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十年代的电影总让我想起唐朝前期那种刚刚开始繁荣的的世界,虽然还没到盛世,但一切都是新的,崭新的,刮辣爽利的,凑近去仿佛能听到噼里啪啦的拔节声。这样的世界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好的。好人是用来爱的,坏人是用来搞笑的,闹过骂过整蛊过,最后不免俗的靓仔追到女主角,阿爸焕发第二春,就连万人憎的奸角都要包着绷带出来一起大团圆。一片金粉浮华中模糊了众人的脸,哪怕八月流火的天气看到了,鼻腔里似乎都会下意识的呼吸到夹杂着硫磺味道的,略微刺激又清冽的大年夜的气味。
我喜欢他们老套又踏实的剧情,误会和报复都来得浅显直白,爱和恨都交代得特别爽快。我喜欢他们浅浅的黄色滤镜下浓浓的妆,实诚喜庆的大浓眉,肉嘟嘟粉唧唧的嘴唇和脸蛋,风骚的大墨镜大披肩。每一个人都是三餐吃饱了饭的,底气足腰杆直的,春风得意的。那时候电影里的张国荣都能被叫做“排骨精”,骨肉匀停的身材跟现在麻杆腿锥子脸的小妖男们一比简直叫人泪奔不已。我喜欢他们的各种得意,各种纯洁,各种夸张,各种甜蜜。我喜欢他们眼睛里干净到近乎无知的神情,我喜欢他们接吻时嘴角忍住笑的神气,我喜欢他们恋爱,我喜欢他们做爱。
哪怕他们不知道爱上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哪怕他们认不出自己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
很多人都觉得2不如1来得好看。撇开续集魔咒不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外乎是编剧们有意为之的“童话的破灭”。相信大多数人都记得第一部里顾家明的那句名言“男又好,女又好,我净係知道我钟意你”,如此专注与深情,王子与灰姑娘的经典演绎,一颗红心贯彻到底。但是到了第二部,似乎所有人都长大了,王子喝多了可以跟人一夜情,灰姑娘会跟别人,还是一个女人情愫暗生。有背叛,有怀疑,有更多的不知所措更多的眼泪。其实整部剧情节走向都安排得非常合理,重点之间也是有的放矢。与其说观众们受不了,不如说观众们还未习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第一部是男同包装下的异性恋电影,第二部正好相反,变成了异性恋包装下的女同(或者双性恋)电影。随着梅艳芳和李绮虹的出场,叙事中心从顾家明转移向了林子颖,故事也从童话剧转向了成人频道。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陈可辛是高明且辣手的,顾林方三人之间的纠缠如此复杂,稍不注意就能拍成都市艳情剧,偏偏他就有本事鼓捣出风吹五月花般的唯美纯情,这一方面归功于导演的控制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演员们的精彩表现。袁咏仪饰演的林子颖是我见过的最适合诠释“纯情”二字的角色,她的一切仿佛都未长大,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就因为这种孩子气,她的“男女通吃”就脱离了“妖”的气质,更多的是惹人怜爱的迷惘和天真。梅艳芳气场强大到我真的把她当成了男人,哪怕是穿着礼服红唇似火,脊梁后面都好像随时配着一把剑似的英气十足。张国荣,用不着我说啦,虽然戏份减少了但不妨碍各位继续口水涟涟。他也是万年少年气,无论扮演什么角色,杀手也好爸爸也好,只要站在窗边垂下眼睑,就教人想走去背后一把抱进怀里。这样的一群人演绎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前不曾有,今后也很难再有了。不光是因为那些无法复制的星光熠熠,更是因为当年那茂盛的、积极的,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一切幼稚和混乱都可以被原谅,因为我们可以有期待,相信它终有成熟盛放的一天。——虽然最终结果有可能是我不记得名字的那谁(对不住啊)评价第五代导演那样:“我曾经以为那是美好的开始,没想到原来那就是最后的巅峰。”【原话考据在此:《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曾经说过:“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比较高兴,我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
连着两天看完<金枝玉叶>和《金枝玉叶2》,感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几乎随便几个明星就组织成一部让你流连忘返的好片子,因为他们,你可以忽略不值得推敲的剧情有些粗糙的画面和一些仓皇的结束。单就这两部电影而言,商业片,可能没那么多思想上的造诣,但是听着不再回来的九十年代的金曲,梅姐的大气哥哥深情的眼神刘嘉玲的女人味袁咏仪的纯真,你可以什么都不看,就只是听,就是享受了。
性别的困惑是两部电影的主题,在第一部里,顾家明在有点女人气的林子颖处迷失了,那部电影最高潮的就是电影结束前的最后一秒——不管你是男是女,我知道我中意你。像极了哥哥人生的某种隐喻——那是1994年,“出柜”还不像如今这么普遍,人们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很低。顾家明劝林子颖:在这个行业,你最好还是注意点,人们对这个还是很在意的。曾志伟在电影里解释了同性恋的原生性和后生性,我虽明白这世界上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是天生性向混淆,但是一直很不理解先爱异性后爱同性的同性恋。有人评论说,这是第三种爱情,人性之爱,就像哥哥的台词——我只中意你,你是男是女,那不是条件。我相信人的一生中都多少经历过那样的瞬间,你会迷惑,真的会迷惑,你会对一个同性有那么多的好感。
林子颖忽男忽女吸引了玫瑰和家明,芳姐的又吸引了同性的林子颖和家明。一个人,当ta能同时吸引男的女的来爱ta,ta的魅力毋庸置疑。人们会囿于性别而选择,但是内心的感情却往往不受控制。
最终家明和颖还是重归于好。芳姐说,你若真心爱一个人,也对他有足够的信任的话,那么不管做错什么都是可以改过的。我深以为意。在电影中,功成名就的芳姐一直在寻找小白兔,没有想到这只小白兔就在她失去童真的地方找到了,但是跟没有想到的是,小白兔是同性,只有女性才有这样的天真这样的执着吧。她的名字正念就是梅艳芳。风水大师说,不管哪个名字,她都会成名,但是爱情运却不会太好,又是一个隐喻。不到十年,她离去了,他也离去了。我相信,冥冥之中,他们都是通透的人,都明了自己的命运。美丽,有才华,芳华绝代,却注定孤独。一个是内心的孤独,努力融入人群却终将不得;一个是期待爱情,对人世宽容,爱情却如水中月镜中花。
有个小细节特令我感动,林子颖和芳姐以及家明分手之后,想要自己去旅行。陈小春饰演的渔佬跑出来追她:大不了我自己出机票钱嘛!颖说,我已经长大了。渔佬稚气未脱的跺脚:你长大了,我还没有,你走了,我自己可怎么办?眼睛湿湿的感觉,我想起我的好友说,当男人伤害我们的时候,只有朋友——那是08年我们一起看sex and city的大电影的时候。渔佬到底喜不喜欢林子颖,到这个时候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他也爱上了喜欢女人的阿o。
那个不再回来的黄金年代,幸好还有这样一部又一部电影留下来了。哥哥的一颦一笑,梅姐消瘦的锁骨,我在影像中一遍遍重温他们的风华绝代,再不回来。
我个人认为《金枝玉叶2》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是胜于第一部的,有传言说陈可辛拍续集的条件是投资他的文艺片《甜蜜蜜》,于是,《金枝玉叶2》出生,当然在第16届金像奖上,后者毫无意外的陪跑,而《甜蜜蜜》则成为最大赢家。但是,《金枝玉叶》的定位本就是商业片,在1996年2091万港币,成为年度票房榜第七名。如果说1只是在玩性别烂梗,那么2则是对其更加深入的进行了探讨。
翻了下影评,还没有一篇对这部的[彩蛋]进行汇总
批判了很多性少数群体的社会现状
曾志伟话陈豪演的gay说
鱼佬钟意左方姐的les助理
方姐对助理讲
以下
开头顾家明同肥妈面试唱《红日》的男生是陈豪(香港著名演员)
林子颖复出时的演讲,时年迈克尔·杰克逊与猫王Elvis Presley的女儿Lisa Marie Presley离婚
而1996年Madonna的大女儿Lourdes出生(字幕错误,粤语里生仔不一定是儿子)
颁奖典礼上一开始坐在林子颖旁边的是周华健(台湾著名歌手)
为方艳梅颁奖的是黄伟文(香港著名填词人)
化妆舞会顾家明扮演的是伍迪·艾伦(美国导演)
在顾家明家装修的一对工人情侣:许志安与梁汉文,
阿颖在说自己名字时扮林子祥,并唱了几句《分分钟需要你》
方艳梅的真名调转来读即是梅艳芳
林子颖在片场出现的海报是电影《窈窕淑男》(达斯汀·霍夫曼,杰西卡·兰格主演),电影中霍夫曼男扮女装,而镜子中是女扮男装的阿颖再扮回女装,形成互文。
方姐和顾sir被困电梯时又讲了经典的麦当娜绕口令,以前香港老电影麦当娜是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时代符号。
当阿颖想不拍戏时,渔佬说。莎朗·斯通1995年主演《赌城风云》获得第68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而最后获奖的是苏珊·萨兰登。
最大的惊喜是最后两人在去非洲飞机上的空姐是,许鞍华(香港著名导演)
最后,
方姐一直在找的白兔仔找到了,
讽刺的是,是个女人
诚然,
男又好,女又好,如果真正钟意一个人,
性别是什么,还有这么重要吗
即使是在所谓的无性别时代
答案仍是肯定的
路上,道阻且长
可能导演并不想拍,也可能他并不想承认,2比1好太多。
金枝玉叶1本质还是一部同性外衣下,典型的讲述异性爱情的商业电影。2的巧妙在于性别更模糊,情感更大胆,同时竟然还保留童话般的情真意切。
有人说2里面只有张国荣是直的,不对,他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同性恋,但是最后他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
梅艳芳本人和角色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所以看剧的时候,不免产生恍惚,因为她讲出来的不像是台词更像是内心独白,让人心疼。
她说,人家还在跳绳的时候,她在学跳舞。
她说,人家开始初恋的时候,她已经在戏中结了几十次婚了。
她说,梅艳芳这名字,一样会火,但是情运不加。
为什么每次离开要坐船呢?
她说,更耐看些。
她很干脆,发现是一夜情没有多问。
她很勇敢,发现对方是同性,没有逃避,直面自己的感情。
她很洒脱,知道对方心里有别人,选择离开,大方开导鼓励。
梅姐,她真的很好。
十年前看时觉得泄气,这次看简直以为是彭浩翔拍的。相恋容易(拍)相处难(拍),太考验剧本的功力。陈可辛在《风尘三侠》中表露过无论选不选真爱,最后还不都一样的悲观情绪,而本片要在悲观中力图迎合观众,尽是生拉硬套的虚伪。性别认知本可以视为自我认知的隐喻,本片只拿性别错配做大旗。更别说林子颖唱歌是因为顾家明听从Auntie的意见“女人不能闲”,她在这段关系中没有任何自我实现,都是奉献。方艳梅视其为“白兔仔”,是“宠物”属性的依赖。李绮红和陈小春一条线是男性视角给女性的安慰剂——男性臣服浪子一样的女人,但是身体的快乐还是男性主宰。戴着伍迪艾伦的面具,真是比《午夜巴黎》差太多了。三个主角缺乏化学反应,结尾发现梅艳芳和李绮红才登对
黄金时代。想念张国荣、梅艳芳。
除了周华健,里面所有人的性别都模糊了,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都能找得到。最喜欢的角色是陈小春,对每个人忠诚;最惊艳的是袁咏仪,扮回女装的时候眼波灵动;张国荣深情的样子一如往常;梅艳芳大概演了她自己。整出戏看着特别闹腾,无限喜感,面具撕下来以后,才见到眼底的深情。
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笑湿了。
极不喜欢女主角。没想到我钟意的男人和我钟意的女人全部钟意咗她。方艳梅说,“从这一刻起,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哭泣。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小白兔了,没承想这小白兔竟是女子。每个女孩都是一只小白兔,男仔白兔已经难以寻到。多么希望他爱上的是她,不是她。20190101结尾侄女问她为什么每次离开一个地方都要坐船,她说,因为这样可以离开得慢一些。
《金枝玉叶》票房飘红后,老板叫陈可辛拍续集,陈可幸不想再拍,无奈推不掉,于是提出要求,要拍《金2》可以,但要先为他投资一部他自己想拍的文艺爱情片,于是才有了港片神作《甜蜜蜜》。所以《金2》再烂我都能原谅。
这集的林子颖变成了上一集的玫瑰,然后强行加入了一个文艺气质的方艳梅,导演的情感表达还是很棒,可惜剧本和人设都很硬,没有上一集的新颖和感动了。方艳梅的叙述倒是有点像是梅艳芳的小传记,全片就喜欢这段。不过据说陈可辛是为了拍甜蜜蜜才接的续集,那就太能理解了。6.8
我挺喜欢梅艳芳最后写的那封信: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也相信他爱你的话,那做错什么也可以回头的。
方姐和小白兔啊,早点相遇该多好,不是性别问题,而是时间问题
梅艳芳的演技超出色。很多人对这部续作评价不高,但我却觉得更胜一筹,第1集是典型的《灰姑娘》童话,第2集则是交待了一个爱情片常常忽略的问题:交往之后怎么办。爱情片常将男女主角成为一对当作终点,却掩盖了之后(特别是结婚后)的世界,那可能是常为鸡毛蒜皮而争吵的生活,尽管它不浪漫,却很现
二比一好!又搞怪笑料迭出,又真切深意绵绵,赞港片!超五星推荐~
喜欢梅艳芳的部分,“男生拍拖跟女生拍拖是不一样的。男生拍拖呢想着的是怎么让自己开心,女生拍拖时想的全是怎么让对方开心,然后对方开心了自己也自然而然地开心了。”
除了陈小春以外,全片好像真的只有张国荣是直的!还有一个巨大的迷思就是,22岁就跟张国荣狂吻的人,二十年后居然会迷上李敏镐…………
如果说1是童话,那2就是现实了。即使在说出了“无论是男是女,我都只中意你一个”的Sam,也会宿醉一夜情;为爱痴狂的林子颖终究被同性乱了心。“坐船离开一个地方,可以看久一点”,而最终黯然离去的只有方艳梅啊,只有方艳梅啊。
3.5,所以说,这部电影就是在证明一个理论:在女性的世界里只有双性恋与同性恋,没有异性恋。
第2部这些年一直没敢看,以至于今天才刷完。续集都拍得那样好,比第1部还要好,真是个奇迹。阿靓演技更丰富和有层次了,哥哥又帅又温柔得让人想哭,梅姐仙纤性感又酷酷,李绮红和陈小春的古灵精怪崭露头角,最后的乘务员居然是许鞍华。这是我看过的,写同性情感最好的电影。
坐船离开一个地方,可以看久一点。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段话:林奕华问金马奖的评委:“你们觉得《春光乍泄》谁该拿影帝?”评委们一致说梁朝伟,因为他不是基而演活了基。林奕华沉默了一会说:“那张国荣岂不是可以拿很多届影帝?他是基而演活了许多不基。”评委们顿时语塞。
胭脂扣后再合作,梅艳芳唱歌是真不错。哥哥也不差和袁咏仪四度合作,两场电梯戏全片之最这才是三人世界。可惜最后还是回归异性恋,韦小宝和郭襄搞在一起。周华健客串还不错,许志安怎配演同性恋。哥哥要是能像电影里开导别人那样开导自己就好咯,有了你 即使平凡却 最重要,只想追赶生命里 一分一秒。有这部才有甜蜜蜜因为前作票房好才拍的续集,前作年度第8这个第7却票房差距大故事亦有差别。
比1稍差,但依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