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故弄玄虚的一部宗教观和灵异加恐怖人性德大拼盘,不要外国人拍的片儿看不懂就说好。轮回和循环做得太刻意而没逻辑。典型美国的低分电影,居然有好多人喜欢,真想请喜欢的人喝个咖啡了解下他们的人生观。说是恐怖片儿吧,哪里恐怖了,除了血浆多以外,真是没啥舍得花钱的地方。演员选角很独到,有个很好的剧务吧,伪长镜头和带着漂浮感的画面没看出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前面几句是我为了凑字数硬编的。烂片还非要我写一百四十个字以上真是折磨人。
一直对cult和endless root类型的电影很着迷。一路向南,穆赫兰道和恐怖游轮是我目前看到的这种类型最好的三部电影。一路向南中通过罪(sin)赎罪(redemption)和广播(媒介)来穿起全篇,然后几个分裂的故事是同一个大的背景下不同的人为过去赎罪的故事。氛围渲染主要是通过radio和轻佻地BGM来反衬的"无助感"和"虚无感"。
全篇大部分的故事都是设置在夜晚发生(虽然大部分恐怖悬疑都会借助黑暗的无知感),但是里面出现的几个强光镜头,比如故事1(5),汽车餐厅,故事4里的纹身店,故事2里的屋子是对于黑暗恐惧感的补写。
再说这几个故事大多都有一个除了赎罪之外的特性就是主角(与主角的赎罪有关)的名字会被陌生对象直接说出,然后营造一种上帝(恶魔?)视角。上帝(恶魔?)对于赎罪者的全知和对于赎罪者本身内心的疑惑和恐惧的进一步放大。
故事1的无限root,故事2的邪教组织(我感觉跟主线的联系在于推动着女主落单然后赎罪的过程),故事3的男主被电话指引着间接促使了故事2女主的死亡(虽然故事2女主是必死,但是开车打电话撞了人也就因此在电话的误导里间接杀了人),故事4里"恶魔"终于出现,基本揭示了几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故事5和故事1首尾呼应。
不过故事5里和故事1里的恶魔的实体还是让我觉得稍有出戏……但是反过来来讲,串起故事的一条线索就是在恶魔的促使下进行赎罪,所以把恶魔实体化也是不能太避免的手法(更何况有cult色彩这样搭配起来食用更不错?)
裝腔、反智、詰曲、蛇尾。
勉强三星。形式上有点太飞了,以为会有更深的玄机结果发现仅此而已,反而更失落。与其搞一些神叨叨的视觉噱头,不如好好把基本的原则和世界观建立地更丰富一点。
一个主题串起4段式的循环故事,首尾相连,都与魔鬼有关,第一段三女误入魔鬼祭祀,意思不大;第二段地狱医院,最喜欢这段,重口味;第三段地狱酒馆找妹妹,最没意思;最后一个复仇故事,衔接开篇,骷髅魔物造型最赞。整体一般,但这样的风格总是让人想起了那首highway to hell
公路电影,内容分段式,误入地狱。电影到最后的旁白才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在救赎!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罪孽所偿还!这盘下的很大,却极其抽象。虽非东拼西凑,但缺乏理性可言。是的,这种感觉就是:莫名其妙!PS:除了第三个故事能做到圆滑。
第一观感就是“外星异种”通过片子一开始的质食物侵入人体并加以控制的套路,而影片所谓的轮回效应其实不过是外星智慧生物的保密手段而已。影片构思巧妙,明明是X段式恐怖短片就被这么无缝衔接了,值得一看。
创意想法不错,可惜某些地方实在让人泄气
第三个故事,急救部分很精彩
看了评论都看不懂
影片试图在复制七八十年代午夜场B级恐怖片的风格,包括摄影机老式广角镜头(画面边缘的人事物的比例是被拉高的)的使用。故事之间的衔接倒是流畅,尤其是第二个和第三个的关联之紧密。可惜的是影片里的5个故事都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恐怖气氛营造,乏善可陈。
算近年来为数不多值得一看的恐怖片了
我最讨厌这种称人人都有罪屁大点事就赎罪的宗教奴役洗脑,音效蛮不错的,展开也还可以,就是三观垃圾
构思还算精巧,《别惹小孩》第二...
不戴耳机不会说话是吧
几个短片,口味还算够正。
第二个故事还不错,罪人们的公路撒血浆,另类赎罪的黑暗套路,FM中的画外音很有感觉。
深夜档B级别style,当代聊斋的感觉,但是几个故事间的链接比较牵强,很大的一盘棋,最后还是shit the bed。感慨下,美国真是大啊,蛇精病太几把多...
外星怪物,邪教团体,入世虐杀等,玩得挺嗨,但故事不够纯熟,如果拍成昆汀·杜飞那种感觉,估计会更好。
有澳洲公路恐怖片味道,各类恐怖元素拼盘短片合集,环环相扣又呼应的四个故事,精彩程度可圈可点。V/H/S系列是将恐怖与伪纪录形式融合并把同类题材推向一个新高度,而本片则是在八十年代质感的电子配乐下致敬与创新,把因果循环与人心叵测的道理讲得深刻。
和1985年的《恐怖夜车》拍摄手法也有类似的地方。特别是最后一段魔鬼从裂开的地下钻出来那段,如出一辙。可惜恐怖夜车这片源不好找,否则两片对比一下,时隔30年,居然还不如以前拍得好。PS:找了一下发现有恐怖夜车DVD版,复习了一遍,当年的特效现在看来跟粘土动画差不多,不过当年觉得棒棒哒
除了医院的戏比较有意思,其它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