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看过此剧,凭印象再次回温一遍,还真的是感慨万千。几个印象深刻的角色:
喜凤:原本有个情投意合的娃娃亲,原本单纯、漂亮、活泼,却因为偶然机会被富家公子爱慕,以为墩子死了,不得已成为了许家大少奶奶。其实看得出,虽然对墩子的情谊仍在,但毕竟已为人妻,还是安守本分、踏踏实实为婆家、为丈夫着想。后面被罗玉璋强暴,许家竟没一人所帮,最气愤的是竟为了保存颜面想杀了喜凤,真的是说变脸就变脸,以前全家上下多喜欢这位大少奶奶呀,简直讽刺,一个书香门第世家为了所谓的面子也不过如此。喜凤被婆家厌弃、被丈夫抛弃、被所有人误会,连回来的墩子也不能理解原谅她,终于被逼的走投无路,上山当压寨夫人。喜凤上山那一刻,真的是看得特别爽!一个起先挣扎、弱小、哭哭啼啼的大少奶奶,没有说自杀想不开,而是看透一切去让自己变强去惩戒那些道傲贸然的人!也没有说滥杀无辜,只是报复该报复之人,本心与原则仍未丢掉。讲真的,看到她跟刘十三在一起,真的是快乐,刘十三给予了她尊重、宠爱,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值得被好好对待的人,墩子是初恋,刘十三是给了她安定感幸福感的人。喜凤是个很好的姑娘,即便没什么文化,也真的是让人怜爱与敬佩。
许望龙:这个全剧我最看不上的男人,第一,第一次见喜凤时就被吸引,想要娶她。好,先不说这种喜欢是不是真的,那时喜凤跟墩子已经订了娃娃亲了,不是说不能夺人所爱,只是看女方态度,要是女方本来也无意,那我觉着这个墙角该挖,不过摆明了,人家两人情投意合,还非要娶,且明知道自己不久后就要出国留学,真的,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好男人。第二,在外又和一个司令女儿相爱,当初对喜凤的喜欢是多么喜欢呀,这时候真的就想来一句:呵、男人。至于跟这个亚男是不是真的爱情,我觉得也不见得,亚男不是也问了吗,要是没有她的身份跟权位,他还会爱她吗?许望龙当时是沉默了。第三,当知道喜凤被人强暴了,后面所做的种种都让我一个女生接受不了,喜凤难道不伤心不恨吗,作为丈夫没有一丝怜悯跟同情,指责可以有,但全是指责真的就不是人了,就像喜凤常说的:有本事去收拾罗玉璋呀!好吧,就算当时没办法收拾,那着实也不该把气撒在自己媳妇儿身上,真的窝囊。第四,得知喜凤要了他爸的腿,那一股子复仇劲儿简直了,最后还有脸对着被逼上山当压寨夫人、大着肚子的喜凤高呼报仇,真的,要脸?喊得出口?也不看看当初是怎么对待人家的,要我我真不好意思去报这个仇,没这底气。其实许望龙应该还是喜欢喜凤的,中间回来一次,不知是出于对喜凤的怜悯还是其他,并没有提离婚,但柔情还是能感受到的,还有最后与喜凤离别的一幕,终于还是让我觉得像个人了。总之,作为女生,我是真的不能接受这样的男人。
刘十三:本剧我最爱的男人!从头爱到尾!没有之一!有勇有谋有魄力,为人守信、仗义、还柔情,说真的,也算善良的一个人。很多男人仗义却会死脑筋,很多男人厉害却大男子主义,但刘十三真的都还好,有本事,但对女人还是有一套,知道强上没意思,还是得让她信服这个人。刘十三很有人格魅力,说话有趣、有深度,不做作、有啥说啥,办事靠谱、说到做到,有一定学识、谋略,有男人的霸气,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是极好,也懂得怎么疼惜自己的女人,即便是匪,也给了喜凤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这样的好男人值得喜凤这样的好女人疼爱他、关心他。不得不说,演技也爆表!记忆中小时候看这部剧的时候就被刘十三吸引,看来一个男人有魅力,年龄真的不是问题😂
18年后,有把这部引起广泛讨论的电视剧再看了一遍,之所以很多人愿意再看,是因为有太多我们生活的元素,就好像是之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
相对于初中看时的情绪化、憎恶邪恶,长大后再看,有几点感受:
1.墩子的变化:开始的墩子是一个毛燥的青年,七年后的墩子变得冷静甚至冷酷,也变得理性,他懂得了人性的邪恶,知道许云卿、刘信义的软弱、伪善和自私,一切只能靠自己,消灭小白狼、刘十三显示出成熟的才干;玉竹的出现和意外,让墩子不能和喜凤有结局了,这一关是重情义的墩子过不去的;
2.喜凤的变化:喜凤开始是一个善良软弱的人,遭遇灾难后竟然被许家嫌弃,尤其是许望龙不否认接受了罗蛮蛮的宅子后,彻底对许望龙失望,那时也许想的是把孩子生下来,结果许家连活路都不给,一怒之下投靠刘十三,之后的喜凤变得坚强,不再被骗,可以独立照顾好自己;喜凤是真心喜欢墩子,可惜墩子有了自己的承诺,没能在一起让观众遗憾,但对两人而已,是最好的结局;大家都坚强了,不如相忘于江湖;
3.刘十三刚开始无所畏惧,狡诈且不失本色,稍微动一下手脚,就消灭了杨豹子和小白狼;喜凤最大的幸运就是刘十三,刘十三的宠爱和阳刚治愈了喜凤;刘十三也因此有了牵挂,帮喜凤出了恶气,后期变得犹豫和软弱,最后一死显示出关中汉子的血性,赢得尊重;
4.许家三父子、夫人、谷雨最是虚伪邪恶、软弱自私,谎话连篇,自作孽不可活,最终害人害己,一家遇难时,竟然有一种快感;许望龙后面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最后还算有一点点底线;
5.刘信义是窝囊废一个,把一个师长当成了保安队长的水平,软弱愚蠢,缺乏狠劲,空居高位,连栓虎都看不上他;
这部剧真实,把人性刻画的很深刻,这是它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
前段时间看剧版《白鹿原》,第一次看出了一种亲切感。再次重看《关中匪事》,这种亲切感更加强烈,这种亲切感大概是熟悉又独特的语言体系,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的归属感。关中的方言有很多前置或后置语,比如回答不知道,关中人说的是“知不道”,还有“走先”(快走)……还有骂人的话,“日你先人”、“羞先人”,昨晚看到《关中匪事》中许云卿临死前骂儿子成龙“我日你妈”(当时笑喷了)……这些都具有浓浓的关中风味。
关中人的姓名也很有趣,比如这两部剧中的黑娃、田小娥(《白鹿原》)狗娃、彩娃、墩子、栓虎、蛮蛮(《关中匪事》)……文雅一点的田福贤、岳维山、白嘉轩、鹿子霖(《白鹿原》)、刘信义、许云卿、许望龙(《关中匪事》),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姓名,这和关中方言的发音不无关系,所以看剧的时候难免就有了代入感。
不了解陕西文化的人,总会笼统的称陕西为黄土文化、以为陕西人都住在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里,天天吃泡馍、肉夹馍……不得不叹息一声,我关中八百里秦川文化就这么没落了吗?这个孕育了十三朝古都的风水宝地果真就被掩埋在各种帝陵里不见天日了吗?所以,当看到这两部剧中对关中风土人情的细节还原,都让人振奋和感动。饮食方面如油泼面(剧版《白鹿原》反复出现)、水晶饼、酒席(《关中匪事》许云卿过寿短暂一瞥)。住的四合院(也有部分地区住窑洞),《关中匪事》主要取景地为山西王家大院,如今关中地界,仅有韩城党家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关中四合院。
第一次看《关中匪事》是懵懂的中学时代,当时对那种生冷硬冲以及赤裸裸的情欲不甚感兴趣且有些害羞,所以只记住了不那么帅的大汉刘十三和青涩如初恋般的墩子,以至于很多年后,姚晨和凌潇肃离婚后的种种罗生门,我都坚定的站在自己老乡凌潇肃这边,以至于,凌潇肃在《演员的诞生》上表现用力的表现自己的时候,我竟然有点泪目,这个演员,和他演的墩子一样,不会拐弯抹角,生冷硬冲,典型的关中汉子。看完剧后,我觉得改名叫《墩子复仇记》、《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战争》、《大院里的女人》都很贴切,基本上这个故事就是这三大主题。
两个土匪的赌约,导致了李墩子家的灭门之灾。懵懂少年李墩子背负深仇大恨远走他乡,七年后学得一身武艺归来复仇。谁知,天地已经变了模样,青梅竹马喜凤嫁给了好兄弟,仇人近在眼前却不得雪恨,自己还得隐姓埋名暗处生存。编剧一直不让墩子痛快报仇,整个复仇过程憋屈又曲折,贯穿整部剧,结局,仇人蛮蛮被吓死,没能手刃仇人,那种遗憾肯定是有的,但也总算报了大仇,墩子的使命完成了。墩子这个形象,与其说是代表了一种觉醒,不如说是大势所趋,贫苦农民,受着土匪和保安团两股势力的压迫,谁也得罪不了,投奔了代表着旧文化的许家,赔了媳妇。投奔了新势力-新二师,却发现所谓正规军和土匪也差不多,于是最终投奔了象征光明的延安。
喜凤、赵亚男、白玉竹、三个不同的女性,代表了三种美好的愿望,三个女子都是敢爱敢恨,在尔虞我诈的这部剧里,难能可贵的表现出了纯粹和美好。
喜凤,一个完完全全的旧社会女性,被命运捉弄,先后爱了三个男人。初恋墩子、前夫许望龙、最后的归属刘十三。每一段感情,她都能够全心全意。只是一遇到墩子,内心最初的那份悸动还是会出现,所谓初恋是美好的吧。
喜凤在许家大院被罗玉璋强暴之后的那段生活,可谓阴森恐怖,许老爷吩咐下人把井盖打开(暗示喜凤跳井)、在许望龙携赵亚男回家前夕把喜凤赶回娘家、命许望龙杀喜凤……简直可以单独拍一部恐怖小电影,喜凤经历了期盼、失望、绝望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上兔儿岭当土匪的女人,粗暴堕胎,并让刘十三为自己报仇,把一个关中女人的敢爱敢恨演绎得淋漓尽致。
《关中匪事》之后,又出了几部反映关中文化的剧,都不如此剧反响大。包括近几年大热的影版、剧版《白鹿原》(《白鹿原》原著经典无可复制,改编拍摄的都不如内心所想),都没有《关中匪事》给观者的那种震撼——原来关中人民百年前是如此的彪悍!
(拖拖拉拉了一个多礼拜的剧评,虎头蛇尾啦)
这部剧在2003年6月首播,没想到18年前我竟错过了一部好剧。这是一部史诗,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立体,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爱恨情仇尽显人性的复杂。土匪恶霸也并非一无是处,满口仁义道德的乡绅也会做违背天理良心的事。在人物脸谱化、故事荒诞化的污流中,本剧相当可贵。编剧和导演表达了原滋原味的关中文化:刀客、肉夹馍、香头会、水晶饼··· ···像《白鹿原》一样厚重真实。本剧画面、色彩、女性的服装都很美。很佩服墩子,背负家仇,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快意恩仇的人生就是一部传奇。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本剧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每个人都是不幸的:墩子父母、杨豹子、小白狼、许家、陈满强、刘十三、玉竹,一个个死于非命。玉竹的被害最让人痛心,她越是单纯天真就越发珍贵,她的死就更具悲剧力量。活下来的人并不轻松,终生背负苦痛、遗憾:喜凤、春妮、许望龙、墩子都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但生活还要继续,要做一个存在主义英雄,勇敢的活下去,这是关中人的豪迈彪悍。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姚晨是谁,只知道墩子好帅!
第一集的枪战劝退,机枪干不过手枪。但凡扯上爱情,英雄变废柴,枭雄变战五渣,恶霸变良心,可真神奇
我看关中匪事迷的男人,结果是姚晨她老公……幸好那时候姚晨还没红……
我就喜欢那个演墩子的演员
肖钢玉发挥空间有限 不及罗玉璋之万一
那个时候全家都喜欢凌潇肃
主题曲非常地道
那时候看的时候还不知道墩子是姚晨老公
简介写得相当的详细。
我能说我初三就指着这电视剧活了么
初中时候的神作!
墩子!
那时候觉得凌潇潇真帅!怎么就离婚了啊~
早前在家看过,记住了歌词“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恨死个你呀爱死个你 爱死个你呀恨死个你...我的你呀你的我 你的我呀我的你”看似平实,却有深意,再用关中话吼\唱出来,瓷实地很
我其实一直都特喜欢那个大长脸的土匪!求名字!
我喜欢田海蓉,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
我爱凌潇肃爱到都不行了,想当年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姚晨的老公,那时候已经很看好他!!!!!!!!!!!!!!!!!!
凌潇肃 演的墩子 印象很深 只看过一两集
我好喜欢这部剧里的田海蓉,妩媚与温存并济;是为补记。
独爱罗蛮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