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我想认真的来说说这四个小时。
<飘>是我看过除了托翁的<复活>和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之外重温最多遍的外国名著。
我想每个女孩子都梦想着能够有一天,一个英俊而又邪魅的男人来到你面前,牵着你的手对你说 跟我走,我带你去天涯海角。我知道现实中并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所以就更为珍惜书中所塑造出的经典人物。<呼啸>里的希斯克列夫算一个,可是他的爱太沉重以至于滑向了痛。可是瑞德(中国对于主角名字的各种译法太多…竟然还按中式的思维给人家提出了姓白姓郝…本文还是尊重原著叫做瑞德和斯嘉丽)真的很完美,他英俊而邪恶,甚至从现代女性的择偶要求来看他多金还有些霸道总裁的范。在斯嘉丽的世界里瑞德是个只要碰到不能解决的事就去求助他的存在,强大安全又可靠,偏偏还深情!
这样的男人真的可以满足所有女性的幻想。我一度沉迷在克拉克盖博嘴角一抹勾起的笑和戏谑的摘帽中无法自拔,不对!我现在依然爱他到无法自拔😍
我一直不知道有续集的存在,不久前又一次重温老电影时突然想亲眼看到“明天”我爱的人们终成眷属,搜了下同人发现原来是有官方版同人的,还是he!于是我马不停蹄的用两天时间看了书,又码了电影…虽然结局不再遗憾,可是讲实话,真的很失望。
书的续写其实不容易,珠玉在前,很容易狗尾续貂。读完续集,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作者下了很大功夫想要给我们一个诚意之作,但就是因为下了太多功夫反倒显得太过刻意而生硬,对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的描写不再是为小说服务反而有卖弄之嫌。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对人物的刻画才是封闭在了原著的框架里,所以本意写成长的心路历程也过于苍白了。总体而言虽不如原著,但也可作为了却执念的一个安慰。
相比较而言电影的情节才更是吃屎呢!原因总结如下:
1. 选角
看电影之前看网页相关新闻说女主角万里挑一,我不否认女主角是美的,可是她美的太过于端庄了,其实更像是查尔斯顿土生土长的淑女,没有那种执拗和热情的鲜活的却又蛮不讲理的灵气,反观费雯丽一颦一笑间那种卖弄,轻蔑的劲儿就出来了;其次是瑞德…男主…也是坏的那挂,但怎么看怎么像个猥琐白人,没有把角色那种似笑非笑的嘲讽演出来…看起来也并不绅士…其他的我就不说什么了,感觉都是照着第一部的演员找的,但是都要丑一些…我们阿希礼是个忧郁软弱但有着良好家教和举止的绅士好嘛才不是一个中年迟暮的猥琐大叔!女主眼光之前这么差到底要怎样才会看上我家盖博嘛!
2. 情节
电影改编的一些剧情一部分弥补了小说的漏洞但更多的让人想哭…
所以越到近现代大家的营销意识就越强是吗…续集里出现了很多需要不需要的肉戏…我不反对营销但你这么强加已经影响到人物形象了喂!
瑞德虽然风流潇洒可是他是绅士啊他尊重朋友啊亲爱的,你开头让他猥亵妓女贝尔是干嘛啊…
还有最奇葩的那个贡献了很多爆点的芬顿伯爵…伯爵虽是个人渣但人家出身尊贵况且作为英国人从小受贵族教育他只是自大自私的好嘛…怎么莫名其妙就变成非要强上别人的家暴男了这真的又俗又不合理啊亲爱的
除了肉戏之外,还有几个绝对不能忍的大bug…电影中有三个情节我真的如鲠在喉气的不要不要的…
第一个是瑞德婚后来看她,斯嘉丽向他表白。瑞德是骄傲的好嘛,两个人不是那样的相处模式啊,瑞德特别歉疚的看着她说 对不起斯嘉丽对不起 ,斯嘉丽哭着说 不怪你我自找的 …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他们俩都不是那样的人更不会说出那样的对话好吗…这话一说莫名一种出轨男挽救妻子赌咒发誓的即视感啊喂!简直侮辱了磨灭了两人的性格…
第二个是科拉姆万分痛苦的向斯嘉丽表白说 我也跟自己说不应该可我就是喜欢你了 …这个情节不是说不合理,只是不应该用在我的斯嘉丽身上,<飘>里斯嘉丽第一任丈夫查尔斯向她求婚时很诚恳激动的告白说 我爱你我不奢求你爱我但你嫁给我好吗 ,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啊…真的特别俗,然后斯嘉丽伤心欲绝怎么我身边的男人都爱我我好难过我只把他当朋友啊…真的磨灭了人物的个性啊喂!
最最最可气的是最后那个改编,还不如按着原书里那个突兀的结尾来呢…她可是斯嘉丽啊,她在战争时期在害怕都没有屈服过撑起了整个塔拉啊喂!最后那个伯爵妄图强奸她时(先不说伯爵强奸多不合理)她只是拼命挣扎不过就妥协了…妥…协…了…你信吗,那么倔强不服输的人,那么勇敢而充满活力的人…好,暂且认为她就是没力气抗衡强壮的男人只好就范…她之前可是杀过一个人的喂,当时她的反应是把尸体拖走埋起来甚至擦掉血迹瞒过众人,哦,现在她更成熟了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看到有人死了第一反应是害怕的拼命叫救命?不是逃跑不是藏匿尸体和血迹竟然是害怕的叫救命?斯嘉丽是只老鹰不是金丝雀啊喂!!!
看了下年份94年,添加这么多狗血情节也就不那么匪夷所思了…总而言之这部片子很失败,除了男女主配角的塑造更是没有一个鲜明到能让人看过之后还有印象了…如果不是打着续集的名号估计更会石沉大海吧…
最最后,表白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美丽又鲜明!简直演活了😍
2 ) Tim的瑞特——斯佳丽
《飘》是属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她以瑞特•巴特勒离开斯佳丽,结束了故事。《斯佳丽》是属于亚历山德拉•里普利的,她以瑞特回归到斯佳丽和孩子身边结束。同样,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就是斯佳丽和瑞特,除非他们能穿越时空,在近六十年后,像小说般再续前缘。小说可以给予读着和观众一种圆梦的遐想空间,一旦成为一部影视作品,无论谁来演都将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比对。
1994年出品的电视短剧《斯佳丽》Scarlett,华纳公司用500万美金买了书籍出版权,贝塔电影公司用900万美金购买了拍摄权,花费了两年了时间,挑选了一万多名女演员,最后一位都没有选中。一次偶然,决定由琼妮•威利(Joanne Whalley)出演斯佳丽。在带她去伦敦亮相的时候,他们一眼看中了007的扮演者提摩西•道尔顿,制片人强调“他(提摩西)绝不会炒冷饭”。这部片子在欧美地区创造了年度最高票房,号称堪称二十世纪最伟大爱情的最后篇章!
这是一部近六小时的作品,多数内地观众看到是近三个半小时的剪辑版,被剪掉的基本都是瑞特的戏份,斯佳丽几乎霸屏。然而不用与费雯•丽比较,就琼妮在剧中的造型、容貌、气质、嗓音、演技,让人错觉这位斯佳丽的打开方式不对,连最基本的人物特性和特征都没有抓住。整体感觉与贝儿(《飘》里的人物)差不多,甚至她还不及贝儿。斯佳丽像个孩子,正如瑞特曾经说:“我宠坏了她(女儿邦妮),就像宠坏了你(斯佳丽)。”斯佳丽兼女孩和女人于一身的独特女子,让人又爱又痛苦,恨不起的人儿。就算到了小说《斯佳丽》的结尾,成长起来的她,依旧像个“孩子”。至于瑞特,这位走进迷雾中的男人,为了“黑妈妈”斯佳丽的奶妈玛格丽特,再次出现在镜头前。
在《飘》里,斯佳丽“买买买”,瑞特则为玛格丽特买了一份礼物:红裙子。可以说斯佳丽“利用”了玛格丽特的临终,再次见到了瑞特。克拉克•盖博的瑞特,离开时没有一丝眷恋,没有回头的意思。提摩西•道尔顿的瑞特,深邃的绿眼睛仿佛在说“你又心计了。”他没有责怪,有的是洞悉。那份电报,原本不必带有欺骗性,为了能在临终前相见,无论是谁发电报,瑞特都会来。在他眼中斯佳丽没有变,依旧不懂他,依旧自私,依旧是原来那位精明的“生意人”。因此,他拒绝了斯佳丽示好,坚持离婚,寻求平静。
与《飘》不同,在《斯佳丽》里,关于瑞特的生活以及交际,一一呈现出来。他的母亲、他的童年好友,以及他的妻子安妮。在与斯佳丽离婚后,他与安妮走到了一起。安妮有点像梅兰妮,温柔善良纯真。也许,同安妮在一起的时候,他会感觉舒坦。骄傲、狂野的瑞特也有疲倦的那一刻。可,深夜,瑞特牵着白马转圈,一圈圈,深情凝视马背上假想出来的斯佳丽。无疑,他依旧爱着她,他却选择了避开、离婚、远行、结婚。结婚,与其说是他对纯真的向往,市侩的厌恶,不如说是他寻求“平静”的浮板,安宁的港湾。最终,安妮怀着孩子死去那段,非常相似《唐顿庄园》里拉维尼亚的结局,同为女主的炮灰。正如瑞特所言:“安妮是外柔内刚的人,她的勇气和力量足以让每一个所谓的英雄都自惭形秽……她太年轻,爱他太深,以致没察觉到温柔和慈爱只是一个男人爱的影子。”瑞特是属于斯佳丽的。
“无论她做了什么,你还是爱她的”
是的。当斯佳丽与芬顿伯爵的纠缠,引发的牢狱之灾。瑞特为她奔波,甚至跳桥寻求真相时,观众再一次感受到这位危难关头及时出现,热心救助,力挽狂澜的成熟男人魅力。因为孩子,瑞特与斯佳丽再次走到了一起。故事回到到《飘》,瑞特是那么爱孩子的男人。壁炉上是他与去世的女儿邦妮相片,看到小女儿猫咪时,疼惜模样。这位成熟果断、能干坚强,充满活力、激情的男子,也会有柔软的一面。有人说Tim的吻戏,能够把人揉碎到身体里面去的。那么Tim的柔情,能够把人包裹在棉花里,感受到他的心。壁炉前的凝视,玻璃窗后的闭眼,取笑斯嘉丽时的令人忍俊不禁,痴呆呆看着她睡觉的样子,这个男人既优雅又痞,既可爱又城府,既克制又温柔。
斯佳丽是独特的,瑞特是独有的。唯有瑞特深沉而热烈的爱,才会永远守护在不远处,任由斯佳丽自由绽放。如同对待黑妈妈的温柔语气和体贴话语,抬眼时的坚定承诺。他的付出与奉献,如羽翼般轻落于肩头,不会带给受惠者一丝分量,却能温暖人心。
克拉克•盖博的瑞特,给人的感觉是松,Tim的瑞特,给人的感觉是紧。克拉克•盖博的瑞特,会放下斯佳丽,而Tim的瑞特,永远不会放下斯佳丽。这就是小说人物的区别,在《飘》里,瑞特是敢爱敢恨、桀骜不驯;在《斯佳丽》里,瑞特是诙谐幽默、风度翩翩。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爱斯佳丽。
关于瑞特的外形,在原著《飘》里,初次登场是这样描写:“腰圆膀阔、肌肉结实、几乎粗壮得有失体面的男人。他笑了,露出一口狰狞雪白的牙齿,在修剪短短的髭须底下闪闪发光。他的脸膛黑得像个海盗,一双又黑又狠的眼睛仿佛主张把一艘帆船凿沉或抢走一名处女似的。他的脸上表情冷漠而卤莽,连对她(斯佳丽)微笑时,嘴角上也流露出嘲讽的意味……但他黑黑的脸膛无可否认地有着上等人家的血统。两片饱满的红嘴唇上那深长的鹰钩鼻子、高高的前额和宽阔的天庭,都说明了这一点。”到了小说《斯佳丽》里,初次登场是这样描写:“他的魁伟、力量,感觉到逼人的阳刚之气。他微笑了,在黑胡子与黝黑皮肤的衬托下,牙齿显得特别白。”大白牙黑眼睛、黝黑的胡子和肤色,粗犷的男人。到底谁更相似一些呢?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像瑞特这样的男人,只为斯佳丽而塑造。
3 ) 随便说说
今天看电视在播这剧.女主角的长相实在是很杯具.其实她本身不杯具的,但谁让上一个演斯佳丽的女人是费斐丽呢?简直是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啊.公平地说男主角长相也不错,但是上一个演白瑞德的男人是克拉克盖博啊.
我记得看过小说.写得当然不如远著好,但是,看了却让我挺舒服.因为斯佳丽和白瑞德最后终于在一起了.白瑞德说,他老得经不起折腾了.这倒像是他说的话.让我很高兴.要知道看飘的时候,看到他愤然离去,真是太伤心了啊.于是一直希望彪悍的斯佳丽一定要把他找回来.
像白瑞德这样的男人,真是极品啊极品.就好像陈年的上好的雪茄一样,或者像最最上等的葡萄酒.好强烈的男人的磁场啊.年少无知的时候可能还会迷迷阿希礼那样斯文的白马王子,长大了当然就晓得只有像白瑞德这样的男人才会爱你无保留.嗯嗯,斯佳丽好幸福呢.更何况他又超级有钱.
PS:我突然想起来那个男的是谁了,他在热血警探里管超市来着.
4 ) 第一部把我气的发抖的电影
两年前看的电影《乱世佳人》,今天在图书馆偶然间看到原著,我再次为瑞特和斯嘉丽感到深深的惋惜。听说有续集,结局是他们在一起了,我就去看,结果发现这简直玷污了我的瑞特,我宁愿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
且不说女猪脚长了一张刻薄的脸,只说剧情。首先,我不明白,为什么瑞特那么快就跟安妮结婚?他不是在前一段婚姻中受了很重的伤吗?怎么这么快就又投入新的感情?我没有爱过,但是我认识的谈了好多年恋爱却分手了的朋友短时间内都不想谈恋爱。
而且,瑞特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看到这里我真的要恶心死了。他对自己与斯嘉丽的婚姻就是这样看法吗?他怎么那么快又那么莫名其妙地就对眼前这个跟斯嘉丽毫无相似之处的“白莲花”动心了呢?
我不能忘记瑞特跟斯嘉丽刚结婚时的某天晚上,斯嘉丽做噩梦,瑞特对她的温暖和体贴,当时看的我心都要化掉了!
即使后来他们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让瑞特对斯嘉丽心灰意冷,让他对她的爱消磨殆尽。但是眼前这个女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他“恢复了青春”?!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么快就再一次爱的?!
当我看到瑞特来到安妮的房间,抚摸她的身体时,我简直跟吃了一只苍蝇一样的恶心!我觉得我心中的完美情人瑞特·巴特勒就这样被毁了。甚至因此产生了千万不能爱上任何人的想法,因为我怕分手了而我还爱着他但他却跟别的女人上了床,而且就算我不爱他了,我想起来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温存,而现在他却在跟别的女人缠绵。我会很难受的。即使我知道他现在是自由之身,我还是止不住地难过啊!
还有,我不敢想如果安妮没有死,并且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瑞特和斯嘉丽将会怎样?尤其是将来得知了猫咪的存在后会怎样?
即使在最后看到瑞特跟斯嘉丽和他们的女儿幸福地在一起了,我还是开心不起来。这部烂片,让我在开着暖气的图书馆里气的浑身发抖。完全颠覆了我心中的瑞特,也毁了我的三观。这根本不配称之为《飘》的续集,这根本就是作者的胡乱意淫。我要尽快从这部烂片里走出来,我要再读一下经典。
PS:我知道自己知识浅薄,思想幼稚,所以愿意聆听各种批评和指正。
5 ) 只是轰轰烈烈,不能天长地久
看完《乱世佳人》接着再看续集《斯佳丽》,这应该是很自然的想法。只能找到汉语配音版本,还附了一个介绍电影幕后制作的纪录片。从纪录片了解到二十多年前拍摄《斯佳丽》是下了大本钱的,也做足了商业炒作,拍摄前曾在欧美几个繁华的大都市同时开展女主角选拔,搞的轰轰烈烈,为这部电影赚足了风头。
炒作不能代替电影的拍摄和制作。电影界有个说法,翻拍经典电影或拍续集是最不讨好的事。《教父》续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电影另辟其径,追溯到意大利人怎么离开故土,怎么在纽约打拼天下;是因为电影彻底改变了第一集黑帮阴谋的戏路,展现了意大利人背井离乡的辛酸、苦苦打拼的艰苦,以及他们的民族传统和家庭伦理。
《斯佳丽》的编导也用尽了心思,在第一集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新的角色,故事也拓展到了美国以及英国、爱尔兰,展现了爱尔兰的风情文化。但总体故事还是斯佳丽与巴特利爱情纠结的延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没有什么变化,他们之间还是改不了彼此相爱但不能朝夕厮守的格局,所以即便是遇到了新情况,观众也能想像得出他们是怎么处置的,结果大概是什么。
老导演,老电影风格,没能脱开《乱世佳人》的套路,三个半小时的长度都专注故事情节了,感觉不到深厚的思想性。续集中的男女主角,形象好似老版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的卡通版,无法让影迷们爱上他们。翻拍经典电影或拍续集确实很不讨好,还是在《罗马假日》、《查令十字街84号》,包括《乱世佳人》这些伟大的影片前束手无策,保持永远的敬意为好。
6 ) 关于斯嘉丽的书版和电影版
没办法表达对《飘》的喜爱,第一次震撼的是感觉到爱情是如此公平,不管你是如思嘉般美若精灵还是如瑞特的痞帅无敌,不管你是否百折不挠还是废尽心机,苦苦追求却求而不得。。。再配上美国南北战争的时代背景和在时代大变革下上等阶层中各人的选择,使得本书不是名著但对我的影响却远超名著。
我爱优秀的文学作品,也爱作家精心雕啄出来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在知道有续集之后,第一时间找来书,在时隔近二十年后,因为偶然看到的一个视频片段,看到居然还有续集电影,赶紧充了会员,先快进看了一遍后又陆续看了两三遍,还嫌不过瘾,又找了续集的书看了两遍,才解我对接下来故事发展的无限好奇和期盼。。。
因为续集书和续集电影我都看了好几遍,对有些细节反复细看,所以我干脆把书和电影放在一块来说吧。我不用掩饰,作为原著的忠实书迷,我是抱着对思嘉瑞特结局的遗憾来看续集的,我非常期盼他们俩能有一个好的结果。续集书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说,我觉得大体是不错的。思嘉对爱一直是热烈而执着的,所以她一旦清晰地确定瑞特才是所爱时我想她会不惜代价来找回他,而他们因为邦妮的死而无法弥合的伤口也决定了他们肯定会再有孩子的,但瑞特的心灰意冷和对思嘉向其表白的极度不信任又如何能突破呢?我想也只有当思嘉遇到生命危险时才能将瑞特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爱激发出来,所以我觉得海上遇险这个篇章设计得非常好。而后瑞特的反应也符合原著中他的性格,在自己对思嘉的深爱和在这爱中所受的累累伤痕中选择了逃避。在书中,因为机缘巧合和瑞特妹妹为哥哥不平而丢掉了思嘉留下的便签,而亨利又拒绝为思嘉传递信息,而造成瑞特对思嘉的误会。
在这个地方,书中和电影中情节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书中,
1.瑞特廹于礼俗和安妮结婚,虽然在二十年前发生同样的情况时,他宁愿决斗和被家族驱逐也不和不爱的人结婚。
电影中,
1、 思嘉不顾礼节在酒店房间和艾希礼见面,而恰恰又被安妮看见后告诉了瑞特的母亲,瑞特母亲在和思嘉确认之后表示请她离开,而瑞特一听对方是艾希礼又炸麻了,加深了对思嘉的误解,避而不见思嘉,思嘉又去了萨尔纳,抱着在海难中瑞特对其的亲密充满幻想,觉得瑞特肯定会来找她求合好。瑞特在极度失望和气愤中单方面办理了离婚,而后和爱慕他的安妮情意绵绵,迅速成婚。
在两人陷入冷战的此段时间中,思嘉过于自信、倔强要强和任性的一面又展现出来了,知道自己怀孕后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瑞特,哪怕是收到离婚协议书后也想的是让这个孩子成为自己完全所有,不被瑞特发现,多少存了点报复的念头。并决定和堂亲一起去父亲的故乡爱尔兰寻亲寻根,既是因为源自内心深处对于父亲的爱也是为了向瑞特瞒住孩子的事。
我觉得此段不论是书和电影,设置得很合理,相比之下,电影中的桥段我觉得很符合瑞特的个性。以他之聪明,不可能没发现安妮对他的爱慕,而他本来就对思嘉痴迷艾希礼已经心戚戚矣,有生气,有与过去决断的念头,当然也认为思嘉也不会难过(在对安妮、亨利、莎莉都有过类似的表达),果断单方面离婚。
在而后的故事发展中,书中关于瑞特的生活和思嘉的见面介绍得很少,反而是电影中中,非常自然的创造了他们的见面以及把每次见面后瑞特的反应都有体现。第一次在爱尔兰的马市见面时他跟约翰聊天时偷瞄的思嘉一眼,在见面后与安妮聊天时说到思嘉自己宣称是寡妇时,安妮坚持说思嘉的这种行为很奇怪,但瑞特也坚持这是因为思嘉很特别。(瑞特和莎莉聊天时说过,因为思嘉很特别,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吸引了他)有不有点爱人视角的感觉?
第二次见面是几天后在约翰的农场猎狐狸时思嘉意外摔伤,醒后从安妮处得知其已怀孕,心里残存的希望一下破灭了,独自坐车离开农场时,瑞特站在二楼的窗口目送着马车渐渐走远,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他的不舍。
第三次见面是瑞特到思嘉在都柏林住的酒店来找她,当前台说有一位是巴特勒太太时,他是掩饰不住的高兴,后来在与思嘉聊天时,也说到他是因为看到报纸上关于她的报道来看她的,关心她是否会一直呆在爱尔兰,但思嘉没有掩饰自己失落的情绪,告诉瑞特自己爱他,也因为知道他和安妮已有孩子时很难过,最后指责瑞特不应该来找她,哭着跑开,而瑞特也由高兴、关心到给思嘉道歉再难过无奈地看着思嘉跑远。我觉得这三段他们的见面铺陈地非常的好,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瑞特对思嘉的爱是一直都在的,这让观众来感受也是让瑞特自己感受到,而在第三次见面时思嘉的表白和伤心也让他确定思嘉确实是爱他,这时,旧情已全面复燃!思念的种子开始在瑞特的心里发芽。回查尔斯顿后,经常半夜遛马只是因为他幻想思嘉坐在马上。。。被安妮指出他在爱尔兰见过思嘉后眼中已没有她,甚至晚上还叫过思嘉的名字。。。
而在书中,对于他们仅有的三次见面明显内容都没有这么丰富,第一次买马时瑞特面对思嘉的表白直接回复我已把承诺给了另一个女人,第二次见面也只有思嘉的不服输让自己赢得猎物,让瑞特知道她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怕的女人,第三次见面是在舞会时突然出现,关心思嘉是否过得好,让人看不到情感的递进,而且和时间线结合起来我觉得如果说瑞特对思嘉旧情未忘,只怕不够有说服力。
接下来说一下时间线的问题,在书中,最后他们重新在一起的时候猫咪已经4岁,算上怀孕的10个月(海上遇险发生回来后,瑞特就离开家了)也就是近5年的时间里,他们仅见了三次面,而且每次见面的效果和电影中所展现出来的差很远。在电影中,瑞特是因为思嘉在伦敦惹上官司所以正式以前夫的身份去帮思嘉,当时他的妻子过世的时间还不久,而安妮是新婚一周年的时候和瑞特去的爱尔兰,当时已怀孕,而过世时孩子尚未出生,那么算起来,瑞特和思嘉分开的时间是两年多,这种设置我觉得更合理一些。所以我认为,在前三部分中,电影版的改编非常地成功,特别是男主角的演技,可圈可点。
当然还有在电影中思嘉和苏埃论和解并把自己看得性命一样宝贵的塔拉农场送给妹妹这个情节也改得很好,思嘉在成熟,在和家人和解,和过去和解,也和曾经这些纠结的情绪和利益和解。思嘉长大了,曾经那么任性、那么固执、为了自己想要的不顾一切的小姑娘终于长大了,只有长大和思想成熟,她才能真正承载得下瑞特的感情,他们才能有明天。
好吧,也吐嘈一下,第四部分真的改得很狗血,我理解编剧为了让他们相处一段时间,但安排一个如此变态的公爵给思嘉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还有这两个人是对衣着非常讲究的人(当然我也很爱看,因为真的很养眼)为什么有电影中,真的没有几套惊艳的裙子呢?瑞特也一直穿着灰色的西装呢?思嘉的发型,特别是第三次见面时的发型,蓝色的裙子配着桌布一样的披风,我真的觉得,这是传说中的社交明星吗???穿得还没有我妈讲究呢???
很晚了,不说了,沉浸在斯佳丽中已经有近半个月了,我想写完这篇,我将先暂时把它收进我的记忆书柜,等几年后再来细品。。
非常爱这个结局,毕竟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有情人终成眷属更美好的事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味喷这部剧,其实只是为了满足读者对飘的结局的遗憾罢了,没必要那么苛求
8 1半夜看人睡觉拿走酒杯,口嫌体正啊。居然遭遇海难,真苏…本来我们是合二为一,现在是三位一体了,这是啥话哈哈哈/2斯跑到爱尔兰造了个大得吊炸天的房子,白那儿绿茶上位/3白梦里叫斯名字/4每个人智商骤降…法庭全程搞笑…结局总算圆满了…没白瞎了我看了五小时…这两个人啊就是太傲娇
后半部分改编得极其糟糕,不光是情节,连人物都面目全非。
补充了原著的遗憾,为什么还要喷呢?不过这影片的重点还是讲了女性,被侵犯还不能做什么,很无力的感觉,因为害怕而做出了可怕的事。剧集还是挺好的
想品味经典看原版的飘就好,想看完美结局看续集斯佳丽的书就好,千万不要看这部片子,不然还要花很长时间来祈祷自己忘记它。
时隔半个世纪,当然什么都不一样了。虽然争议很多。但是因为不想错过他们的故事。还是抱着最好的心态去看
要是盖博和费雯丽能再演一遍那就完美了!!
选角选的很差,特别是白瑞德……特么瞎了眼啊!Joanne Whalley虽然比费雯丽差上一大截,不过也能算是剧中发挥最好的一个了,主题深度上完完全全比不得乱世佳人,只是一个平庸的爱情故事,徒有佳人没有乱世。最后在感慨一下肖恩宾还真是便当之王……演什么死什么……
当一个故事突然从大时代中滑落到个人的成长故事的时候,我就像在罗宋汤中吃到了像牛肉的姜块
真的不建议看,女主没灵气,男主没邪气,不过他们有勇气,居然敢演乱世佳人续集,冲着一点也给一星
剧本太次...看得很火大。。。续集本身写的还不错的
我忘了豆叔在这片里死没有。。。。
该死的剧情比起女主酷似MJ的脸还要让人无法忍受十倍
看到SCARLETT我暗暗吞了一口气,第一眼看到RHETT我就喷了 T^T 然后就笑得停不下来了...... OTL 虽然我是做好了毁原著的心理准备,但是男猪这转变还是难以接受啊。。。。。。
虽说是《乱世佳人》的续集,但是这电影实在是悲剧,不知是不是经费太少,女主角根本称不上是佳人啊,男主角也不帅,剧情不是《飘》的风格,人物性格改变很大,找不到与《飘》中男女主角的一点相似之处,所以实际上称不上是续集。
……看Scarlett原书都觉得是浪费时间,我居然还硬撑这看了连续剧
斯嘉丽寻根问祖
很多很多很多年前看过这种天雷片就算了,偏偏此刻才让我发现这里面有Bean叔演大坏蛋,好可怕的片子_(:з」∠)_
在费雯丽的光环下演出自己的风格,很不容易呢
见过万人迷不停地吃!吃!吃!吗?瑞德船长不断地挖奶油送入嘴的镜头,让我心理极端不适。更可怕的是,吃完后嘴都不抹一下,和斯嘉丽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