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版的《解救吾先生》给人一种好人罹难,镇静自救、罪犯得诛的大快人心。韩版的则看到治安差劲的泡菜国、明星的“原罪”以及底层罪犯的人性泯灭,非常希望罪犯能获胜。
王千源版的罪犯胆大心细、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但是,最后见到母亲还是真情流露的内敛;韩版的罪犯就是为了犯罪而存在,没有人性、随意杀戮、充满暴虐。两者没有好坏,只有程度。这点韩版感演感拍,虽然罪犯表情全程呆板,但是眼神让你不寒而栗。而王千源更多是一种铤而走险的疯狂,团伙内树立权威的狠辣,也更有层次。
韩版的男主虽然满脸沧桑以及油腻,但是,没有刘德华那种巨星范儿,眼神戏大过于表情,有时用力过猛,像是便秘的痛苦而不是被残暴对待的发泄。影片开始对他的描写充满了戏谑,仿佛在等着看他的“好戏”。有种上帝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的铺垫。但是,这个明星只是一个追逐名利的“戏子”,影片如此描写很难他让接下来的一系列脱逃顺理成章。反倒是,被抓住了观众才松了口气。
配角或者说罪犯2号有些出彩,一开始的凶狠,到被罪犯1号的压制,再到女罪犯得惨死,最后反抗罪犯1号的“鱼死网破”,每一步的情绪都很真实,代入感很强,很难不跟着他的情绪起伏。恨并欣赏着。女罪犯通篇扑克脸,就记住了两只大白兔,也算有亮点,其余就泯然众人矣。
情节设置虽然反转多多,非常想从原版中推陈出新,但是,太刻意了,就仿佛开了挂,必须有山穷水尽才行。于是乎,节奏就乱了,有些需要刻画的一笔带过,有些需要略写的,非要给观众解释明白。比如男主假借两个饰演过得警察角色来引起注意,这个篇幅长达10分钟,影片中的经纪人和好友猜了半天,非常之冗长,完全都可以暗表,几个闪回就能交代清楚。长篇大论之下让一开始的紧张感消失殆尽,变成“你两还墨迹个p啊,报警啊”的咒骂。还有罪犯1号在警察包围中逃脱,这段就是开了挂。明明一枪就能击中大腿,或者一棒子敲昏,或者2、3个人扑上去,非要演了半天的追逐,追了那么久又不是看长跑。车子撞入店面,倒是来了一大堆观众,就是经典的桥段——“看看自己怎么死”。
结尾处的对决超级无聊,就是为了凸显男主逃脱而硬加的打斗戏,果然所有电影中的警察都是白痴,不分国籍、年代。
最终,韩版男主虽然逃脱但是依旧活在恐惧里,“战争症候群”性质的潜意识会伴随男主一生,这个桥段算是韩剧中常用的收尾,真实的人性也是可怕的现实。也许,每个明星都是如此恐惧身边的一切,没名气害怕没人理,有名气害怕被人“抢”,这个怪圈不是靠自己的人品,更多是靠治安,不过,泡菜国的治安,就“酱紫”吧!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人质》。
黄政民饰演黄政民,一人挑大梁,除了打酱油的朴成雄之外,没一个熟脸儿。朴成雄饰演朴成雄,也就是黄政民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在这部电影中收起了阴狠毒辣的表情,主要负责搞笑。饰演劫匪中BOSS一角的演员常年活跃于话剧舞台,据说是黄政民让他来参加海选的,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家伙从海选中脱颖而出,与当年徐峥将雷佳音介绍给宁浩的过程类似。
这部电影大概是黄政民近几年出演的电影当中投资最小的一部了,折合人民币三千万左右,对像黄政民这种咖位的演员而言,相当于拍了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投资小,拿到的片酬自然也少,尽管如此,黄政民却丝毫不含糊,为了演出逼真的效果,他让剧组的工作人员用绳子把自己捆紧一点儿——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中国的一位杨姓女演员,如果让她饰演人质,估计她不会被绳子绑,她一定会要求导演用特效P一条绳子出来——既没有演技,又不热爱这一行,还要干这一行,可想而知,这一行的钱有多好赚。在中国,这种面瘫演员数不胜数,包括前些日子被批捕的吴某某。这类垃圾演员不仅没有被市场淘汰,还能够呼风唤雨,一直有片拍,真是莫大的悲哀。
《人质》的主要角色有七个,人质二人组与绑匪五人组。人质一方与绑匪一方的对峙既是电影的剧情也是电影的看点。黄政民饰演黄政民虽然加强了写实感,但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需要紧张刺激以及不停反转的剧情,也需要演员奉献出与之相对应的张力十足的表演,以期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不过,这样一来,反倒弄巧成拙,令这部电影丧失了写实感。黄政民饰演黄政民这个噱头非但没有为这部电影增色半分,反而显得鸡肋十足,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预告片中一个劲儿地强调写实感,而走进电影院之后,看到的却是一地狗血的剧情,不禁让人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警察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陪衬或背景,黄政民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乾坤——拜托,你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一个叫黄政民的演员,不是《新世界》里面的丁青好吗,你的战斗力如此惊人,怎能令人信服?这得打多少鸡血才能变成这样?现实生活中的黄政民是什么性格我不了解,如果他真的被绑架了,是会乖乖认怂,还是会与绑匪硬刚,我也不清楚,但是,这披着羊皮的狼一般的剧情,即便是真的,也很难让人信以为真,何况,它还是杜撰出来的。
《人质》翻拍自中国电影《解救吾先生》。《解救吾先生》根据吴若甫被劫持事件改编,导演丁晟,主演刘德华,是一部合拍片。合拍片是中国电影特有的产物。我非常憎恶合拍片。大陆演员和香港演员的表演体系完全不同,而且口型也对不上,非要搞在一起切磋演技,那不是用驴唇去对马嘴吗。前几天,我看了叶伟信导演的《导火线》,国语版,口型对不上;粤语版,口型还是对不上。我真想问问那些拍合拍片的导演们,你们是真觉得口型对不上无所谓吗?
合拍片最常见的合拍形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香港导演拍摄的,在一群香港演员里面插入一、两个大陆演员,比如《杀破狼》,《桃姐》等等;另一种是大陆导演拍摄的,在一群大陆演员里面插入一、两个香港演员,比如《杀生》,《战国》等等。香港电影产业衰退以后,靠本土市场已经很难维系,无片可拍的窘境使得大批香港导演与香港演员北上,合拍片便应声而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梁家辉、梁朝伟、张家辉、古天乐、刘青云、吴镇宇、任达华等等香港演员的鼎盛期,如今,香港演员已青黄不接,而合拍片却依然大行其道,因为,出现在银幕里面的面孔还是这帮人。
贰零贰壹/零捌/壹捌
首先从演员说,反派王千源秒杀了韩版,那种狰狞和焦灼在脸上的表情太丰富了,韩版的演员选择着实奇怪,不是没有擅长演反派的实力派。
黄的表现和很多人说的一样,他在演丁青。。。不是在演一个明星。。。一点明星气质都没有,更像个屌丝或者混混,可能是这类角色接多了吧……
刘德华不以演技著称,但是演自己,说真的,还真有点那味,尤其是别人用粉丝眼光看他的时候,表现的更像个明星。
从剧情角度来说,解救更多的手法在于比较小的空间内表现情节进展的紧张度,警察,人质,匪徒三方的博弈,每一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达成目标。
韩版的警察和匪徒则显得比较弱智,硬是把情节推动搞复杂了。女人质开枪之后,明明是占上峰的人质,硬是把枪丢了去树林里逃跑。。。这属于硬造情节了,警察在追击匪一的时候,真的很像树大招风那个林家栋的桥段,看看林家栋的表演再看这个就很弱,警察对于嫌疑犯已经有明确认识了,连名字都喊出来了,还毫无防范,匪徒后面连炸弹都扔了,这个地方却一点悍匪的表情都没有。。。
我感觉就是硬把一个小的故事片想变成一个情节曲折的大片,就在很多细节上表现的很疵。
其实韩国电影在2000年以后,高分辈出,原本是很喜欢的,但看完两版比较之后,感觉香港受制于成本大陆受制于审查,真的不是拍不出那种味的东西。
翻拍国产片自《解救吾先生》,虽然也不差,但还是原版好啊。虽然,主角选的很好,黄政民的演技毋庸置疑,影帝的身份也够匹配,片中有很多展现个人演技的时刻,很精彩。原版的反派是王千源,演的很有魅力,本片反派是个不认识的演员,气场差了些,扮演主要警察的演员也不是很熟,原版是刘烨和吴若甫。 这些年韩国犯罪片的质量直线下滑,翻拍国产片基本没有成功过(反过来也差不多)。翻拍这么成熟的类型片故事也没有突破韩式犯罪片的窠臼,优点的话是必有火爆追车戏和刺激的爆炸,肉搏戏痛感十足,戏剧张力不错,张弛有度,大刀阔斧的进行本土化改编,有好有坏。本片化妆颇为用心,每个角色都是粘稠汗迹,灰头土脸,鼻青脸肿;缺点就是警察依然废和蠢,反派人物都是神经质和疯子,表演略显夸张和用力。 本片最大的变动是强化了主角的智商、临场反应、战斗力变得有些个人英雄,这种改动好处是娱乐性会强一些,但会显得不够真实,一个大明星搞得跟训练有素的特工一样。 PS:没想到李浩贞的身材这么好;《鱿鱼游戏》里的圈粉无数的李瑜美小姐姐也出演了。
警匪对战片。黄政民被绑票,依靠自己完美的判断和对绑匪的预估和分裂,成功自救的故事。棒子国警察依然低能,来得总是那么迟,都打得差不多了,收个场结束。
黄政民一天出席发布会回家,发现停在便利店门口的车子上有好几个人,以为是粉丝捣乱,不想回家途中被绑架。绑匪要求高额的赎金。黄政民与绑匪斗智斗勇,让他们去拿赎金,可是没有给密码器。后来被威逼,慌说密码器在家里,又让绑匪扑了一空,最后才告诉绑匪密码器在超市。同时,被绑的黄政民也在积极想办法逃跑,他先是用玻璃碎片,没有成功。后来又用装心脏病尿失禁,骗着光头绑匪出去买药,让胖子绑匪以为他不行了,松了绑,他跑了出来,用枪打伤了女绑匪,从后山滚了下去,遇到一个老头,但是还是被抓了回去。黄政民通过电话,用了两个电影里角色的名字,提醒助手报警,助手到黄政民家发现家里被翻,赶紧报警。警方通过监控,找到了绑架黄政民和近期绑架另一个人的绑匪是一伙的,迅速确定了嫌疑人员,并进行抓捕通缉。同时绑匪开始内讧,女绑匪死了,光头绑匪又拿不到钱,他开始反水绑匪头目,绑匪头目见控制不住了,就去自首,把警察引到了一处爆炸点,炸伤警察后,自己跑了出来。幸亏另一批警察心思缜密,发现了黄的鞋子,去了另外一处地点,与挟持黄的光头绑匪遭遇,光头以黄要挟,准备驾车逃跑,正好迎面遇到绑匪头目,他开枪打死了光头绑匪,还杀了男警察,打昏了女警察,这时黄神灵护体,大战绑匪头目,还最后将他勒毙……
一看就是翻拍《解救吾先生》,但是完全是棒子味,没有什么痕迹。不过本片中黄政民的智慧和应变让人叹为观止,一己之力就把绑匪搞得团团转,被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还勒毙了绑匪头目,让人想起“武松单臂擒方腊”,真是武力了得,应该是主角光环吧!演心脏病竟然都尿失禁了,真是神演技,难怪绑匪会中招,太形象了,无懈可击。另外就是最后那个穿着黄衣服,身形和仪容都很神似绑匪头目的年轻演员一出现,黄眼中的恐惧突然自然而然出现了,最后为了缓和情绪,他又笑了,真是封神的演技,服了!女演员身材真心不错,不过脸还是棒子国的脸。另外那个设计好的陷阱也不错,这让绑匪头目胸有成竹走了充足的理由。
不过好像有两个问题。一是一开始给黄看杀人的视频,所有人都出镜了,只有那个老魁没有出镜,以为他是拍摄者,结果他也拿刀杀人了,那这段视频是谁拍的,难道还有一个隐形的绑匪?第二是最后绑匪头目抓住了男警察,用男警察的枪打死了男警察,这时女警察不开枪,却冲上去与绑匪搏斗,为什么不用枪呢?这样威力和造成的伤害不是最大嘛?警察关键时刻不都是本能拔枪的嘛?有点说不通。
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黄政民的电影电视为啥都那么好看?!😘😘😘太好看了。
全片最精彩的应该是最后黄政民看见饰演假匪徒演员那一刻表情的转换和内心的恐惧吧。没有原版好,少了人性复杂和匪徒博弈的精彩,为了给剧情增加紧张感设计了很多追打的戏份,最后竟然是人质逆袭捉住匪徒,简直失去了原版的味道。
期待了很久 短平快 节奏又抠得特别紧 黄政民的表演没什么难度 但是是真的努力 生生看着韩国的类型片从又臭又长的剧本发展到技术+剧本双核驱动的精彩模式 真好看
能看出来它们打算做两个点的创新,但是最后还是沦为了流水线工业电影,很无趣的故事
黄政民那嘴好像是为“阿西吧”这个词而生的,镜头一推过去,骂人的气势就出来了,下一秒就要动手。《解救吾先生》一直没看,先看了韩版,没有比较,看着还算带劲。
X你的,什么叫“又是中国货”?!棒子自己生产不出来吧。跟原作的味道很大不同了,还是韩片的那种耍狠风,没有人味。
黄政民,你竟然背得出朴成雄的手机号…真是bromance
朴圣雄继《新世界》害死黄政民之后,险些在此片中再次得手。
黄政民演艺事业表演痕迹最大的一次竟然是演自己,倒是反派们的表演和设定更讨喜。
黄政民,我说你怎么没去参加鱿鱼游戏,闹半天你被绑架了。
与原版的写实主义不一样,这部翻拍片除了爽之外,只想说明一件事:我黄政民本人现实中就和电影里一样牛逼,不要来惹我
土制铁枪四围扫,钉瓶炸弹闹市响,不死硬汉黄政民斗悍匪;把原作的写实感惊悚题材改成标准飞车枪战肉搏动作片,各有所长吧
吴若甫看完了都说好,6.1分?打低分的人都是狗吗?
警察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陪衬或背景,黄政民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乾坤——拜托,你在这部电影里面扮演的是自己,不是《新世界》里面的丁青好吗,你的战斗力如此惊人,怎能令人信服?这得打多少鸡血啊!
黄政民果然是不能被拯救的,只能自救。
不明白这部电影的分值为什么这么低,虽然原作在前,但是看不出翻拍的痕迹,完全韩化了,这其实就是最大的成功。翻拍不是照搬,而是入乡随俗,看不出翻拍。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黄政民可以接受并同意被电影“绑架”,也就是说用自己真实的名字虚构被“绑架”的故事,他饰演自己。我觉得不是随便一个演员就能接受这样的设定, 这需要强大的内心,才可以让电影中的角色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做一件事的动机。《人质》中人物的所作所为都很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对一系列的“反转”并不感到意外,从头紧张到结束。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真理,绑架案中,千万不能让绑匪如愿以偿,否则人质将不再是人质,而是死尸。
好难看,明明才90分钟,却比原版看着长一倍,绑匪和人质的戏真的太干了,警察的戏也没有一个让人想看的角色,整体非常非常公式化和无聊,完全没有紧张感。
他是一个叫黄政民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的演员黄政民,这也是影片最大的问题。
影片后半段肉眼可见玩崩了,实力演技派黄政民领衔的翻拍片玩到翻车也真是不常见;金宰范与原版中的王千源几乎没有可比性,而黄政民的主角光环实在是闪瞎了狗眼,这特么就是“第一滴血”啊思密达。
黄叔:我救我自己!时长感人…下次想看绑架马东锡…演男反一的演员很不错哎,但豆瓣木有介绍……
《新世界》是黄政民演丁青,《人质》是丁青演黄政民。剧情犹如清汤寡水,食之无味,感觉黄政民真的是被绑来拍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