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看 结果没看几期就因为有事中断了之后就搁置了 最近在准备国考省考 麻麻就一直在催我去学习借鉴一下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仪容仪态 于是我又重新捡了起来 不得不说 果然都是有过主持经验的老手 我第一期听完小撒念要求之后脑子里只有“嗡——” 越看越佩服能够一直留下的人 而且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 从切入点来看 角度要新颖,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要用平等的视角去发现差异化的东西 从内容上讲 内容讲述的深度不在于拔得多高,而在于砸得多实,信息量要充足 学会抓更要学会放 所表达的意向要有现实照应 要注意首尾呼应,结尾点名主题 从形式上看 讲述时要体现出自信、自如、自然、流利的状态 还有一些小技巧 要注意时间把控,体现交流感、引发共鸣、注重细节,拉进距离 要和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经历相结合才有可能打动人 最后一点也用来自勉 这一职业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而是要带着信仰去践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p.s. 最开心的莫过于两组里最喜欢的两位选手最后都是金奖!哈哈哈!
对比现在各种综艺,不得不说,央妈的综艺质量太好了。最喜欢邹韵和李七月了。
喜欢邹韵,是因为她能力真的很强,而且在抓话题关键词的时候很准,很喜欢她的“变与不变”,说话很有逻辑思维,表达很流畅,一下子就把话题的关键抓住,满分作文的典范。
喜欢李七月,一个是因为她的声音很好听,另一个是对她实地采访的短片触动到了,回访曹师傅,不仅是她成长的见证,也是中国这么多年发展的见证,特别有情调。
1.邹韵蔡紫还有第三期的啥星辰(新闻组最后一个男生)真的超棒,给他们打满分!邹韵小姐姐讲得文艺又深刻,不愧是第一个上97的,蔡紫小姐姐太好看了,笑得也好看,想嫁,讲得也生动有趣,不愧是目前分数最高的,最后一个小哥哥不愧是95后,想法和我一模一样,太新颖了!最后表白敬一丹姐姐,第二期打分全程在线迷惑太可爱了。唯一不是很舒服的就是打分机制,大佬们的打分有时候真的和我的不一样,可能这就是普通人吧。
2.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众评分第一次过97是因为邹韵(或许蔡紫?),第一次过98也是因为邹韵。有评论说其他选手都不敢看邹韵的分数,因为太高了。从第一次上场就知道邹韵和蔡紫与其他选手不一样,太稳了,太优秀了,一个是跑遍世界做新闻的新闻主持人,一个是读万卷书热爱图书馆的文艺主持人,虽然我心中对两个人的评价也分高下,比如能力邹韵更佳,容貌蔡紫更胜一筹,但是不重要了,是神仙啊。
节目或许有缺陷,评分或许有时不尽如人意,但是有两个神仙在我就能看很久很久,特别是邹韵给我带来的袁老的独特视角采访,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大仁,什么叫大家,什么叫大气,什么叫国士无双,什么叫大国风范,他一出场我就哭了。
-Why do you want to promote hybrid rice in Africa?
-For the welfare of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s one of my lifelong wishes.
还有决赛开始邹韵的辩论评述,说的我心服口服。小撒说,新闻人该有的气,除了运气底气,还有服气。不只是我,弹幕评论全员都对这个姐姐佩服得五体投地,服气,真的,神仙和优秀如果可以变为人,或许就是邹韵的样子。98.312,你是第一。
感谢节目给我带来的感动,特别是邹韵姐姐,每次表现我都超爱。希望以后的节目以后的主持人场合能更多地看见两个姐姐,希望她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越努力越走运,希望我也可以。
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希望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主持人大赛的名声大噪,但当时我并没有抽出时间观看。我当时还是在学习或者在发呆,认为综艺节目除了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这类的综艺清流才值得我花时间,选秀之类的节目能有什么好看的?但这一看不要紧,可谓一眼误我心。节奏紧凑,干净利落,完全满足了我对能言善辩的人的想象,西塞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虽然文艺类的比赛有点拉低我的期望,但新闻类的比赛毫不夸张的讲,每一个选手都是专业能力一流,逻辑思考和应变能力都让人瞠目结舌,不愧为神仙打架。另外值得一看的是康辉老师,董卿老师和宝藏小撒的表现。康大大和董卿女神的点评简直是神来之笔,高屋建瓴就是这样吧,没有他们的点评,恐怕我都看不懂选手之间的精彩比拼。而小撒简直是全能型的主持人,亦庄亦谐完全hold了场面,在主持人大赛里当主持果然非凡! 主持人大赛为什么这么吸引我?我想跟我想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饱学之士的少年梦想有关。我也曾梦想能像曹子建一样七步成诗,就像大赛里选手们即兴解说,题目放出来不到半分钟,三分钟流畅的,富有逻辑的,有格局的新闻解说张口就来。但我为什么现在放弃了呢?我其实每每看到论述题或者作文题目,我的脑子是一片混沌,七零八碎的拼不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流利尚不能保证,更何谈富有逻辑,而有格局更是痴人说梦。对一个事情的评判我也大多从旧有的观点或者第一反应来做第一次评判。我之所以木讷而沉稳,是因为我的灵魂没有光芒。做一个有意见,有逻辑的人对我来说似乎真的很难。这也许是我为什么没有一些创新性的点子,没有敢闯敢拼的勇气的原因。但我真的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新闻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和我做一个工科生的要求有相合的地方。我的脚力就是需要我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磨练好的专业能力和相当的实践经验,我的眼力就是发现专业问题、看出发展趋势的眼力,我的脑力就是解决专业问题的角度和能力,我的笔力就是写出流畅的、简洁的、优美的、鲁棒性好的代码。 最重要的是主持人大赛也激励了我继续向着更优秀的自己前进。人的力量从哪里来?我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人的力量从自己的内心中来,而要激发这种力量不仅需要自己的不断鞭策,也需要别人的鼓舞和激励。我没有因为主持人大赛的选手过于优秀而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充满奋斗向前的力量。
央视主持人大赛总决赛前两天刚刚结束,微博上热搜一个接一个,夸赞声此起彼伏。 在全国60强中,我最喜欢的文艺类选手蔡紫、新闻类选手邹韵,最后分别获得了两个比赛类别的金奖。 今天心血来潮,带着对她们的喜爱,我又重温了这两位金奖获得者——蔡紫和邹韵一路以来的参赛历程。 回顾之后,我发现蔡紫除了“走出去”实战类之外的每一场比赛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赏,而邹韵更是在每一场比赛上都是处于分数的顶端。 在惊叹她们的才华横溢和过硬的实力之余,更加触动我的,是她们在最后“我是主持人”命题主持中的讲述。 蔡紫在最后的比赛时间里说到:“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是十二年前,那个时候我是大三的一名学生。”她形容那次比赛就像是一次考试,也没有呈现一份完美的答卷。 十二年后,她再次站上主持人大赛的舞台,自信、从容、优雅、大方,岁月的痕迹没有显现在她的外貌上,而是刻在她的心里以及肉眼不可见的气质里。 在这十二年里,她主持过很多有名或不有名的节目,曾在云端之上放弃荣誉去到平凡的社会潮流里去历练,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其实,这些人生经历,何尝不是苦涩与甘甜、快乐和痛苦并存呢? 在很多传统女性当中,结了婚或者生了孩子就回归家庭,抛却了曾经的甘之如饴的梦想。很幸运,蔡紫不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样子:精神独立、财富自由、人格独立。 而涉世未深的我,或许还无法体会到蔡紫为家庭和事业双重平衡所做的努力之大,也无法想象曾经稚嫩的她,遭受过多少生活的磨练和梦想道路上的荆棘。
邹韵有一句话很触动我。 她说:“我的底气可能来自于在过去的九年里我的报道是我一条一条跑出来,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编出来,一场一场直播完成出来的。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希望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其实这句话用在蔡紫的身上也没有任何过誉。 她们的成功用一个词概括,就像网友们说的:实至名归。 一个在遭受打击后用了12年的时间去打磨和沉淀自我,在赛场上犹如王者归来。一个用了9年的时间去耕耘和成全自己,完成了从记者到好记者再到主持人的转变。 在台上,她们都只能在有限的时间讲述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但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真真是对蔡紫和邹韵最好的写照。 每一秒的吐字发音,每一分的句子串联,每一段的逻辑缜密,每一期的打动人心,每一场的舞台展现,都是她们为这12年、9年的漫长时光交出最好的答卷。 今年23岁的我,学着新闻与传播专业,曾经深爱着、现在深藏着的主持梦,似乎在潜意识里慢慢发芽生长。愿将来的我也能用10多年的时间去磨练和沉淀,实现那个小小的我就已经渴望的梦想。
综艺节目足够好看,在现在,最高的评价莫过于四个字: “神仙打架”。 字面意思,一群神仙打群架,实力卓越,赛事紧张,难分伯仲。 那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神仙打架”呢? 作为优秀示范,必出精品的央视爸爸,是时候出手了——
主演:撒贝宁 首播:2019-10-26(中国大陆) 集数:11 单集片长:90
豆瓣评分9.2,这是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电视大赛。
许多陪伴你成长、如今仍活跃在电视上的主持人们,都出自于33年前开启的这场大赛之中。 1988年,第一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举办。 80、90后最熟悉的鞠萍姐姐、《正大综艺》主持人程前、春晚主持人张泽群,就是在那一年拿到了主持人金奖的殊荣。
在主持人大赛中最有名的,还是当属“芳心纵火犯”撒贝宁。 当年24岁的撒贝宁,是北大法律系学生,还没能脱口而出“北大还行”这样的段子。 但当年的小撒,不仅拿下了四项比赛中的全场第一,即兴环节有四个评委给出满分,而且还拿下了2000年主持人大赛的冠军。 时隔19年,出口成段子的撒贝宁回到了这个他梦想开始的舞台,担任本次2019年比赛的主持人。
台下坐着的评委,都是撒贝宁的央视同僚们。 点评嘉宾,央视新闻中心主持人康辉,以及央视综艺频道制作人、主持人董卿。
专业评审,从《新闻联播》、财经频道、国际频道再到法制频道,敬一丹、鲁健、朱迅、刘欣、高博,以及北大、中传各大高校新闻、播音专业院长教授、央视新闻总监、主任等悉数坐镇。
这阵容,绝对是主持人届的“顶级豪华卡司”。 参与比赛的选手,有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出身,有的是出自人民日报,有的来自地方电视台; 还有的依然是在校大学生、甚至是与主持人专业毫不相干的“码农”。
各行各业,从零开始,同台竞技。 所有参加比赛的主持人们被分为两类,一是新闻类,二是文艺类。 在第一轮中,每个人都有3分钟的自我展示,以及90秒的即兴选题发挥环节。 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选题,结合专业评委以及场外大众评委的打分,每个门类排名前三的选手晋级,剩下的选手淘汰。
赛制简单粗暴,也紧张残酷。 区别于其他的选秀节目,想要准确形容《央视主持人大赛,唯有一个词最佳—— 「实在」。 没有特效,没有撕逼,没有剧情,更没有恶魔剪辑。 选手的背景资料,没有任何场外VCR,全靠画面上一行完全可以被忽略的小字,以及本人三分钟个人展示中的寥寥几句。
一上场便是迅速比赛,到点结束,评委简要点评,一击即中。 一个半小时的比赛,完成了12位选手的展示,节奏快到你不敢相信。 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看到如此“实实在在”在比赛的节目了。
而现场的评委们,也十分的“实在”。 参与比赛的选手们,其中不乏主持过春晚的、与评委合作报道过的人。 对于曾经的同事,评委们在给出分数的时候,讲究的不仅是公平,还有“避嫌”。 在今年春晚担任井冈山分会场主持人的尹颂,作为第一位文艺类选手亮相。 负责进行春晚分会场主持人选拔的央视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临春,毫不吝啬对尹颂的喜爱和称赞。
在最后评分中,更是给出了高达99的分数。 但这样的分数,实际上是会以“去掉一个最高分”作为处理,这也顺理成章地规避了公平比赛中最忌讳的“情感分”。
表达欣赏,但也绝对遵循比赛规则。 按部就班,没有废话,恪守规则,着实感人。 但对于一个专业大赛而言,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正是比赛的关键—— 选手。 看多了“菜鸡互啄”的选秀节目,我敢说,这才是真正的“神仙打架”。 新闻类一号选手,姚轶滨。 一上台,话不多说,节目《新闻有故事》正式开始。
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是一位有过许多高光时刻的外科医生。 而许多人所不知道的,在外科医生的心里,埋藏着一个40年前的遗憾。 在医生刚开始参与工作时,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由于气管异物被送进医院抢救,但她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女孩的爷爷含着眼泪对一家人说,“隔壁还有手术,谁也不许哭出声来”,一家人便静静地围在一起痛哭。
时过40年,这一幕,医生永远不会忘记。 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是一位电台主持人。 2013年,四川芦山发生七级强烈地震,作为电台主持人的主人公时刻都在准备着为灾区提供有效救助新闻播报。 而就在直播前一刻,原本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却变成了没有生命踪迹。 主持人开始沮丧了起来,他给医生打了一通电话。 医生告诉他——
一个医生,有时治愈,常常帮助,但更多的是对病人的一种陪伴。 你的工作,就是用声音去陪伴,只要你的声音在,仍然有一份力量在,那就有一份希望会一直在。
听到这里,或许你我都会有些疑惑—— 这不是个人展示吗?难道展示的就是讲故事的功力吗?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耳鼻喉医生,他叫姚平;另一位就是正在讲述故事的选手本人。
作为医生的父亲帮助了很多家庭的幸福,而新闻则是他与世界沟通、帮助世界的方式。 最后三秒,“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完美掐点,画下句号。 三分钟的展示大都准备充分,每一秒都卡得精准实属职业素养。 那到了90秒即兴发挥,便是生死时速一般的考验。 没有时间让你思考,题目一出,立马组织情绪和逻辑,张口的那一刻开始播报。 姚轶滨选择的题目:“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故事。
撒贝宁读完题目,三、二、一,开始—— 欢迎您收看今天的《新闻关键词》,今天这条新闻我们选出的关键词是“见证”。 在姚轶滨的这条新闻中,他迅速的以“关键词”作为引入,分别将苏明娟两个不同时期的照片向观众展示介绍。
由此,将新闻主旨引导至“希望工程”,也就是教育资源的不断下沉,国家发展的不断进步。
而作为时代的见证人,我们一步步地见证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即将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紧扣主题,分毫不差。
极其高速的反应及信息汇总处理,是主持人必备职业素养之一。 连康辉都称赞道,“你给后面上场的选手带来了压力。”
唯一美中不足的,仅有语言、语气强调上,仍然稍有欠缺。
董卿一个眼神,足以点破其中的问题。
而另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实力选手,同样出自新闻类,邹韵。 首先让人记住的,是她名字的谐音——“走运”。 这,同样也是她人生的关键词。
10年前,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参加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邹韵,歪打正着“走运”地成为了一名媒体人。 四年的驻外记者生涯中,邹韵时常有机会得到一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她曾以为,这也是因为她的“走运”。
这其实是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份额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
她的梦想,是向国际观众呈现一个平衡客观的中国形象,也“走运”地在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不断成长、彼此护航。
一个看似谐音的关键词,却将邹韵稳健的台风、深刻的新闻经历,以及小小的梦想烘托而出。 三分钟的时间,也收获了敬一丹、董卿、刘欣等各位前辈主持人的点头称赞。
而在90秒即兴发挥中,邹韵抽到了退休老人挂牌“勿需让座”的新闻。 在有限的时间内,邹韵不仅将新闻内容表达完整,同时也通过“让座”这样一件“尊老爱幼”的小事,延伸至老人与年轻人之间“情分”与“本分”的连接。
邹韵也凭借完美的表现,获得了全场新闻类最高分的成绩,成功晋级。
主持人大赛中里的选手们,没有花哨的言语,没有夺人耳目的评论,更没有主观性的“你的梦想是什么”。 做好本分,说好新闻,认真诚恳,实实在在。 这样的比赛,或许没有什么娱乐性,更没有什么话题点,但也回归到了主持人这个职业最基础的修养和内涵。 如果非要给这个节目挑个缺点的话,大概就是文艺类选手中李莎旻子的表现了。 李莎旻子的主持中,情感饱满,代入感强,能够极大地带动观众的情绪。
但这也恰恰是她的问题—— 比起在场其他选手,她的肢体语言过多,言语形容上更像娱乐综艺节目。 但对于她的表现,评委们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董卿称赞她,“很有对象感,节奏感完美。”
最高分98.5、最低分94,平均分96.507,排名文艺类选手第二位。
作为观众的我们并非专业的主持,只能从个人的观点来评判。 或许充满争议,但也请给他们多一些尊重。 主持人的存在,原本就时常被人遗忘。 在综艺里,比起来参加节目的明星嘉宾们,他们永远都只是衬托明星光环的陪衬。 在大型晚会中,比起万人追捧的歌手演员,他们永远只是串场报幕的过场。 话说太多的主持人,被嘲“抢戏”; 话说太少的主持人,却被批不专业。 实际上,主持人的身份,不仅是串场、报幕、衬托、说话而已。
他们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个节目、一个晚会的完整,还有观众、嘉宾所带来的紧急状况的迅速处理。 主持人不仅要有一张巧言善辩的嘴,还一定要有聪明灵活、快速反应的大脑。
我们之所以感叹主持人大赛那90秒的即兴发挥,是因为我们做不到。 而这一切,都是他们专属的独家技能。 尊重每一位主持人的努力和拼尽全力,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和鼓励。 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最踏实、有力的回赠。
*本文作者:阿呆
神仙打架!即兴的真的完全没给题吗?太厉害了!
内容挺好,形式有点太old school了。实在是看不懂湖南台那个妹子的得分。
我有参赛选手一半功力还至于那么怕公考面试吗(虽然我还没面过
的确神仙打架,能力很强。But每个人都像机器上批量生产出来的高质量产品,我不知道是不是新闻从业者要抹掉个人风格,这样批量的神仙看多了实在很无趣。
评委打分脱离人民群众,无法与人民群众感同身受。建议这些大佬都下基层,以响应习大大的号召,评委考虑主持人本身之外的东西太多了,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一集出来,群众打分客观公正且单纯,评委打分耐人寻味。但央视节目的实力仍然是顶级的,节目阵容也是神仙打架,只想这样一档顶尖节目不要有一些操作。我的评判标准很简单,人民群众喜欢的主持人就是好主持人,人民群众也会喜欢口吐芬芳专业过硬才华横溢的主持人,并不是如大佬们所想喜欢闹的浮夸搞笑的。公证处能公正客观事实,公正不了人心。
我很喜欢高嵩、董星辰、刘仲萌和李七月。
第一期是真好看,李莎旻子的手部动作太多了。。
第一期:邹韵第二期:蔡紫这两位我太可了!整体女生水平高于男生,有记者经历的主持人发挥更好,因为她不仅有温度,更有态度,经历丰富,立意也更高,在论述的过程中总会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深度,这就是差别。董卿,康辉的评价真的是很到位,认真听他们的评语还真是一阵见血。
老派有老派的好,自我展示,即兴环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以及公证人员——所有这些传统元素真的是太久没有看到了。如今的选秀总是撕,总是有剧本,观众看的也不过是一场秀,台上荒唐,台下虚无。而央视这样传统的比赛模式,流程的单一化,选手的规范化,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观众,我们是真的需要优秀的主持人,我们是在展现一个行业,我们是真的在选拔人才。而那些参赛选手也都是神仙打架,专业素养和职业认知都是顶尖级别的。踏上这个舞台的选手和那些选秀明星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很清醒,他们展示自我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跃入这个时代,展现出年轻从业者最应该有的样子。
不做评委都不知道央视的主持人们一个个这么厉害,继续粉董卿~~~
全中国最利索的嘴 化身夸夸精
董卿老师太有韵味了!董卿老师和康辉老师说话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酥了。我pick邹韵,张安琪,果欣禹三个姐姐!男士姚轶滨台风不错。
对于龚凡以及李莎旻子不太感冒,尤其李莎旻子三分钟硬生生变成了演讲,哎她俩既然晋级了18强,比较可惜的是苗霖吧,之前看球听过他的解说,习惯真的是很难以改变
邹韵和最后一个小姐姐讲的最好,为什么最后一个小姐姐会被淘汰!能不能复活!我要给她打call!
这脑回路速度 知识储备和口才真是佩服
我觉得很好的节目啊,为什么没有人打分?
我觉得一般,太红太专。主题内容都不太感兴趣。虽然选手都能说会道,台风很好。
神仙打架!但是李莎旻子我不服
基本上都是神仙打架哇,佩服就是李莎旻子讲的像演讲,哪里是主持了????!!!!而且总是看计时器,哪里好?大概是神仙打架中的凡人吧,还是有bj的那种
这个节目不仅展示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而且普及了很多传统文化,比如编钟,比如戏曲,还有当下的实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