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不止一个地方看见过不少人反复讨论这样两个话题:1攻壳是不是男性向?素子有没有卖肉?2攻壳适不适合女生看?看攻壳的女生很少吧?看攻壳的女生要么是拉拉要么很男性化吧?
……我的感想见本文标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攻壳机动队》漫画原作就是货真价实的男性向18N没错,士郎正宗就好这口,素子经常和女朋友们搞虚拟3P,恋爱时间最长的男朋友也就谈了七个月,用不着扯什么【没觉得拿色情来卖弄。。素子的身体是不带色情的,而是带有某种“神性”“完美”的意味。】和什么【选用女性做GIS主角,觉得作者看中的是女性思维的柔软性,以及女性身份对人类新生命形态探讨的平台意义,硬派科幻作里面的女性角色也有中和的作用】——男性向漫画的主角是个身材火爆个性奔放的美女很正常(你没见过只说明你漫画看少了),不然你难道想看每一话都是巴特卖肉啊?
对于这件事,你如果不知道或者不接受(嗯,我毫不怀疑有很多人甚至不能接受“素子性格很奔放”),那也不证明你高尚或者牛逼,只证明你对这个系列了解不足,换句话说,无知。无知不是错,卖弄无知就有点难看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它简直太好笑了。
纵观从SAC到SSS的神山版攻壳全系列,男性角色的人设美型度比漫画版提升了一个档,声优也都是大冢明夫、山寺宏一、大川透、小山力也等等老资格的大牌,而主角团队(公安九课)的构成是一群男人+一个女人(那群马尾娘机器人当然不算女人……)+塔奇克玛,再加上两季TV版的对手角色不是美少年就是美青年——
总而言之,整部片子各种型男一应俱全,居家好男人托古萨、闷骚忠犬斋藤、万年官配骑士巴特、花花公子不良中年帕兹、热血正义美少年葵(笑脸男)和悲情美青年革命家久世应有尽有,还附赠各种要么无比闷骚要么煽得要死的狗血桥段,另外还有帅老头荒卷老爹(如果不介意他的秃头和身高),出场不多但非常醒目的弱气美型生化人普罗特(人称【翻版精灵王子】……),以及萌翻全世界周边出一堆的超人气吉祥物塔奇克玛……另外我还要严肃地指出,监督神山健治长得不错而且很萌很羞涩!!!
没错这就是个女性向(好吧,母猩猩向,因为素子外号母猩猩)后宫啊姑娘们!!!除了后宫还可以搅基啊!!!——默认的官配是巴特和托古萨,和泉八云(没错就是画钢炼同人很出名的那个和泉八云哦)出过石川X斋藤和帕兹X斋藤的18N同人本,另外石川大叔X万年打杂普罗特似乎也算主流CP……
……你还要问这片子适不适合女生看?
最后总结一下吧,我放着正事不搞闲扯上面这一堆就是想说,攻壳是内涵片没错,无论漫画版剧场版还是TV版,但有内涵不意味着就不娱乐,或者换个角度说,不代表喜欢它的你就应该无视、抹消它的娱乐性来证明其内涵,或者再说白一点吧,借用cosmic_gray同学的一句话:
“人家攻壳可火了,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东西,不是自以为牛叉的人用来往自己脸上贴光的东西~”
对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现在的人太多追求“小资”“中产”,是生有浪漫主义的心还是什么呢?
朋友昨天在和我吐槽他看了很烂的电影,只因为想看电影,而不是看电影。真可悲
麦田的守望者
对于个体的定义,在那样可以换脑的世界观之下,已经很难界定什么是“我”本体了,赋之予外部记忆,是界定的方法,也是给自己的规则
关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存活,每个人因为独特的经历和思想得以有ghost,在网络海洋的同化中可以保持个性吗【后素子回答了这个问题
死亡真的在那个电子的不生无死的时代是难得又高贵的,人的出生的喜悦因为死亡的悲伤来得更加欢愉
坚信
“我”的自我意识的存在
'
最后我觉得 为什么这部作品被封为神作 也许是因为 现在已经鲜有动画将思考问题放到这样的深度了 作者将自己作为如图一样的思考,将自己的思想结果,斗争都以这样的形式放进动画之中。这不是跨时代,而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引起共鸣,人类的智慧的高度。所以即使放在十几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感叹。这部动漫是要严肃动漫,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让人身心愉快的单纯的动漫。作者引导大家思考,再引发大家不同层次上的共鸣,这才是好的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志。
以上。
「引子」
攻壳一直在试图模糊人与机器的界限。
重刷攻壳,突然发现,攻壳最喜欢描写的就是人与机械之间的微妙的情感。渴望变成机械的人与发展出个性与情感的塔奇克马,他们构成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交缠的矛盾体,迫使观者去不断地重新审视“生命”的定义。
- 全身义体化的人绝大部分身体都是钢铁,为什么不能称之为机器?
- 基于优秀的人工智能算法不断迭代发展的AI已经具备与人自然地互动的能力,为什么仍然不能称之为一个生命体?
正如每一项跨时代的发明都会起到革新社会观念的作用一样,攻壳所提出的泛生命化的世界观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想或者哲学构想,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基于科技发展人类将不得不面对的dilemma。
「设定」
我们来看看攻壳的设定,同样是针对大脑的控制,区别于赤裸裸呈现反乌托邦情境的《心理测量者》——政府用摄像头监视社会人的犯罪指数这种充满1984老大哥味道的设定,攻壳表现的是一些基于现实科技的富有前瞻性的构想:
出于人类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对增强自己耐力、爆发力、记忆力、高效计算力的渴求,人类不断地钻研用机械代替肢体、用嵌合蛋白质的生物处理器代替大脑的技术。2029年时,
1. 义体化的全面推进,全身义体化的出现
2. 电子脑连接的全社会普及,用于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即时的信息检索、高速便捷的人际交流
3. 电子脑毒品
4. 电子脑硬化症
5. 性交演变为脑交
6. 研制出用于处理电子脑疾病的疫苗
7. 电子病毒的空前发展,视觉信息极易被劫持
「责问」
1. 当医学的发展使得全身的躯干、内脏乃至大脑的替换都成为可能时,当我全身都被替换了的时候,新的我还是生命吗?
2. 当生物计算高效处理器的实现带来的机器智能化使得机器与人的交流充分接近人类时,机器是否享有和人类一样被尊重的权利呢?
3. DNA对于人类来说难道不也是一段被设计来自我存储的程序吗?
4. 究竟是什么,让一块机械义体有了意识(ghost)?
「生命观」
正如最初始的生命也是由无生命的物质在充满随机性的化学反应中产生的一样,攻壳认为潜藏在庞大的网络之下,无生命的数据集合也能在某一个角落悄然孕育发生,形成自己的意识,游走在整个网络之中。
随机性与错误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要素,当代优秀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经能将错误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入参与到AI自我发展的迭代环节中。攻壳认为,这种从错误中更新自我的程序很有可能便是机器产生意识的突破口。
事实上,攻壳希望表达的是一种泛生命化的哲学观。生命具有不同的形式,什么都有可能具有意识我们以为无生命的物质也许只是生存在只有自身能够理解的世界里。
「值得商榷的意识的自主性」
传统观点下生命之所以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缘故在于,生命拥有“意识”,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然而攻壳向这种人类意识的自主性提出了挑战。攻壳SAC中借笑脸男影响无数热血高涨的人类参与到“模仿犯罪”的例子指出,作为群体的人类,存在着大量非自主的无意识的行为。类似与当代评论家对“群氓”与媒介控制思想的担忧,攻壳认为人类意识极其容易因为政治家、民族英雄等等个人偶像的操纵而失控。
「外储记忆设备与视觉拦截者带来的困境」
如果对于生命而言,独一无二的记忆代表了独一无二的个体。那么,剥离了记忆的人如何确保自己的身份是真实而不是架空的呢呢?视觉信息被劫持的人如何保证自己眼前的是现实而不是虚幻的二进制信息呢?
“对不起,我偷了你的眼睛”,这句攻壳里充满调侃意味的一句话,其实暗含了对人类笃信自己具有自主生命意识的嘲讽——你怎么知道自己真正地控制生活呢?
「PS」
攻壳SAC在主线剧情上以日本现实社会中的四大犯罪事件为载体,包括涉及企业恐吓和模范犯的格力高森永事件、具有犯人崇拜特质的三亿元事件、医商官相互勾结的药害艾滋事件和被厚生省药事审议会离奇判定为药用无效的丸山疫苗事件,借此营造了一种极其精致真实动画叙事风格,并在不断抛出的哲学对话中,让观者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按摩。=w=
真的是超级喜欢这些充满哲思的设定呢www。去年年末热播的《黑镜》S03E04、《西部世界》都牵涉到了一些有趣的哲学话题,前者是“记忆外储”、后者是高度智能化的人型机器人,这些都带来的诸如记忆的传承是否就是生命的延续、机器是否具有生命权、什么是“我”什么是“生命”等等关于哲学基本命题的讨论。特别开心的是一直当成动作剧情片来看的《神盾局特工》最近几集也开始朝这一个方向发展,当人类沉浸在用超大规模程式构建的虚拟世界里面时,感知是否就是现实这个有趣的唯心主义辩题便又登上了台面。
最后,与其他的科幻片常常将剧情演变为爱情、正邪对立、英雄主义等等主题所不同的是,攻壳着重于表现机器生命体的自省——面对复杂无比的未来的困惑与对合理的自我定位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因此,机器生命体在攻壳里面并不承担着敌对人类的任务,而更像是一个哲学概念。他迫使人类去分析机器生成ghost的可能、去重新思考生命的定义、去接受机器意识的存在。
攻壳描摹的,正是这种哲学困境。
这样的番完全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强大的世界观
那些神作,多是想象力、世界观、音乐都无与伦比的,也多是不友好,不易亲近的,能让人刷新认识和否定自我的快感无法比拟。
ep1还好,后面。。可能年龄大了,TV版这种慢节奏浅度装逼适应不了了
25话的塔奇克马TAT
素子!!巴特!!!
攻壳和所有我看过的五星动画不同 我是坚持每天一集看完的 并不是一下子好几集的感觉 因为每一集都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
神啊,我们是何等的无力。
太太太棒了 摒弃装B和炫技 一心一意把故事讲好才是正道啊 跟剧场版里大家都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一脸苦相不一样 SAC众人的面貌都鲜活很多 陀古萨吉祥物 欺负了他会遭⑨课全体队员群殴 课长亦不能惹 不然玩死你 以及千万不要踩素子姐姐脑袋 塔奇克马...哭 制药公司实在太招仇恨了 又被推去做boss
【A+】带着极高的期待观看,没想到收获的惊喜比我想的多得多,不得不感叹一下这超前的制作水准。相比押井守的两部阴冷黑暗的剧场版,这部TV版不仅有平起平坐的主题内涵,还更加的商业化。为什么是”商业化“呢?因为攻壳TV版通过极其优秀的人物塑造,快节奏的剧情推进和一流的动作场面成功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另一方面,这些商业化的目的,无一不是为了更好的传递攻壳系列的哲学思想,那些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探讨、政治集团的斗争、科技的进化对人的反噬、还有全剧中心”ghost“,全都被完美融入了剧情中。但即使这样,它也绝不是一部让人轻松的番,无论是主线还是支线,其涉及的内容都令我感叹自我的渺小。从此番里能学习很多东西,而你要看懂它也要学习很多。真的看不懂也没关系,也许几十年后就懂了,因为那时我们已经活在攻壳的世界里。
八周目,每周目都来重标。整个脚本团队既有多样性,各人间又协作到位。涉及领域之多而广,探讨程度深且透。单拎出攻壳的世界观构建,真实感的营造,合理性的坚持以及情节的精彩程度,都是独树一帜的。更毋论与以上环环相扣的内核。TV补全了剧场版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上的空缺,笑面男事件是连接现实与虚构的故事新编(根据真实事件改编),SAC则是贯穿过去未来的理论总结,观众能从中梳理出清晰的专业理论脉络。编剧里可是真的有东京大学媒介环境学的高材生的。有时想想攻壳系列作为一套漫改动画,没有任何一部是遵循原作的,SAC其实比剧场版改的更多,两季的主线完全是脚本团队原创的内容。但无论剧场版还是SAC系列,每一次的魔改与原创,全部都维持住了完全不输于,甚至更胜原作的高度。这在漫改动画领域里何其神奇,又何其幸运。
【9.0】代表了Production IG最强战力,TV动画中绝对的顶尖制作,真正的超级大片。和剧场版完全是不同的基调,押井守的攻壳是哲学的攻壳,讨论存在主义;神山健治的攻壳是政治的攻壳,描写社会与人 ,其中又涉及经济、文化、道德伦理到探讨,是真正严肃的硬科幻。让人不爽的地方首先画风很浪,作画监督小老弟你怎么回事,然后碎碎念的地方还是有点多,和押井守一个毛病,除此基本上也是把TV动画能达到的效果在各方面都快点满的作品。
考虑到作品制作的年代,水准还不错啦,但我总禁不住拿它与Bebop相比 - 的确还是有差距的。作品背负了太多的哲学、科学方面的企图心,拍得太”紧“,功利性/目的性太突出,在人物和氛围的塑造上输了一筹。而窃以为这种软性的东西在动画长篇里才是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想得太多,感动太少
先锋的理论内涵,庞杂优美的设定,阴谋论的情节,不死的精神,永远的素子。Matrix的祖宗。
动漫TV 界少有的精品,尤其是紧凑的节奏
花了一下午和半个夜时间将笑面男的第一季动画补完,小时看这个完全是冲着素子御姐的那对豪乳而去,现在则是菅野洋子的音乐和作品所表现的世界观,仅次于我心中tv动画NO.1《星际牛仔》,突然发现原来我是喜欢硬派科幻青年漫的啊……
有一定哲学高度,蛮好蛮实在的作品,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讲故事上,没有太多的煽情
当之无愧的跨时代神作,几无短板的高逼格兼顾实力卖萌的优秀典范,现在人类生活各方面都已经被无线网络和云同步移动终端完全渗透的时代再重温此作感触更加深刻。不考虑该特殊职业的高风险九课这样理想的同事关系真让人向往。四年后重温更觉得巴特真萌啊…塔奇科玛有了ghost怎么看都是因为他给的偏爱
9,百科全书式的SF动画,涵盖的内容包括政治、科技、道德、人伦、犯罪、意识形态,内涵丰富到爆了
现在才看懂。网络取代电视的媒介霸权后进一步消灭人的个体性,亚文化极速繁衍让我们变成模仿者却无从得知原型,无论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暗示还是吉加维尔托夫的寓言,都印证了人受媒介制造的拟像控制。如何从单一系统获得自己,素子给出的方法是好奇心,亦或是思考,我思故我在,ghost应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