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越长大越喜欢那种直面人生的人。
而西北人就有这种猛烈。
没有人会挖眼睛吧?也许有?
在太多的电影里面,包括郝杰的美姐和光棍儿,我发现爱情真的是个球。算毛啊,毛也不算。
我不喜欢苟且生活也不喜欢妥协生活因为妥协的太多了。还是喜欢挖眼睛这主题。
但是这个很生猛。主人公也很生猛的活着。
东北唐晓雁不是一样生猛吗。我看她比金星还猛。她爸爸老唐头也一样生猛。问题是居然当了制片人了。猛。
还有麦收里面的妓女,也是很生猛扎实的人。
我觉得主题选择和导演性格有关吧。因为他缺这块,所以总是找这块来拍,看来导演很懦弱。
不能接受的是他在妓女不同意的情况下还把东西曝光了。这,缺德。让小姑娘一辈子承受社会舆论。就算是妓女也不用受这份罪吧,家人看见了咋办? 导演缺德。
作品还行。切入角都是生猛的人。
佩服这些人。
两个字,真实。虽然充斥粗口,但听着并不讨厌,这才是鲜活的生命。二后生在台上演唱他的悲惨遭遇时,很多人都忍不住动容,因为是真情实感。尤其老太太和儿子聊天那段,老太太认为媳妇对她好,儿子认为只是自己给钱她用,二后生说起当年为什么被挖双眼,最让人叹息的就是行凶的是三兄弟,可主犯只判六年,其余两人花钱20多天就出来了。太他M现实了。活脱脱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生活史,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PS:不由想到近日的张扣扣杀人事件,如果二后生能看到但换作被打断了腿或者废了一手,他会否复仇?不过他是有错在先,大概会放下恩怨往前看。 耍艺好耍做人难:折射出娱乐圈的现状。 二人台就是东北的二人转啊,太黄了。其实我们乡下(粤西)也有类似的剧种,就是狗乸戏(听名字就不是好东西是不是?充满了偏见、歧视,“狗乸”在我们乡下的方言里有着淫邪的意思)。不过那时候还小,根本看不懂,连鬼头戏(木偶戏)、三脚撑(大的木偶戏,大概有点像霹雳布袋戏)这些都看不明白。据说如今乡下还有狗乸戏,草台班子弄的,有机会要回去看看。
1.之前看过一个类似于民间版本的二后生的影像资料,以为二后生找了一个肉嫂嫂生了一男一女过着小日子也是个让人欣慰的结局。看了徐童的片子才知道,故事的后面另有故事,而且情人关系什么的说出来好像很自然很随便,不知道是不是那个环境中的常态。
2.《疯狂世界》两次出现,意味有些不同。片尾的出现更有力量。“鸟儿为什么唱?花儿为什么开?”“什么叫痛快,什么叫奇怪?”如果之前的是疑惑与追问,后面的这个就有了点儿指着伤口的控诉的味道了,无奈无力也更深重。“我不要这疯狂的世界,这疯狂的世界。”
3.老母亲的“二肝儿”一声声叫得让人感动,嘴里一边喊着二后生一边一步步挪出去,扶着墙……扎心。想到自己每次去看奶奶,走的时候,在楼下都能看到奶奶在阳台上朝我挥手,喊着“再来呀!”的情景。
4.不知道是不是有的拍摄素材没有剪到片子里,二后生的形象不是很丰满立体。是因了际遇,略显麻木?也可能是他那段血腥的经历太重了,显得其余的都有点儿轻。
5.本期待看到借二后生周围的人展现更多,或者将本有的应挖掘更深一些,比如其他艺人与他的交往,对他的评价,看台下看戏的人的观感,情人,妻子,哥哥,曾经的三女子,等等。有点遗憾。
6.唱《挖眼睛》那段,配上穿插闪现的剪辑手法,太生猛残酷,皱眉皱得我额头疼。家里烤箱“叮”了一声,吓得我心悸半天。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二后生的人生历程,追溯了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三女子的感情故事。影片采访了二后生和他的家人,他们讲述了二后生被挖眼的经历,以及他是如何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重新走上舞台的。影片将镜头对准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展示了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情味,同时也展现了那里的贫困和艰苦。影片中的配乐非常优美动人,带着观众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情感和氛围。 《挖眼睛》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纪录片,它展现了人性的扭曲、极权主义的可怕之处,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二后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情、勇气和坚韧的故事,他的经历令人唏嘘,也让人感到敬畏。影片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需要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 最后一段戏感染力极强,也能感知到极重的怨气,而且主人公已经去世了,这种怨气对受到情绪感染的观众来说,极其不利,建议大家少看。 以下为咒文,见着为二后生念一遍,以此功德,度二后生脱离苦海,往生极乐,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在主人公唱挖眼睛的那一段 剪辑的处理 直接得让人受不了
想用气味来比拟感受,基调是在颠簸的车座上闻到的,裹挟着尘土的风穿过玻璃窗激起吸收着汗水污渍汽油浸泡出的劣质皮革味,还落了灰。高潮是台上顶着寒意唱《挖眼睛》时,经久不散的血腥味,太冲了以至于很难立马分辨出其中夹杂的盐味、铁器味、情欲味,但一闻到就没法剥离了。唯一轻松一点的,是对着电话那句“我想你忽闪忽闪的”,不该属于他也不该属于这里,让人疑心自己嗅觉出了错的,轻飘飘甜香。花儿为什么开呢?
徐童的人生已和小雁彻底绑定,也许和二后生是一种人生。
片子有一种游走的感觉,很喜欢镜头的仰视,照片的部分字幕多余了,剥夺了联想和发现的空间,感觉人物还可以挖得更深。妈妈那段太精彩了,欢笑和眼泪都在她身上,会让人对她依依不舍。
78min.. 喜欢尾..
“勤着来啊,二肝儿。”
“游民三部曲”很精彩,到了《挖眼睛》,徐童还是徐童,游民还是游民,但二后生的素材,略显单薄,而徐童式的剪辑,也毫无进步。
延死而生的故事。在我看来是一道飞向死亡的流光,绚烂,缄默。
三星半,依旧是江湖流民,野蛮生存,徐童还是厉害的,这么一点素材份量,却剪得这么有意思。
老妈那几声二肝儿喊的,你除了想哭还能咋着。
片尾二后生唱挖眼睛那段戏的张力爆表!
以一种完整的富有技巧的叙事组织素材。二后生的遭遇一来是模糊的却无处不在,他的营生、情人、家庭与之密切相关,却不真切。到最后他开始唱,痛楚投射在观众心上,剥出了真实,血淋淋的往事通过二人台的演绎活了过来。以二后生为支撑讲生存环境已足够,对旁人的捕捉篇幅不少,略凌乱。
血淋淋
徐童一贯的气质 和风格,太凌厉了。这是一个我接触不到隔绝着的世界。就像另一端巨富阶层一样永远没有交集。
二后生和母亲那段对话太动人了。
这种徘徊在社会边缘的“游民”身上都有很强烈的原始生命力,他们为了生存都摒弃了道德和规则,就像二后生,黄赌毒全沾,情人一堆,可是他们身上却也有着善良与淳朴的一面。真实是他们活在这个“疯狂世界”的态度。
如果直接看这一部,可能会对唐小燕的存在有一些疑问,但因为我今天是两部连看,所以没什么问题。这一部的灰暗程度胜过老唐头,被情欲折磨,死不悔改的人生。
二人台比二人转猛多了,比云南山歌好吃不过矿泉水还来劲
拍故事片吧 完爆很多傻逼导演..
探望母亲那段太棒了。加上令人无法再笑得出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