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非常有意思。「美好的一天」简直充满无奈和反讽,也许就像我们面对荒诞人生的态度吧。
电影中对无论是政治、程序还是体制之类的讽刺没什么好说的,比起人民的现实问题,他们更关心彼此利益的角力。
细想一下,觉得几个角色似乎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男主角玛姆布鲁和B都是早已看透政客虚伪本质,却仍然试图干点实事的人,当然B更加随性。法国小妞苏菲代表着社会新人,横冲直撞,对于什么潜规则根本不懂,一心只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卡蒂亚则是一个典型的体制人员,只讲究虚伪的程序正义,不接地气。而小孩,就是小孩。
电影充满各种荒诞。人民的水源问题迫在眉睫,部队官兵轻松就能解决却拒绝行动。援助小组找条绳子都这么难,花钱买不到,找人借不到,最后居然只能拿小男孩父母被绞刑上吊的绳子。千辛万苦找到绳子,离成功捞人近一步之遥,又被维和部队阻止了,最讽刺的是,他们接到的组织指令竟然是当初苏菲为了部队派人来捞尸而瞎编的理由,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然还有最后,当他们放弃捞尸,无可奈何地接受新任务去解决难民营厕所排便问题时,一场大雨又给他们新任务带来了巨大障碍,却让之前捞不成的尸体浮上来了…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荒诞离奇,就像玛姆布鲁说的,我们只能着眼于眼前。
所以,微笑面对吧,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明天将是新的美好的一天。
历史上,巴尔干半岛处于欧洲基督教文明与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明的交界处。此地民族与信仰混杂,在铁托时代人民还算安居乐业,民族融洽。可是当铁托死去,强权不再秩序崩塌,也就压制不住各种冲突. 民族国家情绪超越了世代邻居的友好以及社会主义情怀,南斯拉夫四分五裂, 整个半岛一片战火,生灵涂炭。或许战争是因为东西方阵营的介入,或许是拉尼奥·图季曼,米洛舍维奇之流的政客打民族牌赢得选票,再或许是民族极端分子的作恶,总之任何一方都没落着好,一切的一切把所有人的命运推向深渊,分裂与仇恨吞噬了整整一代人的幸福。 十万八千里外的这场浩劫,滴着血给人们一个启示:你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你仅仅只是生活一个和平的国家,当前生活的富足与安宁或许十分脆弱, 可能转眼之间一场危机就足以把人逼迫到复仇与食物的争抢当中去(参看巴尔干冲突期间的萨拉热窝围城). 安居乐业的时候人都是善良的,做到善良成本很低. 但是在充斥着仇恨与不信任,食物短缺的时候,人性恶的一面就会暴露无遗. 如此背景下,电影开讲几个局外人的故事。他们是来解决饮水问题的联合国志愿者。 蒂姆罗宾斯扮演的B,满口不着边际的编故事(碰到路中间的死牛,逢场作戏自编自导一场地雷情节把法国单纯小妹Sophie吓够呛),直率而切中要害的犀利言辞(“make a sacrifice, fuck her,for Bosnian people”。。。。),不得不说,若没有他作为调剂,这部电影将何等阴暗。进Nicola的村子找绳子那一段,男主只是开了个头说这里有绳子,他就即兴发挥遍了一整套巴尔干绳子生产中心,绳子在当地风俗礼仪的重要作用等等一堆有模有样的胡话,让人忍俊不俊。生活中有个这样的人在身边,你总能跟他有吹不完的牛,抬不完的杠,让下午咖啡时光充满乐趣。 男主是拉丁老帅哥,带着犹豫的眼神。他的帅气引出他与欧嘉柯瑞兰蔻的旧情戏码,他的忧郁沧桑呼应工作的长期的无能为力,他维护弱小的正义感引发他与Nicola这段大叔与小正太互动的故事。处理冲突中各种无奈经历迫使他木然的接受,否则志愿活动没法继续。他已接受战区的各种无能为力,至少他和B都已不再为这种无力感而暴跳如雷,也能劝法国正直小妹尝试去接受。影片中处处能看到男主的无力:Nicola的球第一次被抢,他想帮Nicola要回来,可是那几个小屁孩有枪,只好带Nicola撤走;Check point那里明明看着一排战俘要被民兵灭口,可是无能为力,只好陪笑着转身离开;在Nicola旧屋子只想找绳子,却发现Nicola吊死的父母,Sophie受到吊死人的惊吓,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隐瞒Nicola。找到绳子马上就能把死人吊出来了,可操蛋的维和部队就是说不行,还是得放回去。到最后那段看见Nicola的足球再次被抢走,我擦最后咱连小孩的一个足球都保不住,实在需要出手做点什么了,可还是没办法。凡此种种,相当苍白无力。一整个地区人民的悲剧,志愿者所能改变的其实很少。这部影片其实已经极力避开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了。现实是在南斯拉夫内战中,维和部队参与妇女卖淫,毒品交易,贩卖人口器官武器等等劣迹昭昭。 最后几分钟有一种令人压抑绝望的窒息感,处处无助与碰壁,什么事情都没有解决。本来井里尸体捞不上来已经很不爽了,没想到最后连一个小孩Nicola的足球都保不住,那TM还为了和平正义跨越千山万水到这战区当志愿者干啥??!!看到男主拿起石头与几个大龄小孩对峙时,我简直绝望了,难道连着最后一点正义都保不住吗? 紧接着有一段Nicola内疚去找男主解释为什么用足球换美元. 男主才知道Nicola一直想要去找父母,他知道即使不帮他,这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去寻找父母的。生死本应是成年的事,可小Nicola很快就要去面对了。我在那一刻使劲在想该怎么办我tm都傻了,是告诉Nicola说父母已经死了呢,还是阻止他去找父母还是咋地。男主的反应我觉得很靠谱,确保让爷爷陪着他去,至少在发现父母已死的那一刻还有个大人看着他安慰他,不至于小小心灵在死亡的黑暗前被完全吞噬。男主算是尽力自己最后的一点力使Nicola黯淡的童年好受些。 导演在最后给了一个happy ending。眼看要被屠杀的战俘被维和部队救出;暴雨填满了水井,浮尸被当地人捞起。两辆车里的气氛回归轻松。情节翻转美好得像是童话一样,好得有点假,不相信是真的。 同类题材的电影还有《无主之地》,《血与蜜之地》。愿南斯拉夫内战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在我朝。我会受不了。 话说,那个足球卖十美元其实价钱还可以。
与一般的爱情片以相逢、相恋、分手的顺序来讲述爱情故事有所不同,该片是以一对恋人分手一年后的重逢为开始,让习惯了传统爱情片的观众感到很新鲜
该片讲述的虽然都不是大事,但展现了人间百态,片中的情节充满喜剧色彩又很自然。这短暂的一天是愉快的、明快的,主人公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中重新审视人生。
片中刻画生活的角度是温馨的,通过细腻的刻画,作为观众也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琐碎的生活。
无尊严的活着,抑或有尊严的死去或苟活着!到底生活和尊严孰轻孰重可能是电影最想表达的。一具故意置放在井里的尸首,一根可以承载希望的绳索,一个孤苦无依的当地男孩,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基本的脉络,看似简单的情节,其实内容容量却非常大,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猜忌、仇视,热情帮扶和漠然无视的矛盾纠葛,正义与否的评判和思索,这些元素时时充斥,让人感觉到考量的空间和厚度,但又并不单调、无趣。最后绳子找到了,却还是吊不起本应该能吊起的尸首,因为战争结束造成了地域管辖权的改变,打捞尸首很可能成为国际争端,只可以无奈地、悻悻地放弃。孩子也送回了爷爷家,可是依然要为了生存艰难的生活。民族间的仇视依然存在。一场大雨让所有人都在思索和改变,满溢的井水冲出了尸首,看似难比登天的问题就这样轻易地解决。看来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去治愈和默默疗伤,看似全力以赴的帮助可能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人没有尊严的苟活可能真没有有尊严的慷慨死去来的快意吧![鄙视][鄙视]
直男产品。去解救另一个直男领导而陷入战争的区域,享受一下救世主的荣誉。当然战地条件那么差,就用漂亮姑娘来补偿我们吧,梦想中的姑娘都来了,乌克兰熟女,金发法国女郎,都扑面而来。而我们释放了爱心,给一个小男孩最贴心的保护,英雄成就达成。
1.蒂姆·罗宾斯的幽默真让人开怀一笑,跟影片的基调也挺符合,连同片名和结尾,无一不在幽默的讽刺那天、那天的水源危机和当时迂腐的国际机构;2.剧情一般配乐乱入,男主和欧嘉的感情线更是生硬,批判也好揭露也好,不痛不痒;3.破败的地方,还有一群人在无私奉献着;4.赶着牛群的妇人总会找到草地。
跟这个导演之前的《公主和妓女》一个毛病,节奏太散漫,闲笔太多并且效果不好,而且这回他的音乐品味好奇怪啊,很多场次硬靠曼森什么的来给观众提神。这个故事其实还挺有意思,尤其和《天空之眼》对比着看,补充了前者缺失的当地政府立场。中间插入的那些笑话水平也可以。最后结局是加分项
侧面反映了欧洲难民从哪儿来的
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主义思路,但就是被主旋律思维和逗逼调侃破坏了。波斯尼亚人、救援队、维和部队,互相角力,被一场雨暂时磨平的矛盾,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战争小品
hah i love these lovely vicious people and the ridiculous world
超喜欢呐。提起巴尔干半岛,离不开战乱和苦难,但这片地区,每隔几年总能出部表面幽默到极致,内里无奈到心酸的片子。
像整篇作文只写了一件小事那样,整部电影也只拍了一次义工举动,让人感觉在刻意拉长。然而结尾那里的黑色幽默真是邪极了,瞬间让这篇散漫的作文被点上一双闪闪放光的眼睛。
糟了,我是完全看不出是喜剧。
腐烂的危险横卧在路上,臃肿的人心漂浮在井下,骄傲的信仰飘扬在空中,麻木的童真消逝在风里。冷笑话在看不见的残酷中垂死挣扎,摇滚乐在听不懂的荒诞中咬紧牙关。直到温暖的阳光从破碎的屋顶洒落,直到冰冷的谎言在惊慌的瞳孔蔓延,以救援的名义来到这里,才发现战火虽然渐渐熄灭,和平依旧遥遥无期。有点克制,有点讽刺,有点零碎,有点苍白。众人在寻找绳子的过程中,也渐渐拧成了一股绳。放在车后座上面带血的绳子,大概就是全篇中最有力道的镜头,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陈了,一会儿一段配乐,一会儿一个段子,塞的看似满满,实际上都是贴片形态,或许是由于义工身份的尴尬视角,体现战争惨烈的部分全部采用克制的反向凝视,这美好的一天中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一种束手无策的茫然与失落。如果没有蒂姆罗宾斯的幽默穿插其中,这将是一部沉闷而乏力的作品。
一场战争一条绳子,然而不仅仅是如此.
开车带着圣母婊、绿茶婊和熊孩子的故事
各种无奈中的人性幽微闪光,一层层递进的情感,一点点解决的问题,无穷尽的困境和突然而至的解决方案,就像最后那场雨让尸体浮出了井口。战争的另一种写法,很赞。
有些电影,属于感官刺激(当然也很好),有些电影能带你看另一半世界,本片就是后者。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故事
摇滚乐不错,配乐不错,找原声去了。看到最后感到治愈。
小幽默小讽刺太带劲
一根绳子难过天,讽刺
荒诞和喜剧都从悲惨与沉重中滋生,我们无能为力,便只好继续过这美好的一天
从一口水井中的尸体开始,到尸体因为雨水被打捞出来结束,呵呵,多么美好的一天。没有战争的冲突场面,但整片却无处不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路旁的腐烂的牛,找来找去的绳子,各种黑色的幽默与讽刺。
Tim Robbins在《神秘河》之后,似乎离商业电影的道路上愈行愈远,接二连三拍了各种独立电影以及公路电影,而恰恰是这样,每次看完他的新作品的时候,似乎都有一种回到初高中时期看电影的那种感觉,带有一种温暖气息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