和过去的时间说再见,老友记,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都是陪我度过一段时间的电视剧第一次写这种文章。过于矫情了。
11季,122集,整整10年青春,陪伴我度过无数夜晚,看着剧里每个人的成长和蜕变,Gallagher俨然成为一种荒诞却坚定的复杂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了他们失序崩坏的世界,也默默地影响了每个挣扎在支离破碎生活中的我们,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们一家会惹出什么麻烦,但又无比期待看他们如何一次次走出麻烦。
Frank虽然混蛋至极但总在最脆弱的时刻流露温情;Fiona每次被渣男伤害后依然对爱情义无反顾;Lip在拥有孩子后决定戒掉酗酒恶习担起家庭责任;Ian & Mickey面对重重压力迈出勇敢出柜的一步;Debbie年少当妈却总是充满干劲去抗争;Carl面对种种社会不公心中总有正义之气;Liam在frank众叛亲离时一直挂念到最后。
Shameless就是这样一面镜子,我们从这面镜子,一定也能看到自己,而且是那种最黑暗角落里的一丝记忆,它们能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三思、慎行。
Farewell,Gallaghers!
Say good bye,Shameless
每周一固定期待的美剧,终于End了
10年过去,剧中角色们都有自己的结局
是的,时间带给人经历与成长以及另一个开始
这部剧吸引人之处在于,你不会知道Shameless们会经历什么样的事
在未知的轨迹中,所遇的荒唐、暴力、冲突、伤害、喜悦、温暖、信任、团结、责任….
一切都是措不及防和充满了“惊喜”,让观者沉浸思考或者自愈
以前自己总说被这部剧“治愈”,是因为觉得不管遇到什么糟糕的事情
总是有解决的办法,还可以一句“fuck that”不管不顾即是解决;
又或者是找那种“平衡”感,可能没有比无耻之徒们的生活境遇更糟糕了
这种对比,是一种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轻易获得满足感的心理
正所谓是“旁观者的快乐”来解决自己的烦恼
不扯这部剧的个人感受了,来说下主线人物们
1) 肩负家庭责任的大姐Fiona,family is family是她的信念,历经数个失望和绝望的遭遇之后,不断强化自己来应对一大家子的烂摊子,在痛苦中、挣扎中的成长让人动容,被她感动的人应该是最多的。在角色定义在剧中算领袖级的,但是微妙之处在于她“刚”、“婊“、”烂”之下,都真实表达了自己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不屈服的意志,可能所有人都希望看见大姐有个好的归宿,但这貌似又不切合无耻之徒这个主题,最后因为演员原因的问题最后一季没有出演,也是率先离开的人,如果按剧情联想的话,最后闪现的几幕画面来看应该是有一个较为温情的结局吧,应该是在另一个地方遵从自己开始了新的生活。
2) Lip是典型的一副好牌但总能把事办砸的人,过往的事实是:因为总有把事情搞砸的能力就遇到了比他更复杂的人和糟糕事件,大概这就是类聚的效果吧。剧情转折点就是教授的死去,让他有了清醒的机会。后来遇到性格泼辣但内心深处包容心极强的塔米,算是最终有了人生目标和努力生活的方向,看来共情的力量真的很大,是能改变生活轨迹的。最后一季会有人觉得他因为卖房子把整个家庭拆散了,但其实是剧情需求,构建完结的因素。结局是与塔米怀上2胎,结局是比较清晰圆满的。
3) 伊恩和米奇应该一起说,其实伊恩的角色设定是比较中立和融合的,但躁郁症这块引发了很多疯狂的经历。米奇是典型无耻代表啊,但深度角色是无耻的皮和温顺的心啊,这一对男男CP相爱相杀一直到第十季最终修成正果,作为直男的我看了也感动了哇,两人结局早已注定,两人就算闹上天,也会一直在一起的。
4) 黛比我预判大多数人对她印象不太好,觉得她太“作”,但现实中的人的“作”和“傻”基本上也差不多,在我看来不能理解世界的“错误”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现实里哪个人没有做过呢?自己能承担结果就行,黛比这点其实真的做到了,貌似她好像没有让别人帮忙解决她的各种烂摊子吧。我认为她是真实世界普通人们的写照,最烦的就是喜欢给自己“立牌坊“的男男女女。结局是跟危险又性感新女友在一起开启新冒险啦。
5) 卡尔aka卡神,从小单细胞暴力倾向明显,混过街头的小混蛋,本来以为他的路径应该是”社会你卡哥,人狠话不多“。但是编剧就要逆转常规观念,让卡尔从良了,但是后面的剧情来说就是为了让卡尔充当蹭热点的角色(社会事件),这点略微有点小失望,也就有了以前的卡尔比长大后的卡尔更让人喜欢的感觉。结局是正义的警察卡尔依然快乐的生活着,抵抗着社会不公平现象是他的归宿呀,看来无耻和正义并不冲突。
6) 利亚姆之前仅为道具式的角色,但后期换演员后变成了整部剧的异类,因为他真的太正常了,后来几季表现出很多自己的观点,肯定是暗中观察他老子学来的,结局就是大概率房子卖了以后跟着某个哥哥姐姐们住然后继续求学,未来可能会是家族中唯一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7) V和凯文是最融洽的组合了,V其实在剧中的配角作用就是立场正确,给其他角色做助攻和绿叶;凯文的呆傻又有让人感觉大智若愚,健康搞笑三观又正,而且貌似没有什么太大的烦恼,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角色。结局就是从南部搬走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8) 最后一个压轴的肯定是要大魔王啦——弗兰克。称他为无耻之王或鼻祖一点都不过分,能言善辩,不管不顾,无底线,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影子存在,不过这正是这部剧的核心内容。如果要总结Frank语录的话,大概文字量非常大。不过最经典的应该是第四季结尾那段和最终季最后那段,具体不透了自行感受。至于大魔王的结局嘛…当然也是画了一个句号(之前一直以为他是不死族呢)。
最后,任何事都有要完结的时候,Shameless是,Gallagher一家的故事是,生活中的种种境地也是,都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很多事不用去做周详的计划和期许,尽力去体会那些经历和过程,大多数时候,结局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这部剧确实值得一看,能让人对生活会有更多的思考,甚至随便拿出几个对白都能让你陷入沉思,荒诞之下不正是隐藏着诸多的人生道理嘛,随便引几段都是经典语录:
”人生当中会遇到一个点,让你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论出身如何,不论谁辜负了你,没有尽到他们本职的责任,没有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一切取决于你,没有借口。“
“你不喜欢你看到的,就别看!”
“这个世界上我们只需做两件事情,第一,学习;第二,应对。”
本文完。
心中美剧TOP1
Fuck you!We are the Gallaghers!!!
永远的Gallaghers永远的Shameless永远的fucked up唯一不变的是亲情与陪伴
《我在芝加哥的亲戚们的故事》
不知不觉就到完结季了,无论Gallagher一家最终剧情走向如何,我都想给它10086颗星。
十一季了,Frank嘴里说了多少胡话?讽刺了多少国家民族?尤其十一季里已经痴呆的Frank嘴里说出来的话,第一集开头就口吐芬芳了,也不耽误这9.6的分。玻璃心你看什么Shameless??你看什么Shameless???你看家有儿女不好吗???
这个年末真的百感交集,等来了进击的巨人、等来了无耻之徒,等来了追更的各种意义上的神作的完结季,就连隔壁去年开播的邪恶力量最终季都因为疫情硬生生拖到了今年年末才播完。虽然但是,我季季都在求的大姐和大姐夫能一起露个脸么?如果可以有生之年,好想再见一次Mandy。
都11季了,还有人不懂frank是什么人?
最后一集Frank住院那段哭成狗😭 去PAYDAY'S PIES是要找大姐吧😭😭farewell fucking Gallaghers8931 9.6
有些剧就是你追了很多年,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和感动,以至于最终会有一些瑕疵,但你也骂不出口,还是会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各种不舍并且给了满满的五⭐好评!
首位呼应。Fiona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贫民窟;Lip不再酗酒,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虽然艰难,但总是一步步前进;Debbie成为一个负责人的母亲;Ian控制住了自己的精神病,还和Micky班到了西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Carl从问题少年成为了一个正直的警察;Liam未来一片光明;善良的Kev和V也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至于Frank,人固有一死,但对于Frank来说,他这辈子那是真的过瘾啊!绝没有虚度光阴啊!这部剧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啊!The Fucking Gallaghers!!!没关系!我们二刷见!
第三集真的哭了 frank一语洗白 “孙辈不会对你有期望 不会索要 压力就消失了”面对着一大堆孩子 frank活的像个垃圾 但他不会不愧疚 也不会快乐 他没有一秒敢清醒 一旦清醒就要面对生活 哎 最后应该是老年痴呆了 第三集已经伏笔了 不管怎样 always family
Well,well,well,look who’s back!
反消费主义第一人Lip
最终季本是无理由五星,不过一句Chinaman did us a favor with that virus不能不让倍感不适。
“你知道我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吗?”“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Frank·Gallagher。so long,for good
希望大姐最后能回归露一下脸,不然这就不是最圆满的结束(PS 为什么现在美国影视作品里都要说新冠是中国给美国投的毒,没有证据的主观意识强加在作品里,感觉很不爽)
要是编剧给我弄个be的结局,我分分钟寄刀片到美国去
这剧,无脑五星!
在疫情期间从第一季追到第十季,取代权游,是我心中的美剧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