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家里一大筐没有来得及看DVD里面拣出了这张《幽异仲夏》,略略看了下封底上的简介,这部荣获“电影旬报”年度十大电影第三位的影片似乎还有值得一看。事实上这部电影,比我想象中要温情一些,也恐怖一些,而其中最恐怖的就是当我独自在家看到电影渐入佳境,恐怖预兆欲盖弥彰之际,DVD碟读不过去了,拿出来清洗了一下放进影碟机再试,结果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死机,用遥控都退不了碟,一下子恐怖的气氛便悄悄从安静的家里升起,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我还是在电脑上,看完了剩下的一半。
《幽异仲夏》为1988年“山本周五郎赏”的得奖小说,日本名作家山田太一原著,同年由新浪潮导演大林宣彦搬上银幕。在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是交织着恐怖和温情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和气氛,一方面是亲切的家人、柔情的女友和生活气息浓郁的浅草民宅,另一方面是28年前的逝者、有着隐隐不祥过去的枕边人和冷清诡异的独居大厦,两种似乎不应该在一起的东西,偏偏交错在了一起,让观众的心也不知不觉随着电影纠结起来。有时候即使知道是美丽的幻境,人却依然会选择沉溺,如同电影的男主角原田那样,明知饮鸩止渴,也还是不能自拔地一再走向那条似乎通向美丽家园的路。也许每个人都用一生的时间来成长自己,走出自己的过去,让自己从渴望得父母庇护和爱拥的孩童变成自足自爱的成年人,但童年的记忆和经历将影响着人的一生,无论是其中快乐的印记和爱的缺失,都始终埋藏在人的心底深处。当那种快乐可以重温,当那种缺失可以弥补,也许很多人都会象原田那样不顾一切回到从前,回归到内心那个一直等待着爱的孩童状态。当然,这部电影不是一出纯粹的温情片,随着原田身体的日渐虚弱,电影中的黑暗原因越来越占了上风,温情背后的残酷现实昭然若揭。而女主角阿系的扑朔的经历虽然有一点点牵强,但这个套中套的设计却似乎成功地给电影添加了许多悬念和恐怖感。
本片男女主角都不是特别亮丽的俊男美女,表演也只是中规中矩,但扮演原田父母的男、女配角却比较出彩,尤其是扮演母亲的女配角有种特别清新朴素的美,将母亲和少女的感觉奇妙地揉合在一起,自然而亲切。
总的来说,这部《幽异仲夏》还是值得一看,尤其适合选个略微潮热的初夏夜晚,独自观看,或许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清凉”。
双重幽梦叠加的故事内容也正是大都会中大龄单身青年最为宝贵的两份情感财富,父母的爱和一位异性知己,只因稀缺才分外让人神往。
日本社会的问题早于我国,但都不约而同遇到了同样的难题,老龄少子化,年轻人们不愿意结婚,更不愿意生子,哪怕是结婚了,也会走上离婚的道路。婚内出轨者比比皆是,已经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常态。随着自古以来的婚姻价值观、家庭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不匹配,人们自发地选择单身,不与社会交流,精致穷,孤独。而社交又是深刻在人类基因中的必需,一边寻求破解,一边又逃避责任。网络社交应运而生,因为有巨大的需求,催生出了一大批社交软件,人们的社交欲望正在被消费,有人被骗,更有人沉迷于那个虚拟的男(女)友,哪怕从未与ta谋面,也愿意为ta花费金钱。
现在还没体验到没有父母的生活,但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来临,到时如果我还是孤身一人,谁还会来真正关爱我呢?影片中这位男主12岁便失去了双亲,失而复得的父母令他欣喜若狂,把掩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渴望释放而出。这份追忆格外沉重,而电影在整体上营造出了温馨的氛围,一面是温柔香,一面是家庭团聚,是中年男人内心的渴望。再加上家庭和谐美满,身体健康,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之说,古事两难全,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本片从侧面映衬出城市居民作为个体的孤独、自私、无力和不安,人类长久以来以家庭为主体的思想观念到今天已经分崩离析,变得支离破碎不再完整,整个社会正在逐步成为原子态,人与人之间看似关系紧密,但早已开始变质的人心终究无法走到一起。
夏天最后的风吹过,带走了我一整年的好心情
太温情了太柔软了我太喜欢大林宣彦了。
把鬼片当散文诗来拍,看似温暖和浪漫的场景映衬出城市居民作为个体的孤独、自私、无力和不安。能作为这个故事背景的地方,世界上除了东京,也只有回归前的香港了。
3.5;对过去的强烈追悔产生类似意念ghost,并具化为日常构成(可对比《岸边之旅》),大林宣彦常见且拿手的生死两茫茫,天人两隔并不妨碍重现的时间,浅草凝聚了与父母相处最好的时光,光线昏黄,言笑晏晏,永远定格的记忆,子欲养而亲不待;结尾画风突变,略出戏。
「老去」並非對活人走入陰陽邊緣的懲罰,更不是妖怪吸陽氣,而是預警。「沒有過去可以重來」,不惑之人企圖重活一次童年與未竟之愛,有如多活三輩子,必定反饋於肉身而衰老;要活在當下,還是將僅剩時間注在重活一次過去?這是大哉問,男主角因為僥倖而得到選擇,卻沒機會選完。真不鬼的鬼片。
无论是流连于徘徊着父母鬼魂的浅草小屋,还是耽溺于女邻居的温柔乡,个体的孤独感还是最为强烈的,而这种通过缅怀逝者来找到生之希望的题材很有大林宣彦的风格,在那破败怀旧的街道和影影憧憧的公寓间,奇幻故事被赋予了温情的色彩,并使得这幽异仲夏散发出了习习清爽。
奇情与温情,对导演来说太容易了。和父母一起的夏天,最后告别哭死我了
我感受到了聊斋那种意境。情人的缠绵悱恻,父母的温暖呵护。是一个疲惫不堪的人最渴求的。温柔乡也是的英雄冢,我们不愿相信这虚幻的美好背后的丑陋与可怕。
大林宣彦慢慢酝酿的鬼怪故事,竟很为之感动~沉迷于过去,从失落中找寻自我,生死相隔的无奈与痛苦,不断重复响起的一段旋律,让这个电影韵味十足。
一开始还开玩笑说是《你好,李焕英》,结果很快成了聊斋故事。《阴阳魔界》1959年版S01E05《Walking Distance 近在咫尺》就是一个类似设定的故事,之后的2010年还有一部类似的《遥远的街区》,这个设定虽然似曾相识,但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照样会感动。开始期待安德鲁·海格的版本《陌生人》,海格版的改编肯定会与众不同吧。
秋吉久美子真女神
前面有点像看聊斋的感觉,最终,还是靠亲情吸引人。
还不是因为太过想念
幽灵双亲是原田早已埋没的本心,幽灵阿K是原田现实的业报。往日不可追,现世不可悔,唯有好好或者下去。
可比李焕英厉害多了
除去最后十几分钟的突然吓人,其它的情节都很温情脉脉~~ 此片涵盖了日本片的各种特色元素。。
夏夜清凉看完大林宣彦监督《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斑驳黯淡的色调后面,有一种恍惚迷离的失落美,像是聊斋里的书生,跟着普契尼的音乐钻进片中午夜空寂大厦、杂草丛生的后巷,经历了两场诡异美好、幽玄哀怨的亲情和爱情,然后醒来,深夜说晚安,躺进自己梦里去会面那幽怨的女神、慈祥的父母。
我觉得十年后再看会更有感触吧,现在还不全懂那种失而复得的心情。因为所有人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我们也总有一天会离开所有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格外值得珍惜吧。电影最动人的内核,也是在失去以后,还有再体会一次那种情感的机会。男主再次遇见父母的欣喜若狂,年轻的我还不会懂吧。
披着灵异外衣的家族电影。男主角可能误闯了两个异次元,一个时间近乎静止,一个时间飞快流逝。
妈妈站在门前说,听说有台风来,但好像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