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时被播放的片花所吸引,约好一起去观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后来就没有去。后来室友陪别人去后回来的评价则截然不同,就不打算去了,然后可以免费看的时候点击进去作为消遣,但真的没有看完。
分手大师前面邓超关于制造分手还蛮新颖的,印象还不错,不过到了杨幂出来剧情就稍显凌乱,邓超在努力创造属于他自己电影的特有搞笑,但串联不起整个影片,以至于看的没有期盼更没有激情,还有为什么杨幂会爱上那个男的。。。演技当然不可否认,傻傻呆呆和逗都演绎出来了,但和预告表现不同的是亮点少,笑话没有被人铭记,清洁突兀。
总的来说,细节能多连接,加入更有吸引力的剧情更好,邓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好吗,不过还是满喜欢的。
作为普通观众吧,感觉这片儿拍的不错,笑翻,就够了。对杨幂吧一直是不痛不痒的感觉,然后这次感觉她演的挺中肯的,但是说句良心话,我不喜欢她的发声=。= 这片是话剧改过来的。有些段子狗不必要求所有的电影都非得带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吧,邓超演的就是个又贱又二笔的逗比,你身边没有逗比么,没有贱人么?给人一两星就算了,还特么的写个通篇的批文,假不假啊,不喜欢就不喜欢被,至于么?一个二笔逗比喜剧你还能琢磨出什么人生大道理啊,累不累啊,高兴就好!李安的少年派挺人生哲理的,你还没事就停留在脑海思考思考啊。有么有媳妇啊,一个月扣了房租还剩多少钱还不够你心思的啊孩子!
以各种电影理论、群众反馈来衡量,《分手大师》都不算好电影,但我得说,它深深地娱乐到了我,这是最近第二次我对华语片与主流评价形成大分歧,已经做好了挨砖的准备。上一次是《私人订制》,该片口碑扫地,骂声如雷,可我偏偏觉得有趣之极,尤其是开头部分。这两部影片,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表演游戏,印象最深的“剧目”是包青天和人犯,奥特曼和怪兽,人犯要跪下受刑,怪兽要被奥特曼打,但谁也没觉得受了委屈,笑呵呵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年之后,自然找不到愿意这么玩耍的小伙伴了,但还是可以口头过瘾一把,找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时无意间就角色扮演起来,你是皇帝,他是大臣,管你叫朕,管他叫尚书什么的,情景假设一番,全身心投入进去,脑洞开得跟陨石坑那么大,以假乱真,胡天海地吹一通,也是挺杀时间的聚会游戏。
去年看完《私人订制》,我同意该片是三段小品拼接,现在想想,比起小品段子,该片更接近的是相声,你看德云社那些荒唐开局离谱走向的讲故事型相声,逗哏和捧哏的知道全是假的,逢场作戏,煞有其事,笑果就从这里面来,观众明知扯得不行,心理上也是当真事来欣赏,这才会乐不可支。《私人订制》里,这是订制小组和客户的默契,双方都知道是在演戏,努力使自己身临其境,加载各种角色属性,本质上这跟小时候玩的游戏毫无二致,那种过把瘾的效果确实值昂贵的服务费,白百合和郑恺有一场坟头哭着垒麻将的戏,连客户都不在场,这跟咱们的聚会吹牛更相仿,总之看得我非常爽,还有什么比成年人戴上面具大玩角色扮演更娱人娱己的消遣呢,要是在长途火车上碰上一个精于此道的座邻,即使坐的是雪国列车,我也会嫌路程太短。
《分手大师》的观影快感,与《私人订制》异曲同工。邓超热衷于挤眉弄眼,扯着嗓子,手舞足蹈地犯贱,东西方谐星外加一串精神病们齐齐上了身;除此之外,他卯足了劲,变足了花样,在各种身份、职业、肤色、性别、外貌、年龄间疯狂跳跃,不排除是邓超自恋企图过盛,向外行炫耀演技,当然,这种表演课作业集锦式的角色跨度骗不了稍有经验的影迷,否则演演员、骗子,多来几场戏中戏,岂不是最容易得影帝。但撇开这一点,确实具有非凡的娱乐性,我的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一起演戏的小学同学,以及成年后一起吹水的嘴炮烂友们。更重要的是,虚拟世界的邓超有我们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条件,换装速度快到咂舌,各种天赋集于一身,杂技,热舞,篮球,极限运动上手就精通,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不同的角色,这只可能出现在电影世界,以及我们最深层的幻想里。都说电影是拿来造梦的,最起码这种荒诞之极的故事设定,让我们的角色扮演之梦,得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满足。走出影院时,我看到好几人咯咯笑着,模仿邓超的抽风表情。
遗憾的是,跟《私人订制》一样,《分手大师》也太把电影,太把讲一个有内涵、有人情的完整故事当回事了,可是,这本来就不是此类意淫狂欢电影该遵循的准绳。《私人订制》三个故事演得挺脱线的,结尾突然拐到正儿八经的环保上去了,不伦不类;《分手大师》也毁在这把刀上,骗着骗着,乐着乐着,瞬间奔好莱坞30年代就用滥的浪子回头套路去了,邓超又是遍体鳞伤又是泪水泛滥的苦情戏,前面变脸快过洗脸,后面真情流露,难免让观众怀疑还在演戏,根本深情不起来。更糟糕的是,前面那种随心所欲的演法,是高度风格化的,最大前提就是藐视一切合理性,之后却舍本逐末,硬要从逻辑上把故事编圆了,有多别扭可想而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能想象周星驰的电影后半部转成沙马兰风格吗?节操已经碎了一地了,何必捡起来,又拼不回去,既然贱了,就一贱到底,向《王牌大贱谍》看齐,岂不美哉。又要耍贱,又要立牌坊,只成就半场娱乐,因此好评也只能给一半了。(文/方聿南)
首先我是支持新导演的,虽然《分手大师》称不上是一部电影,只能说是将各种无聊段子极其勉强拼凑在一起而已。故事是没有的,主题是模糊的,叙事是不顺的,剪辑是乱来的,笑料是低俗的,演技是浮夸的,节操是丧失的…如果演员演戏仅仅靠全程挤眉弄眼耍宝犯贱就行的话,我想谢娜可能早已是奥斯卡影后了。
据说是根据话剧改编的我想说的是,话剧真没看过,有看过的人确实有说,不错的,也有说恶俗的,但是看电影就知道,剧本本身就很烂!编剧俞白眉从来就没有写过好剧本:《房前屋后》、《西安虎家》、《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这种水平的编剧也就只能拍给大爷大妈们看了!So,大爷大妈们,看这个电影跟跳广场舞一样欢乐!再说了,里边的段子都是网上早就有的,再拿出来硬拼凑在一起,这样好吗?
邓超和俞白眉,把国内各大电视网络综艺节目能上的都上了,还跑到各省市大影院什么的去奋力宣传,就为骗钱? 现在真的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 悲哀,这烂片票房也能造到6亿多,我想说,邓超在透支自己的资本,下次再不会这么好运了。。。
只想说,中国市场大,烂片也有好票房
请看影迷的看法:
http://baidu.baomihua.com/kan/TVCK 这个世上,有的人吃饭,有的人吃屎,于是就有一些屎迎合吃屎者的口味,吃屎的人总觉得屎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并且不准吃饭的人说屎臭。
现在豆瓣.无赖水军遍地.......无非"不爱看别看"或者"你行你上"诸如此类........人家新生代无赖们信奉的是爱就爱他的全部.恨也要恨的彻底..........正所谓不是黑就是粉.黑白世界泾渭分明...........无赖们也就那B样了....可你居然和无赖们讲道理....
你们这些傻逼五毛水军们,这是流氓无赖心态啊,比如说你们去饭店吃饭,菜特别难吃,于是你们吐槽一下,然后厨师对你们说,有本事你特么自己做啊,这不是无赖吗? 你们说呢???
看杨幂老出戏,真心觉得豆瓣有些人真的太较真了,如果一部电影让影厅里的人放肆大笑,让人放下一天的烦心事,还被说极差的话,那请问什么又是所谓的好电影呢。
恩,这片子应该叫《中二接盘侠》
感觉还可以吧,挺搞笑的,不过相对其他的影片而言有点逊色
不黑主演,实话说最初还期待看个顺眼的爱情喜剧…但真心是玩儿过头了,花絮也能剪成电影?毫无剧情逻辑可言,二逼至死。
2014年的《小时代》,国产片又一次精准的找到了能专属定制的一帮人。至于其他不熟的人,呵呵,这样无逻辑无内容全程挤眉弄眼耍宝犯贱的片段式拼凑根本都没有必要去看了吧。
大幂幂的脑残粉来了!臭脚梗丧心病狂!邓超太有了!我是男人我都弯腰捡肥皂!三秒弯!本人略黑啊,上面的观众怎么样!此外还有一点,邓超越看越像我的男神锤锤...娘娘意外惊喜,人气明显比老公高哈哈哈哈……
毫无营养的闹剧,邓超只能演浮夸的喜剧,一到内心戏就不行了,杨幂是什么都演不了
邓超真是拿自己当冯小刚和周润发的合体这么硬拼了,身体力行证明一件事:不是当演员当得好的都可以拍电影。整个电影非常自恋,或者根本就不叫电影,一个不合格的闹剧。
看完《分手大师》感觉这不是一部“电影”,连小品也不是。它是……呃……怎么说……它是邓超在公司年会上的一场表演。
整部片子都在耍贱,剧情没太多新意,但搞笑的效果有呈现出来,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没那么烂,三星给邓超首作鼓励。
因为把自己放得特别特别低俗,你都不好意思说它什么。
邓超果然是鸡血水瓶贱男,太能搞了。全片都在极尽可能的让你笑,观众也的确笑了,不过剧情干瘪,再好笑也觉得无聊。
跟着笑了半小时,然后就开始累了。故事和人物,没法让人入戏,搞笑就隔膜了。看周星驰不会,周星驰很懂张弛,笑的地方你尽可笑,哭的地方,你也会真感动,感动一小下。可那一小下,其实很重要。喜剧是难写的,在我看来,电影分两种:电影和喜剧。我不敢写喜剧,喜剧要更多的谦卑和虔诚。
邓超是个好演员,卖力敢拼,一比较之后,才知道徐峥真是好导演~
可能期望值太低。反而感觉没那么烂
陆老先生说的很对,这的确不是一部电影。只能说是各种段子的集锦,并非常勉强的将其拼凑在一起。讲述是不顺的,剪辑是乱来的,以至于没有故事没有转场。而在主打的笑料方面也是使劲的咯吱型,不自然很做作。邓超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也称不上喜剧表演,只是说是耍。
我觉得挺好看的 为啥豆瓣上的人给的评价都这么低 我觉得能把全场观众逗乐就是一种成功 难道看个电影还特么要跟看个鲁迅文集似的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两个没演技的比谁更浮夸
舞台味与夸张的表演
影片是如此准确地对观众诠释了“装疯卖傻”这四个字的涵义,剧作、节奏、镜头以及剪辑全线崩坏,就算邓超再癫狂、杨幂再可爱都救不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