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信简单的因果报应的人看来,这无疑是一部极其邪恶的片子。看完这部,我也立马联想起《keeping Mum》。不过《Natural Born Killers》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影片内涵上都要比前者高明得多,深刻得多。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估计都盘旋着“疯狂”两个字。几乎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很疯狂,除了那个印第安人。在因果报应者看来,最后杀人狂过上幸福的生活,无疑证明,连导演都是无比疯狂的。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也玩得非常棒。快速的镜头切换,各种媒体因素的结合,现实和幻想的交织,倾斜摇晃的镜头,把疯狂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得好爽……
不知道stone有没有看过弗洛伊德的东西,片子很明显的体现了,弗洛伊德对文明是对本能的压抑的观点。文明越发达,对本能的压抑也就越厉害。这已经不是社会批判的片子,简直是反社会,反文明的片子了——充满了对媒体,社会,文明的讽刺和反叛。这些“反动”可以从对米基的访谈对话里体现出来。
然而,这又是一部宗教感非常强的片子。从那个印第安人,到不时吐烟的邪龙,到666公路,片子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把它单纯的当作一部社会批评片子的人,说stone没有指出出路。其实,正说明质疑者没有领会到片子对整个社会和文明的反叛。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社会和文明造成的。根本不能在社会和文明的框架内解决。Stone提出解决方法,那就是爱的救赎。
所以,这又是一部有关救赎的片子。就像米基说的,“你知道什么能战胜心魔,是爱”。爱是最终,最永恒的救赎。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小生活。Stone根本不相信社会,文明能给我们幸福,他只相信,爱能让我们幸福。让我们超越我们的本能,我们心中的魔鬼。
(PS:很久以前写的观后感,刚不小心看了几个别人的评论。貌似赞的和损的人都在互相咬,我得申明下立场——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深度的电影!杀人狗群中……。09.2.18)
当剧情叙事平静的时候,影片主要运用正常彩色色调。
然后出现暴力场景的时候,画面就会变成黑白。给人一种年代久远的电影感,而且比较多特写,黑白镜头下大家都演技都会比价浮夸,放大,面目狰狞。前面部分杀父母的,黑白都是主角的视觉,他们把杀人当成平时看电视的视觉,把现实与电视混在一起。这样他们杀人的时候就会毫无愧疚,甚至很爽。
红色的运用。主要是响尾蛇的镜头。红色是Satan的颜色,是邪恶,血腥。这种镜头也运用到男女主心生邪念的时候。
蓝色是警戒,从男主接受采访被问到家庭,和女主开始与警官单独谈话的时候都有运用。
绿色是红色的互补色,是心灵脆弱的颜色。每当男女主陷入危机的时候会运用。也是主角命运转折点时运用的。
黄色强光大多与其他颜色搭配使用,展示了人物心理的
一点拙见。欢迎补充修改
假惺惺地让你欣赏一场关于暴力或世俗的盛宴,借此折腾所有甘于平凡的人们骨子里最后一点点叛逆或者良知
昆汀和斯通都是磕了药写出这么一发的吧,顺带发泄了一下自己对当年邦妮和克莱德的怨念。。。剧情神马的就不提了,就这神经质的迷幻色彩确实还是挺high的。两个主演的牙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以复加!!!精彩绝伦!!!元素丰富!!!寓意迷幻!!!
奥利弗·斯通、昆汀是在为邦尼和克莱德报仇,两个主角演的出彩,但我讨厌他们两个人的门牙
虽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不喜欢~
神经质变态的电影
一堆意象,一帮追求本性的人,一个不造作的粗俗故事。尤其是开头如肥皂剧般的两人经历设置,极尽黑色幽默之能事,令人拍案叫绝
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的谎言
影片争议比较大,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十分不喜欢,唯一让我大开眼界的就是电影在技术上的成就,技巧运用十分复杂,艺术感相当强烈,观影效果和整体精神一致。片子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强烈的摇滚情绪,一种极端的态度,因此在剧情上也相当另类、反常,虽然这是一种表达手法,一种深层呐喊,但感觉过犹不及。
虽然昆汀不满意斯通篡改剧本,但是影片迷乱的剪辑和配乐还是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昆汀的想法。影片用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反讽方法,嘲笑了无耻的媒体和可悲的看客,手法高明,但是以此崇拜那俩杀人狂的货,我只能说你们是傻逼,是傻逼,是傻逼。
居然还有中国民歌做配乐《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湾》
从头暴力到尾.杀人不应被美化
啊~又一个我差点看睡着的~
Shit,多么伟大多么美丽绝爆的爱情啊。
编剧昆汀在影片创作方向上与导演存在严重分歧。他认为斯通的最大问题是,“直白消耗精力,精力冲推直白。他就是风格化的斯坦利克雷默。”……“直白”似乎是指斯通的表现方式太硬太露骨。父亲天生该死脸,警察用人质擒凶,印第安人看穿白人原罪。酷炫的剪辑风格与画面拼接只是用来掩护理念表达的直白。
疯狂、浪漫、讽刺,死去活来。枪口瞄准家庭、监狱、媒体、谎言、庸常,杀杀杀!!!反社会人格魅力=魔鬼的诱惑,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受虐少女迷上连环杀手,青少年疯狂崇拜曼森、狱警近墨者黑近疯者癫,一切都好理解。90年代好像很喜欢监狱暴动这题材,另一部写记者的片里也有类似情节。
走火入魔……我愿意就这样走火入魔
奥利佛·斯通极具争议性的风格化之作,获威尼斯评委会大奖。1.血腥暴力和天马行空的视听享受之下是对媒体的刻骨讽刺;2.高速剪辑+迷幻摇滚+倾斜构图,疯癫指数爆表;3.视觉混搭与拼贴:黑白,彩色,单色滤镜,电视播报,情景喜剧,动画,DV,戏中戏,动物世界,背景幻灯片...4.飘落峡谷的如蛇白纱+1。(9.0/10)
两个小时像四个小时
很抱歉,还真是不能理解用肾上腺素思考的人。我还常想杀人哪,没杀不纯洁,真杀就纯洁啦?给这片打高分,看来活得憋屈的人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