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第一大总统》:年青一代的百年致敬
文/满囤儿
一百年前,一群血气方刚的人们在一位人格魅力极高的领袖领导下,发起了一场救国救民的革命;一百年后,一群气质各异的演员在一位80后导演的调控下,用一部历史+传记类型的《第一大总统》向100年前的那群人予以致敬。以往我国的主旋律电影,尤其是比较大制作的主旋律电影,对于导演而言,一直都是论资排辈得来的权利和表彰。直到在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才看到了年青一代电影人们,对百年前的回望。
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年青一代人表达出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和认识,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虽然《第一大总统》的编剧仍然是一位资深前辈,但是从导演到演员,年青的创作团队,仍旧给这部电影,以及整个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气象。
如果不看片尾的演员表,我们真的感觉不出来这是一部群星片,尤其是本片所选用的明星的脸熟程度,其实还远远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影片虽然演员阵容是群星阵容,但每一位明星都并没有把表演当成一场秀。以前的群星片更像是在秀,因为他们生怕他们用过的某一个明星,观众没认出来。本片主创虽然是年青一代,可是在对待表演,对待电影创作的心态上,却认真严肃得多。众多偶像明星们都放下星光,完全按当时角色的造型来为自己造型,也并不强硬地安插特写台词等用来抢镜。每一位新角色出场,观众直观感受到的,都是100年前的这位历史人物的感觉,而并非多认出一个明星的快感。
能够做到这一点,正在于这群年青演员们的心态之平稳,以及他们表现出了在表演上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以在片中饰演袁克定的曹炳琨为例。历史上的袁克定出生于1878年,演员曹炳琨则出生于1983年,演员基本上与片中角色同龄。这就让角色和演员更容易形成一种共同的气质,将两者合二为一。看过影片后,你更容易在记忆中勾勒出一个被历史的洪流推动着的袁克定,而不会仅仅是看片时突然发现一张你认识的曹炳琨的脸。
现在流行粉丝片,可是网络众多当红偶像的《第一大总统》却绝非粉丝片。这是偶像们的进步啊!从中,我们切切实实地看到,从导演到演员,这一群年青一代的电影人,诚挚地在向100年前的同龄人们致敬。
2 ) 请不要糟蹋那段历史!!!
邱心志演的孙中山,形不像也就罢了,神差的更远,说话扭扭捏捏,一点魄力也没有,娘炮一枚!
但他还不是最娘的,最娘的是韩庚演的胡汉民,我的天啊,说话听起来那个别扭啊,我就不明白了,这小子连话都说不溜,居然还敢唱歌,而且还有那么多NC喜欢他?!
田亮与之比起来外形还算是好一些,但表演完全空白,我敢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表演,只是出来卖脸的!!
袁世凯演的和孙淳的差的远着呢,尤其是加上那一句河南腔的咦之后,更显别扭。。。
真不明白这部片子,拍的时候就没想尊重历史,完全是打明星牌,而且全是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年轻明星,看似为了吸引年轻一代观众,实际上却恰恰是在误导,我看的时候电影里笑场不断,喝倒彩,起哄声音此起彼伏,尤其是孙中山和宋庆龄湿吻那一段,鸡皮疙瘩掉一地啊,拍这些东西出来,为了赚钱什么都不顾了是吧?!
最近正好在重温电视剧走向共和,再拿这个一对比,此片简直一无是处,我真的很想告诉本片的导演和编剧,请不要随意糟蹋那段历史!
3 ) 《第一大总统》:“80后”导演的速度与激情
文:郎启波
几年前,我们还随时在报道和评论里都在数落“80后”的各种罪过,直到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突然发现:昨天还在被视为小孩子的“80后们”其实已经真正长大了,他们非但长大了,而且早已经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并且去担当其自己能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有了更多的主动和自觉性。
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辛亥革命的影视剧作也成为今年大银幕和荧屏上的一个重要题材,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研讨和多种活动也分别如火如荼地举行着。在张黎、唐国强等面前,年富力强的80后导演也不甘示弱地拿出了50余位明星加盟出演的在大银幕作品《第一大总统》,正式向世人亮出了80后对于那一段特殊历史的看法和观点。
《第一大总统》既有邱心志、聂玫、韩庚、周一围、田亮、张峻宁等年轻演员挑大梁,也有刘劲、张秋歌、王姬、句号等实力演员压阵,而作为影片核心的导演王才涛是1981年出生的湖北人。影片于今年5月下旬开机拍摄的电影,9月30日正式在全国公映,开机到上映历时仅4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这样短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部大银幕之作,这样年轻的导演调动好50余位明星……恐怕不少成名已久的大导演也很难轻易做到并实现!王才涛向观众充分展示的是一位“80后”导演的速度与激情。
选择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题材做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勇气和胆量,同时也需要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作为年轻导演来说难度就更大了。所幸的是,《第一大总统》完成度还属不错,导演选择从孙中山先生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直至1925年去世期间的故事为主线,历述了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孙中山流亡日本、袁世凯复辟、北伐及陈炯明叛变、陆军军官学校创立等等一系列对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除重点描写孙中山此其间的主要经历外,还突出了他宋庆龄的浪漫爱情,而这一历史时间里的重要历史人物也得以较好呈现,信息含量非常庞大。
通过本片,也可看出导演对于这段历史的熟悉和热爱程度,不足之处也在于导演太想去完整复述出整段历史,在取舍之间难以抉择而让影片稍显拖拉,演员阵容虽然属强大但缺乏大卡的市场号召力。撇开这些先不说,我想强调一点的是,假以时日,王才涛在经历更多磨练和市场洗礼的话,他的未来定然有足够的好的可能。
4 ) 《第一大总统》:诠释中的历史
对于这部电影,评论者常常拿两点作为话事的主要元素:第一是它的制作成本,因为先前有《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大量气势辉煌的大制作为铺垫,似乎只要是有关革命历史题材(特别是重大历史史实)的电影就一定要大制作,否则无以展开宏大的叙事场面。然而,《第一大总统》却是小成本的,只有三四千万的资金,于是自然有人因此感到惊奇。第二便是它的导演及演员的年龄,因为导演及主要演员都是80后,所以不少人便好奇,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样叙述历史。既然能拍摄涉及这么重要题材的电影,显然对于前段时间一直饱受非议的80后们是一种正名。
有评论者说:“现在的民国,有逐渐被神话的意思,在姜文那里是个无法无天的恣意妄为之地,在公知文青那里则是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理想国”,但不管怎么说,民国越来越热,是个不争的文化现实。”其实,这不是神话的问题,而是如何来理解历史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表述严格上来说都不是纯然的历史史实,若按新历史主义的理解,历史永远都只是文本。因而,阅读这些不同的文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理解历史,而是理解我们自己。
公正地说,这群80后对历史的塑造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众多偶像明星们都在努力原来历史地本来面目,他们没有像以往革命历史剧那样安插众多的特写与激昂的台词,也没有为了争抢镜头而刻意突出某位演员而将历史变成戏说。尽管这种还原可能被无意识地有些走形,然而这恰恰是真正地在诠释历史,意味着一种新的平民化的历史观。
然而,我们还应该关注那些溢出重大历史情节的叙述,当然我指的是关于孙、宋爱情的部分。“孙先生,你还记得黄埔江畔的宋庆龄么?”这一很琼瑶式的表述让我们有点忍俊不禁。它提醒我们这不是从主流意识的角度来叙述的革命历史,同样海边的激情深吻也将革命的主题推到历史的深处。我们是在讲述历史,我们更是在讲述现在。在我看来,革命题材与爱情题材之间的冲突与游离并不是影片的不足,恰恰是它们的成功,因为它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新的对历史的认识。
无论怎么样,这都是诠释者的历史,胡适当年说过“历史并不是小姑娘,不能爱怎么打扮都可以”(这句话本身就被传播为反方向)。因而我们当然有理由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方式来叙述历史,在保持对历史的尊重的基础上加上浪漫,这就是当今时代的历史。这也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言说,对未来的言说。
5 ) 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
文:赵猪
说句老实话,经过一整年主旋律献礼影视作品的洗礼,一味的宏大、厚重、热血、忠诚……等等名词,让人更是麻木。在这个时机下,《第一大总统》却敢于创新,在宏大的历史背景,早就盖棺定论、不容改变的伟人故事之外,着眼于一些浪漫、柔情的元素,尽管这元素基本上也还是建立在一个伟人博大的情怀之上,但是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已经令人眼前一亮,就仿佛是千篇一律的姹紫嫣红之下,突然闪现一道清新的绿来,顿时就让人来了精神。
八零后导演王才涛匠心独具,却又并未偏离历史正确的航道,并没有如有些庸俗猎奇剧集那样,戏说胡说,只是在孙中山与宋庆龄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加工,用新生代的视角,用更加唯美,同时也不乏壮怀激烈的情怀,去仔细勾勒出一段惊艳世间的绝恋。很喜欢宋庆龄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私奔的方式逃出家庭的桥段,更喜欢当孙中山与宋庆龄再次相遇时,用电脑特效做出来的,原本在他们周围朴实平凡的日本小巷,刹那间鲜花开遍,非常具有想象力的特效。这种以往只能在广告和MTV中出现的特殊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这一对情侣此刻的心境,也是《第一大总统》这部投资不大,原本注定要淹没在今年众多主旋律献礼片中的“小片”最独特,也最吸引人的闪光点。
其实不仅仅是这两个小段落而已,整部影片在影像风格上,都偏向温暖、清新,大量暖色调的镜头,中和了辛亥革命这一原本应该庄严肃杀历史大事件的暴戾之气,令观众更能体会到其中积极向上,热血而不乏温暖的一面,实在非常难得。
台湾演员邱心志从曾经的偶像剧演员,一直到如今伟人孙中山的扮演者,在《第一大总统》一片中是非常合适的,尤其是平衡在公事方面的勇敢、坚强,以及在与宋庆龄恋爱中的温柔、体贴,都恰到好处。一众年轻偶像,如韩庚、田亮、张峻宁、周一围、胡彦斌参与演出,一方面更符合史实中人物真实的年龄,另一方面,也是吸引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去了解国家历史的一种全新尝试,未尝不可。最起码,这些年轻偶像们在影片中的表现,还都算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演出任务。
换个角度看主旋律电影,看已经过去百年的辛亥革命,或许没必要太过强调铁血与牺牲,更多强调爱和温暖,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第一大总统》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尝试,很令人欣喜。
6 ) 天雷滚滚
本片真实天雷滚滚,看的我捧腹大笑,本来应该伤感的地方,比如宋教仁的葬礼,却让搞笑的遗像给败的五体投地。合宋庆龄的爱情镜头拍的跟mv一样,画面制作感觉很粗糙,就差出来歌词了。一群小嫩嫩在闹革命,各个演员的气场也不足,孙中山演的小邪恶。好色怕死又爱面子
蒋介石真萌。
演得很烂,但其历史性还是值得一看
这个导演是弱智么!?
为什么建国伟业之后 都这样讲故事了 好琐碎 熊乃瑾是不是肉毒打多了 表情好僵硬
算开个先河吧,从东方文化来说,我们始终看不惯伟人被拉下神坛
一看总统旁边坐着右田亮左韩庚就碉堡了。既然田亮有配音怎么不给韩庚也找个?
为什么由《国父孙中山》改为《第一大总统》?
袁世凯比孙中山演得好,这片子也算蛮独特的。
感觉有点乱,有点流水账。从另一个角度看国父,怎么说呢,又情圣又迂腐的,也太容易相信人了吧···明星脸有怎样,演技hll的让人无语啊
远比不上同时的成龙赵文煊版“辛亥革命”
小清新颜色的历史剧太违和了。
和平 奋斗 救中国 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在临死前还重复着这样的一句话 这部影片描写的就是国父的传记 伟大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他一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 他成立的同盟会 革命党 推翻了封建的帝制 走向了人民的共和 而邱心志这名演员选择的也比较到位 他比较有演绎伟人的那种气质 剧中也有很多明
韩庚,田亮,邹兆龙,谭耀文,熊乃瑾,何洁,胡彦斌。感觉有点山寨版的“建党伟业”的味道~尼玛孙中山还是被求婚的!??
我靠,秦昊居然也演这种片
为什么觉得这个爱情 这么恶心呢 总之就是不待见宋庆龄,以至于讨厌孙中山~~~所有的星星给张峻宁的小蒋
昨天看到了部分演员名单和角色,有两个人对我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久久不能缓过来,这片实在难靠谱
我想陈竞存这辈子,都未有住过这么豪华的屋子,还有叶举也不至于这么个白痴法,这个看头还花几千万黑别人,有意思吗?
豆瓣评分咋这么低- -。我只是觉得邱心志少了点国父的气场,多了点娘。其余都挺好啊。两个小时也说了不少事了。
述事方法有问题 句号演的真好!这部戏导演和韩庚不行…别的还可以…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