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里归途》里面,作为前驻地外交官的宗大伟,刚完成了撤侨的任务之后,原本,他们都要走了,却收到了一个消息,殷桃饰演的白婳带领的一批被困同胞却还没有撤离,正在前往边境的撤离点,这件事情本来跟宗大伟没啥关系,他可以选择提桶跑路,但这时候,他却选择了进入战乱区域,并与这支队伍会和。
最终,在他的带领下,这群被困的同胞成功撤离到了安全区域,故事到这里也就彻底结束了,不过,不少细心的小伙伴似乎也注意到了一点,要知道,宗大伟去的地方可不是什么犯罪高发地区,而是战乱区域,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地方,一个外交官,不携带任何武器就进入到战乱区域,跟光着屁股没什么区别的。
于是,不免让我等观众十分好奇了,为什么宗大伟进入战乱地区时,不携带武器来防身呢?事实上,要说清楚这件事情的话,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可能很多观众都看出来了,当时,宗大伟没时间去准备武器了,因为情况非常紧急,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宗大伟哪里有时间去弄把武器来防身呢?
其次,就是外交准则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国际法规定了外交人员是享受外交豁免权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外交人员是不能随意射杀的,一旦射杀外交人员,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驳斥,甚至可能遭到该国政府的报复,因此,双方交战士兵是不允许向外交人员射击,一旦射击就等同于该国开战。
当然,这里的规定也同时要求一件事情,那就是外交人员享受豁免权的同时,他们也不能携带任何的武器,因为一旦携带武器的话,他们就会立刻失去外交身份,同时意味着他们就是武装分子,所以,一般来说,宗大伟进入到战乱区域时,不是不携带武器,而是不能携带武器,一旦带了更加危险。
剧中不是有个桥段吗?宗大伟被反叛军给抓了之后,反叛军一方面希望身为外交官的宗大伟能帮忙录视频,但遭到了他的拒绝,反叛军又不敢拿他怎么样,只能跟他玩俄罗斯轮盘赌,实际上,这一段也能看出来的,这个反叛军的用意实际上很明显的,就是希望宗大伟能帮自己,就代表中国站在他们这边,但他们绝对不敢杀掉宗大伟,杀了他必然会遭到中方的报复。
看完电影,我觉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声烟花爆炸的声音,那一声响起来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都惊了,比之前在战区突如其来的枪声和爆炸声更让人害怕。之前一直是提着心防备,而烟花爆炸的时候,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放松且平静的状态。我个人觉得电影里面所有的爆炸声都是层层递进,为这一声烟花而铺垫的。之前飞机上,播报的进入中国领空,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电影中的人和电影外的人,的肉体回到了安全的环境,但精神始终是紧绷的,而在烟花爆炸后那,松的那一口气,才真正象征着我们回家了。真正脚踏实地的感觉到了安全。那种劫后重生的感觉才到了顶峰。那种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庆幸,从电影外道了我们这些看电影人的心里,在那一刻,我们真正和电影里的人物共情。
一开始以为是想放设法拯救国人的无聊剧情,慢慢的
发现不仅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又把外交官宗的有情有
义展示的淋漓尽致,看见了生与死这一线之差的复杂
心态变化。世界和平是所有人的愿望!
生与死,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推荐可以一看。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想不明白。只是因为主旋律?
事是真的,但硬加进去的drama情节是什么东西?这外交新人你跟我说他能过得了公务员笔试面试?那外交部公务员也太好考了吧!(还不是特别好考(剧里劝退导致…)的阿语专业🌚!)
事是真的,但这两三个人就扛下了所有,几两大巴就完成的小场面,你要跟我说体现了祖国的强大?我…还是去看纪录片好了!
反正感觉是一部又想要贴近事实又想要商业影响的特别拧巴的电影!有《战狼》珠玉在前,真是特别明显
战争太残酷太强大也太让人无可奈何了,生命变得如此渺小又软弱。
在危险来临之前,“勇敢”似乎更像是一句口号,可在真正的危险面前,能够把这“勇敢”拿出来的,或许没有多少人,在生命威胁面前,谁能不“望而生畏”呢。
《万里归途》里,宗大伟有过很多次不勇敢的时刻,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对生命有留恋,他跟所有人一样的有畏惧和脆弱,但他深知自己身上有外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他要对同胞的生命安全负责。
我不相信人会天生的无畏,但我相信正直、义气和责任感,会战胜软弱和畏惧。人们在退缩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话“地球离了谁都转”,但有时候在某时某刻,推动“地球”运转的,就恰恰是每一个真实的个体。
宗大伟就是这样一个个体。
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宗大伟和成朗一起逆行踏上撤侨路,穿越枪林弹雨和荒漠带百名同胞回国。
当刘明辉拿着话筒让宗大伟跟大家伙说两句,他却只报了自己的姓名和来历,就说不下去了。那一刻,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有车,外面又是枪又是炮,他要怎么安全撤离所有人呢?
所以,漫漫的“长征”开始了,宗大伟自己也不知道,走到了迪拉特是否就能遇见救援,可他无论如何要带着大家安全撤离,因为保护所有同胞是他的责任,凭借多年丰富的经验,他在经过的路上给大使馆留了信号,32万6713步,数次的死里逃生,他做到了。
整个电影没有煽情,但它还是会让你掉眼泪,情绪的表达一直很隐忍克制,但感动始终累积在内心深处。
就像白婳,这一路上她没有哭,情绪压抑着,直到在回国的飞机上,听到已经进入中国领空之后,终于得以尽情的释放。
观影全程你都会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代入到角色里去感受、去挣扎和抉择。
最触动我的,是到了迪拉特之后,宗大伟给老婆打电话,他说:“悦儿,对不起啊悦儿,有事儿耽误了,每次都这样,每次都被我耽误。”他没有告诉悦儿自己在努米亚,可是悦儿早就在电视上里看到了。
她没有跟他生气,责备他,而是说:“虽然,我不知道你在那儿遇到了什么困难,但是我相信,能够带他们回来的,一定是那个又勇敢,又智慧的你。”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到了这段话对一个死里逃生又筋疲力尽的人来说,是多大的鼓励和安慰。
电影最后,宗大伟回到了北京,刚好是春节,到处都是放烟花的声音,他听到那个声音都会吓得一哆嗦,楼里的邻居们在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家里人正齐聚一堂准备开饭,除了悦儿,没有人知道他刚刚经历了什么,但生活的烟火气在对比下显得弥足珍贵,也让我们相信世界会变好的。
-作者-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战乱的国家横尸遍野,中国人从街道中走过,不知道哪一刻就会来的轰炸带走谁的无辜生命,当地人在哭喊着,外交官硬起了心,他想再救一个中国人,他们一起穿过就像废弃的遗址穿过戈壁,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他们心里这有一个地方。
我无法想象他们在飞机进入中国的领空,看到喜马拉雅山的心情,喜马拉雅在藏语里是雪的故乡,而看见喜马拉雅就是看见了我的故乡。
看完这部电影,看见了电影院到处挂着的是中国国旗,我在想也许没有哪个国家这么多人深爱着一个旗帜,中国国旗在飘扬的时候,召唤的是所有的中华儿女。
中国撤侨行动一向是震撼世界的,俄乌撤侨已经展示完美,也许在其他各国政府还在犹豫的时候,M国还在说撤侨会给M国带来麻烦时,中国已经展开了海陆空行动。
也许主旋律电影是多了一些,但这代表中国的观众更为之买账,大概就是中国的精神吧。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题材,当演员们拿着中国护照面对枪支还昂首挺胸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国家现在有多么强大了,也许的确人是脆弱的,但应该做对的事。
还有为之动容的是张译面对死亡还在强调着我国不干涉其他国的内政,这是我国的原则,而外交官更不会妥协。
不过此类事件虽然电影看的刺激,我希望现实再也不会有,我想世界能更好一些,就像张译在剧中说到。
在外想归国的中华儿女还有在缅甸的中国同胞,我希望你们能平安到达。
把左轮手枪那段删了我能多给一分
“各位乘客,窗外现在是喜马拉雅山脉,您已到达中国领空,欢迎回到祖国的怀抱”和平真好!
张译在电影开始感觉演技都被王俊凯带同化了。。不过高潮往后开始就渐入佳境了。张译真的很适合大场面。。殷桃很会演。最后在飞机上默默哭真的把我也看哭了。。王俊凯不就说了。没对他有期待。。虽然高光不多。但每次镜头怼他脸上都写着我没有演技。。最后说剧情。外交官只是张译的工作罢了。最后撤侨成功只是因为是张译。而不是因为他的身份。。真拉。谁赔我钱
凯子哥比较出戏扣一星,反派乱加戏扣一星,其余不错
完全当成主旋律未免太狭隘
强行煽情 俄罗斯转盘看的我满脸问号
这不比《摩加迪沙》好看?
当地向导我哭死
中规中矩,感觉是流水线产品,里面的小人物更讨人喜欢。主角光环太强大,反派强行降智。但国庆放假去看看也不错。
不得不夸下电影的配乐,特别贴近剧情。然后夸下张子贤,太适合这种角色了,从叛逆者里的王副站长到现在的章宁,期待以后张子贤能独当一面主演一部电影!然后是张译,哎,不必说了,演技绝赞!
俄罗斯轮盘赌也太蠢了吧……
为什么,为什么营救到最后就死了一个努比亚老爷爷。
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结尾为了小女孩儿对峙的那段感觉蛮多余的。
没得说。王俊凯最后那个坚定的落泪有感动到我
我真没想到红色电影可以拍的这么好。今年的十一档乍一看全是红色电影,仔细挑了挑,挑出了万里归途。影响我选择的是饶晓志,张译,和郭帆的金字招牌。但给我惊喜的是张子贤,突然出现的伍六一,和最后彩蛋。其实刚开始的时觉得王俊凯的出现挺跳戏的,因为长相太精致了,人设还有点假,没想到后来真的立住了。尤其是彩蛋的时候。令我感动的是张译刚回到国内,下了出租车后的烟花,当时眼泪哗哗地就下来了。和平是如此珍贵。外交官们是真不容易,像他们致敬!还有,张子贤和张译那段送别的戏真的很好看,细琢磨,挺有味儿!还有,切记!一定要看彩蛋!
黑幕转场太多了 有些调色我不是很喜欢 可能是拍的时候太过曝了 其他真的还可以 是要在大荧幕上看的电影 王俊凯合格了 真的很感动 如果愿意坚持下去 会成为一个演员的 张译是电影之光 最后 这个世界不需要战争 如果可以的话
王俊凯只会让我出戏
最后那两声烟花声太高级了,和平年代才会有这么奢侈的消遣方式。烟花在空中那么轻盈,代价却有千钧之重。
终于有一部真实展现撤侨行动的片子了。以往在新闻中时不时看到“我国成功撤侨x万人”的报道,难以想象简单的一句话新闻的背后,是外交官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异国他乡的战火中克服重重困难换来的。全片节奏紧凑,战争场景令人身临其境,虽然知道最后撤侨成功了,但全程都提着心在看着,积压的情绪在王俊凯带领同胞走出沙漠时得到释放。作为主旋律大片没有空喊口号也没有胡乱煽情,踏踏实实地把这个故事讲完就是最大的震撼。另外张译演技再次封神。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看着繁华的街道,有说有笑的路人,不禁感叹,和平真好。
四星都是给张译的,演技太赞,独挑大梁。一星扣在剧本上,一个25岁的外交小职员没有大局意识,不服从指挥,怒怼经验丰富、荣誉等身的老同事,这事就鬼扯。小女孩《一千零一夜》的配音以及电影插曲好评。要离家万里,远涉重洋的人看这个电影,有点让人五味杂陈……等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