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因为人口众多,种族混杂,矛盾冲突也较多,一直是很多影视剧的取材地点。
这一部《难以伺候》从一个贩卖大麻的无名之人的视角,看纽约众生,有无限的延展性。
2012年两位创作者——彼时还是夫妻——已经拍了网剧,豆瓣的条目为《精心维护》。
2016年的第一季不算太出色,类似实验性质,观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预告片的歌:Free Weed / Free Weed,High With Me / Free Weed,Supplier / Kari Faux。
第1集 Meth(od)
人物在之前的网剧出现过,没看过网剧多少会觉得看不明白。
肌肉男是要进军影视界的,他与大麻贩子的交流是一场即兴的表演。
Max为了进入另一个圈子,编出了自己吸食冰毒的谎言。被揭穿后回到了“闺蜜”身边,陷入日复一日的唠叨之中。
Aloha / Chris Bear【理完发后,大麻贩子The Guy是本片导演自己演的】
Broke / Dave East【肌肉男拿回一罐子硬币】
Take Me With You / Monika【同性性场面,猝不及防】
Maxxxin / Chris Bear【撒关于冰毒的谎】
Onio / La Priest【剧场,和结尾】
第2集 Museebat
穆斯林与经常开群交party的人做了邻居。你以为是罪不可赦的毒品,在他们眼里啥都不是。
Crylon / Gordon Voidwell【开场】
A Walk / Tycho【穆斯林女孩偷偷上天台抽烟发短信】
Surrender / Natalie Taylor【穆斯林夫妻看的电视中的歌曲,电视中的人物开始接吻,男主尴尬】
Supreme / Ratatat【女孩敲过邻居的门后,上天台抽烟,染趾甲】
Boss Mackin' / Falcons, A-1【女孩在夜店里喝酒跳舞】
No Woman / Whitley【Gigi与Colin在咖啡店,Colin是唐顿庄园的大表哥】
Takasim Wa Angham / Ibrahim Hassan【肚皮舞】
Hush Down / Jaakko Eino Kalevi【结尾,切蛋糕】
第3集 Grandpa
从狗狗的视角看人来人往。狗的主人因为离婚,从中西部来到纽约,结识新的狗保姆。刚失去女主人的狗狗对这位保姆格外有好感,剧中暗示了人兽之交。最后狗子逃离家庭。动物的戏不好拍,而本集情节略显单薄。
Gatsby Intro / Chris Bear【介绍】
Beth Theme / Chris Bear【保姆】
Pup Luv / Chris Bear【保姆喝水时狗狗的幻想】
Hour / Porches【狗狗盼着保姆】
Clay / Hudson Scott【狗狗在窗前等保姆】
Beth Fired / Chris Bear【如题】
Gatsby Great Escape / Chris Bear【狗子大逃亡】
Dream Baby Dream / Suicide【结尾】
第4集 Tick
代际差异,比较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中国老人省吃俭用,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白人老头放飞自我,与孩子有争吵有和解。中国老人最后拉二胡,让我想起《北京人在纽约》里的姜文,富了以后开自己的演奏会。
Soul Alphabet / Colleen【开场,中国老夫妇回收垃圾】
The Swan / Chris Bear【中国孩子的演奏会】
That's the Wei / Chris Bear【老父亲拿出二胡】
Gas Pedal / Man Without A Clue【Jim去day-rave】
So What / Hidden Fees【后院party】
Foreign Language / Flight Facilities【白人女儿和爸爸参加day-rave的第一首歌】
It's You / FCL【day-rave女儿看着爸爸无上装跳舞】
A Calf Born in Winter / Khruangbin【大麻贩子与Jim在后院】
Goodnight Felicia / Chris Bear【女儿与爸爸在手机上和好】
Fireflies Made Out of Dust / Happy Jawbone Family Band【结尾老梁拉二胡】
第5集 Selfie
韩裔演员Greta Lee扮演了无家可归者Heidi,一个职业骗子,与男性交往获取免费的住所和食物。
而她的前任之一,却将她的这些故事拍成了电视。Heidi将这位前任告上了法庭。
彼此利用而已。大麻贩子也出现在了这部营利的电视里,因此他决定替Heidi作证。
之前的狂热自拍女Anja,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骗子,编织了与现实并不相符的网上生活。决定写大麻贩子的故事,灵感来自电视中《欲望都市》Carrie被便利贴分手后吸大麻被抓这一情节,都是HBO作品。
Damn That Valley / U.S. Girls【Anja狂热地拍片发到网上】
Gibbon And Crane / Viktor Petrov【Anja足疗拍了服务人员】
Chameleon World / Jerry Paper【大麻贩子骑车到Anja处接受采访】
Dangerous Lies / The Derevolutions【电视上正在播放Homeless Helga】
Gentle Persuasion / Doug Hream Blunt【结尾】
第6集 Ex
大麻贩子是失去母亲的男子与外界的唯一联系,看了类似“断舍离”的书后,该男子与贩子“分手”。
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还有他喜欢的百香果饮料。
贩子遭遇抢劫,来到前妻家里,前妻也看了“断舍离”,备用钥匙找不到。
人与人的亲密与疏远,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又是在哪一刻改变的?
Silver Joy / Damien Jurado【自闭男子拿出骨灰瓶,到贩子出现】
Nyc Delight / The Longo Brothers【自闭男子出门】
Nothing's as It Seems / Gordi【自闭男子读书,清理公寓】
Distance / Emily King【Gwen熏香】
The Greatest / King【Gwen边敷面膜边玩牌】
Hey / King【大麻贩子与Gwen聊天】
Windowpane / Mild High Club【结尾全裸,又是猝不及防】
adjectiveadjective: high-maintenance
needing a lot of work to keep in good condition.
形容词:
表示需要进行很多维护工作才能维持好某事或某物的状态。
在水泥都市中生活的人们,很容易把一个假象当做现实:只要你走出遍布矛盾的家中,走出暗藏杀机的办公室,巨大的超市,排列整齐的花束,橱窗里的假人,包装精致的礼品,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一切都全然符合理性,一切都在提醒你,这个社会运转的是多么良性,多么自恰,而你,也应当如此。
于是你似乎也可以从自己的情绪里面走出来了,消费社会也提供了足够的物质,让那些烦心事消散在你买下的每个皮肤,每只口红里。
感受并不重要,烦恼也并不重要,于是我们也把自己变成橱窗中的那个假人:把自己的外表打扮的漂漂亮亮,自己的朋友圈也如法炮制,一切只要都像这个社会看上去的那样,多么良性,多么自恰,这就足够了。
但为什么生活好像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剧,来提醒自己,谁都有自己的鸡零狗碎,乱七八糟也可以是生活的基础,我们万万不用活给谁看,也不用活在社会的预设里。
不如给weed一个机会,或者来看看剧,也给自己的烦恼留一点余地。
没有喝到柚子味汽水的肥宅决定来点大麻。
第一次尝试,他对送货的男人说:“我觉得,我有点像身处电影中。”“是啊,这就是最美妙的部分。有时候你戴上耳机,在城市中转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临走前,男人回头补了一句:“外面天气不错,也许你可以把今天当成你的电影时刻。”
骑着自行车,穿行布鲁克林,四处送货,这是男人的工作。一座城市的生活,许多人的故事,平淡无奇,却都有各自难得的电影时刻。
帮人遛狗的女孩轻易就爱上了公园里的男孩。也不过是因为,他发明了一种工作,工作内容就是在公园里吹泡泡,让别人开心。
这差不多就是《难以伺候》的全部剧情了。剧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吹泡泡的人,主要为了让自己开心。每一集差不多是两个人的一刻生活,缓慢流动,抽了叶子也飞不起来。
是在《百年酒馆》《幸运路易》《亚特兰大》《路易不容易》《更美好的事》的同类推荐里看到的这部剧,看完第一季,特别理解这个推荐算法。私心顺势推荐了一些我特别喜欢的剧。
HBO在使我惊呆这件事上从没失败过
圈内人士戏说“这不是*片,这是HBO”
其实不太喜欢人们将“大尺度”作为HBO的标签,博人眼球、引人观影。记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导演后来遗憾的说:“我觉得**的镜头拍的太遮掩了,好不自然。”我很赞同他的遗憾,“自然”几乎是引人入胜的关键了,甚至想说:自然的作品即艺术品,即HBO。**镜头之于HBO是如虎添翼或锦上添花,而不是大尺度成就好作品。
本剧的分类是喜剧,其实怪辛酸的,“帮助你应对生活的‘馈赠’”,剧中人乱七八糟的生活也是低迷情绪的一剂良药,莫名有种安心感,顿觉 简单 真好,使人 积极 向上。
最近在上 8 周的正念冥想课 MBSR,学到的两个最重要的态度是:专注当下和别评价。而观看这部剧的过程,就好像导师在生动地教育你如何实践这两者。
剧里面展示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有不少角色成功地唤起了我的情绪:E01 的肌肉男想到小时候班级里欺凌我的大个子;E04 的中国父母想到自己的家庭矛盾;E05 的自拍女孩想到冒犯过我的极度自我为中心的路人。这些情绪让我忍不住想批判,去论证他们行为的不合理性,去表达自己的厌恶,去攻击他们。
然而这部剧真正吸引人的点是:不做任何过多的解读。我期待着导演表达态度,去否定或者肯定他们的行为,但是导演唯一的回答方式就是留白。这种期待的落空,惊愕之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这种评价的欲望到底有没有意义。
矛盾、痛苦,都是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证明了他们是错误愚蠢的,又怎么可能改变已经发生这个事实呢?反而每次做出评价的过程,都是重新唤起不愉快回忆的过程,反反复复会让自己陷入到情绪之中。
剧里为数不多的比较有冲击力的场景,是 E05 自拍女孩在故事最后突然崩溃大哭。在这个场景之前,我对她都是很厌恶的态度,尤其是在她采访主角时,故意引领话题到种族主义那段。在她哭的一瞬间,我的内心产生了很邪恶的想法:“她是自找的,这是报应。”——然而强烈的镜头瞬间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丑陋——面对同类的哭泣,评价产生的攻击欲竟然压倒了作为人类本能的同理心。
之后,我怀着不同的心态重看了一遍。对于剧中每个角色的行为,试图仅仅去表达“我喜欢这个”和“我不喜欢这个”,仔细感受这种情绪,然后温柔而坚定地把它们“归档”,让它们成为过去,不再反复的体验它们。这回的观剧体验顺畅了很多,每集看完之后,伴随着超棒的配乐,看着荒诞搞笑的结尾,看着字幕慢慢飘过,都感受到了像 in trance 时的平静和安详。
The Guy 通过 weed 给了剧中人平静,导演通过 The Guy 给了我平静。
误入此剧,看了半天没看懂,黄暴台的尿性不是我辈可以理解的!谁看懂了解释一下,装文青很过瘾吗?都在装孙子!我给三星是因为我没看懂!这三星是给那个大麻贩子的,起码这哥们活的真实。还有就是华裔还是有刻板印象,但起码普通话过关,说明黄暴台还是用心了!!!!!!!!!!!!!!!!!!!!!!!!!!!!!!!
收集癖男痛苦中还能做到手工和创作,我的痛苦就只是痛苦
第四集真的不是华裔新移民写的吗?是我在美剧里看过的最最最抓到了中国人灵魂本质的故事了!
It's Not Porn, It's HBO.
有种类似百年酒馆的感觉。如果没共鸣,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生活;如果有共鸣,说明你过得够惨的。真正的社会生活剧。最后一集结尾暖爆。
整季都好神,改编成动画一定会各种迷幻……厉害。
太喜欢这种调调了啊!不愧是HBO,笑点和尿点全都有,必追!
这尺度真的很HBO!
纽约浮世绘。
可以这很HBO
烦闷颓气,心事重重,布鲁克林幸而有大麻仔清淡的善意和克制的同情。人来、狗往,晨间 party、漏夜群 P,人生苦短、不服来嗨。
So Brooklyn
非常棒的小品剧,典型的美式清新。通过 weed guy 的送货经历讲述他那形形色色的客户的放纵与苦闷,投射人生百态。虽说可以算得上美式的《深夜食堂》,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或说日式的“禅意”,一刻钟讲述一个人的生活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况且编剧的野心大,想展现的不是个体生活、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演员全程尴尬。放弃
8.5/10 分。看完整部剧集,我一直都在想问一个问题,到底说了啥。。。底层百姓的放荡不羁的自由颓废生活。。。在豆瓣突然发现,原来本剧在被 HBO 买断之前就有了,叫《精心维护》High Maintenance,是一部2季19集的网络剧。
为什么我们说叶子是药呢,因为现代人的焦虑和瘾症实在难以治愈。我希望更多人可以像E3的狗狗一样be frank and naked。其它故事都会成为理性分析case的养料,唯独那爱情迸发超越叶子所能达到境界的狗狗不容思维玷污。【还要那个想去fulton卖手机的中国老爷爷,写实到哭啊
这部剧有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大将之风”。看似很像平淡无奇的网剧转正剧的小品剧,整体调子颓颓的,却在6集之间通过数个故事就认真的观察了Brooklyn的种种景象,刻画了现代人的城市生活。比有些刻意这样做的剧,显得自然了太多。Colby Keller,快去接下一个剧!
一座城市的尊严,由三教九流的生活去体现。精英再光鲜亮丽,也掩盖不住底层的荒芜;底层再荒诞,只要有生命力,整座城市都是骄傲的。e3 发情的狗子他放弃“被需要”,止于“暗恋”,选择“互相需要”,好狗子。有点像《深夜食堂》,淡淡的,催泪之余又暖暖地。
从《This is us》过来的抱紧我!虽然没有下限但还是很喜欢!最近美剧质量棒到没话说!★★★★第四集父母题材★★★★★
荒诞离奇
不得不服HBO. 连狗都能有一个P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