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最好的国产电影。路学长的第四部作品没有让人失望。当“第六代”开始集体膨胀全员怀旧的时候,路学长却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缓慢地拍自己的电影。从《长大成人》到《租期》,十几年过去了,他的同行们一部接一部的拍片、得奖,路学长仅仅只有四部作品问世。很明显,他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但不高产不代表不高质。路学长是一个作品少而精的导演,从处女作《长大成人》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2003年的《卡拉是条狗》让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了路学长这个名字,这一次,电影《租期》无疑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他。
《租期》实际上2004年底就拍摄完成了,和路学长往常的作品一样,依然面临审查、修改等等问题。所以,直到今年我才有幸看到这部电影。影片原名是“租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得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这是妥协后的结果。路学长应该已经很习惯这样的事情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原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映后叫《长大成人》,《光天化日》上映时片名也叫做《非常夏日》。
好在改了名的《租期》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改动。影片讲述地是在北京“混”生活的郭家驹因农村的父亲病危,不得不“租”了一个坐台小姐当“媳妇”。二人在北京商量好价格,一起回到郭家驹的老家。老家的亲戚看到郭家驹领了一个美丽的女朋友都很高兴,郭家的长辈一致赞同要二人在老家举行婚礼。这样既可以在全村的人看看郭家的实力,也可以给病重的郭父“冲冲喜”。就这样,一对假鸳鸯在众目睽睽下开始了夫妻生活。与此同时,郭家驹在北京的债主为了讨债,一直追到了乡下。其实,郭家驹回乡下一是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二就是为了逃避债务。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最终在乡下长途汽车站展开。就在郭家驹的手指将要被砍掉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租”来的“媳妇”莉莉不知与他是日久生情还是危难之际的人性回归。总之,在最后关头她拿出了她钱包里的一张银行卡,为他的“丈夫”偿还了欠款,挽救了郭家驹。然后,电影的叙述时间一下子跳到了三年后,开着豪华车,明显已经“致富”的郭家驹在一个什字路口等红灯,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的正前方。然后,绿灯亮了,他开着车继续向前走,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则定格在一个已经有了身孕的莉莉的脸上。
当影片还没结束的时候,我就在猜想他们俩最终的结局,心想他们最终也许就真的成了夫妻,结果我错了;影片结尾的时候,我以为郭家驹会在绿灯亮起的时候看见不远处的莉莉,结果我又错了。这证明我依然是个庸俗的观众,还是喜欢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但路学长没有给我这样的机会,最终郭家驹和莉莉还是擦肩而过。也许某天他们还会相遇,只是那时的他们,身份就不再是租与被租的关系了。
影片的宣传海报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租期》是国内第一部以歌厅坐台小姐作为主角的电影,最具人文关怀精神的第六代导演路学长再次聚焦社会边缘人物的命运。”其实我非常反感这样的宣传词语,好象特意强调“第一部以歌厅坐台小姐作为主角”这几个字就真的能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似的。其实,是不是“第一部以歌厅坐台小姐作为主角”的电影并不重要,而且我也很反对把所有歌厅小姐和性工作者之间简单地划等号。不要总是先入为主的把什么性工作者就划入“社会边缘人物”的行列,试问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边缘人物”呢?性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存在的个体,她并不是天生就注定从事这个行业。对于性工作者而言,一部电影并不能反映她们的全部生活,即使是影片最后莉莉的转变。电影终究是电影,电影中的高尚和堕落都只是属于电影本身。千万不要因为一部电影就轻易地对性工作者进行价值评判。现在有很多人抨击性产业,但在批评的同时他们总忘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买有卖,光捧杀卖的,不根治买的,又有什么用?有国内第一部以歌厅坐台小姐作为主角的电影,但国内第一部以嫖客作为主角的电影好象还没有。这说明还是有太多人把性工作者本生当作“特殊”群体了。其实她们也是社会主义的普通劳动者,也有苦辣酸甜,也有爱恨情仇,她们和我们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大多数人用手和大脑工作,而她们用身体。在血淋淋的生活面前,谁也不能干净,我们都被生活狠狠地嫖了一次。
《租期》的两位主角潘粤明、李佳璇都不是第一次和路学长合作了。潘粤明是《非常夏日》的男主角,而李佳璇则在《卡拉是条狗》中有几秒中的亮相。我非常喜欢他们两人这次在《租妻》里的表演,尤其是李佳璇,把一个风尘女子简直演活了——势利、贪心但也有血有肉,在关键时候也能挺身而出。不过这样的莉莉也许只是艺术世界中的美好想象吧。
昨夜漫漫,看了部电影聊以轻松消遣,找来找去选择了《租妻》,看它的介绍说是“一部反映农村冲喜租妻的悲喜闹剧”觉得差不多应该是部比较轻松的喜剧。可看完之后,我发现我的想法错了,而更大的发现是那个在dvd封皮上写介绍的人是个傻子。
公司倒闭女友离去债主临门,这是导演给郭家驹安排的出场环境。这个出身于大山沟、混迹于北京城的年轻CEO代表了很大的一批北漂人,为了自己的梦背井离乡闯荡在北京,白手起家开创事业还要背负着家族沉重的希望,然而成功并不对他们有什么眷恋,经过一番辛苦努力与他们不期而遇的往往是成功他妈。这个在北京被债主逼的乱窜的老实孩子被同伴拉去红灯区过眼瘾,却碰巧赶上那天严打,两人停车看热闹却与被警察堵的乱窜的三陪女莉莉碰上,同伴不怀好意的让莉莉搭了个顺风车。从此,他们的生活开始搅在一起。
莉莉这个人物是个开朗的三陪女,或许对于这个职业,我该用“放荡”来形容,但我觉得“开朗”更恰当一些,套用别人的一句话说,“肉体很脏,但精神纯洁”,虽然靠“卖肉”为生,但也有她的原则“做可以,接吻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里世界,小姐也不例外,她只是把自己的肉体做为本钱来为日后准备做正当生意的本金和自己的嫁妆。你可以出钱把她扒得精光,却无法阻止她一边呻吟一边在心里整理自己的帐目。当初她离开家出来闯荡的时候,和郭家驹乡下的侄女想的一样是要长见识学本事,可“一出去就知道不是这样了”。抛开别的,如果单从职业角度来说,她是一个很好的seller,很懂得维护大客户关系,即使是假结婚的前夜还给“王老板”打电话维护关系热度。
郭家驹年迈的双亲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看自己的媳妇,并入膏肓的父亲让母亲催儿子早早带媳妇归家。而此时郭家驹要四处逃债,莉莉更是要避避人大期间严打的风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一份租妻合同。随家驹返乡近一周的时间里,莉莉无邪的表现颇得郭家驹的好感,虽然偶尔也甜言蜜语且义气十足的说愿意娶小姐为妻,但他终究掩饰不了对于“小姐”这个人群的鄙视。而那个曾经是小姐,与莉莉如影随形的疯女人更是印证了这个人群的悲哀。
父亲在儿子婚礼之后撒手人寰,母亲坚持留在家乡守着父亲。同伴经不住债主的拳脚供出家驹的家乡。莉莉眼瞅着千里追债的两个壮汉将郭家驹一顿暴打,为了避免郭家驹被债主剁掉手指,莉莉咬牙拿出了自己出卖肉体的全部积蓄。八万!靠出卖自己积攒下来的全部就这样没了。旷野中一个小姐坐在地上仰天放声大哭,那哭声死心裂肺,里面有太多的委屈。
好在导演是个好人,不忍心让人太难过,给了一个好的结局。一年后郭家驹挣钱还了莉莉,之后他们两年没见。等第三年郭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他尝试着去寻找她。在一个路口,开别克商务车的他与挺着大肚子的她擦肩而过。看得出,她,已经从良很久了。
这个故事很沉重,沉重的让我失眠。小人物的生活是如此的悲惨,却又如此的贴近现实。这个故事让我无法一笑了之,因为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也有着郭家驹和莉莉的影子。祝愿大家都好运,不管走进怎样的沼泽都要坚强的走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要让泥水污染了你的心。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出于童年时期,一次偶然的相遇在网站打开了这部电影,该片是国内第一部把歌厅小姐作为主角的电影。
关于性工作者,大多数人都是对其充满着鄙视和厌恶,女人厌恶自然不言而喻,大部分男人则对性工作者保持一种暧昧不清和调侃的谈资。女主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是个极其普通甚至世俗的都市女孩。
如果说以前的影视剧纯粹把性工作者纯粹丑化和妖魔化,那么这部电影真正把女主这种性工作者彻底人性化,告诉我们,虽然作为性工作者这个令人不耻的行业,但是看不出她的不满与自卑,但是一脸的无所谓甚至乐在其中。她其实是内心善良而且对生活充满向往,希望通过攒钱洗心革面回家乡。这样的女性是让人怜悯和同情的。
男主则是一个在帝都创业的创业未成,债台高筑的一个底层打拼失意的普通人。天天被两个不算太坏的债主“追杀”,身边一个不靠谱的合伙人。这样两个世界的男主和女主一般认识的方式往往是在夜总会,一个事业失意的男人和出卖肉身的风尘女子,然而他们遭遇却被导演巧妙的戏剧化,帝都严打扫黄,一个为了逃命上了另一个人的车,由此,二人的命运绑在一起。一份租妻协议由此诞生。抱歉,儿时记忆潘粤明和文章分不清。
戏剧第三幕则是整个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升华,男主因为被仇敌逼债而威胁剁指头,女主为了拯救男主,重新捡起属于自己的曾经的单纯和善良,舍弃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电影从头到尾穿插着一个疯女人,以前和莉莉一样也是做性工作者的,后来被村里人鄙视,流浪街头,从而成了一个疯女人,她看到莉莉并紧紧的追赶她,两人有着相同的遭遇。这个疯女人暗示着大部分所有底层性工作者最终命运。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人成功洗白,找到属于她的那个接盘侠。
好的电影从来都不是高投资大场面群星加盟小鲜肉助场,而是关乎是否能够触动每个在社会打拼奋斗被生活强奸的屌丝心态的我们。
仿照多数人说法:路学长浪费了《租期》这样一个好题材,换话说《租期》拍得并没有众人期想的那般好,但因为温情脉脉的缘故顺利看完还是不成问题的,及格分是有,精彩却不足。
据猜测《租期》显然是被改过的名字,原名字是《租妻》,这功劳要归于广电局那帮人。显然后者带有更多噱头,而影片关于小姐的题材终于不再是一群人嫌弃的第6代无病呻吟,不过路学长却丧失了自己表达的欲望。
《租期》给我最糟糕的是回家那段,音乐乱煽,常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非要强调闽北的话,又不安插方言,这简直就是无视风俗。做秀一般的驱邪仪式,如果说父亲那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可以原谅,那么后面随便插入的一段实在是叫多余。
女疯子那里无疑是大大的败笔,一个小山村里的女疯子哪有穿成这样抽象派的,还旗袍加帽子。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为了强烈的对比还有所谓的决裂,为了我们的女主角不会重蹈她的悲惨命运。于是我们看到莉莉在离开村子时对跟在身后的女疯子大喊:你给我回去!别跟着我!
潘粤明的表现属于无功无过,李佳璇和现实里小姐的作风相去较远,感觉也不够火候。视钱如命是演出来了,那种风尘气息不足,而且这个小姐是不是太好心了些。
没有道德批判,但是所谓的人文关怀实在没见着影子。人们常说婊子无情,根据报告文学改编的电影具有刻画现实的信心,在路学长那里却少了严肃。
。也挺好看的~自知之明。
毫无兴趣的题材.
怎么都行,就是接吻不行。
剧本还行
路学长黔驴技穷ing
其实我更希望它叫[租妻]。
高中閨蜜小叔導演的片子,支持一下
真情
故事还行,表演欠佳
我觉得不错,别太苛刻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Q1q4nczNQ
一个看到到底的开场白。。比一场揣测好。。
城乡反思,教育反思,爱情反思的典范之做.
路学长,您还能把电影拍得再难看点么……
路学长在第六代里是突出的 还是因为gdzj 他永远没办法按自己的意愿来结尾 如果哪天他可以拍自己想拍的了 如果哪天全中国的导演都可以拍自己想拍的了~~
故事本身还是比较老套的,假戏真做什么的。题材稍微有点敏感也没什么新的,拍得很粗糙大部分演员演得很一般。让我欣慰的是两人没在一起。是啊。这才是现实,彼此相遇,惺惺相惜一下,可是最终还是被冲散了去。彼此继续生活。生活不会那么大义凛然,每个人都很卑微。
看完很喜欢潘粤明,感觉像黄磊
这部电影肯定毁誉参半。我给3星,是因为它是能让我坚持看完的国产电影,因为来自农村的我对那种气息无比熟悉,因为在深圳的我对那个行业多少有些了解,因为这个故事总算还是沉住了气。它终于没有说教。不过,音乐确实很烂,取景确实很俗,本色演员也确实很皮相。结尾寓意新生更是做作。无所谓,不妨碍
潘粤明早期的电影都挺好看的,这个故事也是,朴实无华,但不枯燥。
一个很低产的导演想把视线放在平实朴质的人文关怀上。题材不错,人物表现上李较有个性,如果能让两人与环境造成的隔膜上再加些冲突因素,或许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