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还在童年的时候,记忆里应该还是读小学的时候,那一年我坐着长途车从北疆乌鲁木齐来到南疆的巴楚县城,到姥爷姥姥家过年。
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边塞小城,南疆的冬天更加温暖和晴朗,姥爷家住在土坯平房的大院儿,后院养着很多的鸡。那时候的南疆街道没有流行音乐,但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汉子骑马赶集。
我和我的表哥常常一起一大早的拿着镰刀和编织袋,骑着28车到县郊的地里割苜蓿,在晴朗而又凌冽的冬季上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烧枯草的烟熏香味和割青草的生涩味道,我们很快就割满了各自的编织袋,然后躺在苜蓿地里看着清澈的蓝天,晒着慵懒的阳光打个盹儿,这对于我这个在北疆油田生活区长大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从未去体验过的生活。醒来以后我们回去的路上会路过表哥的维吾尔养母家,我们可以顺路去他们家的葡萄园子里摘葡萄吃,还能吃到表哥养母做的羊肉揪面片子,那是我吃到过的最好吃的揪面片子。
我的表哥家住在县电影院大院儿,父母是县电影院的职工,他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所以把他寄养在一家维吾尔族家里长大,他的维吾尔养母给他起名叫做艾山江。
吃完揪面片子以后,我们骑着28车,驮着苜蓿草回到姥姥家,开始剁草,边剁草边往里面掺些包谷渣,碎鸡蛋壳,剁好之后就可以拿去喂鸡了。姥姥家后院那时候有一个四五层高的鸡圈,我从没有数过到底有多少只鸡,反正有很多,鸡圈里满满的都是鸡,还曾经因为生出几个葫芦型的蛋上过县电视台的新闻,当然是听亲戚们说的。
其实我并不在乎那些鸡,我更关心每天干完这些以后,姥爷姥姥能同意我跟表哥一起去看电影。
表哥的家就在县电影院大院,大院旁边是一个露天电影院,荧幕其实是一个二层小楼的侧面刷成白色的墙,座位其实是一个斜坡,上面用木头做成的的长凳拍成一排一排。
作为电影公司的员工子女,我和表哥进露天电影院当然是不需要买票的,可是我们不会进去看。因为,第一,露天电影从不打扫卫生,那一排一排的座位当间儿的空档早就填满了各种垃圾和排泄物,臭味冲天,第二,当然是他们家二楼顶上的位置更适合观看,所以我们每天都急着吃完晚饭,等七点半天蒙蒙黑就拿好板凳,爬上楼顶,等着八点档露天电影开始。
这一天放的就是这部英雄本色。
这是一个非常晴朗的夜晚,南疆的冬天并不寒冷,我们也没有爆米花,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对面小二楼的白墙上倒映出的影像和声音,我们笑的好开心,王祖贤说,臭男人臭男人,不臭怎么能叫男人呢,徐锦江说,哦,那我就不洗澡,洗完了不臭我就不是男人啦!
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懂电影,我们不懂声光电,不懂蒙太奇,更不懂那些奇奇怪怪的剧情。我们只是在那样一个晴朗而温暖的南疆夜晚,在露天电影院的播放中尽情的笑着,那些悲情的剧情毫不阻碍我们快乐的模仿剧中人物的对白,在那一片温暖而充满恶臭的空气中欢乐,在那一片晴朗透彻的动机夜空下欢笑。
那个时候的刘青云只是一个配角,在电影的末尾出来,没几分钟就被砍掉了头。那个时候我们甚至不认识那个演员叫刘青云。
那个时候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一部充满了悲情的英雄主义的电影。
那个时候更不知道,香港电影竟然已经达到了如此的高度。
如今已年近四十,见证了香港电影的繁荣与没落,看了那么多年的电影,我依然记得那个时候的南疆,那个时候的露天电影院,那个时候的快乐,和那个时候的快意恩仇。
你问我有快意,但恩仇何来,我可不会说与你听。另外说一句,王祖贤真的很美。
酒桌上,我不止一次看到爱酒的人十分用心地把酒瓶里的酒全部倒出,唯恐浪费一滴,但在电影中,喝半斤洒八两似乎成了常态,好像不如此,不足以展示江湖中人的豪爽与不羁。
剧中的林教头、鲁智深自然都算江湖中人,但林教头武功高强,却好像献祭了全部情商,鲁智深智商有问题,分明是个憨憨,反派高衙内举止浮夸,十足的弱智普信男一个……很明显,在对原著进行魔改后,里面的水浒人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模样,说是一个新故事也不错,水浒只是被用来扯虎皮拉大旗,吸引我们这些看客。
发配沧州竟然要经过沙漠,令人无语,鲁提辖居然被打哭了,惹人发笑,陆谦临死都要扶正自己的官帽,更让观者的内心不由发出一阵叹息。
整部片子大开大合,隐含几丝戏谑,打斗动作凌厉夸张,颇为有模有样,人物有点脸谱化倾向,有些演京剧的意味。音乐也很好听。总之,超现实的武功和男儿满满的义气(基情)让这个水浒,离现实的朝堂更远,离想象的江湖更近。
太好看了,很多小桥段都很有意思也穿插得很自然。林冲是我小时候心目中的英雄的样子,一身正气又窝窝囊囊,让人心生无数怜爱。梁家辉饰演的林冲成为了经典,以至于大陆后来拍水浒传选林冲的演员都照着这个模子去选了,胡东的小眼睛跟梁还是很像的刘青云客串了一个卖刀者,三场戏,但是我记住他了,尤其最后送信一场。刨去夸张的动作部分,这部水浒电影的义气神髓找的很准。
得妻方如林娘子:
1、即使内心极度想让林冲远离广场,通过一口毒水井的故事说服林冲既然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就远离官场,远离毒水井(鲁智深也用同同样的道理劝服过林冲);
2、在林冲入狱时想让林冲反抗,用一句话表明自己的心意(你往日的英雄气概呢表无奈,我会永远陪伴着你表尊重);
3、毫无怨言地尊重林冲的想法;
梁家辉饰演的林冲成为了经典,以至于大陆后来拍水浒传选林冲的演员都照着这个模子去选了,胡东的小眼睛跟梁还是很像的
90年代,香港武侠片的巅峰时代,大大小小的制作都随之奔涌而出,本作也是其中之一,改编自“水浒”中脍炙人口的林冲的故事,阵容强大,但实在没什么内涵,纯粹的商业化作品,由头打到尾,而打戏的观赏性并不太高,大都是高频率剪辑构成的典型蒙太奇制作手法,看多了实在乏味。还有,祖贤姐第N次花瓶了
最美林娘子
虽然这个人物和水浒里的林冲相去甚远,不过,也颇能让许多叹息林冲一生的读者们有一些心灵慰藉。梁家辉的影帝级表演也非常精湛,人物既有沉静内敛,又有当仁不让的豪气。上乘武功说是以退为进,但实际上他在职场上,恪守自己的信条,从不让步,不管是和插翅虎决斗,私了高衙内被俘的事情,还是在高俅寿宴上,被高俅所激要和陆谦比武,都表现得非常有底限,绝不妥协。所谓以退为进,大概是主创对文学作品中林冲生平的一种美好矫饰,知轻重,识进退,大概只属于成功人士,而盖世英雄,从来没有以退为进过。都是项羽,冉闵,高宠这种一往无前的硬脑壳。鲁智深对林娘子说话的那种惊为天人的贴服感,很让人信服。当然这是小篇幅的人物处理。而林娘子对鲁智深还差一点体贴善意的母性温柔。如果有,会让这种关系更耐人寻味。早期香港类型武侠的电影可堪玩味之作
这部看过很多次,每次都觉得挺好看,最后把陆谦钉死的那个镜头一直印象很深刻啊,其次就是徐锦江的鲁智深也是非常传神。
动作和剪辑比徐克电影更凌厉夸张,大开大合,可惜略显粗糙。结尾大战惨烈堪比张彻电影。角色都很准确,单立文把一个飞扬跋扈的贱骨头演得淋漓尽致。刘青云的仇五像先秦侠客,士为知己者死,如豫让。梁与王真是和谐夫妻的典范,不比《大内密探》里的周与刘逊色。梁家辉说:我不是怕老婆,是尊敬。耳熟。
小的时候受这片子影响太大了,一直以为鲁智深打不过林冲,武艺差他很多,其实哥俩相差也不大
本来原著中林冲妻子被杀没什么感觉,但是王祖贤演的妻子被杀好心疼啊。梁家辉在这里面帅出天际,还有少见的刘青云古装配角。
王祖贤怎么总在各种电影里被单立文调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猿粪?
小时候最喜欢看有点小色情的香港片了,但是电影里面最美的人永远都不会露给你看,因为光是她的脸就已经让你如痴如醉
徐锦江因为这部电影还提名当年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可是我却想起了那句评论香港电影的老话——“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港产片鼎盛时期还真是自成一体,现在来看,有些微的不可想象
单立文除了大官人之外最享有盛名的角色就是高衙内了吧。电视上放了无数次,但我完全不记得惠天赐和刘青云。梁家辉扮相英气逼人,红缨枪耍得似模似样。鲁智深倒更像李逵,虽然总是说去梁山,但都不说圣上不对。祖贤的林娘子也属于她不多见的类型,《叶问》也是这种夫妻设定。林冲这个优柔寡断对体制抱有幻想的形象在港片中也是异数,表现得很好。三年前在釜山街头还看到这片子的DVD
精彩!精彩!精彩!豪气干云,英雄本色。看了许多遍总是百看不厌。这才是古装动作片,真正的演员,真正的动人心弦。豆瓣只给了6.8分,有差吗?有那么差吗。究竟是哪里不好,谁能来告诉我。
小时候常在六套看这个电影,每个角色都很准确,但情节就有些流水账,也比现在的我商业电影要好看一些,没有什么出彩的武打段落,倒是梁家辉优柔寡断眷恋官场把握的不错。王祖贤是真美。
林冲写对联之前练功的音乐,像极了笑傲江湖琴箫合奏曲的部分,果然是胡伟立,偷懒啊哈哈
最可爱的鲁提辖,最美丽的林娘子。那时候的梁家辉也是帅的掉渣啊
念念不忘的是王祖贤的一颦一笑,梁家辉的英雄气概,徐锦江的重情重义~每每都会怀念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受特殊待遇,电影院里只有我们两个人看这部好片时的美好时光~
大年三十重新刷一遍,最早是小学时学校组织在电影院看了一次,可能是影史上最好版本的鲁智深和林冲,对男性情义的描写要好过吴宇森的那个英雄本色。导演陈会毅武指出身(居然还拿过一次金像奖最佳造型的提名),他应该挺喜欢日本片,有很多横幅的造型运用。单立文的贱演法特别。结局太草率了
刘青云客串了一个卖刀者,三场戏,但是我记住他了,尤其最后送信一场。刨去夸张的动作部分,这部水浒电影的义气神髓找的很准。
鲁智深那句“为了兄弟,没面子就没面子了”虽然知道是为了效果可还是有被感动到……另外我绝对不是腐女但这片真的是为了搞基的吧!牺牲了多美貌的小贤啊!就为了你们两个大男人搞基啊!捶胸啊我的小贤啊啊啊啊!!!!