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立意还是不错的,案件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女二和上司真的都很好
最爽的但是最不现实的是那个吃软饭出轨丈夫中彩票好不容易把钱要过来之后家暴闹离婚最后被撞die 14亿全分给他老婆 (说实话爽是爽 就是有种强行he的感觉)
这部剧真的让人感觉到反婚反育典范了哈哈哈哈哈
尤其是看到那个被诬告的公司即使最后胜诉了但因为舆论影响而倒闭了的时候真的深刻理解了律师不为正义而辩护
让我对于没选到法学专业也没那么遗憾了 很多时候除了人身安全真的怕良心过不去
但我真的很不喜欢这部剧的感情戏(特指女主男主、女二男三) 刚开始根本不敢开倍速因为害怕跟不上 后来一到感情戏就觉得煎熬二倍速也好慢
真的磕不动男女主 不知道是因为男主没有“男主脸”还是他们的感情设定太过玛丽苏
男三到底为什么能洗白啊 女二那么好为什么非要给她配一个配不上她的卑鄙男啊 编剧是见不得优秀女性独美吗? 不说其他小动作 就凭他为了陷害女主竟然以女主名义把公司内部材料寄给竞争对手这点就其心可诛应该滚出公司了好嘛 不能因为对方正直没用这个材料就当无事发生吧 而且我也很疑惑女主在收到这个材料知道公司有人陷害她之后竟然毫无反应没跟任何人说也没有任何处理措施......
很喜欢十二集的女性诉讼律师 但很讽刺的是她每次都败诉
这剧让我真的看到了母职惩罚 深刻明白了“没有儿孙我享福”
当年太守美本来就不愿意生下来 是女主爸跪下来求她生的 也承诺了生下之后会自己抚养绝不会出现在她面前
在这么明确的双方责任约定下(而且是女主爸主动提出)多年后女主爸依然谴责太守美“生而不养” 一切都是自己主动提出的 在她不愿意生育的情况下求她承担极大的生育风险生下这个小孩(热知识:生育对女性的危害大于堕胎)并主动承诺养育责任全由自己一人承担 之后还要谴责她“生而不养” 而且太守美承诺让他们父女俩出国既能享受很好的心理治疗也能有稳定的工作 在女主爸承诺没完全履行的情况下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本来她就不应该因为女主而被大众谴责道德审判
合理怀疑一下当年女主爸到底是真的想要这个孩子还是试图用这个孩子挽回太守美绑住一个白富美 并在这种意图失败时太守美真的按照女主爸承诺的来做时恼羞成怒反过来谴责她怎么这么狠心
我觉得太守美不是太狠心而是还不够狠心 当初就不应该因为女主爸的乞求而生下这个孩子 后面还使得自己背上大众的道德批判枷锁给自己埋了坑
请女生记住:男的没有生育权!有子宫才配谈生育!永远不要为了谁去生小孩!行使生育权一定是完完全全基于自己个人意愿!自己想要才生 不想要就坚决不生!
看到韩代表在没有明确表露出要利用女主的时候 女主爸主动提出她可以利用女主一次 在后面韩代表真的按女主爸所说利用女主了女主爸又开始你怎么真的按我说的做了时我真的会笑 这男的真是一点都没变 既然觉得做不到就别主动许诺啊 总是这样谁受得了 女主爸再怎么担忧女儿的工作也不能背信弃义让别人利用女儿攻击太守美 他到底有没有良心 也是 从女主爸在大学时就给太守美搞出孩子这一点来看就不是什么好男人 这种男的太守美当年就应该坚守子宫道德不给他留后代 当然女主爸对女主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了 就是他真的对不起太守美
太守美错就错在当年心软没有坚定自己的意愿而生下了女主 以及在女主弟弟犯错想要主动自首时担忧自己的政治前途试图掩盖 其他地方根本无可指摘 如果她不走政治的话这些也都不是问题了 唉她真的妥妥是被这对儿女拖了后腿(当然儿子没错女儿也没错) 太守美后面还为了当好儿子心中的好妈妈而放弃一直以来追求的部长(弹幕有一句说的很对:好妈妈真的是新时代牌坊) 说实话有一点点磕女主和女二、韩代表和太守美 哈哈哈哈哈这部剧的女性真的都不错的
那些说什么性别互换的真的ex人 女性冒着生命危险生育孩子所承担的巨大风险都被这轻飘飘的四个字掩盖 是不是电视剧没拍这个过程你就觉得生育是件很简单的小事啊 等哪天男性也能生育的时候再来说什么性别互换吧......
《非常律师禹英雨》,虽然“自闭症天才女律师”这个设定有点过于主角光环,但整部剧依然充满了人文关怀,并很注重平等感。
剧中爱情的部分也写得简单却有波折。用了一些电视剧的常用套路,但的确非常管用。
在爱情故事中,世俗原因造成的分离(如一方出轨,两人之间信息不对造成了误会...)带来的伤心感通常都是很足的。但“都是在为对方考虑,却还是要分离”,更易让人感到心痛和遗憾。
本剧第13,14集两集讲了一个单元故事,而其中关于【期待落空】这一笔也设计得很好。
女主禹英雨非常喜欢鲸鱼和海豚(这个设计点也是常见且巧妙,和她的自闭症相结合,设计出了非常多动人的情节和台词。所以,在人物阶段,设计好一个人的爱好,通常可以给人物带来不少加分)
这一集的前情是女主禹英雨和男主李竣浩已经表明心意进入恋爱阶段了。(PS,我也很喜欢这部剧传达出的女性重视工作,而“我喜欢你,是因为你就是你”的观点)。
在这一集里,团队一起去济州岛出差接官司项目,而他俩从去之前就决定了要去海边看海豚。
【看海豚】这个事件,也已经在前头的戏做了很多铺垫:
女主强调过海豚并不合适生活在水族馆,而这三只海豚属于首尔水族馆放归,此时正生活在济州岛附近海域,有特别之处;男女主还一起参与过保护海豚的环保抗议活动,一起做了“关于如何认出这三只海豚问答”等。
所有的铺垫,都旨在提升了这件事的期待值。
两人到了济州岛,去了两次海边都没有看到海豚。(继续提高期待值,也让观众更希望女主能看见它们)
这时,男主把女主带到姐姐家做客,听到男主姐姐跟他说“你得找个能照顾你,让你幸福的人”。女主受到打击,第一次开始思考两人的关系是否合适。这是第一次“助推”。
与此同时。女主的律师boss爆出罹患胃癌,他的前妻来了,给了第二次助推:
前妻告诉女主自己当初的离婚理由,就是“他看我的眼神一潭死水,但和你们说工作就很有活力。在他身边,我觉得很孤独”。
于是女主深夜打电话问自己的爸爸:“我是能给他幸福的人吗?”(出发点都是为对方着想)
紧接着,她就在海边提出了分手。
结果还没聊两句,她想到了案子上的事儿,立刻整个人进入思考状态(和她的boss一摸一样)。
女主转身就走,而男主则在后头崩溃了----作为自闭症患者的恋人,他尽管已经走进了她的内心,但也确实很难走进她的思维模式。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海边。这时,那只海豚一跃出水,但是她们谁都没有看到。
至此,【期待落空】达成。
因为有了前头的各种铺垫,所以这一笔就蛮戳心。
并且,还点了一下之前的一个主题,与人沟通本就很难,而与自闭症患者沟通则更加艰难。
这一部剧里,真的有很多会让人在感动后去思考的地方。而一个好的环境,也一定是一个各种群体都能平等的环境。
很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做出这样的故事。
只怪我实在不喜欢看职场剧谈恋爱。男女主那个慢镜雷到我脑内瞬间至少回想起了三部国产烂片的强行插入慢镜……题材滤镜让我强忍关闭欲望坚持了下来。
职场部分跟good doctor也差了挺多,案件本身过于简单甚至说有些……弱智,医生草率到这地步得滋养多少刑事冤案,没有太多让人能看得进去的展开,所有的转折又单纯又好猜。 取快递那里就已经猜到了所有剧情,再煎熬着看他们弱智而慢节奏地推进……如果不是女主可爱就要大喊折磨了。案件不行+慢节奏对律政剧简直是灾难。
对女主和男主朋友同事之间互动的着笔倒是不少,好在也不难看,就是拖了整个节奏。
可爱加一星。 另,自闭症分很多,只是被拍那么多剧的天才型(阿斯伯格综合征/学者综合征)少之又少,但也不过是跟其他所有类型片一样主角天赋异禀罢了有什么可讨伐的。海洋天堂这类公益片和良医非典型非常律师这类逆袭爽片并行又何妨呢?
作为一个短暂照顾过孤独症患儿的人,希望所有迫不及待想为孤独症群体发声的人,可以从自己先了解孤独症有各种类型各种程度开始。以及先明白电视剧不是纪录片。这类爽片其实也都会有其他没那么幸运的孤独儿作为插曲,告诉大家不是所有患者都像主角那么幸运。
原因呢,是因为我大学关系很好的女生同学跟我现在单位关系很好的女同事的孩子都是自闭症。
我也见过那两个特别帅特别可爱的小男孩。
我女生同学的儿子算是相对比较高功能的,偶尔发出一些怪怪的声音之外,还是可以跟着说几句话,偶尔交流一下的。
女同事的儿子就严重很多,常常大吼大叫,还常常自残。
我很同意另外一个剧评里面的看法,看完第一集,太美化这个病症了。大部分,绝大部分的病人很难很难在社会家庭不给予非常非常多的帮助的前提下独立去生活。
塑造这样的形象的确可能会纠正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但是我觉得社会缺乏的却正是对这个病的严重程度的正确认识,缺乏的是更多的社会资源倾斜和对这样的家庭更多的帮助。
这部演员们的演技真的很细腻,所以感觉很真实。让我忍不住真情实感的第一次磕上男女主cp。
看完四集回头重刷细捋男女主感情线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伏笔就在那里!再次拾取的过程真的很有趣,分享一下~
第一集:
一:相见·初印象(场景:旋转门初见)
男主出场的第一瞬间,就让我好感满满~只有善良温暖的他才会看见我们可爱的女主。最后才会顺理成章的由眼入心。
二.相识·交换姓名(场景:旋转门再见)
这段和男主共情了,我有时候看到眼睛明亮的孩子,都会忍不住的喜欢。
所以我感觉他现在是觉得眼前的这个眼神纯挚的女孩很特别却又有点可爱的。
--男主对女主的了解度+3%—名字有趣,有点可爱的女孩子呢。--
三.相处·了解的第一步(场景:医院)
这里其实不算一个糖点,只能说明男主擅长察言观色,反应会很快。给男主的优秀点赞!
我们在路上看到澄澈的天空,奇特的云朵,绽放的花朵,都会心生喜欢。男主在这个时候最多就是这种心态,在初印象里给新同事贴了一个“可爱”的标签而已。
男主是情商很高的人,他长袖善舞蹈,人缘很好,所有人都会跟他友好招呼。
好人缘的人,观察力是很卓越的。所以,男主出了旋转门是只出了旋转门吗?明明是走向了爱情的康庄大道!他已经开始在观察这个女孩子了,开始目的很纯,也许就是习惯的获取信息,但是结果很美,成为了爱的契机。
回头看剧的时候,才会发现,导演给的每一个特写都是有意义的,男主的感情并不是见色起意,而是细水长流水到渠成的。
--这个时候,男主对女主的了解+5%—是专业优秀的心思细腻柔软的律师呢。--
四:相处·了解中(场景:回到律所)
这个时候,男主开始“听见”女主了。证据就是👇🏻截图表现出的大型双标现场,哈哈
--了解进度+3%—意外的伶俐善言的女孩呢--
五:相熟·了解中(场景:法院首开庭)
在这个场景里,男主的表情特写里还有一个咬牙抿嘴的特写,如此情真意切,让我突然意识到,男主对女主的在意程度已经从普通新同事到比较熟的一个组里共事的伙伴了的程度。
不过这种无意识的行为状态,可以看出,男主是有好感而不自知的。
--了解进度+ 5%—是深爱法律有信仰的可爱女孩呢--
六:相熟·保护欲(场景:法院再开庭)
这段情境里有男主三处担心的表情特写,正好对应了这段剧情的三处转折。
截图的这张能看到男主的焦灼。男主对女主的保护欲真不小。日益增强的保护欲,也是浇灌爱情的营养液。
后来的剧集里经常会发现女主在向前走的每一步,都跟着男主一个表情特写,导演太会了,太好磕了。
--感情进度+10—不自觉的在意带来的强大保护欲
七:相熟·同频(场景:办公室+三次开庭)
这段剧情应该是男女主感情线的第一个小高潮了吧。
男主来找在加班的女主。而且看上去没有什么目的性的就来了。且还没话找话聊,绞尽脑汁想了一个熨斗像抹香鲸的话题来吸引女主跟他说话。就很想笑~
当商定在两人独处的时候可以聊鲸鱼的事情。男主的表情居然是这样的?这就“窃喜”上了吗?
这段剧情里虽然男主着急的手指蘸口水去翻页的动作很埋汰,但是很显目的能看出他很急很想跟上女主的聊天节凑。
这一段最闪的一个词就是“同频”在下一段剧情三次开庭中也提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段剧情里,男主急她所急,忧她所忧,喜她所喜。不仅是看上去的肢体语言上的同频,更是男主动心了的具象表现。
--感情进度15%—你和我能同频❤️
八:相熟·恭喜你(场景:女主办公室)
这是开播以来男主被看到的最大最夸张的表情了。由此可知,男主是多么的为女主高兴。
普通同事间,根本不会有如此大的情绪波动。这段强调了,不仅是“同频”,男主的情绪已经被女主牢牢掌控了。动情,也是牵动情绪的原因呀。
-感情进度5%—你牵动着我的情绪❤️
第一集回顾完毕。到处为止男主对女主的感情进度自然,顺理成章的循序渐进着。大概在进度条的30%左右。
我的逻辑是,对一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程度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感情的萌发。目前在男主这里,对女主的感情至少是自然而然的“友达”。这里面应该包含了一定的特定的情感萌芽在里面。
发芽生长的样子最美了。
未完待续——
第二集:
游弋或跳跃的鲸鱼,就是《禹英雨》的“灵韵”时刻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下文简称《禹英雨》)是当下最爆款的韩剧。该剧在韩国一个非常小众的有线电视台ENA播出——就连不少韩国人对这个有线频道也了解不多。首播收视率0.948%,放在其他电视台很平淡,但对于ENA已经非常亮眼。第二集收视率翻了一倍1.805%,创下ENA开台以来的收视纪录;第二周的收视率分别为4.032%、5.190%,在第一周的基础上再翻番;到了第三周,收视率已经直接飞升到9.138%、9.569%,是首播收视成绩的10倍。这个收视成绩哪怕是放在三大无线台都相当出众,今年韩国各大电视台播出的迷你韩剧鲜有达到这个成绩的;韩网电视剧话题榜也几乎被《禹英雨》屠榜了,占据电视剧话题榜50%以上的讨论。
经由流媒体平台Netflix,《禹英雨》也在全球走红,包括内娱。三周过后,该剧的豆瓣评分高达9.3分。这自然令人好奇:《禹英雨》凭什么?
剧集讲述的是,罹患自闭症、但拥有超高智商的27岁女性禹英雨成为律师后,在顶级律所以特别视角处理各种案件的故事。编剧文智媛2019年执笔的大获好评的电影作品《证人》,同样是自闭症题材;从《证人》到《禹英雨》,体现出编剧对自闭症人群的了解与人文关怀。
此前,也有个别韩剧涉及自闭症人群,譬如《good doctor》《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口碑都还不错。但像《禹英雨》这样,将自闭症与律政相结合的此前几乎没有过,所以该剧的叙事视角还是很新颖的。
自闭症的全称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之所以叫“谱系”,是因为自闭症的症状千差万别,有很严重的也有相对轻微的,无法一概而论。禹英雨罹患的是自闭症谱系中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是相对“幸运”的一种。它有自闭症患者常见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等特点,但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有些患者还可能因为单一的爱好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
就像禹英雨5岁后突然开口说话,她表现出对法律的兴趣和杰出天赋,一路考上首尔大学法学院,以第一名毕业,并且在律师考试中拿到超高的分数,成为韩国首位患有自闭症的律师。
《禹英雨》是很标准规范的律政职场剧,每一集一个案件,五花八门的案件折射韩国社会百态;案件本身带有反转,又能在一集篇幅内呈现完整,叙事效率很高。而禹英雨自闭症的设定,就如同这部律政剧“5%的创新”,让一些常规显出新意来。
比如禹英雨的自闭症,虽然让她进入社会生活时徒增很多困扰;但不懂得他人的情绪、不去迎合他人的情绪,恰恰也成了禹英雨工作中的优势。她不带个人情绪,可以很好地规避立场先行,站在局外人的视角审视案件,发现为他人疏忽的隐情;有超强记忆力的她熟悉法条,她以法律的视角透视世界,拨开迷雾、一针见血,通过极简的法律思维战胜各种刻板思维与成见……所以几乎每一个案件,都是在禹英雨的灵机一动中找到突破口。多多少少有点“金手指”,却也符合人物的设定。
作为律政职场剧,禹英雨的成长也是贯穿全剧的一条主线。禹英雨的成长可分为两个层面,作为律师以及作为自闭症患者。固然编剧竭力凸显禹英雨工作中的能力,但没有把禹英雨过度美化或者神化了。相反,编剧揭示作为律师新人的禹英雨也有“急于求成”“渴望胜利”的那一面,她的纯粹也可能被蒙蔽,甚至一旦她的纯粹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那么法律反而会成为坏人手中的利器。比如在第五个案件中,禹英雨其实发现自己的委托人撒谎,但因为“想赢的心”,她心怀侥幸。果真,委托人撒谎了,钻了法律的空子实现自己私利。
这是禹英雨成长中的残酷一课:她终于想清楚自己是要当一个“会赢”的律师,还是一个揭露真相的优秀律师。
禹英雨的另一条成长线,是她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对于亲密关系的接纳。禹英雨起初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举动有着很深的排斥,她不爱跟人握手、拥抱,每每委托人为表示感激拥抱她的时候,她都手足无措,慌乱的手指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但禹英雨并非没有情感、“没心没肺”,她的内心澄澈如明镜,知道谁是对她好的人。所以闺蜜的父亲遇到法律困难,原本打算退出律所的她重出江湖,帮闺蜜父亲打赢官司;她说大学同学、现在的同事崔秀妍是“春天的阳光崔秀妍”,她记得崔秀妍所有对她好的细节……
对禹英雨来说,困难的是如何向他人表达她的爱意。她与父亲这一条线想必会是之后剧情的催泪重点。或许只有自闭症小孩的父母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为小孩投入与付出了多少,这种付出往往是单向的、孤独的,因为自闭症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或许无法回应父母的喜悦、悲伤和哭泣。父亲孤独地把禹英雨拉扯大,哪怕现在禹英雨是顶尖律师了,她回馈给父亲的爱意仍然有限。“和自闭症的人生活在一起,确实有点孤单,身为女儿的你对爸爸一点都不关心。”这是禹英雨父亲的心里话,也是千千万万自闭症孩子父母的心里话。禹英雨是爱父亲的,希望她能够让父亲更多感受到这份浓烈的爱意。
给予身心障碍人群更多关注是好事,可有时也很容易走向一厢情愿的美化。《禹英雨》没有掩饰自闭症人群在社会上遭遇的种种误解、贬低和歧视。比如禹英雨已经比绝大多数自闭症患者可以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她遭遇的误解和莫名恶意并不少:上学被捉弄、一度找不到工作、刚入职遭遇不解、不被委托人信任、法庭上被刁难……在第三个案件中,明明自闭症的弟弟是为了救正在自杀的优等生哥哥,可在媒体片面的报道中,却变成自闭症的弟弟杀死优等生哥哥。论坛上满是对自闭症弟弟的恶意发言,“医学生死了,留下自闭儿,这根本是国家的损失吧?”“在韩国,自闭症=杀人许可”……
《禹英雨》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自闭症这个群体,他们不需要我们刻意的怜悯与同情,接纳他们即可,不躲避、不排斥、不伤害。而自闭症患者的照料者,则需要得到更多的物质与精神支持,他们的孤独和无助往往更强烈。
不同于韩国律政题材一贯偏爱的“黑色”基调(比如同期播出的《为何是吴秀在》《律师医生》),《禹英雨》的底色温暖又治愈。禹英雨不断成长,打消偏见,接纳爱也付出爱。围绕在禹英雨身边的人或许有缺点,但他们都不是坏人;他们给予禹英雨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温煦而动人。尤其是,剧中的爱情线并不突兀或生硬,李濬浩(姜泰伍 饰)堪称禹英雨的soulmate,他对禹英雨接纳、聆听、包容,就连进出旋转门都可以变成浪漫华尔兹,观众很难不喜欢这个“女婿”。
虽然是在小众电视台播出,《禹英雨》制作上一点都不含糊,16集投入200亿韩元(总投资相当于1亿元人民币,单集成本625万)。导演是执导过名作《浪漫医生金师傅》《巨人》的刘仁值。挑大梁的朴恩斌完美消化了禹英雨这个角色,从肢体动作、眼神到讲话的方式、语速语调,都向自闭症人群靠拢,并精准传递出禹英雨单纯、清澈、明朗、可爱的个人气质。难怪中韩网友都亲切地把她称呼为“互联网女儿”。
编剧早早认定了朴恩斌并不惜等待她一年时间(当时朴恩斌在出演《恋慕》),果然是值得的。这个小细节也可以看出韩剧生产机制的健康——编剧在选角上具有话语权;制作公司愿意为一个好演员等待一年时间。
至此,《禹英雨》是一部在技术上相当纯熟、执行上也没有什么瑕疵的作品。把它拿出来,就是一部80分剧作,成为大热作品没有问题。但如今的《禹英雨》不仅是好看,它已经成为创造韩剧新历史(从第一集到第六集收视率暴涨十倍)的爆款作品。《禹英雨》还得有点与众不同的气质,让它得以从80分的佳作变成90分的神作。
这个气质就是浪漫,那种神来之笔、出其不意又完全能够击中我们内心的浪漫。就连一向擅长制造浪漫的韩剧,也已经很少有这样令人怦然心动的瞬间,但《禹英雨》具备。
浪漫主要来自于鲸鱼。禹英雨对鲸鱼充满热爱,她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鲸鱼元素,它们或者是鲸鱼的玩偶,或者是禹英雨脑海里的鲸鱼。鲸鱼陪伴她,给她巨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每每禹英雨感到不安或脆弱时,窗外都会有一头巨大的鲸鱼游弋而过;每每禹英雨找到案件的突破口,她的脑海里都会出现鲸鱼欢快跃出海面的那一刻……
制作把钱都花在刀刃上,鲸鱼的特效都很逼真。它们游弋在城市的上空,游弋在水泥森林中,如此庞大、如此美丽、如此孤独、也如此治愈……鲸鱼的意象,让这部技术纯熟的韩剧拥有浪漫的想象力,以及让人悸动的力量。在这个机械复制、灵韵消失的时代,生产出一部合格的流水线作品并不难,但让一部作品具有本雅明所说的“灵韵”就太难了。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一边休憩一边凝视着地平线上一座连绵不断的山脉或一根在休憩者身上投下绿荫的树枝,那就是这座山脉或这根树枝的灵韵在散发。”本雅明如此说灵韵。而游弋或跳跃的鲸鱼,就是《禹英雨》的“灵韵”时刻。凭借这天才一刻,《禹英雨》收视率翻10倍,也不是让人意外的事了。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朴恩斌进步最大的一部戏,要得奖。
看之前:这么高分?看之后:祖国的恋爱片编剧跪下来向中国观众道歉吧!
暖心治愈+证律小案件 目前为止都好喜欢 女主的演技一点也不突兀 (自闭症让我想起了海洋天堂…眼泪哗啦哗啦)律师领队因为刑法民法那点对女主改观的时候 bgm一响直接泪奔…氛围塑造的太好了 没有赘言 想要表达的尽出 节奏恰到好处!我们自立自强可爱善良 简单纯真的喜欢鲸鱼的女主 偶尔还很好笑kkk(女主竟然是죄송하…完全没认出来!!剧抛脸
感觉8分合理,9分也太高了……女主演技好、人设好,也就这两个优点了。其他角色过于脸谱化,为了突出女主,同事、上司、检方,都显得业务能力不足。
片头便是取向狙击!时不时冒出的🐳😇朴恩斌饰演记忆力超群的自闭症律师,台词功底很棒!自我介绍那段好可爱哈哈!被普及好多🐳知识🥰谁能拒绝🐳控的可爱少女呢---自从男主被分手起人设在我心里开始崩盘…编剧想将男主神化(比如深思熟虑才开始交往),可是被分手时的“无能咆哮”让人觉得这前期的思考有些肤浅,以及后期的冷战多少给这个人设拉低分…再加之男主的演技越看越拉胯…后几集真的把前期积攒的好感拉没…不过最后还是有圆回来,猫咪和猫奴的说法用来形容男女主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猫奴愿意无条件对亲爱的小猫咪好,只因为喜欢;而猫咪在这无条件包容的爱护下学会了喜欢,亦是希望能让对方幸福,不感到孤单!再加之与第一集的呼应,我又开始期待第二季了!不过希望第二季里男主能精进演技或编剧扎实研究事业线🙏🏻
看到鲸鱼在车厢外飞的画面,就觉得韩剧真的好厉害,总是能给我新的悸动。
我想大声对我们的导演和编剧说,不要什么火拍什么,仙侠剧,大女主戏,拍的都是千篇一律。就不能拍点不一样,十几亿发生的故事还不如人家几千万故事多。
让我看看 磕耿直🐳小可爱和怨种上司朴轻率的还有谁?( ・ิω・)ノ
律政剧最重要的是:案子吸引人或者发人深思!第一集还可以,女主和谁都可以组CP的节奏……同僚关系要比隔壁吴秀才幸运的多……
好可爱好可爱好可爱呀!我已经爱死了朴恩斌这个娃娃头,企鹅步和2倍速噼里啪啦说话的调调!感觉跟李帝勋那部遗物整理师的男主人设好像哦。超高的智商,小孩子的行为举止。又可爱又暖心又治愈。/恩斌的演技再再再一次把我狠狠地惊艳到了!怎么会把一个患有先天性自闭症的律师演绎得如此惟妙惟肖!以至于我都忘了她叫朴恩斌了!她就是禹英雨本人啊!!超可爱的禹英雨!超可爱的朴恩斌!超可爱的电视剧!!
不愧是你啊,必须五颗星的朴恩斌!全员演技在线,收视率屡创新高。cp线说实话接受无能 ——不能说烂尾吧,只能说后劲不足了。不过这才是正常韩剧效应。话说,希望导演编剧们能给朴恩斌一次正常的恋爱,别无所求。
妈呀,女主太可爱啦🥳其实姜其永也可以演男主的呀🤓他俩都很可爱
好暖啊!自闭症天才女律师的故事,比以往的暗黑系律政剧好看多了!
黑吃黑、多伦多、石榴石、文言文、盐酸盐、王中王、大哥大、奥利奥、卡夫卡、花非花、乔琪乔、高乐高、盖中盖、美廉美、人上人、天外天、黄记煌、北海北、圆明园、碟中谍…
女主台词发音很好 演技大发 法庭戏热血 节奏很快 恩斌真的是剧抛演技 搞笑又温情的治愈轻喜剧 很适合打工人下班看~希望后续剧情稳住
过于浪漫化自闭症,也是一种暴力和反向歧视。和机智医生系列相似,近年来这种抽离现实的、去政治化又极度政治正确的温情作品总受到过分的追捧。追捧背后两国相似的心理机制反倒更让人感兴趣。
一个连什么是死都不懂的傻瓜,却生怕我会死,这竟成为了我的安慰。
喜欢豆瓣这个译名《非常律师禹英雨》,看了好多平台上的译名都是“奇怪律师禹英雨”。自闭症不是“奇怪”。
每次过旋转门都是和你跳的一支舞,天哪好喜欢这种细微的浪漫。
唯一有点bug的是案件太简单好猜了 每次刚陈述完案件观众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还要看一群“顶级律师检察官们傻乎乎的看不到盲点最后被天才女主一点即破”,感觉在侮辱观众智商。当成无脑剧看的话演员的演技在线,有搞笑有爱情蛮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