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少年团》这档节目放到现在,算是有些过时了。但是它作为我对某位明星转粉的综艺,所以说重刷于我而言太正常了。看了这么多遍,我也想就一些问题提出我的看法。下面我来说说,在我心里,为什么高能少年团第一季更好看,第二季比第一季差在哪里。
其实很多综艺节目以及电视剧什么的出第二部时,许多观众会因为抹不去第一部留下的深刻印象而放弃观看,或者对第二部嗤之以鼻。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对于第二季第二部等等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所以我的言论不会有这方面的偏见。另外,对于一些在两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后期剪辑略混乱这样的,我也不必多言了。
首先,是换人问题。第二季刘昊然由于档期冲突,放弃了高能少年团的录制,换成了杨紫。我知道,刘昊然不参与第二季很是可惜,但是也没办法,不得不换人。但是换成杨紫,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我先声明我不是杨紫的黑粉,对她既不喜欢也不讨厌。须知,第一季的常驻嘉宾是五名男性,按理说第二季即便换人,也最好保持五名男性,才不会引起较大的反差。就好像第一季的某几期,有几位常驻嘉宾比如王大陆等缺席录制,节目组找来了其他男性来代替,观众们也没觉得有多大落差。而杨紫尽管性格爽朗,大大咧咧,能够和身边的多数男性以兄弟相称,但她毕竟是女性,她的加入导致原有的五男组合变为了四男一女,这种感觉一下子就彻底变味了。当然这和我个人的喜好也有关,我是女性,喜欢看男明星,对女明星不感兴趣。
第二,还是出现在杨紫身上,是她的人设问题。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我不是她的黑粉,我说的绝对没有抹黑她的意思,只是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读者们,请问你们难道不觉得,杨紫在这档偏向竞技类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并不好吗?她除了搞笑逗乐调节气氛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观众收看时是否注意到,从第一季开始,她几乎哪一场比赛都输,哪一次游戏都玩不好。幸运的是,她多次与王俊凯组队,他们的团队赢过很多次,但实际上这份胜利胜利往往都是小凯等人的功劳,她顶多就开两个玩笑活跃活跃气氛,除此之外还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吗?说的难听一点,她几乎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也就在攀岩和找金花的时候表现还好点。关于这方面我之所以说是人设问题,是因为杨紫作为演员时,她的演技与实力我是认可的。而作为综艺嘉宾,我相信她其实有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可能是节目组给她定了一个搞笑逗比这样的人设,所以她不得不这么表现。当然孰真孰假谁也说不准,观众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第三,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氛围。第一季中很多时候都弥漫着浓浓的兄弟情与友谊的味道。尤其像王俊凯和张一山俩人那时候多好,一山一口一个“小宝宝”真的好甜。最后一期的时候还安排了制作MV来纪念十二期大家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奔跑吧,骄傲的少年……”这段旋律在我耳边一直在回响,歌词表达出少年人的血气方刚。总之,第一季带给我的感受就是:“这几个人是好朋友,是好兄弟,是亲密的一家人。”而在第二部中,这种温馨的氛围被淡化了不少。最典型的,你们看一山和小凯什么时候再像第一季那样亲密过?有一个原因同时也串联第一个问题,杨紫终究是女性,本来就不可能真的像男性一样与其他男性那么亲近,因此第二季的氛围很难达到第一季的浓度。另一个原因,节目组似乎也在刻意不强调友谊的氛围,在许多期里请了不少新人。说实话前几期多请新人也就罢了,到最后一期了高能少年团原有的常驻嘉宾也没凑齐(王大陆因为档期缺席录制),里面又多了许多新面孔,有好多还是第一次来的。这又怎么可能体现出那种家人的气氛呢?回想第一季的最后一期,嘉宾们制作MV来纪念一起度过的十二课时光,虽然请来了飞行嘉宾奚梦瑶,但是她多次参加这档节目,算是老面孔了,所以请她来不会有太大的陌生感(据说她的路人缘不太好,而我不了解她)。而且最后在礼堂里的嘉宾也只有五位男性,也就是说没有外人来打扰属于他们的时光。这种家一般的氛围,在第二季里,几乎荡然无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广告植入太严重。所有的综艺节目都要有赞助商,广告植入在所难免,但是植入过头以至于分分钟让人出戏,就有些讨厌了。第二季里“畅意”的植入实在太多了,每场游戏回回有它。最过分的是,第一季中激情澎湃拥有奋发向上的美好寓意的口号“无热血,不少年”到第二季居然也给改成了一句冷冰冰的“畅意行,少年燃”。啥意思?少年没有畅意就燃不起来了?我的天哪,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多么神奇的灵丹妙药呢。说实话,如果把畅意当成是某个明星的名字,这不相当于ky吗?最招黑了!
总之,我觉得出第二季不是问题,但是一定要尽量保持与第一季的风格一致,最核心的内容不能变,否则对于已经被第一季埋下情结的观众来说,这第二季就彻彻底底变了味。
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王俊凯
小坏蛋王俊凯上线,一直在捣乱的俊俊 最后也是好有礼貌的王俊凯 王俊凯捣乱蒋梦婕 王俊凯:跳跳跳。 蒋梦婕:你在干嘛,不要老是捣乱。 王俊凯:我跟您说,杨紫找到了,杨紫找到无人机的了,对啊您要不要回去看一下?庆祝一下 蒋梦婕:我要看她们跳舞。 王俊凯:她们自己跳舞自己开心。 蒋梦婕:你叫我怎么看?小凯你这个小坏蛋。 许魏洲对金花说:会跳舞吗? 王俊凯:不会,不会,我不会跳,别问了许魏洲,我不会跳。 许魏洲:我问她们。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少年是什么?1925年,现代诗人朱湘曾在《少年歌》中写道,“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我们是山泉,白云中流下了高岸……我们要永远,热烈同勇敢。”
活泼、纯真、勇敢、无畏,这是近百年前人们对于少年的认知;而现在,面临现代生活的重重压力,少年人的本真中会否依然潜藏着比成年人更勇敢的闪光?
第一季就被观察者誉为综艺中的“红花少年”,由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核心主创人员与厚海文化、北文传媒等联合制作的《高能少年团》,正尝试通过新一季的努力回答以上这些问题。
而就刚刚播毕的两期来看,从“无热血,不少年”到“畅意行,少年燃”,始终彰显中国少年正能量的这档综艺,正以“体验式教育”的主体结构,力图勾勒出璞玉少年的清晰样貌。
特殊职业与极端环境激发少年心性
勇敢,纯真都是最佳武器
《高能少年团》第二季前两期节目,试图激发远离都市压力的少年们的真实状态——在户外气温零下24度、有着冰雪王国之称的满洲里担任消防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金沙江畔的南方艳阳里,面对百丈悬崖和湍急江流,少年们能否完成他们面前的越野挑战?
第一期节目中,少年团来到满洲里体验消防员生活
两种极端环境,若干个与特殊职业相关的考验环节,目标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少年的勇气。而我们看到,不管是王俊凯、董子健、杨紫、张一山、王大陆的常驻MC阵容,还是第二期临时加盟的许魏洲、蒋梦婕与张哲瀚,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昨晚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第二期节目中,最令观众难以忘怀的,大概就是少年团在面对恐高的心理极限和虚脱的体力极限时,依然能够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的场景。
以悬崖为依存的石鼓钻石墙攀岩场净高40余米,岩壁接近垂直,这是一个让董子健看了就腿软,让杨紫一接近就感叹“我真的不行”的勇气试炼场。
陡峭的岩壁曾让杨紫望而生畏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无法突破的难关,让所有人见证了少年的“无限可能”——开赛前,谁都不会预料杨紫能够战胜少年团中体力最好的王大陆,张一山甚至放出狠话,“大陆你要是连杨紫都比不过,我邀请你退团!”
的确,杨紫一开始的攀爬完全不顺利,没有任何经验的她找不到落脚点,当王大陆已经达到2米的关口,她甚至还在教练的帮助下“找感觉”,一度绝望到连说几句“我完全不行哎”。
以为自己不可能,但只要放手一搏就可能贡献惊喜。当找准第一个可以落脚的石头,杨紫开始爆发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小宇宙——2米、4米、6米,被扩音器记录下急促喘气声的她此时只有一个信念,“我不敢,但是我要努力”,最终,她竟然超越与右线陡峭山壁艰难斗争的王大陆,在第一轮攀岩挑战中获得胜利!
杨紫从2米最终攀到7米,惊呆众人
少年们勇敢挑战自我的气质不仅仅集中在杨紫身上——一路披荆斩棘第一个到达12米顶点的王俊凯;吸取王大陆失败经验试了N次终于攻克“6米魔咒”、长时间挂在岩壁上体力透支但仍努力坚持爬上10米高度的张一山;同样向“6米魔咒”发起挑战,最终终于帮助队伍抵达12米高点的张哲瀚,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少年们的“冲劲十足”。
张一山在攻克6米魔咒的过程中表现惊艳
冲劲十足的少年本色,在第一期“消防实战”中同样是一抹亮色:零下24度的满洲里,给少年们两天的时间去体验消防官兵的生活日常,他们能做好吗?
看完全片,我们会发现此前的担忧都是多余——重达16公斤的消防防护服,第一次试穿时张一山就能在1分16秒内完成穿戴;在户外体育场零基础挑战高难度消防科目,自称“跑不过小凯,跳不过一山,身高不及大陆”的董子健一改淡然,表示“还是希望尽自己所能”;两天演练后面对实战中大火肆虐的模拟现场,王俊凯坚持与张一山携手,将重达120斤的模拟伤员搬上担架合力运出……
董子健在消防演练中一改淡然个性,敢拼敢冲
除了勇敢,少年的纯真也始终熠熠生辉。如果说成年人的比拼里只有刀光剑影,那少年人的比拼中却多了惺惺相惜。
王大陆贴心给对手杨紫提出建议
不论是王俊凯与张一山在攀岩出发前的击掌,还是领先到达2米高度却一直等着对手杨紫、更热心给出攀爬建议的王大陆,都让所有观众感受到了这份少年纯真。
“体验式教育”给出成长空间与对当下的珍惜
敢于试错,敢于认错后收获信念感
熟悉第一季《高能少年团》的观众会发现,走到第二季的节目,在样态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用《高能少年团》总制片人赵文竹的话来形容这种变化,是“少年的游戏”升级为了“少年的成长”。
成长,需要环境与氛围的培育。由此,《高能少年团》第二季开启了“体验式教育”的模板。而在中国人心中,大概没有什么地方会比有“淬火炼钢大熔炉”之称的部队,更适合让少年“成长”了。
“少年团”本季的第一站体验,就是深入消防中队
因此,当《高能少年团》新一季开篇选择把五位90后少年“扔进”消防中队淬炼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导演组眼光的老辣。
初入部队,少年们的整体气质与严肃的环境似乎格格不入:他们是“懵”的,也是“嘻嘻哈哈”的。
初入消防中队的少年们对“规则”完全没有概念
第一天的消防中队生活中,他们把“教官”称作“老师”,把“到”回答成“有”;他们会不自觉离开队伍挤成一团,会在教官训话时窃窃私语;他们会在紧急集合时茫然四顾,甚至临走时还不忘抓起一个馒头,也会在被惩罚时回答“没有(准备好)”……
跟老成持重、做事滴水不漏的成年人相比,少年人的世界里似乎总是充斥着一些“错误”,但《高能少年团》告诉所有人,敢于试错,敢于认错,成长空间巨大,就是少年世界区别于成人世界的亮色。
第一次集合暴露了少年团“意识不强”的短板
第一次经历紧急集合,少年们因为意识不强,用了3分45秒方才到达集合现场,面对比普通战士慢了整整3分钟的窘境,面对教官“时间就是生命,火情大于天”的训诫,少年们若有所思,随即发出“我们做的远远不够”的内心诘问,此时,他们对消防官兵,对于争分夺秒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过试错,方能成长。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把自身真正沉浸到体验的职业中去时,少年们开始拼尽全力。零下24度的体育场上,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消防科目,但零基础的他们却坚持从下午练到夜晚。
车操演练需要在35秒钟内把长20米重9公斤的水带一条条全部甩开;翻越板障、双手提水带过独木桥、徒手扛起120斤中的假人……零基础、天气寒冷、水带既沉又冻手,但少年们最终克服了天气带来的不良因素,在短时间内学会了消防基本内容,更完成了初步考核。18岁的王俊凯更是在接力赛中抢先到达终点,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王俊凯成为演练中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
经历试错,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手中那把水枪的意义;看到燃起熊熊大火的模拟现场,方能真正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而在48小时内于艰苦的环境中感受消防官兵的训练日常,更能让少年们读懂何为“信念感”,也让他们懂得,该珍惜平安的当下。
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成长: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一个个败倒在他们勇敢尝试的脚下;面对错误时,勇敢承认不仅不会遭来嗤笑,最终还会成为支撑他们前行的力量。
“红花少年”成长为“青春榜样”
90后少年该拿什么去对抗都市焦虑?
综艺节目中的“红花少年”——去年,《高能少年团》在第一季结束时,曾被业内人士和观众贴上了这样阳光热血的标签。
作为一档五成受众都是青少年群体的综艺节目,走到第二季的《高能少年团》显然要在持续展现少年气象的命题中,为广大青少年观众树立起鲜明的“青春榜样”。
勤奋、努力成为董子健这一季的目标
在这种“榜样”树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少年团成员通过“体验式教育”迸发的勇敢、纯真、敢于试错能给电视机前的青少年带去强大的精神力量之外,多职业角色少年的参与,也意外深化了“畅意行,少年燃”的主命题。
5月2日,在《高能少年团》第二季第一期节目播毕后不久,公安部消防局官博“中国消防”以节目中少年团体验火场救火的视频为载体,为向来有着“最美逆行者”的消防战士群体点赞。
就在那条微博下,网友“可爱的刘十六”说,“感觉这种参与到消防官兵生活的综艺形式真的挺好,我们了解到了以前不了解的人和事,特别有教育意义。”
不了解的人和事,大概是指,以前知道消防战士的工作,但却不知道这份工作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以前知道消防战士厉害,但不知道这么厉害的人,同样也以90后为主体!
仔细看过节目,其实我们会发现,所有参与录制的多职业角色少年,都是与少年团年龄相仿的90后普通人。
第一期“消防实战”的体验中,少年团各自寻找的小伙伴后来被证实为消防战士,他们中有刚刚入伍半年,年龄仅为21岁的苏梓彦、刘昊博;也有25岁,入伍却已经5年的“老兵”刘好、顾福庆等。
这群平均年龄23岁的90后们,正是多次进入火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在满洲里土地上的“最美逆行者”。
消防战士手上的伤疤,让观众和少年团一起深受感动
有观众说,当张一山在掰手腕游戏中无意发现消防战士手臂上的烫伤伤口时,自己的心刹那间就抽紧了,“他们跟我们一样的年轻,但心中却有那么坚定的信念。”
还有第二期“户外越野”中徒步走完长征路的郭步鉴,爱好铁人三项的李颂恩和攀岩达人牛笛,这些90后身上集体展现的珍贵气质,就是年轻人的敢想敢干,勇往直前。
通过两期《高能少年团》的“体验课”,所有观众也能清晰认知到,相比成熟稳重的成年人,年轻人拥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拥有敢于尝试的勇气,拥有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离开消防中队时,“少年团”已收获良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体验式综艺”为主体,以五位90后少年的体验和其他职业少年的个体表现为血肉,《高能少年团》第二季正在由“红花少年”向“青春榜样”冲刺,而这两期的成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也的确拥有了不俗成色。
责编|攻主 排版|厂长 图编|一炸
不想别人否定,自己就要更加努力。 不过就是受伤 何必颓废成这样 一个人上台,然后到一个人失败,我觉得 很正常 如果不想被别人否定,就自己要更加努力。 我没什么可以坚持的,也没什么要放弃的。 徒手抓住一只大飞机 人生需要挑战,年轻没有极限 我总是被否定,可我一直在努力, 我终会拥有自己的舞台! 凭什么别人行 我不行
英语,一直是让中国人头疼的一个难题,各种中式英语往往能让人笑掉大牙。比如,以下这些中国人看了会沉默,外国人看了会流泪的神翻译。
six six six = 六六六
Just you can = 就你能
star farming = 四大发明
you can you up = 你行你上啊
不过呢,我们也不必过于懊恼,毕竟,外国人学汉语时闹的笑话也不少,知乎上一个问题“外国人学汉语有哪些笑话”下的回答,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比如这种词不表意的情况。
又比如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汉语作文。(换位思考,咱写的英语作文在歪果仁眼里也是酱紫的。
再比如这种堪比开脑洞的思考问题的视角,让人无言以对。
就凭中外这种语言障碍以及文化差异,身边有个外国朋友,简直就像是多了一个开心果,每天都有免费的语言笑话可供享用,还可以顺便学学外语,简直是美滋滋。
这不,本周《高能少年团》就邀请了许多外国友人来参与节目录制。
而且这些歪果仁可是不得了,中文那是相当不错。
比如,一口东北话的米兰。
再比如,会说流利四川话甚至还有两首原创四川话饶舌歌曲的菲利普。
菲利普的打开方式也是rio神奇了,他的四川话居然比普通话说得好。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这几个这么腻害的歪果仁,中文可能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了。很显然,他们自己也这么觉得,对自己的中文水平信心十足。
然而,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在面试环节,上一秒要求小凯教她最难的四川话的米兰,下一秒直接石化,天知道小凯说的那一串是啥。
接下来两位外国友人更是败在了小凯的绕口令下,实力诠释一脸懵逼。讲真,这种绕口令难度确实太大了,”老农恼怒闹老农“,前鼻音后鼻音啥的,歪果仁要分清还真是不容易。
(给小凯标准的发音点赞)
所以说嘛,汉语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我们中国人身临其境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完全把握,更别提这些接触尚浅的歪果仁了。欲知自己汉语水平如何,请接受测试。
1、一把把把把住了。
2、想去过过过儿过过的生活。
3、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
让你别别别的别别别的你非得别别的。
哈哈哈,是不是还是有点难度?
别急别急,赶紧去《高能少年团》看看少年和外国友人们的挑战,保准让大家找回自信,笑出猪叫。
在方言传话筒环节,少年团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无力和绝望。
当“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变成了“要干人要跟鸭整整踩踩”,小鉴只想抱抱张一山。
山哥,稳住,千万不要怀疑人生,一次失败没什么的。
或许是“无知者无畏”吧,后面的菲利普大声又自信地说出了这个惨不忍睹和正题跑了十万八千里的答案,要不是小鉴是中国人,恐怕真会觉得他说对了。
杨紫这组也没好到哪去,游戏开始之前信心满满地尬舞,嗨到停不下来。
游戏一开始,听见小伙伴的传话,杨紫那懵逼的表情让人对她的弱小可怜和无助感同身受。
他们不会想到,这都是只是前菜,真正的挑战还多着呢。比如接下来的四口同声环节,四个人同时说出成语中的一个字,少年们要将这这个成语猜出来。这一考耳力,二考成语的积累。
杨紫组虽然出师不利,后面甚至全组趴在了地上(因为答错一次得抬一只脚),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组还是得了4分。
张一山见到这种情况,那叫一个得意——就得这么点分就把自己搞这么狼狈。
结果......他们组都“没腿”了,还一个题也没答对,看来话不能说太早,一个人的战斗不容易呀。幸好在最后一次答题机会时,还是得了一分,不至于抱个鸭蛋走了。
此外,还有一个让大家心很累的环节就是高能朗诵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少年们接力朗读文章,内容为经典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插曲《当》的歌词。
看起来似乎是相当的简单,不就是读读嘛,能难到哪里去?可是,泥萌要清楚一件事,外国朋友们可是连字都认不全呐~
说实话,看到这里,感觉节目组已经很会玩了,居然能想出这么多与汉字有关的游戏项目。仅在宾果大作战环节,除了前面提到的,还包括汉字的演化、手忙脚乱等项目,小鉴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节目中感受一下。
不过,小鉴接下来必须要说的是,一个让张一山被“吓尿”的项目。
在这个环节中,少年们必须爬上高处,用手吊在绳索上,一旦坚持不住了,松手就是高空荡秋千,想想都刺激。
Wuli山哥,本来就怕到不行,还得强撑着睁开眼队友们拼出来的古诗词,心疼他一秒。可惜他一开口就破功,这“一个小黄人”是神马鬼?
也不能怪他,他的两个队友都不知道自己拼的是啥。不过也可以理解,让两个歪果仁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的汉字拼出古诗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深入的了解,就很难成功。
如果说拼古诗词考的是少年团和外国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那么水上短语接龙则对他们的词语积累、汉语语法和词义的了解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
恭喜大家,可以看到类似于前面文章的语言结构了,泥萌感受一下这外国友人被汉语支配的恐惧。
比如汉语“杀手”之一,多音字,简直是歪果仁无法克服的魔障。
再比如声调,这也是歪果仁学习中文时的一大难题,一听声调歪果仁的身份就暴露无遗。
不过,大家也不要灰心,尽管这会大家都被虐得有点惨,但是在这几个项目之后,几个外国友人的汉语文化素养也会有大大的提升。
看完这期节目,不得不说节目组也真是费尽心思了,每一个游戏环节都和汉语有关,充分针对了本期嘉宾的特色。
方言传话筒让嘉宾们感受中国各地方言的魅力,体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
汉字的演变则是让外国友人从根本上了解汉字文化,同时还考验了队员们的体力和相互间的配合与默契。
水上短语接龙、凌空诗词会更是让大家从词语到诗歌来深入检验自己的汉语素养,一边学习一边进步。
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使得节目的游戏环节更加有趣、看点十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种“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话”的大趋势,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好吧,小鉴承认主要是歪果仁说中文真的太逗了,加上少年们又都这么有梗。
不过捏,大家也不要只顾着笑外国友人们,我们中国人学外语那也是笑话不断,在他们眼里我们说“塑料英语”时搞不好也同样搞笑。
刚出国的时候看到很多大厦门口都有 smoke free,我由衷的感叹,外国就是好,抽烟都免费......
一同学去菜场想买母鸡回来炖汤喝,不会说hen,只说要chicken,人家指给他一个大公鸡,他摇摇头,说:I don't want this one,i wanna his wife.
所以说,中外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虽然这次节目邀请的外国友人中文都很不错,杨紫等人的“塑料英语”鲜有用武之地,但是小鉴还是希望“少年团”也能有机会到国外去和当地人交流,那个时候,咱们学了十几年的“塑料英语”就能发挥作用啦。
第二季只get了王大陆和王俊凯的颜。白皮肤的王大陆还是帅的。
不太好看
杨紫性格好好哦 好羡慕她和张一山的感情 真实的羡慕 节目除了嘴炮之外感觉趣味性一般啊
啥消防队体验,真的好尬,比第一季还不如,游戏也好落伍,根本没笑点,没法和跑男比。
杨紫原来是这样的~很豁得出去
三星给杨紫和张一山,支持你们俩,加油
这季确实很无聊,没了刘昊然,杨紫补位很尬啊
除了第一期的剪辑把王俊凯坑的好惨,后面的剪辑还是不错的。看了高能少年团,王俊凯真的是个很好的男孩。
这一季加了杨紫,本来特别开心。但是明明她和那些男生关系都特别好。为什么他们还表现出不想跟她分到一组,想要和别的女生在一起?感觉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和别人处成哥们儿别人就真不拿你当女生了。很不舒服
致敬消防战士,虽然综艺感节目效果搞笑少了些,但是消防这方面真的很有意义。王俊凯唱告白气球也很有感觉。张一山跟杨紫这俩姐弟互怼挺有意思,也是第二季的看点了
还行吧,就是有点脑残了,两星给俊凯哥哥。
刘昊然都不是常驻了这海报是骗人吗…墙头已退 速速撤离
俊凯弟弟如果真的为了这样的节目推了向往2,我真的是……
这个综艺这么糊?第二季真的看不下去了
没有第一季感觉好,杨紫和一山的梗有点牵强的多了,还是喜欢看一群男孩之间的兄弟默契和玩笑,少了刘昊然,缺了理科男生特有的梗...可惜
嗯 冲着王俊凯给五星 但是虽然第一期 可是就感觉到节目组有点打压王俊凯 就说水枪这事 放下的不是他 好信的可以去看看小凯几个应援微博号里po出来的图片 粉丝也没恶意 只是不希望在路人眼里小凯被营造出推卸责任的感觉 不希望被路人设定为他逃避 不承担 而事实上他是背锅却不会说
没有刘昊然不开心☹杨紫真的偶像包袱说扔就扔,这样的女演员真的不多惹。王大陆这一季的外形可以说是很清新了,董子健当爸爸以后就是不一样,很会照顾人和打圆场,虽然还是一样的懒,张一山很会顾及全场,王俊凯很圈粉,如果节目组把节目好好整一整就好了,请那么多流量,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除了王俊凯没人能称少年,节目也不高能,还不如第一季
还是更喜欢原来的柬埔寨天团。浙江剪辑傻逼吧,不好好做节目学芒果极端扭曲事实强行引导,脑袋聪明却不及人家十分一。王俊凯真的是挺努力认真的小孩子。
太尬了……真的,这节目完全不把明星放眼里吧,利用剪辑黑明星投回见,每个嘉宾人设不清不楚,搞不好定位,看了后面一期终于明白杨紫为啥没和张一山在一起了,还有节目玩的游戏是脑残吧!那么高强度的游戏一堆尬的要命的坚持努力,剪辑莫名其妙,后期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