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书

已完结

主演:殷滨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地情书 剧照 NO.1大地情书 剧照 NO.2大地情书 剧照 NO.3大地情书 剧照 NO.4

 剧情介绍

大地情书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以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作为拍摄点,将镜头对准黑土地上十位平凡而伟大的面孔,以四季家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特色生产活动(采冰、冬捕等)、民俗文化(二人转、皮影等)为内容,讲述黑土地上百姓的情感、奋斗、喜怒哀乐,展现东北人在极端环境下对于生活的不屈不挠、以及对生命、对世俗的乐观坚强的精神。新上海滩 黄晓明版热血刑警邯郸起义鸢之恋舒克贝塔 第二季幕后枭雄第一季弗兰克叔叔夜访吸血鬼 第二季时尚之王妖精的美女春2013新罗曼蒂克阿瓦提和阿凡提红十字背后婶子小小小警察空谷兰希望与荣耀点亮欧洲梅格雷的陷阱2016家变第三季入侵隐私胆战心惊花村漂洋过海爱上你80 #039;后光之美少女 Splash Star劳动的果实2024向日葵的爱恋疯狂军院俏护士倾城天下非常目击银行大盗:神级劫案橄榄球星之死混沌行走 (原声版)古巴寻梦致命切割矮人怪2闪电巡逻队看不见的邪恶无脚鸟红楼梦(下)舞会惊魂4:血咒

 长篇影评

 1 ) 大地情书 Blackland and her friends

l 简介

本片以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作为拍摄点,将镜头对准黑土地上十位平凡而伟大的面孔,以四季家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特色生产活动(采冰、冬捕等)、民俗文化(二人转、皮影等)为内容,讲述黑土地上百姓的情感、奋斗、喜怒哀乐,展现东北人在极端环境下对于生活的不屈不挠、以及对生命、对世俗的乐观坚强的精神。以自然为伴,与世界为友,在地域特色中展现文化的传承与匠心,感恩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好馈赠。

纪录片《大地情书》共5集,以每集2个主题故事,讲述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着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通过跑山人范家父子、“鱼把头”老邵、大米模特毕家英、酱人老赵等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感悟生活中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见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l 笔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一、小兴安岭的“跑山人”

每年到了秋季,小兴安岭脚下的村民就要成群结队进山,采集山货。村民骑着摩托车进山,采蘑菇,捅猴头菇,打松塔,采榛子,在当地被称为“跑山”。范立国是当地有名的跑山好手,爬树非常麻溜,他们家祖上好几代人都以采集山珍为生。

相比寻常的山货,范立国这次要寻找的是名为“松塔”的松树果实,我们平常吃的坚果松子,就是从松塔里剥出来的。

松塔生长于松树顶端,由于采摘难度高,生长周期长,所以价格很贵。因此当地人有一句俗语:“树梢是钱串子,树根是坟圈子”。如果你把树梢上的钱串子(松塔)摘下来,就能卖个好价钱,如果你掉下来,就要被抬走了。

踩完之后,给松鼠留足够的食物,也是跑山人心照不宣的规矩。

☼二、冰面上的纤夫

哈尔滨冬季的夜晚,天寒地冻,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30度。松花江上也结结实实的结了几米厚的冰。对于李春武率领的采冰队来说,此时的松花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采冰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饰出了致密均匀、通体透明的冰块。这种优质的巨大冰块,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好的原料。

采冰队员们只能一人身上绑一个绳子,就像俄国画家列宾笔下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样,大家一起合力拉绳子把冰块拖出水面。由于拉冰的过程,很像古代纤夫拉船,所以采冰队员们会被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为“松花江上的纤夫”。

极端的自然条件在考验人的意志的同时,也塑造着东北人坚韧挺拔的个性。寒地黑土之上,他么用自己的奋斗,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平凡幸福。

☼三、生死二人转

在东北地区,海伦的北派二人转的名气,丝毫不亚于赵本山的南派二人转。其中有一个很小的民间业余剧团——荣华地方戏艺术团。

剧团演员王实玲,十年前被检查出颈椎病变,失去了原本的工作。

剧团的台柱子赵晓敏,二人转唱得小有名气,不少观众都是奔着她来看剧团的表演。舞台上她如鱼得水,看起来精气神十足,然而实际上她是一位宫颈癌患者。

经常跟赵晓敏搭档的,是一个叫马三的二人转演员。马三被诊断出肠癌,病情比赵晓敏更严重。

马三对于自己的病情倒是看得很开:“实际上我早就应该死了,现在活了五年,不错了。”“如果身体还能动弹,我宁可唱死在这舞台上。”马三儿每次上台前,都会自己找一个没人的角落,吃上4片止疼药,他习惯嚼碎了咽下去,因为听说这样吸收更快。一旦上了舞台,观众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她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命运捉弄了她们,可她们依然选择坚强。每次上台表演,都是她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二人转能让她们暂时忘记病痛,让生命得以延续。也正是二人转这门传统的艺术,使她们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四、冬季的馈赠

在东北地上,一位80岁的鱼把头老邵在带领渔民们冬捕。冬捕是当地冬季特有的生产活动,上千人从几百公里外的城市赶来,翘首以盼品尝各种口感鲜香的鱼群美味。零下30度的气温,使湖面冰层厚度接近一米,这种严寒环境,让冬捕行动变得更加艰辛且充满未知。

经验丰富的老邵头第一次打了一个“空窝儿”,在深湖中走了7个小时,依旧没能看到鱼群动静。但老邵头绝不轻言放弃,随后一天凌晨四五点就带着渔工们出发,在冰面上徘徊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打捞位置。千米大网再一次被缓缓收起,上万斤的大胖鱼破水而出,让老邵头终于松了一口气,为自己的鱼把头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五、我要当模特

50岁的毕家英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大油门”,因为她嗓门大,有热情,路上碰到谁都能聊起来。她最近的愿望是成为农民丰收节的“米模”,“米模”顾名思义即为代言当地大米的模特,而成为“米模”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得才艺大比拼的第一名。被村里的姐妹们赞为多才多艺的毕家英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名次早早就开始了练习,然而能说会道的她碰到了舞蹈却因为四肢不协调而倍显艰难,因此,她抓紧了一切时间进行舞蹈学习,就连推着车子回家的路上脚上都练习着舞蹈的步骤。

然而生活并不是励志电影,一遍遍的练习并没有使得毕家英的舞蹈水平出现显著的提升,所以毕家英最终选择了以唱歌的方式报名参赛。出乎意料的是在镜头前能说会道的“大油门”在比赛现场却露了怯,忘了词,最终以临场发挥的即兴填词结束了比赛。不出所料,毕家英并没有获得名次,得知结果的她居然没有丝毫的失落,反而还很开心,毕家英面对镜头表达了她最真诚的想法“玩呗,多幸福啊!你看农民丰收了,喜庆的日子多好啊!”比赛的名次在她眼中只是生活的调味料,不论输赢都无法改变生活本身最朴实的幸福与快乐。

☼六、“酱人”老赵

绥化菜市场上,酱人老赵和媳妇正卖着自己家做的大酱。

刚开始做酱的时候,老赵弄了两千斤,但失败了。下酱是个手艺活,就是干到第三年的时候,老赵下50缸还扔了20多缸。老赵夫妻俩闹心啊,妻子眼泪都下来了“这一年的收入没了,家里都指着这大酱了。”

但是老赵毫不犹豫把没下好的酱扔了,老赵自己心里轻松了,就是有点对不起跟着一起起早贪黑的媳妇:“跟我结婚没过什么好日子,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而这头发都白了的俩夫妻,也没咋轰轰烈烈的谈及爱情,就是把下辈子都商量好了而已,“我们俩说过,来世还做夫妻。”

☼七、“宅男”老丁的故事

在东北有句古话“三秋不如一春忙”。东北的春,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在老丁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大多数东北农民的影子——认真、勤劳、朴实。每一年春天都要抢占农时播种水稻,跟老丁一样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自己的这片土地,看着自己的水稻逐渐成长收获或许这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老丁的媳妇说:我觉得应该是我更喜欢他一点,要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这可能是最朴实的情话,也是多年的相互包容。

这是东北的春天,每一个春天都很难但每一个春天都充满着希望。

☼八、老母亲的菜园

老母亲的菜园里一片绿油油。儿子种了大片的有机白菜,丰收的季节去赶集“拉秋菜”。“尽管如今食物不再匮乏,但人们依然留恋这样的生活方式,把一个冬天所需要的瓜果蔬菜,全部拉回家分类窖藏,这样,才算得上是安稳的日子。”白菜屯里腌白菜,粉条屯里漏粉条。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吃顿饺子,就是幸福。“孝心不是等待,而是你就在我眼前。”大姐那一句“不孝顺的人,发不了财”,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但折射出的是中国人朴实的孝道观念。

☼九、“马倌儿”的故事

东北的夏,是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这种感觉你一生都不会忘记。东北男人总给人以粗狂豪放的感觉,但从未展现过细腻温柔的一面。让人记忆最深莫过于一个嫉妒另一个有女朋友,耿直、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我媳妇老说我,你到底还回不回家了?你跟我过还是跟马过?你要我还是要马?”这是老王媳妇对他说的话,这句话中更过的是娇嗔,而不是愤怒。

☼十、我们的皮影戏

望奎皮影戏是黑龙江的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谷宝珍是望奎皮影戏的第四代传承人,为了保证传统的代代相传,即使条件再艰苦也坚持着,甚至强行让女儿关海英接班。而到了关海英,时代发生了巨变,皮影戏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也没有人愿意忍受清苦以传承这门艺术。

但是最终,关海英接过了母亲的衣钵,走上了发扬、传承望奎皮影的坚定道路。

l 短评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大地情书》除去令人激动的广袤,更感人的是在这片孤寂甚至有点儿寒冷的土地上,热气腾腾的活着的、真实的人们。

冒着严冬里最冷酷的严寒和掉入冰窟的危险,深夜清早起来去河面中央的采冰人说“猫冬的时候出来干点儿,多多少少能有收入,比打牌强”;徒手爬上70米树梢采山珍的跑山人一边说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几年我们这边儿总有掉下来摔坏的”,一边又说着“靠着大山,只要你不犯懒,天天出去总能挣到钱,每次卖到钱就高兴”;赵晓敏所在的荣华地方戏剧团里,马三儿肠癌晚期,领队刘婶做过胶质瘤手术,王实玲脊椎病变十年……但这群病人在治疗的间隙,组织了一个业余的二人转剧团,常年免费下乡义演;做大酱的汉子有超出人们对东爷们儿认知的细腻,不仅能把做大酱这个细腻活做到多年好评如一,还能在和妻子相濡以沫三十年后说出“我们约定好了,来世还做夫妻”的温馨话语。

勤劳、质朴是这片东北大地上的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吃饱穿暖,生活幸福。

透过纪录片中的那一组组镜头,展现的是人性之美,在一片东北衰落的声音中,还有很多人选择留住这一片黑土地。他们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其实,常年大部分时间在冰天雪地里的东北人并不容易,只是他们天生乐观。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因为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

 2 ) 了不起的东方美

乡土美

风物美

东方美

——《大地情书》 影像以“看见•东方之美”为主题,借助电影美学,以“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脱贫攻坚”等重大社会关切为切入点,讲述了一段段感人故事,光影之隙自然流露出的风景美、物产美、文化美、人性美、乡土美、城市美、东方美,令人美在心里、爱在细处。

这部充满地域特色影像既是写给中华大地的影像情书,亦是写给这个世界的影像情书,入选“情书”的地域、风物是亟待被国内外深度认识的代表。

 3 ) 感恩

《大地情书》的热播,其不同寻常的立意和传播模式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和思索。它从小人物的角度出发,观照小人物的内心真实感受,通过多种媒介广泛传播,得到观众的喜爱。

电商助农进一步擦亮地域文化品牌 《大地情书》用真实人物故事展示风物美好,借助强大的媒体阵容,深度联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通过优酷、淘宝、阿里鱼等,直接链接当地特色产品,实现农产品售卖,引导文旅消费,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4 ) 对东北人的偏见该停下了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阿飞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金链子,貂皮衣。

是人们对东北的一种身份偏见。

斑驳的废旧厂房,熏黑的烟囱。

是人们对“新”东北的另一种刻板印象。

这两年,东北文艺复兴的口号喊起来。

只因老舅的一首《野狼Disco》炸开了许多人对老东北的回忆。 一波波的回忆潮涌来,那些成长于东北下岗潮的8090后顿时多了无处释放的倾诉欲。 写书,写诗,拍电影,唱歌…… 人们从其中挑出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人——老舅,班宇,老四,给他们冠上了“东北文艺复兴三杰”的称号。

老舅,说唱歌手,代表作《野狼disco》;班宇,作家,代表作《冬泳》;老四,短视频网红,一人分饰多角色演尽东北家长里短小故事。

可无论是怎样形式的感慨。 都无法否认,那些表达都孕着一种无奈妥协。 好似,东北只剩下萧条落败的灰色。 那里没有生机,没有希望,只有回忆,只有落寞。 就当我也认定了东北是铺满了尘一般时。 有些人告诉我,东北还有另一面——

《大地情书》

2020.3.4

>>>冰面纤夫 “我活还得干好,我还不能让人家说我,我这人就是这人。” 李春武看着身后排起长龙的拉车队,手下的劲儿又使了使。 可无论兄弟们怎么使劲儿,冰钩还是滑了,河里的巨冰又被吸了回去。

这采冰的活儿真心不好干。 采冰队队长李春武形容:“好人干不了,赖人不稀干”。 俩字——磨人。

在东北,入了寒九天,那真叫一个冷。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开头就写了一句: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严冬把大地冻裂了。”

天更是灰蒙蒙,混沌沌的,压得人沉默。 李春武和他的兄弟们,一路上也无话闲谈。 每个冬天,他们都踏着冷冬夜色出发,前往呼兰河冰场采冰。 当下,他们的任务是抓紧时间从河里取冰,好为城市冰雪节供应原材料。 那天,他们要取500块冰。

零下三十度的天,温度极低。 一伙人刚撬开的冰缝,不到一分钟,就立马冻上了。 开冰缝就磨了很久,眼看任务要完不成,李春武有点急了。 “来,上大锤,快点快点。” 入三九的天,一帮汉子一锤一锤凿着一米多厚的冰面。 个个背上出了汗,眼上挂了霜,哈气让胡子上结起了冰溜儿。

打开了冰面,下一步就要分冰了。 为了取出冰块,他们必须要站在浮冰上切分冰块。 采冰人战战兢兢地站在浮冰上开凿。 每一下都要提防自己滑入冰窟。

分完了冰,最难的活儿来了。 为了安全考虑,大型起重设备都无法在冰面工作,拉冰上岸只能完全依靠人力。 可每块冰体都重达700公斤以上。 水的吸附力太大,采冰人实际承载的力又不止700公斤。 再加上在冰窟周围工作,冰水湿了他们的脚,稍一用力就容易打滑。 一次次失败,一遍遍从头开始。 寒气瘆人的冰面上,东北汉子们身上腾起了热气。

采完了冰,李春武拿着把尺开始仔仔细细地量冰,一厘也不敢差。 少了,兄弟们的钱也就少了。 采冰的活儿算下来,哥几个一个月平均能挣5000块钱。 不多,但也还好。

入夜,李春武一伙人去了五彩冰城。 看看自己从冰河里拖出来的冰块,雕成了楼、塔、坛…… 五彩霓灯照在他们脸上,每个人都藏不住的开心。 这城市的风光一景他们曾参与过。 “力没白出,累没白遭。” 李春武开心地对着镜头比起了“V”。

晚了,兄弟几人喝起了小酒,吃起了小菜。 一帮人开起了些四六不着的玩笑,乐呵呵一片的暖。 摸摸口袋里的工资,看看身旁的人,有兄弟陪,有家人念。 挺好,挺知足。 甭管挣多挣少,对得起自己,踏实。 说着说着,李春武等人脸上的红晕又深了……

>>>台上笑匠 有两种声音割裂着东北。 一种,是盘旋在车间厂房里的苏联老调。 一种,是乡野村舍里热闹吵嚷的二人转。 东北人都爱听二人转。 台上胡琴一拉,手绢一甩,脆腔一开,十里八乡的都要跑过来捧个场。

“南有赵本山,北有赵晓波。” 人人都知赵本山的二人转厉害,少有人知,绥化赵晓波的二人转也毫不逊色。 如今,绥化的一个业余二人转艺术团,也挺火。

团长刘叔没那嗓子,也记不住词,但就是爱听二人转。 退休后,成天转悠到广场听曲,也不白听,给人家买个水,拎个包。 这事到了刘婶那不愿意了。 虽然刘叔没那风流心,但刘婶也不想让人说闲话。 于是,他们自费办了一个民间艺术团。 将一个小仓库改装成舞台,搭起了台子,他们让大家伙一起来唱。

老两口不会唱,平日里就敲敲板,打打下手。 这团长也就是个虚名,挂着好看。 观众也不认你是不是团长,他们只认一个人——赵晓敏。

赵晓敏是团里出了名的角儿,台上生龙活虎,唱词一句句往人心坎里说。 来听戏前,人人都先要问一句:“赵晓敏来了吗?”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戏才听的踏实。

只是,人人见得台上赵晓敏的风光,少有人见她台下的苦楚。 赵晓敏得了癌。 宫颈癌。

每隔一周她都要坐大巴车去医院做化疗放疗。 她前脚走,团员们后脚就哭。 舍不得,不放心。

除了赵晓敏,其他团员也挺苦。 马三,原名马喜臣,台上活蹦乱跳,贼闹人,团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马三邪。 叫久了,便略了邪字,马三马三的叫开。

马三上台表演前,总要嚼两片止痛药。 嚼碎了吃,他说这样吸收快。 肠癌晚期的马三,一边吃药一边唱戏,唱了好几年。 “其实我早就该死了,活五年了,不错了。” 马三没有怨,笑嘻嘻的。

脊椎病变的王实玲也挺苦。 生了这个病,不能正常工作,稍不注意就容易瘫痪。 可日子总要过下去。 王实玲夏天去工地开大吊车,冬天就去开出租车。 除此之外,还养过牛,磨过豆腐…… 男人能做她就能做,没有她不能做的。

小剧团里,每个人身上好似都藏着伤。 可他们不说,没人知道。 雷打不动的天天来唱戏,从不在台上挂出一丝的苦相。 他们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病。 大家都乐乐呵呵来听戏的,卖那个惨做什么。 人活一辈子,被那些难压着整日愁眉苦脸有用吗? 没用。 倒不如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小剧团里,拉弦的大爷83了,仍颤颤巍巍地来伴奏。 刘婶做过胶质瘤手术,还割了左肾,身体不好,照样搭台子张罗事。 每个人都挂着张笑脸,仿佛那些病啊、灾啊从来就不存在过。 就像赵晓敏说的: 自己要开开心心的,如果有可能的话,能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这多好。

>>>芸芸众生 《大地情书》统共5集,一集不过30多分钟。 150分钟里,10个人的故事匆匆而过。 他们中,有希望自己女儿继承即将失传的“望奎皮影”的老母亲; 有一辈子玩鱼玩网的邵把头; 有几十年来坚持纯手工古法制作土豆粉的阿姨…… 他们都是普通人。 寒天黑土养育出来的普通人。

也不可否认,10个故事里,有的故事还是过于空了。 人物让步于故事,反而让人物和故事间的关系散了。 故事变得呆板,人物变得刻意。 没那味儿了。

不过,即便瑕疵明显,也无法掩盖纪录片带出的朴实质感。 不同于过于苦闷的伤痕记忆,它发掘出了东北的一种新。 一种尘土里生出绿芽的新。

现在的人回忆起东北,不免是灰蒙蒙的一片。 毕竟工厂时代的故事早已刻在了每个东北人的骨血里。 1945年,东北工业产值占了全国的85%。 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艘万吨巨轮……新中国的“第一”基本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1956年,长春一汽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汽车图源:网络

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号子喊的震天响。 震的人激动,也震的人发慌。 “三十多年,闹着玩呢啊。” 纪录片《铁西区》里,工人喃喃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迷茫。 一个时代轰然消亡,几百万人茫然无措地站在黑土地上。 导演王兵说:“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付出了一切,他们最终失败了。”

工厂、车间、澡堂、工人房…… 冬日白雪覆上去,肃杀的诗意就冒出来了。 黑土为底,白雪作衬。 世界本不是黑白分明,却不知为何,在东北是那么明显。

一切辉煌都被时间洗得皱皱巴巴,模糊不清。 《少年巴比伦》里,路小路忆起从前: “这种青春既不残酷也不威风,它完全可以被忽略掉,完全不需要存在。”

我们都沉浸在伤逝里太久,或主动或被动地为东北镌刻上灰色的符号。 却不知,东北人早已活出来了。 或许,得益于开阔地势,东北人心大,开得看。 在看似认命的生活哲学里,总带着些旁人难以想象的坚韧。

九一八沦陷,下岗潮…… 东北人经历了太多,也明白了不少。 过去的事伤人伤心,只能主动遗忘。 像马三一样,他们把苦嚼碎了咽下去,才能把日子过下去。 生活被他们过成了彩的,过舒坦了、踏实了、开心了,这一辈子也就值了。

纪录片上线后,节目组给赵晓敏发了条信息。 赵晓敏回了句:“好好的,马三走了一年多了。” 大家一直不敢猜测的归期终究还是来了。 “宁可唱死在台上。” 一句戏言,竟成了真。 马三做到了。 我们记住了。

文/阿飞

 5 ) 人情味烟火气电影质感成就《大地情书》

《大地情书》的启示:我们爱东北,就是爱这股子人情味和烟火气! 说起东北,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讲得尽这块黑土地上的风景与美好。《大地情书》全方位地展现出了东北人民的真实生存现状和生活态度,在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的同时豆瓣也达到了8.9分。这部备受热捧的纪录片,为广大网友讲述这片黑土地上别具东方之美的乡土故事和人文景观。 东北偏北:5岁的小堂弟说:削他! 我老家在东北,但是却在华北出生,华北长大。我爸爸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进了关,但是他一直跟我说家乡是个好地方,说好他又说不出什么好,甚至偶尔带着爷爷奶奶开车回老家都得开导航,他几乎不认识那边任何一条街。 我跟着回了一次老家也觉得那是个好地方。从此年年期待跟着他们回老家。第一次回去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爷爷和二爷三爷聊得正开心。二爷家的哥哥悄悄凑过来,问我要不要跟他出去玩,他给我掏鸟蛋玩。 后来每次回去,我都是像小公主一样的存在。本身就是远道来的客人,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族里女孩子很少,我爸爸这一辈只有三爷家有一个小姑姑,到我这辈就只有两个女孩子了。哥哥弟弟们宠我宠得紧,会带我出去吃好吃的烧烤,会逗我玩。大人们也宠我宠得紧,有次和堂弟一起扒蒜,家里大人就会说堂弟,你怎么让你姐扒蒜呢。 东北人真的很敞亮,也很热情,一句老乡胜过千言万语。东北人也几乎不会重男轻女,尤其是像我家这样女孩子少的家庭,小姑娘简直是宝贝中的宝贝。 东北男人真的很有意思,在外面我爸总是说,“我一瞪眼她(我妈)动都不敢动”,可是我觉得明明是我妈一瞪眼我爸都不敢动啊。后来经我观察,叔叔伯伯家也都是这样,喝了几杯酒恨不得东北都是他们的,媳妇儿一出现,就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了。 东北好吃的也真的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每次一起开车去老家都要在中途住一晚上,我们一般会住在沈阳,晚上跟着爸妈出去找吃的真的不要太开心。我爸告诉我,东北治安很好的,晚上我自己在外面他都不会很担心。 后来我去北京读了大学,正好也有一个堂哥在北京读研。他坐了很远的地铁来找我玩,跟我说被欺负了就告诉他。 要知道东北有个特别骄傲的打架的理由,哪怕进了局子也绝对不是黑历史那种,那就是“他欺负我姐/我妹”。 小堂弟两岁的时候,他妈妈就指着我问他,要是有人欺负你姐姐你怎么办。 小堂弟奶声奶气地说,削他! 虽然没有在东北生活过多久,但是我一直是以东北人自称的。东北话普通话随时切换毫无压力。最喜欢的菜也是东北菜。我总觉得这口音和口味就像基因里带的一样,仿佛永远改不掉了。 我想,东北真的是一个你去过就会很喜欢的地方吧。 东北的亲戚关系很奇怪。虽然大家都很热情,第一次见面的亲戚只要喊过一次就好像特别熟一样。但是真的不会一直麻烦你。 我有个堂哥在我家这边不远上学。他爸爸和我爸说照应点。也就是第一次去学校帮忙送过去,生病了带着去看病而已。我妈一开始还担心老家人会不会一直很麻烦。但是到后来就变成了一到过节我妈就问我哥有没有安排要不要来家里吃饭。堂哥毕业的时候我妈都特别舍不得。 还有就是东北人为什么会能分辨出对方是东北哪的啊……我觉得除了大连半岛以外,东北话明明一样的。结果我就被长春的基友指出,说我老家是辽宁的…… 爱东北:爱你爱得深沉! 我还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没空管我,东北阿姨就把我带到他家去吃饭,就在阿姨家里,我第一次吃到啥才是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手撕白菜,配上切的野性的猪肉,刚端上桌子的白菜呼呼地冒着热气,上面还放着几个肉丸子。阿姨就像是你亲妈一样麻利地给你盛饭。我那会觉得自己太幸福了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菜。多年挑食的我头一次吃了三碗米饭。吓坏了阿姨。后来阿姨搬走了,我又吃过许多猪肉炖粉条,可是都没有阿姨给我做的好吃到鼻涕冒泡的猪肉炖粉条。 后来又遇到一个东北阿姨,是我妈多年前的徒弟,来我家小住几天,因为吃不惯我爸妈的蜜汁手艺,阿姨开始变魔术了,几块钱一包的酸菜、酱黄瓜,买点猪肉腌一腌,她也不用我们帮忙,就像电视里的东北老娘们一样,盘着腿坐着,一手擀皮,嘴上哼歌,猪肉酸菜饺子就摆满了。然后阿姨在的几天,爸妈买菜,阿姨做饭。我迟吃到了传说中的铁锅炖鱼,电饭锅炖鸡…… 真的,我无比的佩服东北人们的创造力,同样的条件下做出无数花样。就感觉经他们手做出来的菜,扫地僧一般,其貌不扬,功力深厚。爸妈的东北朋友们几乎塑造了我对东北无限的憧憬,没去过东北的我对东北的印象就是好吃的饭菜,热心的阿姨,好看的小姐姐,在我不到三十年人生里始终如一,从未改变,wdnmd真就人均会做饭啊。 后来,东北就变了,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身不在东北,但我觉得东北大抵就是所有人心中那个破败不堪的家。外面的人疯狂的攻击在外只身一人的你,嘲讽你家里穷,嘲讽你土,嘲讽的你开始怀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你打电话回家,和你爸妈哭诉自己的遭遇,哭诉自己的心有不甘,这时你就听见,电话那头那个略有年迈但是依旧有精神的声音:儿子,炉子上坐着炖粉条子,觉得累了,就回来住几天吧。 那时,你明白了,什么都没变,家还是家,就在那里。这个家虽然破,虽然你吵着要出去,再也不想回来了,但有一天真的遍体鳞伤的时候,你知道还有一个地方的锅里,有你最喜欢吃的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仗义令人难以置信。东北女人独立,能干,热情。东北人实在到极致,但令人敬佩。东北男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我们爱东北,就是爱这股子人情味。 正如纪录片《大地情书》开篇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6 ) 城市形象宣传很成功------------

今天午饭在公司吃,同事从家带了一盒米饭挖了几勺给我让尝尝,说是东北绥化大米,看似不错,我一遍吃一遍听她介绍,说是看来《大地情书》买的这个大米,故事还没介绍完,米饭已经吃完了,确实不错[色] 我要说的是: 在她的推荐下,上周六我也看了一下这个片子(还没全部看完),大概是介绍东北绥化市的人文故事,人家这个宣传片不简单,有故事、有情感、有实物作为支撑,而且是以纪录片形式拍的,让人信服,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通常的城市宣传给人花哨感、空洞感,尤其是“叫卖式”口号更让人厌烦。 还有: 谁没有家乡?谁的家乡没有美丽风景、特色产品?谁的家乡没有光辉灿烂的一面?那怎样介绍给全社会?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大家都那么浮躁,娱乐至死,过眼云烟的文化节目太多,所以我觉得宣传城市,不要和那些浮躁节目同流合污,以纪录片形势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纪录片客观、厚重、易长时间流传,而且老少皆宜。

 短评

和我妈去树林里溜蘑菇时 被踩出来的路也是窄亮湿滑的 若在松树下捡到松塔 总会选几个品相最好的放在兜里拿回家摆在窗台里 帮工从大棚里检出稻苗 我爸用扁担挑运到水田里 记忆力的稻埂也和视频里的那样又危又窄 同一时间只能允许一人通过 我家菜园子有口酱缸 捣酱要先翻开大铁皮洗衣盆和红布 酱杵子一边捣 黄色大酱不断向上翻涌 要瓢出来的黑沫子杂质都会聚集在缸边 用铝勺子撇出来随手洒在地上 地上又多一道酱黄色的线 我的整个童年都依附在这片黑土上 热爱黑土地的人 也会被黑土热爱

6分钟前
  • 羊驼半只
  • 力荐

作为一个东北人,很多内容都非常熟悉。真好。

7分钟前
  • 不忘
  • 力荐

谁能知道,我看个纪录片看的一顿哭。回不去东北,最想念的东北

10分钟前
  • glow
  • 力荐

东北人太能唠了

14分钟前
  • 老太太抹口红
  • 还行

片花挺好看的啊,看了第一集,脚本很膈应,有风味人间那味儿

19分钟前
  • cnniuge
  • 还行

看预告片我就想哭了,但是正片内容没那么好,只有前两集质量还算过关。脚本语言有的地方过于生硬,有刻意营造悬念之嫌。着眼小人物是很好,但采访不够深入,拍着拍着主题就失焦了。多好的素材用成这样了呢,急得我抓耳挠腮摸不到头脑。

23分钟前
  • 艾大荀
  • 还行

在公众号眼中衰落的东北,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太多的片段让我们感动。村口的母亲,安静度日,仔细回味此生的点点滴滴。 在老人心里,子女就是她种了一辈的庄稼地,时常牵挂,彼此熟悉; 在儿女心里,不管活到哪个年岁,回到老屋,都还能叫一声老妈,有人答应着你。正是这些人间真情,如同一束束光,穿透我们曾经的寒凉。 但愿人间从此繁花似锦,扶摇直上,在平凡的日子里,无论飞的多高,走的多远,未曾忘记的始终是故乡,是土地,是真情,所有的幸福、快乐、豁达、坚强,化作四季流云,一片风光,终身伴随在这黑土地,和她朋友们的身旁

28分钟前
  • 老韩
  • 力荐

小范围采风,选取了当地(绥化市)不具有普遍性但极具独特性的生活方式。前两集感动中夹杂着辛酸,劳动力多么廉价可想而知;最后皮影戏表演家们对着空无一人的剧场谢幕真的控制不住,现在打着字想起这个镜头还是泪目。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大的共性是感情充沛却又理智豁达,片中明明大部分都是质朴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却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深刻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表现出对黑土地、对自然的敬畏,对自己所从事行业、对身边所有人的热爱,逃离东北的“小镇做题家”本人对此无比惭愧,(((m-__-)m“做题家”这个梗没有小半年是过不去了。地区经济的衰落主要源自于在各行各业市场化的今天,东北的支柱产业仍旧遵照计划经济下的政府定价,别的不说,单只要开放粮食价格你看东北还穷不穷。

32分钟前
  • Yakamoz
  • 力荐

拍得非常美,景美,人也美。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很真实、可爱、动人,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非典型的黑龙江人——这和很多人眼中的东北人或许有许多出入,因为黑龙江挺特殊的,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典型”。即便是一个东北人,可能对这些人的生活也缺乏一定的了解。从影片的角度而言,它是完美的。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这更像是一首赞歌,一个绥化市的宣传片。至于二人转、皮影戏,其实离很多人的生活非常远。

36分钟前
  • 飞年
  • 力荐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去尊重。

37分钟前
  • 衣商
  • 推荐

东北,黑龙江,绥化。采蜜的人,取冰的人,制酱的人,做粉的人,种地的人,收菜的人,驯马的人,唱戏的人,他们游曳在这蓝天白云之下,踟蹰在黑土白水之上。看到他们,你就永远不会对那片土地失去期待。

38分钟前
  • Leon
  • 推荐

徒手攀70米采松塔收集人间美味;零下30°无畏严寒的“纤夫”采冰人;生死无常,唯有二人转剧团里的人间真情欢乐常在(马三貌似真的走了?);忍饥挨饿坚守,松花江冰面网鱼...讲述黑土地上百姓的情感、奋斗、喜怒。“平凡生活颇不易,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兴亡百姓苦,中国人活着真不容易。

3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终于有一部拍摄东北的土地和人民的纪录片了。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生产劳动,东北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却总遭到刻板印象的伤害。希望这部片子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希望人们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东北

41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比想象好。笑着的马三简直太催泪了。特别是在影评里看到他真的走了,泪目== 里面的每个人面貌作为一个喜欢赵本山的南方人也觉得亲切。黑土地上有生命的馈赠,也有磨难的洗礼,永恒翻腾着人民的的喜悦和哀伤啊~粗糙又朴实的浪漫。

45分钟前
  • 阿菇菇
  • 推荐

在坚韧而活泼的东北人身上看到生活最朴实无华的一面

49分钟前
  • 冰冰BlB
  • 推荐

大东北给人的印象深刻,如果不看标题,感觉真的很像国外的小镇,画风和色调具备美学价值,是观赏度较高的纪录片。

52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那个在旁人看来早已失落的东北,那个年轻人纷纷远走的落魄的故乡,仍然有无数坚韧豁达乐观的生命在蓬勃地生长。是他们坚实了脚下的土地,擦亮了头顶的天空。我爱他们,敬重他们。在黑龙江疫情紧张的这个当下,祈愿故乡一切安好。

54分钟前
  • 及迩
  • 力荐

最感动的是第二集的二人转部分,对东北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已经刻在了每个人的骨子里。还没去过东北,什么时候去旅游一次。

59分钟前
  • 杰瑞的胸肌
  • 推荐

只有五集,关于东北的一部纪录片,第一集和第五集很动容,尤其望奎皮影的介绍,千年文化在时代前进中的落寞与孤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登机在册的皮影技艺人员竟然只有二十个,且多已经高龄,画面中舅妈劝说二十岁的外甥女的画面多少弥漫辛酸,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民间艺术,如何有效的与市场融合,吸引更多的下一代喜欢并且加入其中,借助自媒体 专题电影拍摄项目 专业人士的呼吁和宣传,让大众首先看见,其次了解,最后总有在洋洋人海中有条件,有资质的人的,但首先,得有人去做,也希望有关部门多拍摄关于望奎皮影更深入的纪录片。

60分钟前
  • 空舟
  • 力荐

广东人的东北心日益膨胀。做大酱的两口子,赶山的一家人,在冰上采冰捕鱼的小队,返乡养马的小伙子可真都太好了!开头结尾旁白的煽情总结升华少一些会更像纪录片吧,普通人普通生活的絮叨美多了~

1小时前
  • 可达鸭董事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