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87209/?start=100#comments刚刚看完,随便写点杂乱的感想如下。
1、这次新海诚用了一个煽情的标题——“你知道吗?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不知道他是不是实地地测量过(估计有),不过我想新鲜的花瓣和枯萎的缺乏水分的花瓣凋谢的速度大概会不一样吧?而且还没有把风速之类的因素算进去……。
——当然,就像“剧情简介”里面说的一样,我们看这个片子不应该纠缠这些些微的细节,而应该去看“爱!和!内!涵!”!
2、不知道为什么短短60分钟左右的片子要截成三段来卖,我看第一部分《樱花抄》和第二部《宇航员》之间隔了有一周左右,以至于忘记了主角名字,把那个长大了的男孩子当作了另一个人……。
这到底算什么片呢?剔除了《星之声》里面的科幻元素(其实我看到男孩关注科普杂志的时候还以为要就此转型呢……),爱情片?似乎这个分类最靠谱,第一集说如水滴般晶莹的爱的萌芽,二说成长的迷惘和痛楚的单恋,三说单调摧毁了梦想的无奈的现实生活。
不过和大多数爱情片相比,这里面的“爱情镜头”似乎还太少了点。——有两个小孩子的初吻,牵手和相拥,不过之后便一无进展了。暗恋不必说,男主角在长大成人之后过着的几乎可以算做是“脱”爱情生活。(如果仔细看,本片中有一秒钟不到的“床戏”镜头:)
3、孩提时代的思念和誓约,没有因为距离而冷却,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成长而渐渐黯淡了。所谓“忧伤一点点积累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说的大约就是这样的感觉——有种东西在慢慢侵蚀你的生命,你却看它不见,抓它不住。
时间和空间,哪一个更可怕?经历过异地恋的人,谁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吧。隔开我们的是空间,但空间是可以用时间跨越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地球的这一个点飞越到另一个点——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和金钱,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影片中触及到了这一点——我称之为“各个年龄段的时空感觉”——小孩子一个人乘车从豪徳寺(位于东京)到岩舟(位于东京东北方向的枥木县),感觉无比遥远……而实际上,如果正常行驶,算上乘换时间,也不过2小时40分钟左右的车程(电影中男孩的计划是两小时五十九分)。最终这段陌生的旅程,因为大雪和急切的想念而变得无比之长,这段焦灼的等候和最终的冬夜中相见的喜悦,构成了影片中最温暖的一幕——尽管是在冬天。
所以注意了,本课第一小节,新海诚老师要告诉我们的是——“距离因为爱而变得很长,也因为爱而变得很短。”
4、第二篇“宇航员”。故事的构架同样没什么值得说的——她爱着他,可是他不知道,她以为他爱着另一个她,但是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爱着以及想望着的是啥……。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中间出现的关于宇宙飞船的一段台词——“それはほんとうに、想像を絶するぐらい孤独の旅であるはずだ。本当の暗闇の中を、ただ直向に。ひとつの水素原子さえめったに出会うことなく...ただただ、深淵にあるはずと信じる世界の秘密に近づきたい信念。僕たちはそうやって、どこまで行くのだろう。どこまで行けるのだろう。”(拙译:那真的是一段孤独得难以想象的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一路飞奔向前,连一个氢原子都难得遇见……只是一心想要迫近那深邃的太空里埋藏的秘密。我们,是要去到哪里呢?我们又能去到哪里呢?)
这一段话,大约对曾经“孤独战斗”的人们都会有点触动吧:)男主角说,“我只是做好手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在内心里面,仍然不确定自己飞奔的方向上,是什么等着自己。
5、第三节,最终章《秒速五厘米》简直短得吓人。如果把闪回、歌曲部分剔除,几乎只能算是对主角们成年生活的一个速写了。男孩子回到了东京,有过一段普通的爱情,成了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小时候觉得很遥远的新宿车站,现在也变得日益普通,不觉得有任何新鲜……。当年的那个她也几乎忘记了自己,有了结婚的对象,只有在翻找旧物的时候,还可以对当年稚嫩的情书微笑。前女友发来的短信似乎可以成为这个城市和时代的写照:“我们发了1000次短信,可心灵的距离恐怕只靠近了1厘米……”
不管怎样,这到底还是个动画片,所以,主人公还可以互相梦见对方,可以在一个铁路道口擦肩,虽然回首之后有些怅惘,但毕竟给流水般无味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朦胧的回味。
6、关于距离。前面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距离的感知也在变化着。自己和喜欢的人之间的距离。约定到永远的距离。和从来没有在意过自己的他之间的距离。熟悉的从学校回家的路。相隔一个手机的距离。信的距离。从地球到太阳系边缘的距离。——还出现了不少交通工具:火车、汽车、助力车、冲浪板(这是交通工具么?)、运输火箭的时速5Km的重卡、火箭……交通工具也带来距离的改变。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回家的路,改骑车为步行,会变得很长,可是因为和他一起走,又显得那么短。
6.5、关于通讯手段。在看第一话《樱花抄》的时候想到的。现在的恋人们还会有这么焦灼的等候么?如果迟到了大概会立刻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联络的吧。忍受着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来以及会不会来的煎熬,也正是这样,那个冬夜才会刻骨铭心。顺带一说,本片的时间推断——第三话的时间设定是2008年——杂志上提到1999年发射的火箭终于到达太阳系边缘——所以第二话主人公高三的时候是1999年,逆推之,初中一年级大约是 1994年,那时候手机在日本还没有普及,所以小姑娘给小男朋友打电话不想让家人听见,只有跑出来找公用电话亭。——类似的小细节还有不少,比如第三话里面的几个闪回,出现了一个老式的圆柱形邮筒和一个新式的方邮筒——前者现在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
(顺便再无聊推一下,主人公们的出生年度大约是1981年,也算80后。)
6.7、影片中的细节刻画几乎到了完美的境界。从手机液晶屏幕的点格到火车乘换线路的时刻,从便利店的内部结构到新宿车站地砖的花纹,都无比真实。影片在制作时实地去了种子岛(日本的火箭发射基地)取景,所以第二话中的学校、风景都是可以找到原型的。
7、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何在凌晨一时兴起要写这个评论,说是简评但已经废话了这么多了……-_-。只是当作平淡的日常中给自己的一点触动吧。在失去了感动的气力的时候看到这样一部片子实在是件好事,我以为。——最好如果一定要一个结尾,那么……拿《星之声》来做个对比吧,兼抄袭泰戈尔老人家(更正:不是泰戈尔是张小娴)。
《星之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发了封邮件,你在八年后才开启;
《樱花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超越光年的爱恋,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宇航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却说不出我爱你;
《秒速5厘米》——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站在你的面前,却说不出我爱你,而是多年之后,依然期待一个转身,就能遇见你。
——时间和距离没有使我们却步,因为我们相爱,因为我们勇敢。P.S.最近难得码这么长的文,……谨以此文献给我的mm吧^_^
电影淡淡的,有点伤感,但我却懵懵懂懂,说看懂但又不太懂说没有又有些懂,大概还是没有经历,体会不了那种感觉,或许某一天回头再看,我能悟出一些新看法,懂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只是单纯的知道小时候他们互相喜欢但没有说出口,因为转学所以搭上相遇车相见,留下了自己的初吻,说好下次在一起见樱花落下,却不知那人去了哪里,中间也曾有人喜欢,但却怎样也打动不了自己,把自己埋在生活工作中让自己忘却那份梦幻的初恋,却越来越想,以为再也不见,却在某一瞬间感觉见了却不认识,只是感觉似曾相识,时光过得太快,而那份感情却存在心里慢慢忘却了你的脸。
《秒速五厘米》也许是新海诚最具个人色彩的一部作品,这种个人色彩已经浓厚到有人臆测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而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海诚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现实系作品。尽管在《星之声》中,科幻的范畴已经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是,短信要用八年才能收到的设定毕竟不能被称作现实。至于《云之彼端、约定之所》,尽管设定不算严谨,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整个故事还是无可否认地建立在一种背离历史与常识的设定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秒速五厘米》可以说是新海诚的一种新探索。尽管毁誉参半,却有其无可毁谤的价值。一般说来,观众对这部作品的不满,集中在过分仓促的第三部分。不过这种不满的根源却超出了故事本身。在我看来,对《秒速五厘米》的怀疑揭示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局限性。如此唯美的画风能否承载这样一个现实而残酷的故事,这大概是围绕着《秒速五厘米》的种种争议的真正缘由。这种争议同样也是笔者的困惑,即笔者苍白的行文能否承载评述一部绝美作品的重负,这大概也只能留给读者去评定了。
在一部动画作品里,连接画风与情节的是它的叙述模式。而《秒速五厘米》的叙述模式依附于时间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的唯美与残酷都应该归于时间的特质。将《秒速五厘米》定义成一部时间性的作品也许也会引起非议,毕竟它铺陈地叙述了十三岁的列车与十六岁的海浪,却以寥寥数笔就将男主角成人后的种种蜕变叙述于倏忽之中。考察一下三个部分的长度和它所承载的故事中的时间的长度,就会发现,这样的分配是极为不平衡的。然而,对于时间并非只有物理计量才是唯一尺度。更确切地说,生命中的时间并非如时间的科学计量般“同质”,而是每时每刻都毫无重复、不可等同。按照柏格森的说法,时间与生命,同属于一种无可度量的绵延。更何况记忆的筛选将时间的异质性无限扩大了。在回忆的相对论里,那些值得珍视的须臾因细节历历在目而显得漫长,并因一再重现而更加接近永恒;而那些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时间,纵然漫长,却很难在挑剔的记忆场所留驻。在新海诚的故事里,叙事模式遵循了这一回忆的原则。花瓣、逝鸟、霏霏鸿雪,种种细部特写,宛如一种普鲁斯特式的沉潜,在业已凋谢的韶华中竭力的挽回着某些生命的履迹。然而名曰时间的“亚努斯”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它供给着如梦的回忆的同时,也在为梦与回忆的破灭埋下业种。毕竟《秒速五厘米》情节的残酷性也是时间的产物。
“在我们面前横亘着庞大的人生与漫长的时间。”这句台词之于《秒速五厘米》就像“To be or not to be”之于《哈姆莱特》,有着足以概括整部作品隐伏矛盾的尖锐与直白。仔细想想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自己人生反而变成阻碍人生之物,而时间本身把生活在时间中变得难以忍受。这是生命自身的异化。就像第三部分那段令人瞠目的蒙太奇所描述的那样,起初分隔男女主角的只是距离,然而真正疏远他们的确是时间。空信箱与从未发出的短信都是时间的罪证。伴随着《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近乎绝望的歌词,一系列孤寂的画面被连缀成孤寂的人生。除了那个青涩的吻,他们从未同时出现在画面里。他们在各自的只有一个人的场景中寻找对方,然而找到的只是破灭。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像两列疾驰的列车,它们在某处相遇,然后擦肩而过。这是一个比安德烈•莫洛亚的穹顶比喻更具现代性与现代节奏的类比。迫入窗棂的樱花瓣是绝无仅有的超然于时间的存在物,它把男女主角带向街道与回忆。他们几乎要在铁道路口重逢了。然而时隔多年的回眸一瞥却被飞逝的列车无情阻隔了。在这里,列车被寓言化了,是随意拾得的象征物和喻体,它的所指连接着被异化的人生与时间——当初男主角藉以去和女主角见面的列车,如今却阻隔着两个人。列车这一寓言符号因此如人生与时间般讽刺且残酷。而对此,我们除了接受并隐忍而笑,别无选择。
以上只是笔者对《秒速五厘米》的管窥锥指而已。然而对于这部作品,也许管窥锥指就已经足够了。因为《秒速五厘米》本身,即是将个人视点的管椎置于浩瀚时间的产物,并由此昭示了人生的双向度。我们的人生,恰恰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与摧毁。生活在构建某些东西的同时,也必然在摧毁某些东西。这一生命过程如此盲目,以至于被摧毁之物竟然比被创造之物更珍贵。我愿意把这类悲剧成为凋零。也许繁英散尽才能结得果实,只是谁又情愿承受如此残酷的代价呢?只是谁又能拒绝时间把死亡加冕、让所有珍贵凋零呢?只是希望之花凋零后结成的果实,为什么却名曰“绝望”?
《秒速5cm》,御宅族新海诚的话题之作,自第一部《樱花抄》先行放送以来,已撩动无数人的心弦。一尘不染的画面,精心雕琢的细节,极具透明感的光线……无以复加的形式之美,教人怎样赞叹都不过分。这部作品里的青春气息亦令人心折。那一份温存在心底的纯情,对仍怀着浪漫情思的人而言是心为之沉醉的梦想;对已失去渴望的人而言,它是青春年华的倒影(原谅我酸一下)。
情节其实没什么情节,斫去枝蔓,若干片断就像记忆尘海里的几个尖顶。如果它们曾在你心里引起回响,那是因为你也曾在某一季,满怀夏天般的情热恋上一个人,或是在内心的冰原踽踽独行,思念一个人。
我喜欢《樱花抄》里的时间感,如贵树雪夜乘车的那一段,反复靠站、开门、关门、起动,外界的冷漠与己身的焦虑对比参差。独自等待,独自跋涉,宛转跌荡的过程里,亦有独份的悲欣待人细尝。
我也喜欢《宇航员》里夏天的风与海,还有小鹿一样的女孩。那些“差一点就……”的爱情,总是惹人一再回首。
最终话《秒速5cm》,少年长大成人,内心却并未成熟。一个人被囚禁在往事里,周围的世界并不理会,于是寂寞的更寂寞,漠然的依然无动于衷。
这是一个独语的故事。尽管世界那么美好,青春那么丰盛,故事里的主人公却只愿意和自己说话。“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对于一直活在昨天的孩子而言,从他内心的房间走出来,就是最漫长的距离。
趁新鲜听了一晚上《秒速5cm》的原声,琴声如流水,那些剧中的情绪则如落花般缓缓漂来。说起来主题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歌词其实比影片本身沉重呢。
“……
无论何时 都在四处寻觅着你的身影
交错的路口 缥缈的梦境
虽然明知你不可能在那里
奇迹若能唤醒 我想立刻向你展现
崭新的清晨 从今以后的我
还有曾经说不出口的‘我喜欢你’
夏日的回忆在脑中盘旋
霎时消失的悸动
……”
【题外话】雅虎日本上有一个《秒速5cm》风景之旅的专题,可以看到网友所摄剧中场景的现实照片。对比之下,便知画中世界干净美好的太不像话。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83.html
总是看着身后比你更远的地方。不知不觉那就成了我们的距离。可即使我只看着你,你也变成那些距离我越来越远的事。
每一帧都细到能截下做桌面TAT
我们的感情像一盘凉菜。
不明白新海诚的作品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国漫高在哪儿。
我被这骨子里无病呻吟的小清新故事雷了个外焦里嫩,不过回首当年,我也无病呻吟过,青春不就那么回事儿么
一个城市又怎样,遇到了又如何,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哀乐,何不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就是新海诚带来的心灵之旅,带来的我们灵魂身处的某种感动。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青涩而又真挚的感情,它甚至远远的比缠绵悱恻的爱情珍贵,那是人间最为纯真的爱,不需要任何基础和依靠的爱,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恒的爱,因为它本身就是永远。
听到一个13岁小男人温情脉脉又脆弱又煎熬的内心读白还真把我恶心到了……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一幕,你穿过铁道线,火车车厢一节节闪过。我知道你回了头,我也是。可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一次回眸又怎样?我们的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总有些事情你不愿再提。
(樱花树下接吻的)「那一瞬间,我仿佛知道了永远、心灵以及灵魂的所在,仿佛将十三年间的一切都分享给了对方。这之后的下一瞬,是无比的悲伤。因为明里的温暖,她的灵魂,我不知该如何珍藏,带向何方。」第一话无比喜爱,那一夜刻骨铭心的等待,现在不会有了。二三话减分。
画面这个美啊
额,这个确实可以帧帧截图当桌面。又是无法当面说爱你,新海诚童年一定在此类事件上受过打击。以至于反复重复这一话题。
让我最触动的是第二话的那位女生,至始至终都未说出自己的心迹,可以在冲浪上不断突破自己,在感情上却无能为力,小心翼翼地,徒增悲伤。
画面是真的美不胜收,那种不知怎么就错过了的心情也真的是能够了解,抬头遥望天空时也会不由想起这部动画,只是,并不想过这样惘然若失的青春啊。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wMjg5NTY=.html
少年时代的五秒心事,顶过成年的五个春秋。
日本人名就是难记。。我第一遍看还以为讲了三个故事。。。后来干脆从头又看一遍,,,
他还是适合短片。这画面已经好到及至了吧……
人生中那些无可救药的美丽哀愁与残酷现实
青春就是放弃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