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日记》是由叶曦编剧并执导,马志威、王敏奕、符龙飞、林雪、罗家英、苑琼丹等主演的校园青春爱情电影,于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此次是叶曦第一次自编自导的电影,本片出品人刘方舟和制片人利健森都是他相识多年的老友。
当初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当时没什么电影看了,所以去看一下这部香港爱情电影是否好看。
该片历史票房只突破200万豆瓣评分5.6分,言归正传讲电影。
(观后感涉及部分剧情,请谨慎阅读!)
故事讲的是少女时代的查子颀第一次恋爱就遭遇了男友张子豪的劈腿,两人从甜蜜到最后不欢而散。多年后从清纯玉女蜕变成熟女御姐的查子颀成为一名情感导师,为害怕恋爱以及容易在爱情中受骗的女生讲授恋爱技巧备受欢迎。
而此时套路满满却不再相信爱情的查子颀被学生时代曾暗恋过的同学安俊源热切追求着,这位暖男让她重拾对爱情的渴望。正当她决定接受安俊源时,张子豪却再次出现并表现出对子颀的余情未了。究竟谁才是真爱?查子颀最终又将作出怎样的抉择?
主要人物:
查子颀因高中同班初恋男友张子豪的劈腿而分手,多年后她成了著名的恋爱导师兼情感作家。在开情感大课堂时又遇见了张子豪,而以前高中同学安俊源也来追求她。
张子豪是查子颀的初恋男友,因被查子颀当场抓包决定分手。他本人十分喜欢游戏,多年后成了一个手机社交APP的创办人。
这部电影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真爱不是游戏,不能用技巧和套路去计算每一步。
片中女主多年后重遇男一和男二,最后她面临了二选一的难题。初恋总是让人刻骨铭心,爱情也是亘古不变可以设计的故事题材。
校园爱情题材的电影通常和车祸、堕胎、绝症、撕逼等天灾人祸相关联,这是编剧很喜欢的套路设计。换言之这种故事就是靠打悲情牌顺便卖个情怀来制造戏剧性,希望那些多愁善感、有猎奇心态的观众能趋之若鹜。
这并不是单纯编剧水平问题,而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效仿做法。不过随着竞争激烈、票补优惠取消、同题材作品雷同过多,导致最后盈利的机会会越来越小。本片没有涉及以上狗血的因素,也就水到渠成的感情配了个滚床单而已。
片中查子颀的老师麦老师引导她成为了恋爱导师,她的理念是:其实爱情就是一场游戏,只有准确的技巧才可以操控游戏的结果。如果单凭感觉的话,受伤的就是你自己。
特别是学生时代的初恋,那个时候还没有接触到社会的浮躁和复杂。在那个时候的感情不夹杂物质的成分,所以单纯没有杂质但也脆弱。
就我个人理解她的意思是把爱情当作一个游戏,然后分解不同的步骤去控制结果。打游戏有各种技巧手段,爱情也能这样完成目标。这种观点代表对于感情不光要用心,重点在用脑。
但是我认为爱情是一种感觉产生的情愫,这种化学反应会使你失去理智。在智商为0的情况下很难去精确思考判断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如果能够确定的很清楚那只能说明对方不谙世事或者套路明显这两个极端。
电影开始部分是倒序10年前高中上学时与男一的爱情往事,是一段冤家间的纯爱。女主家境优越、成绩优秀、感情专一、做事有规划、准备和男友存钱买房首付最后结婚。可是男方家境贫困、父亲赌博欠债、自己没有事业、自尊心还强、对于自己未来有点迷茫。从两个人的差距可以看出首先不是门当户对,其次就算撇开原生家庭她们之间在个性和事业上也不是十分般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出劈腿那件事,我想两人关系可能终有一天会出问题。
不过在电影中只是利用对话来阐述了两人的差距,使人物间矛盾显得有点单薄。虽然一般毕业就分手的魔咒在男女主人公身上没有应验,不过进入社会后两个家庭的贫富差距造成的问题使感情发生了变化(看到后面就知道分手真正的原因了)。
在分手的4年后查子颀成为了恋爱导师和情感作家,估计是因为感情上受了刺激后的蜕变。片中通过查子颀开恋爱攻略速成班后与学员讲课,把一些恋爱观点阐述了出来。
1.认识自己:包括要忠诚面对自己跟认识自己身边的另一半,更重要的是接受和改变自己。每个女人首先要先想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你现在过的生活是不是在为你的目标而努力?与其把时间花在想吃什么、用什么化妆品,不如多花时间去想清楚最重要的青春和未来如何度过。
这一课我觉得讲的是正确定位自己和未来的方向,充分利用有限的人生做些对自己有益的事。眼高手低和妄自菲薄都是错误的定位,认清自己需要实事求是。而认清后要改变自己更难,因为人有惰性。凡事只有心甘情愿,一切才会变得简单。就像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则是生命。如果得过且过时间很快就荒废了,最后变得一事无成怨天尤人。我们很难改变另一个人,所以要从改变自身出发。
2.做女人要懂得攻守兼备:要紧盯自己的男朋友,留意他的一举一动避免他成为劈腿贱男。不要等到有问题再去管,平时对方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关系的冷暖。
这一课我觉得讲的是爱情当中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来很重要。“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特别是物欲横流的今天,两个人关系的进展需要仔细观察它的温度。爱情其实是费洛蒙化学作用起的头,面对各种诱惑不是所有人都情比金坚。如果对方人品很渣当然应该放弃,但如果不是那就应该多做沟通避免感情变淡。
3.女人的形象是是她们最重要的事业,选衣服和选男朋友一样要挑合适自己的才会穿得开心。
这一课我觉得讲的是注意打造合适自己的形象,因为欣赏一个人一般都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人靠衣装马靠鞍”,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你不能指望别人都是先喜欢有趣的灵魂,而忽视好看的皮囊。虽说不用每天打扮的像个明星一样,但是和自己气质相符的衣着还是要准备的。
4.如果你真的找到最爱的人,其他人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如果你还要考虑其他人,那代表你还没找到你真正爱的人。
这一课我觉得讲的是在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之间如何做选择,按照女主的意思她认为应该去选她爱的人。一段忠贞的爱情应该是一心一意的,如果你心猿意马不知作何选择说明还没有找到无法代替的人。因为爱是唯一排他性的,如果死心塌地爱一个人自然不会考虑第二个。
片中最后女主做的选择看得出是有点纠结的,两个男人对她都是真心的。但是由于旧情难忘,加上男一所表达的诚意证明了他把女主的心愿都记在了心上。因此以初恋的感情基础女主做出这种选择可以理解,最后之所以设计成这种反转其实是为了剧情效果。
本片虽然设置了一些笑点和女二的感情故事,但总体感觉套路陈旧缺乏新意。女主长得像邓紫棋,男一男二长得也还可以。剧中还请了林雪、罗家英、苑琼丹等老戏骨加盟,不过由于人物设计比较脸谱化导致绿叶作用不大。我感觉片中分手那个桥段太过巧合不符逻辑,配乐感觉没有《喜爱夜蒲》系列的配乐好听。
故事要告诉我们真心相爱就不要用什么套路去计算,改变自身去迎接自己的人生才是正确的选择。满分10分制我打5.5分,下一次讲电影《我的间谍前男友》。
文/cheriechik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初恋日记:贱男蜜扰》,编导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记忆中搜寻一轮之后,发觉新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似乎尤其偏爱初恋题材。也许是情意结,也许之于第一次导戏的人来说,整个历程和经验就好比初恋。
男学渣的追求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部很流行的电影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沈佳宜一举成为大银幕上最成功的初恋对象之一。九把刀虽然已是出名的小说家,但是《那些年》确是他第一次独立执导一部电影长片。《初恋日记》里面的张子豪就是《那些年》里面的柯景腾,虽然地区不同,但是追求优等生的招数如出一辙。先是追弄加骚扰,然后借口问作业,最后以不符合学生身份的出格行为博得优等生的好感。日记倒是没怎么提起,“贱男”的“蜜扰”才是重点。本片当中的查子颀像其他少女一样,沉浸“蜜扰”当中,也放弃了去韩国读大学的机会,选择留在香港守住这个张子豪。
穷小子的抛弃
我们现时的观众都是久经套路的观众了,不出大家的意料,守是守不住的。赵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的是郑微和陈孝正的初恋。陈孝正和张子豪都是那个穷小子,他们以不同的借口抛弃了自己当时心爱的初恋情人,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因为家庭经济的困难。他们坚持不受惠于女方一边,而实际上都受惠于另一位女同学。可见,在穷小子面前,尊严和爱情是不能共处的。一旦与另一个异性不存在感情关系,这个时候自尊心便不会作祟,便能受惠了。
剧情内的恋歌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位导演的“初恋”处女作之外,还有阿牛的《初恋红豆冰》、罗守耀的《恋爱初歌》、陈玉珊的《我的少女时代》、泰国导演普特鹏·普罗萨卡的《初恋这件小事》等。这些讲初恋的电影都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主题曲和插曲都特别好听,而且流传度比电影本身更具传播力,像《那些年》《小幸运》《致青春》。另外的就把做音乐专辑的精神用到了做电影里面,我们知道一般制作精良的电影都能另外再出一张电影原声大碟,而原声带一般都是不带歌词的配乐,常以交响乐、爵士乐等形式呈现。而《恋爱初歌》这部电影的原声碟是一张囊括了12首流行歌曲的专辑,《初恋日记》属于后者。
“人说恋爱甜蜜,回望恋人却多怨恨。初恋似是本日记,密密麻麻记载我与你。”这些初恋电影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它们对于导演本身来讲也是一次初恋般的际遇;第二、初恋=初次恋爱+初次失恋+好听的歌。
写于2017年12月29日
文章首发:公众号【希丰评论】(wordshowu)
温馨提示:请勿抄袭及非法转载,约稿请留言
说起片名《初恋日记》,可能每一个人都能针对这个主题写出一篇关于自己的故事,谁都不例外。无论是单恋、暗恋还是两情相悦,青春时候的初恋都像是一首美好的歌,令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念念不忘。
查子颀和张子豪就是如此,一对看起来男才女貌的青年男女,两个人共同经历了年轻时第一次向别人表白和被人表白的“胆战心惊”,内心惶恐的同时更多的是初次恋爱的内心悸动,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年轻时候的恋爱是最令人艳羡的,完全不被外界因素所拖累,只因为“爱”和“喜欢”,便可以许下永远在一起的诺言。
可也因为年轻,冲动、鲁莽和不懂事依然是每个年轻人身上最大的特点。就在查子颀自以为收获了稳定的爱情的时候,“渣男”张子豪出轨了,明目张胆,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和另一个女孩。相信无数有过恋爱经验的少女在恋爱期,在怀疑另一半的时候都会有幻想过这样的场景吧,他和她在一起。大概是因为查子颀还没做好准备,一切都那么突如其来,她忘记自己是怎样打开的那扇门,怎样走出了门口,怎样在楼梯上大声质问男主“说好的只爱我呢?”“是你们演戏骗我的对不对?”她无论如何也不敢面对这样的现实,可她还是必须要面对。看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忆起自己那从前的爱情吧。
最戳到泪点的反而不是年轻时候的撕心裂肺,相较于成年后查子颀的平和,更令人心疼。成年后的她是一个把自己内心封闭起来的女人,或许她内心想的是不能够再让自己伤痕累累了,那样如果再遇到想爱的人,就没有感情再给对方了。就这样,查子颀怀揣着被初恋伤害的心,一步步成为了一个熟女御姐,一个可以给人讲课的情感导师。这就好比“久病成医”一样,查子颀因为自己受过太大的伤害,也因此学会了“恋爱的方法”,专门给害怕恋爱以及容易在爱情中受骗的女生讲授恋爱技巧。
最令人感动的是在一次授课的时候,查子颀说了一句“从前我会劝你们选择喜欢自己多一些的人,但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这其中道出了一个女孩的伤感的成长路程,的确啊,谁不是这样一边受伤害一边长大的呢。
但好在查子颀其实最后是幸运的,电影的结局并没有那么糟糕。是的,我们都会遇上“渣男”,但到底一个人是不是“渣男”也不是一时一刻便可以判定的,很羡慕查子颀,即使她伤心了这么多年,可终归她收获了更大的感动和爱。原来其实人生中不只是有“伤害”,更多的是“爱”啊,这可能是这部电影最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人生哲理之一。
遇到“人渣”,也没什么不好,能够更好更快的催促人成长,也更加能够理解什么叫做“爱”。但《初恋日记》也告诉我们,遇见“人渣”也不一定是真的,我们都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渺小的人而已,我们连自己的不了解,何况是对方呢。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离开到底因为真的想要离开还是因为爱,但好在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新导演偏爱初恋话题,也许是情意结。以前有恋爱初歌、那些年、初恋这件小事、初恋这首歌等等。他们除了都是新导演的练手话题之外,还通常配以比电影本身更具流传性的配乐和插曲。
好难看啊、不过女主像滕丽明、画了妆以后像泰国的平采娜
当香港校园恋情时过境迁,再面对初恋时有着怎样的美好或遗憾的记忆
看了演员看到初恋想打人
曾大導演嘅亨妮達令王敏奕小姐確係艷光四射, 當得起韋寶爺嗰八字真言--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之不過都要輸俾杜娘娘九條街……只因杜小喬娘娘洗出了絕世神功--至邪至獨嘅海棠春睡大法!! 將一眾 兵-神兵水兵蝦兵騎兵嘅 精------氣都吸嗮……陷辦爛洗係她嘅甲組腳下……
歌还可以
学校那一part真的好有恋爱的感觉 白白净净的女生穿起校服 把头发扎起来 青春靓丽 这样的王敏奕谁不心动呢?和马志威回到家发短信聊电话那太甜了。——“我钟意边个关你咩事?”——“如果你钟意佢 咁我噶对对手咪得一个咯。”
前面还行,女主校园装看起来很像薛凯琪。总感觉怪怪的,就是不连续和没有演技,男女主都很装,男二矮了点。
还行
这是一部近些年内地影市里较为少见的讲述港男港女初恋故事的爱情电影 而且故事背景并不局限于校园之中 影片后半段已经延续到了主人公们步入社会且事业均小有成就这一阶段 总体时间跨度大约有10年左右 是一部港男港女较为本土化的初恋追爱大作战 再加上林雪 罗家英 苑琼丹 麦家琪等港片老戏骨 港味十足
真是特别俗,特别套路,但也是甜的。
在一起之前和在一起的时候,拍出了那种,清纯又甜蜜的感觉。
近年的港产片里面算还可以的了,不要要求太高了。
如果不是王敏奕大概也看不下去……好像是说,找个韩国欧巴不如找个香港贱男,哈?恋爱专家了半天,男生一追就跑了……
我惊了 电影频道真是烂片演示台
王敏奕精致得宛如妖孽,尽管演什么都只能演自己,但至少很努力啊。故事俗套,剧情简单,适合无脑爱消遣的观众,以及王敏奕的粉丝来看,其他人看了多半是要觉得无聊,甚至可笑的。说甜蜜温暖,又不够岁月静好,说青春多彩,又好像狗血更多,总之就是围绕着贱男不贱,甚至很暖的主题,牵强而尴尬地讲故事
演技令人大吃一惊.剧本烂到吃两惊.最后王敏奕.马志威同杜小乔嘅颜值保回一星.
马志威跟沈震轩是不是兄弟啊
比李雷和韩梅梅强点
勉强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