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难得的闷片佳作
难得的闷片佳作。
先抑后扬,前半程徐徐前行,可以上厕所,削水果,后半段纠结跌宕,笑里藏刀,但刀不出鞘。人工受孕前的祈祷一桥段,Helen Hunt的圣歌响起时,居然眼眶微泛红,杏眼含老泪,心中暗挑大拇哥。
另外,这样的本子要是在中国,包括港台,怎么会不拍成电视剧,怎么会拍成电影?
2 ) 懂得祈祷的人懂得爱
女猪小心!被雷公劈啊呀~叫你老母跪低求你。
一如海报所示。
如此大逆不道。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有错都是儿女的错!
但是如果你39年来亲生父母从不露面。
你活在寄养家庭。衣食无忧。但内心唯一最大的愿望是生育亲生的孩子。感受血浓于水,亲密无间,温情脉脉的亲子关系。
这种伤害不是有个陌生女人在39年后突然找到你。自称是你妈妈。可喜可贺。团圆大拥抱。原谅是上帝才做的事。
如果你的父母不爱你,你还能相信这个世界还会有谁愿意无条件地爱你。
如果你被抛弃了39年,你还能承受得住给这个人再一次抛弃你的机会吗?
冷漠是最有效的防御机制。
接受现实,宽容过去。珍惜未来。是我们人生要学最大的课题吧。
btw。这电影又拿犹太人和中国人开刷。
3 ) 除了奇迹和美好,我们还有生活
我习惯看一部片子之前总是看看别人的评论,每次都是随便选排名前几名的片子看。
这次写是因为这部电影大家都说不喜欢,也只有很少的意见。想想,我觉得我的看法不一样,所以写下来。
其实我还是满喜欢这部片子的,节奏不紧不慢,也没什么什么特别低潮高潮,像读一个不太有激情的故事,或者是了解一个不太有性格的人。看到别人写说,不知道表达什么。其实,helen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不是只充满着奇迹或者美丽,刺激或者悲伤。更多的是惊喜交叉着生活,悲伤贯穿着人生。
女主人公helen从小被收养,性格理所当然的敏感,比如她渴望做母亲来弥补儿时缺乏的安全感,却坚持不收养孩子,因为她觉得养母注视她和她养母亲生的弟弟时的眼光不同。但却默默忍耐了很多,比如她对婚姻的无能为力。活到中年的40岁,她还是悲观却忍受着生活的给予。直到母亲离世婚姻破碎,她遇上了一个她称之为最了解她的男人colin。
2个人因为相似的原因(婚姻破裂)走到一起,也因为彼此的性格可以互补。因为helen可以忍耐colin的暴躁和极端,而colin也能弥补helen的敏感和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就当故事理所当然发展下去,当2个人第一次约会后躺在colin的床上,中间睡着2个小孩儿,小女儿ruby送给helen那个有趣的青蛙,helen给了小女儿ruby一颗薄荷糖。阳光洒满整个画面,我以为故事会有个happy ending。
可是峰回路转,helen怀孕了,可是却是前夫的孩子。于是出现了大家认为滑稽的一幕,2个男人陪着她去做产检。因为荷尔蒙的关系又或者这个孩子是前夫的,helen没能控制住自己和前夫接吻了。但是在激情过后,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跑去和colin认罪,乞求原谅。
colin无法克制的暴怒,2个人的关系破裂。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怒,才将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对自己前妻抛夫弃子的愤怒发泄了出来。以为2个人就此破裂,helen可以回到前夫身边,安心待产。
可是又峰回路转。她流产了。流产之后的helen意识到没有任何意义和前夫在一起。而她的心情也因为失去孩子而非常低落。她听取弟弟的意见,要求生母付钱作为当年丢弃她的弥补,让她做昂贵的人工受孕。
直到手术前,和生母的争吵,才让她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对世界,对亲情,对爱情的不安全感和怀疑压抑出来。她的这40年,为了生活而生活,因为要安全感和养母吵架,因为要安全感而结婚,因为要小孩而做爱。她从来没有真实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如同因为想得到上帝的爱而祷告却从来没有内心相信过。
这里,helen和colin都因为这些而更加了解自己。
helen接受了弟弟的建议,领养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意识到她不再害怕面对自己残缺的童年,也意识到领养的孩子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colin也意识到了生活没有那么多完美,说过的诺言也可能会破碎。他学着从伤害中走出来,忍耐着一些瑕疵。
2个人最终走在了一起。
故事的结局是那个Jewish的故事。父亲为了训练孩子的勇气,告诉儿子,从高的台阶往下跳。儿子很害怕。父亲说,请相信我不用害怕我会接受着。儿子第一次跳下来了父亲果然接住了他。第二次的时候,父亲没有接住他,孩子受伤了哭的很伤心。
我们在生命最初相信一切美好,我们有时幸运,得到了这些美好。可是有时,我们运气不好,受伤了。可是这就是生活,好的好,不好的不好。重要的是,我们懂得自己,懂得爱人,才能懂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电影里还有个重要的人物,原谅我没有详细写她,就是helen的生母。非常有喜感很懂得生活的老太太。她懂得自私,懂得放弃,懂得撒谎,也懂得承认,她会做人就在于她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当然我并不是推崇她,但是存在即合理,她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奇迹和美好,我们还有生活。
P.S. darcy大叔没有让我失望,这真是一部好电影^^
4 ) 不应有恨
整部电影,开始和结束都是那个熟悉的故事。以前读这个故事时,就会警惕自己不要轻信任何人,包括父亲。
父亲接住了儿子一次,两次,第三次却放了手。片中的女主角不停地追问,“你为什么抛弃我?”“放手”、“抛弃”。在孩子的思维里,那个父亲本不应放手的,妈妈本不应抛弃她的,但是他们偏偏这么做了。很多时候不是“应不应该”就能决定这一切的。
女主怀孕之后,应该贪杯喝第二口酒吗,应该和前夫激情澎湃地玩“车震”吗?如果她腹中的孩子会说话,必定会质问她,“你不是应该细心呵护我吗?”
当女主的许多“应该”被打碎时,她只能质疑她的信仰了。人,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的世界,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上帝。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上帝,另外一个会回头再真心爱你的人。
“你爱你的生活远胜过爱我!”女主声嘶力竭吼出来。
是的,这是事实。但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父母爱我甚过爱他本身呢?那些没有骨肉分离的家庭只不过是足够幸运,没有遇到像这样一场无力抵御的风暴。他们是大多数,是平常,但不是“应该”。没有谁是应该幸运,也没有谁是活该倒霉。孩子,厄运来了,不应该恨,因为你不知道,在另一个地方,妈妈在找你。
正如这部电影的题目,“后来,她找到我了”。总有这么一天的,我相信。
5 ) 母性
之前看过一次,没什么感觉,现在再看,却是感动。人还的确是种奇怪的动物哦。
作为爱情片来治愈。估计这没怎么有用。但今朝看完,居然有种母爱汹涌在心头。实在有些匪夷。确实有种“今后我若是有了女儿,得多疼爱她啊”。所以全当成伦理片来处理罗!
怪不得安妮同学那么爱柯林。从国王、高富帅、到离婚男,他都演绎得很可以,各种可接受的英范儿,不完美,但人情。喜欢
then she found me。名字取得真好,领养的女儿不愿意再领养孩子,而抛弃自己的母亲却回来认亲。各种积累的谎言和割舍不了的血缘亲情,爱情和现实的融合和疏离,各种冲突描写的很细致很妙。个中情愫,辗转反侧,不由得随着微笑感叹悲伤和释然。真好。她找到我,母亲找到我,女儿找到我,心找到我,爱人找到我。
你,怎么找到我?!
6 ) 不粉饰,不造作。
生活很残忍,可是Helen Hunt却用如此温馨的语言缓缓道来。
很感动,那种敲击入心的感动。
很喜欢电影里面全素颜的Helen Hunt,就像她的电影一样。虽然生活的残忍全部写在她那张沧桑的脸上,但是她的一个微笑却还是能让人感觉那么的温馨。
曾经有个人和我说这个女人真美,而那时的我还不懂得欣赏这个如此动人的女子。喜欢这样的电影,喜欢电影里面的这个女人,喜欢这种不卑不亢的叙述方式。
这名字真文艺。
名字挺好听的啊,坑爹,女主长的,,,,太像我三舅了=。。=
helen的处女作
可笑
莫名其妙的剧情。女主不惑之年无尽迷茫。。。
如果可以,我宁愿从未浪费过一秒钟用在这电影上。它不是糟到无可救药,它只是沉闷、无聊。
什么都没有留下。
疲倦夜晚的消遣,没有太多感触。12SEP
这片的评分这么低,很多人看不下去,可是我却满喜欢,个人好恶这件事,看来真的无法评说。借用别人的话来说,就是不粉饰,不造作。看似简单的故事,探讨背叛、父母之爱、信仰,很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好似轻轻按摩你的内脏。海伦亨特虽老,那种淡淡的魅力却自成一派。
沉闷平淡不感兴趣
Life is difficult, awful and complicated. Just as God.
木有傲娇西完全看不下去
苦难时对上帝的信心
达西先生好几次歇斯底里
生活很残忍,可是Helen Hunt却用如此温馨的语言缓缓道来。很感动,那种敲击入心的感动。
对感情的探究。。挺不错的。。
大概三四年前某电影频道放过,我和我妈看过几眼,然后昨晚又在一个电影台看到,居然不约而同都想起来了。。。
慢慢淡淡的节奏,意料之中的结局,完全素颜的HH把生活不加修饰的搬上了银幕
Hunt阿姨啊你仔细看看那可是Colin Firth,当然是选他选他选他,有什么可犹豫的啊!?
这是个圈,一切都是峰回路转,最后回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