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被网上比较出名的几个片段如鞠广大你*死了,老邢吃火锅,父子吃完猪头肉大打出手之类吸引来的,然而这些片段其实和这片的基调是非常不搭的。这种不搭不只是喜剧和悲剧的不搭,而是你很容易以为这部电视剧讲的是这几个片段描述的,也是片名所暗示的,当代农民工在城市里看着“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城市人,控诉社会的不公和描写这个特殊的群体的贡献与心酸的故事。
然而从父子双双进城之后此片急转直下变成了感情片,而且大部分剧情都转移到农村了。从小就对感情片毫无兴趣的我也发出了和不少弹幕一样的感慨,这片三集之后就是个跑题的烂片了。直到剧情一步步展开,鞠家父子的感情双双出现巨大裂痕,双元妈在失足的悔恨中溘然长逝,父子二人失魂落魄回到歇马山庄时,村里的白事乐队奏响了一个只有一个乐句听得清的片段,“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我豁然开朗。一百年过去了,同样是在山西,黄土高原上的两代人面临着一样的困惑,苦恼,和悲酸。生计迫使着这里的男人前往梦想的彼岸 在清代叫口外 在现代叫城里 寻找生活的希望,然而那里不属于这些男人,女人更和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差了半拍,没有了女人的陪伴,男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牢固地驻留在这片向日葵花盛开的田野上,可是留在家乡的小妹妹和远在天边的哥哥,并没有可以传书的鸿雁,这就是属于民工的情感悲剧的温床。
当然,双元和广大的悲剧其实发生在他发生的背景被彻底荡涤的前夜,与它几乎同时的一部电影(当然后来还有一部改编的电视剧,其中范明也出演了)叫做《手机》,不过手机的普及在乡下要慢个五到十年。有了现代通讯手段,广大大概就不会舍不得那几毛钱的电话费而让双元妈的感情期许彻底失望,也许这个悲剧的发生概率会小点。不过,手机时代也有手机时代的悲剧,而只能苦涩地在片尾安慰自己“好日子还在后头”的鞠广大,他的属于那个城乡分裂的年代的悲剧,今后的人们,咀嚼的时候,大概会充满了陌生与不解吧。
在这部剧里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
鞠双元不想过父亲和母亲这样的生活,觉得他们的生活是一种悲剧。于是多上了六七年学,导致无法给家里分担债务,还给家里带来巨大的负担。最后还是去打工了。
鞠广大不想让儿子过他父亲这样的生活,觉得他父亲的生活是一种悲剧,所以他选择了不跟他父亲一样务农,而是进了城里打工。最后在城里好几次一分钱没赚回来,还挨了打,还间接导致老婆死亡。
鞠广大他父亲从来没觉得他的务农生活是悲剧,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干的,最稳定。结果到了七十岁,还能下地干重活呢,和老伴儿都健健康康的活着,安享晚年。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地方在于它能给人们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活;最坏的地方在于让人们看到许许多多的生活之后却发现大多数的生活自己都可望而不可及。
古代的中国人,祖祖辈辈都做某个大众职业,也没有什么。父亲是怎样的生活,儿子也是怎样的生活,孙子也是这样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做的就是把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经验教给儿子,儿子的职业也是把某项经验传授给孙子。这种生活虽然单调,但人们心里真的觉得单调吗?在没有其他看上去可以选择的东西之后,这就是一种充实。
而现在人们的思想大多变成了我现在是做这个工作,我的下一代必须要做比我这个工作更跨上一步台阶的工作。从鸡汤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每个人都有这种飞黄腾达的可能性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最终能飞黄腾达的,无非也就是百里挑一,而那99个人却为了这1%的可能性,而在焦虑、求不得、可望而不可即中度过生活。
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的悲剧永远在于不可能让某个人都过上他们心里想要的生活,但是永远都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可能过上这种生活。但可能性究竟是多少呢?没有人给出你一个具体的数字。大多数人就在为不知道多少的可能性去牺牲自己已经有的安定和平和。
不仅仅是农民,各行各业又何尝不是呢?农村人想进城。城里的工人,想把孩子培养成脑力工作者。脑力工作者就想让孩子考研读博,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于是现在大学生成了标配,就连研究生也变得不值钱了,原来一个学生要上九年学,现在一个学生要上20多年学。甚至有能在家乡找到稳定的工作的就要去大城市住着地下室,吃着方便面来追求梦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不愿意过上“父母的生活”。
可是,我们的生活真的比“父母的生活”要好吗?
民工这部剧拍的很真实,很接地气,很有生活感。
鞠广大,任劳任怨不善于表达的父亲,对生活的唯一愿望就是希望儿子能够摆脱民工这种生活的阶层,很现实,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个家撑起来,
所以不管谁打电话说啥内容,总想着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对儿子,爱之深、责之切,不善于表达,严厉管教,这也导致了父子感情一直很紧张。
刘艳梅,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所有的苦都埋在自己心里的媳妇,上要孝敬公婆,下要爱护儿子,也很希望丈夫 鞠广大 能够呵护,但是丈夫只顾着挣钱养家,实在是不理解老婆这么多年累积的孤独。
就是这样的性格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因为受了委屈想找自己的老公安慰一下,哪怕只是说一句“我想你”都行,可丈夫偏偏责怪她,电话费这么贵,竟然只为了说这些有的没的,其实这是
刘艳梅的心理支柱。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出轨,虽然刘艳梅本身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伤风败俗,可真的耐不住这些年的孤独。
刘艳梅的死,我感觉是当外出打工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加上这么多年感情的崩塌,每日每月的收麦子,最后两人偷情,自己耿耿于怀成了死亡的导火索;当然不排除死于 破伤风。
刘艳梅去世后,我想起 鞠家老爷子说过那句“你如果不在了 ,我晚上睡觉,左边一摸没人,右边一摸没人,我可咋过呀”,可这事情偏偏发生在自己壮年的儿子身上。
鞠双元,上进,勤勤恳恳,敢想敢干的男人,跟父亲水火不容,但不影响他爱着自己的家人。鞠双元生活在一个感情含蓄的家庭,一直读书,直到高考 3 次失败后,决定放弃读书。初出社会,没有经验,
很快被李平这种母爱泛滥的人拿下,并无力还手,但好在他是真心喜欢李平。鞠双元跟李平的感情,我认为最后,两人一起定居再城里就行,不管他人口沫横飞,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就行。
平,缺爱又母爱泛滥的性格最终很难找到归宿。独立的性格,前卫的思想,吃苦耐劳,除了被男人欺骗过的往事,可算是一个优秀的女性,可惜性格造就了命运。
这种性格很那遇到理解自己的人。
鞠家二老,老爷子为人处世的心态很好,喜欢照顾自己的一亩二分地,不喜是非,勤勤恳恳。老太在家里当家做主,自己安排,家里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对于郭家,我只能从最后一集说,已加四口整整齐齐,阖家欢乐。而间接因为郭家导致邹家 一死一出走,生活像是没了盼头,可还在继续.....
当看完了前三集,就觉得这是一部很棒的电视剧,尽管时代久远还是挡不住我接着继续看下去的冲动一一从前三集来看拍得非常写实,注重细节表现,每一帧镜头都把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整体刻画得非常细、非常好,一把辛酸一把泪的……接着连续三天把这20集的连续剧看完了,果真拍的很不错配得上这高分。剧情却让我难受,最后的结局让我心里堵的慌,多好的一家人就这样散了,垮了,很是心疼 ,这个猪一样的邻居俩娘们让我恨得牙痒痒的,真想上前撕烂他们的嘴。可以说剧中所有演员演得相当不错,特别是陈思诚,青葱时代的他就把鞠双元这个人物刻画得如此立体有血有肉神情活脱,就如同他就是那个村里的人一样,这小子真是演啥像啥哈!鞠双元的爸范明也不错,很多人物细节表现都可以看出他们俩的演技太棒…唉,此时我还没从他们的结局里走出来,让我缓缓神缓缓神缓缓神……
看这部剧也很偶然,看完之后不得不说真的好!民工鞠广大演的特别真实!可能因为自己也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父母也是外出打工,我是留守孩,不同于双元的是我考上了学,可能能够摆脱民工的身份,但是可能只是表面上而已!里面提到的一些事情于我却是感同身受的,广大在外面吃哭受累住的差吃的差不让家里人知道,我父母也是如此,我旁边去外出打工的也是如此,告诉家里人的只有风光,所以,不懂事的我及小伙伴觉得打工挺好的,外面的世界特别棒,直到后来暑假去父母打工的城市,发现住的还不如自己村里的老家,父母上班也是弄的灰头土脸,这才真的觉得民工的苦,父母的不易。在农村的父母那一代人,大致都经历过外出打工,确实和剧中的鞠广大很相似,甚至我爸的教育方式也和他很像,只是没有棍棒!我和父亲没有什么交流,我认为他是没有体验过如何教育子女的,这一方面一直以来都是我妈,一个只读了两个学期小学的人!此外,剧中提到的农村的一些问题,如邻居间的眼红嫉妒,流言蜚语,村长的恃强凌弱,我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也是感受的很真切,我出来了也是不愿再回去村里的!此剧有一些细节也特别棒,但是我一时也记不起来了,还有,爷爷的台词真的很棒,富有哲理又生动有趣!其实这部剧,不管是演员的安排,导演的拍摄,各个演员的演技都是特别棒的,广大刚刚说过,爷爷也是一个阅历丰富又乐观的爷爷,双元是个年轻气盛的小男孩,奶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磨人婆婆,长义老婆是一个形象的体态臃肿的爱贪小便宜又多嘴的农村妇人(我有一个邻居就是这样的形象)。这些演员都是演的特别棒!可以回头再找康导的片子来看看。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本来想找的是生存之民工,阴差阳错看了这个民工,发现不错,就看下去了。我是在b站看的,最让我气氛的是很多腐旧的“直男弹幕”,从言论上看,大多数是男性,充斥的低俗的黄色笑话和对女性自由追求的唾弃,老实、不要求任何精神和物质自由的女性他们大家赞美,追求更好的生活=“不踏实”,谈过恋爱=不干净,他们毫不吝啬的批评和鄙视。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样子,这个电视剧很早就探讨了城市与农村的矛盾和差距,旧思想和新观念的冲突,家庭中父与子、婆媳间的矛盾,可以说非常写实也很大胆,这又不得不感叹现在都剧都是拍的像💩一样。范明老师的诠释真的非常绝,把一个农民+民工的辛酸不甘无能为力演绎的入木三分。总之,农民真的苦,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最苦的阶级。
有思想的剧,后悔没看完
真的很不错,范民的农民工刻画的真好,陈思成演的也不错。
捕头和陈思诚的演技太被低估了
小时候看过几眼。
这是一群活生生的朴实纯真的人,被“愚民”和“反智”坑害的最突出例子。这里没有歌功颂德,有的只是一黑到底不见天日。不管你有多么纯真,不管你有多么坚强。在窒息一样愚民传统的天空下看不见一丝太阳,都会被活生生扭曲、搅碎、掩埋。只是最终成为了集权高楼上的一块砂石,平淡无奇,不起一丝波澜…
本来想给四分,电视剧本身没有《生存》好看但是看到康总拍的 我想给个5分。非常好看的电视剧。b站 2017年末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个电视剧。
这个真的很好看
为了看小太爷~
当一个国家的电视剧取向从普罗大众单一为中产富裕阶层,从形形色色单一为或宫斗内斗玄幻修仙,从剧本演技单一为流量CP,不要把原罪总扣在资本头上,资本上面还有更大的双手
我相信会是个好电视,因为我们的康师傅在,我们的小翻译在~
心酸,潸然泪下,少见的精品国产剧
这真的是部好片子,在这些演员还没红的时候,拍出的片子诚意又思考社会问题。结局那个画面很美,很无奈,很想哭。 另外有一句台词记了很久,是鞠双元说的,说这个高楼大厦都是我们建的,但是当别人都住进去以后,这个楼和我们又没什么关系了。 最苦的农民阶级。
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 真的很赞 长大之后才知道妈啊是陈思诚。。。。!
冲着张译看的,没想到陈演技也还蛮不错的,剧情设计得还蛮不错的,不愧是两部小说来改编的,有些虐啦!特别是最后两集,换位思考一下好多事情都可以避免,唉😔总结一下,就怪陈不好好读书
这部剧看的时候特别揪心,拍摄特别真实,民工的工作环境,窑洞的生活状态,细节刻画也到位,演员的表演很朴实。结局是个悲剧,很无奈。当时只认识潘雨辰,不知道还有范明、陈思成和张译。
张译的相亲戏简直太妙了!
鞠广大,鞠广大,nmsl!
李平啊 这么好的姑娘 遇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