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的,然后最近又被我翻出来看。 真的好精彩。历史剧情和人物定性大变化,性格塑造很棒,片首曲片尾曲和剧中插曲都太好听,热血凌厉,柔情断肠,特别符合情景表达。 小时候看,叫《吕布与貂蝉》,后面说是被禁播然后重新配音剪辑了,剧中人物名也全部从三国人物换成了杜撰名字。 听说这部剧是根据日本某漫画改编的,而原漫画肯定也是日本原作家根据中国古历史改编的,自然就会和我们固有的三国形象有很大出入,而更加符合日本文化对中国三国历史的解读和设定,从剧中,我也看出来一些日本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和所否定的不同之处。
中国文化里,人们大多受三国演义文化传播的影响,认定了刘关张为正面角色,曹操为枭雄,董卓吕布之流为大反派,袁绍丁原之流为没大能耐的配角。
而这部剧里,从一方面说是篡改三国原著设定,另一方面说其实可以认为是不同文化下对不同历史的解读。
董卓在这里,虽然暴戾嗜血,但是是最懂生存之道的一个人,并且不失真性情,不矫揉造作不弄虚作假,是条真汉子!痛恨之余,对他蛮有好感的!
吕布在这里,在森林中长大,初入人类社会,被欺凌被伤害,也被上天眷顾,他是最率真最正直最有情义的一个,同时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
而其他,丁原是小人,袁绍是无能之辈,曹操是多了一份奸诈谋略的伪君子,刘备成了小丑无赖,关张还颇具真性情和真本事,不过也是玩笑般的存在,王允不做评价,貂蝉最初是真性情的小女孩,最终也沦为失去善良本真被蛊惑被带偏的棋子和工具。最神秘也貌似最强大的虚拟角色吴晴,其实是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形象,无情即无欲,无欲则刚,并且精通各种道术,看起来很厉害,并且心怀天下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最强者,一心想要维护天下太平,但其实他是一个很矛盾很虚伪的人,为了报复杀旧情人,为了私心杀亲生女,其不堪,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心性并不如自己所期望的强大圣洁。
剧中还出现了华佗,很好玩。
除主角吕布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张力,才德兼备却死的可惜,虎头,很张狂却很率真,是条真汉子,公子羽,很善良的人,最后却不知所终。
所以,大家有木有觉得,或许是日本文化推崇强者生存的生存之道,他们崇尚强大、率真、暴力,很符合他们侵略民族的本性。
而中国文化里,尊崇敬爱、和谐、仁义,所以才有了我们千百年来对三国人物的优劣定性。
这大概就是两种不同生存文化的对比和较量,哪种最终会赢,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一直在推崇和谐。
01年电视上播出的时候刚上初一,因为学业繁重只看了几个片段,后来就听说因为串改历史,争议很大被下架了。再次看到已经是高考之后,可是剧名已经变成《蝶舞天涯》了,不仅里面大部分人名被改、很多对话重配,很多剧情也被删减了,总之没有原版感觉那么好了。这部剧当年来说特效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演员阵容强大,剧情我也很喜欢。这部剧的部分人物造型和剧情取自日本漫画《苍天航路》,所以剧情很有日本热血漫画的感觉。这部剧的制片人是范小天,他同时也是《春光灿烂猪八戒》的制片人,《春光》上映于00年,所以这部剧算是接档《春光》。《春光》迎合了当时年轻人喜爱的大话西游后现代解构主义风格,对猪八戒的形象故事大胆改编重构,不仅大获成功,而且捧红了徐峥和陶虹这对夫妇。《春光》的成功是的制片方信心大增,开始了对经典的改编,《三国》成了下一个对象。而陈凯歌之所以会执导,与陈红参演过《春光》,从中牵线搭桥有关。可是三国和西游不同,西游是一个虚构的神话故事,而三国是基于真实历史的小说,大量改编必然会引起争议,这部如果大火没有被要求整改的话,估计水浒和红楼也得被嚯嚯了。最后吕布与貂蝉中已经有了后来无极的影子,可是相较于吕布与貂蝉仍保有一定的对战争、和平、人性的思考,无极就是个绣花大枕头。
转载自: //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2718230250225.html
吕布征战一生,从未斩杀过名将,为何被尊为三国(三国演义)第一?
首先,吕布的一项纪录三国之中无人能破,就是他征战一生,从未负伤。即使后来被曹军围困,还能背这女儿从容突围。
其次,没有名将敢和他吕布单打独斗。比如,虎牢关外三英战吕布,还是拿他不下。濮阳成外,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元大将围攻吕布,还是让他走脱,不愧为人中之龙。
最后,吕布箭术高超,曾于200米外射中戟上小枝,平息了一场战乱,史称辕门射戟。于是,吕布成了后是勇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作品中。
大约是在零三年,在听到电视里播放那首振奋人心的片头曲后,我就被这部剧深深地吸引了。彼时还是个爱幻想的初中生,对这种架空历史的作品尤其抵御不能。 片头曲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开头嘹亮的号角声一下就拉开了三国时代群雄争霸的序幕。低沉的鼓点紧密地伴奏,古琴与唢呐争鸣,曲调一转,剧中人物的剪影轮番闪过,极为动感。片头曲最后是方天画戟连成的剧名——三国群英会之吕布与貂蝉,当时还期盼着三国群英会这个系列出其他剧集,但此系列就此终了,略感遗憾。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极具特点。钜子心一出场便和张角斗法,是一个邪气且有强大意志的角色。而张角临终前吹埙,奏的却是明月几时有的片尾曲,连钜子都感叹张角一世英雄末了想的却是这样儿女情长的事。董卓一出场就杀了张让,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尤其是后面吃人肉屠城都让人心惊,但却赏罚分明治军有方。刘备在剧中属于插科打浑的一类,每次出场必有笑料。陈宫撞见逃亡的曹操,说天高地阔任君驰骋,早已不是格斗场里那个被晓颜庇护的病怏怏少主。而曹操袁绍等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在这里却被边缘化了,就像戏剧里的过场角色,稍微推动一下剧情也就下去了。华佗是神医,这部剧就把医者仁心夸张到极致,塑造了一个痴迷于解剖病人且看病倒贴诊费的形象,让人猝不及防。牛辅的箭有五种射法,可谓集合了当时最高的电视特效,惊艳无比,但特效并没有掩盖掉牛辅那种狂傲又多情的气质,实属难能可贵。 至于主角吕布和貂蝉,则有太多的故事要说。早期的故事多是吕布戏貂蝉,而到今天吕布和貂蝉则成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这其中的变迁倒是值得考据一下。长大后的貂蝉初见吕布便在结界里做鬼脸,后来得知吕布被吊白门楼,宁愿化作一缕魂魄也要和吕布相见,过往种种喜悦和误会都不重要,其情令人动容。幸好导演还是给了观众一丝念想,吕布和貂蝉都没死去,而是变成了传说中的比翼鸟,从此双宿双栖。 总结,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奇幻类作品,剧中人物另类却塑造得很成功,配乐编剧和特效都给人深刻的印象,放到今天来看也不失水准。
十几年前的剧本,今天拿来看,所表达的思考依然不过时。可想而知当年是多么的惊世骇俗,能接受的人自然也就不多。剧情走的是玄幻路线,很多事情按历史,按常理推断,是说不通的。但每个人物的性格,说的话,做的事,却又符合各自给他们的人设。在这一方面,陈凯歌的浪漫主义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剧名来看,三国群英会之吕布与貂蝉,本来是打算拍一个系列的。可惜此剧太过先锋,也就没有后续。甚至原版配音都只能从流传在外的油管上才看得到,不可谓不可惜。
很多人演过吕布,黄磊的吕布却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几乎剧里百分之九十的武将在身型样貌上都超于黄磊,他不够高,不够壮,但是对于吕布身上那种简单纯粹的气质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以,即使同框的其他角色比他高大,即使配戏的陈红袁泉跟他一般高矮,观众都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比布高半个头的侯成瑟缩跟在布身边,布就是侯成的依靠,非常自然。黄磊的一双眼很厉害,纯粹、直接、霸气甚至是日常的可爱,都从这双眼里表达了出来。多年之后,央视节目《国家宝藏》里,黄磊客串秦始皇,霸气无比。最初,我以为是他后来的经历沉淀使然,如今重看这部剧,才知道,原来这么犀利的眼神十八年前他就有了。
陈红是美女,陈红的貂蝉更是美的叫人无话可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的戏,那里面的貂蝉面目还很模糊,那么《吕布与貂蝉》则是彻头彻尾的男人与女人的戏。貂蝉的聪慧、深情、妩媚、可爱等等所有我们认为轻熟美女所应具有的魅力统统被陈红演绎了出来。唯有一点缺憾,刚从小貂蝉长大的那几场戏,陈红的演绎缺少少女感。等到跟着心去了洛阳,则是完完全全的演技绽放。不是说她演的不好,而是感叹,岁月总会在给予你什么的时候,也拿走一些东西,美女也不例外。
曹操由两个人演,聂远演出了曹操的奸诈卑鄙,可惜只有皮没有骨,流于形式。反而只有区区几场戏的邵峰,一出场,长身玉立,从容淡定,眼中有智慧却又藏而不露,倒是有个枭雄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后面的戏他没有继续演下去,着实有些遗憾。
刘关张三人组总是组队出现,是全剧的笑点担当,无厘头的风格有些港剧的意味。长坂坡喝断桥的张飞竟然是个结巴,实在不能不让人笑出声来。刘备虽然胆小却有谋略,虽然怕事却很重义,那一分无赖怕是编剧从他高祖刘邦那里借来的。我们从小看的《三国演义》是推崇刘备的,当他的人设变成这样一个逗比又讲义气的大耳朵无赖时,估计很多人都要喷饭。但是这种戏剧化的修改却不伤剧情走向,只是给出了另一种解读。因为义气,所以关张愿意始终追随,因为有谋略,所以最后可以与曹操一分天下。关羽并不是这部剧的主要角色,但是我觉得导演跟编剧却很偏爱他。演关羽的演员虽然没有长髯与丹凤眼,但也是一副忠勇之相,虽然要时不时跟着刘备逗比一把,但很多关键时刻,他的观点支持着刘备做出倾向正义的决定。白门楼围攻吕布,关羽坚持一对一,侯成求情,曹、刘、袁全部置若罔闻,关羽则背转过身体,这种小细节非常多。是以,即使刘关张三兄弟在这部剧里的人设很逗比,你依然不得不承认,这里的关羽也是可以被后世膜拜的关羽,只不过,相对于武圣,他多了一分凡人的气息。
董卓在这部剧里的人设太丰满,他来自丛林,内心纯粹,却是杀戮太重。剧里董卓跟吕布的互动情同父子,很有看点。董卓并不是一个单纯残暴无道的人,他对世界也有思考,但是只想用武力解决问题,导致他杀戮太多,不知节制。在这部剧里,他之所以与吕布不同,是因为他年轻时没有碰上一个格斗场的张力去教会他什么是不伤性命的格斗,什么是你死我活的厮杀。所以很多时候,吕布可以点到为止,而董卓做不到。所以吕布是战神,董卓是乱世魔王。
牛辅与董媛。他们的相识经历跟吕布与貂蝉很类似,男生照顾着新生的女生,甚至他们比布与貂蝉更幸运,有长达十八年平稳相处的时光。但最终董媛却没有爱上一直呵护她的牛辅,而是喜欢上了吕布。也许因为,比起吕布的坦率直接,牛辅在朝夕相对中过于委婉了吧。无论何时,吕布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貂蝉是我的,牛辅却不可以。所以最后阿媛喜欢上了别人。
对于心,我只能说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无情时,他无人可敌,一旦动了情,他便如同凡人一样会迷失,会老去。所以他跟张角的比试,还是他输了。
这部剧里除去袁绍袁术公孙瓒这些面目模糊的背景板,几乎人人都有故事可以讲,人设新颖,剧情天马行空却又有逻辑可循。镜头语言与服化风格在今天看来都依然可圈可点。吕布有姓之前,我看每个人都孤独,一头野兽进入人的世界的孤独,一个没有骨气缺失父爱渴望陪伴的孩子的孤独,一个无父无母无人理解的女孩的孤独,一个被同伴背弃的战场干将的孤独。当孤独的人遇见了孤独的人,会产生共鸣,会引发特别的化学变化。张力说,吕布属于格斗场,因为他知道,只有在格斗场这片小天地,人才可以安稳地做自己。可是生在乱世,哪有什么事是永远平稳的呢?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浪漫主义的人眼中的乱世,引人思考,别具一格。后来,这部剧为规避历史,改了人名,这相当于让这部剧失去了天然地背景铺垫,由此这部剧强烈的风格便没头没脑了起来,也就少了很多味道。这便是IP的力量。
这部剧特效没得说,感觉比现在播的很多玄幻武侠剧特效还要好,很多动作特效设计太帅了,现在感觉也不过时,另外里面的配乐也不错,特别是片头曲,开头的唢呐真是绝了,至于剧情嘛,小时候看过感觉很乱,当然也是那时候每天播一两集,看的不连续,现在看的话也看不下去了,特别是前期感觉节奏太慢,很难带入进去。
竟然是程凯歌导演的……当年看的如痴如醉啊………记得最深的一句台词是,貂蝉给我,布是你的。
爱情剧启蒙~~吕布被吊在白门楼上,貂蝉被巨子推下了山崖。貂蝉死了,灵魂飞起来,去找吕布,吕布和她一起飞走了。。。当时看完了,真是感触颇深,凄美的爱恋。
我真不想承认我看过。
这片在当年,我还不管什么历史什么真相的时候,就奠定了我对吕布这个人物感性的理解。
《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的全部浪漫情怀,都扭曲成了一种失控的自恋情结。片中的吕布,哪里是什么情痴?分明是陈导精神阴茎的外化,其使命,是强奸所有观众,并往他们脑中射入一大泡带着陈导烙印的浪漫DNA。陈导,这是China,不是India,强奸是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拥护的。哪怕是精神上的强奸,也不会。断然不会。
陈凯歌拍的东西当时的人都看不明白,过去好多年发现原来是佳作,现在再看这个电视剧感觉风格吊炸天。
我想这部是我爱上黄磊的开始?陈凯歌骨子里还是非主流的。。。。丫这么多年混成了表面上的主流。
有人说陈凯歌拍这部电视剧真的疯了,然而十八年后再看,他一点儿也不疯,只是太超前,这是大师们的悲哀之处。
当年有幸在电视上看完原版的吕布与貂蝉,挺奇幻。至于整容后的蝶舞天涯实为鸡肋。【四星给原版】
遥想当初我看吕布与貂蝉,年少时的初相遇长大后的生死缠绵荡气回肠天地山河为之动容的爱恋。一个美人一个野人,刚柔相济的与整个三国为敌。于是这一定程度上定位了我感性的性质。毕竟那时我只能算个小屁孩。
我是看过么?看过么?
这么好的电视剧,实力派演员那么多,至于5.6吗?真心无语。我觉得很浪漫、创新,且不失豪情。
马勒戈壁 我就喜欢这种B级的
快进重温了一遍 概念很有想象力 可惜剧本台词什么的都很尬陈红最美不过太平了主题曲大气蓬勃 仔细一听都是传统乐器 那时候 即使不是历史正剧也是庄而重之小时候看的 不觉得雷人 涯 很文艺
想不到竟是黄磊演的,小的时候一直觉得是美女与野兽。
小学看的,男主开挂一般强可惜智硬,电视上播的时候已经人名剧名都改叫《蝶舞天涯》了,看了一半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吕布貂蝉吗。
小时候很喜欢这部剧,准备重温一下,叫美女与野兽也挺合适,陈凯歌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抒情风格,以及,陈红就是仙女啊。
水调歌头特别好,陈红美得肝颤儿,陈凯歌真时髦呐,我挺能适应这种反传统的魔幻剧,超酷的,当年还看得津津有味,聂远比黄磊帅一点,黄磊造型简直槽多无口。
如果一开始就弄成架空的话评价会高得多,剧本其实不算坏,但三国的热点不是这么好蹭的,最后几集翻案翻得尤其让人恶心,即使编剧里有我比较欣赏的两位我也忍不了。另,剧里的逗逼三兄弟我还是挺喜欢的,在这堆不正常的角色中间简直是一股清流,不过他们只应该叫朱雀、龙刃、豹眼。
陈凯歌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