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做任何功课就去看了《摩天营救》,事实证明爆米花电影果然是不用做功课的。作为好莱坞爆米花爽片,《摩天营救》绝对合格。
退役军人威尔·索耶(道恩·强森饰)经战友(坑货)介绍,来到香港中心的建筑新标志珍珠塔做安保工作,珍珠塔高达3500英尺,比迪拜大厦还要高出277英尺。
超现实的外观设计以及磁悬浮电梯,珍珠塔由里到外都透出一股科技感,大厦里住着居民,还有着伪生态公园,形式大胆且新颖。
战友早就失去军人气节,安排威尔进珍珠塔,完全是和恐怖分子设好的陷阱。 恐怖分子在珍珠塔96层制造了火灾,目的是烧毁大楼并拿到珍珠塔CEO赵明智(黄经汉饰)手里的黑帮交易名单。威尔因为遗失了控制大楼系统的iPad(脸部识别有风险,使用需谨慎),被香港警方当成嫌疑人。
威尔的妻子本来带着一双儿女去看大熊猫了,然鹅因为儿子不舒服,三人提前回了家(威尔一家住在珍珠塔96层)。于是威尔为了洗脱罪名并且拯救家人,拖着一条断腿徒手攀爬重型起重机,然后做了个平抛运动,从吊车上跳进了珍珠塔。每次陷入险境就依靠主角光环化险为夷,尤其是吊车戏和楼外绳索两场,看得观众频频尖叫,手心冒汗。恐高症患者要谨慎观看。
头条、百度广告花式植入,就连昆凌饰演的反派也秀了一把粤语,连头发都不用迎合老外染成五颜六色,emmmm被踢脸的时候简直替周董心疼。 啊sir对话也足够味,连一部外国电影都能想到要展现出香港警察的魅力,港片你要不要考虑学习一下?
外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一般来说都是刻板的中国功夫、占卜的“江湖骗子”以及各种奇奇怪怪中药偏方。 《摩天营救》中也有大量的中国元素,粤语对话,龙纹装饰,“天堂”里的全息镜隐藏后,地面的浓墨汇集在墙上形成了一条霸气侧漏的黑龙,设计绝对用心。 影片里的中国形象也比较正面且饱满,中国作为合资方果然有话语权。
众多的中国角色中,黄经汉饰演的珍珠塔CEO赵明智令人惊喜,火烧眉毛了还能气定神凝地留在顶楼;掌握恐怖分子的黑交易,却不像一般外国电影里的中国商人那样以之作为救命稻草;得知98层还有住户时,立马派保安下去营救;最后在强森提救女计划时也毫不犹豫参与了。
从珍珠塔的高端来看,赵明智的身家应该是能盖过王xx的,既有钱又能和恐怖分子搏命,简直就是中国版的“蝙蝠侠”!
被救后威尔问他,大楼被烧成这样了,怎么办?赵明智望着珍珠塔,颇为深沉地回了一句:rebuild。
有钱真好。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中国元素,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过这只是资本灌注的结果,影片中所出现的中国元素,不是太刻板就是广告。巨石强森还说这是一封给香港的情书。这情书一点都不走心。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香港维多利亚港、天星小轮、太平山顶等熟悉场景,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拍摄是在温哥华完成的,女主角和Mr.赵等演员压根就没来香港,所以有记者问女主角在香港拍戏有什么不一样,这就尴尬了。
摩天大楼里的石狮、龙图腾,嗯,都是很经典也很传统的符号。虽说都是龙的传人,对龙图腾有信仰,但现在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公司企业会用龙图腾做logo了,除了广电的龙标。
有一层楼是幻境系统,关闭系统时底下的水墨会流淌形成一条龙,像是一幅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称国画或中国画。
除了国画,影片中也谈到国宝熊猫,巨石强森家人去动物园参观了,回来的时候儿子头上还带着一顶熊猫帽。
为了剧情需要,香港警察和香港市民都是陪衬的,香港警察负责最后收网,说好的飞虎队呢,围观市民负责在楼下叫。不过演员的话,多少还是有点戏份。
扮演Mr.赵的是黄经汉,新加坡人,经常在欧美电影里扮演华人一角,比较经典的电影有《蝙蝠侠:黑暗骑士》、《2012》等。
而我们的天王嫂昆凌,出生台北,中澳混血儿,父亲是澳洲人,母亲是中韩混血儿,所以在影片中的形象并不太违和,很多粉丝还说看不出这是她。她之前也演过一些剧,不过大多没什么热度,这部电影她算是拿到一个配角,饰演的是黑帮大佬,开场很拽,结尾被踹。
为了迎合中国观众,巨石强森说了一句普通话,女主角说了一句粤语,尤其女主角的那句粤语,许多人被惊到了。偷偷告诉你们,女主角演过《惊声尖叫》系列。
这些都是比较刻板的中国元素,最令人惊讶的是莫过于百度广告的植入,从广告方面来说,这个植入是成功的,至少让不少人记住了。但这么硬的广告,却是违和的,你我都知道,香港用谷歌的比较多,而且香港百度搜索结果没有广告!
总的来说,《摩天营救》里的中国元素都过于流于表面,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即使全部去掉或替换也丝毫不影响整部剧,但影响票房收入,这部电影要是靠北美票房,他们下次也就不敢再拍了。
自2011年的《速度与激情5》以来,道恩·“巨石”·强森迎来了影视生涯的第二春,仿佛《木乃伊2》蝎子王的糟糕CG,想学《生化危机》没学成的《毁灭战士》压根不存在一样。令人欣慰的是,他没有和早年模仿的前辈们一样,浪费一次又一次的复活机会,而是敏锐地把握到了好莱坞在未来数年的风向,在追求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内容创作愈加保守的PC时代里,迅速成长为了新式的银幕英雄。
当然,这种将少数族裔和家庭标签顶在头上的做法,与当年影视出道时,观众所期许的“施瓦辛格接班人”大相径庭,但时代已经变了,道恩·强森不会是“最后的动作英雄”——这个位置也已经被B级专业户郭达·斯坦森兴高采烈地埋进土里了——而在《速度与激情7》之后,道恩·强森以喧宾夺主之势开启了一个惊人的连庄:灾难CG大片《末日崩塌》《狂暴巨兽》,动作喜剧《乌龙特工》《新勇敢者游戏》,除了《海滩救护队》之外,几乎部部卖座(这还不算HBO的好评剧作《球手们》)。以纯良正派的形象就能吸引观众入场,也难怪要在SNL上宣布“竞选总统”了。
但作为今时今日好莱坞最赚钱,也最讨人喜欢的明星之一,其个人魅力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电影制作水平,否则《海滩救护队》就不会连个响也听不见了。强森式的火爆大片,胜在成本控制:以二线的制作规模,去呈现准一线甚至一线的娱乐效果。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反派和配角的空间压缩,故事的敷衍,并最终导致整体素质表现平庸。
和郭达·斯坦森的典型B级动作片类似,《末日崩塌》和《摩天营救》这样的典型准A级动作片,并没有实现类型上的突破,只是一味满足观众对类型长板的G点需求而已。但可惜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一需求并不会有所减弱。而道恩·强森的私人定制动作片,由此也就缺乏自我提升的理由和意愿;当然,也并不需要什么自我提升的理由和意愿。
又能躺着挣钱又能提升人气,何乐不为之呢。
除了中等成本的预算(1亿美元上下),道恩·强森的私人定制动作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伪原创属性。在原创电影衰退的当代好莱坞,强森电影不是续集,重启或翻拍,却胜似续集,重启或翻拍。当我们把《末日崩塌》《狂暴巨兽》和《摩天营救》摆在一起时,设计上的相似性甚至要突破题材的差异了。其中的大量内容,主要来自于其他高度类型化的元素的融合与重组。
这一操作并不是强森电影首创,在好莱坞也盛行了数十年,去年的《全球风暴》就是典型代表。但苦大仇深的杰拉德·巴特勒太糙,显然没有情商高的魔鬼筋肉道恩·强森讨喜。通过卖人设,强森电影堂而皇之地将其他经典动作电影反刍,在年纪更轻/缺乏观影经验的新一代观众那里,意料之中地买账。
《火烧摩天楼》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离当代好莱坞更近的《虎胆龙威》,也已经30岁高龄了——这个时间,足以培育两代,甚至三代口味迥异的观众群体:当他们看到道恩·强森开场即断腿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意识到挑战PTSD的英雄设计,分别在1993年的《绝岭雄风》,2001年的《蛛丝马迹》,2005年的《火线对峙》,以及2018年的《狂暴巨兽》上出现过了。要知道,就这样的陈年老梗,也已经是《摩天营救》单薄和羸弱的剧本中,最有意思的内容了——而这个设定,也随着20分钟后道恩·强森的超人化,迅速消失在了火场里。
整部电影的剧本也从来没有真正体现出“原创”的力量,仅有20分钟的第一幕可以算是基础编剧课的作业水准,每一个情节(包括那个连发明人自己都不care的高科技麦格芬)都会毫无悬念,也毫无创意地在后续的剧情里复现——你大可以说这是“没有废笔”,但这是自欺欺人——当情节不是为人物和整体故事服务,而只为了一味堆砌和提升刺激程度的时候,这就是在公然偷懒和护短。
这一点,与缺乏人物弧光的超人化道恩·强森,可谓是相辅相成。道恩·强森那过于壮硕的形象实在是缺乏实感,这也成为了阻碍他成为真正动作巨星的障碍。同样健硕的阿诺德·施瓦辛格,至少从《终结者2》就开始转换风格,有意识地不再让体型成为限制角色成长的主要因素;而打不死的约翰·麦克莱恩之所以在早期的《虎胆龙威》中广受欢迎,恰恰是因为在死硬系列变成超级英雄大片之前,他就是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光着脚被玻璃碴子扎得到处是血的倒霉警察。但从道恩·强森近年的选择来看,超人的体型作为他的标签化特征,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就使得他的角色在脱离实际的一系列挑战中,显得还要更加脱离实际。
就《摩天营救》而言,本就高大全的道恩·强森,已经爆炸中断了一条腿,在开场的小冲突中也表现得紧张和脆弱,但这在20分钟后的第一场战斗中,就已经完全被抛在脑后,毫无迟疑地投入了压力更大的不可能任务里,仿佛作为角色重要设定的创伤焦虑,就和那条假肢一样,根本不存在。
不可否认的是,在暑期档的动作大片中寻找动过脑子的痕迹是痴心妄想。同样不想用脑子的目标观众们,需要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感,再加上更加令人头晕目眩的动作戏码,而这也就是诸如此类的强森电影做的最好的地方。至于正常人的逻辑思维,和任何与现实世界物理规律相近的东西,在《速度与激情8》里,道恩·强森徒手推开导弹的时候,就已经被忘了个一干二净。
此类电影的制作者们把心思都花在了利用贴近现实的CG技术上,只顾着贴上映射“现实”的泛PC化标签,却从来不关心电影到底是不是在倡导逃避现实。
外表光鲜却没有什么用,动作剪辑支离破碎,如果这就是新时代动作电影的趋势的话,那么这是很让人失望的——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极速特攻》这样的优质硬核动作片值得期待。《摩天营救》的最大优点,就是只有90分钟的长度:虽然整部电影的后半段不知道到底在干嘛,缺乏明确目的性,出场角色太少,情节一目了然,但至少,对动作电影真正期待的那些观众能少遭点罪。
而比起制作上的顾此失彼,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电影中传递出的“奇怪”信息:那就是一等美国前特种兵,二等香港皇家警察。香港的摩天楼出了事故,勇闯警戒线上楼救人的,是拖家带口海外赴任,却连当地语言都不去学(当然是指望恐怖分子讲英文),“只要一身腱子肉,何必相信XXX”的外籍安全顾问。而香港警察在干嘛?对着人高马大的平民们围追堵截biubiubiu。
真是好不热闹。
在他职业生涯已经如此成功的时候,为什么道恩·强森为什么还要制作这种无脑流的电影?为什么不去找真正的动作片团队,去制作真正的动作电影呢?
原因很复杂?原因很简单。
对于电影人,最可怕的,就是眼里只有穷病。一部设定在中国香港,大量华人参演,但基本全程在温哥华拍摄的好莱坞大片,其心自然路人皆知:无非是看中海外最大的这块市场蛋糕而已。当《摩天营救》跑火车一样,把造在中国的世界最高楼烧个干净的时候,片子的亚洲角色对情节压根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上赶着送上票房的东方观众们,也似乎根本不会关心最后一幕中的英雄主义举动,完全留给了舶来的西方人。作为东道主的香港警察们,和围观群众一样呆到冒泡。
对现代特效和演员个人魅力的依赖,让这种打着动作旗号的CG大片,永远成为不了死硬,也成为不了摩天楼。
不相信?《摩天营救》自己在开场五分钟就给出了再直白不过的证据:
摩天大楼顶个球。
故事讲述了一个建筑公司老板在香港要盖一栋楼,黑社会来工地收保护费,老板为了顺利施工,就给钱了,老板不甘心,转账同时黑入了黑社会账户,知道了黑帮的黑金账户秘密,黑帮为了要回这个装有秘密的u盘,就派了一队杀马特级别杀手来抢。
这帮杀手比较二,直接把大楼点了,然后去抢u盘,农村招的大楼保安自然很二,很快团灭,建筑老板也很二,就躲在熊熊燃烧的大楼顶层顶个球的房间里不出来。香港警察也很二,直接把大楼围住,然后和消费队、围观群众一起观看大楼燃烧。
一个事发当日才应聘为安保主管的残疾人士一家四口也不幸卷入这帮二货的乱斗中,安保主管曾经是美军特种部队精英,一次解救人质行动中,腿残了,脑子也被炸的有点残,因为后来举动过于疯狂。
为了救困在大楼里的妻子和一对儿女,残疾主管就开始犯二,先是爬塔吊,爬了100层左右,这麽牛X的塔吊肯定是国产的,然后从横梁跳进大楼,后来手缠胶带接着爬200层楼的外幕墙,粘性这么好的胶带自然也是国产的,最后杀光了所有二货黑帮,救了建筑老板。先逃掉的在楼底下的主管老婆,顺便用关机重启小技巧启动了已被黑帮重设密码的消防系统,拯救了大楼。
黑帮雇佣的黑客也很二,占领控制中心获得大楼系统控制权后,得意的像黑帮女杀手邀功;我重设了密码,密码只有我知道!
结果话没说完就被女杀手爆头,你重设个密码有毛用啊,关机重启谁不知道!
当然,最二的还是建筑老板,估计是七八十年代好莱坞警匪片的忠实影迷,在顶楼专门用一千多块液晶显示屏造了一个镜子迷宫,除了像电影一样用来杀坏人,不知有啥用?
影片结尾,残疾主管问建筑老板;之后啥打算?
我以为他会说;u盘交给警方,结果,回答继续意料之外。
建筑老板深情的看着60亿的大楼说;重建!
我的天呐,基建狂魔情怀实在太浓烈了!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披着动作片外衣的搞笑电影。
你们聊聊主创就好,我想聊聊摩天楼主——赵先生。
这个男人,不简单啊!
一开始保镖叫他走他不走,我还想说这是什么装逼的傻逼。后来发现,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保安系统被入侵,而且人家建的大楼消防系统也确实能一秒灭火……
在知道消防系统不行,又知道98楼有居民,还会派人特地去接人,我想他想的应该是带她们一起走,真的是三观又正又不惧恐怖分子,并且一直很淡定,智商在线,长得还不错,活生生玛丽苏的男主角!
他是个公司大老板啊,为什么打起来比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还凶 ???
最后大楼被烧了怎么办么?——rebuild。。。。烧了还有钱再建一幢!
耗资几亿的大楼倒了算什么,差点被恐怖分子弄死算什么,轻松的重新再来。。
天啊这到底什么天才多金霸气龙傲天设定!
《摩天营救》: 1.今年强森引进内地的第三部电影,相比于前2部,给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2.全片不存在废戏,一场连着一场,很燃唉。 3.昆凌的戏份略显少了,但出场也惊艳到我了。 4.强森这个角色给全片加分略多。 5.全片气氛属于紧张刺激性。 6.有恐高的,你要小心一点,有些地方的俯视很多。 7.我感觉这就是有钱人的作死游戏。 8.反派的设定是失败,它的套路你会感觉很熟悉,是你好莱坞的套路。 9.全片的铺垫是恰到好处,不会在后面不去映衬前期的铺垫。 10.有个不成熟的小猜测,强森下一部与这位导演合作的影片,应该会不错…… 满分10分,我打8.5分,强烈推荐!
很爽的爆米花电影,强森这次不仅要与恐怖分子打斗,还要飞向万丈高楼,冒着重重火险救亲人,在香港市中心设一个世界第一高楼“明珠塔”,里面奇花异草、各类机关,这个创意好,IMAX看下面,脚底发软,手心冒汗,眩晕得刺激,周围一阵阵的有人尖叫。昆凌演的女杀手还不错,冷艳又性感。
作为一个恐高症患者,看这片真是自虐啊。
虎胆龙威+火烧摩天楼,依旧是模式化故事和脸谱化角色,但紧张效果还是有的。断腿的强森+更高的楼,外面蹦极里面着火,好比把闯关游戏调成地狱难度。节奏感一流,吊车戏、楼外绳索两场虽然是CG背景,但恐高效果很棒,大银幕看手心出汗。PS,最好选好点的电影院,因为电影全程黑夜+3D,你懂得
合格的好莱坞商业片,属于完成度不错的那种,虽然都是套路牌,没有任何能让人出乎意料的地方,但有两场重头戏还是拍的足够惊喜刺激,看着大块头男主角徒手爬大楼,也算是值回票价了,而且这样的电影就是爆米花电影中的爆米花,不需要观众带脑子,只管跟着主角high起来就行,爽完就算。看了场4DX的厅,椅子是真·戏精。
姑且不論220層樓大樓拍的比20層樓還沒危機感,The Rock這演員的氣質怎樣都不像Bruce Willis更不像Everett Sloane吧,是誰出的餿主意要他一次同時扮演這倆個人?
也就只是部爆米花电影
赵真的是太可怜了,一个人躲在失火的明珠塔里那么久,吃瓜群众在围观强森的高空挑战,警察在和嫌疑犯周旋,愣是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派架直升机过来救他😂
爸爸!我也想泳有一个肩膀像山一样宽阔、可以把头埋进他胸肌间嘤嘤哭泣的爸爸!我也被困在生活这座高塔里啊,快来救我啊爸爸!
“自己家房子着火了,才知道什么最珍贵” 恐高症患者的福音,看得手心狂冒汗,前列腺时松时紧…巨石的中国票房力越来越强,纯粹的爆米花,适合工作后放松。
废话没有,就是干!期待强森下一次去空间站啊,什么宇宙,黑洞,冥王星,银河系啊来一次营救,地球已经装不下他了!
昆凌的妆容真的蛮酷的
赵川普高高在上被火烧,香港人民热闹得像过节
恐高症谨慎观看!好几个镜头吓得我摘了3D眼镜。既是好莱坞动作片,也有香港警匪片的影子,两种风格融合的比较好,昆凌饰演的反派没有景甜那种违和感。
在主角一定不会死的情况,如何营造紧张感是关键,这点还是做到了。
说到底就是整栋楼的好人都是强森救的,整栋楼的火都是强森老婆灭的。我就想问问建造这栋楼的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什么reboot system只在一个平板上可以操作?(不能因为剧情拉低预算燃烧的特效,可是我还是给了两星,因为我就是这么一个不喜欢严重偏科的观影者!
剧情比较套路,但是几处惊险段落真是惊到了。仍然主打家庭,强森是最靠谱的爸爸和丈夫。
昆凌那个角色,到最后我也没意识到那是昆凌。还想这是哪个新起的女打星吗?
1、昆凌这角色真的很酷 可是她到底和反派什么关系并没有说清楚。2、反派太矫情 明明可以一枪崩了赵 但他说要赵看着大楼崩塌 这太电影化了。3、粤语不标准 全片包括很多新闻工作者的粤语都是不标准【我是广东人不用质疑我的判断能力】 既然角色没啥挑战性 为什么不能找几个香港本地人来演?细节见真知啊导演!P.S. 说真的 作为全世界楼价最高的地方 香港如果真的可以建这样一座大楼 得解决多少人的住房问题啊!
1.本片最大bug:百度“西林”只能搜到满篇的阿莫西林广告,警方从而断定反派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断定道恩·强森是坏蛋,全剧终。2.其实这是丁克宣传片+内地宣传片。家人太危险,单身保平安。香港治安差,内地最安全。3.道恩·强森可以接班连姆·尼森了,把全宇宙都营救一遍。4.昆凌被狠狠踹了一脚,求周董心理阴影面积。5.《黑暗骑士》里黄经汉在香港的大厦被蝙蝠侠打得稀烂,《摩天营救》里黄经汉在香港的大厦又被黑亚当打得稀烂,最后你还想在香港修大厦?6.iPhone这下知道面部识别有多么不安全了吧?【片尾无彩蛋】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不能说是一部标准的烂片,但又绝不是那种值得推荐和回味的电影,只能称之为一件依托于好莱坞工业水准和明星效应的流水线产品,在那一跳之后整部片就开启了无聊模式。从灾难设定到故事模式都极其廉价,先赋予主角一个巨厉害的身份(退伍军人),随之而来的是英雄去势(身负重伤变残疾),之后又将主角安插在一个极具噱头的环境(香港摩天大楼),紧接着是制造困难(主角被陷害&家人的危机),至于结局每个观众都早已了然于胸。基本是把巨石强森当成巅峰时期的成龙在使,不过即使是巅峰的成龙也不敢这样玩(说到底还是感谢CG特效的发达)。而且稍微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类片还不如《逃出生天》《摩天轮》耐看;仔细想想,《寒战》苦口婆心地标榜香港为“全亚洲最安全城市”,轻而易举地就被一部内地资本参与的影片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