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集来看,感慨最深的就是本剧对于人性的多层次刻画,我想从人物的塑造来讨论什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善”。
记得看王小波散文的时候,他讨论过,中国人缺乏个人尊严,相对而言,中国人也就缺乏社会公德心。原话记不清楚了,大义是:一个人,在家里、单位里,是个有尊严、有人格的人,走出这个家族和单位,就啥也不是。王小波的潜在逻辑是,一个人既然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他也不会尊重这个社会,所以才有这样的怪相:把家里一亩三分地打扫地无比整洁,一出门,走到楼道里就会乱扔垃圾。王小波并没有因此觉得,缺乏公德心是可以被原谅的。对于不尊重个人的社会和缺乏自尊的个人,王小波都是持批判态度的。
锥子的两位男主人公,池贤宇饰演的李秀仁,安内相饰演的具高信,明显是属于“大善”一类,因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可以放弃个人利益,这种人境界较高,注定在社会中占极少数。
更多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善”。其中,戏份较多的,就是“小鲜肉三人组”——金显祐饰演的果蔬部门的周强民主任、金钟云饰演的水产部主任黄俊哲、朴时焕饰演的南东协。周和南,都是在外界伤害自己朋友的时候,才拔刀而起的。包括那些觉悟不高的大婶们,也是在领导层诬陷黄俊哲,感受到同阶层的唇亡齿寒之后,才开始慢慢接受李科长和工会的。
周强民,是他们之后的佼佼者,因为他的头脑清醒,他的善念,被一点就透了。当然,之前部长到处收买人心,他也被骗了,怀着可能会升职,取代李科长的念头,也在孤立李科长,虽然还不至于给科长暗自下绊子。作为朋友,他是很讲义气的。水产部门的黄俊哲受诬陷之后,为了保护老朋友,周强民马上站到工会这边。但是这个义气,既然是对朋友的,格局就比李秀仁小了些。周强民自己,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对李秀仁很敬佩地说:您是真正的男人,我以后喊您大哥吧!
金钟云的演技也很好,把一个盲目信任上司,被诬陷被伤害的角色,演得很真实。他虽然是在伤害到自身利益之后,才起来反抗,但是因为经历过无助和绝望,他能最深地体会到工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朴时焕饰演的南东协,作为小鲜肉三人组中,负责花痴和搞笑的角色,不被黄头发的金佳恩当成男人,他的确还处于心态未成年的状态,很容易冲动,但也是最富有热情和活力的一个人。
更多人的善念与正义感,是需要在很大压力和很大的觉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的。这些人,就是超市的员工大妈们。在男尊女卑的韩国社会,本来是男性养家糊口,但是由于经济危机,大妈也得出来工作。她们为了面子,声称自己只是来“挣零花钱”,为了保住饭碗,可以任由上司责骂。最胆怯的她们,也是超市的最底层,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她们,所以,她们对彼此的处境,有很深的同情心。考虑到她们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压力太大,种种顾忌太多,她们能够战胜自我,敢于团结起来,挺直腰板起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也是最大的成功。她们的捍卫自我和家庭,也可以构成一种善。她们势必会最晚也最坚决地加入到工会斗争来。
最后,就是大财团、外国上司、部长、其他科长的自私。人都会自私,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因为自私,为了保护自己,就把别人踩到脚底下,那就是恶。当然,在剧中,恶被表现地也是有丰富层次的。
法国店长的恶,是在借着“入乡随俗”的由头,一点点丧失底线。部长的恶,是一种察言观色,巴结上司,践踏努力往上爬的卑微。其他科长的恶,则是跟随恶势力的无脑、怯懦和浑水摸鱼。
真实故事,韩国拍摄过电影《外宿》,是以罢工的超市大妈们为主角的。参考了豆友k40134537的评论,找到相关资料:
剧情开始于2003年,韩国的家乐福员工正在成立工会。
事实中,经过大家的努力,到了2005年,情况还比较乐观。在国际上,工会加入韩国私营服务业工会联合会(Korean Private Services Union Federation),并通过上级工会成為了国际服务业及白领工会(Union Network International, UNI)的会员。之后,得到了国际工会的援助,在国家工会向家乐福国际总公司的施压之下,2005年秋天,韩国家乐福工会与资方达成第一个劳资协议。
在韩国国内,家乐福工会还帮助自己的同业人员和同行工会。沃尔玛并购韩国的万客隆(Makro)之后,原先的万客隆工会受到新老板的打压,家乐福工会联系国际工会,声援沃尔玛工人。
家乐福退出韩国市场之时,工会也取得了一个大胜利,就是要求并购条件是不得裁员。最后,家乐福方面选择了一个承诺不裁员的买家——韩国的衣恋集团(E. Land)。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服装品牌。
但是,2005年前后的初步胜利,只是一场大斗争的开始。
到了2006年,家乐福和沃尔玛一起撤出韩国。家乐福的32家门市,都归入韩国大财团自己手中。事实证明,韩国资本家比法国资本家更狠。
切入政治背景:
韩国的民主劳动党2000年成立,2004年在韩国国会选举中,获得10个席次,成为国会的第三大党。在街头和国会的双重斗争下,才迫使2007年7月1日韩国实施新法“在同一事业工作超过两年的临时工,资方必须与他们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漏洞,好让雇主能在新法实施前裁员。
这个背景,好熟悉,我记得中国国内,也是新版劳动法颁布,曾经引发解雇风潮来着,可是不记得是哪一年——
之后,超市解雇超过千名员工。员工在工会组织下,开展大规模的抗议和罢工。超市员工,占领了超市。科长试图收银,但是不熟悉收银机器,被员工“千元以下刷卡”的举措,搞得狼狈下场。
底层员工,基本上是在工会的领导下,孤军奋战。资本家封店,断水断电。警方,甚至以避免混乱为由,不让群众送水和食物进入超市。“来源不明”的黑社会殴打罢工工人,造成最少两个人重伤。
在资方没有任何妥协的情况下,民主劳动党压制工人与之谈判。
警察抓走上百名工人和工会领导。但是,工会和工人通过民主开会的方式,一步步讨论行动计划。众多大妈,得到家庭支持,坚持日夜抗议。
甚至在集团到香港融资的时候,工会代表到香港街头抗议,要求港人抵制压榨工人的黑暗资方,这个行动得到港人同情,韩国资本家的融资计划落空。
最后,罢工取得了有限的胜利:大部分员工,成为了正式员工,恢复工作。
但是,工会的核心领导层,没有得到聘任。
这就是锥子的命运吗?
期待电视剧的后续部分
资料来源:台湾人撰写的《外宿》影评
地址链接
//leftasia2011.wordpress.com/2011/03/16/很多人或许是jtbc制作人他们可能想用“继未生或第二个未生”之类来做宣传。不知道,俩剧里的所谓明星阵容有多受欢迎。还有俩剧的剧情也不是水货,而且稍微接地气。
只不过 ,社会意义和现实批判性方面,“未生”远不如,不,“未生”不能算是什么批判性的,此剧动用比一般口水戏剧更为扎实些的剧情来,还是要如何拼命地顺应这个不平等现实体制,很成功的主流影视作品。
反观,此剧是真的很难得的在大众影视媒体上制作并上映的、深刻的现实批判题材作品。但也不是那么教条且乏味,里面确实很细致地描述了从厌恶工会,同意把那当成主流舆论所定义的“赤色分子”到开始意识到工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就得团结抗争,但又在稍微不同的个人利益问题上互相埋怨和排斥等等,非常地精确地描述了。当然,此剧原作者就是依据实际题材和工运活动家的实际体验来写的少有的劳工漫画。
有些惊奇的是,扮演劳动咨询所具所长的安内相和在剧中给他免费提供办公室的大学时代一起做学运的戴眼镜的具所长朋友出演的那位(实名 禹賢 )在现实上也是好友。。都是延世大学神学系的,安内相本来相当牧师的,但在大学里接触马克思主义,从而走上学运工运,还有做过农村运动。 俩人在80年代韩国左派学运潮里也都是活跃过的骨干,安内相因抗议美国政府扶持韩国当时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与另一位现在也做演员的朴哲民一起制作炸弹,边喊着这是炸弹边投在美国领事馆的文化园(但那个没爆),被那里看门的警察当场逮住,坐牢。出狱后一度对生活厌倦,在以前做学运的朋友建议下开始了舞台剧演员。后来,安内相就把那位好友也拉过来当演员了。
http://bbs2.ruliweb.daum.net/gaia/do/ruliweb/default/community/2078/read?articleId=20656465&nil_id=14&objCate1=497&bbsId=G005&t__nil_ruliweb=best&itemId=143&t__nil_ruliweb=best&nil_id=14当然,剧中的具所长是作者根据好多人参加工运和劳务师作为模型的,其中一个就是现在当圣公会大学劳动学院主任教授的 하종강。
//m.search.daum.net/search?w=tot&nil_mtopsearch=btn&DA=YZR&q=%ED%95%98%EC%A2%85%EA%B0%95 http://media.daum.net/economic/all/newsview?newsid=20151208142107290剧中一号主角的原型是前 衣恋E∙LAND的工会委员长 金景旭김경욱。
visualshock97.tistory.com/m/post/90
他们当时罢工500多天,而且像剧中一样,金景旭关注比正规职更为劣势的合同工和派遣工,要把合同工也包容下来入工会了,这是只有那些铁饭碗们——正规职(编制内员工)组织工会的一般情况是不同的。结果,就是金景旭等工会骨干六人被解雇其余员工都被复职了,金先生还坐了六个月牢,后来他就隐姓埋名了。不像一般的组织罢工过的骨干,之后他们往往就被韩国俩大工会之中的一个组织里当全职的活动家(一个是偏左的民主工会,一个是偏右的韩国工会)。
电视剧是,还是让观众不让太郁闷、为了收视率只把李科长调到闲职。而且,本打算是二十几集才完结的。但是不知是一些广告主的压力还是收视率问题,看了最后的十二集时也能发现,很多情节发展结束做的太不自然。包括协商成功,就是一次说几句完结了。
很有意义的题材,但故事节奏略沉闷,除了郑部长这个人物塑造得比较立体丰满以外,其他反面角色都有点脸谱化。底层劳动群体中,男性角色大都是自身问题的苦恼(身体疾病、被原生家庭牵绊、性格或冲动或软弱、为正义信念而抗争),但所有的女性角色基本上都是被家庭拖累(丈夫有疾病、丈夫失业不振、儿子有疾病、儿子无业),看得我菊花一紧,更坚信了不婚不育保平安。
好吧虽然这是一部好剧但是我还是没能追完——心态浮躁,还是看些没营养的青春偶像恋爱剧吧。。。池贤宇演的很棒~
作为本命的首部剧来看,看到的不单单是本命。真的希望有朝一日,中国成为一个能够拍出、敢于拍出有关民主话题的电视剧的国家。
《资本论》的核心观点是提醒世人要向榨取劳动时间的资本家争取权利。这剧揭露了来自工会强大的法国老板如何在韩国没有顾虑的鱼肉劳动者。李科长在军校开始醒悟到如果不能改变体制,那么就算自己挺身而出也只是一时之勇而已,就像他父亲。如果不改变现在韩国恶劣的企业文化,这剧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很有深意的电视剧,也因为在类似的环境呆过一年多更有体会,好多话语看的流泪,很多情节也很振奋人心,但结局还是挺虚无的,其实斗争了这么久,底层劳动人民的环境改善多少呢?新的领导层上来只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剥削,胜利也只是自己理念的胜利而已,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在竞争中输掉还能怪别人吗?输不是罪,我们不是为了惩罚而生活,而且我们也不是在赛跑,而是在生活。我们不是输了,我们只是太平凡了。我们的国家,并不是为了惩罚平凡而存在的。
韩影感的电视剧,太现实,看着不轻松
在微博上看到这部电视剧,现实类的~赶紧找来看,第一集就具有吸引力!一集接一集!到现在看完,想起《熔炉》~在这部剧里,爱情基本没有~后来几集才知道男主有妻子和女儿~很多无奈,人都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只是有时候却要伤害别人才能换来自己的“美好”生活。压迫者又是被压迫者。所长,看似万能,
整体基调就略沉重,所长的背景更是过于阴暗了。。。如果有条稍微明亮的副线可能会好点,看下来心情略压抑惹。。。剪辑也略显生硬,总是强行切回忆线。
看到这部被拿出来和《未生》相提并论,于是好奇地看了。本子基本囊括了那些高分韩国电影的必备元素:真实故事改编,抨击社会现实,讽刺现有体制,挖掘内心苦闷,再闪一闪冲破黑暗的锐利,就是看到后面无力感太多其实有点心累,跟未生还是没法比的。
一般啊。。。分这么高
两大男主的演技真的很强大 网上一片好评 可收视太低迷 让人惋惜估计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生活并不让人感兴趣又或是本来就在比这部电视剧残酷百倍的生活中战斗了一天的人们 就想在休息时间里找一个可以让人暂时逃离的洞口的电视剧 又或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 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闲暇时光欣赏电视剧
刺破时代的作品 像锥子一样
整体看得都很沉重,全员演技佳。公会与公司的斗争,以及内部的矛盾看到了权力的从成型到最后争斗的发展过程。具高信、郑敏澈的塑造都很棒。李秀仁的自我矛盾,与军队中的经历闪回交替出现,将人物的犹疑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说清了来龙去脉。也反映了正是这种斩不断的犹豫,导致了韩国民主运动残留的尾巴
金钟云最帅qwq
池贤宇。实力派!
虽然仍然有诡异或者说幼稚的地方,但真的也无法再要求更多。我稍微有点明白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惧怕曾经的我们了。但我们也离乌托邦越来越远了。也稍微有点明白了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伟大的梦想,为什么马克思的著作也曾石破天惊(?)。话说第三集购物车滑滑乐真的笑到打滚哈哈哈哈哈哈
#電視劇# 一個精彩的故事可以令你喜歡上所以演員。因而這個劇,我認識也喜歡了池賢宇金佳恩安內相金顯祐金希沅。主角配角都寫得好飽滿好真實。跟另一個社會現實劇《未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比《未生》描述得更現實。
池贤宇这是要秃了吗 都说韩剧女主是瞪眼演技 各种情绪都通过瞪眼来表达 看来韩剧男主也有这技能 和安内相飙戏真的是分分钟秒成渣
jtbc以后要是走出一位韩国总统我都不会觉得奇怪的。
价值观,切入点都特别好。但越到后面越发现超市的格局有些撑不起主题,男主的坚持也束缚了剧情的推动。最后草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