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西游记时曾觉得唐三藏迂腐,虽知道那是小说里的人物。但除此之外,我对此人的印象便寥寥无几了。
看过梁先生对《大唐西域记》以及其背后故事的讲解,我开始为玄奘法师感到了悲凉之情。他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天才,为了佛法的“空”和“有”的“真相”不辞劳苦远行印度,期间经历各种艰辛险难,也在那烂陀寺光彩夺人。最终带回了《瑜伽师地论》以及其余经书。
玄奘回到中土后开始执手译经,试图改造中文,一心想将书中印度语的思维与含义精确表达出来,将佛法传给天下人。可惜,天下人无法明白其中晦涩难懂直言究竟为何义,更不懂玄奘法师此番呕心沥血背后的意图。舍弃佛学真理的探索,浮于表面的“南无阿弥陀佛 ”更像是一种类象征主义的东西吧。
玄奘穷尽一生的求索,大概随着其寂寞的执念飘散在西凉的一抹黄土中。
《文学改良:中国的历史从此分成两截》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前后历时5年,终将中国历史分成两截(文言文/白话文)。为何白话文会成为种趋势?首先,他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其次,现代国家动员的需要(部队动员)。为何要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胡适给出了三个理由: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白话文;(佛经译文)②世界通例,中国也不例外;(但丁-神曲-意大利文、马丁路德-圣经-德语)③更清晰得表达出写作者感情和思想。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的时候只有26岁,放在现在就是90后,当时他满脑子想的是要在中国掀起一场革命,果然他也做到了。道长吃卤煮的时候,隔桌的冯先生一席话十分耐人寻味,“现在的年轻人得有点信仰,得有点韵味。”身为90后,觉着脸上火辣辣,心中惭愧之感犹如涌泉不断地往上冒。我不禁的问自己同为90后的我都在做些什么呢?身在和平年代,我们丢失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它是该丢的,但有些东西确实丢不得的,冯先生说得很对年轻人得有信仰,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能丢的。 茨威格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做一个有信仰有使命感的人,这个“人”才有意义。
主持人: 梁文道
简介:《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作为一档读书节目,从日到夜,不一样的“街头”,邀你共读中西方经典书籍,以梁文道的视野及关怀,体察一本书的多个面向, 致力于为广大网友读者提供一份有深度、个性化的精神食粮。
20180118 <文学改良刍议>中国的历史从此分成两截
近百年前,在西方科学精神的影响下,一群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立志改革中国文学的青年开眼看世界。胡适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敬请收看本期节目。
20180125 <狂人日记>我们全都吃过人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那么道长是如何解读这部小说的呢?敬请收看精彩节目。
20180201 <我与地坛>世界就在这个角落里
史铁生从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那么通过读这篇文章,道长会抒发哪些对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呢?敬请收看精彩节目。
20180208 <科学怪人>两百年前的人造人
《科学怪人》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那么19岁的玛丽·雪莱是怎样创造出这样一本带有恐怖的、悬疑的,带有科幻色彩情节的经典名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节目。
20180301 <丝绸之路新史>消失在沙漠中的国际城市
丝绸之路是一条传说在中古时期横穿欧亚大陆中心的商路,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是对这个话题最可读和最可信赖的历史描述。这本书前所未有地生动展现了在中亚绿洲间行走的商人与驮兽,他们运载着商品、思想、艺术、音乐和宗教,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道长对这本书的解读。
20180308 <大唐西域记>被人遗忘的唐三藏
《大唐西域记》是地理史籍,书中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那么道长是如何解读这部著作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节目。
20180315 <敦煌变文选注>唐朝的人怎么看图说故事
早在五十年前,邓振铎先生就曾说过: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的中国文书裹,最重要的要算《敦煌变文选注》了。那么这项发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唐朝的人怎么看图说故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道长怎么说。
20180322 <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逆行的马可·波罗
西方人大多知道马可·波罗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故事,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也有自己版本的马可·波罗。两位维吾尔血统的僧人拉班·扫马和拉班·马克曾从元大都出发,毅然踏上朝圣耶路撒冷的漫长旅途。有趣的是,他们的经历被写进了一本叙利亚语的传记中,很久之后才再次为公众所逐渐了解。朝圣故事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宗教与政治背景?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0180329 <古都>定义了一座城市的小说
京都,这座日本的千年古城在川端康成笔下几乎展现了它所有的风貌。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川端康成的书迷拿着《古都》,一本京都这座城市的文学明信片一一寻索书中人走过的路线。透过从春到冬,时节变迁的细节渲染,川端康成如何营造京都这座城市的氛围与美感?日本传统美学又将赋予大文豪对物哀怎样的纤细感受力?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20180405 金阁寺:该死的极致之美
金阁寺位于京都市西北角,本名鹿苑寺,因寺内有贡奉佛身舍利的金阁,所以又称金阁寺。它是全日本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寺中这座有名的金阁,三层楼的建筑上面铺满了纯金打造的金箔,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座金阁已经不是当年那座金阁了,原来的金阁早在1950年被一场大火焚毁,那么这场火是意外吗?焚毁金阁的又是谁呢?敬请期待。
20180412 <罗生门·竹林中>繁华千年的废墟
京都平安京在初建时,其整体规划高度仿照了隋唐长安城,保留了相当程度的盛唐时代长安与洛阳的风貌。然而,古时贯穿南北主干道朱雀大街的北大门,如今的罗城门遗址却成为了散落在时光中被遗忘的角落。就让我们随着日本文豪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一起来了解这个城门背后的沧桑历史吧。
20180419 坂本龙马:发明日本的男人
日本京都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跟过去的日本完全不同,就在一百五十年前,以京都这座城市为背景,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亚洲的大事,那就是明治维新。坂本龙马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维新志士,他也是近代日本的缔造者,出身平凡的坂本龙马如何改变日本历史?节目中为您讲述。
先把短评贴一下。
半年前尝试看了一下,安静祥和,没有有趣的故事、没有激烈的火花,有的只是娓娓道来,完全看不进,弃之。 这两天忽然想到这个节目,再次尝试,一模一样的节目,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小时候不爱吃香菇,长大后有一天忽然爱吃了且持续喜欢。 这大概率就是一种缘分,时间不到不必强求,在合适的时间接受即可,无需抗拒。
道长所宣扬的独立思考及反思精神每每听到都会有一种哇!哇!哇!的感觉。
好想下载保存下来啊,总觉得以后会看不到了,是我想太多吗?
佛学太过庞杂,我没真正读过什么佛经,只寥寥的看过几本佛学的科普书,类如《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思辨的禅趣》、《佛学是真的》,以及一些杂文碎字的只言片语,每当我读到关于佛的,我都会把对佛的理解进行核实更新,于是我心里大概有了一个我理解的佛法。
真正觉悟了的佛会做什么?会不吃不喝打坐至圆寂,因为一切皆空,就连吃饭的动念也是虚妄的。
那为什么入了佛门的人要修行?因为刚入佛门,你只是粗浅的理解佛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渗透入你的骨髓,所以你虽然表面上明白诸行无常,面对美女你还是会心有荡漾。所以要修行,修行就是逐渐深入理解佛学,真正觉悟,也就真的从心底无动念了。
为什么玄奘那么执着?因为他深入学习佛的过程中,自己还有一堆困惑没能理解,却没有经书可读了,所以要去取经。
玄奘的困惑到底是什么?是万物皆空与轮回的矛盾。都空了,是什么在轮回呢,我的理解是,是最基本的粒子在聚散轮回。
玄奘取到经之后,是否解答了困惑?我想,他应该是旧困惑没了,却多了更多新困惑。所以他还在修行,他还要回国,他要渡人,而渡人就是修行,他要译经,因为他觉得真正的道理必定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而不是翻译成汉文后就不是真理了。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我也不知道这样理解属于哪宗哪派,总的来说佛学在我看来是一种退守哲学,即生活给了你最最不幸的状态你也还能拿它来指导自己的哲学。老庄也是退守哲学,儒家却是前进哲学,追求好上更好。
此外,出走季表面上是出走了,可读的书反而没有原来黑夜中的天马行空、在思想的世界里畅游的感觉了。
听梁叔叔读书
“现在的年轻人得有点信仰有点韵味对,还是希望能做到这样”
等了一个学期,你们终于回来了!说好的一千零一夜,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是一千零一夜
鲁迅的小说不适合未成年人读,只有经历过很多事 读过很多书 走过很多路 见过很多人 之后,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之后,才能懂得他的好。可惜的是,那些歇斯底里的呐喊,被掩埋在装睡的呼噜声里了。
希望理想国越来越有钱 装更远的逼
终于等到道长了,激动的想哭
道长的出现简直是每年小屏幕上最大的指望!
不是节目有多厉害,当然是很厉害了,是国内同类型的没有。
出走,去北京,去西域,去伦敦,去京都。
专治失眠的《一千零一夜》终于回归了。就看他像布道的传教士又像呓语的梦游患者,在巷弄,天桥,地铁上、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袭素衣一本书,在夜幕下喧嚣的人间烟火气里,娓娓道来。
希望出走季能来成都读一读李劼人,巴金。
出走季评价偏高了,个人感觉不如以前,评分高可能因为这种节目太少了
已经第三季了,还记得当年道长说的那一句,我们会一直读下去,直到海枯石烂……
等待了半年,新一季《一千零一夜》终于播出了。2018年是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101周年,是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前两期节目就从这两位80、90后大师讲起,面对这几年火起来的“女德班”和一些反智媒体,再读胡适、鲁迅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一季的想法真是吊炸天了!比前两季都出色,一个文化节目,做到第三季竟还能更上层楼,不禁让人觉得看理想整个团队都牛逼闪闪,闪闪发光。
你是大千世界众生万象中的一粒尘埃,你掠过消失的身影深受我辈敬仰。
非常喜欢/钟意《一千零一夜·出走季》的北京篇和敦煌篇;京都篇就稍作了解也是和中国有关的呢…梁文道,人如其名,(梁)姓知识分子有(文)化有品味地娓娓(道)来…京都篇
【2018.115】
模式更新,以百年前新文化运动两位先驱开头,振聋发聩,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回顾胡适、鲁迅们了。非常喜欢每期节目后面的花絮部分,添了几分烟火气。
继续挑着看哈哈,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