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为李多海看的,写了些观看推奴后的感想
最近看了李多海的《Ripley》(雷普利小姐)就被吸引了,来看看她演的推奴,看到有很多人对李多海演的金慧媛的评价都不好,可我把整部剧看完后并不觉得跟男二在一起有错,反而是顺其自然的。
尽管跟男一的感情是情窦初开的,初恋本身就是很美的,而且大吉还救过她的命,后来慧媛又是认为自己的哥哥把大吉给杀了,再之后的十年之间,慧媛一直都没有忘记大吉,我觉得慧媛对大吉的爱会慢慢的变成内疚怀念,毕竟是她哥哥把大吉给杀了,只要她活着就会一直不会忘了大吉的,更何况十年间她没有跟一个真心喜欢她的人在一起,怎么可能让她忘记大吉呢,她其实也打算逃婚后一直一个人生活下去,可是这时出现了一个一次又一次救她的太河,人不是动物,有感情的,一个真心的保护她的人在她面前,而且又和她一起经历生死,患难与共,他们之间开始有感情是很正常的,况且慧媛并不知道大吉还活着,所以患难与共的感情这时已经可以跟大吉之间的感情平衡了,只不过慧媛还是放不下,之后才放下的,可放下后才得知大吉还活着,这真是老天跟她开了个玩笑,如果我是她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哇,可当时是在古代,不管怎样,她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这是不变的事实,她只能对自己的丈夫忠心吧。总之慧媛跟大吉的爱情简直是命运的捉弄啊,现实中这样的爱情也有的吧。
开始看的时候我不知道男一是谁,只是觉得大吉的感情好伤啊,整部剧有人说李多海演得这个角色是败笔,可是没有这个角色,估计就没有这么多人看了,女粉丝应该更少吧,这里面打的场面很多,而且很有气场,可只有打的戏是不可能吸引观众的,金慧媛这个角色在这个剧中是这亮点,每次出场都超有气场的,都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有人说这个角色是花瓶,花瓶有这么丰富的感情吗,这本来就是一部男人之间的戏,金慧媛的戏份不多,而且像金慧媛这样的人物跟本不能用大动作来展示发挥演技,只能用眼神、不部分的肢体来表达,你不觉得在演技方面更难吗?如果不是李多海来演,我都不能想像别人来演是什么效果了,说实在的,让我看下去这部电视的动力就是大吉、慧媛、太河之间的感情戏,我不保证说所有人跟我一样,大部分的人应该都是这样的吧,每次听到推奴的 输给月亮和烙印这两首歌我都想哭,太伤感了
2 ) 有漂亮的OST足以
棒子剧看的不多,始终觉得推奴的OST很好。火枪叔造反第一枪的背景乐《草民之乱-MC Sniper》响起时,顿觉虎躯一震,再结合凤凰天使韩剧社剧中的歌词翻译,深感吾等屁民也有力量。
剧中对丙子胡乱和清朝的描述,应该还算客观,没有让大棒子思想作祟。推奴的政治戏主线始终让我摸不着头脑,但通过崔将军的台词,姑且理解为宫廷永远不是吾等屁民可以妄加揣测之地。
个人觉得拳头戏比较做作,特别是大吉的。当然剧中冷兵器格斗还是比我看过的天朝舞术要清新许多。
自古英雄配美人,成功或失败的男人的背后都有女人的影子,即使在男权社会,聪明的女人也能改变男人的命运。小丫头、小不点、招福、大小老板娘、老鸨等,各使浑身解数,或母仪天下,或大献殷勤,或暗使手段,都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着男人的命运。
最近的一集,胖子死后和宫女携手升天了,用几个闪回镜头或短镜头便可一笔带过的事,却安排了一个相当长的镜头。那是否可以理解为,抛开复杂的剧情,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男人在外拼杀,或身不由己,或野心勃勃,最终都是为了家,为了“安”字下面那个女人。即使是杀人如麻的黄,心中还有一个女人,便是家中老母。此刻,东方的儒家文明大显光辉。但也隐约现出一丝瑕疵,为了自己的家毁灭了别人的家,即便如今文明社会,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依旧延续着历史的冲突。题外话,扯远了。
不知道女性观众如何看待大段的无厘头感情戏,作为一名传统的男性观众,我只能边看边玩扫雷。所以既然有了这么漂亮的OST,压缩剧集,做成电影三部曲就完美了。
3 ) 犀利哥的十月围城
大漠、快马、斗笠、短刀,他是冷血无情的推奴手。
卑微、跛脚、垢面、刺字,他是命比草贱的官家奴。
一个是家道中落的昔日公子,冷眼看世界,誓将所有逃跑的奴隶都抓回,其实嘴硬心软一切只因寻回挚爱。
一个是忍辱负重的前朝武官,蓄势而待发,欲“挟”天子以令诸侯改朝换代,所作所为皆出自那赤胆忠心。
在逃与追之间,两人与同一女子结缘,爱恨交织;在逃与追之间,两人冰释前嫌同仇敌忾,上演了一出气贯山河的“十月围城”。
看腻了韩式古装剧的肤浅与野蛮,我原本并不打算看《推奴》,怎奈何关于这部戏的好评、质疑不绝于耳,才心生了一探究竟的念头,不成想故事拍得实在太有新意,以至于只看过第一集就忍不住祥林嫂般地逢人便大肆推荐了。
以往人们心目中的韩剧除了狗血的剧情,也往往跟俊男美女、美轮美奂的服装、奢华精致的布景扯上关系。而在这一点上,《推奴》可谓是首先让人跌破了眼镜,不但满街茅草屋建筑寻不到一丝气派,就连剧中人的服装布料都少得可怜——一块破布不足蔽体,几根麻绳胡乱裹缠,怎么看都俨然一款韩版的犀利哥。而在这有意而为之的“犀利”背后,却是一个个男演员健硕的肌肉和结实的身材,这一切实在是大饱眼福的机会,令人想不看都难。
《推奴》的取景同样令人惊艳,在幅员并不辽阔的半岛国家,照理说自然风光并不足以称奇,以往剧中的大场面也几乎全部是远赴海外取景完成。然而就是在那样的弹丸之地,《推奴》却仅依靠着几座山峰、几片海域、几个民俗村,就拍出了那个国家所特有的秋冬两季的美,无论是成片成片随风摇曳的芦苇荡,还是纯净无暇又带着几分人情味的绵绵白雪,都有着别样的沁人心脾的美。
《推奴》的OST更是为该剧加分不少。不但配合古装剧情中规中矩地加入了传统乐器的元素——奚琴,音色虽不婉转却格外煽情;还运用了大段大段的宗教旋律混搭摇滚以及嘻哈加饶舌等音乐形式来烘托紧张的剧情,原本与故事风格格格不入的音乐竟也制造出了出奇的效果;固定格式的几首主题歌也胜在了旋律的抓人和歌词的感人,以至于《烙印》的音乐一响起就足以帮助全剧定了“是部好剧”的性。
当然,即使有再美的造型、取景、音乐,没有好故事也是白搭。于是《推奴》也不负众望地讲了一个好故事,难得有一部剧可以把搞笑、狗血、争斗融合得如此完美。观此剧,通常前一秒还在被市井小民的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逗得前仰后合,这一秒可能就要被主人公的三角虐恋折磨得眼泪哗哗,而下一秒说不定马上又要因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紧张得心脏提到嗓子眼了。而不以打戏见长的韩剧,此番也让人眼前一亮,告别了曾经的花拳绣腿,一招一式练起来竟是那么有模有样,或许是张赫练了十余年截拳道的关系,比起权利相争时两方的刀剑往来,街头短兵相接、赤手空拳的场面更加精彩,大量慢格镜头的运用,也让画面开起来帅气了不少。皇孙保卫战以及奴隶起义两条主线交错进行可以说开创了韩剧新的讲故事手段,没有交集的两群人为了同一目标流血牺牲,没有喊口号也没有豪言壮志,只为了小小的初衷,却无形间实践着大大的梦想。
《推奴》作为韩国古装剧,这一次终于没有再恶意诋毁中国,而是客观正视了历史。三角恋终于不再上演“我爱你你却爱他”的戏码、所谓悲剧也终于于绝症划清了界限。《推奴》其实是一个粗暴情圣的寻梦史诗。
4 ) 还是赫大人最帅
终于拖拖拉拉 鼻涕一把 眼泪一把的看完了最后一集
哭点很多啊 大吉对小丫头的爱 兄弟间的义气 甚至最后那位穷追不舍的仁兄倒在他抽搐的娘子腿上的时候 我依旧哭鸟
不知道是最近是哭点太低还是怎么的
张赫从一出场就没有让我失望 桀骜不驯的神情和语气 相当爷们的发型 呵呵呵 不过少年时期还真是。。。有点油腻
唉 一开始总想着他们俩见面会怎样 可是见了面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一开始对李多海没啥感觉 后来大概是融入了大吉的感情 也觉得这孩子好漂亮 就是当奴婢那会 在太阳下都是闪着光的 可惜她跟了宋将军。。。还80%的死心塌地
貌似涉及到大吉的部分比较容易流泪 我太融入鸟
为什么只有大吉死了呢。。。唉。。。
5 ) 糖还是甜的,只是生活太苦了。
前天晚上和室友坐在宜家吃饭,除了贱嗖嗖地提议她不用置什么凳子,买一个看世博会时候排队的小板凳就行了,大方阙词,引人侧目。我还越来越觉得这是青春才有的摸样。我突然就想装深沉,跟室友说前些天看到的那句话:糖还是甜的,只是生活太苦了。
我忘记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看的这部推奴,兴许是11年,也可能是10年。要么就是周末看一集,要么就是礼拜三下午没有课看一集。印象里到后面要期中考试,复习《通信原理》就打消了看下去的念头。我坐在图书馆心不在焉地看各种调制解调,心里问自己,如果复检结果真的和上次血检出来的结果一致,如果我也变成任何狗血偶像剧身患绝症的女主角一样,我这个时候在干什么。我想应该不会坐在这里看书吧,也许想去去很想去的地方。但是一旦推想下去,我就要发现并没有这个资金的事实。所以很快,我从白日梦里醒过来。继续画波形图。
所以一贯以我这种拖拉缓性可以一部韩剧看好几个学期。我很少追剧,所以常常会在大家聊宫斗时候显得不太合群。但是追过林依晨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就像和每个人说《致青春》一样,归根到底,她们还有慧媛都是幸运的人。
只是生活太苦了。像大结局时候,独耳说的一样,生活有十之八九都不如意。突然想到,好可惜最后独耳没有交代。为什么编剧一定要这么残忍,不能写得偶像剧一些,不能写得圆满皆大欢喜。但是,真的等你过了那个年纪,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不太能够接受那种玛丽苏的偶像剧了。
而我是真的很喜欢《推奴》。
制作很优秀,每个镜头呈现出来都是绝美的画面。大部分都是在壮美河山里取景,仔细看,可以像这部剧学到很多构图的知识。
感情很动人,依然坚持一些可贵的东西。比如慧媛最初和太河相遇时,对他坦承,说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她很难忘记那个人。我依然喜欢这些含蓄和隽永的东西,比如慧媛和太河一起翻山越岭的时候,太河递给慧媛一节树枝,让慧媛拉着,他好带着她一起历经这般艰险。然后镜头开始拉远,拍他们携手一起过那座桥,圆形的桥拱和水面的倒影一起。瞬间觉得美好不过如此。
里面的每一首插曲我都很喜欢。在新浪爱问知识人上找到了Beige的《输给月亮》,从此对浪叔满是好感。可惜找不到那首二胡插曲,很多译作比翼连理。总之这首曲子彻底让我对二胡的认识又上升一个境界。可惜很难找到简谱,我想什么时候我能听着就写出铺子来,还会拉就好了。
比翼连理甚至没有用到过多的演奏技巧,譬如揉弦等,没有靠技巧来增添给人的触动。这样让我觉得可以去试试,没有特别难。但是应该是要换好几个把位的。而且我也不太能听出来是什么调的。总之要学的还有很多。
第一次对这首曲子留心是因为雪花和大吉哥三人坐在夜幕苍穹下的旷野里,雪花被数落不会烧饭。她拿起来二胡拉了这首曲子。我瞬间被击中了,一方面可能是故事情节和画面的渲染,另一方面可能是初识二胡的魅力,自己拉得一直像杀鸡杀鸭,不知道二胡可以拉得这么动人。
二胡就是苍凉的底子。在我的认知里,只适合拉这样的曲子。我练过菊花台,沾沾自喜,因为那时候对着电脑看不出来几百行的代码哪里有错。觉得自己还能拉首曲子,至少听得出来是菊花台,心里很满足。我回来说给父母听,他们非常满意。我的父亲小时候会拉二胡,我的母亲一直喜欢中国传统的乐器。她总是问,我什么时候会拉二泉映月。我很理智地答她,不要让我糟蹋这么好的曲子好吗。所以,我后来再想,一个人成长成什么样子,真的很大一部分和家庭有关系。如果不是我父母的坚持,我十九岁夏天很可能和往年任何一个暑假一样,用我母亲的话所就是浪费,用我父亲的眼光来看,就是不学无术。老老实实地上了一个月的课,听老师讲节奏和曲谱一样重要,一个好比是骨骼,另一个好比是血肉。这样的观点,逆转了我惯有的认知。老师一直鼓励我,没有嫌弃我笨,没有学会慢弓,揉弦。我总是说学这个太迟了,我见过他带的九岁的小姑娘用五个把位拉二十分钟的曲子,为了去考十级。那时候我真的是屏气凝神。我的老师还说,你怎么能说自己太老了,那我怎么办。不老,学这个挺好的。现在,我也这样想。人总是会老去的,我会觉得我可以拉越来越动人的二胡而感到安慰。
我一直捱到今天才看的最后一集,反正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看的,一旦你发现你克服了最初那种追着要看下一集的冲动以后,隔任意你想的时段都是可行的。真是有种人生掌控在自己手上狂妄的感觉啊。
大概是昨天和室友贱嗖嗖地在扣扣上盖楼笑得太狂妄了,她俩儿上班笑得惹得上司来围观。今天看大结局时候,眼泪狂飙。其实以看过这么多电视剧的熏陶,不太难猜到结局。而我今天再看也一定不是因为看结局。只是自己煽情,觉得像定的无数条莫名的毕业计划一样,想有个了断。
最动情的还是大吉对慧媛的感情,他当推奴手攒下钱买房置地,就等着带小丫头回去过日子,但是生活的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样的情境,才真的要用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吧。他的小丫头已经成为了宋夫人,他的小丫头有了丈夫,有了前朝的太子收为养子。他缺依然爱她,至死不渝。在高潮大吉留下来对付仇人,让慧媛带着太子和受伤的太河先走。他决绝地说,只要你活下去,我也能活下去。我的眼泪真是决堤了。
太河和大吉在与独耳慧媛碰面时候,大家最终决定分道扬镳。太河问大吉,不随他们一起去三川么。大吉说,难道我疯了吗?太河说,只是这一路能否安全抵达还要他的帮助,他不希望再欠大吉任何东西了。他们离开时候一步三回头,大吉果然还是追上来了。其实,这个时候我觉得慧媛是幸运的,这两个男人都把她看成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愿意牵着她的手一直走下去,愿意给她一个所有女人都向往的生活:有一间小屋,爱她的丈夫,自己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汤唯《武侠》里相夫教子的生活,在日后接受采访时候她说我愿意拿一切立刻换这样的生活。我十几岁的时候清明节和父亲去祭祖,走过田间的小道,看着别人做的房子,我父亲说我母亲其实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那刻我忽然觉得他还是懂我母亲的。而上次难得和同学相聚一起抄档案评语,一个姑娘说她家里总问她什么时候回去。我笑她,特别损地当着男生面说,容姐姐你不是说你出来混个两三年就可以了,然后就嫁人么?她是大气又聪明的女生,直言不讳说是啊。我们都起哄说让我们看看是谁。她说回家找啦。也许,你再去问问那些优质剩女,她们内心也有这样的愿望。只是永远觉得没有遇见Mr. Right。
糖还是甜的,只是生活太苦了。
梦还是美的,只是世界太乱了。
心还是热的,只是人生太难了。
6 ) 《推奴》——张赫的个人作品
事物无法完美,对爱情是如此,对于大家诟病已久也热衷已久的韩剧来说更是如此。
看《推奴》之前,对韩剧的期望值不高,总认为一部韩剧如果缺了爱情、疾病、矫情、拖拉就拍不了。剧情或许能赚人眼泪,但是质感往往粗糙。以这样一种成见看过了这部剧的前几集,确有惊喜发生。
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古代,在韩国当时一个所谓的悲凉的乱世——两班与奴婢水火不容的时代。历史剧应有的氛围有了,但首先树立起来的不是救世主式的英雄,而是为钱而过活的赏金猎人——李大吉。张赫开篇的打斗赚人眼球,他用硬朗的外形和敏捷的身手在第一时间为整部戏定了调子。这部戏和以往韩剧有所不同,至少可以当做一部精彩的打戏看。
接下来,很流畅地看了下去,我开始纠结于大吉和小丫头的爱情,张赫饰演的少爷形象在现实和回忆中交替出现,无论是回忆中的俊朗少年还是饱经沧桑的犀利哥,文戏部分看着也很舒服。当然,最适合他的人物设定依然是那个孤独、冷漠、乖戾又温暖的猎人形象。对兄弟、对雪花、对那张逢人便询问的画卷,张赫延续了他之前角色的共性——”出场就不是什么好人、沉迷往事难以开始新生活、言不由衷、执行力强“,等等。或许是演员的演技一流,或许是导演真的选了一个与角色分外贴合的饰演者。
李大吉并非该剧唯一主线,与他并行的是另一个肩负使命的宋太河。这个忍辱负重的将军在逃亡以及保护世子过程中与小丫头、大吉三人形成了悲催的三角恋关系,却在细节上突破了“我爱你你爱他“的模式,男一男二的关系有了更复杂微妙的展示,男一女一的情感也有了更为细致隐忍的刻画。并在结尾摧毁了男主,也把韩剧一贯的圆满结局打得粉碎。
情节的一些创新无疑会带来非议,不过就个人来讲,我更喜欢这种悲剧的色彩。而且这种安排也使得张赫的角色更加全面而立体。一个人从懵懂到追寻再到为他人而毁灭,大吉的生命在剧中用鲜血画上句号,从观众的角度可能无法接受,从演员的表演角度来说,是一次完整的诠释。从《谢谢》到《感冒》再到《推奴》,在这些我所看过的张赫的作品中,他的表演总会有强烈的存在感,出场时不见得人见人爱,却总会在故事中越发让人心痛。角色每每相似又不同,令人期待。
还记得上一次完整的看韩国古装剧还是十年前的《大长今》,那是为李英爱个人表演的传记式剧集,但是确实不是什么传记,只是缺乏新意的童话而已。十年之后的《推奴》,虽不能说是韩历史剧的集大成,但总算是个特质浓郁的混搭制作:史诗氛围、搞笑民情、阶级矛盾、人物抗争、动作打斗等等,庆幸的是,一切被张赫的表演完美地糅合在了一块儿。
综观模式化强烈的韩国历史剧,《推奴》,不失为其中一部靠张赫个人魅力支撑的亮点之作。
推人及己,如果中国拍类似题材的历史剧,制作和文化积淀我自然不担心,只是,当今中国影视界的英俊小生中,又有几个人能在他们的帅脸上划上刀疤、浸上痞气,在黄沙中以截拳道的身手为角色而战,去扮演那个离他们相距遥远的”大吉“呢?
怎么看,都是近些年最好的古装爱情剧之一,缠绵悱恻,惊心动魄,结局更是催人泪下。女主跟着男二走了,男主死了,但最后时刻是与女二在一起,行侠仗义的大业已竟,江湖空留绝响。
OST好听。剧情有些拖沓
太TM犀利了!
后面的不看了……太虐了……
有些拖沓,但还有些意思。看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63239/与StA Bd.4扫描到了电脑,是为之记
“你們得活著,建立一個美好的世界。那樣,才不會再有咱們這樣的人出現。”
前几集特别好看!!差不多1-7集吧,巨好看,有一集是男一追杀男二,在半人高的苇丛中打斗,真的是精良到堪比大制作电影了,由衷地佩服赞美啊。但是自从我发现男一和女一,10多集了还没见上面并且女一和男二都结婚了还没见上面以后,就服气了。而且后面剧情非常拖沓,并且烂尾了。浪费了张赫男神。
张赫还是邋里邋遢的样子比较帅,李多海貌似越来越漂亮了么,其实吧,棒子要老老实实把爱情拍好就可以了。。。搞什么政治啊。理想啊啊,还是太浅。。。。。吃力不讨好么。。。。。看完了。结局也太悲了吧。。感觉被忽悠了。。。。
production不錯, 不過story不夠creative, so.沒追了
为什么你们不喜欢雪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小丫头你妹,最讨厌这种女人!可是男人都喜欢!
个人觉得片子很一般,题材虽新颖,但比较消极,搞不懂收视率为何如此之高。 首播的收视 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了。 难道是IRIS效应?
评分适用于前15集
就2009年以来的韩剧而言,算是佳作。故事、节奏、演员、画面都不错。不过打斗场面过于花哨而且也太多了,张赫越来越暴力,让人忍不住认为韩国人是否都这个德行——冲动、易怒、暴力、邋遢,SO,去掉一个星星。
OST加分不少 剧情够虐人
李大吉从头到尾的苦逼啊 不如十年前直接死了得了 到最后还是一个死
典型韩剧剧情,宋将军是好男人。
又被男二秒杀了~~对不起偶的张赫啊~~
KBS走剧情和演技路线。。。
古朝鲜跑酷
虽然分不清哪个是男一和男二(双主演)?不过两个人真的都很出彩,演技到位,李多海真的很贵气,演雪花的演员唱歌挺不错,也很年轻吧想必。那个小男孩虽然自始自终都没说一个字,可是长得真是好可爱好可爱啊,印象深刻。可惜的是一始既往得烂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