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记录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纯为个人备份,仅收录本人感兴趣的部分。
布列松总能用他的清苦震惊我、吸引我,在我看来他是世界上唯一在电影中达成了绝对简洁的导演。因此对我来说,他一直是巧妙简化的典范。
安东尼奥尼用他的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他的《奇遇》,我觉得这部片非常有趣,看这部片时我意识到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几乎是没有情节发生的,而这就是他电影中情节的含义,至少对于那些我最喜欢的安东尼奥尼电影是这样的。
我喜欢费里尼,因为他善良、他热爱人们,也因为他的简洁和亲密的语调。我十分重视他,不是因为他的知名度,而是因为他的人性。他的电影Pale Moon Tales 在画面和演技上的简洁、优雅和美妙的高贵令人震惊。(惊奇少侠注:我十分确信费里尼没有拍过这部电影)
我怀着温柔和感激想起让·维果,我认为他是现代法国电影之父,他创立了法国电影,他取得的成就无人能比。
我总是怀着极大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想起谢尔盖·帕拉赞诺夫的电影,我非常喜欢这些片子。他有一种自相矛盾又充满诗意的思考方式。帕拉赞诺夫有一种热爱美的能力和在自己作品中完全自由的技巧。
我非常喜欢伯格曼的电影,每次我自己拍一部新电影时,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他的电影。
我给新导演的建议是,不要把自己的电影与自己的生活分离...导演应对自己拍摄影片时做的事负道德上的责任,这是最重要的。第二,导演应准备好这样的想法:电影是非常困难又严肃的艺术。拍摄电影需要牺牲自我,你应该属于电影,而不是电影属于你。电影消耗你的生命,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你应该为艺术牺牲自我。这是我近来对我职业的思考。
问:科幻是你热衷的一个世界,还是只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答:都不是。我不喜欢幻想,因为我不喜欢逃避生活。我认为电影中的类型总是意味着商业电影,而且还带着“商业”这个词的负面意味。我不反对流行作品,但我反对商业电影。因此当我制作幻想题材影片时,我就不把它们当成幻想题材片。比如,我觉得《飞向太空》这部片就不太好,因为我无法摆脱这个类型和那些虚构的细节。不过,在基于一个科幻故事的《潜行者》中,我认为我成功超越了这个类型,彻底摆脱了所有的“科幻”标志,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愉悦。
对我来说,电影中的类型问题并不存在,因为对我来说,电影是一种能涵盖一切的艺术:悲剧、喜剧、忧伤、欢乐、好运。只有此时电影能反映生活。不过,我并不真的喜欢商业片,不管怎样,我都不喜欢科幻类型。制作电影时,我首先会将其视为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的电影。
对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了解得并不多,目前只观看了《伊万的童年》&《小提琴与压路机》。但是,仍旧能感觉到电影中的诗意。
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与大多数观影体验不同之处在于,不用去步步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用双眸去感受画面的情感。
《小提琴与压路机》拍摄于1960年,在B站可观看,据弹幕介绍是处女作,也是塔可夫斯基的毕业作品。影片像一首诗,讲述一段年龄差异的友谊。电影不会引起人们内心的偏向,也没有正派反派之分。它只是很安静的在那儿,表达者它想说的一切。
《伊凡的童年》于1962年发行,讲述的是战争中一个名叫伊凡的孩子。黑白的影片画面,并没有影响到它吸引人的程度。反而是因为黑白的画面,让人更觉经典。画面就像一张摄影作品,每一个角度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剔除了彩色的影像信息,观者的感受可以更加集中在主体的内心世界。
因对导演之名早有耳闻,所以买了《雕刻时光》的纸质版。今天观看的是,与此同名的纪录片。多少还是有些启发的,虽然现在这些启发只能是在脑海中。不过,我是相信聚沙成塔这类言论的。
在纪录片中,我察觉塔可夫斯基本人的话并不多,尤其是在众人谈话之时。但在几段独处的对话中,感受到他追求的自由和永恒。就像他在书里也写道“真正的艺术家永远都在追求永恒”一样,类似的话坂本龙一先生也在《终曲》中提到过。
纪录片中的一首诗,有点荒诞的日常趣味。(自行观看)
纪录片本身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很多镜头也非常晃,可能是手持的原因。画面较为模糊,个人认为如果想观看,可以开倍速吧。不过,还是建议看书。
今日就先寥寥作下初步介绍,因为书还没看完。他的电影以及他对艺术的看法,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理论,我相信等看完再认真写会比较有意思。
由于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都是充满诗意的,所以今天临时自撰一首简短的文字。
(非常个人化,可以略过。)
光
是方向
是归宿
摄影/电影/日出/日落/路灯/烛光
爱
是共情
是分享
彼此/大众/自然/存在/共生/主义
您
是意外
是秘密
月光/潮汐/铠甲/软肋/梦乡/遐想
人间共话
悲欢共渡
给狗子。
如果想看《雕刻时光》书籍,可以公众号后台回复“雕刻时光”,即可获得PDF。
公众号:闪闪是一只野兽
牛仔衣,牛仔裤,塔可夫就像司机。长镜头,小时光,背心短裤吃西瓜。
收录于乡愁的DVD花絮中
“不要区别对待电影和生活。”没想到老塔会那么欣赏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美学。一个国宝级编剧,一个国宝级大师,你们所相互诉说的,如此明亮,以至抑制不住。 老塔敏感又美丽的诗性,才是一只监禁不住的鸟。
這不就是別一部Nostalghia嗎~
买《牺牲》时赠的这张碟,跟书对照着看。很不错
直面大师
我看这部的原因之囧。我本来是想看《成事在人 Invictus》,结果阴差阳错的下了这一部。。看到一半多是觉得不太对,重新在豆瓣上查了下才发现下错了。Orz
高中那会儿根本就不知道塔可夫斯基是谁,没听说过【乡愁】,也没读过那本《雕刻时光》,只是在一本杂志上偶然读到这个名字,印象中有种朦胧的美感。其实在看过这两人的作品之后,才会更能了解这部纪录片里随意的对话,思想真妙,可以随意驰骋,只可惜生命对于时间总是太短。★★★★
080714找死我了豆瓣这个称呼。碟上明明写着雕刻时光。。。。作为一个新导演入门者,力推。拍电影要献身,你是属于它的,但它不属于你。拍电影要在精神上负责。
摆拍好明显,好刻意。塔氏营销👍,我是他的颜粉!
客居他乡的老塔,身在曹营心在汉啊。导演学着塔可夫斯基的镜头拍出了极强的间离感,让这个为老塔拍摄的纪录片多了几分做作的感觉。
本片是渗入塔式电影的一个契机……
老塔的电影观:我不是反对流行,我只是讨厌商业电影。
最后十几分钟的长镜头,我看了很多遍,因为总是走神,那种安宁的静谧让我想要躺在你的怀中,堕入充满你的迷人梦境中。
很有味道~
研究老塔的必看之作。老塔和托尼去选外景。最终那地方是托斯卡纳的维尼奥温泉~可惜所谓的完美3DVD套装版中,字幕较差。
“你应该把自己献身于艺术,你属于电影,而不是电影属于你。”
好像不應該上來就看這部
poetic cinema表情包出处!皮皮虾!看起来好甜的大西瓜!问答对谈很多都是书中内容,一段给年轻电影人的话听得我热泪盈眶...真的是...你塔是世界上最圣的圣人了,崇敬。最后吹灭蜡烛、方言读诗也有点想哭,想重温《乡愁》了。
塔还会说意大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