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青春。就像剧中刻画的一样,展现那个高中时代的原型,是用心之作,支持《一根木头》。
剧中木头(男一)虽然特别喜欢洛嫣(女一),但确是一种默默的喜欢,因为他知道早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可事实上我们却有几个能做到像木头一样呢?答案可想而知吧!
曾经年少的时光,那首同桌的你,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的为我开着……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久违的旋律,拿起吉他已热泪盈眶!
青春的岁月中—我们有过理想,也在平凡的世界中迷茫过,也为喜欢的人傻傻的等待过,现在回想,有悔恨、幼稚、难忘,也有奋不顾身,真的好想重新来过!!再次举起酒杯我只想说——愿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代入感真的太强了,感觉自己又恋爱了,姜慕凡我可以。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男生,优秀有责任感,颜值还这么高。感觉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都喜欢看这种校园恋爱,甜甜的涩涩的,好像在看自己的青春。林洛嫣应该就是那种每个学校里面都会有一个的那种完美女神吧,学习好,性格好,长得也好。我不做柠檬精谁做柠檬精。那段别扭的,骄傲的,叛逆的,带着一点酸涩的青春啊,才是我们最怀念的样子。
剧情虽然对于我来说有点不切实际,但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即使未来的发展有些理想化。主角是个富二代,因为自己爷爷的细心教导和整个家庭风气的影响,在学校很是低调,也许也有性格内向的原因。同时,除了优渥的家庭环境,主角也很是普通,性格不张扬,有点喜欢二次元,喜欢画画。
内向的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总是对第一个与自己有特殊邂逅的异性抱有好感,特别是剧中更有些许愧疚,尤其是对方也算漂亮,那她在其心中更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春期的少年总是不由自主的向往着那美好的情感,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也许某些过激的行为会将这份美好破坏,克制自己,慢慢地去展现自己,慢慢互相吸引,情感慢慢发酵,也是比较完美的状态。
一个晚上看完两季 只能说,名字很符合本剧的立意,当周围同学开始谈恋爱、追星、化妆、打篮球的时候原本成绩吊车尾的男主,一直在为了考北大而默默努力,最后他和女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班级排名位置互换,最后顺利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出国留学 而反观女主,从一开始的众星捧月的女神形象到后来因为早恋荒废学业,之后又在玩弄感情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剧里有一句话说的对“有些东西想要放弃,比不开始难得多” 这部剧如果换个名大概能叫《海王养成手册》了,女主到了第二季结尾你会发现她仍然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女神形象,可就像男主说的,少了几分光彩罢了,这几分光彩在女主开始玩弄他人感情来自我疗愈的时候,已经把自己渣女的本性暴露无遗了。 男主人设前期极为普通,但第二季来了个大反转,到了最后,男主还是暗恋女主的,不过就像所说的那样女主“不自爱,不值得爱”罢了
不知道有没有第三季,随缘吧,整个剧下来各方面都很普通没什么记忆点,如果有第三季,希望导演别插那么多男主自己脑补的画面,有的时候真的让人感觉有一丝丝的猥琐
首先说剧本,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优秀的一部校园剧剧本。
第一,非常简洁清楚的主题(premise line)。电视剧刚开头,主人公姜慕凡听到闹钟发出了”在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潜能”,基本上交代了这部青春剧的主题。
第二,充满目标和欲望的角色(character)。一个好的角色,不能只有目标(goal),欲望(desire)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欲望往往在剧情中阻碍角色实现目标,这样的设定会让剧本充满令人期待和共情的冲突,主人公姜慕凡在爷爷的叮嘱下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可是青春期的性躁动是阻碍他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欲望。从很多姜慕凡“做梦”的场景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第三,运用大量的象征(symbolism)升华主题。程逸在开学第一天就偷吃苹果,这里苹果是对性的隐喻,程逸在教室指导林骆嫣朗诵技巧时对扫把的特写,这里是指生殖器的放大。姜慕凡下乡划破手指后林洛嫣用大型的创可贴帮其处理伤口,这里的创可贴暗指卫生巾,也是一种对性的隐喻。剧本用大量的意象暗示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性躁动”。
第四,互相联系的情节(plot)。好的情节不是战术,而是一场宏大的战略,不是独立的事件,必须互相联系。程逸对林落嫣的爱慕在电视剧的末尾才清晰起来,但是剧情的开头,程逸帮助林摘玉米,辅导朗诵技巧,以及支持林当班长都已经暗示了林和程的感情线。邵天阳和林的悲剧在泰坦尼克号的那场文艺表演也已经向观众透露。
第五,大量的援引和致敬(reference)。援引的主要目的还是升华主题。这部剧的主要援引是周星驰的喜剧和灌篮高手这部漫画。谭超说话不利索的桥段来自很多周星驰的电影,林洛嫣和姜慕凡告别的手势来自《喜剧之王》,姜慕凡刚开学对鲍主任说“我一米88”,这是樱木花道的身高,姜慕凡刚开始有刘海,后来剃头的桥段也是致敬樱木花道。通过周星驰和樱木花道,编剧可能主要想表达的还是这是一部关于小人物努力奋斗的故事。
剪辑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过渡(transition),整体来说这部剧的剪辑还算差强人意,但是画面上有一个重要的瑕疵还是值得探讨一下,为了显示姜慕凡以及追求者对林洛嫣的爱慕,导演使用了大量的慢镜头,刚开始会产生导演希望的效果,可是滥用慢镜头会让观众视觉疲劳。表现美貌不只有一种方法,这是我对这部剧的剪辑最失望的地方。其次,同学去看望生病的程逸时,谭超喘气说话的镜头过渡也很不自然。
音乐方面,总体来说,比较符合青春剧的旋律和基调。但是,有时会出现画面和音乐不匹配的场景。比如,杜欣悦为林洛嫣化妆的场景明明是快镜头,导演还是使用了舒缓的音乐,这是我看到的最不协调的场景。
我最喜欢的名场面
我最喜欢的场面就是大家在体育课上跑接力赛。夏雅和姜慕凡一组,林洛嫣和邵天阳一组。夏雅和姜慕凡全神贯注,但是林和邵却是一副不认真对待的样子。最后姜慕凡拿到夏雅的接力棒跑向天边,这里是在援引那首著名的歌“直到世界的尽头”,接力赛隐喻人生的挑战和梦想,通过林洛嫣和邵天阳的对比,姜慕凡和夏雅全力以赴,互相成就,直到实现梦想。
一些剧本瑕疵
技术性方面,在姜慕凡探讨婚前性行为时,用“猫”的话来论证对性的尊重显得整个演讲毫无说服力,因为真正了解“猫”的人都知道,“猫”本身是一个非常不检点的人。如果是为了过审为什么不引用其他知行合一的保守派人士的话?难道引用猫好过审???
价值观方面
究竟姜慕凡是持有对性保守的观点还是开放的观点,这一点都属于人物建构的范畴,无可厚非,但是在姜慕凡说完“婚前性行为是肮脏、疾病和不负责任”后,剧中出现了一些"味全式"人物对姜的观点表示肯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官方教育片的味道。为什么不营造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呢?毕竟婚前行为在人文素养先进的国家也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2种观点都有很多的支持者,支持2种观点的哲学理论也很精深广大,绝非肮脏和疾病能轻易概括的,为什么不能对不同的观点保持一种尊重和宽容呢?难道有外力的介入?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国族主义(nationalism),虽然现在看的国产剧很少,但是还是会经常会从各个方面听到有人议论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的沙文主义倾向非常浓重,在这部剧中我也察觉到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姜慕凡多次提到留学后一定会回国报效祖国,鲍主任在最后一节课也非常强调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其实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人都知道,比报效祖国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尊重个性和尊重生命的人,确实,国族主义虽然作为社会粘合剂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也作出过贡献,但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导致社会右倾,酿成大祸。近的例子有罗新亚大屠杀,塞尔维亚大屠杀和卢旺达大屠杀,远的有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至今仍能感觉到民族主义带来的血腥和残忍。输送这种价值观可能一时轻松过审,但是长远来看,可能祸及子孙。
一些细节,林洛嫣总是会记住别人的名字。四眼总是会骂大嘴是“智障”。中专生杜欣悦因为被姜慕凡痛骂“三陪”,结果把头发拉直然后开始学托福。夏雅给姜慕凡推荐了一本书《小王子》。邵天阳经常说歇后语和成语。小畅卧室墙壁上贴了一张海报“霸道总裁爱上我”。姜慕凡给林洛嫣推荐了一本书叫《向左走。向右走》。
这部剧让我又一次想起了井上雄彦的话,“青春是遗憾”。
其实我一直不怎么看国产剧,原因是太离谱,太尴尬,剧情太弱。而这部剧之所以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就是非常真实,可以看出导演在很多细节上都力图做到还原高中时的气氛,感觉。并且是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男主。男主角作为本剧的颜值担当和核心,他不是那种善于制造节奏的类型,编剧把他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体现高中的这个时期,我觉得男主有非常大的社交恐惧和自闭倾向,和人说话时唯唯诺诺,言辞模糊,可能还有交流障碍。但是他的精神是这部剧的灵魂。第一点精神,男主初中时的成绩虽然非常好,但直到他极为优秀的青学高中里,他才见识到自己的差距,几乎都是学霸。他从一开始的垫底,到后面爱上了林洛嫣,后者给予他向上的动力。那就是北大。林洛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的态度,而且男主是一个心学高手,他善于吸收良好的能量,排除负面能量来形成良性循环。第二个影响男主的时他的爷爷,他爷爷说过以前的故事,爷爷认为爱一个人就是从一而终,男主很大程度上都在模仿爷爷的爱情观,这些都是使他未来能逆袭的重要因素。
再说说夏雅,难道就我认为夏雅其实要比林洛嫣好看吗,太可爱了啊简直,可能贴合我的审美嘻嘻,夏雅和男主很像,都有点内向,但是夏雅要比男主好得多了,起码不会说话疙瘩,其实我真的希望她能和男主走到一起,因为他俩的三观很像,也都很上进。全剧真的我觉得她和男主最般配。只不过可能男主不喜欢她那种类型的,但是我还是要说,夏雅这种姑娘能娶到都是祖上积福。
至于女主,她其实也是受害者,说到底她还是没有男主成熟,我是指内心的成熟,一旦人没有那种排除一切杂念的信念,那就干不成什么事了,所以最后她没考上北大也在情理之中。再说说大家觉得男主奇葩的观点,拒绝婚前性行为。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男主的那一番言论让我打了四颗星,本来这剧最多三颗星。为什么,倒不是他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做的,而是他代表了这个剧的价值观,拨乱反正,且不说一个人要不要矢志不渝,至少他认为一个人一旦选择了婚姻,就应该忠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相爱的那个结婚,而不是除这以外的一切原因。婚姻不能将就,绝不是凑合过日子,现在多少人都把滥情作为一种理所应当。他爷爷说过,男子汉轻易不言爱,一爱就是一辈子。这种境界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而可以达到的,肯定都是自律性极强,内心极为坚定的人,这种人在人格上就已经是‘超人’了,更不用说邵天扬那种贪恋欲望的低级者。总的来说,这部剧传达的观念很正能量,也是编剧在警醒这一代的青少年,我们不能因为时代而放弃永恒,放弃自己,像男主一样,坚持自己脚下的路,诚恳地热爱生活,你会收获精神上无与伦比的喜悦。
层次远超《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强推。这两部还是停留在青春偶像的层次,适合高中生看。而《一根木头》适合远离读书时期很多年的人,带有很多人生经历之后再看,会收获更多。
挺好看的校园剧
除了毫无名气扮演女四号杜欣悦的孔雪儿,在演技上给了我一点惊喜之外,这部剧的剧情也太让人尴尬了,不过高中环境还原得非常彻底。
台词蜜汁尴尬,演技极不自然,这些校园剧哎。。
或许每个男生心里都会有一个林洛嫣,但并不是每个男生身边都会有夏雅和杜欣悦。
杜欣悦演的不错 挺漂亮的 看到麻辣烫想起来我高中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吃 听说是在哈三中拍的 那应该是东北麻辣烫 还看到了张亮麻辣烫 但我还是喜欢吃马玉涛 哈哈哈
在校园剧里质量上乘 情爱为辅 为主线服务 人物塑造上比普通的校园剧好很多 主角的成长线写得太棒了 编导有一些隐喻处理得极好 男主朗诵的诗我曾经认真地抄了下来
孔雪儿很好 杜欣悦很好
杜欣悦很好
好吧好吧,谁让你们既年轻又可爱呢?
剧情就是很常见的校园剧情,但演员演得处处流露出刻意的感觉,尤其主演组,扫了1集多,弃了
勇敢追爱就是随随便便?长得漂亮就要被骂三陪?希望编剧可以多读点书🙏🏻也希望剧组可以认清现实,不要再把自己和《最好的我们》比较了(没有孔雪儿没人会搭理你们,更何况孔雪儿都不搭理你们😜
孔雪儿第二集十分五十才出。五星保护
本来没期待,看完居然被打动,编剧太牛了!
孔雪儿很好🤗🤗
这一季比较平淡
这么无趣欠揍且丑的男主怎么拍出来的,邵天扬明显更像男主
我tm想了一晚上抽了一包烟也没整明白男主到底怎么就自卑了?住别墅,上学大奔司机专属接送,身材高大,长相酷似年轻版陆毅,入学时也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这配置你跟我说这种性格?咋滴,富二代都开始玩深城了?
我如果被姜慕凡这样的男生,这样喜欢,我这辈子值了,别无所求了。
期待杜欣悦@孔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