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北辙南辕》的很多短评,骂声一片,以至于我都没开始看就弃剧了。后来老公发现了此剧,说还是试一试,毕竟是大导演拍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于是我就陪着老公看,结果,真香。演员演技没得说,全员演技在线,剧本也比市面上大部分剧要合情合理的多,而且剧情嘎嘣脆,不拖拖沓沓,看的很爽快。感谢老公没有让我错过这么好看的剧。
可是这么好看的剧,为什么会骂声一片,以至于在豆瓣上夺得4.7的“高分”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8类差评:1. 主人公莫名其妙成功;2. 剧本悬浮不落地;3. 剧中危机化解的太容易;4. 追赶女性话题却无女性主义;5. 讨厌京腔;6. 广告植入太多;7. 带着仇富的心理给了差评;8. 最后一点就是对冯小刚纯粹的人身攻击了。说实话,这八类差评都挺立不住的。
先说说第1类差评,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成功。很多人说人物们的成功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奋斗就成功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对剧本的误解,因为它的设定就不是一部种田剧,是成年人的情感剧。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在社会上混过的30+的成年人,他们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和原始资本积累。
再说第2类差评,剧太过悬浮。《南辕北辙》被冠上了电视剧版的《小时代》的“贵冠”。有这种评价的人一定对顶层社会有什么误解,这五个主角除了尤珊珊能和上流沾边外,其他的顶多算个中产,顶层社会远远达不到。五个女主的社会身份很有层次:靠人脉和能力拼搏起来的北漂尤珊珊;有海归硕士小雨;有龙套演员小雪;有等渣男博士毕业的北漂冯希;还有会计师的全职太太司梦。五个角色确实没有迎合最底层劳动人民,但我们应该允许影视作品针对不同的受众。如果家长里短和胡搅蛮缠的乡村剧才叫落地,那受过教育的人看什么呢?如果全是扶贫和上山下乡剧,那都市男女看什么呢?如果全是谍战剧,那喜欢现代剧的人看什么呢?如果全是无脑恋爱偶像剧,那有脑子的成年人看什么呢?
接下来谈谈第3类差评,危机的化解太过轻松的问题。其实剧本对危机的设定还是很有分寸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儿,都是些多联系几个人都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司梦老公惨遭假小三陷害那段,其实很容易就解决,在这个人情社会中,找个医生帮鉴别下诊断书真假不是什么难事儿吧?再说消防通道那段,就是加了个斜坡,跑趟建材市场,谁都能解决的事儿,很莫名其妙吗?其实所有的危机就讲了一个道理,人情事故。遇到困难找找朋友,不需要朋友的就说人话好好沟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第4类差评没有女性主义,这类差评我有些不理解了,纵观这五大女主,哪一个没有自我呢?尤姗姗不用说了,一个人活出生活中的大女主范儿;小雪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在男友不接受拍裸戏的前提下也坚持了自己的决定去了;小雨虽然是小三,挺不光彩,但也是按着自己想要的方式在活,追求自己的安稳富裕的生活;冯希没有接受博士男友的反对,坚持投资饭店,最后也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渣男,选择了赵赫男;司梦最后圆了作家梦。还有配角刘晓庆的角色,她活出了辛苦一辈子的奶奶该有的样子。虽然剧中没有让女人各种惨,但却给我们展现了女人该怎样有自我的活着。
下面第5点就是大家对京腔的厌恶。说实话,本人对京腔也没什么好感,但是我不会通过演员的口音去评价一部剧的好坏,这样的影评不客观。
第6类差评就是广告植入。我确实也挺反感广告植入的,冯小刚植的也不够艺术,但现在哪部电视剧没有广告植入呢?植的更恶心的也大有人在,单拿《北辙南辕》批斗,有些不公平了。
关于第7类“仇富”心理,可以理解,但需要疏导。有这样心理的人可能在遭到现实的爆锤后,再看到这一群演员在电视里大秀小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观看电视剧的情绪中。有落差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因为不平衡而失去了评价电视剧的公允,那就和爆锤自己的不公平的现实没有什么区别了,我们最后也成了我们最讨厌的不公平的样子。
最后一类差评就是对冯小刚的人身攻击了。说他是油腻老男人等等的纯粹人身攻击我们就不谈了。只说说他的“大飒蜜”情结。他有没有“大飒蜜”情节我不知道,反正我喜欢做事爽快、落落大方、聪明明理的女孩。《北辙南辕》的“大飒蜜”尤珊珊是个典型了,不过她可不光是个“大飒蜜”,她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大飒蜜”。一个只身在外奋斗的女人,靠的不止是能力,还有人脉,朋友是她成功的法宝之一。她对朋友好,一方面是她为人善良,但另一方面,也是做人脉投资。比如她选择小雪,虽然小雪现在还是个跑龙套的,但小雪机灵还爱交朋友,这种人未来可期,外一压中了,那就是成百上千个30万的回报。有好些网友说,尤珊珊这样的闺蜜来一打,呵呵,想交尤珊珊这样的朋友,我们还是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价值吧。
不过,剧中确实有我不能接受的瑕疵,那就是关于挪威那部分。首先那个挪威医生说的是瑞典语,标标准准的瑞典语。其次,挪威都不是欧盟国家,根本就不花欧元,人家花挪威克朗,但剧中有关挪威部分反反复复强调欧元,有些碍眼了。恕我太过苛刻,我之所以不接受这些瑕疵,是因为冯导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导演了,这种基本常识错误不应该犯的。
所以总的来说,《北辙南辕》瑕不掩瑜,剧中的人情世故值得观看,设定也并不悬浮,还是值7+的。
看了一圈网上评价,很多人都在说蓝盈莹在《北辙南辕》里的表现“用力过猛”、“演技浮夸”、“太能抢戏”。 我觉得吧,这么说实在是冤枉她了。 蓝盈莹的演技究竟如何,我试着聊两句,你们看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蓝盈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中戏表演系,接着拍完《甄嬛传》,同年又以第一名考进北京人艺。 我认为,比起在中戏的经历,北京人艺对她在表演上的锤炼,帮助显然更多。 都说北京人艺是中国话剧艺术的最高圣殿,没有之一。 而蓝盈莹,在那儿一待就是八年。 许多演员,不论知名的,还是不知名的,都想进去给自己镀镀金。只是最终能被选中的人很少。 由此可见,蓝盈莹能以第一名成绩考入,还是很有实力的。 在北京人艺的这八年,她在《坏女孩的恶作剧》、《甲子园》、《鱼眼》等经典剧目里,都当过主演。
蓝盈莹的演技,也正是在话剧的舞台上,得到了最好的锻炼。 要知道,我国的影视剧表演,最早就发源于舞台剧。 而我国最早期的影视演员,也基本上是从舞台剧演员转化过来的。 按理说,舞台剧演员的表演功力,比影视剧演员的更高。这是因为舞台剧演员,对舞台的掌控能力更强。 毕竟,演话剧特别考验临场能力,必须一气呵成。它不像拍影视剧那样,演得不好还能随时喊停,再重新拍。 所以,演话剧只能一次成功,它确实比演影视剧,更有挑战性。 蓝盈莹参加过一个综艺节目,叫《演员的诞生》。
这个节目的形式,其实就更偏向舞台剧。特别讲究现场感。 节目播出时,也是一条就过,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演员的优缺点,也会被彻底放大。 而蓝盈莹的表现挺亮眼的。我记得她最后拿了亚军。 在一票明星演员里厮杀到最后,能拿到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说说她在《北辙南辕》里饰演的鲍雪吧。
蓝盈莹是个上海妹子,这次却演了个泼辣随性的北京大妞。 那种调皮捣蛋,爱闹腾,略显孩子气的性情,她给拿捏得挺好。 她在整部剧里的位置,功劳很大。基本上是个活跃气氛的担当。
除了王珞丹演的那个尤珊珊,就属她的嘴最贫最逗。其余的三个女主,反而会显得比较沉闷。 其实,蓝盈莹给自己选角的眼光很准。 她本人的性格,也是特别拼命,特别倔强的那种。她自己都说:“我这人就是很狼性”。
《山海经》里的芙儿,《爱人的谎言》里的小夏,《虎妈猫爸》里的黄莉,还有最出名的《甄嬛传》里的浣碧…… 以及这一次《北辙南辕》里的鲍雪。 蓝盈莹饰演过的这些角色,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她们的主观意图都特别明显,她们都特别强烈地想要把握好自己命运。 而这,和蓝盈莹本人的性格,也非常的相像。 有一种人,他们的精神能量很强,做事主动,情绪也很外放。 还有一种人,他们的精神能量不强,行为内敛被动,情绪也比较克制。 蓝盈莹就属于前一种。 她努力上进,精神气儿足。把个人气质,完整地融入到角色之中。 她有自知之明,很善于挑选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智慧。
我认为,所谓成功的演员,仅仅是做对了选择,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蓝盈莹不适合演大女主(我是说那种更招人待见的伟光正傻白甜的大女主)。 说白了,就是她的长相不适合。 然而,她本人也非常拎的清。 她曾在一次专访中,直言自己的外貌不是特别漂亮,也不是特别讨喜。但她觉得无所谓。 因为比起当一个漂亮讨喜的明星,她更在乎的是自己演员的身份。 所以,我相信一个具备了这样觉悟的演员,会是一个好演员。 我也相信,一个演员对得起她的戏,就一定对得起看她戏的观众。
热烈或冷静,外放或克制,都是一种表演和塑造角色的风格。 作为观众,对不同的风格,有个人的偏好没有问题,但拿个人偏好去定义演技的好坏就有问题了。 更有甚者,拿这种自己单方面的好恶,去揣测演员的表演“动机”,说她“用力过猛”、“抢戏”、“功利心重”,就更不合适了……
总之,蓝盈莹是个好演员。 期待她后面的戏。
如题,在北京,只要你看到北京大爷、大妈和外地人争吵时,大概率会听到一句话“你丫有北京户口嘛?装什么大尾(yi)巴狼!”战斗结束。
有北京户口了不起么?您要是去京城有名的中山公园相亲角逛一圈,就会发现“才高八斗,还真不如北京户口”。
2010年之后,为了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北京开始疏散外来人口,具体方案为以房控人、以车控人和以学控人。简单说来,就是如果没有北京户口,您不能购买商品房、不能参加机动车指标摇号、子女不能就近入学。除非你有连续五年社保、连续五年纳税证明、固定居所证明、工作证明、子女户籍所在地无监护人证明等等一系列特别繁琐的证明材料才有可能享有以上权利。又或者你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且工作单位是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科技、文创类企业,且企业规模、纳税和个税扣缴达到一定额度,才有资格通过工作单位向人社局申请开具北京“绿卡”——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如若不然,你就没资格在北京买房、参加车牌摇号(虽说摇号中签比已经是3000:1)以及子女在京上小学。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还认为北京户口不重要嘛?非常重要!因为它与你的生活、工作、情感、婚姻的选择息息相关,在北京有这么一句话“买房并不代表落户,有了北京户口才算扎根”。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北漂,如何才能获得北京户口。依照目前北京的落户政策,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案。
1。婚姻随迁。说白了就是嫁给北京人,然后户口迁进来。但条件是必须婚姻存续满10年,且投靠人年龄满45周岁,方有资格申请迁入。对比一下米国绿卡,嫁个米国人婚姻满两年就可以获得。
2。应届生及硕博毕业生留京。前提条件是北京院校全日制本科或硕士、博士学历,其次还需学校有留京指标以及用人单位有落户指标,方可办理北京市集体户口。这是每年北京院校毕业生挤破头都想要的机会。
3。积分落户。通过学历、获奖情况、纳税额度、纳税年限等等一系列纬度来综合评分,达到分数线的可以落户。北京前两年每年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数在6000人左右,而这座城市有2500万人口。所以能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我称之为“人类的精华”。
4。高端人才引进。说到这基本就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了。
基本知识点普及完了,我们终于回归正题,尤珊珊你有北京户口吗?从剧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
首先,尤珊珊是外地考入北京的,但她大学没读完就退学了,肄业。这样一来,上述的第2、3、4这几种落户的方法就不可能了。其次,尤珊珊大三退学后跟北京籍的男朋友结婚,但她很快又离了,所以上述第1条婚内随迁也泡汤了。于是,只要是按照政策办事,她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北京户口的。我们通过剧中给的信息和时间线倒推,今年孩子12岁,她退学生孩子的时间大概在2009年,两年后离婚,2011年。那时北京已经全面开始了各种限购政策,且不说她在离婚后的十年间有没有足够钱去买房买车,最起码这前五年她连买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她还跟人炫耀说自己离婚时不要男方一分钱。到了2016年,也就是尤珊珊最早可以获得购房资格的时候,北京房价一夜暴涨,四环内的房价纷纷突破十万一平。这就很玄学了,一个没文凭、没户口、没背景、没存款的外地离异女,是怎么在短短的十年之内,不但住进了可以遥望CBD的大house、坐进保姆车、没事吃饭、喝咖啡、满世界散财,就连那个装13的铁锅形小众乐器Hang,售价2-3万一个,俨然一副京圈女老炮的做派,您受得了么?反正按照正常逻辑,在不违法、不伤风败俗的框架内,我实在推演不出尤珊珊是怎么突然开挂、达到人生巅峰的?靠跟着师傅炒股?她师傅都上吊了看样子也不咋地……要么就是一个雷砸下来,尤珊珊醒来和某个京圈豪二代发生了灵魂互换,魂穿了。
生活中,很多为北京户口奋斗的年轻人,实在无望就转去弄天津户口了。而尤珊珊这个条件,说实话,天津落户都难。
最后说句不该说的,剧中的外地人谁最有可能拿到北京户口?还真就是那个去了德国就把女朋友甩了的博士后李响。渣归渣,骂归骂,也就他有资格。
很久没看到这么写实又有意思的的剧了。
大家也看见了,金晨和蓝盈莹的爸妈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杭州都没在北京生活,那显然是上山下乡呗,所以徐帆跟她哥是76年之前高中毕业的。那徐帆起嘛是58年之前的出生的人,那戴小雨她爹起码是56年生人,戴小雨今年29,她爸25岁要孩子的话,剧里应该是在2010年之前;30岁要孩子的话,剧里是在2015年之前。基本可以肯定剧情发展应该在2015年之前,而挪威给中国免签是2018年,人蓝盈莹说挪威签证官不算是bug。
博士后学位是中国编剧的通病了,从爱情公寓娄艺潇开始,中国编剧就知道博士后是有学位的,咱们还能说啥。
可能大众觉得不真实是因为没深入体会过普通北京中产的生活?问题是抛开王珞丹这个霸总,剩下四个小姑娘放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都是随手可见的普通人啊。 1.金晨这种一二线城市中产,去欧洲留学,回来没找到什么正经工作混日子的大有人在,反正家里不缺她一碗饭,尤其是这么漂亮,要学历有学历,要模样有模样人还聪明情商高,过两年挑个不错的金龟婿当全职太太了。 2.王珞丹这种起码几千万现金流玩投资的霸总她就是有钱啊,你要知道几千万现金流和几千万资产的其实不是一个阶级的。遇见聊得来的小姐妹上来送台一万的洗衣机还真没啥,身边跟她经历相似的大哥大叔大家见面送礼都是五十年的茅台,也差不多这个价吧,单纯交个朋友,不缺钱就是很快乐的。 3.蓝莹莹这种中戏北影毕业然后在北京混日子的年轻小演员一抓一大把,读艺术的家里家底大多都不错,而且人家还能跟渤哥偶尔搭个戏,混得还可以啦。4.老公年入一二百万的中年家庭主妇过得就是啜妮演的生活,比上不足,没办法顺义大别墅保姆司机外国语学校,比下有余,不需要老婆去办公室挣仨瓜俩枣的,照顾家庭的产出比更高,非常真实。夫妻矛盾最终其实很容易就可以用请个保姆来化解,让啜妮抛开繁重的家务,多点时间睡觉码字。 5. 唯一扯淡的就是博士后这对儿,直接跳过吧,显然编剧对搞学术的人有很大的偏见。 6. 这片子不是五朵金花,第六朵是刘晓庆,老太太人演得多好啊。老一辈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她就是这脾气。 他们那辈儿人刚工作的时候,北京还只有二环,前门往外王府井那就是农田,他们家老四合院拆迁款在四环买个别墅是合理的。
大家都说这剧脱离了人民群众,可谁是人民群众呢,拍都市剧就已经抛弃中国的九亿农民了,拍历史剧那帝王将相跟剩下13亿九千九百万中国人更没关系,大家不也看得美滋滋?中国都已经全面脱贫了,你还动不动小布尔乔亚,不如看样板戏吧。
这么真实的题材不该被低分。
每次看到标榜女性主义的国产剧我都脑瓜子疼!
《北辙南辕》这阵容我觉得不看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虽然打开5分钟我就想骂娘了,但是本着不仔细看看没有立场骂人的态度,还是忍着看下去了,看到12集真的脑瓜子疼!
我们女的已经活得很不容易了,求求各位文艺创作者能不能饶了我们,不要再污名化女性友谊或者让我们996之余还要看着这种悬浮剧情生气了!
先来说说女性友谊这事儿。
我觉得大家是不是对于闺蜜情谊有什么误解,要不就非得算计着抢男人,要不就往你身上花钱不计成本。成年人的世界哪儿有这么多慷慨?因为是老乡就把你带在身边不离不弃?因为看你有眼缘就愿意借你钱给你投资做生意?因为旅游的时候一面之缘就往你家里送高级洗衣机?开什么惊天宇宙国际霹雳大玩笑。
年轻貌美上亿身家的女投资人为什么要跟我做朋友?且不说不同阶级的人是很难在一起产生友谊的,即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拉开生活差距之后也是很难再维持友谊的,尤其是在同龄人之间。不平等的友谊跟不平等的爱情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甚至比不平等的爱情来的还难。更别说大家还要实打实面对面的一起做生意。我就想说王珞丹那个角色是一天闲的吗?公司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那么多的生意、应酬、朋友,还能围着这几个新认识的小姐妹瞎转?图什么?做慈善?
即使世间存在这种对朋友不计成本的慷慨,那真叫友谊吗?
火锅店那场戏,大善人尤珊珊一刻不闲的劝冯希分手,对面的小姐俩都看不下去了,冯希面儿上挂不住要跟尤珊珊绝交,我们的大善人干了什么?说绝交可以,你先把这桌火锅账单结了吧!然后冯希就哑火了!尤大善人更得意了!气的我想原地翻一个360度的跟头飞踹她俩!这叫什么女性友谊?仗着有俩钱臭得瑟什么啊?即使你是为对方好,也得讲究点儿方式方法吧,成年人的世界里朋友间最大的尊重是保!持!距!离!好吗!你一天吵吵吧火的叨叨别人的爱情劝人分手也就算了,这时候还拿一桌饭钱来威胁你的朋友,这就是你们眼中伟大的友谊是吗?
4个人投资开的店,只有冯希一个人忙前忙后,她可也是给了钱的股东呀!尤珊珊倒也不算啥也没干,也没少出钱出力,但是看她使唤人那个劲儿真的太浑然天成了!先是威胁冯希再找不着厨子就把她送新东方,开业当天完全在把冯希当使唤丫头。自己风风火火的绝对女主,手上的花随时往冯希身上一扔……
戴小雨的前男友从挪威追来北京,尤大善人又出面了,“只要我在这儿,你就不可能再伤害她!”我就想问问你谁啊?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吗?怎么全世界都是你的呢?什么你都说了算呢?人家的事儿让人家自己处理成吗?求着你出面干预了吗?
再看看我们人见人爱的鲍雪(没错,就是生活里也像打了鸡血的蓝盈莹女士演的那个角色),表姐已经明确说自己不想参与投资了,她背着表姐就入股了,还说是为了姐姐好。这要是我妹我真的……不,我要有这样的妹妹我早被气死了。
尊重人,朋友们,划重点,先学会尊重人好吗!即使是一个好到不行的决定,你也先学会尊重对方,让TA发挥点儿主观能动性好吗,求求了!
这不叫闺蜜情深,这叫没有分寸。生活中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无论男女,都请你离TA远点儿。成年人的感情不比上学的时候,你觉得是仗义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困扰。包括送礼物,你有钱送别人贵重的,你也想想对方是否有能力还礼,即使你有钱你觉得无所谓,别人不一定有这个实力,如果朋友不能你来我往,只能单方面的赠与,那叫什么朋友?我们女的再闺蜜情深又不是傻子!
再来看看里面的女性角色。
咱们用尤珊珊的视角来看这几个女孩儿。
司梦——一个在家里做不了主,非常爱唠叨的中产阶级家庭怨妇;
冯希——一个给男朋友当了10年老妈子,打不醒的恋爱脑傻白甜;
戴小雨——分手了不知道怎么想的还收了男朋友5万欧元分手费、面对不是自己菜的男的也能怡然自得利用对方当备胎挡箭牌的……美女;
鲍雪好点儿,一个未来极有可能大红大紫的活泼开朗18线小活宝;
而咱们的珊珊,有能力(除了饭局上总有她目前没展现别的能力),有故事(大二辍学结婚生子,离婚以后净身出户白手起家一夜暴富),极有钱(说是眼光毒辣稳准狠,不知道怎么个毒辣法儿),对前夫仗义,对朋友慷慨,在老情人面前又秒变小白兔的完美女孩儿。
关于一些女配角,目前只出现了一个没啥业务能力却非常不要脸的实习生,为了留在实习的公司,不惜使出一切手段,勾引上司,冲入公司饭局,还要假造跟上司滚床单的证据……无力吐槽。
前两天有个热搜叫#北辙南辕#的热搜有多真实,细数了一下剧里的男性角色有多真实可气,比如老公不让老婆干事业,在家专心当保姆;比如男博士耗了女朋友10年青春,还想坑女朋友的钱给自己买房子;比如男的没离婚还想追女朋友;比如吸血鬼儿子天天惦记着老妈的钱和房子……
这些细节虽然刻板,但还是挺真实的。只能说现实中的男人比这更过分的大有所在。女性主义抬头的当下很多女孩儿意识到了自己也是可以有事业,有梦想,有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的,她们不用窝在家里当保姆,不用被最亲的人不当人,不用再忍气吞声默默付出;但是这个剧里所描写的,不是那些真正觉醒、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强的女孩儿。剧里的女孩儿们住着昂贵的房子,开着豪车,身边有富裕的朋友天天带着自己吃喝玩乐分文不花,她们想投资朋友可以给她们借钱,她们想恋爱身边就会立刻出现优质新对象,她们靠着自己的美貌肆意妄为,还要四处哭诉自己在感情生活中遇到的波折,这些都是奢侈的烦恼。
如果你要用这些“奢侈的烦恼”来刻画女性如何自我觉醒,独立自强,来强调女性在社会,在家庭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磨难和痛苦,那既靠不住脚又难以引起共鸣,反而让某些男士觉得我们女的已经在社会、在网络、在舆论声中得到了福利和优待,却仍不知足。
李响去德国的前夜,在饭桌上高谈阔论自己美好的前景,在这个前景里有父母,有导师,有兄弟,有朋友,唯独没有冯希,冯希强颜欢笑的问“那我呢?你的未来里有我吗?”,李响当时的表情仿佛自己听到了一个来自远古一样遥不可及的问题。只有那一刻,我跟冯希产生了共鸣。所以你看,共鸣也是会发生的,如果你做的足够真实质朴。
大家一直在诟病《北辙南辕》很像《小时代》,但我真的想说,《小时代》好歹可以看成是一个幼稚的少女情怀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辙南辕》还不如它,表面浮华,却还故作姿态,想抖机灵,又想告诉你一些人生的道理。跟酒桌上的中年男性非要觉得自己有本事教育小姑娘一样无聊。
如果说这部剧真的告诉了我什么,那我想,只是告诉了我资本的力量。名导下凡,明星堆砌,热门话题,大肆宣发,就可以成为平台S+级项目,连平台老板都亲自下凡客串,反过来想想真挺讽刺的,观众喜欢与否重要吗?钱挣上就行了,抱团自嗨罢了。
我真的觉得,什么人干什么事儿,如果您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年轻人,那就不要非挣年轻人的钱;如果您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女人,那就不要非挣女人的钱。您要真能挣上,那也确实是个人物,别怕被人戳脊梁骨就行。
在 张绍刚 饰演的 柴勇 组的酒局中透露着很多内涵,一宋丹丹饰演的花姐暗示前华谊金牌经济人王金花,暗指她不顾手下艺人的前途私自做决定。二春雷小彭番位之争,不知道是不是暗指五位女主有广告主清点的人选,毕竟从已出剧情中王珞丹的出镜率最高但是在名字排位却在五人中的最后面,当然了这些仅仅是个人猜测。
挺真实的,冯导见多识广啊。不过闭眼都知道很多人喷不接地气,什么叫接地气?非要社畜996脱发分手人丑还要多作怪拍出来才叫接地气?一个圈层有一个圈层的生活方式和专属的浪漫,看着高大上的故事里依然埋着生活的犀利和机锋。不接地气无论如何不该成为此处的一个喷点。五星支持一哈。不说别的百合结局冯导不流弊吗!就冲这个也🈵️啊!
第一集十分钟。1)去挪威申请申根签证,是不需要面对签证官的。2)王阳的imac密码,金晨知道。然后他在知道金晨知道他密码的情况下,和前妻的离婚协议就这么开着,都不放在另一个屏幕上。3)俩人为离婚协议吵架,金晨说的是律师发来的离婚协议。可是她页面上邮箱根本没开。这仅仅是第一集十分钟,都是些什么鬼。这剧也别和三十而已比了,三十而已还有俩女孩是普通人家普通职业,反映的尚且是寻常百姓的苦乐。这部呢,人人住别墅大平层,个个开公司合伙人,假模假式矫情的很。
冯导这片子肯定翻车了
嘿…我本来想豆瓣肯定好评一片的,怎么都是骂的呀!我觉的拍的真的不错👍本身她们演的都不是刚出大学门的青春偶像剧啊都在职场摸爬滚打好多年了有点积蓄开餐厅怎么就不现实了呐?五个女主性格各异演的也都挺好的,特别是王珞丹那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霸总特别吸引人。剧情也没问题呀,五个女人五个故事娓娓道来挺好,冯人不咋地拍商业片还是很有一套的镜头语言配色都特别舒服,比那些ppt片强多了
什么鬼? 把北戴河也当国外了嘛?蓝盈莹就别使劲往北京人身上沾了,这个口音太出戏了
签证下来高兴疯狂成这样?这是2021年的北京吗?
他沉浸在终于迈入的那个阶层与那种生活,却似乎又试图去假装还在意大众的喜怒哀乐而俯身弯下腰来冷漠的注视着,于是连臭贫都变成了乏味的空洞的炫耀,剧中人的烦恼,究竟有多少真诚,又有多少卖乖,曾经的“好梦公司”美梦终于成真,便也不再为群众的失眠投以深切的关怀了,虽早已如此,但还是要借刘震云曾给冯小刚造的一词儿来再多说一句:他的作品,早已失去了“人民性”。
这剧吧,是能划分观众阶级的。打星和真实社会阶级基本成正比。
浮夸,不接地气,一群人疯狂贫了吧唧的,这是啥啊!
果然大家都住别墅😓
越往后面看熟人真是一个个的都出来了,刘晓庆老师朱时茂老师……全是童年记忆里的大熟人。看了前四集感觉挺不错的,对职业女性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她们有坚强的一面但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柔软,里面讨论的一些话题比如老人是否改援助子女啊,丧偶式育儿演员番位这些都挺贴近生活的,看的有触动。
爱奇艺疯了,这种剧谁要看?买了就砸手里
会不会说人话啊 会不会? 第二集王珞丹在酒桌上油腻的要晕倒了,有事吗这几位小姐,搞什么啊!
真的完全不能理解打一星的杠精怎么就那么事儿!什么叫浮夸?什么叫不现实?你没经历过的、你没见过的就是浮夸和不现实吗?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演技都很在线好吗?
其实评价一部好剧的标准并非是否接地气,而是能否带给观众思考,个人认为《北辙南辕》做到这一点了。
编剧是不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知道什么是真实的职场和社会吗。
主创太不接地气了,所以拍不出让大家共鸣的作品,十年前奋斗那套逗贫嘴的戏路已经过时了
你们知道你们在拍什么吗?演员知道自己在演什么吗?如此无聊莫名其妙的东西你们是怎么说服自己就这么愣演的?女性市场的钱这么香甜吗?
不是不真实,是少数人的真实。身边京圈土生土长的红/富二代的生活和里面金晨王珞丹演得一模一样。这剧戏内戏外包括班底极有意思,蓝盈莹演的角色中戏表演系毕业当群演,但是有家底撑着,也是日常见到的北京本地小孩的处境了,最后这角色演了古装剧出名。除此角色之外,爱奇艺出品爱奇艺总裁在本剧中饰演爱奇艺总裁,饭局上聊当红演员。这是元剧集还是电影导演的一种情怀吗,看起来就是京圈众人狂欢,还是一出昔日辉煌不再江湖已变的落寞图景。
毕竟降维打击,制作班底没的说,but,狗屁当代都市女性,不是在奥森有别墅,就是在胡同有大耗死,剧情也很无聊,我为啥要看这群有钱人的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