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唐明皇

40集全

主演:刘威,林芳兵,李如平,黄小雷,严敏裘,周洁,李建群,郑榕,李迎秋,陈颖,李静莉,颜彼得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2

 剧照

唐明皇 剧照 NO.1唐明皇 剧照 NO.2唐明皇 剧照 NO.3唐明皇 剧照 NO.4唐明皇 剧照 NO.5唐明皇 剧照 NO.6唐明皇 剧照 NO.13唐明皇 剧照 NO.14唐明皇 剧照 NO.15唐明皇 剧照 NO.16唐明皇 剧照 NO.17唐明皇 剧照 NO.18唐明皇 剧照 NO.19唐明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唐明皇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公元710年,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刘威 饰)发动政变帮助他取得了皇位,事隔两年之后父亲把王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登上皇位成了唐玄宗,大唐又迎来了盛世的发展。若干年后平静被皇子李瑁(黄小雷 饰)的妃子杨玉环(林芳兵 饰)打破,李隆基看上了她,在亲信宦官高力士(李如平 饰)的 帮助下,他不顾一切得到了佳人,杨玉环从此成为了杨贵妃。尽管已经有了武惠妃(李建群 饰)、王皇后(李静莉 饰)、赵丽妃(周洁 饰),但是唐玄宗最爱的还是杨贵妃,甚至把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高兰村 饰)变成了丞相,两人一起度过了好些年快乐的生活,直至安禄山(颜彼得 饰)的叛乱出现。最终杨玉环还是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惨死在马嵬坡,而命运对唐玄宗的眷顾就此为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校影迷雾火爆小子1985我欲为人 第三季500年后风雨夺标蛇王岛禁闭男童查令十字街84号宠物坟场2(2023)金库(国语版)侦探人生 第四季名校风暴短篇故事:卡尔拉与萨缪尔对话杀人魔:杰弗里·达默访谈录吸血鬼男子宿舍逃狱兄弟3有个地方叫马兰木鱼石的传说星光云Run新闻玩偶盒惊魂2摩托骑士爱恋狂潮舞出人生2025

 长篇影评

 1 ) 90年《唐明皇》和配套拍的《杨贵妃》小赏

看完了90年《唐明皇》和配套拍的《杨贵妃》。这两部用的是原班人马,演员很多都是相同的,剧情线也是一样的。


在我心目中《唐明皇》才是电视与中国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再现了大唐盛世的衣着(坦胸的襦裙、轻薄透明的丝绸大袖衫、剑袖、胡服、舞裙)、头饰(高髻、牡丹、翠翘金雀玉搔头)、化妆(花钿、画眉、小唇、鹅黄、酒晕妆)、体态(丰腴)、娱乐(马球、斗鸡、拔河、茶道、插花)、文化(音乐、舞蹈、诗词、作画、游历)、气度(倭国、新罗、百济、吐蕃、天竺、波斯等多国遣唐使)、开放的风气(性关系混乱、女人也有情人、女人在政治上的欲望)等等众多胜景,也展现了大唐帝国落日前最后的奢靡与光华。


这部剧的剧情其实很一般,演绎的部分也并不多,不爱历史的人肯定看不下去。出演杨玉环的林芳兵是学戏曲出身,身段可谓销魂至极,纵然舞技比周洁稍差,但贵妃醉酒那一场舞情景交融,让观众非常有融入感。出演赵丽妃的周洁脸庞圆润身量纤纤,是学舞蹈出身,除了杨玉环,全剧就属她的舞蹈场面最多了。出演武惠妃的李建群也是本剧的服装设计(之后几年拍的《武则天》也是她的手笔),只不过这次出演奸角,对我来说还挺稀奇的。出演唐玄宗的刘威就外形来说其实并不适合唐明皇的形象,但是他用演技弥补了这一点。记忆最深的就是唐玄宗想强X杨玉环的那里,真的很恐怖……


这部剧的音乐舞蹈场面非常丰富,估计未来也无出其右了。全剧展现了胡旋舞、霓裳羽衣曲、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踏歌舞、龟兹舞、敕勒歌、绿腰舞、琵琶舞、清平调、如意娘舞、天可汗舞、天竺舞、渭城舞等20余种经典舞蹈。(这里有一篇赏析舞蹈的帖子http://tieba.baidu.com/f?kz=657542639)剧中不仅赏析了一些经典诗作,还有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人惊鸿一瞥地出现。艺术方面有吴道子画钟馗、吴道子的泼墨嘉陵江、还有王维《阳关三叠》的编曲+舞蹈等。唐明皇兴戏梨园也有所讲述,乐器方面更是数不胜数。


本剧批判意味不强,主要还是在讲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两人在音乐舞蹈方面堪称知己。编剧塑造的这个杨玉环突出了她的天真单纯,这种性格和林芳兵的面容无疑是比较相符的。周洁在电影《杨贵妃》中出演杨玉环,不少人觉得她比林芳兵更好看。但她作为舞蹈演员身材过于苗条,与盛唐美人很有差距。林芳兵为演杨玉环增肥30斤,后来减肥太快得了哮喘,十分可惜。不过这种增肥还是很有效果的,剧中的杨玉环脱下外衫,手臂肩膀的丰满让我非常满意,低头时的双下巴也很得大唐神韵。


最要称赞的一点就是贵妃醉酒这一场戏。我看完这一场之后觉得非常经典,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是在演贵妃醉酒,因为本剧中的贵妃醉酒并不是杨贵妃因为唐玄宗去了梅妃处而醉酒(本剧没有出现梅妃这位野史人物),而是在唐玄宗70大寿之时、安史之乱前夕。繁华的贺寿之后,只余唐玄宗杨玉环二人,杨玉环为唐玄宗的即兴一舞。这一场戏不仅是杨玉环的心情写照,也是唐玄宗的心情写照,还是大唐盛世的赞歌、末日之前的哀歌,是杨玉环情不自禁之下迸发的的艺术创作。这一场贵妃醉酒并不是杨玉环一个人的凄凉,而是唐明皇的凄凉、整个大唐的凄凉、历史的凄凉,艺术水平非常之高。


本剧杨玉环在死之前已经隐有顿悟之意,所以唐玄宗赐死时,她是默默接受了自尽的。但我觉得电影《杨贵妃》中周洁处理的比较好,杨贵妃死前求唐玄宗不要杀她,但最后还是带着不甘心死了。电影《杨贵妃》中周洁版的杨贵妃没有林芳兵的那么单纯,周洁也是把杨玉环演得媚态横生,非常动人。


片头曲超赞,词写得好,唱的也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ODk0MDUy.html

谈笑扫阴霾,争一个锦天秀地,满目俊才。
愿我煌煌大唐,光耀万邦,流芳千载。
纵然是,悲欢只身,两徘徊。
今生无悔,来世更待。
依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
今生无悔,来世更待。
依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

 
把这部老剧推荐给喜爱历史和喜爱中国服装、文化的人。不过这部剧也是时代的产物了,恐怕未来将不会再有。

 2 ) 一个人造就了一部盛衰史

只看到20几集,看到唐明皇开始硬抢杨玉环,就有点卡壳了,觉得暂时我是看不下去了,歇一歇吧。

剧情真的是紧凑到不行啊,一分钟都没快进过,不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例如杀上官婉儿的情节,如果放在现在拍,肯定要把天空阳光白云树叶屋檐鲜花等各种周围的场景轮番放一遍,再把李隆基高力士旁边的侍卫太监宫女等各种人物的表情再放一遍,当然更要把上官婉儿的脚步身姿面容最后背对着举起的大刀再来个闭眼回忆或者从容赴死的特眼,这一圈下来没个十几二十分钟这刀都下不去。可是这部剧里呢,就一个“啊”啊,五秒钟就死了。看剧时随手点个快进,都不知道上官婉儿这么重要的人物已经死了。

还有立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明争暗斗、姚崇宋景贬官出京、禅位给李隆基、太平公主拔剑自刎,中间还要穿插李隆基的花心,这么多这么重的剧情,我以为我已经看到20集了,没想到10集都没到。

王皇后是真贤惠,可惜太过善良了,之前几个妃子都是没什么心机的,所以皇后也过得比较好。一碰到伍云儿这种,皇后就被打入冷宫了,而且直到最后都没有怀疑到伍云儿身上去。真是可惜了。唐明皇也是个没良心的,皇后跟了他那么多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难道不知道吗,第一时间就打入冷宫。跟后面立即处死三个皇子真是前后一致得不忍直视。

伍云儿居然一人独大了这么多年也不科学,这么多年中唐明皇没有看中过其他人?绝对不符合他的个性。前几集那么短时间里他都看上多少人了。

姚崇宋景陈玄礼是我最喜欢的三个形象。陈玄礼一开始对韦后不满,以为太平公主心系天下能救大唐于水火,所以投靠了太平公主,灭了韦氏后却发现太平公主一心只为自己的势力,用小人信奸臣打压忠臣良将,于是毅然离开太平公主,相扶于太子李隆基。姚崇宋景为了保李隆基不惜背黑锅一死,幸好皇帝不喜杀人,只是外贬。后来李隆基一登基就把姚崇调回来当宰相,姚崇也确实聪明,办了不少事,很多棘手的事情都能想到办法解决。蝗灾那一段,他能够总结历史规律,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蝗虫是害虫必须捕杀不会糟天遣若老天盛怒让我一人承担,这份霸气真的很让人热血沸腾。可惜最后毁在他自己儿子手上了。宋景倒不是记得具体做过什么,但刚正和聪明肯定和姚崇有得一拼。对了,太平公主的儿子也挺可爱的,不愤于母亲篡位的行为,把太平公主私自撰写的召书偷偷给了陈玄礼,虽然被太平公主打得半死还被关起来也不后悔,可以说李隆基斗赢太平公主有他不可磨灭的一份功劳。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伍云儿害王皇儿的时候完全没有愧疚之心,她手上的人命也不知道有几条,怎么李瑛太子和另外两个皇子被她害死之后,突然就向菩萨忏悔了,还被自己吓死了?不可理解。寿王李瑁幸好是自幼长在王皇后身边,所以本性善良,否则也不知道被伍云儿教成什么样。可是也因为太过软弱才让自己的正妃被老皇帝给抢了去。唉。伍云儿泉下有知不得气死。

以前只听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为两人之间是真爱,最后也是悲剧,还觉得挺惨的。可是这部剧里一开始太多李瑁和杨玉环恩爱的场景,让我相信这真的是对恩爱的小夫妻,李隆基这样硬抢,即使后来两人是真心相爱我也看不下去了。杨玉环当寿王妃的时候是真活泼,总是蹦蹦跳跳的。还记得她曾对高力士说,李瑁文静,却喜欢看她玩,看玩荡秋千,看她跳舞。这场景想起来是真甜蜜。她也并不觊觎贵妃那位置,李瑛三兄弟被处死后,她想让李瑁带着她离开京城,过简单的日子。可惜李瑁实在太过懦弱了。后来李隆基让杨玉环当道士,好做好台阶进宫,杨玉环问李瑁有什么办法,说你是我的夫君啊,我们是恩爱夫妻,他怎么能抢自己的儿媳。可是李瑁只是叹息懊恼,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么无理的事情连在皇帝面前说个不字都不敢。唉,我看着都心酸。伍云儿临死前说的那段话太对了,他既没有他母亲的坚决果敢,也没有他父亲的聪明才智。若没遇到什么事,这种性子倒可以保他一生平安,可惜他就遇到事了,正妃被父皇抢,也真是前无古人了。

其实如果一开始杨玉环就对李瑁不满,两个感情不合,我觉得唐明皇抢就抢吧。毕竟他文韬武略确实都好,杨玉环对他也并非厌弃。像乌云珠跟她丈夫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上的,福临抢就抢了吧,皆大欢喜。可是李瑁杨玉环并非如此啊。于是看着就特别厌烦唐明皇这个人物。

大概从这里开始,开元盛世也要结束了吧。接下个烂摊子,励精图治,终于让大唐有了繁盛的景象。没想到他这一个皇帝都没过完,别说几代帝王了,就又衰退了。

可是这才20几集呢,后面还有20集左右,放什么内容啊?唉哟,这么一想,又有点想再看下去了。这剧的内容真的是丰富啊。放到现在,估计得拍个80集了吧。

。。。。。。。。。。。。。。。。。。。。。。。。。。。。。。。。。。。。。。。。。。。。。

2017.9.24更新

这几天呆在家里,还是把这部剧给看完了。当然,跳着看的。

50多岁的唐明皇把杨环抢到了身边。其他杨玉环也是喜欢皇帝的,说他是一个奇男子,不止是皇帝,还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等等。寿王虽好,但太过平庸。美女爱慕英雄,本是人之常情。但公公和儿媳,事实清楚是让我接受不了。

杨家因杨贵妃而平步轻云,但事实上她后来跟娘家人并不亲近。杨三姐跟皇帝在华清池鸳鸯戏水被杨玉环看到后,她跟皇帝大吵一架,皇帝一怒之下说把她送出宫。她去了杨家,结果一众哥哥姐姐都劝她向皇上认错不然杨家会受牵连。杨玉环哭得那一刻,我真的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她说没有一个人是关心她的。于是她想到了前夫寿王,说寿王绝对不会这样对她,她要见寿王。结果没想到,在杨三姐的帮助下真的见到了,就说了那么几句话。然后,就高高兴兴地被皇帝接回宫了。好吧,我心疼寿王。虽然是个懦夫,但对于杨玉环倒是真心的。

后半部电视剧就两个主题:皇帝贵妃恩爱,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上欺皇帝下压群臣。李林甫嫉贤妒能,各地推举的几千个贤士他说一个都不堪大用,还说什么这是好事,因为天下最好的贤才已经都在朝中了,天下没有遗漏的贤才。皇帝居然也相信了这种鬼话,还特别高兴。

李白被贺之章推举,也照样被李林甫刷下来。不过他身名远播,皇上贵妃也知道他,所以派人把他接近宫。他在酒未醒的状态下挥手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首诗,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他以为终于可以一展抱负,结果皇帝说你是大诗人,诗人应该超凡脱俗,不应该被在朝中俗世所羁绊。李白猛然清醒过来,原来皇帝不是看中了他的才能,只是看中了他的诗,想让他做一个专为贵妃写诗谱曲的人。于是他心灰意冷,摇摇晃晃地走了,留下一个背影,连皇帝赐的皇马褂掉了也没发现。李白虽然只出现了那么几分钟,可是那个绝望的表情、那个悲伤离去的身影,真的是演得太好了。让我对唐明皇恨得牙痒痒。

李林甫被杨国忠打败了,临死前请杨国忠善待林家后人。简直可笑。他还让儿子李秀离开京城,离开这是非之地,李秀哭着说,咱家树敌太多,你让我逃到哪里去啊。李林甫才入棺还未来得及发丧,就被皇帝追责,棺材都被撬开。这个画面我有一直有印象,也是这一幕对当年幼小的我造成了心理阴影,特别害怕死亡。

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不是好东西,结果唐明皇居然一个比一个信任。最可恨的是安禄山起兵,哥舒翰拖着病体誓死抗敌,本来受着潼关已经把安禄山逼得进退两难了,可是皇帝居然听信一个不懂战事的杨国忠的话非逼着人出关迎战,致十几万战士赴死,潼关失守。也导致长安不保,皇室离京逃往剑南。也导致了马嵬驿杨贵妃被六军将士请赐死,最忠自缢身亡。我站在上帝的视角,简直想给李隆基几个巴掌,年轻时候的聪明睿智没了也就算了,连辨认的能力也没了,真不行就别当皇帝了退位不就好了,居然还天天疑心太子篡位。冤死的几个皇子在天上也不会保佑大唐江山啊。气死我了。

 3 ) 唐明皇小赏----赵丽娘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童话故事里,常常会这样结局:“从此以后,王子和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她甚至算不上灰姑娘,她出生寒微至于卑贱。若不是因缘际会,李隆基决不会遇到赵丽娘。
 
他是临淄王,在潞州借声色犬马韬光养晦,而她,不过是从山东一路买唱到潞州的歌伎,她的义父张刺史,是韦后的心腹,献上她,不过是充作耳目之用。
 
玉笛横吹,玉人起舞,一舞动君心。
 
“三月时将尽,空房妾独居。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第二次相见时,她吟唱的竟是切切悲音,难道冥冥之中,定要做那双离燕?
 
他走了,几乎忘了她。他的妻子却是那样大度,把她从潞州接到长安,那个遥远的繁华似锦的梦,她不敢做,可是它却那样真切。丽娘啊,出身倡家的小女子,何以承受帝王家的眷顾之隆?
 
 
她有孕,生子,封妃。他平叛,登基,称帝。
 
她忘情地歌舞,一曲绿腰,衫拂云雨,翩如苕翠,宛如游龙。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他来了,与她共舞。他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身份之间的藩篱永远无法阻隔两颗年轻的心。如果说世界上有最完美的童话,这一刻,定是令人心潮澎湃的高潮。
 
纵然恩如山重,万般宠爱也有消弭之日。她郁郁寡欢,沉疴难起。
 
“孩子,为娘可怜。上无父母兄弟,朝中又没有一个大臣是娘的亲信,只有你是娘最亲的人了。”
 
“ 还有父皇,他也是我们最亲的人。。。。。”
 
每每看到这一段,都不禁为丽娘黯然落泪,后宫的女人,寂寞是她们最后的归宿。她不甘,哪怕强支病体,也要献上清歌曼舞,博他一笑。
 
头戴满凤簪,粉面遮红,赤彩染唇,身披轻纱细丝衣,脚踏小巧舞秀鞋。含春微露,香艳压芳,谁会想到,眼前佳人已有深疾。

 
她站于正殿中央,身姿婀娜,微翘玉指。乐声一起,脚步轻移,身子就象陀螺一般,轻旋而起。回莲破浪,堕珥流盼。修裾朔空,飞逐惊鸿。繁姿曲向,凌乱雪风。
 
绿腰原来可以这样激越地演奏,她跳着,仿佛已融化在这丝竹管弦声中,像飞蛾扑火般,燃烧生命最后的鲜活。
 
终于舞步骤乱,摇摇欲坠,“脚下一软,让陛下见笑了。只要陛下喜欢,臣妾还可以唱,还可以跳。”绢帕上一片樱红。
 
绝命之舞,生命中的最后华章。
 
他允诺她,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在太子册封庆典的礼乐声中,她含笑而亡。
 
丽娘,在我记忆深处的女子,至死都饱含着天真。她看不懂也学不会宫闱之中惯用的倾轧,单纯得想用歌舞来拴住他的心。后宫清冷催折红颜凋零,而她留下的三尺之孤,最终也逃不掉被废赐死的命运。
 
一声叹息。
 
丽娘的主题音乐旋律基本相同,初见时为民谣风格,清丽明媚,宛转有致。闺怨是歌舞并重,柔肠百结。登基大典上的绿腰曲风欢快活泼,与丽妃的快乐兴奋相得益彰。最后的音乐很类梁祝,以激昂起,以叹惋收。

 4 ) 江花江草岂终极

说到白居易的代表作,《长恨歌》肯定不会落选。它以优美的文辞、回护的态度,使许多读者原谅了李杨乱国给天下造成的灾难。只有少数几句题眼:“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借用一个结论:“在普遍的意义上,美(不管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因为类似的反思形式而成为道德的象征。”

袁枚曾呼吁:“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甚至老白本人也在《与元九书》中有所微词:

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娉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到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复何人哉。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虽前贤如渊云者、前辈如李杜者,亦未能忘情于其间哉。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窃时之名已多,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己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迍穷,理固然也。

在唐人眼中,上皇与杨妃代表了逝去的繁华。他们想留住织梦行云,无可厚非。但事实上这就是个统治者不务正业、臣子替君王以死塞责的例子,而不是什么“男人的罪过推给女人”。贵族女性是有政治权力的。陈鸿《长恨歌传》透露了马嵬坡的情绪:“国忠奉犛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惬,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怒。”

电视剧根据吴因易的长篇《唐明皇》改编,玉环被写得最无辜。八十年代的历史小说,急于用抒情议论为女性张目,作者倾向鲜明:“都怪那个糟老头子!”陈导当年确实把“历史正剧”(他自己这么说)当反封建在拍,细节别具匠心。玉环佛寺自缢后,一骑红尘飞至:“我们是来给贵妃娘娘贡荔枝的。”创意源自《杨太真外传》:

力士遂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才绝,而南方进荔枝至。上睹之,长号数息,使力士曰:“与我祭之。”祭后,六军尚未解围。以绣衾覆床,置驿庭中,敕玄礼等入驿视之。玄礼抬其首,知其死,曰:“是矣。”而围解。瘗于西郭之外一里许道北坎下。妃时年三十八。上持荔枝于马上谓张野狐曰:“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2020年6月

 5 ) 有情生于无情家

       你可以这样看待这位皇帝。
       他是情圣。他一辈子只有两个女人,武云儿和杨玉环。前半辈子是云儿用她的小心思、狠心思给了他感情与生活。后半辈子是玉环用她的纯真给了他宫廷中的新鲜空气。为了云儿,他的三个儿子和皇后冤死了。为了玉环,他的帝位也没落了。他爱着一个女人,就一直爱。尽管他会宠幸别的女人,最终还是回到这个女人的身边。姚崇临死前说,皇帝易受女色诱惑。他就是爱自己的女人爱得不管不顾。所以,尽管七十高龄,知道自己做的孽太多,知道自己退位了儿子不会放过自己心爱的女人,他还是继续做错事。
       他是一位皇帝。皇帝就意味着感情中会散发出最冷漠的一面。儿子死了,结发妻子死了,他最心爱的云儿也是他授意御医害死的。见过宫廷的腥风血雨,他最需要的就是单纯,是安宁。玉环走进了他的生命,从此,他引导着李唐王朝走向衰落。
       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亲手杀死了儿子,妻子,他还是会流泪的。要和玉环分开,他还是不舍的。
       他的一生是精彩的。他一直捍卫自己珍爱的人事物。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一生的功绩换来的只能是晚景的凄凉。
       可怜有情人,生于无情帝王家。

 6 ) 再叫一声阿瑁

头饰组一直在推这部剧的妆容,花簪云鬓,美不胜收,于是搜罗出来,第一次看。

初还想过,为什么杨贵妃专宠,却没和追封的皇后武惠妃冲突。确然不冲突,因为武惠妃极宠,实为杨的婆婆。《长恨歌》的印象太深,以至于从不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相差34岁。以至于戏中唐玄宗强奸杨贵妃一场戏,看得浑身不适,完全想不到“七月七日长生殿”这样的内容。即便想到,再回想也感到恐怖恶心。

于是要感慨寿王李琩,剧中作李瑁。本是宠妃独子,争太子人选,配了母亲亲选的佳人杨玉环做王妃,结果被老父亲硬生生抢了老婆。诏书下来,玉环愤而斥之:他是我公公,我是他儿媳,你我是恩爱夫妻,你为何不能抗旨!

幼时眼看养母王皇后被废孤惨而终,日前见父皇赐死三兄弟的寿王,听玉环之言,低头不语,叹息不止,懦弱不敢违皇命。丈夫做到这个份儿上,女人心里是失望伤心的。

二人并非不爱。初入王府,寿王给玉环搭了她最喜欢的秋千,两人谈罢诗书,嬉戏打闹。玩疯了的玉环跑跳到草地上,四顾不见寿王,轻唤一声“阿瑁”,新婚小夫妻何等幸福。

鸳鸯强拆,玉环入宫,寿王留着秋千没有拆。

再后来,已为贵妃的玉环见过寿王两次。一次在佛寺,见寿王和新王妃携家带口。新王妃有眼色,带着孩子走开,寿王依旧是胆怯懦弱的样子,眼神忽闪,不敢直视心爱的前妻,有一声没一声地应着,匆匆逃上台阶要走。周围侍卫侍从环绕,贵妇不顾,追前一步,道:“阿瑁!你不在,我没人说心里话。”寿王却已紧张得面如死灰逃了。

第二次,是贵妃悖上被赶出宫。皇帝和自己的姐姐鸳鸯戏水,家里一帮亲戚为着自己的荣华富贵逼她忍耐认错,没有一个人真心想着她。这时候她独独想念寿王了,要见寿王,自己本来的结发丈夫,不是么?她那么坚信,说:寿王不会这么对她。

深夜四下无人,两驾马车,路中见到了。贵妃款款,眉目深情,又道:“阿瑁。”寿王也有情,脱口叫了“玉环”。贵妃道:阿瑁,我时常想念你,你好吗?寿王始回过神来,改口贵妃娘娘,怯懦的样子又来了,又怕被人看到,又怕惹上麻烦,又匆匆逃了。

这次分别后,二人没再见。贵妃始知除了皇帝,自己已无依靠;没有皇帝,自己什么都不是。断发一缕,认错请情。说帝妃二人此后恩爱更甚,孰知不是彼情已殆,唯留此身。

寿王怯懦有怯懦的效果,他保住了命,安史之乱也活了下来,只是流入史书边缘,无多记载,年老而终,再不是那个父皇看重、母亲宠爱、最被看好当太子的意气风发的寿王了。也没有王妃娇妻玉环在侧,说想他,说他像个大孩子,轻轻柔柔抚着他,再叫他一声“阿瑁”。

 短评

太平公主斜晖中自刎,首集赵丽妃起舞,杨国忠伏诛的片段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看了这个,马上去翻上下五千年对着看各种细节,韦后之乱,姚崇灭蝗,口蜜腹剑之李林甫,开元盛世到天宝之乱,马嵬兵变。反观如今的毫无营养的宫斗穿越片,不会再带给孩子们触摸宏大历史的任何机会。

8分钟前
  • apfelana
  • 力荐

美工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他媽牛逼了,如果不是討厭宮廷戲我就打他個7星八星了~

9分钟前
  • 推荐

为林芳兵的杨贵妃开始看,林芳兵真的太美了,牡丹花一般!比现在的锥子脸好看不知道!!!丽妃也很美啊,不过我觉得剧情不太符合我的预期。

12分钟前
  • 最好
  • 推荐

陪老妈看完了

17分钟前
  • 居北望南 9¾
  • 还行

林芳兵、周洁、李建群她们的衣饰乐舞,就值五颗星了

18分钟前
  • #良民#鱼某
  • 力荐

对剧中那些脸型饱满的盛唐美人过目难忘。林芳兵演的杨贵妃明艳而丰满,娇媚又纯真,十分经典。

20分钟前
  • 浣熊小姐
  • 推荐

精致华美有内容的国产剧,那时候的选角真靠谱啊,每个美女都有一番风韵,杨贵妃尤其经典,现在看很感慨,中国不是没有才貌双绝的美女,为啥现在电视上出现的越来越可怕?

21分钟前
  • 红尘
  • 力荐

盛世唐朝最好的写照,后来作品很少有如此大气者

26分钟前
  • 推荐

食堂里放,就“怀旧”了一把。到这个年纪再看,就觉得剧本身有一种命运的悲怆感:再繁华,也不过是曲终人散;唐明皇本人就好像是唐帝国,从最开始的励精图治年轻有为,到最后的盛极而衰年迈迟暮——这是王朝或个体,都逃不开的循环。临剧终,唐明皇悼念贵妃时那句“为什么男人的罪孽,非要女人来承担”,实在浸润着编剧的细腻和深刻。那时候的连续剧真是细致啊。刘威是好演员,不多说。林芳兵可能真的是我心中无法取代的杨玉环,我对盛唐女性之雍容华美的最早理解,就是透过她。这些演员、美术设计都十分了不起,非常感激!

31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通过这个也算了解了点历史

32分钟前
  • 阿苏
  • 还行

虽然服装和道具相对于大部分古装剧,是很努力去还原历史的,但是张说和张九龄都被一笔带过,而且里面的每个人之所以做他所做的事,仅仅是因为剧情需要硬套进史实里面,却完全看不出人物的人格,以及促成决策的环境和动机,镜头语言也没有很彻底地表达氛围,感觉像是史实在牵动一群会说话的尸体。

36分钟前
  • Velocys
  • 很差

怀旧经典,拍的挺用心,林芳冰的杨贵妃演的很有韵味。

37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不必拿殷桃那部偶像言情式的《秘史》来比,这是那年代正经拍的正常水平剧。

39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推荐

1990年

44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推荐

重看。小时候果然只记得霓裳羽衣,酥胸玉臂。如今再看,唐式饮茶,唐人衣冠,诵诗意境,就像看文学作品。好美。

47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x

48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较差

李如平的高力士演的很好,还有娄际成的李林甫,郑榕的姚崇,王冰的宋璟都各得其妙

52分钟前
  • 不寐听江
  • 推荐

我只记得好多服饰华丽的女人使我爱上古代服饰!还有塑造了最经典最气质的杨贵妃!另外说下,唐朝人爱丰满匀称的女人胸大腰细退直!并不喜欢满身赘肉的胖女人!胖女人们不要想着穿越回去找安慰!

57分钟前
  • 狗狗
  • 还行

杨贵妃就应该是这样的雍容华贵、珠圆玉润吧,林芳兵是我心中最佳杨贵妃扮演者,刘威的李隆基也很好,还有李建群呢。

58分钟前
  • 欲海含羞花
  • 推荐

林芳兵

59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