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后重遇的时候,不说点题句,‘现在,我们正在分手中’,其实有可能是个happy ending。很喜欢这个剧,不考虑后果狠狠的爱一遍,然后开心的分开,带着爱的回忆前行。男女主很搭,喜欢男主温暖的笑。如果男主不去巴黎,两个人坚守爱最后能怎样呢?也怕后来没有爱,只有相互埋怨吗?以为男主妈妈会因为阻拦了大儿子的爱,而会对小儿子宽容,没想到以死相逼。拥有并享受真爱真的只属于少数幸福的人吧。
我是一个韩剧迷重度患者,看过的韩剧不下百部,很多人一听到女孩爱看韩剧,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极度鄙视的,虽然以前的我一度为自己辩白,但是直至今天,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会和很多女孩一样对韩剧那么痴迷。 诸如“现实生活中没有那样美好的爱情,韩剧满足了少女们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看韩剧就是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这样的理由,是人所共知的,很多人明明知道剧情的狗血,却一面谩骂着,一面乐此不疲地持续地关注后续的剧情,我就是如此,这只能说明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在自欺欺人。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剧情现实中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观点,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虽然现实也说服自己“相信了”这不可能发生,但是我从来没用自己的大脑认真思考过,这样的剧情为什么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从来不会“真正相信”现实的不可行,因此始终带着这样的期许,希望在现实中遭遇这样命中注定的爱情,但是开始接触“批判性思维”后,我才从韩剧“玛丽苏”剧情中跳脱出来,审视编剧为观众编织的“爱情网”。 以《现在,正在分手中》为例,十年前,女主角受财团老板资助,到巴黎留学学习设计,某一天提着大包小包一脸狼狈,在街边看到了男主角的青涩的摄影作品,被其打动,花20欧元买下了男主角的“雏作”,彼时年少不得志的男主角得知自己的作品被一位女士买走,怀着好奇的目光望向异国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在十年后偶遇了女主角(当年买走他“雏作”的女士),对于十年后女主角仍把他这张摄影作品作为手机锁屏壁纸很不解,试探性地询问,面对自己当年“不入流”的作品,他开启自黑模式:曝光和构图都不怎么样,连路灯的灯光都晕掉了,一看就是业余选手。女主角面对眼前这位专业人士的“嘲讽”,毫无惭色地反驳道:“但是正是因为用眼睛来看,而不是用镜头,虽然我不懂曝光和构图,但是这路的尽头有些什么人?这场雨该是多么凄冷?它让我想到了这些,打动了我,这就够了,这就算是专业人士了,至少它给某些人带来了感动。”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每个字眼,像投入湖里的石子,在男主角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他在那一刻沦陷了,深沉的夜色依然无法掩饰他瞳孔里剧烈的震动……状似不经意地询问,对自己年少时“没水准”的作品自黑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他想要被人看见、被人认可的那颗心,曾经不被欣赏、无人问津的作品被女主角读懂了,缓缓道来的只言片语无意间抚慰了男主角曾经被冷落的心,怎能不让他震动? 每次都看见女主角为了生活工作,那么的拼命、努力,他不禁发问,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没人懂她的用心付出,依旧这么认真努力,不累吗?女主角一脸正色,因为能做的只有努力,无论如何,设计师还是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的认可,自己认可自己就好了,这样帅气的话脱口而出,立即得到男主角的大加赞许。一时间暧昧旖旎的气氛氤氲开来。 男主角之所以一直对女主角报以欣赏的态度,是因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本质上,这是一种“自恋”,自己年少追逐摄影梦,也曾像女主角一样,不管不顾,只向前看,虽然内心渴望着有所成就,得到别人的欣赏,但是不管遭遇了什么难堪,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 十年前的女主角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准设计师,是财阀之女的小跟班,也许在某一天,她也曾在凄冷的雨夜,流连在异国的街边,狼狈地躲在街角,眺望着路的尽头,瘦削的身影在昏黄街灯的掩映下,显得愈加单薄。这样的她,当然可以读懂男主角那张凄清的摄影作品,这是两个孤独的灵魂间的碰撞。就这样,这张图陪伴了她十年,每当生活不易,付出无望之时,因为害怕回到当初那样狼狈的模样,那样的黯淡无光,这张图就在提醒她,向前看,放手一搏,专注在未来。 韩剧的剧情设定就是在满足人们的美好幻想,男女主角浪漫的爱情,竟然始于十年前的异国他乡,因为一张照片,缘分就此展开。事实上,“眼中之物,即为心中所想”,女主角之所以对男主角的作品深有感触,只是因为她从照片中看到了自己,而她对照片的解读,不偏不倚“戳中”了男主角的心,相似的心境,让男主角错以为她读懂了他,但是事实上是这样吗?(这张不知名的摄影作品陪伴女主角十年,很难不让男主角以及观众过分解读为是他陪伴女主角十年,而女主角十年来压根儿不知道他的存在,看到照片只会想到自己当年巴黎潦倒的生活,付之苦涩一笑而已,放到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有后来的再次相遇,只有在异国心甘情愿地高价买下一张照片的经历) 人们总是会为陌生人之间小小的巧合或偶然而感到万分欣喜,甚至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如果这偶然成就了一世的好姻缘,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死守着曾经的偶然的“心有灵犀”,步入婚姻后,发现现实戳破了他们对对方的美好想象后,痛苦不已,最终走向分离。我们总是期待那个命中注定的人、那个“懂我”的人,能够犹如天神般降临我们的人生、悄然来到我们身旁,但是试想一下,生养我们二十余年的父母,都没办法“懂”我们,与我们“心意相通”,你又怎能强求一个之前与你素未平生的人能够“懂你”呢? 实际上,能够“懂我”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恋”本能,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来懂我们,理解我们,这是因为我们想要“被看见”,我们希望自己的需求被看见,自己的付出被理解、自己的能力被认可,但是一个人一生中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幸福,就取决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走出“自恋”。过于自我,总是要求别人的人,眼里只有自己,注定看不见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是相互的,没有血缘关系更是如此,唯有主动走出自己的世界,看见别人,才会有得到幸福的可能。 在青年作家刘同的一次新书宣讲会上,有个男生问他心仪的另一半大概的轮廓是怎样的?刘同刚开始还玩笑式抗拒,但后来还是坦率的回答了,大意是:两个人各自独立,彼此尊重,拥有不同的世界,却能相互包容、欣赏对方。 他的回答让我想到了我们在两性交往中常听的一句话:“我觉得我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们下意识第一反应是认为这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但是刘同的回答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句话,如果两个人对彼此来说是对的人,那他们一定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而是两个世界的人。 相处之道,最基本的是“尊重”二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过分强调自己世界的人,其实是不允许别人拥有自己的世界,直白来说就是不尊重对方。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为了对方,愿意走出自己的世界,来到对方的世界,交换彼此的世界,就好像一个人拥有了两个世界般富足。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会共同成长,彼此成就。就像罗伊•克里夫特在《爱》这首小诗中描述的那样:“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和你在一起,成为了最美好的模样。 很多人会说,这样看来,我们对另一半的期待似乎更高了,如果另一半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广阔丰富,也许并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又该如何?这就涉及到一个界限问题。一切有压力的关系,都是不自在的、不稳定的。 真正的爱,是求同存异,是包容,是信任。你养猫,我喂鱼;你种菜,我侍花。互不干涉,愿意的话,可以交流交流心得。 只要没到厌恶的程度,时间久了,我愿意为了你,去了解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些,不知不觉间,我们彼此,竟然为了对方,做了这么多的改变…… 美国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相同使人联结,相异使人成长”。如果人们从来没有发现他们的相同点,他们永远不会走到一起;如果他们没有发现彼此的差异,他们不可能发展出一段真实的人性化的关系。认识差异、处理差异,是所有亲密关系都要面对的事情。 一段亲密关系,之所以能够长久,核心在于,我们善于不断地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彼此之间一直有爱在流淌。就像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说的,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在这场漫长的爱情马拉松中,也许有人曾落后,不要着急,请你停下来,等一等那个人,待你们步伐一致,一起携手向前就是了。
没分就要分,要分还没分。
通篇都在围绕分手,可能很多人光看剧名就觉得有点混乱,这也是我始终拖着这部剧一直没看的原因。
近几年的韩剧,关于霸总、浪漫纯爱题材已经不多了,在恋爱中掺杂现实的无奈,在生活中描绘人性的复杂已是常态,没有夸张的表情和一语惊人的台词,温馨却又淡淡忧伤,如饮一杯葡萄酒,苦涩中的甜和回味,最是记忆深刻。
从主CP来说,很多人觉得张基龙和乔妹不够有CP感,乔妹的演技随着时间的沉淀多了内敛,张基龙外形并没有刻意在帅上用力,俩人的化学反应在我看来还是OK的,毕竟30多岁的恋人相处模式如朋友并无不妥,俩人演技还算过关。坏人不坏,作恶的理由也是一些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纠结要不要在一起的主线剧情虽然有的墨迹,但是整体剧情不拖沓,配角们的演技可谓可圈可点。
剧中女中三人的闺蜜之情是一大看点,友情不在于说辞上的好,而是你遇见事情的时候我是否能够站在你身边支持你,这点三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恰到好处。从女二对男主的倾慕到发现女主和男主的互相爱慕后放弃,到事业型女主无论多忙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女二和女三需要帮助的时候,以及女二为女三圆梦走秀等情节,将朋友间的摩擦、包容和互助一一道来,不禁让人感慨:朋友无需多,有2-3个懂你的人即可。
相比于主CP,我更喜欢女三美淑一家。她似乎更像是现实中的我们,普通家庭主妇、家里鸡毛蒜皮、上班族老公出轨等,美淑是全剧赚足我眼泪的一个,老公出轨后自己身患绝症,一个人想抗下所有又不想早早告别,当生命的时间所剩无几时,想做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体面的离开,体面的和老公分开,哪怕知道老公出轨也依然平静的过往最后的时光,只想留下好的记忆,这也许不是所有人的选择,但我认为是最正确的选择,当然,美淑身边还有女主和女二这样的死党,没有事业和爱情的女人,至少还有真挚的友情。
而女二和男二CP更像是传统韩剧的剧情发展,浪漫型爱情喜剧,事业爱情双丰收,但是双赢的剧情生活中少之又少,观众在看剧时短暂的幻想一下,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的阵痛中。
如今出圈的韩剧更注重写实,如社恐谈恋爱的《今生第一次》和讲述上流社会纷争的《顶楼》,或许是第一批韩剧迷已经从十几二十岁步入到三十四十的中年,从对恋爱的憧憬到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韩剧编剧们也与时俱进的在进化,抛弃了绝症、车祸和失忆梗,加入更多现实主义题材让故事更耐人寻味,这也对演员的演技有了更高的要求。
没有大呼大叫的对白,多的是平静的叙说和娓娓道来,当面对质也不需要大打出手,隐忍的忧伤远比大哭来的更痛彻心扉,这是中年人的日常无疑了,生活已经把棱角磨平,哪里还有力气去悲伤,不如多向前(钱)看来得更真实。
分到最后,还没和的似乎只剩下女主爸妈,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早已种下心灰意冷的种子,在心里随着被忽视的时间默默生根发芽,直到一个“假出轨”的导火索而爆发。想分开是心死,不想分开是几十年中剪不断的牵绊。女主妈妈的信,也道出了很多几十年夫妻中女方被忽视的心痛,不是不曾相爱,是爱已被日常琐碎吹散,两位老演员的表演很有代入感。
全剧看下来,很多剧情都是扣题的,只是主线CP似乎缺点什么,特别是结尾的交代,感觉没说完整,几条副线的感情和表演更吸引人一些,编剧可能对配角用力过多,整体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剧,值得一看。
先说演员,两个演员的演技已经进入套路化模版状态,借用内地某导演形容某女演员的说法就是演戏演太早,导致演戏不过脑子,想要过脑子的时候已经晚了…
宋慧乔的哭戏真的经典,但是这两人的对手戏给我一种宋慧乔和张基龙谈恋爱的即视感而不是河恩英和尹在国在谈恋爱的感觉。张基龙的演技巅峰停留在《过来抱抱我》之后一路下滑…宋慧乔的演技巅峰在早中期,甚至是《太阳的后裔》都比现在要好。
人设方面,男主是从小呆在法国长大的摄影师,是家族私生子,只有哥哥关心他,但是哥哥从来没有对女主讲过有这个弟弟,现在的妈妈是男主爸的原配,男主在男主妈眼中就是自己老公跟小三出轨的证据,之所以现在对待他视如己出,是因为男主那个学习非常好拿过数学奖的哥哥去世了,说白了,男主在小时候作为私生子是被放逐在法国,很少踏入韩国,长大后被作为哥哥替代品被爸爸原配接纳,这样的男主养成了浪荡爱玩而且随性的性格,那么问题来了,虽然张基龙看着像20+,但是我估摸在剧中角色应该有30+,30+的角色一辈子都生活在不被人认可作为被人当作替代品的存在是怎么会爱上自己的哥哥的前女友还死心塌地的?编剧是不是玛丽苏编多了真以为海王会上岸,不婚主义者会结婚吗?一个在法国生活了30+的人,会因为未知的爱情突然放弃法国的一切跑去从来就没怎么接纳自己的韩国?这是怎样一种奇特的心态?张基龙的演技很显然很难hold住这样的情感复杂的角色,演成了普通的玛丽苏男主…
宋慧乔这个角色,我就当编剧对法国读书费用等等一切背景知识没问题好了,只看女主的人设给我一种矛盾感,能在少女时期为了野心甘愿当有钱女同学的伴读,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忍受着人格上的贬低,法国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怎么会是一个现在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前途的痴情女呢?这个人设很像《密会》女主角的人设,但是那个女主角的转变过程编剧导演很好地刻画了出来,而这部剧没有…还有那个被谈了两个月前男友“潜水分手”造成十年心理创伤的桥段让我觉得非常搞笑,就一切都很矛盾,你可以表现出女主为了爱情和事业的纠结,但是你把一个快要40岁,为了自己的野心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女主之前还在约炮突然写成想要结婚的恋爱脑这就是编剧功底有问题…
当然更有问题的是故事情节,弟弟爱上哥哥前女友,两个30+的人谈恋爱父母跟脑子有病一样还把他们当小孩似的阻止,就那么的老套,编剧能不能看看韩国现实的生育率,已经跌到负增长了,不仅是韩国,我们国内也是一样,这些编剧能不能与时俱进地挖掘一些现在真正的年轻人不婚不生小孩谈恋爱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就是放过时尚行业吧,这几年欧美对于时尚行业的讨伐真是完全没有触动韩国对于时尚行业的一种美丽幻想…编剧开头渲染了一通韩国时尚业全球起飞,后面突然又写了韩国消费者对国内品牌服装的不买账,真是自相矛盾,既然不买账,那到底时尚行业的什么东西在起飞?我觉得唯一不错的是韩国国内品牌遭受中高端消费者嫌弃这个点,事实上时尚后发国家都存在着这个问题,这个点深挖下去搞不好可以写一部非常不错的反应时尚行业现实的电视剧,这部比这部玛丽苏好看得多…
很多人说乔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演少女。拜托,里面人物的年龄设定就是接近40好么,挺符合乔妹的。
很久没看剧了,追了两集,作为老阿姨还是有心动的感觉啊。只不过不知道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感觉应该是虐恋吧,毕竟是已故哥哥的女朋友,再加上妈妈也不会同意。但是看得还是挺爽的,成熟女性,思想成熟,不轻易相信爱情,经济独立,头脑有想法。男的也不是小白,不冲动,知道自己的需求,而且好会调节气氛。是一个非常错的男性之选啊。
好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啊
看到那些热评就头疼:乔妹很憔悴,没有CP感,上个世纪的言情小说剧情。。。这些人真的有看剧么?另外,简单粗暴地将剧情定性为女强人的年下恋也颇失公允。
首先这剧不只是在讲爱情,其中友情和亲情都占很高的比例,而且都在保证一定戏剧效果的前提下、呈现了最为写实和打动人的描绘。虽然女主确实比男主大几岁,但是剧中从未直接点明,也并未将这个年龄差作为卖点,更是没有通过剧情体现女强男弱的设定。实际上,男女主在心智、能力、外在等各方面都很匹配,没有谁处在弱势一方。与其说剧情是年下恋,不如说本剧没有将年龄作为考量恋爱的因素,只是爱情恰好降临到了有年龄差的都已年过三十的两个成熟人身上。
只展开写一下最受关注的爱情部分——我愿称之为人类爱情的天花板。除去完美的缘分设定,男女主在爱情中的表现都太赞了,是我向往并愿意努力靠近的凡人天花板。爱情是此刻的感受,爱时便要好好爱,分别时便要好好分别。不管是爱还是分别,这部剧都给出了完美诠释。
在缘分设定上:男女主在灵魂上高度契合,虽从未谋面但两人早已在灵魂层面相互吸引,这方面的情节设计极佳,记忆中没有任何剧能够给出如此打动人的描绘;在身体上彼此吸引,早已有灵魂牵绊的两个人却并不知晓,但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能被对方的身体吸引;即使一次次地错过,但相逢的次数总是更多。编剧将这两个层面的相互吸引,割裂开并分别进行大篇幅描绘的做法,很新颖。所有这些设定都令人可望不可求,不敢说这在现实世界中一定不会发生,但肯定非常非常非常罕见。我们普罗大众只能在剧情中沉浸式地体验一把这样的美妙缘分了。
男女主的表现,也完全没有辜负这天赐的良缘。
虽然各有各的创伤,但两个人依旧拥有爱的能力和独立且令人欣赏的灵魂。男主最先发现了两人过往在灵魂上的牵绊,但他同时也知道了现实中的巨大阻碍。他试探、确定自己的心意、努力争取,同时保持着阳光心态的样子,让我重新犯了花痴。干净温暖的笑容总是让我毫无抵抗力。打动我的是他并没有将过去的缘分告诉女主、以便利地用此赢得对方的心,而是说“罢了,过往种种都不说了,我要从零开始”。是呀,过去曾非常契合又怎样?重要的是现在。欣赏男主的自信和愿意为爱付出的态度。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人,往往是占有欲大于一切,为了得到可以不择手段,曾经一丁点儿的付出都会被不断提起,以此作为绑住对方的筹码。感情这东西,不应该只看此刻么?
除去社会的压力和亲人的阻挠,男女主还面临着现代人特有的困境。现代社会高速的流动带给我们更多看世界、认识不同人的机会,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难以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爱情是真实的,两个人有着不同的前进路径也是真实的,这两件事都很重要,谁也不能取代谁。爱情和事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它们却相互依存。如果选择放弃其中一者,最终另一者也会因此消亡。编剧深谙此理,让她笔下的男女主给出了这样的困境下对爱情的最佳诠释,还温柔地让他们在剧尾得以再度相逢。
最终女主没有追随男主去巴黎,做了在她那个位置应该做出的成年人的选择。但同时,她的爱情是真实的依旧浓烈的存在。她赶去机场送行并告诉男主这一点时,我非常感动。她只想让男主知道他依旧被爱着,不去巴黎,并不是因为她不够爱他或者不信任他 。而男主也充分理解女主在她那个位置做出的决定,他之所以选择买机票并邀女主一同前往,也只是想表达出自己依旧爱着的心意。他在机场告诉女主,独自去巴黎并不表示他已心灰意冷。
看到这里我真的是哇地一声哭出来,男女主都不让自己的占有欲占上风,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对方的感受,这不就是最好的爱情么?最精彩的部分是,分开的两年中两人虽很想念对方却从不联系,都只是将这份感情作为在各自领域中努力前进的力量。为什么说这里很精彩呢?因为只有这两年没有联系,才能说明他俩在机场的那番话是出于爱而非自私,是为了让对方知道自己仍旧被爱着,而不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以伺机再次拥有对方。爱就要给对方自由。
他们是幸运的,最终再度相逢。相逢时男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更是表明了编剧的意图。男主虽期待再度相逢,却并没有试图绑住对方。所以再次相逢时看到女主身边的男人,他先是心中一沉、后又发现并不是她的男友而欣喜万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太动人了!这是最打动我的爱情呀!
男女主都非常珍视爱情但没有恋爱脑(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非常难把握的尺度),成熟地处理着现代社会给爱情带来的困境,这哪里是上个世纪的言情小说剧情?不能更加现代了好嘛。剧中另外几条线的爱情也挺动人,女主妈妈做家庭主妇的委屈之类,都让男女主这处于主线的爱情更加合理、动人。很喜欢编剧将“分别”这样一个现代人都会面临的困境拉长到更广的时间维度、一帧帧地细细描绘,我感受到了,也被治愈了。
剧情再老套又怎样,我就是来看乔妹和基龙谈恋爱,剧情真快,基龙的演技又好了,乔妹演技又好,穿搭也好好看
两个演员的演技已经进入套路化模版状态,没想到2022年我还在看这样的电视剧
剧情老套做作但不妨碍少女心泛滥。y1s1,乔妹脸真的垮了,眼睛里也没有光了,不过不影响她依然是这个年纪里的漂亮女人。时尚行业的背景设定,设计师和从业者的妆发和穿衣都太土气了吧……╮( ̄▽ ̄"")╭
又土又上头,韩剧就是拿捏了我这种土人
短评真有意思。
当人生的疲劳压过体内的荷尔蒙,我就不会在心动了
为了乔妹的颜看了半小时 好没意思 男主好丑 一点都不搭
82年的乔妹演38岁的女主有什么问题吗?说女主尽显疲态的可能真的没受过社会的毒打吧…
我一个又学法语又学二把刀韩语的人,看这部剧真的太练听力了。
剧情真无聊,张基龙资源真好。
79/100预订。刚看第一集……OMG从顺风妇产科开始我第一次觉得宋慧乔老了。法令沟藏不住,还有眼神中的疲态。。。。
3.5吧,时尚圈的题材还挺好的,就是滤镜太差,片头一出来我以为是巴黎恋人。二就是真的真的太讨厌哥哥弟弟爱上同一个女人这种桥段了,哥哥不在人间也不能接受那种。三是女主虽然疲态尽显,倒是跟里面人物挺贴合,不会心动,专注搞钱。而且这个分手中的剧名挺像宋现实生活的写照吧,用这个剧告别婚姻?!男主真的到现在看了他这么多部剧,唯一我觉得跟他搭戏合适的是我的大叔里的IU,这两个人有荷尔蒙。
老套剧情。一个弹幕说:男主像李玉刚。哈哈哈哈哈哈
感觉太后之后,宋就直接把“看我岁数这么大了还保养这么好这么成功”的感觉刻在演技里了。上一部还勉强能看两眼,这部感觉已经越走越远了。。以前觉得虽然生理年龄比我大,但视觉上真的是水嫩嫩娇滴滴的乔“妹”。现在这种瞪着眼板着脸微张着嘴装纯真的样子,实在有装嫩大妈的前兆了。赶紧从不老幻想中醒醒,整点靠谱剧本重新搞演技吧ps,感觉男主演技在别的剧里还不错的,这部也是有点浮夸油腻得下头了,是一整个泛着油光的剧组没错了
宋姐现在拍剧是不挑本子了吗,啥啊这都是。
宋慧乔好歹也是韩国时尚圈的人 演这种角色不尴尬吗?
时装设计师和摄影师的故事,好像又要被种草很多东西了。让我们看看这次乔妹会和哪位男演员假戏真做。
土但看
宋慧乔对人设的把控真的无敌 无法理解说她演技不好的评价 只能说剧本不太好 而且这年龄差是不是有点大啊 又怀念朴模建了……… (和林秀晶 不是 走错场了 在隔壁演老师呢
妆化得有点浓,没有曾经的水灵了,剧情老套浮夸,没有cp感,是不是该考虑接点有深度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