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乔家大院

完结

主演:陈建斌,蒋勤勤,雷恪生,倪大红,马伊琍,赵丽娟,王绘春,王辉,高斯,吕中,陆剑民,博弘,张洪睿,谢钢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剧照

乔家大院 剧照 NO.1乔家大院 剧照 NO.2乔家大院 剧照 NO.3乔家大院 剧照 NO.4乔家大院 剧照 NO.5乔家大院 剧照 NO.6乔家大院 剧照 NO.13乔家大院 剧照 NO.14乔家大院 剧照 NO.15乔家大院 剧照 NO.16乔家大院 剧照 NO.17乔家大院 剧照 NO.18乔家大院 剧照 NO.19乔家大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乔家大院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清咸丰年间,山西祁县大东家乔致广因生意惨败病重身亡,股东们纷纷上门讨债,家族内部暗流涌动,伺机瓜分家产。危机之下,大太太(娟子 饰)急传在外考取功名的二少爷乔致庸(陈建斌 饰)回家出任新的大东家,并让他斩断与其青梅竹马的江雪瑛(马伊俐 饰)任何联系,迎娶“山西第一抠”之女陆玉菡(蒋勤勤 饰)。乔致庸生性顽劣,根本不想接手生意,但面对族人的跪求,考虑到乔家未来的兴衰勉强就范。穷秀才孙茂才(倪大宏 饰)自觉满腹经纶,见乔家有难自荐上门帮忙,成了乔致庸的军师。上任伊始,乔致庸一行首先赶往包头乔家分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调整,他任人为贤的做法很快赢得了众商家的尊崇。从此,一代奇商乔致庸开始了他数十年的风雨历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魔警 (粤语版)古战场传奇第二季假面骑士极狐国语学府新潮谁说我结不了婚沙家浜青云志2厄运假期御赐蛮妃献祭2023昨日的美食2020新年特别篇红楼梦2:黛玉葬花极限17刑警本色2021刘德华「把我唱给你听」群尸屠城2被消失的凶案粤语别让我走大内密探柳叶刀渔枪明日来讯冬之华警网:西孟加拉邦篇

 长篇影评

 1 ) 闲话乔致庸

现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多了。刚刚看FT中文网,有专栏作家说了:金融危机成了时髦话题。我觉着也是。这个媒体上、街头巷尾啊,都念叨这个。美国危机啊,中国雄起啊……我今天说道的这个《乔家大院》都是两年前的话题了。不过,赶上金融危机,有人还不忘了趁机炒作一番。姚树华执导的电影《白银帝国》2月12日将在柏林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白银帝国》讲述晋商传奇“天成号”家族兴衰的故事,“天成号”堪称清代的全国“金融大鳄”,它掌控全国金融,兼营存放款,生意鼎盛时拥有中国各地以及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富可敌国,堪称电影版的《乔家大院》,而郭富城主演男一号,和乔致庸的形象很像。据业内人士称,“这部展现中国近代金融大鳄的影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话题性十足。”也不奇怪,现在的影视圈,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就是没好剧本,没有好故事,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好题材,那还不赶紧榨干了。

几年前,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一书在中国学界引起了大讨论。弗兰克认为:资本积累过程几千年来在世界体系中一直发挥主要作用。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欧洲之所以最终在19世纪成为全球经济新的中心,是因为欧洲征服了拉丁美洲并占有其贵金属,使得欧洲获得了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使欧洲有可能站在亚洲的肩膀上。《白银资本》动用大量资料证明,中国在1400-1800年间的对外贸易大量出超,使大量白银作为贸易顺差流入中国。《乔家大院》最后一集,乔致庸和老伴看着银库里一千万两的白银,感叹到:这些银子就放在这里,挣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他大概想不到,同时期的晚清国库只有七千万两。也就是说,单单乔家的现银就抵得上国库的七分之一,这还不包括乔家的铺子和货物。

清王朝覆灭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倒台,与金融危机不无关系。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还不包括赎辽费。这笔赔款大大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教育和军事。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是对清王朝的致命一击。除了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建立清华学堂(留美预备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外,这笔巨款都贡献给帝国主义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倒台,更不必提了。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发行总额竟达130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6万5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发行时的最高面额100元,最后竟出现50万元、100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形同废纸。人民拒用金圆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那时的国民政府好比倒台前的萨达姆政权和今日的津巴布韦,人人都是“百万富翁”,人人又都是真正的穷光蛋:买东西没人数钞票,而直接称钞票的重量。

《乔家大院》里,乔致庸两次入“天牢”,一次是因为给太平军的哥们“刘黑七”收尸惹怒了老佛爷,另一次是因为助军250万两(左宗棠西征平叛),老佛爷却欠债不还。第一次把乔致庸捞出来,乔家差点倾家荡产,凑了800万两才“保释”。但乔致庸就此被圈禁在山西,还背上了每年150万两的皇家债,成了太后的挣钱机器。第二次把乔致庸捞出来,乔家大奶奶嫁给了仇人又自尽,乔致庸也成了病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倘若晚清也有个什么百富榜,乔致庸也是树大招风,教人忌恨。就算他再仁爱、再信义,也要遭人算计。就算他再多的银子,也玩不过太后和王爷。都说胡润的百富榜成了杀富榜,对比下乔致庸和最近几年的落马富豪,有点意思。

庚子国变,老佛爷仓皇西逃,在乔家受到礼遇,又收了银子。也难怪乔致庸骨子里是个读书人,有他的那套爱国的逻辑。受了老佛爷的那么多委屈,还是念着保住大清国。这老佛爷当然得表现得大手笔一点,于是开了票号办理官银汇兑的禁,从此,乔家是真得大发了。乔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潘大掌柜给李公公送了银子,再由李公公给老佛爷吹个风,效果立马不一样。同样是太后和李公公,当年把乔致庸整得半死,今日又把乔致庸弄成皇商。中国自来权大于法、士农工商,做生意没有后台,成不了事。乔致庸再怎么是义商,他也免不了这个“托门子”的原罪。他的门子比谁都大,所以天下人都相信乔家的票号是倒不了的。就好比,今日的各大金融巨头,“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政府明知被绑架,还是只能拿纳税人的钱满足这些贪得无厌的金融巨头。

老佛爷大概不知道,与大清同时期的法兰西,国王因为财政困窘,召开三级会议征税不成,成了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导火索。而英吉利之所以一再让法兰西吃败仗,根本原因就在于英国的光荣革命(1688年)带来的金融革命:与大宪章(1215年)以来的让国王及其政府靠自己的财力过活的传统相反,光荣革命后的国会故意不赋予国王及其政府以任何足以使他们得以独立生存的终身财源。国会借预算控制以控制国王及其政府行为的用心。光荣革命后,英国花费了70年的时间,形成了政府必须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预算、获得国会批准后才能执行预算的现代预算制度。长期国债制度的导入,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使英国具备了超强的财政动员能力,支持在欧洲列强争霸战争中击败拿破仑等宿敌。1763年,英国人口增长至800万,比1660年的人口多了不到50%。但是,英国的年财政支出高达2000万英镑,且能支持高达1.3亿英镑的国债。

老佛爷这种欠债有理的劣迹,自然是失信于天下。今天欠了乔家250万两银子,明天再想筹措军饷就难了。晚清时期,虽有所谓“同治中兴”,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据《左文襄公在西北》,左宗棠平叛新疆,军费最让他头疼,虽然各省协饷有820万两,但户部就从来没让他有好日子过。海防与塞防之争也让左季高在朝廷四面受敌。曾国藩创设所谓厘金制度,以勒索商人的方法筹措军饷,虽然支持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却也是饮鸩止渴的毒药。太平天国期间,中国最富裕的江南人口流亡大半,清王朝失去了最大的粮米和税收来源。红顶商人胡雪岩所依仗的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殉清,另一靠山两江总督何桂清临阵脱逃,被革职处死。胡雪岩发家本来就不干净,阜康钱庄的资本就来自官银。胡雪岩与王有龄是知根知底,一根草上的两只蚂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权钱交易。而乔致庸,若不是傍上了大学士、两江总督胡沅浦(原型不知为谁),不光生意难以维系,命也早就难保了。

《万科周刊》,2009年6月15日,总第556期。

 2 ) 有时候平台就是一个人的本事

剧里有个秀才叫孙茂才,曾经落魄为乞丐,是乔家家收留了他,后来他成为乔家生意的中流砥柱,几乎就是乔家的“二当家”。 但孙茂才后来私欲膨胀,又被桥家赶出去,万般无奈之下,他投靠钱家。钱家东家对孙茂才说:不是你成就了乔家,而是乔家成就了你。 其实孙茂才并非等闲之辈,学识渊博,见解犀利,只不过怀才不遇。当时乔家生意面临崩盘,而且墙倒众人推,孙茂才明明知道乔家危在旦夕,仍然主动登门投靠,向乔家提出翻盘计划,让乔家展开了自救并且最后终于转危为安。可见孙茂才是有才能的,不然乔家在风雨飘摇之际,也不会收留一个酒囊饭袋。在乔家“少当家”乔致庸艰难重振家业的过程中,孙茂才与乔致庸患难与共,下江南、赴蒙古,直言忠告、出谋划策,在乔家成功振兴家业过程中功不可没,是乔家的智库。 事物总具有两面性,从一方面来说,是乔家给了孙茂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当年乔家没有孙茂才,家业能否中兴,照剧中情节来看,那就悬了,这个意义上说,却是孙茂才成就了乔家。

 3 ) 人都在被利益驱使

《乔家大院》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书的篇幅很长,叙述的故事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乔致庸临危授命,承接兄长遗留的家业,力挽狂澜,重振乔家商贾雄风的历程。小说前半部写的比较有故事性,后半部则给人有些蛇尾的感觉。   除了主人公外,书中还用较多的笔墨写了与乔致庸关系密切的三位女性的爱恨情仇.正是她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换来了乔致庸成功和乔氏家族的复苏与繁荣。 第一位是他的大嫂曹氏。由于突然丧夫,儿子尚小,曹氏无奈中假托丈夫的遗愿把家业交给了当时并令人满意的小叔子,显出了掌门女性的大度与聪慧,特别是在乔致雍刚刚接手,无力还债,家里的产业面临破产的紧急关头,她想出了让乔致庸与大贾陆家小姐结亲的办法,成功地度过了危局,更证明了这位女性不同寻常的见识与果决。由此可见,女人在紧急的关头,头脑往往比男人更加冷静,处理问题的手段往往重视利益,而不考虑感情。   第二位是他的妻子陆玉菡。由于乔家当时急需大量银子救急的原因,使她和乔致雍结成夫妻。陆玉菡虽然明知乔致雍并不爱她,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但还是由于倾慕丈夫的为人与能力而留在了乔家,并多次在乔家危难的时节,千方百计地去向自己的老爹讨借银子。可以说,没有陆家的财力支持,雄心再大的乔致庸也可能一事无成。所以说,婚姻往往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男人要成就事业,有一个坚强而忠实的外援是非常的重要,而妻子是第一首选。 第三位是他的初恋情人雪瑛。由于乔致庸违背了与之相伴一生的诺言,与陆家小姐结婚,彻底击碎了雪瑛追求美满爱情与婚姻的梦想,也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被迫嫁入豪门,未经同房,多病的丈夫何少爷边撒手归天;因为答应了何老太爷的临终要求,不得不假托生子,做了一个寂寞、孤独、富有的寡妇。在雪瑛的心中,此时对乔致庸的爱已然化成了无限的恨。利用财力在背后与乔致庸进行生意上的争斗,已经成了她释放怨恨的一种方式,甚至采取告密的极端手段,把乔致庸送进了天牢。虽然她在最后暗中帮助了乔家300多万两银子,使乔致庸起死回生,那也是想在良心上和道德上加重乔致庸的负罪感而已。痴心的女子往往重视爱情,但是爱情与婚姻是两码事,所以悲剧不可避免,这也许是女人的局限性吧。 乔致庸在最后建起了乔家大院,成为了山西有名的商家大贾,应该算是成功的人士。   但是在他的成功中,我们看到的则是更多的悲伤与苦难。乔致庸自己多次历经生死,生意场上被人暗算,富有之后又被朝廷敲诈的几乎破产;一同打天下,多年相伴左右的朋友孙茂才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视为母亲一般的长嫂曹氏为了乔家的生存,自休出门,最后举刀自尽;初恋的情人雪瑛丧失了一辈子的幸福,历经感情痛苦,晚年青灯向佛;本来生死相依的妻子陆玉菡为了保全乔家,也不得不半路忍痛别夫离子,回到已经没有亲人的娘家守了活寡。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以牺牲他人,特别是自己亲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话,那他会感觉到成功的欢乐吗?这样的成功就是人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吗?

 4 ) 这部剧实在浪得虚名

虽然开头不错,如买花生认识司马懿、大哥过世嫂子骗他接管家业、逼他娶陆小姐这些前期展开都不错。然而接下来看了几十集,剧情千篇一律:曹操做生意缺钱了,叫老婆回家和岳父借;曹操闯了祸没钱收场,亲友们凑钱给他结尾……主角就这样一路欠债/还钱/欠债/还钱……孙茂才的智谋一点没体现,陆玉涵本该是个女强人可剧中只会一天到晚生孩子,生完一个再怀孕,怀孕了再生,生完了接着怀孕/神童元楚的坑直接不填了,崔明十/程雪英的足智多谋也毫无体现……磨蹭几十集我都觉得主线还没开始展开,就草草的结尾了。 还有动不动就磕头,也让人觉得很烦。第一次给强盗磕头,那是为了救家人性命,大家佩服他能屈能伸。谁知道他磕头成瘾,给新提拔的掌柜磕头/给自己的手下败将磕头/赚钱了一高兴,给员工磕头/到了大结局都快死了又给前女友磕头……叫人反感。 胡玫导演虽有基本功,对大致框架都熟,但细节内容都很空瘪。《汉武大帝》的成功也只是因为汉武帝本身就有那么多故事可写。而乔致庸这种虚构多余真实的故事她就完全就无法掌控了。人物塑造得脸谱化且干巴巴,剧情空洞虎头蛇尾。 《大宅门》之后出现了许多仿作,《乔家大院》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一部,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只有佳作的壳,却看不见肉。

 5 ) 这是一部令人惋惜的好剧

首先说明,这部电视剧,无论从摄影水平还是细节处理上,都称得上是佳作。然而我第一遍观看看到后来实在看不下去,第二次是逼着自己才看完的。

因为你可以看到,35集之前,剧情饱满,演员演技到位,摄影无可挑剔。而35集之后,也就是乔致庸出于很奇妙的同情心把刘黑七尸首偷回来之后,剧情便开始不可理喻。

首先从偷尸入狱一事而言,身为头脑精明的商人,冒着可见的风险去为当初洗劫自己的匪首收尸,出发点竟然是所谓的义字,未免太过矫情。何况,故意在朝廷严令的暴尸三日期间去偷,偷了还在为其立碑工工整整的写上刘黑七几个大字,生意上缜密的乔东家此时的表现仿佛是刻意营造剧情,就是冲着蹲大狱去的。

至于江雪瑛不顾生意,赔钱死磕乔致庸,先以死罪告发乔东家,而后又斥巨资救人;孙茂才摇身一变成为大官,反过头来为难乔家;乔在险些被朝廷砍头之后,还要借给朝廷银子,以致后来二次入狱...

虽然乱世多风云,但细想还是根本经不起推敲,全剧本许多比较丰满的人物,后来仿佛都乱了方寸冲着乔致庸去了,为了剧情而生造剧情,为了矛盾而制造矛盾,让人扼腕的同时有种出戏的感觉。

这一点,比起《大宅门》还是逊色不少,只能说整体水平还是有的,但难免会显得虎头蛇尾。

 6 ) 一块经不起雕琢的玉

    首播的时候由于忙断断续续的看了个大概,现在终于有时间了,又重新看了一遍,有点后悔看的这一遍,不如不看还能有点好印象·····
    乔致庸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这一点孙茂才说的一点也不错!乔致庸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不纯粹的人。他抛弃自己的挚爱,去挽救乔家于水火之中,可他又三番两次的把乔家带入危局(捐官一事·救济灾民·向朝廷索要借银)。
     捐官一事·救济灾民。都显得乔致庸是一个高·大·全的神人,不像一个凡人。他的慷慨陈词不仅没让我有半点的感动,反而有点恶心!开头时为了躲刘黑七他向戴老英雄求救,说他是怎么不孝不能保住他乔家几代人的心血,怎么怎么的··· 他不肯出钱捐官,是他的孔孟之道的理解是生硬而入骨髓的。一心笃信朝廷是公正的,为天下人所应该共仰的,不惜一切地把银两借给朝廷作军费,而且明知还钱的可能极小。这就缺乏了生意人应有的灵活与机动性,还有风险意识。 乔致庸刚愎自用,独断独裁,不听劝阻。他决定的事情就没有他人再劝阻的余地,在不少场景中都有这样的镜头,不管是孙先生、大掌柜、还是其它各的掌柜都说东家说的我们就去做吧,这是一种无奈的执行。他的汇通天下的想法,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不能实现,还有进行明令行禁止票号汇兑官银的事实,但是他还是盲目的去做了。 乔致庸在战略眼光上也是存在对大势的认识与判断错误。他就是钱借给朝廷作军费,无法收回而导致整个企业的严重负债。其实他两次入狱已经消耗了陆、乔两个大家族的产业。况且他是个贸易商,已经知道江南有洋务工厂,他也没有参与新新势力,错失了新的靠山与发展的机会,而是一味的跟着朝廷走。 乔致庸缺乏执行力,他是一个“空想”的东家。他是汇通天下的抱负,却不知道时机的选择,最后的实现是大掌柜潘为延抓住了机会。从一开始乔家受到强盗刘黑七的威胁时,他就手无所措,是孙荗才的抵压大院筹资金的办法才让他得以机会。至于说是孙茂才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还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孙茂才,我不做评价,但是他的几次灾难都是别人给化解的,至于他就是坐享其成。他得到了太多不属于他的荣誉,而他所能赢得的荣誉,就是用他的固执·刚愎自用换来的种种灾难。
      

 短评

我好像特别喜欢看这种年代剧,看到了当时商人的生活吧

3分钟前
  • 暖暖的阳光
  • 力荐

內地的電視劇進入台灣螢幕的時間不算長,這部戲讓自己看到了演員的實力與製作方願意花錢去好好地做一檔戲.看完都想去喬家大院參觀參觀.

5分钟前
  • 小川 靜
  • 推荐

看到最后其实感觉很心酸,最后还是要攀上慈禧这个最高权贵和政府首脑才能把生意做大。

6分钟前
  • 阿伊谷~金社长
  • 力荐

高高的屋檐,深深的大院。

7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陈建斌演戏是好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喜欢不起来

11分钟前
  • ᥫ᭡້໌
  • 推荐

完。弃官从商,却成了大清的恩人。所以说马云实现了汇通天下,碰了国之利器,不得不被老师了。

15分钟前
  • 天山雪碧
  • 推荐

我喜欢剧里几个女演员的戏,塑造的人物很生动、性格突出。

17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推荐

看了《甄嬛传》再看《乔家大院》才发现陈建斌是多么不想演《甄嬛传》

18分钟前
  • Monlina
  • 还行

该剧讲述了晋商翘楚的一生。乔家大院去过两次!好评

19分钟前
  • 娜莉梦游仙境
  • 推荐

蒋勤勤这亲闺女真是卖了自己卖亲爹

20分钟前
  • 周扒皮
  • 推荐

跟着我妈看完的,还行。

22分钟前
  • 遇见蓝蓝蓝
  • 推荐

对孙茂才过于苛责,对理想过于迂腐,对陆钰涵谈不上爱,对江雪瑛谈不上负责,对经商谈不上尽职,对自己却足够任性纵容。为了感动自己而让身边人不断为他擦屁股的一生。

26分钟前
  • 夏花
  • 推荐

蒋勤勤长得真好看!

29分钟前
  • 病気君
  • 还行

据说很多大商人是学哲学、历史的,有长远的眼光和大局观

33分钟前
  • 馒头mandy
  • 力荐

陈建斌表演风格很浮夸,换个人演绎应该会更好

35分钟前
  • 少室山宅男
  • 推荐

刚去了趟山西,在我自己真正到过乔家大院以后,我想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才更有意义~剧中记录了一代晋商乔致庸跌宕起伏的人生。他弃考从商,重振乔家,诚信经营,开拓商路,赈灾济民,筹办票号,汇通天下~桩桩件件,都足以彪炳史册。站在"在中堂"的院中,看着熟悉的剧中场景,我对他肃然起敬!

36分钟前
  • 墨语悠然
  • 力荐

乔致庸是个充满烂漫色彩的SB

37分钟前
  • BEI
  • 推荐

当国内欢欣鼓舞的庆祝国外把这部戏高价买走的时候,国外正将45集的容量剪成7集,只保留了中国古代做生意的部分。他们想看的,只是晋商的生意经。

41分钟前
  • 北冰洋的海豹
  • 还行

“大清国都要忘了,我那点委屈又算个什么?我现在把银子给他们,那是给咱自个的人,难道要把银子留给洋人? ”差评!

44分钟前
  • 纯粹野性
  • 很差

诚信为本

47分钟前
  • LoV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