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只是套路的连环杀人案,背后却隐藏着三人从小到大的羁绊,随着童年记忆一幕幕再现才逐渐勾画出故事的全貌。 剧情设计和拍摄手法都十分精彩,三人在局中迷雾重重,观众却是上帝视角看的清晰,所以全片表达的重点并不是杀人,而是童年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影响,以及杀人不难。 (*以下有剧透*) 片中三人都是杀人犯,但因果不同。 一是落魄的作家,冲动型杀人。作家杀人是有利己目的,少年时杀老板妈妈使自家摆脱了高利贷之苦,如今杀房东也是免去了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两次杀人都含有保护家人的内核,他去找房东的时候还没有杀意,可房东践踏他家人照片的行为引发了杀心。结尾也呼应了这一点,多年的照顾和陪伴他已经把警察看作是家人了,他是为了家人去找老板。中间有一段作家臆想杀人的情节,对比能看出作家并不是随意杀人者,而是只有触及他底线——也就是牵扯到家人的时候才会动杀机,这也就解释了他被警察发现犯罪后为何没有杀人灭口。 二是愧疚的警察,过失型杀人。警察少年时不慎引发火灾害死了作家的父母,他一直对作家照顾有加除了好友情谊也是心中有愧,甚至在已知作家杀人犯罪的情况下还企图包庇他,这说明他心中的愧疚已经超越了正义的底线。警察对那场事故一定是非常非常悔恨,所以他长大后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抓捕罪犯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弥补。警察最后独自一人去调查老板实在太冲动,不过也可以理解成是为了保护作家他才会冒险去一探虚实。 三是文具店老板,享受型杀人。童年扭曲压抑的生长环境加上亲眼目睹少年作家杀死母亲的刺激,诱发了他杀人成瘾的反社会人格。老板是真正危险人物,他享受杀人这个行为,从中得到满足和快感,没有同理心,他已经丧失了基本人性。但他对作家却有一种很微妙的病态的在意,他搬回作家的社区,他故意给作家暗示,他叫作家“老师”,他向警察挑衅,他杀了警察,其实在他心里是不是有一点希望作家身边最重要的朋友是自己?少年作家给予过他童年里寥寥可数的温暖,当他看着少年作家和少年警察相携离去的背影时,是不是有一丝妒忌? 有一个疑惑直到the end也没有解开,或许是导演故意的留白,开放式思考,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作家应该早就知道父母之死与警察有关,那个打火机他一直收着,但他为什么没有揭穿也没有质问?是不是当年他也看到了什么?是不是他心里也希望酗酒打人的父亲死掉就好了?只是没想到母亲为救父亲也死了。 从闪回片段可以看出少年作者其实本性温柔,他愿意帮助被人欺负的陌生男孩,他愿意亲近无父无母的孤僻同学,如果他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他的人生一定大不相同。 最后作家会怎样呢?自首?自杀?还是逃跑隐姓埋名苟活着?不管他会选哪一条路,这一次,他只有独自一个人了。
感觉勉强及格吧,有得地方让我摸不着头脑。
1.孝假扮成记者送娃娃挑衅那段有些牵强,既然设定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里,警察认出他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段情节对剧情发展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他就是为了想被抓才去的吗?
2.景一直摆弄的那个打火机,说明他早就知道了他父母的死跟新有关系,就是因为两个人是朋友所以就不计前嫌了?未免太说不过去了,他一直留着那个打火机说明他还是在意这个事,可到最后也表面他是怎么想的,也没让新知道他有那个打火机。
3.孝喜欢的那个金小研是个碧池的人设,到孝回忆的时候看她练芭蕾的那段给人的感觉他们是互相有感觉的,他们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而且这个场景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啊?是他们上学的时候吗?那孝是一直在这个社区长大的吗?如果是的话那样经常应该很容易怀疑他啊,毕竟跟两个受害者都有很密切的交集。
4.这种残忍新奇的杀人手法,那个老警察居然能在死了五个人以后才想起来十年前有一桩命案跟这个手法一样,这是不是太搞笑了?就算他阿尔兹海默症了那别的人都一样吗?
5.孝最后为什么要去杀那个兽医啊?杀之前还说了一句“本来打算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好像是在冲动杀人一样。而且手法跟之前也不一样,连环杀人犯的美学呢?你要是把这段放在他首次杀人的话,被心上人的前男友当面羞辱冲动杀人,从此唤醒了内心的怪物走上了一条变态之路,这样的解释我觉得很合理而且我看的时候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后来发现并不是😂。
6.景在意淫杀人的时候逼那个女的唱的歌,最后发现孝也会唱,而且是发现景在跟踪他当着面唱的,这个到底是什么意义呢?我可能看的不仔细把什么情节给忽略过去了吗?
ps.最后说一下演员的演技还不错虽然有的地方用力过猛但是无伤大雅,新 一出场的时候还以为他要像在《火车》里面一样从头到尾咆哮(毕竟我就看过他那么一部作品印象有点深)。景 每次面无表情的看着镜头的时候我总觉得画外音要响起“我叫王大锤……”,长得真是太像他,结果丫最后还真拎个锤子出去了,太出戏了😂😂😂。
警员 长发男 杂货店男,犹如莫比乌斯一般的关系。
儿时杂货男的mum放高利贷给少年景柱家。景柱赶走霸凌杂货男的坏小孩们。在信被景柱的dad砸伤于是纵火烧了景柱家以及工厂后 景柱家断供,景柱kill了杂货男的mum。杂货男见mum死因以及火灾原委 多年后kill了在信来威胁景柱。
少年在信收到了景柱的礼物打火机。一日在信去景柱家吃饭,被醉酒的景柱dad以玻璃瓶砸伤后 用景柱送给他的打火机烧了景柱家导致景柱家破人亡。后来police拾到打火机 还给景柱。多年以后,在信调查连环杀人案件 多年好友景柱是凶手之一。
·
后二十分钟十分精彩
一女学生被虐杀于学校的单杠之上,这是近几个月发生的第四起相似手法的凶案了
4个月前 发生第一起案件,3个月前 发生第二起,一个月前 发生第三起。长发男景柱因拖欠房租 被包租婆要求搬走。警员在信对案件束手无策,警长要求众人加班。长发男到了发生凶案的学校,想象死者在那里。长发男回家,锁已被换掉。长发男臆想因情侣俩向他喷灭火器 他将情侣俩虐杀。长发男找包租婆拿东西 见自己一家三口的相框被砸碎,二人争执 长发男勒死了包租婆然后绑于树林中。长发男远望着police们在现场。长发男去杂货店买相框 电视机正在播报连环案件,货店卖家悄悄匿名发了条信息给长发男。警员请长发男吃饭。长发男开玩笑讲起那个故事"妹妹在葬礼上对一男一见钟情 后来她把姐姐kill了,因为她觉得再有一次葬礼 才能再次见到那个男子"。长发男请警员拿来案件记录 称可以当做小说素材。杂货店男似乎在研究着什么,然后去了警局。警员见长发男电脑内容,有所怀疑。警员回到警局见桌上摆着的死者泥塑,误认为休职的李明秀来过 但身材大相径庭,于是开始查验指纹。杂货店男见电线杆上寻找自己的告示。长发男到案件现场,还原死者死状。
回忆画面,少年在信去景柱家里吃饭,景柱的dad醉酒归家 怼景柱不该和孤儿在信玩,在信离开后 被景柱dad用玻璃瓶砸伤。在信点燃了火炉,景柱dad来 与在信争执间摔倒,景柱也成了孤儿。
警员去长发男家中寻找蛛丝马迹,见木门上的抓痕以及洗手间的血迹。两警员蹲守案发现场,一警员去wc后回到车内睡觉,而killer已经kill了另一警员放于后排。长发男回家,见屋内被动过。少年景柱拿到police送还的dad的打火机。二人到了故地,警员称高中时期 长发男送给了他打火机(在信放火用的、后来police拾到又还给景柱的那个?),二人扭打。被kill的警员尸体被发现。 长发男称自己将去自首 警员称会找出killer。警员找到了养少年长发男七年多的养父。小区开会,不欢而散。长发男见杂货店男哼着歌,忆起短信"是你杀的吧 B612"。警员调查被害者金素妍的同学关系,有一兽医郑明宝。杂货店男来女友金素妍家 见女友劈腿,后他kill了跟女友不可描述过几次的兽医。警员偷偷潜入了杂货店男家,被杂货店男偷袭。长发男进了杂货店男家,见地面血迹、死者泥塑以及警员证,见墙上照片 忆起自己少年时kill了儿时杂货店男的mum。杂货店男引导长发男追车,然后用枪威胁之。杂货店男kill了被绑的警员。杂货店男问长发男,前几天你又kill了一女 如何感觉,你也想杀了你朋友吧。长发男开枪kill了杂货店男。
回忆画面,儿时杂货店男被霸凌 少年景柱赶走了坏小孩们。
·
杂货店男因女友金素妍背叛 kill了她。景柱因包租婆毁了他一家的照片 kill之。其余几个死者实惨 ,没来由就被kill…
这已经超出了报仇的范畴了。
每个人都有想杀人或被杀的冲动
虐杀动物的场景让人非常不舒服,虽然电影本身不错
前半段还不错,后面太拖沓,不合口味。
吴满锡和柳德焕这对师生 一身鸡皮疙瘩 尤其是柳徳焕演变态 太合胃口了 就最后那段对戏多加一星!模仿犯罪的因果“我一直用老师的方法杀人,是不是就能再见到老师?” 次奥柳徳焕以后都无法萌萌哒了……为毛要那么对那只哈士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每个人选择了什么道路。家庭和社会导致的变态人生,韩国悬疑电影最爱。整体故事其实安排得挺不错,三个核心演员选得也很到位。可惜各自的背景不清晰,心路历程不明朗,导致整个看下来很多地方还是莫名其妙。特别是李善均的警察,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塑造特别含糊。
精彩,绝好,以及残忍.看看柳德焕,完美的表演
不差
养孩子没养好的后果
天涯看图227 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三星半。主题曲很不错,女高音的卷舌音让电影很高级。一系列女人被杀的背后,竟然是三个男人的纠结。谁也不是清白的,都在罪恶的河边行走。他们虽然是狭义上的凶手,广义上呢?这就和电影的标题扣上了,结尾镜头摇向整个社区,这才明白导演的苦心。
主要是字幕太烂...片源倒很清楚...本来想给3颗星..为了3个人的关系..又加了一颗.......
没看懂……
几个主角相貌太相似。。分不清。
好吧,大家都是杀人犯。可惜字幕影响了观感。
很压抑啊~人物性格刻画稍嫌不足
三个男人的悲剧
变态都是从小培养的
作家杀人的时候,很想老无所依那货
好基友的杀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