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业标准】很感慨的是,日本设计师们的理念能实现,跟他们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先进有很大关系。记得原版全能住宅改造王里巴黎改造那一集(物件247),一个细节是设计师在当地买到的木条没有按照规格裁切,还有很多瑕疵。设计师很惊讶,因为在日本,这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在这一期梦想改造家里本间贵史建筑师在改造前的很多准备,比如管线铺排,测量空气水质,甚至工人帽子上的血型,让主持人很惊讶于设计师的细致,但在我看来,在一套系统而先进的施工标准里,这些是设计师们基本的业务要求。而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些呢?
【来自精细制造和加工业的助力】拥有一个强大的精工产业,对设计对建筑,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这里要讲到的是那个所谓的魔方椅,我相信这个设计在日本,在中国,都是很难实现的作业。但放在日版中,我相信这样的一个椅子,仰仗于他们强大的精工制造业,能成为千家万户都可以使用享受到的生活用品。而在我们国家,能用相同标准造出那样椅子,成本并不算低。而降低成本带来的负面效果,又可能是偷工减料和山寨层出。一个好的设计,实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被更多的人接触到,使用到。
【软装】关于改造的后段,看得出来设计师对软装的执念不如对基本设施的要求那么严重,可是业主在看房子的时候说了一句:这个墙面(可以给孩子涂鸦的白板墙)是我们最满意的部分。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那我只能说这句话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住房改造,什么时候能走出那种以“装饰”为前提的改造方式,不管是业主还是从业人员,从基础做起,哪怕在看不到的地方,把细节做足,把每个生活在改造环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考虑进去,以安全,舒适,便利为最高准则,那样的改造才谈得上治愈人心,而业主们也才能真正明白改造本身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喜欢建筑师的说法甚于设计师,当然这里面也有行业标准的问题。但想象一下由建筑师来做房屋改造,除了考虑墙面好不好看,有没有贯彻某种所谓的“风格” 的时候,他们务必会把房屋结构,强度,通风,采光,动线,环保,人们在空间中的互动,生活方式等等问题放在所谓的软装之前。这是日版《全能住宅改造王》,以及现在的《梦想改造家》和其他改造节目(你知道我在说哪一个[微笑])最不同的地方,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那本使用说明】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里,几乎没有设计师亲自说明家具用法的部分,有也很简短。我看评论里大家都很欣赏本间贵史建筑师说的那一段关于不需要总是挪动家具的话,我也深有同感。建筑师或设计师,对自己的作品必然是满意,必然是希望自己作出说明并让业主欣然接受的,但是过于刻意的做法其实会让人不舒服,看反面例子《交换空间》,就充斥着以设计师为前提的炫技和高傲。看到那本厚厚的使用说明,我其实愿意相信在日本的住宅改造王里,那些业主也会拿到类似的使用说明。那让人觉得改造是一个工作更甚于一件作品。业主日后的生活才是应该被关注的核心。当设计师的光环退而求其次,这种主动的谦虚让我感动,也是专业性的表现。
【胶囊房】胶囊房最大的问题是层高,而且没有自然采光会让人没有办法接受这是家的一部分。其实做出来的胶囊房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层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说,我更喜欢那种可移动的木质高低床,不过这一期实现不了也应该还是空间大小的问题。
【最后,这是一档综艺节目】没有任何贬义,我非常同意热评里“这是综艺节目界的一股清流”的说法, 而且相比很多不知所谓的娱乐游戏节目,它更贴近生活,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迪。但某种程度上说它依旧不是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栏目。这一集的改造里,工具的制作选择,家具,看得出来是花了很多努力才找到,或者买到的。制作者也好,家具材料的提供者也好,肯定铆足了劲想在节目中博取更多的关注。这是正面的,证明了好的节目对好的产品有推动作用。可是这些用品真的能走入大众的家庭中吗?我们真的能因为有了这样的节目就相信未来的改造市场会变得像节目中那样以人为本吗?我还是抱怀疑态度的。最后的那个造价,大家也是看看就好,30多万可以做出如此的效果,除了在节目中,生活中哪里能看到呢?
总的来说,我喜欢这一集梦想改造家。认真,专业,让人看到了文化交流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很好,会继续关注。
节目内容很符合实际生活,又等同于一项爱心活动。家,没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人生活节奏就会混乱,相互冲突,长期以往,就会引发各种家庭矛盾。设计师介入家的设计,体现的不仅是一流高超设计,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把人,设计,生活完美结合,似乎毫无漏缝。我更喜欢设计师以最低价格达到最好效果,看到的都是惊喜,满满的套路。
一、地下室这期观感。。。
收纳,采光,通风。
感觉硬装更重要。
房顶高度,不能太低,太压抑。
自然光啊,人是需要阳光的。
各自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厨房的动线合理,不必走来走去的挪动,最好是u形的。
硬装部分防潮是一个关键。
合理的空间关系,动线合理。
有个能活动开的大客厅。会客,大家相聚的一个公共空间。
最不喜欢大陆电视的一点就是不顾一切地搞自己以为的“人文关怀”。这个室内设计真人秀到第三季沦为一半篇幅在展现“老娘舅”式的家庭情感故事:辛劳父母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绝症患者身残志坚有梦想,孝顺儿子数十年照顾瘫痪母亲不离不弃感动中国…;邻居只有两种--对你的改造工程毫无怨言的好邻居和不同意改造的自私“恶邻”。
装修设计的正片部分看不出来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有什么理念差别,除了视觉设计上不同都是同样的通电毛玻璃,电动升降桌板,“智能”变色灯,下雨天会自己关天窗,红外感应小夜灯,拼来拼去百变桌椅,有蒲团的茶室和绿植……所以这是时下所有设计师心中公认的好设计好生活标准?每期节目大幅渲染设计师多么贴心简直小天使连主人家换鞋要用的小椅子都想到了…所以“贴心”就是设计师届的唯一职业素养要求?真的不会overfit不会缺乏弹性?
这节目前两季关注没那么大的时候拍摄还相对朴素,一些家庭情感、邻里纠纷还算自然流露。第三季火了以后开始举着不知道哪里来的价值观大旗强行带节奏凹三观。连自己节目的重点以及为什么火的都忘了。硬生生把自己节目从主推新奇、趣味、设计改变生活的主题拉低成《知音》以及无数假(一看就是找演员演得)家庭调解类节目赖以生存的那种煽情和道德伦理。好好的题材被毁了。
最后还想说,这节目里的大多数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邪恶。真实世界就是有利益冲突有纠纷也有真实的爱。何必非抱着自己的道德标尺把朴素粉饰成失真得伟大光荣高尚。平静地显露真实观众自会受到触动和启发。
《梦想改造家》从第一季看到了第三季,我一直在想建筑师到底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确实感受到了节目组与建筑师的用心。不得不说,建筑师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有无限创造最适宜空间的可能,但是场地条件是最大的限制,但我看到了建筑师们对待改造的热情,他们可以用最多的努力为求助者提供最佳改造。
当然,看到他们一步一步改造的时候,我也有同感。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但是他们永远都不放弃,或者说,这是他们的使命。希望每一个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永远不忘初心,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看到回访的时候也是我最难受的时候,设计师可以改变他们的居住环境,却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邻居间的睚眦必报令人痛心。每次看到邻居对建筑师的不满,我都很心疼这些建筑师。举一个例子并非是节目中的。对于我们来说,和人体尺度打交道已经很久了,我们会觉得过道1400和1600是没有很大区别的,但或许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有很大区别的。建筑师也理解他们,所以他们放弃了最优方案,但是他们仍然在追求最完美的改造。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多一些理解,更希望求助者好好爱惜自己的家,毕竟家也是自己的生活。
我想,对于每一位建筑师来说,建筑行业都是他们也是我深入灵魂的热爱。最后,希望梦想改造家越来越好,向每一位为建筑行业付出的建筑师致敬!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43平米这期。日本设计师的细致,完美,体贴,对于木质家具极高的创造力让人惊讶!胶囊房的创意很赞!三段家具的创意更赞!原本很辛苦的一家人因为这次改造收获的幸福,让我这个观众都觉得幸福!
word妈吖!看个家装改造节目想哭是肿么回事!真是跪着看的,边看边拜啊!尤其第四集,请来日本大神本间贵史,深刻体会什么是人性化设计,什么是关怀,什么是匠人精神,什么是追求完美,什么是科技改变生活服务于生活,什么是日本人对品质和细节的精确把控,什么是像做慈善一样做节目⋯⋯
很不错的节目,这么优质的节目应该发扬光大,看着都能让人融入进去,跟今年夏季的「買房子的女人」很像
参差不齐。有些惊艳,有些就还好。剪辑很好,立意也比较用心,也没有过分煽情(但有这个趋势),最后一集那种精准扶贫型的政治意味太浓的不是很喜欢,最后出来效果也很一般。
好像很棒的样子!2017-02-17 想看| 第四集太棒了!看之前评论说胶囊房太狭小,看完之后觉得这真不是问题
看了一集广东又湿又暗的老房子的改造。改完老太太一直说“好靓!这间是我的,我的”。这就是对设计师最直接最大的肯定。
“难以入眠的家”爷爷睡觉时脚露在外面;14天改造创奇迹(史南桥);3万元打造温馨婚房(赖旭东);洋女婿撞上丈母娘;福建连江悬崖上的家船长女儿;拉丁姐妹花和失明父亲处处受限的家
这部综艺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应该花1000万请一位明星在镜头前作秀,还是花1000万改造20个家庭?
看见女主人为了感激设计师拿出了花开富贵的十字绣,强调绣了一年半,我的笑容僵住了~~~~
第一季和第二季都追了,很棒!
虽然每一季都改得超级棒,但是经常有家庭让我想问这种条件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 媽問跪
好喜欢第3集的天窗和儿童房啊!
房子是家,是港湾,是人生的缩影。改造的不仅仅是布局,是装修,还是生活的方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生活的方寸之地都无法热爱还怎么去过好这一生。
作为建筑系学生,一直坚信建筑师是怀抱着使命感与悲悯之心前进的伟大职业。人会改变环境,环境也会改变人。而建筑的核心是人。节目做出了很好的体现。满分。
大概得是三季以来最好的一季。虽然走到现在,有些改造开始变成了某种炫技(船长那一家改的是真的不好看...)另外也开始走上某种套路。但格局却大了很多:回访特集做得很细致,给大家展现了很多后续;布依族的改造也是跳脱出小空间的改造,看得很想鼓掌。(结尾最后对施工人员的感谢真的真的很用心)
比起那些买棒子版权和戏子扎堆或抱团或撕逼的垃鸡综艺,这节目简直一股清流,国内为数不多有诚意又暖心之作.感谢节目让我们认识像青山周平这样富有才华 认真谦虚 低调 碰巧还长得很帅的设计师.慢慢吐出中文的样子 真是活生生的卖萌机器.他的作品也跟他本人一样,有种岁月静好的恬静.他是灯塔 富有启发意义
这一季依然很棒!东方卫视的质感这两年凸显出来了,远离胡闹,拥抱用心!急诊室和改造家都是很好的节目!其他综艺也不错,没有特别有号召力的主持人就用精良制作来撑起大旗!抓住的是看内容的观众群
前半季节目的剪辑后期就很赶,到后半季大多工程本身都没有结束,很可惜,希望节目组下一季能把时间设置得更合理些(这一季没有特别惊艳的案例,不过一言不合就给人家炒菜的赖天使真的太可爱了
挺好的!中国版全能住宅改造王。不过奇葩邻居真的很多啊!现在的人怎么回事?很喜欢那个翻译老教授,有涵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