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azon.com/Clarksons-Farm-Season-1/dp/B095RHJ52R Jeremy Clarkson老爷子的电视节目我以前没看过(也没兴趣去看)。似乎是个TV personality,伊节目卖点大概是开各种muscle car飙车,好像有个节目里还把自己在南美哪里的一座豪宅给炸掉了。上周WFH的午餐间隙里我在新闻里看到这个剧集的报导。一看IMDB上9点几分,亚马逊上接近5分的满分,烂番茄上竟然100%的红彤彤的新鲜度,豆瓣上也9点几。引起了很大的好奇:豆瓣文青给英美剧打分9点几不奇怪,但同时IMDB上9点几、烂番茄上还100%新鲜度就很难得的了。 看了第一集时觉得没那么神奇吧?感觉这厮就是个jackass老混蛋,仗着有钱做个务农真人秀,虽说也有逗笑和有趣的地方,但本质看着让我怀疑他其实根本在making a mockery of farmers and farming,顺带装疯卖傻making an ass of himself:符合英国人一贯的G点 —— 谁都看不起的同时也捎带自黑一把。没种子化肥?几万几万块的买!没农具?买个最大的拖拉机!兰博基尼的40档手柄的!没树苗?直接买几棵参天大树用起重机往坑里栽!有不种经济作物的野田?直接买七八十只羊去啃!我新奇地笑着笑着开始渐渐不以为然了:这不要说放在中国西南梯田上手作插秧的小田小户的农人,哪怕放到欧洲北美机械化托拉斯的农场里,有多少个能有这样的力量说买就一拍脑子现买堆匪夷所思的劳什子回来的? 然后可怕的是这厮快60了,花白头发挺着个肚子,身边的女人却不是他老婆 —— he has a GIRLFRIEND!金发的、苗条美丽的、年龄大概是他一半的,女朋友!这哪是回归自然的农家乐秀,这他妈分明是土豪向农奴们示威:老娘有钱你吹咩?And look at that fiddly diddly arse of hers, isn't she every single one of you redneck loser's wet dream? 到底还是因为好奇。我看了下面一集。接着一集又一集。今天看完了。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看到最后一集后来我眼睛湿了。老头并没有土豪的恶意,and there's much more to his ugly face。他上蹿下跳出乖卖丑地在自己农场上折腾一年多,政府的农业补贴不算的话,他净挣了144英镑。 这一年多里,这个TV personality出身的jackass土豪除了犁地揍田种庄稼外,还成了机修师、土木工程师、驯兽师、助产婆、渔民、气象分析师、农货店主、接待、销售... 等等等等和坐拥年龄小一半的金发长腿美女女朋友的土豪身份不搭界的身份。最后他净赚144英镑。然后他说自己在开满野花的田里劳作的时候,看着他那群蹦得比小马还高的蠢羊的时候,去接生小羊羔的时候,和话都说不清楚的farmhands草地上坐着吃庆丰收野餐的时候,那时他是最快乐的。 这才是一个农民的resilience、这才是他们的坚忍、达观与快乐。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但不知为什么那么些人一来就把“像个农民”作为骂人话。没人像农民的话你们那么多人早他妈全饿死了。 今天看完剧集后去查了查新闻,有几条说亚马逊要砍掉第二季。我预备回头去响应号召写电邮去轰炸他们叫他们别砍,我还等着看老头刨了水塘的湿地养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等着他的野花、昆虫、树篱各个群落的长成。这个节目给了我时下难得的乐观,虽然不知这种乐观能持续多久。
实在不行,就回家种地——这或许是不少离开家乡前往城市打拼的社畜在被工作、房租以及生活里的各种压力折磨到崩溃时脑海中会涌现出的想法。今年6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档名为《克拉克森的农场》的纪录片,该片拍下了前《巅峰拍档》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亲自种田、养殖、经营农场一整年所经历的悲喜。看过这位农场小白务农一年所面对的困境和最终的收入,相信可以让很多人对“回家种地”这件事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在本片第一集开篇处便出现在观众眼前的广阔农场位于英国科茨沃尔德,它占地6000亩(合404公顷),包含了田地、溪流、瀑布、树林、草地。按照英国政府部门DEFRA(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发布的数据所示,截至2019年,英国的农场总数接近22万个,其中近一半规模不足20公顷,像杰瑞米的这种超过100公顷的农场,不到总量的1/5。该农场自杰瑞米2008年购入后一直由他雇佣的一位农夫打理,作为农场主,杰瑞米每年可以轻松盈利22.6万英镑。直到2019年农夫退休,杰瑞米有了一个想法,他决定自己亲自务农。
面对一望无垠的农场,即便是把杰瑞米本人以及他后来找来的外援们——女友丽萨、隔壁农场主卡勒布、土地经理人查理、牧羊人艾伦、围墙修理员杰拉德等人通通加到一起,务农人数也是肉眼可见的有限。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这样精简的人员配置是比较常见的。片中给出了一组数据,在全球5.7亿个农场中,有90%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经营的。具体到英国也是如此。Defra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英国农业劳动力约为47.2万人,仅占总劳动力的1.5%左右。
为何几个人就可以撑起一个农场的运转?《全球化中的大国农业:英国农业》一书中给出了简要的解释,“从14世纪延续至19世纪的圈地运动消灭了中世纪的敞田和长条田,也使英国没有像其他西欧国家那么广泛的小农经济传统,所以英国的农场规模和田块规模平均较大。英格兰的一块田地有时就会超过其它欧洲大陆国家一整个农场的土地面积。而大的农场、大的农田有利于使用高效、大型的农业机具。”
二战期间,英国国内出现了粮食供应困难,这促使英国政府在战后开始实施重视农业的诸多举措。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已扭转了本国农业衰退的局面,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让务农中的每一个环节——开垦耕种、喷洒施肥、收割进仓,甚至是在田地里埋一条水管,都能找到相应的机械。如观众在《克拉克森的农场》中所见,曳引机、耕耘机、播种机、喷洒机……是这些大块头机器让土地真正沸腾起来。
杰瑞米正式开工前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采购农机具。从他嫌弃英国本土的曳引机马力太小,任性地从德国购置了一台重达10吨的兰博基尼曳引机,结果因其体积太大根本停不进仓库开始,他的那些看似天才,实则适得其反的主意就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
在一片无需种植农作物,只需一年除一次草便可获得政府补贴的土地上,杰瑞米决定买羊除草,这样除草的同时还喂饱了羊,过段时间卖出羊群产下的羔羊又有一笔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但实际情况是,杰瑞米低估了饲养羊群的成本。为了圈羊,他先安装了电网围栏;随后发现,为了驱赶羊群移动到不同草场,还得雇佣职业牧羊人;作为一个新手,他完全无法独自应对羊群的生产和疾病,所以又请了兽医……粗略一算,各种花销之和已经高过了卖出羔羊可得的收入预期。而等到真正卖羊的时候,又因为赶上了英国脱欧和新冠疫情而导致羔羊价格大跌,从原来的每只100英镑降到了52英镑。更扎心的来自于卡勒布告诉他,就简简单单把这片土地上的草除掉,卖干草的利润都比折腾这群羊挣得多。
在播种时,杰瑞米又有了自己的小想法。他无视卡勒布的指导,操作着播种机自作聪明地把三点式转弯改成了180度大转弯,也完全忘记了每播种7条轨道就需要空出一条这件事,结果给未来的施肥工作带来了巨大麻烦。每播种7条轨道后留空的这一条是为了指引日后的施肥和喷洒工作,确保用量合适,此番操作很可能是英国农户们在长久的劳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如土地经理人查理所言,“这都是算得刚刚好的”。但杰瑞米在搞砸了之后才明白个中原委。
作为电视圈老油条,杰瑞米深谙娱乐观众的秘诀,他的许多糟糕尝试以及和卡勒布互怼都带有几分表演性质。这些举动在给一部务农纪录片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现实:在城市与乡村的“中心-边缘”关系中,久居城市的人在心理层面对乡下农户的轻慢和不屑已经阻碍了他们理解真正的现代农业。当这些人带着田园牧歌式的幻想来到农场,实际上是把自己扔进了一个比城市生活更艰难的环境,哪有什么轻松的工作,只有看起来轻松的工作罢了。
务农过程中遭遇的困难除了杰瑞米自找的,还有一些是任何外行来都不可避免的。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在为英国农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得能够学会如何操作这些大家伙,然而这并不简单。在卡勒布对着播种机上巴掌大的电子屏幕,为杰瑞米讲解如何撒种,如何调整风扇速度等问题时,杰瑞米的反应是,“在大马士革发射巡航导弹都比这容易。”
每每提及“农民”一词,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可能还是那个以出卖体力为主、无需专业技能的群体形象,但像卡勒布这样的人——称之为“农业技术工人”或许更合适——才是现代农业的主流。
除了卡勒布,土地经理人查理也为本片增色不少。他被杰瑞米调侃为“开心的查理”,实际上他每次出现都会给杰瑞米带来一些不快的消息,比如告知杰瑞米“根据农时,你必须得在两周内耕种完2600亩地”“根据肥料行业保证标准规则,干草旁边不能堆放肥料”“因为欧盟禁止使用某类杀虫剂,所以你有60亩的油菜全废了,大约亏损4000英镑”。查理不是故意作对,他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英国极为细致,细致到足以让杰瑞米崩溃的农业法规和政策。
1947年,英国实施了二战后第一个农业法,此后,又在1957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4年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伴随着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统一价格机制和共同市场等制度的建立也促进了英国农业发展。我们知道,与农业发展相伴而来的往往是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破坏。针对这个问题,英国的MAFF(农渔业和食品部)自1987年开始陆续推动了一系列农业环境政策。后来,MAFF被并入新成立的DEFRA,后者在延续MAFF执行的环境敏感地区计划、乡村管理计划、农地造林补贴计划和有机耕作辅助计划外,又推动了能源作物计划和林地奖助计划等等。正是这些繁冗的条条框框维持着农户收入、乡村生活和农业发展三者之间的平衡。
即便是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有了机械和科技加持,并遵循农业政策法规和过往务农经验,也不能确保来年的丰收。首先是因为,务农很容易受伤。卡勒布提到过,每个农场都有一本“事故记录书”,记录人们在农场里受的伤,小到磕了胳膊肘,大到丢掉性命,都会被记录在案。当我们看到职业牧羊人轻松地控制住母羊,熟练地剃下一整张羊毛时,也要知道,那把剃刀同样可以轻易地削掉人的手指。如片中给出的数据所示,“在农场工作的危险性很高,务农的死亡人数比其他所有行业加在一起还要高20倍。”
更大的不确定性则来自于不断恶化的气候环境。2020年,英国又经历了一年的极端天气。天气比平时更温暖、更阳光,但这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潮湿的年份之一,许多地区出现了洪涝灾害。具体到杰瑞米的农场就是,在他需要晴朗天气来耕种的时候,连下了6个星期雨,在他的农作物需要大量吸收水分的时候,土地又干旱到开裂。再怎么先进,务农说到底还是靠天吃饭。
耕种、养羊、开有机食品商店,杰瑞米搞砸了很多事情,也获得了外援的帮助和政府的补贴,折腾了一年,他的农场没有赔本,挣了144英镑,约合人民币1300元。但当杰瑞米在“返回伦敦”和“留在农场”之间做决定时,他选了后者。务农的辛苦是真的,快乐也是。第一次种出土豆时的兴奋,和羊群逐渐熟悉的温馨,静谧清晨的露水还有傍晚粉紫色的晚霞……这些都让他留恋。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并不存在谁比谁更高贵,谁比谁更轻松,都是苦乐交织的。
《花园里的机器》一书中写到,“我们推断,当今的发达社会可能格外压抑,以至于到了几乎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大众企图从复杂的文明中摆脱出来,从世故向纯真迁移,以获得乡野风光所表现的幸福美好。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我们逃避现实的途径之一。”而《克拉克森的农场》正是用温和的方式敲碎了人们的幻想,告诉大家,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但看完全片,我却并不感到失落。既然无处可逃,那就无需逃了。放弃幻想,认清生活的真相,才是热爱生活的开始吧。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杰瑞米那样,底气十足地说出,“生活很糟,但我喜欢”。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近几年,人们都开始向往李子柒式田园牧歌的生活,可乡村务农真有火爆全网的视频中表现的那般岁月静好吗?
在今年6月亚马逊上线的一部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正是聚焦于乡下劳作的生活。
《克拉克森的农场》豆瓣评分9.6,本以为是素人经营农场的纪录片,没想到是英国名嘴杰瑞米·克拉克森开发的节目,抱着到底是明星真人秀还是农业纪录片的心态点开,但这一点开就停不下来。
豆瓣网友戏称他为“英格兰陶渊明,骑兰博基尼的堂吉柯德”,每一集看暴躁老农打脸的日常太上瘾了。
对以下这条评论不能更赞同了!
百万富翁克拉克森在田间灰头土脸辛苦一年后,共赚得144英镑,真是“闻者大笑,听者无语”。
在笑过之后,有着最大的两个感慨,一是在已经十分发达的现代农业下,种地依然不易,田间劳作是真的辛苦;
一是英国和欧洲各种规章制度格外完善,小到不能使用什么样的杀虫剂,要如何储备种子和粮食,并且可以放养土地而保护环境来从zf组织换取收益。
看了几集后,对克拉克森的农场愈发好奇就上网搜了些相关消息,正好总结了下发出来供同好们看看。
杰瑞米·克拉克森是谁?
杰里米·克拉克森 (Jeremy Clarkson) 于1960年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后与BBC制片人的一次偶然会面让他参与了著名汽车评论节目《Top Gear/巅峰拍档》就此闻名,被网友们戏称为“大猩猩”,感觉他现在又多了一个“雅号”——“英国大聪明”。
19年初和女朋友Lisa Hogan(竟然身高1米88)共同开始经营农场。
杰瑞米·克拉克森的农场是真实在经营的农场吗?
克拉克森的农场,准确地说这是纪录片的名字。片中克拉克森经营的农场名为小蹲(Diddly Squat)农场,是真正在并继续在经营的农场。
克拉克森最初于2008年购买了该农场,其中包括Curdle Hill农场在内的约1000英亩土地。
克拉克森的农场在哪里?
那以前是萨斯登庄园(Sarsden estate)的一部分,位于英国牛津郡科茨沃尔德(Cotswolds, Oxfordshire)的奇平诺顿。
克拉克森农场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克拉克森将农场命名为小蹲(Diddly Squat)农场,意思是意义不大,不太重要,代表他接手时缺乏足够的支持。
亚马逊还会推出第二季吗?
亚马逊Prime流媒体平台已经续订了《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二季。
杰里米·克拉克森本人确认了这一消息,在他的Instagram帐户上发布了一条小视频说"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the first series, I'm delighted to say that there will be a second series of Clarkson's Farm",小哥Kaleb在一旁立刻打脸说道"You mean Kaleb's Farm"。
原队人马将会回归,其中包括拖拉机司机Kaleb Cooper,因为他将负责在奇平诺顿(Chipping Norton)管理自己的农场。
我是一个只爱写短评的人,但是看过这部综艺以后,总感觉有很多话想说,那还是写一个比较短的评论吧~
1.关于农场的高度机械化。作为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虽然我学的是生态学),在看完这一季综艺后,我被国外农场高度机械化程度震惊了。国内肯定也有这样大型的农场,不可否认的是,如综艺中如此高度机械化程度的国内农场仍然比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依靠大量的人力去完成工作。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农场的高度机械化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安全,开心查理和搞笑卡勒布也多次提及,如何正确操作各种大型机械,确保职业安全,是重中之重。
2.关于农药的使用安全。在农场认证的过程中,协会要求查看克拉克森农场的农药堆放场所,是否符合“三防要求”,即防扬散、防流失、防泄漏;是否配备应急处置物资,如黄沙、灭火器等;仓库内干草和农药不能混合堆放。我不知道国内农药的监管要求,作为我的职业敏感性,危险废物是按照上述要求监管的。
以上是我的思考,感觉英国在农业的管理、理念是比我们先进得多,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并不是说国内不好,而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且我看到,现在已经在不断进步着,越来越好!
我从没看过杰雷米的纪录片,在微博上看到推荐第一季打开看,发现这个人好像小羊肖恩里面的男主人,高大威猛,热情笨蛋,执着坚持,唯一不同的是有个漂亮女朋友丽莎陪着在农场!看完了第一季发现土豪种地真是专业啊!只有一两个人却种了2600亩地,机械化渗透到每一个毛孔,成本太高还是太低了呢?想想前段时间看到的山海情,他们才真的是从土里刨食呢!
后来去B站看了后面几集,第二季果然开始放羊了,买的还是小羊肖恩里面的北方黑头羊,只是没有那个牧羊犬,在往后看就发现他为了给节目制造效果,也是勇于尝试,干了很多开商店,种蔬菜,挖鱼塘,种树,养鸡,所有的一切可以在农场里体验生活的事情,看的出来不怕花钱就怕没人看,最后收货了,没咋挣钱!浪费了6000亩土地,可是节目收视很高,收入不错!不适合普通人而已,我问老公你有6000亩地,想怎么种,他说,租出去!
兰博基尼,宾利,这里豪车云集。然而,这既不是《Top Gear》,也并非《The Grand Tour》,而是荒郊野外的一个农场。
说起农场,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首童谣: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 And on that farm he had a cow E—I—E—I—O
童谣里的田园生活固然惬意,可是我对杰里米充满了怀疑。习惯了赛车的刺激,周游世界的精彩,杰里米在没有老伙计的陪伴下,独自从伦敦来到一个偏僻的小镇,能安下心来经营农场吗?
过程果然很不顺利。因为酷爱豪车,买了兰博基尼拖拉机,结果个头太大,干起活儿来还不如普通的“砖机”,甚至连仓库都进不去,杰里米终于意识到这里不是《Top Gear》的摄制现场。
买了无人机驱赶羊群,绵羊却根本不买账,跳的比《神庙逃亡》还欢快。杰里米发现农场和《The Grand Tour》显然不兼容。
雪上加霜的是又遇到了坏天气,导致播种的时间严重滞后,种子存放时间过久发了芽。
被附近的农场商店痛宰一番后,杰里米开起了自己的商店,没想到利润没带来多少,却引来了源源不断的麻烦。譬如屋顶的材质不合格,卖的山泉水不达标,农产品不符合本地原则...
农场的顾问查理,似乎只有皱眉一种表情。他每次到来的时候都会带来坏消息,不是某些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就是农产品快放坏了需要赶紧卖出去。
经营农场的一切,真的有顺利的时候么?原来「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理想生活,全都是骗人的。明明是「农苦,羊倦,有点惨」。
杰里米简直就是人形的愤怒小鸟,恨不得痛饮一番"no feces"的山泉解忧,点上"my bollocks"味道的香薰蜡烛解乏,或者吃一顿"non organic"的农家乐解恨。
监管人员打来视频电话,要求查看化学产品的摆放,杰里米无意中打开了一个集装箱,里面是参加过《The Grand Tour》拍摄的豪车。他也想到了放弃,毕竟跟填写不同农作物的代码和应付检查的繁琐相比,还是在外冒险来的痛快。
这么搞下去,杰里米迟早会和农场一起原地爆炸。
深夜,万籁俱寂。突然,一只绵羊毫无征兆的开始分娩,杰里米的牧羊人不在,他只好和Lisa赶鸭子上架去接生。小羊成功诞生后,杰里米比驾车跑赢了宿敌詹姆斯·梅还兴奋。
每天早起喂养两只公羊已经成了习惯。看到公羊韦恩鲁尼去世的时候,杰里米跟它的好伙伴迪卡普里奥一样难过。
偶遇一只小猫头鹰在废弃的房子里安家,就想着给它们竖立几根杆子,装上小木屋,帮助更多的猫头鹰来此居住。哪怕装木杆的时候倒下去砸坏了围栏,也是值得的。
种下的马铃薯长出来了,在农场商店很受欢迎,种的山葵能卖到伦敦的日料餐厅。收获的时节比赢了F1大奖赛还高兴。那些加班干农活儿的通宵,面对阴雨连绵的无奈,和被小帮手Kaleb鄙视,都烟消云散,who cares?
杰里米赛车赢了,脸上的表情更多是对手下败将的幸灾乐祸。但每当拿到了地里的收成,他都会露出最质朴的笑容,因为大自然是打不赢的,只能选择合作。
原来不只有豪车会让人上瘾,大自然和生命本身也令人沉醉。
一年的忙碌结束了,但查理告诉满脑子想着赚大钱的杰里米,只赚了140多镑。一盆冷水,浇在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农场致富梦上。
年终总结的时候,杰里米虽然想到了回伦敦和老朋友一起生活(Kaleb当即表示要出车票钱),但也承认从来没有像在农场这么快乐过。话音未落,秋天来临。田地边的树林子换上了金黄色的大衣,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静美。
还有《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二季吗?我们不得而知。是继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重启周游世界的冒险模式,也许不仅仅是杰里米一个人的课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杰里米在农场生活一年的精彩度,绝不亚于他在哥伦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的豪车之旅。
莫泊桑的小说里写到,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大自然没有给杰里米的兰博基尼带来太多用武之地,但也在他辛苦耕耘一年后赐予了高品质的收成。
这就是最真实的人生。
拍出了《万物既渺小又伟大》拍不出的悠然惬意。
老人家太逗了, 意料之外的好看. 那么大的农场实属不易, 佩服佩服. 老人家真的很有冲劲, 而且永远逗比. 希望有第二季, 期待.
夏日最佳综艺!农业实在太刺激了!!!颠覆了我对农业的许多认知。比如现代地主并不能在领地上为所欲为,为了保护环境和本地经济,有各种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制约着地主的行为。比如粮食价格受天气和时局动荡影响真的很大,四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和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直接损失了7万胖子。还有细小的差错,比如谷仓不够大、收割遇上下雨、拖拉机着火烧掉农田…风险无处不在,永远不知道哪里会出幺蛾子就要蒙受经济损失。两位助手令人印象深刻!快乐查理是土地经纪人,兼农学家、财务专家和律师于一身,什么都懂。长工Kaleb勤快能干、尖酸幽默,经常给他的老板大猩猩擦屁股。一路补锅之中有惊无险耕了一年的地。这不是一个以贩卖田园牧歌生活方式、抒发对英格兰乡村的怀旧之情的、心灵按摩式的综艺,就很好看。
克拉克斯农场(×)卡勒布农场(✓)
这个男人能准确的抓住大众的陌生感, 深入现代农业第一线, 用实际行动和惊醒世人的结局撑起了原本应该非常枯燥乏味的纪录片. 这就是大猩猩的魅力.
新手经营农场,太烧钱了但是每一集都很有趣,诚意满满。国内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真人秀,一帮明星看着黄磊做饭,然后美化田园生活算么?-----------------《向往的生活》
英格兰陶渊明,骑兰博的堂吉诃德,善良版麦克唐纳,推特时代狄更斯,这些标签都可以定义他。最适合的,还得是老倒霉蛋。
太好笑了怎么会那么好笑,概括一下剧情就是: 「我可以」(马上打脸)「我不行」,「我有一个想法…」「我错了我是sb」,「我觉得…」「妈的我再也不乱觉得了」
暴躁老农在线劳作,辛苦一年颗粒无收
差生不但文具多,想法也多,还欺负我们社恐进城卖东西,糟老头子坏得很(着实太好看了Amazon快搞个第二季啊!
种地不易。开心查理看起来忧心忡忡,永远带来“好消息”。杰里米一直在“我有一个好主意”和“我真是个SB”之间转换。
看到百万富翁Jeremy在田间地头灰头土脸赶羊喂鸡 辛苦一年豪赚144镑的时候 真的很想给他介绍一位我们中国一千多年前就与他灵魂相通的伟大诗人陶渊明 而陶大爷早就用一首归园田居生动描绘了风雅人士是如何脸朝地与田园生活零距离接触的: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戴建业老师说 草盛豆苗稀还种个鬼的田!当然了 他们不靠老天爷吃饭 劳作就是图一乐 作为观众 我看得就更快乐了;Jeremy, dont go back to London, Amazon, you do that fxxking sequel right away!
一只大猩猩一无所知地经营英国农场的真人秀,侧面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知识。2019年秋进入农业真是worst timing,播种遇到连续降雨,接着是干旱和疫情,节目效果拉满。比想象中好笑多了,杰瑞米天天have a plan,kaleb一边抱怨一边帮他擦屁股,永远皱着眉头带来坏消息和paper work的charlie,讲的话一句也听不懂的gerald。兰博基尼竟然出拖拉机,虽然拉风但是太大了一点也不好用hhhhh 农民辛苦一年收入寥寥。很累但是很幸福。
理想人生。向往的生活。暴躁老农在线搞笑笑死我了哈哈哈。还有个感想,中国距离现代农业还差多远,看看人家对食品的精准品控,这种个地学问大了去了,关键效率还高。
又名《开着兰博基尼去种地》《氪金农场》《我有一个天才想法》《plan 虽迟但到》《什么破事儿都能遇上的老倒霉蛋》《论花钱他是专业的》《老头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每天一个农场破产小技巧》
为了找出农场里水源不出水的问题,打开了1922年绘制的庄园地图,救命,不愧是你英国人
开猩农场 LOL
I love Cheerful Charlie lol【幸好有钱有Kaleb,普通农民的生活可难多了【马上去玩模拟农场…
Kalab去伦敦卖山葵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恐怖。it’s hard to live in the city, but country life is no easier either.
总体就是现实好笑版的《万物有灵且美》和牧场物语。实在太好笑了。现代机械化农业真的很复杂很博大精深,不仅得了解作物牲畜,还得熟知政策法规,能够操纵保养修理机器,解决贮存销售问题。Jeremy大叔面对如此复杂的一项事业以及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的时候的那种困惑和无助,真的让人想要幸灾乐祸(但也是心生同情的)。乡邻们很可爱(因为知道自己未来会秃顶所以不断换发型的拖拉机驾驶员Kaleb,还有说话完全听不懂的那一位),农用机械(兰博基尼拖拉机什么的)很精密很帅气,动物很可爱,Jeremy大叔很幽默,乡村和农场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