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惊叹不停机

已完结

主演:唐鉴军,王小利,杨树林,文松,田娃,周云鹏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剧照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2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3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4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5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6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3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4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5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6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7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8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9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惊叹不停机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衍生节目延续了正片节目的内容,释放更多正片中承载不了的精彩瞬间,从更多元维度向观众展示真实的东北生活与文化。节目聚焦于东北特色文化和民俗,选取东北代表性场景和地标性建筑,通过让嘉宾们在当地的之中开展集美食、游戏于一身的诸多活动,从故事背景里展现出当地独有的风土人情,激发嘉宾和当地文化以及本土居民的化学反应,深度展现了东北各地的旅游风光、自然环境、商业场景和生活方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球爱情缘屁屁侦探:咖哩香料事件+瓢虫遗迹之谜江户川乱步短篇集4夜爱吸血鬼富二代2同等族群雪之女王唯一2019搭便车202323号公寓的坏女孩第二季圣诞夜惊魂(普通话)风云争霸烧腊远古入侵第四季烈日血战不惜一切剧场版 假面骑士创骑 合而为一血光光五人帮七十二家房客第五部粤语普罗旺斯谋杀案第一季超级30让爱化作珍珠雨电台圣诞暗黑家族 新堂家的复仇

 长篇影评

 1 ) 不会受到剧透影响的好电影

这部电影我是在2020年春节前一周观看的(爱奇艺独播)。在看电影的前30分钟时,我就想到如果提前告诉观众耐心等待,这样的剧透反而不会影响观影体验。确实有些观众对于前三十分钟一镜到底的直播毫无耐心,不知道电影后面藏着怎样的惊喜。反正我是看出导演埋下了伏笔,肯定会交代幕后的故事。这样我就自然对影片后面有了一个悬念期待,虽然导演并没有故意制造出悬念。

影片叙事的铺陈在戏中戏《One Cut of the Dead》开拍之前。正式开始一镜到底的拍摄直播之前,我们的想象都无法达到“这部电影是如何拍出来的” 。感觉的形成自然而然受到屏蔽,好像有一道“无知之幕”天然地将观看者与幕后拍摄者隔开。因此本片在30分钟过后就一层一层拨开了幕后制作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其实都超出了观众原来的想象。这时才形成感觉,会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感觉。

影片最后三十分钟里有突发的事件发生,也是由于突发事件推动了整个《One Cut of the Dead》的拍摄过程变得惊险刺激。这也是无法剧透得知的。一定是观众对电影有了代入感,感同身受后理解了开头的三十分钟才会觉得后面三十分钟特别刺激。是刺激点把前面的铺垫给串了起来。

一部好电影是不怕剧透的,所以我在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下《One Cut of the Dead》这部伪丧尸片:首先这是一部电视秀,受众是很有限的。其次这部电视秀表达的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在废弃的工厂建筑里遇到生化危机,然后逃离丧尸的攻击。至于为什么会有丧尸这种问题,则不予回答。电视秀这种节目形式不会浪费时间把相关的世界秩序向观众娓娓道来。观众通过特别的一镜到底的直播体验成为戏剧的经历者,观众的视角化身成为第一人称,与女主角经历一波同样的生化危机。这时的女主角就是这个有丧尸世界的对痛苦的反应者,观众是对痛苦者的反应的观察者。又由于观众是对着电视机屏幕进行观察,是安全的,并不会在视觉效果以外体验到血腥,观众其自身也不会指导女主角的行动。

直播《One Cut of the Dead》这场电视秀本身是把滑稽提高到了荒诞的高度。十万倍地放大普通的害怕到恐怖的程度:尖叫,尖叫,失控般的大声尖叫,砍头,断臂,血浆飞溅。急剧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而与之对应的又是嘲弄了在看观众的机智;突如其来的结局把怪异的追杀变为无法自圆其说的神秘。

在《One Cut of the Dead》的幕后制作剧情中,又进一步揭示了灵感,自发与个人情感都不是拍摄直播过程中的主导力量,而是导演的技巧与剧本在发挥作用。导演与剧组所有人都排练过多次,就算临时出了意外,导演亲自上阵,按照剧本的编排也可以完成直播的拍摄。而导演在幕后所做的一切幸苦努力也只是保证了直播拍摄顺利,给看到了直播的观众提供了乐子。

 2 ) 这是一部日本版的《喜剧之王》,既恐怖又好笑

我很少看日韩电影,也很少看恐怖片,日韩恐怖片更是从来不看。

这跟我的观影习惯有关的,看科恩兄弟、昆丁·塔伦迪诺看得多了,就不喜欢那种小清新情感系,或者装神弄鬼无中生有的东西——江湖路远、山高水长,自当快意恩仇

不过,这两天被一个日本的小成本恐怖片《摄影机不要停!》洗脑了——已经看了两遍了,写完本文准备看第三遍。

有这么魔性?这部电影不仅恐怖,还很搞笑。要知道,这是一群业余演员,花费18万元拍成的,而他目前的票房接近2亿元(都是人民币),被它洗脑的人很多。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

前36分钟是一个完整的丧尸片:一个独立电影剧组,正在荒山野岭一个废弃的工厂里拍摄丧尸片。拍着拍着,真正的丧尸来了,于是,剧组里一个个接连丧命。

【丧尸来了,演员仓皇逃命】

而导演呢?却拍得正起劲,“对,就是这样”,“这就是我要的表情”,“继续,摄像机不要停”。

【演员吓得要死,导演拍得正爽】

如果只是这样一个故事,那有没什么高明之处?事实上,这36分钟还挺垃圾的,画面粗糙、表演浮夸、五毛特效。

【电影前36分钟是一部闹哄哄的三流恐怖故事】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就是:这36分钟的丧尸片,采用“长镜头”的手法拍摄,意思就是:拿一部摄像机,导演走到哪儿就拍到哪儿,中间不断,也不剪辑,一镜到底。

因为是导演拿着摄像机一路跑拍长镜头,所以,在这36分钟,就有下面这种虚了的画面。

这种虚了的、摇摇晃晃的画面,增加了一些紧张感。但是,这有什么牛的?拍电影又不是为了炫技,拍那么长时间的长镜头如果没有内涵也是垃圾。就像《爱乐之城》和《路边野餐》,长镜头是他们表达内涵的一种方式,不是目的。

第37分钟,屏幕上出字幕,演员表,好像闹剧就此结束。不!精彩这才正式开始。从37分钟开始,后面这1个小时的故事,才是正片,正片赋予了前36分钟深刻内涵。

后面这一个小时,讲述的是这部丧尸电影的筹备、制作、拍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高潮部分。

电影筹备开始,剧组的每个人,包括导演、演员、化妆师、摄影师等,都拿着一本血红色封皮的剧本,《One Cut Of The Dead》(可以翻译为:一尸到底,一镜到底)。

【剧组人员集体学习剧本】

学完剧本后,剧组来到深山老林开始拍摄。而拍摄地,还流传着一个恐怖传说:表面看这里是废弃的自来水厂,其实是日本军队开展人体试验的地方,主要的实验就是复活丧尸,“以鲜血唤醒诅咒”等。

在这样的地方拍摄丧尸恐怖片,算是有诚意了。但是,完成这部丧尸片需要的不是诚意,而是胆量——不是克服对丧尸恐惧感的胆量,而是完成拍摄任务的胆量

因为:这个36分钟的丧尸片要采用“长镜头”的手法拍摄,还要在电视台直播。而剧组,没钱没人,团队成员个个难伺候。

团队刚一组建好,导演就开始头大。

小鲜肉男主演一上来就质疑剧本:丧尸会用斧头砍人合理吗?丧尸不是没有心智的吗?(一看就没玩过《植物大战僵尸》)

女主演表面可爱、漂亮,其实是个事儿B。

一会儿要求删戏,一会儿要求改戏,临到要演哭戏了,还要求剧组给自己准备眼药水。

【女主演要求删戏】

【女主演要借助眼药水演哭戏】

甚至还有女演员带着小婴儿,让整个会议室里都是哇哇哭声。

而导演是个和事佬,万事好商量(谁要自己不是大腕儿呢)。

拍摄开始前2个小时,剧组再出状况:扮演导演的演员和扮演化妆师的演员因为偷情,一起出了车祸,来不了了!

眼看着直播就要开始了,怎么办?导演本人和导演的妻子亲自上阵。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说:完了!这个剧组好不了了,这部丧尸片好不了了

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硬是把直播坚持了下来,一开始的bug,也被导演巧妙地化解,变成了后面的各种伏笔。

片中第一个被咬后变成丧尸的角色,是一个特别喜欢酗酒的配角。电影开拍的时候,他其实已经醉得不省人事。

于是,导演日暮扶着他拍完了所有的动作。

【导演扶着醉酒演员演丧尸】

【导演扶着醉酒演员演丧尸】

你别说,这种醉酒状态,还真有“丧尸范儿”。

现场的道具不够用了,剧组工作人员直接给自己腿上化了妆,走到女演员面前,其实,她上身穿戴整齐。

而临时被拉上阵、扮演化妆师的日暮导演妻子,越演越来感,越演越进入佳境,全程都用她从防身课上学习的套路,对付“丧尸”。

【最后被斧头“砍死”的女化妆师】

剧组里早已乱做了一团,而直播还得继续,日暮导演带着大家辗转腾挪,拆东墙补西墙,巧妙化解了各种危机,呈现在电视上的效果就是:好真实!

【观看直播的制作人】

而这份真实的背后,是现场工作人员的付出,是他们的不容易,这才是这部片儿要表达的东西。

电影很搞笑,但笑完也有思考:正是对电影的热爱,才使得他们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丧尸直播”,也正是凭借这份热爱,才成就了一部既搞笑又恐怖的佳片。

拍摄现场,拍完一个镜头,着急忙慌就准备下一个场景的样子格外真实。

跟着主角飞奔,结果摔倒在地的工作人员毫不在意,就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起身继续奔跑。

电影的最后一幕,需要电影镜头缓缓拉升,露出地上的血色五芒星作为结尾。可是,在拍摄过程中,摇臂摄影机摔坏了,怎么办?

剧组其它工作人员一边搭人墙,一边等待直播镜头到来。人墙不断搭起,倒下,又搭起来,倒下……

这样的百折不挠让观众很感动。最后关头,他们终于搭好了人墙,完成了所有的直播。

到这一刻,我才明白:导演要表达的是对电影的尊重和热爱。我们普通观众看到的一个几秒钟的镜头,觉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烂,但在现场,工作人员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剧组的大腕儿演员不敬业还多事,而小演员却朴素、热血;搞笑中带着心酸,心酸中又是对电影的深深热爱……

既使困难重重,但这些小演员、小导演依然坚定地付出所有热情。

这样的一部电影,你想到了什么?对,就是《喜剧之王》。尹天仇虽然只是个跑龙套的,但他把演戏作为自己的信仰,不管多难,都要克服重重困难一直演下去。

【《喜剧之王》剧照,尹天仇正在演戏】

而生活中唯唯诺诺的小人物尹天仇,一旦到了片场,则不要命地付出,疯了一样沉迷。

看看导演上田慎一郎为了宣传这部电影是怎么做的?映前倒数一天,导演自个在ins上来了一拨土味宣传:他把自己当油漆,涂抹出了倒计时海报。

因为,《摄影机不要停!》制作成本很低,很穷酸。但越是这种穷酸,越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

事实上,好的恐怖片,似乎常常跟拍摄成本、跟有没有大腕儿没有关系。比如2016年马凯拍的那部《中邪》,多少人看完后被吓得不敢睡觉,制作成本也只有5万元,比《摄影机不要停!》还要少很多。

这其实也说明:真正的好电影,是要有一些真诚的东西在里边,怀着创作者的一颗敬畏之心的,好电影既不是资本的游戏,也不是流量的俘虏

《摄影机不要停!》值得一看,也期待更多的小成本诚意之作。

↓↓↓↓↓↓

 3 ) 从对抗到和解 导演父女的亲情羁绊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人,大概很难不被剧本的创意和有趣的埋梗折服吧。

也是因为创意太出彩,所以大家可能不太容易注意到,这样一部低成本的喜剧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很到位,各种细节描绘得一丝不苟。

尤其是导演父女的关系线,从对抗到和解,有点像前段时间上映的《网络迷踪》。二刷之后,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忍不住为此专门写一篇文。

这对父女,哪哪儿都不像。

短片结束后,正片开始,导演用短短几分钟,就交代了父女俩的职业和性格。父亲是一个不入流的导演,接一些短平快的单,优势是「便宜、快速、品质尚可」。

这样的活,自然没办法对作品质量要求严格,于是我们看到拍摄现场眼药水随便用、台词没念好也没关系,甚至连哭戏的前因后果都不解释一下

但也正因为这样,他被电视节目制作方看重,拍一镜到底的直播僵尸片。(制作方真会找人,拍一镜到底要的就是快!电视节目成本低,也不可能给太多预算。)

僵尸片进入准备阶段之后,导演「职场老好人」的性格开始凸显。因为腕小,宁愿自己憋到内伤,也要对剧组演员的要求说「好的亲」,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

表情包请随意取用。

女儿那边,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苦口婆心本人

女儿是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助理,坚守着理想主义的情怀。

导演都说哭戏可以用眼药水,她偏不让小演员用。结果跟演员妈妈起了冲突,导演也不买她的帐。

情商也很低,管年轻妈妈叫「老太婆」,气得人家直接暴走,剧组的戏没法接下去拍,直接把她辞退了。

这样的父女俩,如果能和睦相处,那才是怪事了。

父女的隔阂,不知不觉已经很深。

父亲见到女儿被辞退,试图用过来人的经验教育女儿,但是女儿完全听不进去啊,不仅一言不发,还把眼药水扔给了父亲,内心OS:这个还是您留着用吧!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父女缺乏交流而导致的互相不理解、不认同。

父亲觉得女儿没有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再这样下去会饿死」。

女儿觉得父亲自己拍的作品也不咋地,根本没资格教训自己。

(女儿为什么也走上了导演这条路?我猜测可能是小时候看到当导演的父亲,心生崇拜,于是种下了种子,长大之后却发现父亲的工作一点也不伟大,不值得自己学习。)

还有一个细节,父亲看到电视里的神谷和明,问妻子:「这是谁啊?」,妻子回答:「这是她的新欢。」连女儿新追的爱豆都不认识,可见他平时忙于工作,根本不了解女儿的动态。

不知道也就算了,当他知道女儿的爱豆要和自己一起工作之后,也没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

为什么不说呢?我猜可能是因为刚训过女儿,不好意思开口和解吧。

总之,电影前半段父女俩的互动戏份都很生硬,尴尬都快溢出屏幕了。

反观女儿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明显就轻松自在得多。

但是,父女俩并不是一直就不和。当父亲听到同事提起女儿后,回来翻看老照片,照片中父女二人的合影明明也是快乐的。

父亲看着照片大哭,妻子问:「拍摄现场这么不开心吗?」

他没好意思承认:不是工作不顺,只是想念那段和女儿亲密无间的时光。有点想不通,曾经关系那么好,为什么现在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场ONE CUT拍摄探班,改变了父女关系。

父亲拍僵尸片,母女一同来探班,表面上是看父亲工作,其实观众都明白,只不过是女儿太想见爱豆,才央求母亲陪她一起来。

一镜到底开始后,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但正是因为这些状况,父女二人的相似之处得以暴露出来

我们发现:原来父女俩对工作的坚持如出一辙。

1、当剧情接不上、眼看着只能停机的时候,父亲很想坚持拍摄,情急之中对着摄影机大喊「摄影机不要停!」。

在一旁围观的女儿急中生智,告诉工作人员不用停机,直接跳到某个场景就能接上戏,成功化解危机。

说话毒的毛病倒是改一改啊喂!

2、当摇臂断裂,没法拍摄最后的俯视镜头时,父亲与制片人起了争执,父亲坚持要拍,制片人却觉得删掉也无所谓。

紧要关头,还是女儿想出办法,让全剧组叠罗汉当摇臂,大家咬紧牙关,虽然摇摇晃晃,还是成功拍到了屋顶上的血咒。

这个场景实在太好笑了,女主没笑场证明演技真的棒!

最后,拍摄圆满完成,父女二人也终于和解。

因为在拍摄中,女儿看到了父亲对作品的不妥协,父亲也看到了女儿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父亲和女儿都发现了:原来我们是同一类人啊

对视一笑太有爱啦!

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欢乐时光呢。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格外容易被亲情打动,看《网络迷踪》和《四个春天》都哭个不住,连一部僵尸喜剧居然都能看出来父女之间的羁绊。

也许就是,想家了吧:)

 4 ) 《摄影机不要停!》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1.第一部分为什么镜头在草地上,没有转换

2.为什么在天台上只拍女主尖叫的镜头那么长

3.为什么女主面对丧尸的男主好几次说不要,男主停止动作后又重新开始

4.女主躲进小仓库,突然的出现吓人的腿,女主吓得掩住的嘴

5.女儿骑在导演头上的照片和最后一个镜头摇臂的“成功使用”

6.妈妈入戏太深的原因

7.妈妈学习防身术的兴趣

8.女主用滴眼液才能哭出来

 5 ) “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影展上的掌声是献给谁的。”——如菓

大约在八月上旬的时候,《摄影机不要停!》从日本的推特上刮出一阵旋风,终于延烧至海外。

“一镜到底绝无冷场”、“神作”、“年度票房黑马”、“影史奇迹”成为这部片的头衔,然而,点开一句话也听不懂的日文预告后,粗糙的特效、浮夸的演技,以及乱七八糟的镜头都让人打从心底怀疑口碑的真实性,似乎只剩开头那些掌声如雷的观众勉强可以证明这部片的价值了……

“既然是神作就得观摩是吧?”于是抱着一颗如果不好看就当作被骗的心情踏进电影院。

令人意外的是,发行商打着“只要撑过前三十七分钟,你将见证今年最skr的电影”这个标语是对的。

三十七分钟的丧尸片看完之后,最先感受到的是“头晕”、“想吐”。

当散场字幕缓缓升起时,前方携着男伴来看片的女友忍不住大声抱怨:“真是的,浪费我的钱!”

——相信现场可以表决的话,在场的观众多半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电影却淬不及防地开启了新的篇章。

它带领观众回到一个月前,回到这部让你看得怀疑人生的电影诞生的历程。

你才发现……

原来如此!

所有不合理的地方,所有让你看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的的部分,都源自于不能停止的摄影机。

你也是在这时候才发现,这部片的重点从来都不是僵尸,而是电影幕后的故事。

《摄影机不要停!》可以让你有三个感慨——

第一,表面上看起来再烂的片,它的背后仍旧需要那群,或是那一个对它充满热忱的人来完成。

第二,票房大片从来就没有剧本潜规则,只有无止境的再发现,以及演员偶尔的即兴演出。

最后——拍电影真的是最热血的事了!!!!!

《摄影机不要停!》的幕前如此,幕后更是如此。

主角秋山Yuzuki曾在记者会上表示在一镜到底的拍摄过程中,虽然现场充满紧张和肃穆感,但最令她感动的是,当天即便没有出现在镜头里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全都团结一致地到现场帮忙。

尽管片中的演员很多都不是专业的,有的甚至在戏外只是平凡的大学生,或从事记者等八杆子打不着的行业,但正是因为这群单纯有爱的人,才能创造出成本三百万日币,票房二十一亿的奇迹。

而带领大家实现这些不可能的导演,本身也是怀着对电影的热爱,抱着想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东西的决心,才成就出这部令人出乎意料,却又愿者上钩的电影。所以我们才会在电影结束之后恍然大悟,然后将我们唯一能作为回报的掌声,毫不保留地献给这些让我们看到何谓“电影初心”的贡献者。

但除了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之外,这部片之所以神,是因为连观众也和制作团队站在同一阵线,一起守护这部电影。所有看过的人都非常有默契的不剧透,不论是在网上,或是想要推荐给朋友,也只是说“就当作被我骗了,你去看看也好”,如此可爱又真诚的心意,相信每个热爱电影的狂热者都能感同身受,然后为之感动。

说真的,作为一位对影视产业怀抱憧憬与热情的菜鸟,我是非常羡慕能够参与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的,因为他们追逐的从来就不是票房或数字,而是好好完成一部作品的坚定与决心,但这却恰恰是最珍贵也最容易被遗忘的初衷……

愿有朝一日,我能拥有这样的团队,然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属于所有人共有的作品,那绝对死而无憾了!

以此相片记录当天第一个进入放映厅的我。

全文By 《跟着角色学人生》编剧如菓

 6 ) 《摄影机不要停!》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印象最深刻的是:开机前临时换演员,小鲜肉男主角表示不接受,导演安慰他“这是你的作品,没有你就没法开始”结果开拍后导演即兴发挥怒拽小鲜肉吼到“小屁孩不要插手!这是老子的作品!!”

这完全是在报复嘛 哈哈哈哈。。。。。

之前女主角表示不能接受呕吐物射颜,还要用眼药水助泪,结果开拍后导演怒骂女主角“你整个人生都很虚假,你这辈子都在撒谎!”

导演开拍之前一副老实人的样子。。。。。。。

 短评

4.5,你们要知道,烂片也是剧组上下几十口人拼了命才拍出来的

1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开场前30分钟的那段长镜头,我看了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一路跳着看完的……然后等我看完后半段,又把开头的30分钟认真看了一遍,边笑边哭!

1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后半部分有趣,最后甚至有些感动,写给电影的情书有那么多封,大概只有这一封最淳朴最古怪,也最“怡情”,不过,看完全片后还是觉得这不太像一部电影,而更像是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午夜档解密节目,正如电影开拍前制片人向导演阐述其即将执导电影的两个“卖点”,同样适用于本片,因为它胜就胜在牢牢抓住了影迷的猎奇心(丧尸、一镜到底),《摄影机不要停》的观众定位相当准确,只要你爱看电影、爱看丧尸片、对一镜到底怀有好奇、对电影幕后花絮怀有好奇,那么你就会是本片的潜在拥趸,与此同时,当你被前半段的“失误”弄得一头雾水时,导演又以一种合理且戏谑的方式一一予以解释。娱乐至死的年代绝大部分人当然会欢迎这类作品,但很难说嬉笑过后本片会为观众留下什么。以及,说句题外话:再一次为伍迪·哈里森去年那部无人问津的《迷失伦敦》感到惋惜。

16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前半个小时:好烂哦。中间半个小时:(._.)无聊到看表。最后半个小时:我的妈呀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4.5 一部难得的、毫无吹水感的“真·神作”,效果宛如《房间》+《灾难艺术家》连映,被彻底控制大脑、抓住笑穴。

2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正常來說,30幾分鐘的長鏡頭應該是足以名留影史的炫技大師之作,但那AV級演技、稀爛鬼劇情、粗製濫造、純粹血漿與女體的賣弄的殭屍短片實在是……看到End Credit跑出來,只覺得我天還好結束了。但立刻被拉回來,不對啊才30分鐘而已怎麼就End Credit了?才發現自己原來被拉進了一場後設的狂歡喜劇當中,一般的plot twist只會用結尾5分鐘來搞「真相大白」,這裡給足滿滿的60分鐘的「真相大白」,才發現前面的所有不對勁都有跡可尋,就是放送事故豪華大禮包,能錯的全都錯上了。但看著他們用盡全力搶救這部電影,沒有人願意直接喊卡,居然也慢慢覺得開頭那東西爛雖爛,可是如果反過頭來看電影後面,願意一層一層的剝開攝影機,你在爆笑之餘,可能會發現自己也有點鼻酸,有些想落淚

24分钟前
  • 化學超爛男子
  • 力荐

挺好笑的。看开场一镜到底的烂僵尸片,与NG42遍一样难熬,确实要冒出来诸多问题:台词是接不下去了该找手机了;导演怎么中二般闪现大叫又消失;包贝尔为什么坐在门口状况外;摄影机怎么拌蒜栽地上了;为何突然变成了手持推拉的廉价大特写;匪夷所思的抢戏女二;突然冒出来的一截大腿……《摄影机不要停!》美化了电影制作本身的乐趣,但事实上,在类型片的现场,内容本身并不会有太廉价的感觉,倒是真的跳到开始筹备过程,低成本的感觉更明显。说到底,再烂的电影,都有一个灾难的、大型车祸现场的拍摄过程,可观众只会(需要)看到成片结果。许多去过现场的,也都会觉得烂片有心血有苦劳的,那不如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把拍烂片的过程还原 review 一遍。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还好身边的朋友都比较仁慈,没有给我具体的剧透,没想到结构变了三次是这样的,经提醒之后,有意在留意第一部分里那些突兀的点,没想到了最后一部分都成了临场的笑点,也成了凸显电影人精神的部分。互文下来之后颇有当下影视大环境下娱乐至死的速食作风,拍的烂有时候也是一再妥协下迫不得已的烂,再烂的片子背后也会有一些用心的地方,只是这一次导演先看了烂片,再让你看烂片背后闪着光的用心。这要是搁在平时,大家连烂片都懒得看,背后的闪光更是没人会看得到了。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哭不出来可以滴药水,背不出来可以配台词,在一个不专业的剧组,敷衍会像丧尸感染每一个演员。虽然一镜到底拍出的还是烂片,但男演员不再傲慢,去充当人梯,女演员不再矫情,肯被呕吐一脸。业余场务表演了什么是投入,临时导演喊出了心声。你的烂片是我的作品,你的敷衍是我的人生,我不要这样的人生。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谨以此片向李安从家里搬来被摔碎的餐桌,小津从家里拿来的红色暖水壶,抓走张艺谋的UFO,赶着杜可风摄影机跑的重庆大厦保安,被集体抓嫖载入县志的东邪西毒剧组,胡金铨写的书法对联,片场喝的醉醺醺的玛丽莲梦露,黑泽明等来的云致敬~电影是一场奇遇,摄影机不要停~

3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是,我们拍的是假的,我们还告诉你为什么拍的假,甚至告诉你的这个过程都是假的。开头的一镜需要勇气,不然很容易十分钟弃。

36分钟前
  • 闪电标
  • 推荐

这部必火!必须火!!!p.s.500一本的场刊里导演把剧本全给印上了,推荐购买

37分钟前
  • 意义不明
  • 力荐

看前半小时真怀疑如此好的口碑究竟怎么得来的,原来“正片”之后的“花絮”才是重点,视点不同的互文揭示低成本电影是如何拍成的——一个状况百出的团队,艺术要求不高的资方,在捉襟见肘的人手调动下,发挥种种即兴表演和临场应对的能力,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拍摄。“揭秘”过程令人爆笑,又不无艰辛,之前对“正片”中出现的第三方摄影机机位存疑,此刻才恍然。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以及充分利用电视台媒介的功能,都让人耳目一新。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拍个av版吧,日本姜文自己演。

42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为了一部真正的好片而拍摄了一部真正的烂片。

47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等了大半年,可能预期太高吧,非常失望。《糊涂戏班》的结构+对一镜到底的迷恋+新人导演+脱力丧尸+日式煽情,全都是意料之中的拼凑所得。除了喜剧效果,切换视点对电影中”失误“的解谜,跟听上映后导演大谈拍摄时的遗憾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说这是献给电影的血浆情书?电视台、直播、流量小生、完成任务、会议间里的观众,每一个片中提到的设定都规避了电影,倒不如说是电影人的自我解嘲。

51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今年日本院线电影里观影体验最酣畅淋漓的一次,后半段全场一起笑到昏厥,真的好久没有看一部电影这么愉快了!挑战观众的开头一镜到底37分钟,如万花筒般层叠镶嵌的剧中剧,糅合多种要素的创意构思……迷影之情溢出屏幕。感觉演员、导演以及所有参与制作的人都乐在其中,看到最后一定会被感动到。

54分钟前
  • 晴蘭
  • 力荐

推荐有条件的、以后出源了都看一下:将会载入cult电影史/迷影影史的电影,这一部就能让人对日影重新燃起信心。比吉田大八的《桐岛》更加彻底地用丧尸片表达出了对电影的爱。具体不剧透了。

56分钟前
  • 离净语
  • 力荐

前30分钟比《小时代》还烂,结果最后30分钟比奥斯卡最佳影片还精彩,瞬间把一星烂片扭转为五星佳作。想象力天马行空,创意简直无敌,恶搞指数爆棚,诙谐程度无以复加,让人笑到癫狂,整部电影牛逼到无法用言语形容。为什么突然聊防身术,演员为什么突然想出去,摄影机为什么掉在地上不动了,三位演员为什么突然看向门外,为什么丧尸发现女主却不咬她,男主为什么一会儿走一会儿停……原来一切不对劲的镜头都是有原因的。毕志飞、郭敬明都应该好好学习,要是借鉴《摄影机不要停》的思路在电影后半部分加上拍摄花絮,《逐梦演艺圈》和《小时代》能成9分神作。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

D+ / 还是觉得更像是迷影向的一期综艺节目。虽然试图用并不新鲜的“虚假”嵌套来论证“真实”的意义,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嵌套同样是封闭的,影片最终的层次还是停留在致敬电影工作者,反而没有向“真实”敞开裂缝——这也是影片最薄弱最矛盾的一点。冷静下来还是三星,若若说得很对,这是一部《房间+灾难艺术家》,显然我依然很不喜欢《灾难艺术家》的部分。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