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佳人命多舛
在我妈的推荐下看的。原以为剧情会和其他民国剧无大差别,看下来还是有很多亮点的。
童年时寄萍(林妙可)、少年时寄萍(曹津歌)都很漂亮且有灵气,演得非常传神,二者占了本剧不小的一部分,不像其他剧,小时候的情节匆匆而过,两个小演员真是令人欣喜。看本剧同时还可以欣赏山东琴书(小曲子)、京剧,领略泉城济南的地方特色。
下面是剧透。
爱情似乎不是本剧的主线,爱情戏不够给力。寄萍和陈知远只是少年时耳鬓厮磨,成年后的相见多有疏远,虽然他们内心是互相爱慕的。后来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何家驹,一个国党军官,笑起来那么阳光,二人终于互吐心意,经历波折成婚,没想到婚礼上闹了那么一出,以分手收场。我原也想,寄萍与何初见时,她12岁,他起码有22岁,等六年后的再见,他怎么会还没娶亲呢?正如《茶花女》中所说,获取一颗没有被人进攻的经验的心,也就像夺取一座没有守卫的城池一样。他在她少年时救过她,是她心中的英雄,又深情款款表达爱意,她怎么会不动心呢?在坠入爱河之际,她看不到他的本质,他的隐瞒。一般在女主身边都有一个虽然不被喜欢,但是一直默默付出的人,本剧也有一个,就是洪喜。很多次,多亏了洪喜的帮助才化险为夷。从爱情线上看,本剧不是才子佳人一见倾心冲破重重阻难最终在一起,而是才子佳人少年相识,后来越走越远,佳人与英气军官相恋后又分手,后来被当地恶霸逼迫成亲,又被一直关心呵护她的哥哥救出,最终和哥哥一起过起柴米油盐的日子。看其他剧,能很快看出谁和谁最后肯定能在一起,看本剧却一直在猜,佳人最后归宿是谁?
寄萍的婶娘、师傅,说书的老李,算命的瞎子都为本剧增色不少。一样的民国背景,自小与父亲失散,后成为一代名伶,本剧和《京华烟云》、《女人花》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值得一看。很多人不喜欢长大后的寄萍,我也觉得大演员没有两位小演员出色,剧情也不尽如人意,总体还好。
北方有佳人,佳人命多舛。坚毅自强争,一曲余音绕。
2 ) 《北方有佳人》|只有热爱才能心甘情愿,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学有所成
文|阿白读书
电视剧《北方有佳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学一个东西,首先要热爱它,为自己热爱的东西活着。
这部剧的主角寄萍,原来一直跟随师傅学习琴书,后来阴差阳错下,她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京戏。
当初师傅之所以收她为徒,是因为发现她有很高的曲艺天赋,只要肯学,日后肯定能成角儿。但寄萍在学习琴书时,不是走神就是经常弹错,为此遭过师傅不少毒打,甚至数次被师傅赶出家门。
然而,自从无意间接触京戏后,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半夜摸黑不自觉就模仿起了舞台上角儿的动作,一个人走着走着就偷偷溜进了剧院…,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逼迫。她说:自己一看到京戏就感觉整个身子都烧了起来…
什么是热爱,这就是热爱,用不着别人逼,你自己就渴望学习的东西,而且这种坚持不是痛苦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如她的琴书师傅,为了自己喜欢的琴书,甘愿放弃家里的荣华富贵,宁愿过着清苦日子。
只有在热爱的驱使下,一个人才可以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屈,最后成为行业之翘楚。
所以,当寄萍半路转行学习京戏时,无论是被京戏师父冷言冷语,讽刺挖苦,还是被拒之门外,大冬天冻到晕了过去,亦或是师父每每练功都刻意避开她。一并袭来的挫折和困难并没有让她缩,一路走来,她终成一代名角。
有人说,坚持是一件苦差事。的确如此,因为它违背了人类追逐安逸的本性。尤其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经常有人下班后就进入"躺尸"模式,每天的工作成了不得已而为之。但工作若是为自己所热爱,那么一切的辛苦,反而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享受。
国际知名建筑师罗宾,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表示:因为受父亲工作模式的影响,"带着一百分的激情做出一百分的成绩",他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他整日奔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只为一座座高楼设计图纸,安排施工。
“我实在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了,以至于早上迫不及待地想起来去上班。”罗宾说。很多人对罗宾的工作状态充满了好奇,忍不住向他求教,“你是用什么方法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
罗宾的答案很简单,他说:“不需要任何方法,保持激情就行了。”这里的"激情",其实就是罗宾发自内心对于工作的热爱。
2019年时,曾认识这样一位小伙伴,当时她在自媒体平台学习写作更文,仅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年,她就成功变现3万多,现在的她早已开启接商业文案的模式了。
要知道她连高中都没有读过,而且每天最多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所以很多渴望副业变现的小伙伴不约而同前来请教。
而其实,所有人只关注了她的收益部分,却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虽然她学历不高,学习时间也有限,但一直以来,读书、写作都是她最大的爱好,在2019年之前的3年时间,即便没有任何收益,她也坚持在其他平台做着数年如一日的输出、更新。
她说:"即便没有收益,读书写作也是我不可能放弃的事情。"
湖畔大学的梁宁说:“你会情不自禁的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放1万个小时在那里,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时间久了你就会比别人做得好。”
所谓"热爱才能坚持,坚持才能收获",只有热爱,你才心甘情愿做一件事情,而做成一件事,"时间投入"就是你相比别人最大的优势。
安妮宝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只有热爱,才会心甘情愿,只有心甘情愿,才不会计较付出时间的得失,而时间的投入一旦打破成长界线,你终能实现跨越式成长。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3 ) 女主的人设后期崩塌实在厉害
我理解人无完人,但是如此崩塌,都不像正面人物了。
成年期:1.戏比天大,在自己的师父和老板对弈时,选择不辜负观众,不辜负舞台,在自己师父还能上台好几年的情况,上去表演了,抢了师父的戏台,虽不是导致师父自杀的全部原因,但是自己反复承诺绝不会在师父还能唱时抢师父饭碗。然后后面为嫁给何家驹就愿意放弃唱戏了,无语。
2.不喜欢洪喜,不想嫁给他,都很正常啊,但是剧里师父和养母说的很对,如果你不同意的话,在养母养父说出这样的意愿时为何不纠正,一直这么误会着,耽误洪喜到二十大几,也让洪喜情根深种。
少女时期:1.家穷非要要求让子健读书,自己赚不了多少钱,还在那样的年代提这样的要求,虽然是为弟弟好,洪喜都没有学上,洪喜养父养母为了子健上学花了多少钱和努力,她还打心底里瞧不起洪喜的没文化和愣头青。
少女时期我就不多说了,性格养成期吧,青春期吧,都会有性格缺陷的。
孩童期:别的都好,虽然我知道她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读过书,学习过,但教养也并不怎么好,虽然有礼貌,但是疏于表面,不让子健和洪喜玩,瞧不起洪喜,洪喜难得有烧鸡吃都立马把鸡腿给子健吃,她都不让,就,,,,,。性子拧,理解,有防备心理,理解,时不时地不尊重洪喜让人很不舒服。
讲真,女主一直嘴上说大家都对她恩重如山,要报恩,对师父还能客客气气,贴心,不做徒弟了还能给师傅定期送点钱,对自己的养母是真的不知感恩。
养母视角:收养了她,没有伤害她,没有短过她吃和穿,对她弟弟就像亲儿子,不论再困难都和洪喜供子健读书。女主自己不赚钱都要求送弟弟读书,为了自己喜欢戏曲要去学,没有收入,还要求送弟弟上学,不让上学就要走,天天离不了个走。虽然养母最毒,但是刀子嘴豆腐心,女主却没干一件让她暖心的事。儿子因为她走了,也为了她和她弟弟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她还总是说我和弟弟从小就没了爹娘,孤苦伶仃,养母养肤白瞎这么疼你,她真的养不熟。
总之是越看越气。
4 ) 飘零的人生
看片子时,就有点儿奇怪,大户人家的女儿怎么会取“寄萍”这么个飘零的名字。
对名字的疑惑不妨碍喜欢这个片子。
寄萍的心高气傲、经历的几段感情感觉很真实。欣慰的是她最后选择了洪喜。
心上人许知远这个角色很不喜欢,也许因为他的真实——不是那么倾心,不是那么专注地投入。寄萍对于许知远那么纽结的感觉,让人感觉很不顺畅。
与何家驹的感情也感觉很真实。何家驹一开始还蛮喜欢的,这个角色。
欣赏的是她的大度与豁达,在与许知远最后一次见面那次。
不大喜欢寄萍在弟弟牺牲之后的转变,奇怪得很;与父亲相见后,态度也不大合常理。
还好,最后一个镜头,特别美。寄萍和洪喜在夜色中,慢慢走远。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5 ) 于是我爱上了京剧
我是高中的时候看过这部剧。那时候音乐课有一课叫永远的梅兰芳,课上放了贵妃醉酒。那时候只是为了与众不同(其实是装bi未遂,因为没人知道我在干啥……),又觉得唱歌没意思,所以跟着视频瞎学了一点儿。直到后来看了这部电视剧。
写京剧之前,首先说一下,我跟大部分观众一样,有以下几点共同的认知:1.烂尾了。从女主长大之后基本就没什么好看的了。2.女主曹津歌最好,林妙可次之,李依晓已经完全脱离女主。不过导演与编剧要负相当的责任。你可以解释说女主是因为生活的磋磨变成这样的,但是需要转折点。比如美莲是如何对寄萍改观的,为什么突然愿意教寄萍了,这些就处理的很好,剧情转折有说服力。然而女主长大之后duang得一下就变了。不合适。3.青年演员们有些糟蹋陈小艺寇振海这票老戏骨,长大后那个陈知远的呆相,让我现在都忍不住翻白眼。戏班里那李老鸹和他弟弟,虽然在演员表上都找不到名字,但是演技实在入木三分。去年在哈尔滨比赛,黑龙江京剧院的舞台监督,也是那么一个大秃头,拿着把折扇坐在衣箱子上吆五喝六,一会儿立着眉吵架骂人,一会儿又笑脸相迎哄嘬着你,我瞬间就想起那个李老鸹啊哈哈哈!4.让我们认识了山东小曲儿这个有趣的曲艺,也让我们看了一点京剧。至于看的好不好我后面再分析。
今天我把8-18集重新看了一遍,跳着看的。真是感慨万千。当初真是挺喜欢里面的山东小曲儿的,还跟着会哼几句。但是京剧出现的时候,完全震撼了。今天看到寄萍第一次看到京剧那里时,我终于看懂了她的眼神(真的不得不赞美曹津歌的演技)。那种惊艳,热烈又带着酸楚的眼神。就像你很早就和一个人在一起,不喜欢也不讨厌,好不好的也就他了,可是突然有一天你遇到了真爱,心想,就是你了,可你为什么现在才出现。那种感觉。
我会因为这部电视剧爱上京剧,有以下原因:
一.演员与京剧有关的部分都很专业。
1.先说主角,曹津歌演的寄萍以唱小曲儿为主,关于京剧的不多,但很用心。演员本人是唱晋剧的(看过一个她在高中开学典礼上表演京剧的视频,不过……嗯……),有基础。所以唱戏的声音虽然用配音,但口型完全对的上;平时自己哼唱,或者跟师父吊嗓子时是自己的声音,正好是那种初学但天分不错的状态,特别贴近人物。身段也是,现在看来略显生硬,但那时仍把我迷的不要不要的,还是体现了人物还没学/初学但很有天分的状态。李依晓就不用说了,不管电视剧演的咋样,反正唱戏她是国戏科班儿出身的。
2.再说配角。演李美莲的演员也是科班出身的,当初太迷了,还去完善了她的百度百科(因为当时没写她演这部电视剧)。她在一个采访里说和李胜素是好朋友。不知道李胜素的可以百度一下,她的资料挺全的:D 演技没得说,把过去戏子的嬉笑怒骂演的非常好。搞得我至今都非常想正式拜一个师父……我现在的老师是比我没大几岁没有气场那种年轻小姑娘╮(╯_╰)╭哈哈我的老师不玩豆瓣~
3.另外要说的配角就是二叔,李老鸹的弟弟。我开始还想着可能他不是京剧演员,因为文丑背几句词儿就行了,普通演员下点功夫也能做到。可是越往后看越觉得,算了吧这人肯定也是科班儿。不得不再次感慨,京剧演员连京剧这么难的玩意儿都能驾驭,普通的演戏,唱歌,还是很可以应付的。
二.有很多与京剧有关的细节。
过去也有一些影视剧里有京剧,比如大宅门,红楼梦(昆曲),甚至霸王别姬。但是当时看了没有对京剧有什么感觉,而这部剧让人非常有代入感。
1.首先曹津歌演的那部分,是寄萍最想学又学不到、日思夜想的时候。这让我这种脑洞大开的双鱼座十分有代入感啊!因为那时候自己已经很有兴趣,也跟视频学,苦于在小县城没有资源,虽能唱出旋律,但不会唱戏的发声。就是说,它细腻的展现了对京剧爱而不得,努力靠近的过程。
2.这部剧里有非常多,特别是练习京剧的细节场景。上妆、卸妆、贴片子包头这就不说,别的剧也有。但是它还有很多练习的场景,比如跟琴唱戏的(不止是旦角,还有一段小生的,好惊艳,虽然大部分观众不会注意到),后台喊嗓儿的(今天才听见,有个老生在后台念"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前几天刚追完大宅门,在这里听到无比亲切,并且显然这脸都没露的配角也是科班出身),还有寄萍练功的,文武都有,台步,翻身,云手,前桥后桥。都有。当时不知道这些动作的名字,但是知道好看。而且这一切,除了主角的行为,基本都是在剧中人对话时当背景的,也就是那些跟琴喊嗓,只用声音或背影出境的群众演员。
三.其他的影视剧,除了霸王别姬,大宅门这种,对京剧要么不深入,要么不尊重。比方老九门吧,我没看过,所以不予置评。但有一点,张艺兴扮虞姬那扮相,好吧因为有很多朋友痛心疾首的发了朋友圈,还有人怕我看不但特意私戳我。他,没,有,吊,眉。连只是帮我们拍过几次照的师妹都看出来了。(吊眉就是化完妆之后,用胶把眉毛向上斜45°粘上去。所以你看到的眉毛都是吊梢眉,非常精神,旦角不吊眉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你可以把手指放在眼角外侧斜向上拉看看)然后我就没看老九门了……
====分割线===
现在状况就是,我刚结束大学四年。一上大学就迫不及待的找各种机会学京剧,后来在学校成立了社团,大家一起去京剧院看戏,在学校的晚会和外面的比赛上唱戏演戏。今天,看到那些当初不知是什么却让我痴迷的唱段,太真外传,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西施,廉锦枫,还有里面出现过得武戏,安天会里的哪吒孙悟空。剧中那些练习的场景,动作,和这四年间我的老师也教了我,我也教了我的师弟师妹的一切,一模一样。那些香甜满颊的油彩,艳晶晶颤巍巍的头面,须一层一层穿上去的、繁复无比的戏服……真的泪目。
谢谢《北方有佳人》这大媒,让我遇到了京剧这终生的挚爱。
6 ) 被小眼神吸引,可我完全接受不了
我不能评我接受不了的观点评论这是部很差的电视剧,但我的确完全接受不了。
那天早早赶着上班,借喝早晨第一杯水之际看到了<北方有佳人>.被林秒可那犀利的眼神深深吸引住..
看到他们从走散,遇到人贩,再到王大福手里。我以为这2姐弟会回到他们爸爸身边。。。赶着上班,也没继续往下看。回家才知道这部剧现在在几个电台都是黄金档戏。。。说是传奇立志。。。已经等不及知道他俩的命运,我上网直接看你的分集介绍。。。发现跟我遐想的完全相异。接下来的,包括结果我都很不喜欢。我没文化,我不知道这样的背景底下,这样的结局算是正常。我不知道这样的戏剧跟北方有佳人是什么联系。我接受不了。。。王大福的结局,寄萍和爸爸的结局,弟弟的结局。。。
趁着假期拉完了,善良美好,山东啊。。。
三个寄萍都还不错。
洪喜真好啊真好~~
女主角超有气质演的性格我也很喜欢。
人生如“寄”,漂若浮“萍”。
x
国产剧拍到这样算可以了。尽管一变成成年人就言语无味起来。。。。
只记得大概的剧情,看的时候可能自己还在上小学,每天下午都去别人家等着看这部剧
还好吧,没什么感觉。。。。。而且,特别讨厌女主角,无论是童年的、少年的还是长大的。。。。。。讨厌这种特有心机又喜欢装无辜善良的自私女人。。。。。
女猪真美啊!
台上一台戏,台下十年功。
还是那个没有兴起流量的年代拍的剧好,演员们也都很用心演技很好,不像现在资本喂屎,拍的剧不咋样,捧的流量演员演技不咋样,演戏态度更不行!!!
作为电视剧而言,可以给四星了,小演员们都颇为出彩。林妙可演的小姑娘真好玩。一个很熟悉很熟悉的老济南的环境,老济南的口音,家家泉水,户户杨柳,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在里面发现很多《大染坊》里的演员,同样很熟悉,那是最喜欢的电视剧,来回看了好几遍。但总感觉寄萍这个角色的塑造有点硬
湖北综合的播出剧名叫《遗失的女儿》,很用心地讲着故事,整体平淡,但润物无声,能引发观众对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思考
被小演员曹津歌给吸引住了,演得很赞。比起媒体大力鼓吹的林苗可更亮眼。长大后的那个演员不咋地。演何家驹的李帅挺顺我心的。
越看越好
就是感觉少年时期的那个寄萍心机太重
有趣。
李依晓绝对整容了!整的我好喜欢!!!
喜欢曹津歌演的寄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