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5年我第一次在线上同步追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因为太过喜欢此剧,还断断续续学了一些韩语。后来,这部剧被国内引进,风靡一时。
多年以来,电视剧里很少再有金三顺这样的人物设定,让人完全沉浸于角色中并由衷的喜爱,她虽然不漂亮,粗鲁到不拘小节,但是她身上的热情、勇敢、不屈不挠,是我永远企及不了的。
因为我是个被动,冷静的理智派。金三顺对生活的热情是外露的,而我对生活的热情是向内的。
我从来没有指望过像我这样的一个真正的理智派能够在一部主打情感题材的电视剧里存活下去,因为这样的角色与影视剧作品追求“冲突”、追求“刺激”的大方向是相悖的,且极有可能降低剧情的冲突。
然而,「理智派生活」给了我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它完全摈弃了国产电视剧抓马、狗血的一面,就目前已经播出的剧情和花絮片段来看,无论是人物的属性还是剧情的走向,都能窥见到现实的光照。
对我来说,34岁的沈若歆没有遥远的距离感,她就是一线城市里切切实实的存在。上海本地人,成长于单亲家庭,在大型企业任职高管。她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她的理性并不仅仅只是符号化、口号化的表象,而是非常细腻地渗透在她对待婚姻、爱情、工作的态度里。
因为足够的优秀和有计划性,她毕业后入职一家公司6年的时间就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座驾,除了被母亲念叨的婚姻外,她的生活看似已经足够美好了,然而在这种看似平静、美好的生活背后的艰难又有谁知道呢?
作为一个理智派,我很能理解她。理智派的痛苦,是绝对不会轻易与人诉说的。
大概是行业的原因,我身边的朋友很少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达到同样优渥的生活,但是她们一样非常优秀、独立,对于感情,也一直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生活已经足够的忙碌,足够的充实。当然,与沈若歆一样,大部分人也都逃不过来自家人的责问与担心。沈若歆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那种被裹挟在世俗与习俗里的典型的代际关系,而更像是是来自于单亲家庭里母亲对儿女略显激进的爱。
我特别喜欢潘虹老师饰演的母亲在得知女儿拒绝了交往了三个月的男友的求婚后,跑来女儿公司责备沈若歆的那场戏,她对于女儿“愚蠢”的决定,给出了非常致命的一击:爱情就是个鬼,谁也没撞见过,而作为一个女人,她最大的不幸,那就是不甘。
爱情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撞到的,只是理智派认为女人终其一生都应该幻想爱情,撞不到也不会不甘心,就算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也依然可以与自己达成和解。
在世俗的眼光中,这可能会被烙上“清高”和“虚伪”的标签,但这就是不可思议的理智派啊。
我特别欣赏沈若歆在感情上的态度,不会妥协,所以拒绝男朋友的求婚,拒绝不合适的对象,即便要面对来自家人和职场上的指指点点;谨慎而小心的接纳相差12岁的恋情,不畏惧外界的眼光,也不沉迷于感情的盲目,爱与不爱,都不是为了孤注一掷的托付,而是基于一种理性的思考,思考后是对一个对的人的客观而真诚的接纳。
对的人很重要,从这点来说,沈若歆是幸运的,遇上了小概率事件。当然,电视剧多少为了一些戏剧性还是把祁晓设定的过于年轻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年龄也不是问题,只要人物的形象足够真实、立体、丰满,对我来说就很有说服力。
祁晓的成长环境让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更加有担当,所以在这段进展得相对缓慢的感情里,这对年龄差过大的姐弟恋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显然,与许多姐弟恋题材的剧相比,「理智派生活」在感情上的处理非常不一样,没有过度追求感官的刺激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循序渐进的给予这段感情充分的可能性,沈若歆是一个独立自主且热爱生活的女性,她有干练的一面,也有柔软的一面;祁晓是一个阳光活泼且善解人意的男孩,他有固执的一面,也有温暖的一面。所以,祁晓尊重沈若歆想要的距离,沈若歆相信祁晓青春的允诺。
也许是我们所处的年代和地域的原因,当中女时代来临的时候,相差12岁的恋情如果发生在现实中,虽然依然少不了闲言碎语,但是已经没有那么惊世骇俗了,可是我们依然会好奇这样的爱情要如何收尾,毕竟所有的甜蜜和美好都会在时间的消磨下回归到平淡,而现实的生活才是人生的归途。
或许「理智派生活」会给到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可能性,不只是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还有他们各自承载的亲情,以及职业与梦想的调和。
情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理智的确可以让情感少一些消耗。
表面上「理智派生活」是一部噱头十足的爱情剧,慢慢看下来,会发现它其实是一部女性成长的生活剧,沈若歆的母亲、闺蜜、下属,每个人也在经历自己的裂变和成长,她们身上会有更多我们身边人的影子。
我现在依然很喜欢金三顺,但是对比16年前的向往,现在更多的是欣赏,而且在看到沈若歆这样的角色之后,我更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而感到遗憾。
对比金三顺这样大家公认的爽剧女主角,沈若歆才是更加现实的存在。我相信,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空间,现实中没有遇到小概率事件的沈若歆和剧里遇到小概率事件的沈若歆一样,也会拥有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理智派的生活!
里面的女演员演技还不错,起码很自然,但是王鹤棣的演技有时候看的我真是无语,你演的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再加上编剧的无脑尴尬的我汗毛直立。例如品茶的时候祁晓一直吐槽抱怨,领导和客户都在旁边正常人谁能那么说话,又tm不是弱智(这种类似情节太多了)看不下去了。弃剧。
女人30加了还单身,是因为挑剔?身心有问题?恐婚?没玩够?长得丑?这些是社会大众普遍能够想到的理由,也普遍把这些标签贴到了大龄单身女性身上。
可是《理智派生活》中,沈若歆的一句话,道出了30加单身职场女性的真实心声,她说:“我不喜欢别人规划我的人生”。
其实真实的理由,只有这么简单,希望对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掌控权,希望不做别人的附庸,希望不管爱情、婚姻还是生活,都能自己说了算。
剧中的沈若歆,上海本地人,研究生毕业在振鹏集团工作7年,当上了高级法务经理,自己有车,收入不低,聪明上进,美丽知性,本应是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却一不小心摔进了感情、事业的双低谷。
01
感情上,在妈妈的强势压力下,沈若歆答应了同事崔立新的追求,两个人谈了100天的恋爱,而这一百天不仅证明了沈若歆无法将就,也让她再一次看到了现实的残酷。
如果单纯用外在条件来评级排位,沈若歆至少可以算得上A级女,而崔立新收入不如沈若歆,又是外地人,工作能力平平,业务水平一般,充其量能算的上C+的水平。
但即便是这样的组合,在沈若歆提分手的时候,崔立新都一脸不屑的对沈若歆说:“你以为我求着你呢是吧,你是不是觉得我高攀你了,拜托你照照镜子行吗?三十三了,满大街都是比你年轻比你漂亮的小姑娘,您这岁数上婚介所都被人嫌弃知道吗?你也就那样了,收入也就那样,现实就是,有我一个这样的人,接着你就很不错了。”
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说的就是崔立新了。
可是他说的错了吗?婚恋市场不就是这样看待大龄单身女性的吗?在评价一个单身女性的价值时,年龄和颜值占了最大的比重,而年龄似乎又比颜值更重要一些。只要你年龄稍微大了一些,都不用上30,几乎从26岁以后,就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人揪着你的年龄来打压你、贬低你了。
有时候想想,觉得婚恋市场对女性的评价体系,实在有点可笑,你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更独立,让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人,可别人却告诉你,因为年龄大了,所以你努力给自己加上的各种筹码,都变得一文不值,甚至你的优秀还可能让你更加贬值。
就像前段时间一个博士毕业的女性朋友跟我形容的她的相亲现状:单身男博士是香饽饽,我这种单身的女博士是“灭绝师太”。
越努力越孤单,似乎成了当下优秀女性共同的情感困惑。
02
事业上,沈若歆也触到了自己的职场天花板,虽然能力强,资历够,可是职场里对30加未婚女性的偏见根深蒂固。
一方面是性别歧视,比如阮晔、刘沛这种人,对职场女性充满了恶意,说她们“头发长,见识短”,能力越强,便越得不到尊重,在他们的眼里,女人似乎就该是弱者,就该满足于现状,就该回家生孩子带娃,根本没有资格在职场里跟男性“争食吃”。
另一方面,是年龄给女性带来的事业瓶颈,像猎头说的“公司现在最怕招的就是三十出头的女青年,万一入职后遇见爱情,去结个婚生个孩子什么的……”在他们眼里,30加的女性就像“定时炸弹”,甚至很多公司宁愿选择能力弱一些的男性,也不会选择能力更强的女性。
剧中沈若歆想要凭着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解决金元浩的案子,却被想要投机取巧的阮晔奚落“头发长,见识短”“凭你女人的直觉吗?”职场中这种用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羞辱女性的可太多了。
想起之前一个女性朋友,就曾被人怼脸骂过“你这样的女人,就该被别人搞大了肚子,回家生孩子”。
她跟沈若歆一样,能力强,是公司元老,为人正直,不拉帮结派,别人干不了的事,她总是出色完成任务,为公司卖命累到住院,她努力想证明自己,可是没有赢来尊重,反而被公司里很多人视为眼中钉,同样也像沈若歆所遭遇的,领导安排下来的棘手工作,其他同事都会推到她身上,还要奚落一句“她那么能干,那就让她干呗。”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职场上,女性想拼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总是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还要承受各种冷嘲热讽、歧视刁难。
03
这种种困境,让一部分女性向现实低了头,有的为了不做“剩女”,草草把自己嫁了,有的厌倦了职场的“争斗”,安于现状或者远离职场,可是还有一部分如沈若歆一般的女性,在困境中挣扎向前,只言成长,不言退缩。
因为她们知道,别人给你指明的那些路,虽然看似轻松,但不是自己想走的路,而且,那也不是什么平坦的静谧小路,同样危机四伏,一旦选择了,就成了缴械投降的小白兔,只能沦落到任人摆布的地步。
剧中金元浩的老婆,虽然住着豪宅,当着阔太太,可是不管精神还是经济都依附于自己的老公,哪怕知道他出轨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戳破真相,这样的婚姻是比单身更好的生活吗?这样的阔太太生活,就比在职场里挣扎前行更轻松吗?
每当沈若歆被坏人刁难的时候,总有弹幕说“柔弱无助的歆歆,好让人心疼”,可其实沈若歆需要别人的同情吗?她不需要。
被闹事的人泼了可乐,她躲到卫生间只允许自己哭五分钟。被排挤出法务部,她也不着急回去,而是努力做好当下的工作,耐心等待翻身的时机。被同事们欺负的时候,她对祁晓说:“不要让欺负你,成为别人期待的事情,要么你狠狠地打回去,要么你就让他们觉得欺负你这件事,无聊到不好玩。”
在职场中摸爬滚打许多年,她早就见惯了人心的冷漠,职场的倾轧,也早就学会了不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自爱而不自怜,她不会给别人同情自己的机会。就像她教祁晓的“宠辱不惊,置之度外,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认准目标,然后完成目标”。
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以目标为导向,拒绝自怨自怜,拒绝感情用事。
04
沈若歆的妈妈说:“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该知道孤独两个字怎么写了。我们老年大学,有很多孤老头孤老太,他们加了一个群,每天必须在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要进群打卡,你以为他们是在凑热闹,错,他们是怕自己死在了家里,没有人收尸。”
她在暗示沈若歆,如果不结婚,将来也会落得这么个老无所依的地步。
这段话听起来仿佛挺可怜,挺凄惨的,可是我默默对比了一下沈若歆与崔立新结婚以及“孤独终老”这两种生活,还是觉得,就算最后落得老无所依,也比跟那样的人过几十年要身心舒畅的多。
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调查,告诉我们结了婚的比不结婚的人幸福,但实际上这两种人生根本没有可比性。
那些结了婚的,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愿意一起步入婚姻的人,不管是爱情也好、合适也罢,总之是因为他们觉得结婚胜过不婚。而那些没结婚的,不是她们不想结或恐婚,而是没有遇到一个能结婚的人,这样的人,如果硬逼着他们结婚,那就只能凑合、将就,就像沈若歆和崔立新,若是真的结了婚,也只会过上剑拔弩张,一地鸡毛的生活。
婚姻这东西,必须因人而异,而且冷暖自知,它既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其实很多大龄女性都如沈若歆一样,并非不愿结婚,只是不能将就,这个不将就,不只是不能跟某个人将就,也是不能过一个将就的人生。
她们做好了迎接未来的准备,未来如果遇到爱的人,那她们是乔木是橡树,可以与爱的人势均力敌,共同成长。未来如果只能单身,那她们努力生活,拼搏事业,完善自我,或许会有孤单,却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圆满。
希望所有单身女性都能看清自己的心,勇敢的跟着自己的心走,也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明白,女人是独立的个体,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决定不了你的价值,单身就单身,离婚就离婚,嫁错就嫁错,不嫁就不嫁,这些都不足以毁一生,因为除了婚姻,女人还有一整个世界可以闯荡。
-作者-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明天终于周二可以再度花钱看超前点播了,只想求芒果tv做个人吧,给我个痛快。搞得我只能又看了一遍26集,再榨一点糖来回味。
祁晓的妈妈和沈若歆的妈妈,截然不同。
一个生活能力低下,高压锅也用不来,不会做饭;另一个能把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井井有条,做饭更是不在话下。
两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几乎是反着的,虽然两个人都是单亲妈妈。
但祁晓的母亲,似乎还是个“小姑娘”,而沈若歆的妈妈则要有棱角犀利得多。
再看两个孩子:
祁晓在第一集上来,就展现了他对妈妈的孝顺有耐心,而且心灵手巧,将所有家电的使用方法做成手账,教妈妈用,没有丝毫不耐烦,同时又做得一手好菜。这样一个弟弟相较于同龄人更成熟,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满分,在对待生活周遭的处事中不慌不乱,而且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饰品),有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规划。你看,不是有颜有身材就能成为合格的,姐姐喜欢的小奶狗的。
他还很善良,和好兄弟一起租房,分摊他的生活压力。
祁晓不过是看起来才刚大学毕业的孩子,但很成熟。
沈若歆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成熟稳重的“理智派”,对待工作超级负责,能力也强,也会处理各种难题。
但是,她喝醉了的时候,展露出来的却是一个吵着要去游乐场的孩子。
她还会对着星星,问智能音响。
知世故却不世故,理智派却保留着感性的温柔。
我原以为第26集见“婆婆”(好的,我承认婆婆是我yy了)会有点矛盾,
结果,只能吼一声:太般配了。
虽然风格不同,但我已经预感到,祁晓会把沈若歆骨子里的,藏于人后的小女孩养回来。甜死了。
这部剧我是离职后着手准备归国事宜的间隙在网飞看完的。
看完满脑子的问题:
这部剧的编剧是谁???
进来挨夸!
忙碌的职场单身女性生活描摹好精准!从女主角沈若歆的经历中,我甚至看到了我这些年在大企业亲身的几个大事件
职场的困境描绘得好真实!!
and
这部剧宣发是谁?
进来挨打!
这么好的剧,豆瓣也有七点几,怎么完全不火?烂剧天天被资本上微博热搜,这么好的剧本,剧悄无声息播完了都没多少人知道<(`^´)>哼!
外表上看,《理智派生活》的宣传噱头虽是姐弟恋,但其实恋爱戏只占全剧剧情30%左右。
《理智派生活》主要是说女一为代表的职业女性在职场中的艰辛和付出以及收获,还有以女二为代表的丁克已婚不育大龄女性在社会中的定位和困境。
市面上大多数挂羊头卖狗肉的“职场剧”都是披着职场剧的外衣的的恋爱剧。
这剧却不一样。
全剧35集,一直到第27集男主才告白。
那之前都在说什么?
别的不说,单就这个剧前二十几集都在说职场那点事,却一点都不无聊,足见编剧功力!
27集前剧情90%说的是职场女性(女主沈若歆)如何焦头烂额忙工作和面临的职场困境(被降职和反弹)、社会定位困境(被逼婚,和强势的母亲的相处)以及女主朋友(包文婧扮演的女二号)作为丁克家庭主妇的困境,职场和生活环境非常真实和贴近生活,编剧大赞!
表演方面,秦岚演技精湛,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演员的演技需要演员个人生活经历的积累。秦岚把三十几岁单身职业女性的强势和狼狈都演得很棒:
女主沈若歆一开始在职场上被背黑锅的委屈,独居的她在阳台上望着万家灯火和家居智能小助手聊天的样子,设定闹钟走进厕所单间只允许自己哭五分钟的倔强,如何被排挤都不认输的顽强……都市三十几岁的职业女性的样子她演得好贴切,仿佛看到当年打拼的自己。
剧中演员除了王鹤棣都是原声出演 ,虽然王鹤棣用配音但是好在演得也很不错,配音也好神奇,简直是去掉了川普口音的王鹤棣原音,好贴脸。
王鹤棣这次演活了祁晓这个忠诚小助理和有担当的小奶狗暖男。他因为女主一点点垂青而惊喜,因为女主一点点喜怒哀乐而将关心付诸于行动力,塑造了一个是个大姐姐都抗拒不了的恋人弟弟。
因为两个主角的演技加持,演员剧内年龄相差12岁,剧外年龄相差19岁的俩人搭配起来却并不违和。(可惜同期上映的烂剧《遇龙》掩盖了他这部剧的光芒)
包文婧是另一个惊喜。她将那个结婚丁克多年后决定重返职场的家庭妇女宋梓妍演绎得入木三分。剧中她的丈夫在婚后突然反水,决定要孩子,她的委屈演绎得很不错。现实中包文婧的丈夫包贝尔也客串了一个角色,二人演技一对比高下立见😂包文婧应该多演戏,她比丈夫有演技。
一开篇前八集都是女主被降职后焦头烂额地工作,斗争,斡旋,如何在公司生存下来的过程。作为同为30+得职场女性,剧中很多场景非常熟悉,很多职业上遇到的坎,我都会拍大腿:如果自己能有女主沈若歆的格局和谋略,会不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
有很多沈若歆遇到的遭遇,我感觉自己如果遇到可能会落荒而逃。
一开始因为被设计陷害无法自证清白的汽车自燃案件,被网暴、被泼咖啡、被欺负打压、被降职,我觉得我在前八集的剧情里就会撑不下去辞职。但是如小强一般打不死的沈若歆只是在厕所里和家里哭了几分钟立刻元气满满。
更别说之后公司里的对手不断给她设计陷阱,她步步为营的抗争,我觉得我没“死”在前几集也会在后面的十几集里辞职……但是女主每每运筹帷幄,堪堪化险为夷,着实令人赞叹。
对了,本剧对行政经理的工作描写非常细致真实,弥补了我对杜拉拉系列好书改成烂剧烂片的遗憾。安排会展,整理资料,布置会场,找中介安排老总衣食住行,每集一个任务 女主为人处世精明而不圆滑,事故而不狡诈,是大多数职场女性都会羡慕和感同身受的角色。
上海名利场的刻画也很贴切: 第八集,酒会上的女孩儿们衣香鬓影,一见面就打探学历,花了这么多钱上这么好的国外学校,依旧一口一个包包品牌和高定衣服品牌,对服务员没有丝毫尊重,还言之“混这个圈子学历是门槛”……
女主虽然是上海土著,但是属于穷土著,毕竟是工薪阶层单亲家庭,一句“我不是这个圈子的”回过去,这份倔强和底气,来自自食其力和工作业绩带来的自信,看到这一幕好像看到了初出茅庐刚刚踏入社会的自己……
除了这些职场和生活细节刻画得不错,女主和妈妈的母女情,男主和妈妈的母子情,也刻画得很感人。
潘虹扮演的妈妈简直是我妈翻版,控制欲超强但是关键时候那种“不愿意麻烦女儿”的爱又十分动人。看到女儿一直点外卖的担心,得知女儿被欺负时的无能愤怒(一个人在街上可可爱地咒骂)“哼,别让我认识你们!敢欺负我女儿,打扁你们!”,特别是得知女儿要去外地发展的不舍和最后的包容,真的太像太像当年舍不得我出国又拍胸脯保证不需要我为她担心的我妈了……
总之,这部剧里你可以看到大企业里不同部门的权力斗争、新旧管理层的派别斗争、站错队的职场女性在其中夹缝生存的困境,也能看到互相守护的感人姐弟恋和单亲家庭动人的母女情,这部高质量剧在网飞播放真的不丢咱国剧的脸!
(唯一的问题是剧后期主讲感情部分还是比较传统的BG甜腻戏没什么惊喜,另外,女主三十几岁当上总裁的职场之路过于开挂,但是不影响总体观感。)
本来不知道这个剧,看了一个所谓的剧评才决定去看看,结果就是一集弃。
现在都2021年了,怎么还有傻x觉得人们都不会用电脑查文献?什么人都敢随便瞎写几个破数据然后得出可笑的结论。
真不好意思,好巧不巧我就是其中之一,工作原因对于数据比较敏感,我还有那么一点爱刨根究底,专门花了点时间找了官方的和一些关于此领域的专家们的文献,并没有看到文章里列举的数据。
那么喜欢列举数据,那就把引用文献大方的写出来。具体是谁咱就不指名道姓了,不够打脸的,给人留点面子算了。
你特么连数据都是自己编的,那你从虚假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和茅坑里的那啥有区别吗?还一群人在后面点赞,有用,尴尬不?
写的还挺长,图文并茂,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狗屁不通。这就好像是一群人看一个人吃那啥,吃的人觉得不好闻,所以喷点香水,边吃边说真好吃,周围人闻着也挺香,也觉得虽然没吃过,但应该很不错👍
上周偶然参加了这部剧的超前放映活动,看的时候就只觉得秦岚的颜值和演技在线,妈妈那个角色演得有些浮夸了,感觉不适合这种都市偶像剧的演法。总体觉得这部剧主要还是一个偶像剧,尽管映后在制片人交流的时候发觉她想表达的关于女性的想法还挺多的,但是拍出来让我没有太能get到。
虽然有莫向晚翻版的感觉 不过还是期待后续贴心细心的机智弟弟和超理智女王的办公室恋爱情节哦|没等来俩人结婚有点遗憾,还挺温馨
都怪《苍兰诀》,我连这剧都看了还一口气看完了。竟然还不错,竟然是认真的女性职场剧,也没有刻意突出当下热门社会矛盾,也没有特别玛丽苏姐弟恋,而是乖乖讲职场讲了一大半辞职了才开始谈恋爱,之前也没有关系暧昧的办公室恋情,而真的是俩人有默契地在拼职场。我觉得还是要把女主设定为39岁,无论从秦岚的外形气质还是女主的角色所处的职位以及周边环境,也都会更加合理。开始看的时候既悬浮又现实,到了后面反而越来越生活越来越实在,我觉得比一些喊口号的女性都市群像剧更好一些。整体观剧体验意外的顺畅舒适。三星半,如果换作是韩剧的话,可能评分得是8.6了(谁让韩剧在豆瓣普遍虚高)。
这部剧属于现实主义女性成长话题剧,很适合爱思考的女孩子来看,从中你会发现很多自己生活中真实遇到的困难。女主角的三观也非常正,秦岚姐姐太美了,非常嗑她的颜。
看了通稿的介绍,看了看剧集,不出意外的和通稿文章一样流于表面……职场和生活的都不够接地气不真实,剧情各种设定+设定+设定+靠台词强输出,连人物也只能看见设定。剧本不行+不真实的人物,自然不存在什么角色塑造,连潘虹这类具备“抢救剧本”能力的演员也无能为力,谈何共情……另外,秦岚不合适这个角色
人物设置比较表象,后半段谈恋爱的部分太离地,但总体感觉还行吧,至少比很多职场外皮年下时装剧只有狗血恋爱完全不谈工作要好上那么一点点了。最大感触的居然是这么拎的清的老板真的可遇不可求,太羡慕了。漂亮且能干的女性在职场口碑真的很微妙,漂亮绝对是有优势的,但往往漂亮会让人忽略皮囊背后对职场的巨大努力。作为职场女性,确实更加珍惜懂得欣赏和有事业心,任人唯贤的领导。以及女主闺蜜夫妇真的太有感触,感觉丁克尤其是女性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面对太多压力。很多人不喜欢的女主妈妈,我觉得潘虹演的太好了,而且三观其实没什么问题的呀。
还可以吧 i姐弟恋还挺期待的 狗姐就是最吊的!
沈若歆和崔立新俩人讨论爱情与婚姻挺现实的,崔说想还房贷结婚生孩子落实人生大事,而若歆却反问“你有没有问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本质俩人就不是一路人,崔立新学不会换位思考只能绑架式谈恋爱了,就像若歆说了不下三次不喜欢喝粥还是会给她买粥一样,绝了。
选角秦岚非常合适 但第一集不太抓人
上海妈妈不会撺掇女儿嫁给外地人
现在太难得看到电视剧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自己正常的行为逻辑了,没有狗血,也没有金手指。温柔强大的女主,贴心有能力的男主,懂得进退的男二,寻找自身价值的闺蜜,在大城市迷茫的年轻人,还有不断了解和沟通父母的关系。女主真的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只可惜有一点,世界上的沈若歆可能有很多,但祁晓大概是不会存在。毕竟,哪个姐姐能拒绝一个又奶又茶的小狗呢。(p.s.番外的群像很可爱 只可惜妈妈们没出现
祁晓和沈从开始的偶遇到后来相处互相了解,我悟出来,爱情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或是什么负担,只是两人相互的吸引、志趣的相投、灵魂的碰撞和在悲欢离合里彼此成就。给你倒温水,半夜给你做点心,这些都叫爱。对方的谈吐,知识面,商业视野,控制局面的能力,情绪稳定也是爱的能力。不要小看上面这些特点,要培养这些优点,也可遇而不可求。感情也都有供需,而且因人而异。你心目中的最佳的配偶是什么样的?是你人生战场的盟友,还是问你粥可温,时常给你小温暖,满足你的小虚荣的,感觉到位了,能不能就放手去爱,答案只能自己决定,至少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我觉得这部剧被低估了,也被宣传错了重点。这部剧里展现的代际冲突,丁克,感情观价值观金钱观,职场人情问题,就业观念都非常合理。女主不靠男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决问题,已经秒杀了国内80%以上的大女主剧。姐弟恋只是这部剧很小的看点之一。
比下一站的职场更详细。男女主的感情发展更水到渠成一点。而且真发展男女朋友关系了就打算结束办公室上下级关系了。这一点还是不错的。办公室恋情太容易踩雷了,女上司也一样。王dd还是不错的。然后去看了将夜2
很生活、很真实、很细腻的剧,能看到我自己及身边很多人的影子,特别是年龄到了被催婚,职场不顺…大概我们每个人都即将、正在或经历过吧。。
这就是编剧眼中的“理智派女性”………
终于有一部职场励志剧是讲职场女性切身遭遇的片子了 职场中我们女性遭遇的不仅仅是性别歧视 更多的是谣言八卦的非议 业绩好或者被器重会说你是跟领导关系好呗 靠美色呗 说什么的都有 你成没人觉得你是因为靠自己 你败指责更会接踵而至 就因为你是女的 虽然部剧没有刻意的去拉男女对立 但是真真切切的告诉我我面对这些到底该怎么做 如何处理跟同事间的关系 努力变得正向 阳光的职场环境 很喜欢秦岚拒绝追求自己的老板时候说的话 我拒绝这个项链是因为我没有带它的场合 内段话让我决定这部剧我追定了 如果我有一天能做到真实坦然的面对自己可能我会比现在成功很多
男主出场的段落可看。其他支线挺无聊,可跳。这个小奶狗是个小学鸡,可爱归可爱,但是剧情意思不大。
秦岚保养的实在太好了,她竟然比王鹤棣大19岁!但丝毫没有违和感,我看出了cp感,可以追
剧情还没看多少 但是首先人物都很贴合 两位主演演的也都非常自然 秦岚的话之前见过真人 又美又瘦还有气质 符合人物设定 棣棣也是 那个年纪该有的状态就是他现在这样 所以演的不费力自然我们看的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